首先,我必须承认,这部片子展现的许多影像资料挺好。而且能把时事、历史、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有面有点,始于技术,成于管理,还是非常不错的。
不过,作为一个质量人。我还是感到本片不像是堂堂国家质检总局监制的。有不少硬伤,应该是业内的通识,但都错了。比如“日本行,美国为什么不行”是1980年播映的,当时总统是尼克松吗?再比如,各质量教科书都明确,古代(前工业时代)质量观念领先的是中国,是国家力量直接指导、规范和管理生产的典范,比如秦朝的兵刃,隋朝的运河等等。但是本纪录片开篇,却指向了英国谢菲尔德的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吗?是关键一步吗?现代意义上质量的发韧,真如同第一集所言,是源于假货调查和国际贸易仲裁吗?恐怕不是吧!
现代质量,来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它是“福特制”生产流水线的作业方式在20、30年代管理创新。这个事实,至少第一集里隐而不述,很不合适。
再有刘源张院士。在1977年6月,他竟然是一个“并未受到厂长关注的工人”?究竟是史实还是编造的呢?上网查一查,不难发现,其在1976年6月,到清河毛纺厂和北京内燃机总厂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表扬。另,1979年,刘源张院士提出的“三全”、“三保”理论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成果一等奖。瞅瞅,人家当时的身份,是你们厂的工人吗?
这个纪录片本身的质量,还有待提高!
非常客观的纪录片,有点卧薪尝胆的意思,又没有妄自菲薄。
非常好的纪录片,尤其是中间3集结合实例简要而系统的介绍了质量的基础、标准的建立与信任的重要!第1集和最后一集更多的是介绍和展望…基础和信任这两集尤其引人思考!不过对于7个基本计量单位的介绍部分总感觉不大对啊…我知道随着千克这最后一个被以放之宇宙皆准的方法定义后,7大基本计量单位全部与实物脱钩以自然常数为基准。但这部分介绍总觉得怪怪的…我觉得单单是这个事实就值得单独拍部纪录片了…
第五集,主题党日活动。
质量强则国家强。
实际上对于“民族”“国家”“人民”等话题,“生存”和“生活”的讨论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层次永恒存在的,实际上这是最接近每个人的也是每个人最容易忽略的,好的方面是终于有人愿意向大众普及这些尝试,遗憾的方面是倘若播出再早些年,在“疫苗”“贸易战”“个人隐私”等社会问题暴露之前播出就更好了。
比较中肯认识差距
大国质量不止中国质量,片子可以谦逊地看待这一点,就已经赢在起跑线了。
客观真实 中肯切题 以他国为鉴 筑中国制造 宽广视野 深化角度 还是要多看纪录片
范围很广,但都抓住了一个中心点“质量”,从中学习到很多!
了解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质量崛起与复兴,纪录片最后也站在中国角度扒皮露骨解析了中国的质量,展望了中国的未来。看完科普了不少,也挺震撼的,特别是在最后,希望能有多几部这样“赤裸”的纪录片。
现在终于意识到质量问题是核心了。“纪录片《大国质量》紧扣“质量”这一话题,以全球视野和历史思维,将通过讲述世人追求质量的众多鲜活故事、剖析古今中外质量管理的一些生动案例,将一个真实的“质量”、全面的“质量”、立体的“质量”、内涵丰富的“质量”呈现在公众面前。同时,围绕“质量强则国家强,质量兴则民族兴”这个主题,拟通过对质量发展的回顾、对质量问题的反思、对质量规律的探索、对质量前景的展望,探讨提升我国质量的重要意义和实践途径。”
《超级工程》。
作为一名质量人多年,还是可以找到很多共鸣!
要不是《质量直播间》,估计我也不会看到。一个社会的质量体系,建立不易,是大工程。
希望片中宣扬的那一天早点到来
海蒂拉玛这经历真是富有传奇色彩。。。
时间会检验一切高标准高质量放弃高标准意味着放弃高质量求上得中求中得下
非常优秀的一部纪录片,用全球视野讲述了多个非常生动的质量管理案例,受益良多。不过我全程都在联想目前与我息息相关的质量有哪些,想来想去只想到代码的质量以及人的质量,小伙子仍需努力,丞待提高。说到人的质量…算了,睡觉吧。快150斤了[微笑][微笑][微笑]。
具有国际视野,也插入了大量珍贵的史料,但正因为这样也出现很多信息纰漏。总体上来说还是挺涨知识的,很多时候说的是资本主义国家,但我们都懂,因为我们也经历过那样的质量问题。
很中肯,拥有国际视野并着眼于历史和未来,质量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了解到了戴明,也想看《日本行,为什么我们不行》没找到,慢慢找“泔水奶”、“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假冒商环”等现象不仅仅是质量问题,也是制度问题、利益驱动交织的问题。结合“毒疫苗”、“毒奶粉”等事件来看令人警醒“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一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他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旁白引用《资本论》这句话振聋发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