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成熟的技法很难让人相信这是部1927年的电影,双重曝光以及影像合成,在那个年代确实算的上前卫了。很喜欢狗狗上船的那段情节,在岸边吼叫不仅是在提醒女主危险的到来,也是男主内心挣扎的物化,可男主最终还是不希望淹死女主留下线索,决定掉转船头将狗狗送了回去,这一段女主的长镜头很好地设下了悬念,男主将要对狗狗做什么?只能留给观众想象。在男主的“良知”被唤醒后,与女主在街头拥吻引起交通堵塞的情节也很有意思,司机们开始向他们抱怨,一方面展现了城市化工业化对情感的吞噬,也是城市脆弱的体现。印象比较深的还有最后城市女在树上看男主和救援队去海上寻找女主,场面调度上角色位置的安排就很好地说明了人与人的悲欢并不同步。最后男主女主在小船上遭遇暴风雨,男主拿出那捆原来想淹死女主自救的芦苇杆,让女主依靠它上岸,可芦苇杆最初存在的目的就是只拯救男主一人,即使男主希望拯救女主,在命运下也成为徒劳。电影从前面制造悬疑到后面发掘笑点,运用的技法确实可圈可点。
但我对剧情以及人物设定多少有些不满意。电影虽叫日出,但我们不应该只看日出带来温暖的一面,日出也只是短暂的。第一女性角色的设定上还是过于保守刻板。女主在男主已经有外遇的情况下仍然过的如同无事发生一样,也没有女主怀疑的镜头插入,反而在男主夜间回来还给他盖好被子。在男主想要杀自己的动机暴露后买几朵花看个婚礼就能选择原谅,多少有点不聪明。在男主剃胡子的那段戏中,男女主都会对陌生异性的勾引对方产生嫉妒,但不一样的是男主能拿口袋里的刀威胁勾引女主的男性,而女主穿的裙子连口袋也没有,只能嫉妒。男主最后想活活掐死城市女,而城市女只是劝说男主去杀女主,男主接受了,这比劝说本身更罪恶,更何况女主是自己的妻子也是自己孩子的妈妈,掐死城市女就是在推卸责任,这也能说明男主并没有真正反省,这是很可怕的,再计划杀女主一次只是时间问题,就这种男的敢和他呆?但这毕竟也是一部老电影了,而且那个时代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也很多,但我绝不希望在今后的电影中看到。然后是剧情方面的一些问题,这部电影浪漫主义色彩有点过重了,两个来自乡村的男女主角,在远离自己家乡的城市找到了快乐与幸福,又把城市女设定成一个反派,这不是自相矛盾?这些先不谈,以上当然是有可能的,但这也就是我想强调的:日出是短暂的。平时情侣一次吵架分手过后出去玩了一圈又复合了,他们难道不会再吵架了吗?人还是人,本性难移。而且城市本身就对两人来说就是一个陌生又遥远的地方,那个破旧的小乡村才是他们的家,那里没有马戏团,没有照相馆,只有生活,平庸的生活。当初不就是在这个小乡村男主移情别恋的吗?谁说日出后不会有乌云呢?我倒觉得剧情上没必要最后搞个暴风雨让女主假死一下,不如就让他们从城市回家生活一段时间,从幻想到幻想可没从幻想到现实更具冲击力。
德国表现主义大师茂瑙(1888——1931)的默片,总是看不厌,隔段时间就会看看。《吸血僵尸》《最后一笑》《禁忌》都是他的经典之作。而被奉为默片时代最伟大的爱情片就是他拍于1925年的《日出》,被英国权威杂志《视与听》评为世界十大经典片之一。该片在第一届奥斯卡奖项上就获得过最佳摄影、最佳女主角和艺术质量特别奖。
茂瑙于1926年加入好莱坞,《日出》是他在好莱坞的第一部作品。1931年他为了挣脱好莱坞的束缚,与弗拉哈迪一起在浩瀚的太平洋塔希提小岛拍出了轰动国际影坛的《禁忌》。得承认,这是我看过拍得最美最令人心碎的默片,乃集大成的诗画片的绝世之作。而这,只说《日出》。
《日出》改编自赫尔曼·苏德曼的小说《狄尔西特的旅行》,自始至终体现了诗意影片的所有元素,亦充满了救赎的意味。夜阑人静的静谧湖面、浓雾笼罩的草屋、呀呀稚童不停抓闹的手指、老人一惊一乍的表情、城市女轻狂的口哨、窗花透过的剪影、静寂泥沼中奔跑的水花、叮当电车奔驰在山野、城市流动的人群车流以及暴风骤雨下的一叶小舟等等,都如一行行诗画跃动在观众面前。
而长镜头、移动镜头的相互交叉及近景、远景与叠影的稳定运用,都让影片萦绕在一个平缓、安详又波澜不惊的氛围中。而柔和光线所呈现的精致、散淡和简约,即或这部影片已过近百年,仍无懈可击,足可成为光影运用的最佳范例。
当然,我们还别忘了片中的男女主人公的那些简朴、阵痛又浓烈的爱情故事。乡间年轻的农夫(乔治·奥布里恩出演),本有一个深爱他漂亮又贤惠的妻子(珍妮·特盖纳出演),偏他走火入魔,爱上了一个勾魂的城市女,相约制造一起水上事故,让农夫借出游为名来淹死妻子,以达到双飞的目的。在静谧的河面上,他看到柔弱的妻子终不忍下手,妻子却发现了他的狠心伎俩,而伤心的逃上岸,并跳上了刚开来的一辆电动火车,小伙也一路追悔莫及地跑上去。
到了茫茫人海的大城市,如同一对可怜入林的孤鸟,从参加人家婚礼的教堂出来后,她终于原谅他了。接下来的一天,他俩一起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用光了所有的钱,在欢呼雀跃的城市人面前,二人跳了激动人心的农家舞,出来后,他理了发,照了有生以来的夫妻亲吻照。这是照相师偷拍下来的,他说你是我今年见过的最美新娘。妻子的俏皮可爱,越发激起了农夫的深爱。他俩决定趁着月华的夜色划船渡河回家。
在宁静的河面上,他轻轻地划着船,而她抱着鲜花幸福的睡着了。哪知飓风来临,小船被打翻,尽管他奋力保护她,但船还是被巨浪冲走打散。被冲上岸的他忙叫来村里人呼救,可无济于事,只找到他之前抱上船两捆已散失的柴杆。他痛哭失声。
这时,城市女以为他实现了计划,就如往常一样吹起了口哨,怒中火烧的他上来紧紧掐住她,这时听到老人喊他说你的妻子找到了找到了,他听到立马松手转身跑去(好在松手及时,否则城市女也不会安然无恙的独自离开村子)。妻子被一个不愿放弃的老头救了,幸亏他那两捆曾想淹死她的柴杆,才让她得以在水中挣扎漂流。第二天,日出了,幼子吮吸着小手指,他俩的美好生活才刚刚开始,而经历暴风雨后的爱情将更长久。
令人痛心的是,在1931年茂瑙拍完《禁忌》首映前的一周死于车祸,终年才43岁。如同2012年1月25日安哲罗普洛斯被摩托车撞倒不幸身故一样,大师们(包括英年早逝的塔可夫斯基和基耶斯洛夫斯基)如普通人一样离去,却留给我们无尽的伤怀。遗憾的是他们的生命戛然而止而不能拍摄更多的好电影,欣慰的是他们拍出的诸多好电影留给我们慢慢抚平时光的伤痛。
2013、8、2
选自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影评集《看不见的电影》
由于感触太多,就把短评里超出的文字搬运到这里。
(个人影史十佳)A song of two humans—不寻常地被好莱坞给予完全的拍片自由的茂瑙用一部交响乐的结构拍了这样一部伟大的默片作品。
这位德国表现主义革新者将意象、结构、双重曝光等运用地出神入化。从男人受到象征着欲望和贪婪的城里女人的诱惑,计划制造妻子意外身亡的事故,到妻子知晓丈夫谋害的计划伤心与恐惧,去往城市电车上的两人,一人闪躲绝望,一人后悔内疚,虽然没有台词,所有的肢体语言、微表情都太生动。在城市里,两人经历了车流中穿梭追逐、教堂看到结婚典礼被感动、车流中亲吻(此处导演十分巧妙地安排了一刻的场景的转换,由马路上车流中心转换到乡村田野再回到现实)、造型店男人由面部到心灵都得到了洁净(这是两人关系新的节点)、照相馆里宛若热恋情侣的亲密羞怯……有太多要素,但都各在其位,并无堆砌之感。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二十世纪德国表现主义大作,《大都会》中的城市是压抑的、井然有序的、是属于少数统治阶级的,而《日出》中的城市极具娱乐性,有趣、纷繁复杂,又不乏人性。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在片中发现被《低俗小说》、《泰坦尼克号》、《飞向太空》等作品致敬、借鉴的地方。
好一幅表现主义的《日出》,可与莫奈试比高。
记得曾经看完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后,为影片的平行剪辑制造的效果感到惊叹。也是从那时起,我认识到早期的电影人对“用影像讲故事”的探究远比我想象的要深刻。而这部《日出》则让我看到了未来一百年中电影语言的基本规则。而无论后人对其做了多么精巧的改进,也没有该片电影语言的精髓。 在默片时代,因为没有声音。演员无法通过说话转达影片信息。为了保持整体的连贯性,字幕也是能省就省。这也使得导演必须通过镜头语言尽可能表达出更多的信息。哪怕在如今,同样的信息用影像表现也要比用台词表达高级得多。而这部《日出》就很好的体现了默片时代依靠镜头说话特点。 1.长镜头与透视法 影片上映与1927年。那时候没有斯坦尼康,摄影师想做到手持跟拍是很困难的,但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长镜头拍摄的雏形。
镜头的第一个画面,一对老夫妇在画面右下角的前景。篱笆外墙和与之相平行的道路形成线性透视,并提供了深景深。这时城市女从深景中的房门向镜头走来,当她进入到画面中心时镜头左摇跟随人物。当人物要远离镜头时,摄影机开始跟随人物运动到男主角家门外,整个镜头结束。 虽然在电影初期一个镜头会拍摄很长时间,似乎长镜头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手法。但这里我们说的长镜头不仅仅是镜头时间,而是带有镜头运动和场面调度的一系列过程。在前半段的静止画面中,导演运用透视原理和演员的调度达到了前景与背景之间的运动关系。而后半部分的跟拍则保持了镜头的连续性和观众的代入感。这是观众回想:这位女子半夜从家里出来鬼鬼祟祟的究竟是去哪?如果这里运用三段镜头剪辑在一起,虽然能表达同样的信息,但这种连续性和代入感却被打破了。 2.分割画面 一般来说,运用复格影像可以为观众带来全知视角,同时展现几个人物的动作。但在这里导演运动万花筒式的分割画面展现了城市的繁华,而万花筒式的画面也和都市灯红酒绿的形象形成对应。
3.叠印效果 叠印效果可以表现人物的梦境,想象或回忆。
男主角正在为是否杀死贤惠的妻子做心理斗争。这时城市女的影像通过叠印巧妙的贴合在男主角的身上。通过这个效果形象的体现男主角在内心斗争时没能经受住小三的欲望诱惑,最终选择杀死妻子。
这里则表现出夫妻俩的爱情,连天使都为他们送上祝福。 4.特写 特写镜头可以有效的突出画面中的重要信息,增强画面的冲击性。在表现恐怖效果上成效显著。
这三个镜头通过对芦苇,双手和小刀的特写,放大了男主角近乎变态的杀人动机。哪怕是非常普通的芦苇都借助特写镜头给观众惊悚的感觉,因为它象征着谋杀。同时也提醒观众,这个重要道具会在之后起到重要作用。
镜头的不断拉近,到最后的特写镜头,观众可以清晰的看到老妇人的泪光。通过这一系列镜头的放大,观众的情感也被放大,也表现出男主角逐渐得知妻子没有死的过程。如果只用最后的特写镜头,情感表达会显得突兀,不连贯。 5.观点镜头
这里比较巧妙的是小三女的主观镜头。导演通过小三的窥视一方面展现村民营救的过程,另一方面又将观众带入到小三的视角中,通过她得知女主死亡的信息。这大大增加了观众对小三的憎恨和对夫妻未能团圆的惋惜。 6.画面留白制造悬念
在最后的救援戏中,全村人划船寻找女主。这时镜头切到飘在水中昏迷的女主角,芦苇在不断散落,提醒观众时间紧迫。人物划出画面,观众们都为女主角捏了一把汗,大家都期待着丈夫能找到妻子。这时丈夫发现了这捆芦苇,配合着他绝望的面部特写。这让观众没有时间思考,本能的跟着男主角相信妻子已经死了。当然,我们都知道妻子没有死,导演通过留白和剪辑欺骗了观众,制造了情节的起伏。 7.默片中的背景音 有意思的是,本片虽然是默片,但全片还是运用了一些背景音。比如一直贯穿始终的教堂的钟声。在影片开头男主角决定杀死妻子的夜晚,他躺在床上望向妻子,雾气笼罩下的教堂叠化出现,钟声第一次响起。这里的钟声象征着罪恶,也交代了夜晚的过去。
之后在船上丈夫企图掐死妻子,妻子惊吓万分苦苦求饶,此时丈夫经不住良心的谴责丈夫用双手捂住眼睛,钟声第二次响起。它代表着上帝对丈夫的警示,希望唤起他内心的良知。丈夫快速把穿划向对岸,钟声一直响着,每一声都敲打在丈夫的良心深处,让他无地自容又后悔莫及。
第三次教堂钟声把夫妻俩吸引到了教堂,里面正在举行一场婚礼。此时神父告诉新郎要保护新娘不受到任何伤害。此时的丈夫流下了忏悔的眼泪。这里的钟声代表上帝对他的教育,引导他做回一个合格的丈夫。
两人在钟声下走出教堂,代表着夫妻婚姻的重生。
影片的最后,一直为出现的太阳终于升起,照耀在幸福的夫妻身上。预示着爱终究会战胜邪恶,正义的阳光终究会照耀在土地上!
剧情很简单,很适合默片,不需要多少文字提示,就能看进去,也便于影片传播。
2020了,应该很多人跟我一样对剧情的逻辑性上还是会细思极恐。不过侧面也反应出了当时对于女性的主流价值观,告诉你怎样的女人才有好结果。
通片女主的基调也都是一致的,温柔似水,俏皮可爱,遇事没主见,丈夫为天。1,明知道自己的丈夫在外面有女人,只是自己伤心难过,也不吐露自己心声,不主动解决问题;2.在第一点的前提下,丈夫邀请出去游玩,欣喜若狂,没有任何疑问,当然更不会去想丈夫为什么要约我出去;3.在知道丈夫有杀自己的心后,只是害怕,没有任何自救行动,丈夫在最后幡然醒悟上岸后,也只是害怕,撒腿就跑,也没有任何其他行动,哪怕上车后求救都没有;4. 在丈夫哀求下(给她买吃的,送花,甜言蜜语),原谅了丈夫;5.在理发店里,坐在旁边的男人对她动手动脚,只害怕退缩,没有任何行动,最后躲在丈夫身后 ;6. 晚上坐船返程回家时遇到暴风雨,醒后害怕,没有任何自救行动,反而抱住丈夫,当时丈夫正在使劲划船自救呢。
女性柔软似水是贯穿了整个影片。
对比当今女性的价值观,可窥见一二女性的自我成长史。
太牛逼了了了了了,太感人了了了了了
茂瑙代表作,影史最佳默片之一。①融合德国表现主义与好莱坞古典特质,处处可见欧美互动;②与情妇幽会的长镜头包含主客观视角切换,调度妙绝;③情节悲喜交加,感染力极强,无头雕像,醉酒小猪,结尾拥吻与日出;④叠印与多重曝光外化情绪,大赞;⑤配乐令人动容,摄影美如画;⑥教堂圣光与摇曳律动光影。(9.5/10)
人心如此善变,让你猝不及防。即使最后给人希望,但细思总是恐怖。
电影在开头的情节上人物心理的刻画上很成功,但后面的剧情夹杂了许多的喜剧元素,破坏了电影的整体艺术效果。电影的摄影在当时算非常厉害,其中一个男主角在沼泽中行走去幽会的一个跟踪拍摄最为出色——一个客观性的镜头到主观镜头的自然过渡。
电影史:充满了表现主义笔触的德国式场面调度。1927年首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和首届影后得主,茂瑙到好莱坞之后在好莱坞体系下的尝试。11分钟时的推进移动长镜头接连呈现3个视角,叠影、双重曝光、对比蒙太奇、跟拍、变焦、跳切转镜、多层胶片剪辑,充满了一种如梦似幻感。技术层面在那个时代都是创新,随便哪一段都是今天的影史教材。9
啊,我的评论被折叠了,还有4个没用,骄傲受不了怒删了。贴这儿吧,十颗星解释一下→ http://www.douban.com/note/283013556/ ★★★★★★★★★★
好莱坞经典通俗剧与德国表现主义的完美结合:故事一气呵成,技术更是真大牛,一九二七年的遮罩给我看傻了。
德国表现主义和好莱坞通俗爱情剧的完美合体。主客观长镜头连续切换,茂瑙对于场面调度的掌控力极强;爱的分分合合,迷你断臂雕像/嗜酒黑猪/片尾拥吻看日出/海上遇浪,舟上寻妻;多重曝光+叠影,配乐悠扬美妙外放情绪,教堂宣誓催人泪下,好感人的默片。
这样的电影会让你觉得电影无声其实也没什么
【B+】①剪辑流畅的难以相信这是默片时代的作品②卡梅隆借鉴了大量元素移植到泰坦尼克号里,没有的话我吃翔③我认为电影从无声变成有声的过程中,有些东西是找不回来的。
开头几分钟还以为是黑色片,没想到是我看过的一出最无言的浪漫啊
有爱不会死,这是好莱坞始终为爱情故事定下的基调。男女主角在马路中央接吻不会被撞,最后女主角也不会被淹死。就像同样是默片时代的《七重天》那样男主角在战争中死亡依然可以死而复生,或者是现代的动作喜剧《斯密斯夫妇》那样在枪林弹雨中也可以安然无恙,只要夫妻之间有爱情,他们就不会死。
临渊下返照的爱,是人间最美的回光。这是世界上最美的默片,每一秒都像情与艺的结晶;它亦是一部诠释初心的电影,在戏内书写了爱的初心,在戏外象征着电影的初心。
开头如此平淡的一个婚外恋故事到后段却能如此波澜壮阔、直至结尾的升华。城市和乡村,情人与妻子,谋杀与拯救。杀妻(对乡村生活的厌弃)与救妻(对原有生活秩序的超越性回归),演绎了人生中最常见的否定之否定。影片也成功的展现了爱情中隐藏的杀与恕。人之为人,繁复至斯,简单至斯。
现在谁还会用狗的咆哮、疯狂来预示不安,谁会用涂黑眼袋来象征人的黑暗,谁会给大笑的主人公特写,谁还会关注在灾难发生前重归于好的夫妻,谁还会安排让观众误以为主人公死去,然后又被一个好心的、不放弃希望农家老伯救起的情节,谁还会用“日出”代表美好。
观看《日出》,你会忽然意识到小津美学的源头。这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故事里表现出浓烈的保守主义倾向,对城市和城市女人的妖魔化处理、男人在传统家庭伦理和现代社会间的选择、女性形象的处理,这些都是20年代末保守思潮的体现,更不用说整个故事就是德莱赛《美国的悲剧》的团圆化处理。但在晚期默片时代电影技法和声音处理的极大进步下,这一切都不再重要了。影片最神奇的段落不是各种叠画的应用,而是电车上男女之间那段无言的场景。茂瑙在二人身上找到了无尽的情感诗意,而这正是后来保守派的小津在生活画面里一直能成功捕捉到的人性力量。怪不得他那么喜欢拍火车,铁路旅行本来就是很电影化的经验嘛。
茂瑙在好莱坞的处女作。虽然票房不佳但影响很多导演,如约翰福特。值得一提是,在咖啡吧那一段。为了制造纵深。不惜人为的制造透视效果。如将地面抬高,眼前的灯泡改用大号,使用矮小的群众演员等等。另外,茂瑙为了怀念自己的深爱挚友也是恋人(同性)而改名为茂瑙这件事真是太浪漫了。
纯粹的好电影,作为默片我甚至觉得片长过短意犹未尽,一个感人的救赎故事以及令人目瞪口呆的影像,精致的幽默,还是一出华丽的城市幻想曲,两个主角太棒了,我作为观众为他们高兴、担心、难过、愤怒、又回到喜悦,这大概就是完美的电影的一个门派吧。
原来跪着看完毫不夸张。经典就是永不过时,时看时新,每看必收获。除开电影语言的登峰造极,情节也是意趣盎然,甩现在的大路货N条高速公路。
总感觉这部电影的创作点有些过于阴暗,更像一出十足的黑色电影,丝毫看不出让人感动的点,如果你爱的人有过杀你的念头,你还能熟视无睹地爱下去吗,我觉得很多人都不会有这么强大,我爱你但我想杀你,与你共枕的人都这么可怕,而你还想与他过下去,实属理解无能,最好的结局就是妻子意外丧生,是对这个有过歹念的男人最好的回答,而不是用团圆来化解,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丈夫还会不会有下一次鬼迷心窍被邪恶侵袭的时候,暂时对创作的动机接受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