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指挥家(国语版) 剧照 NO.1 指挥家(国语版) 剧照 NO.2 指挥家(国语版) 剧照 NO.3 指挥家(国语版) 剧照 NO.4 指挥家(国语版) 剧照 NO.5 指挥家(国语版) 剧照 NO.6 指挥家(国语版) 剧照 NO.13 指挥家(国语版) 剧照 NO.14 指挥家(国语版) 剧照 NO.15 指挥家(国语版) 剧照 NO.16 指挥家(国语版) 剧照 NO.17 指挥家(国语版) 剧照 NO.18 指挥家(国语版) 剧照 NO.19 指挥家(国语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23

详细剧情

影片是一部真实的女性职场奋斗史,看出身底层的女性如何突破职场“天花板”,成为史上第一位女性指挥家!当爱情和梦想“狭路相逢”,看她如何“指挥”人生,成就自我!电影根据真人故事改编,讲述“史上最伟大女指挥家”安东尼娅‧布⾥克勇敢追求音乐梦想,在女性社会地位极度受限的上世纪20年代,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她出身微寒,却心怀音乐梦想。追梦途中,在以男性为主导的音乐世界中历尽荆棘和冷眼,却永不言弃。当希望的曙光初露,她深爱的男人却希望她为爱止步,最终她毅然选择飞往追寻音乐梦想的欧洲,可他们的爱情又将何去何从......电影由荷兰名导玛利亚·彼得斯执导。

长篇影评

1 ) 真正的女性电影,虚伪的女权键盘侠

很棒的一部电影,很值得对比那些打着女性电影旗号,实际是西部片内核的电影。《指挥家》内核也很简单,灰姑娘,一个底层的女孩子,有后妈,有恶婆婆,还有愿意当舔狗的王子,能给她精神支持的闺蜜开始还以为是个跨性别人群,也省得女孩子间的勾心斗角。童话只能讲给小女孩听,虽然每个女生心里都住了一位公主,但用童话夯实人物关系后再往事业线上拔就更爽一些。《指挥家》教科书般的指明了真正女性电影的方向,不是咒骂男权或者这个世界,而是做最棒的自己。这个观点同样让男性观众觉得属实,不至于出现口碑两极分化。《指挥家》在国内公映过,170万左右的票房,一线城市占了很大比例。至于那些最爱在互联网的评论里为极端女权喊打喊杀的三四线城市观众,贡献了20%左右的票房。

2 ) 第一夫人对她说:遵从内心的选择而不是听那些闲话

看 ,在嘲笑 阻挡 歧视 所有人都说不可以不可能的情况下 在父母领养又离去 一个人困顿着靠坚持 成为第一位女性指挥家 看女性在爱情和梦想间选择认真搞事业 看全情投入看全力以赴 看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而这基于真实人物改编。好的电影能让人get到一种power,好的电影也能让人看到头皮发麻。听,这是一场音乐盛宴:影片的第一场音乐会是马勒的《G大调第四交响曲》;

安东尼娅全家在街头上观赏的音乐并使得她养母头疼的是苏萨的《自由钟进行曲》;

安东尼娅在法兰克和指挥家里弹奏的是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

在富豪募捐会上,安东尼娅和罗宾等组成的乐队演奏的是德彪西的《梦幻曲》;

当安东尼娅得知自己的身世时疯狂的弹奏钢琴的是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

安东尼娅在德国指挥的首场演出是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和《美国组曲》;

在安东尼娅圣母去世的教堂里管风琴弹奏的是巴赫的《亲爱的耶稣,我们在这里》;

在美国第一场演出是舒伯特的《第八交响曲》;最后的结束曲是埃尔加的《爱的礼赞》

3 ) 指挥家-女性励志题材

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这种女性励志题材的,比较热血(?)且容易感同身受。

女主能成为指挥家与她身上的劲儿脱不了干系,其一当然是指努力,另外一面则是那种强硬敢斗不怂的气场(可以形容成是比较man的女性了),这便与传统柔弱怯懦的女子形象大有不同,很有看点 个人觉得这也是她成为指挥家最重要的一点。

印象很深的一句话:一个指挥,一个女人,面对低下一百多个男人时,你若是不拿出点气势来,若是连自己都变得sweety,怯场,那么如何镇压这些大男人(况且在那个时代性别歧视那么严重),如何让他们信服。女主面对质疑怼回去的时候真的看得好爽hhh,果然是没有人会不服有能力的人!

btw恋爱感觉是电影比较迷的地方,这个男主真的觉得可要可不要吧,突然就在一起了,女主既然也已经毅然决然离开他怎么后面又突然间求复合?有点莫名其妙,不过可能也是为了凸显,不要让感情(男人)成为自己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这么解读就好理解多了吧

4 ) 以你之名,穿越沼泽的暗夜

《指挥家》是荷兰导演玛利亚·彼特斯(Maria Peters)的一部作品,讲述史上第一个女指挥家安东尼娅.布丽可(Antonia Brico)传奇的一生。电影直面了20世纪初女性所面临婚姻、家庭、与社会的巨大束缚,讲述的这些困境,放到如今,它所传递的声音依然珍贵。

电影里有一个镜头,女主走进大宅花园的一片沼泽,她提着长裙举步维艰地向前走,寓意女性需要面对的困境就如同这片沼泽,让你不会马上陷落的同时却真切地阻碍着前行,行进中感受到的挫败、不公与标签化,仿佛如暗夜般弥散四周。

诚然,这是一部女性励志的电影,但在其中看到的不仅是安东尼娅热情与勇气并存的半生,还有不同女性面对困境时不同的对待方式,这些相异的方式之间或许并无高下,只是为了各自的需求,是各自选择向前走的方式。

汤姆森夫人

汤姆森夫人在剧里代表了贵族阶层的女性,大部分出身优渥之家,遵从社会对女性的要求,结婚,生子,照顾家庭,就如剧中安东尼娅的钢琴老师戈德史密斯对女性的定义。对世俗规则的顺从也让她过上了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生活,她是这个规则的受益者,或许也因为如此,汤姆森夫人们会自觉去维护这个规则,并且发自内心地捍卫。

当汤姆森夫人们看到同为女性的安东尼娅试图撕掉那个年代贴在女性身上的标签,朝着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一路狂奔,无所畏惧,或许让她们感到了恐惧,那种一直以来自己认同的规则,包括自己的生活,似乎会被这样的生命状态所否定。所以安东尼娅在指挥自己的女子乐团时,汤姆森夫人们会冲进来试图打断,想把她们,都留在熟悉的规则里。

很多阻挡女性前行的声音里,来自于女性的并非少数。

埃莉诺.罗斯福

这位第一夫人在电影中的戏份很少,却两次给了安东尼娅极大的支持。

第一次是经由推荐,安东尼娅到办公室见她,她决定资助安东尼娅组建的纽约女子交响乐团,让她们可以开展第一次的公众演出。临走时她告诉安东尼娅,去遵从内心的选择。第二次是亲临安东尼娅指挥的演奏会,她在观众席向安东尼娅低头致敬,安东尼娅在指挥台亦向她深深鞠躬,这是两位女性的彼此懂得、珍惜与欣赏。

埃莉诺.罗斯福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女性之一,她是凡尔赛和平会议的见证人,参加了国际劳动妇女大会,为女性谋求平等和福利。电影里没有讲述她的经历,但从与安东尼娅的两次互动中,能大约窥见到这位第一夫人的过往。大概,她尝试过聆听内心的声音,尝试去实践,并一直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前行,她深深懂得其中的艰难,所以当她看见充满勇气前行的安东尼娅时会鼓励她忽略掉周围的闲话,只遵从内心的选择,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再次遇见和拥抱曾经的自己。

走过沼泽,穿过暗夜的埃莉诺.罗斯福们,为尚在路途中的女孩掌了一盏灯。

罗宾

罗宾是我在电影中最喜欢的角色,她是安东尼娅最好的朋友,热爱音乐,以自己的方式不断靠近音乐,她没有安东尼娅的天赋,却以实际的力量支撑着安东尼娅去成为安东尼娅。

接纳安东尼娅进入乐队时,罗宾说,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光着的,其余身外之物,都是伪装。我在这一刻感受到罗宾的力量与智慧,她明白伪装之下自己要的是什么,知道自己的方向,知道以“罗宾”这个名字命名的时间片段,可以以怎样的方式度过。

电影里的绝大部分时候,罗宾都穿着塑身衣,以男人的外形示人,她收留安东尼娅在酒吧乐队做弹琴的工作,使她在学习如何成为一位乐队指挥同时,不必为生活费发愁,后来用“支持音乐的女士”这个化名,资助安东尼娅完成了在德国的学业……不知道在罗宾的世界里,是否有人如此地去试图成就她,但她努力成就奔赴共同理想的安东尼娅。

安东尼娅问剧中唯一一次穿着女装的罗宾:你想做男人吗?罗宾摇摇头:我只想做音乐家。心中的荒凉在罗宾的这句对白里迅速弥漫,在奔赴自己的途中,山峦叠嶂,山重水复疑无路。上野千鹤子曾经提到,主体也许能够暂时超越结构,但不可否认的是,结构的压力对主体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剧里罗宾眼含泪光告诉安东尼娅:代价很大。

同样困于沼泽,正在穿越暗夜的罗宾们,给了同行的女孩半副铠甲,相互照亮。

安东尼娅

安东尼娅有天赋、有勇气、始终充满热忱,燃烧生命去努力,奔赴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在那个年代,有很多的标签贴在女性身上:

“女人缺乏领导力,当不了指挥家。”

“女人对着一群男人挥舞指挥棒,那是不得体的。”

“女人应该回家赶快结婚,生孩子。”

甚至安东尼娅的爱人也对她说:“这个世界不会让你成功”

……

那么多的标签,那么沉重的禁锢,无处不在的沼泽之地。在第二次观影时,汤姆森夫人的愤怒,埃莉诺.罗斯福的临在,罗宾的支持,安东尼娅的不顺从,以及剧中其他女性角色,都仿如不同颜色与形状的植物,自沼泽之地,慢慢长出了各自的模样。很多人对安东尼娅说女性是不能成为指挥家的,安东尼娅的回应是“如果不去努力尝试,我到死都不能原谅自己”。后来,世界回应了她:安东尼娅在1930年,第一次指挥柏林爱乐乐团;1938年,成为第一位指挥纽约爱乐乐团的女性。

故事在安东尼娅第一次执棒纽约女子交响乐团结束,热血未凉。影片在结尾以简短的文字告知了观众后续:安东尼娅一生致力于音乐事业,曾担任多个著名乐团客座指挥,然而,她始终无法担任乐团常驻首席指挥。2008年权威音乐杂志《留声机》发布了全球排名前20的乐团名单,其中无一乐团聘用过女性首席指挥,2017年《留声机》杂志发布了另一项排名,世上前五十位最伟大的指挥家中没有一名是女性。

世界的另一面,如果没有沼泽与暗夜,或许本无需以燃烧生命的方式,只需如你所是。

5 ) 女性的地位

在当时战争的背景下,导演以音乐的笔触出发,讲述一个女性想成为音乐家梦想,向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进,在途中也遇到许多挫折,最大的挫折就是男性对女性的歧视。认为女人天生就应该在家里带孩子,导演将女主设置为女性的代表,争夺女性应有的权利,但是在结尾的设置中,也没有女性的成功,这进一步的说明女性在现实生活中地位的不公。其中塑造的女主形象是一个不怕困难,勇敢前进的女性,在面对所有人的反对下,只有她的好朋友罗宾帮助她。而罗宾本是一个女性 但她符合着社会从而变成一个男性生活,是影片中很巧妙的一个设计,而最后罗宾勇敢的做回了自己。在结尾的设置中有一个影子的设计,将男主与女主的影子重合,并且女主在上男主在下,这象征的是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 有一个男人默默的支持。

6 ) 《指挥家》

一部很励志的电影。讲的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一位热爱音乐的女子安东尼娅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美国第一代女指挥家的故事。

影片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26年。安东尼娅是一个寄养在别人家的孤儿(这和乔布斯的出身几乎一样)。那时在美国,妇女获得选举权仅仅才六年,社会上对女人的偏见无处不在。由此可以想见,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女子,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指挥家是多么艰难。贵族沙龙上的嘲笑,汤姆森夫人的不屑,门格尔堡近乎诋毁的所谓“推荐信”,这些都没有动摇安东尼娅的决心。当德国著名指挥家卡尔·穆克拒绝了安东尼娅的收徒请求后,她踩着垃圾箱,登上卡尔·穆克家的窗台,和他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安东尼娅:“史怀哲是你的朋友吗?”

卡尔·穆克:“我们是有些相似之处。”

安东尼娅:“一次大战他在法国被抓,他什么也没做,只因为他是德国人。你现在谴责我,不是因为我做错了什么,只因为我是美国人、或荷兰人、或女人或年轻人、或不吸烟。这叫短视。”

卡尔·穆克:“那就短视罗。”

安东尼娅:“在他写的关于巴赫的书说,那些音乐家为了他们最重要的日子来到,竭尽一生精力。我就是那样。”

卡尔·穆克:“你在损我吗?”

安东尼娅:“还没有。史怀哲放弃了音乐,选择了其它。而为了音乐,我宁可放弃热爱的生命。就算你不帮我,先生,我就是要成为指挥家。”

安东尼娅的执着终于感动了卡尔·穆克。他最后问了一句:“所以,你准备竭尽一生精力了吗?”他无疑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安东尼娅对音乐的热爱,来源于她的遗传天赋,更是因为只有音乐才能使她在这个黑暗的世界上看到光明,得到快乐和希望。获得精神的慰藉。她并没有高远的理想和伟大的抱负,仅仅就是喜爱。当法兰克问她:“你会仰望天空的星星吗?”她回答:“不会,我只欣赏脚旁的花朵。”为了音乐,她可以忍饥挨饿,忍受屈辱,甚至忍痛放弃了她渴望得到的爱情。当法兰克对她说:“我要你,我想娶妻生子。”安东尼娅毫不犹豫的告诉他:“那去找别人吧。”或许我们会质疑安东尼娅的思维太极端。可是,世界上许多的“第一次”的出现,不就是因为有了这些极端的人极端的想法和极端的举动吗?她没有伤害任何人,也没有向任何势力屈服,这样的奇女子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最后安东尼娅的目标并没有在“凡事都有可能的美国”实现,而是在德国获得了成功。

我们不妨做这样的假设,如果安东尼娅的所有努力换来的并非是后来的成功,而是归于失败,那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实际上,我说的这种情形更加常见更加普遍。目标没有达到当然很不幸,然而只要你做出了努力,经过了百折不挠的过程,看遍了人间冷暖,经历了世间的酸甜苦辣,即便失败了又怎样?即便是无人知晓又怎样?你的勇气仍然是值得称颂的。你的人生仍然是完美的。

影片的编导根据情节的发展,配上了许多我们熟知的音乐片段。反映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古典音乐的发展趋势。也体现了编导对于不同时代音乐的喜好。即;尊崇巴赫,喜爱德沃夏克,追随马勒、格什温、斯特拉文斯基。

并且这些配乐和情节是那么契合。举例来说:

影片的第一场音乐会是马勒的《G大调第四交响曲》;

安东尼娅全家在街头上观赏的音乐并使得她养母头疼的是苏萨的《自由钟进行曲》;

安东尼娅在法兰克和指挥家里弹奏的是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

在富豪募捐会上,安东尼娅和罗宾等组成的乐队演奏的是德彪西的《梦幻曲》;

当安东尼娅得知自己的身世时疯狂的弹奏钢琴的是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

安东尼娅在德国指挥的首场演出是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和《美国组曲》;

在安东尼娅圣母去世的教堂里管风琴弹奏的是巴赫的《亲爱的耶稣,我们在这里》;

在美国第一场演出是舒伯特的《第八交响曲》;

最后的结束曲是埃尔加的《爱的礼赞》。

影片的编导对于情节的剪辑和调度非常出色。特别关注了一些细节。如五次出现的洋葱,两次出现的那根筷子和被毁坏的琴键,与情节都密切相连。可见编导确实是用了心了。饰演安东尼娅的克里斯蒂亚娜 ·德·布奥恩和饰演罗宾的斯科特·特纳·菲尔德的表演都非常出色。尤其是菲尔德完美的表达了罗宾这个亦男亦女复杂的人物性格,还注意了相关的演技,如在酒吧的演出中,很自然很优雅的将大贝斯原地转了几个圈,很符合当时的演出风格。

比较差劲的是饰演法兰克的本杰明·温赖特。虽然很白脸很鲜肉,但是一遇到需要表达复杂情感时,便力不从心了。虽然不能说演砸了,可实际上让观众不知其所以然。

本人评分:7.5。

7 ) 一部选题难能可贵、直面女性困境的电影

这部电影看到主题就非常吸引人。虽然场次排映非常虐也还是跑去看了。结果当然是没有失望,以及非常想写点什么。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指挥家 安东尼娅‧布⾥克 成长的故事,不理解不支持的养父母带出她凄惨的身世,灰姑娘+傲慢与偏见一般童话的爱情也是她的阻碍,更窒息的当时的职业环境——没有女性指挥家,女性乐手不能进入乐团,音乐届男性权威总是对女性出言不逊,女性结婚后回归家庭沦为生育机器、丈夫的仆人或是为丈夫镶边嘲笑有梦想的小女孩...

舆论环境咄咄逼人,可是女主怎么回答的? “音乐家应该效忠于音乐,而不是陈词滥调。”这只是女主在面对昔日钢琴老师的轻视后说的一句话。片中她的很多台词都闪烁着光芒。她的钢琴老师对她性骚扰,诬告逼迫她从音乐学院退学。面对这样的恶意,她回复辱男性了吗?没有。她从音乐的角度回答,从人性的角度回复。她热爱指挥热爱音乐,片中那些道貌岸然的男性都比不上她。

看电影之前和同行的人还在聊最近的几个瓜,原谅我不爱吃瓜可能了解不太完全,无论是女演员隐婚、代孕、弃养,还是女歌手怀孕“顾自离开”,众人评头论足却总是对女方苛责过多,男方倒都是一副好爸爸人设,可是哪个爸爸是干干净净可以全身而退的?b站有个影视吐槽类up主有一句话“就算是男方是渣男,也不能弃养啊”,女歌手是没有弃养,可是去做了亲子鉴定孩子姓父亲的姓名上了父亲的户口本,还要在“无婚姻状态下共同抚养孩子”。需要再谈到女权女拳之争吗?需要扯到三次元其他社会新闻上吗?

近100年后现实世界对女性还是这么残酷这么困难。比如女主是伟大的女指挥家,可是没有百度百科,也搜不到多少有价值的信息。比如片尾字幕,伟大的指挥家排行榜上也没有女性,著名乐团没有女性首席指挥。

包括这部电影,亲情爱情友谊事业线都要写面面俱到,可是那个爱情线在我看来就是败笔。为什么要这么写爱情线呢?她带着使命,她要燃烧自己,她做好了准备,不理解的弗兰克根本就配不上他。最爱罗宾,是小天使呀,这种真挚的友谊才是驱动她向前走的关键力量。“尊重内心的选择而不是听那些闲话,因为闲话总有人说。”,罗斯福夫人说的这个话也很点睛。

女性困境可能靠这部电影解决不了,但是有人直面,有人发声,有人斗争,就会好的吧。

短评

以女主的性格,如果她能名利双收的话,肯定是她的经纪人特别强。她这性格是值得信任的,然而是不可长期合作的,会被人踩死。另外如果爱情戏没有充满了棒子味儿,应该会好一些,当然最后两人分手却达成和解的感觉不错,上了一个层次。

7分钟前
  • 纯Jun
  • 还行

意犹未尽的镜头是Frank拿板凳坐在台下 Antonia的影子照在Frank身上.. 感动到流泪的镜头是A来到F的家那段 以及小Will的出现..

9分钟前
  • 九公子
  • 推荐

热一傻逼说片尾字幕过于女权癌的,我寻思着人家难道不就是举列了事实?怎么哪都能cue你女权妈啊

12分钟前
  • 西葫芦甜甜的
  • 推荐

这迷之谈恋爱的剧情可以再多一点吗?说好的传记片呢

13分钟前
  • karenlin
  • 还行

太有气场的女主!

16分钟前
  • kiki204629
  • 推荐

还是第一次看这种音乐题材的影片,原来“指挥家”也有那么多的动作与表情哈。传记片,女性平权主义,女主的“犟”也是气场强大,颇有感染力很励志。另外,还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爱情支线,类似《爱乐之城》的“遗憾美”,估计要收割不少女性的眼泪了。整体上,后半段更精彩。而最震撼的还是结局的字幕,歧视依旧,女性平权仍然任重道远啊。。。

21分钟前
  • 明光暗影
  • 推荐

拍音乐类传记片,最怕的就是内容不专业。这部戏的爱情部分算是很清爽了,但是仅此而已。女主演员的指挥实在不能看,不知道是不是在舞蹈房练出来的。加上乐器演奏画面的同期声处理太糙,漏洞百出。看着尴尬癌都要犯了…不过还是要感谢它,点明了音乐史上一个被忽略的群体。不过,影片最后的字幕真的是太女权癌了。导演啊,为女权而女权是走不远的。

25分钟前
  • 晓乐集
  • 还行

电影拍得太一般了,节奏很有问题,感情戏相当画蛇添足,把那么多感情戏分给成长部分该有多好,失望。

27分钟前
  • 陈赖汉
  • 较差

2008年,权威的《留声机》杂志发布世界排名前二十的交响乐团名单,这些乐团没有一个用过女性首席指挥;2017年,《留声机》发布了另一项排名,在全世界最伟大的50位指挥家中,也没有一位是女性她没有放弃,就应该得到我们的敬意

28分钟前
  • 白甜珍宝金
  • 力荐

客观说问题挺明显的,137分钟里情节塞得过满,爱情/亲情/友情/事业试图面面俱到,所以显得很仓促。爱情线非常偶像剧,亲情线像八点档家庭伦理剧。和Robin的友情线相对非常动人,主要还是Robin这个人物讨喜。实在是喜欢女主,爱的时候爱得炽热,面对选择能够忠于自己,然而这终究不是一个成功者的传记(片尾字幕可见),革命尚未成功,女性仍需努力。

31分钟前
  • mOco
  • 推荐

或许是近几年女权呼声较高吧,光去年女性传记改编的片子就不少,主角大都还是上世纪前半叶生人,然而反观现在,片尾字幕已经说明问题了。针对此片的话,个人感觉剧情不如直接去看安东尼娅·布里柯的生平简介,时长较之于剧情都算是鸡肋。好学女主作为工作人员听音乐会只能提着板凳坐过道,也因此结识了指挥家及其儿子,音乐家宴会上说出自己理想被哄堂大笑。得知自己身世改回原名后开始拜师学钢琴,后又辗转学指挥,最辉煌时成立了女性乐团并欧洲巡演。。。

36分钟前
  • 秀才Bui出门
  • 还行

《指挥家》是依据史上最伟大的女指挥家安东尼娅·布⾥克的传奇人生改编的电影,这部电影首先是古典音乐爱好者必看的一部佳作,其中足足引用了22段古典名作;其次揭示了上个世纪30年代的社会风貌。以前看过英国电影《雌雄莫辨》,那个年代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如果想要得到工作的机会,甚至不得不女扮男装,这部电影也有类似桥段。电影里有着浪漫的爱情(虽然有情人没有终成眷属),而比爱情更感人的是伟大的友情。作为一个外国移民、私生子、社会底层、还是女性,在那个年代想要出人头地异常的困难,而女主角通过自己的努力,坚韧的性格和顽强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赢得了男人们的尊重,获得了事业的成功。然而这部片子也很犀利,最后也说明到2017年截止,最伟大的五十位指挥家无一女性;最著名二十个交响乐团无一首席是女指挥家……

41分钟前
  • 豆豆熊猫
  • 推荐

完完全全的一部女性电影。除此之外,又融入了职场霸凌、Metoo、男女平等、原生家庭、打工人的现实困境、爱情与梦想两难、LGBT等社会话题,即便故事背景放在100年前,也不过时。古典音乐的串场,让137分钟的观影体验行云流水、极其享受。“如果你找不到她,说明她不想被你找到”爱情线如复古版《爱乐之城》。罗宾的友谊线,从开头伏笔到结尾坦然,沉默陪伴甚至逾越了爱情,更震惊的是这个男演员现实就是一个变性人。“燃烧生命去努力”,就有可能让一个女人领导一百个男人。在艺术之路,你需要成为一个独裁者。女性的历史处境与现今触目惊心的0%形成回光返照,偏见从来不是根源,而是现实。首尾呼应的小板凳,更是画龙点睛。当《爱的礼赞》响起,思绪早已溢满模糊的双眼。映后在影厅还欣赏了一段乐团演奏,献给这场美好的观影

45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男女主很靓,女主身材更是没话说,穿个礼服那腰背那白得反光的皮肤,真是醉人缺点更明显,觉得剧情炒鸡赶,感情戏也感觉是硬编的,当然台前小凳坐头尾呼应还是很棒的。女主全程文戏武(指挥)戏都感觉好用力,有时候感觉说话语气像谁欠她一样很没礼貌,情绪不到位啊~还有,其实照电影设定,我觉得女主选择梦想和嫁给男主也不矛盾啊,反而婚后把老公哄开心了钱一撒还愁没施展的舞台?虽说大女主电影要靠主角自身,但情况特殊有时候借助资源的优势少走弯路也没什么不好,对不对?

47分钟前
  • Jifferney
  • 推荐

3.5 像一支童话,人物形象比较刻板,巫婆是巫婆、王子是王子那种模式,主线略流水账,此种拍法拍哪个行业的女性都可以,根本体现不出指挥家的职业特殊性,连我一纯外行都能明显感受到影片最大的尬点来自制作者本身对指挥对音乐行业不够了解不够专业导致的(观后向我的专业友邻请教得到证实哼哼);柏林求学生涯宁可风雪夜归靠布施穷人的食物生活也不答应王子求婚,温柔善良的清洁工人爸爸,都是泪点,副线倒蛮喜欢,有身边挚情如罗宾,要他什么公子哥儿弗兰克!影片用在他俩上的镜头很细微也很浪漫动人,在小巷里初相见你的鞋子破了个洞,在小巷看你们打雪仗,也在这个小巷抬头见你衣锦还乡,呜呜!来看看院线片上比较少见的国别的片也挺好

51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还行

也许很多人会以政治正确来作为某种批评,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政治正确,就是事实上的确女性要成为指挥家亦或在事业上获得更高的成就的确要拿出比男性更多的付出。因此也就非常有必要为这样的女性指挥家著书立传,让更多的人看到,来逐步扭转整个社会以及行业的偏见。当然,由于是古典音乐,在审美上或许有一些门槛,而整个叙事层面则比较工整,可能没有太多的创新,但也算比较完整且准确地进行了表达,女主的人物塑造算是丰满了。而结尾则是真正的暴击和亮点,这么多年了,其实依然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不过我对于整个世界平权的大趋势还是乐观的。

53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还行

影1953:元素很多,励志,女权,变性,爱情,收养及寻亲,探讨女性在家庭角色,战争等,很多都是点睛之笔。刚开始的傲慢与偏见,灰姑娘一般,一度被导演误导到罗宾,但谜底揭晓那一刻还是非常不经意!还是要多读书,不然怎么让人欣赏你呢?!要感谢她的导师!

54分钟前
  • Timing
  • 力荐

流水账,没闪光点

58分钟前
  • vivi
  • 还行

《指挥家》太棒了,好久没有在电影院哭湿口罩了,影片改编自美国荷兰裔女指挥家的真实故事,她的自信、毅力,坚持梦想的勇气震撼了一个又一个认为女人不行的人。旁边的女观众也感动哭了,映后有个男的发言说“男女各有擅长不要搞性别对立,现在女权好多都是受西方势力鼓动…” 挑战性别成见、固有观念才是电影的最大意义啊,正是你们这样的直男才让我觉得我们女权主义者的坚持特别有意义。不谈任何主义,电影本身画质音乐故事流畅优美,剧情跌宕起伏,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又发人深省,五星推荐!

60分钟前
  • 冬惊
  • 力荐

又一个当代价值观合理套用在时代背景和真实人物上的案例。小爽文式的戏说方式提升了可看性,普通导演水平和扎实剧本的结合成的电视电影@放映厅

1小时前
  • jj73浅之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