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夜巡 剧照 NO.1 夜巡 剧照 NO.2 夜巡 剧照 NO.3 夜巡 剧照 NO.4 夜巡 剧照 NO.5 夜巡 剧照 NO.6 夜巡 剧照 NO.13 夜巡 剧照 NO.14 夜巡 剧照 NO.15 夜巡 剧照 NO.16 夜巡 剧照 NO.17 夜巡 剧照 NO.18 夜巡 剧照 NO.19 夜巡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32

详细剧情

这部影片讲述了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的浪漫情事和职业生涯,并着重讲述了他的代表作《夜巡》的创作过程。伦勃朗一直是上流社会的肖像画家,他拥有接踵而至的订单,美满甜蜜的爱情。直到1642年他的妻子为他生下小儿...

长篇影评

1 ) 我总觉得英国人民想搞死荷兰人民

我比较无知,然后看到主演打出了Martin Freeman的名字我就风中凌乱了。再然后开场时我看到Martin Freeman的裸体我就更凌乱了我擦。我就想这真的是Martin Freeman么,搞的我后面半个小时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所以半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Martin Freeman就开始对着镜头一个一个地介绍他的女人,从他老婆到荡妇,最后呢他就和女仆搞上了。我真不知道这不是讲《夜巡》么我勒个去哪需要那么多光着身子的女人啊。然后就是一群诡异的操着各种英文口音的荷兰男人扮演者套着各种奇怪的领子在那里骂人。我各种憋着看完之后,看到大家说这个算是格林纳威好懂的一部片子了,但是仍有很多人中途离场blablabla。我想说这能不离场么,感觉就像是夜巡里面那些被画了像的人一样啊,明明付了钱看到作品就各种蛋疼啊。就想揪着作者打啊。但是伦勃朗仍然是伟大的画家不是么,电影的戏剧味道很浓厚,背景音乐也值得一提了。光线的运用能看得出在还原伦勃朗的作品。不过在看了许多诸如此类的片子之后我想说英国人民请放过无辜的荷兰人民好么,你们的气场实在太强烈了,还有伦勃朗真是个精虫上脑的人吗,还是导演上脑了呢。

P.S.我给了四星推荐,你们都去看,不能坑害我一个人

2 ) 1642年的《夜巡》为什么让画家伦勃朗的命运由盛转衰

电影《夜巡》讲的是17世纪荷兰三大画家代表人物之一伦勃朗在36岁时因大名鼎鼎的巨作《夜巡》(1642)而由盛入衰的命运转折的故事。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不是像电影描述的那样,伦勃朗借《夜巡》完成了一次揭发与讽刺,而他也因这场阴谋所累呢?

1.荷兰的黄金时代

1641年荷兰替代葡萄牙接管马六甲海峡,把东南亚香料生意垄断一半。所以1642年可以说是荷兰黄金时代的塔尖。这样的太平盛世时代对于画家来说也应该是艺术的黄金时代。

但是相对于而言,荷兰这样欧洲北部的画家可能永远等不到欧洲南部如意大利、法国、威尼斯、佛罗伦萨画家那样的黄金时代。一方面,在荷兰缺少威尼斯、佛罗伦萨这样挥金如土的世家大族,没有时刻需要装饰的陵寝、教堂、别墅、广场和雕塑,另一方面,没有如意大利和法国成型的艺术家赞助机构。

但不得不说因为海上贸易带来的经济繁荣,让以往靠手工业苦苦维持生计的荷兰人如暴发户一样迅速膨胀,他们想要彰显自己的形象与财富,于是他们用山呼海啸的订单供养着画家。

此时的荷兰画家拥有了稳定的收入,但在本地人眼中依然只是工匠。

2.画家伦勃朗的1642

1642年,伦勃朗(1606年7月~1669年10月)和妻子萨斯基亚、一岁的儿子提图斯住在阿姆斯特丹-约丹布利街上两层豪宅里(价值一万三千荷兰盾)。

这一年伦勃朗36岁,已经是荷兰最炙手可热的画家。他的成名有点蹿红的意味。他是磨坊主家的第九个儿子,据说伦勃朗14岁就在莱顿跟一位历史画家斯旺纳伯奇学画,三年后他去阿姆斯特丹跟从彼得·拉斯特曼学习了半年,然后18岁的伦勃朗与朋友扬·列文斯合开了一家工作室。21岁收了后来成名画家赫里特·道为徒,23岁结识名流康斯坦丁·惠更斯并被介绍给荷兰执政腓特烈·亨利,25岁搬到阿姆斯特丹,26岁与大画商的表妹结婚。

婚后伦勃朗和萨斯基亚曾生活过三个孩子,因为医疗水平限制,难产和夭折就像掷硬币般靠运气,这三个孩子都夭折。提斯图的到来可以说是幸运的。

所以说此时的伦勃朗是事业家庭双丰收。然而他的命运却因为马上到来的一个订单而改变了。

3.自卫队的荣光

荷兰这个国度没有国王、教皇和英雄,但还是需要军人。荷兰麾下士兵不足二万,只管边境作战。城市自卫队成为保护一方百姓的队伍,但到了1642年前后他们打扮华丽、因为五彩斑斓的行头更多是城市的装饰。自卫队的威仪只能依赖画家来成就。

那时的自卫队都向往有一幅《圣乔治市民自卫队之宴》(弗朗斯·哈尔斯1616)那样的肖像画:“队员们围坐在餐桌旁搔首弄姿互望,份额均等又不失风貌。”

这就是阿姆斯特丹市民自卫队诸位先生对伦勃朗所抱的期望:画一幅展现自卫队员人人荣光的肖像画,把钱接着,把画交出来!”

#

电影《夜巡》中更是把这种交易刻画的赤裸直白,肖像画按照人头收费,既然每个人收费一样,那么每个人衣着、位置都可以和画家讨价还价。

#

4.《夜巡》的成功不在1642

#

电影《夜巡》中,编剧充满想象力的把伦勃朗想要通过肖像画揭露、讽刺、控诉自卫队中鸡奸、谋杀、荒淫、嫁祸、乱伦、消费孤儿院中的少女种种隐匿的罪恶行径的故事讲得有理有据:班宁·科克手的影子伸向威廉·范鲁伊滕博奇的下身,暗喻对其染指;威廉·范鲁伊滕伯奇手中武器在下身的位置暗喻他的荒淫;反拿枪的队员暗语颠倒黑白栽赃嫁祸;坎普身下的天使般的女孩,暗喻坎普对私生女的乱伦;戴头盔的艾格蒙特暗喻被扣谋杀罪名的帽子……

于是被揭发、被激怒的自卫队员们决定一边压抑怒火表现出对画作的喜欢,一方面暗中迫害伦勃朗,也就是说编剧把伦勃朗的落魄全部加罪到自卫队头上。

#

但是与将伦勃朗解读为阴谋策划高手、讽刺、愤世嫉俗的画家相比,我更愿意相信伦勃朗怀揣着被此刻生活安逸美满所幻化出的优越感,一种妄自尊大的艺术家使命感以及一种改变世人欣赏眼光的野心去完成这幅与众不同之《夜巡》的。

《夜巡》中班宁·科克黑袍红饰带、威廉·范鲁伊滕博奇黄衣白饰带受尽宠爱,引领了所有光线据说是因为他们答应给伦勃朗付双倍份子钱。而那个金发璀璨的姑娘也就是这幅画美丽的担当,更像是自卫队“市民义务”的象征,毕竟黄色象征着温暖与胜利。中心人物周围的好汉们或抬臂、或回头、或争闹、或闲聊,为的是全景协调、氛围跃然,展现自卫队正待出发的场景。伦勃朗自豪地以导演般的身份定格了一支活生生预备保卫城市的团队,实现了让色彩表达思想,让光线表达情感的得意之作。然而他却忘记了或者忽视了金主们人人要威仪、人人要英雄形象的诉求。

当自卫队员看到这幅画后,先是疑惑后是大笑。“你能相信吗?我们每人付那家伙一百盾,结果是,他在画里给我们露个脚、露只手、露个肩膀、露个后脑勺,还模模糊糊的,看都看不清……有的人被光照着,有的人塞在黑暗里,然后,这家伙还打算问我们每人要点钱?!太荒唐了!!!”

对于伦勃朗因为《夜巡》而急转直下的命运,我认为也不光是自卫队单方面的作为。

当然,金主们不满意,他们有着充分的理由拒绝付钱甚至起诉。

同行们早就嫉妒这个年轻走运的画家,他们终于找到机会嘲讽、打压。

市井之徒对这个画匠住豪宅、趾高气昂早就不快,伦勃朗的富裕成为一种罪过,倒霉仿佛才该是他嗜奢骄纵的下场。

于是成也市井败也市井,这个平民社会不会像意大利贵族们用开明、超前的眼光观赏艺术,他们更在意画得对不对,符不符合已有规范,是不是用画出去的金币买回十足的脸面,于是在这场波浪声中,伦勃朗订单急剧减少,命运的坍塌随之而来……

此刻《夜巡》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美术馆。后人们赞扬它打破了巴洛克艺术中那种激动不安和讲究排场的法则,而是更多地关注人物的内心活动。对画家伦勃朗及这幅画的肯定,是否会弥补《夜巡》带给伦勃朗的哀伤呢?虽然他的后世生活极端艰辛,可是他为绘画艺术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历史是不会忘记的。《夜巡》成功了,却不在1642。

3 ) 前卫摄像师——伦勃朗

《夜巡》

伦勃朗的名作《夜巡》,也许本来就没有故事,也许本来有更丰富的故事,但在电影里却又是一回事。因为电影有点乱糟糟的,似乎特意造成“舞台剧”的效果,人物有很多唠唠叨叨的自言自语。主人公伦勃朗与三任妻子的故事也是跳跃模糊。至于最关键的,他受雇于阿姆斯特丹民团第五火枪队(比较奇怪的是片中这个队伍编制,和两名队长的名字与真正原始作品名《二区民兵连受命于班宁•柯克队长之下》【Militia Company of District II under the Command of Captain Frans Banninck Cocq】不一致),创作整幅画作的故事,被电影“设计”成一个丑陋的暗杀事件以及伦勃朗试图揭示真相的过程。

为此,我特意查了一些资料,希望去还原。

基本上大部分资料都在分析《夜巡》的艺术,对于背后的故事并没有太多的“疑问”:伦勃朗因为追求创新,不想和之前的画作一样,让“群体像”中构图呆板、人物等一。所以,不仅让人物出于群体动态之中,而且趋向各异、表情有别、动作不同……把人物置于事件之中。甚至有具体的描述指出:当时的民兵队,已经不需要上战场,是花钱买来的“特殊地位”(可以拿着俸禄,有着地位,享受人生)。而伦勃朗应该说是“好心”地让他们处于真正“为人民服务”上战场打仗的状态。不过,因为民兵队队员都是花一样钱雇伦勃朗的,所以当他们只有一个侧面,甚至被人遮住半边脸,被摆在后头,衣着不够光鲜,他们自然就不高兴了。因为不高兴,他们就闹退钱,和伦勃朗打官司。而因为这件事,大家都不再追捧伦勃朗,这使得伦勃朗的艺术生涯开始走下坡路,甚至经济状态也一落千丈……

不过,电影就是讲故事的。这样一个故事有什么好讲的,能讲出什么来?何况还是一个男人和一群男人的无聊矛盾。所以编剧只能这样来:先是加入了伦勃朗和三个女子的爱情纠葛,但这又不是主题,所以就变得也是不伦不类了;然后是“创造了一个阴谋”——民兵队的队长海索堡,居然在火枪训练时,意外死亡。而伦勃朗在于民兵队接触的过程中,不仅发现了事情真相,还发现了民兵队就是一群恶棍。于是,他在画中暗示他们是同性恋、淫乱者,是背叛上帝的罪人。而这也引起了民兵队的愤怒,假装接受,而后开启一系列的报复,直到伦勃朗声名狼藉,经济破败,甚至瞎了双眼……的确,就像《兰花盗》,电影就必须这样来,才像那么一回事,能够让观众乖乖买票进场,老实看完回家。

而且,也正如导演所指出,对于历史和专家所认同的基本事实,《夜巡》本身的确存在着“疑问”,据说导演自己列了18条点。而且,我们不管是从电影上看到,还是从网络上搜到的,始终是画作的大概,没有看到原作,我们是很难看到更多细节的。而就像电影中指出,伦勃朗把自己也画进去了,就露出一只眼睛,就像导演躲在布幕后面,偷窥观众的反应。而且,电影中指出的那个“闯入”民兵队的小女孩,腰带上挂着一个鸡(鸡被倒捆着双脚,和我们平常看到的准备杀鸡拔毛之前一样的状态)。对于这点,影片的说法是“玛莱卡,坎普的私生女,捧着让她姊姊毁容的咖啡,她带着火枪兵的小鸡,准备拔毛宰杀,咕咕咕!”也就是说,表达了伦勃朗对于民兵公会的嘲讽。不过,在网络百家争鸣中,有很多种解释:与上述相异的是民兵队的徽章是鸡爪,姑娘手上拿着的是三叶草手枪(不过,到底是咖啡还是手枪,我是怎么盯着图片也看不出来的),象征着吉祥。一般认为小姑娘看着队长,一脸崇拜,表示对队长的尊重。还有的理解为是象征着给民兵队带来“告急”的信息。

当然,如果我能够到荷兰去看看原作,近距离地看上一午的时间。而且进图书馆,翻翻伦勃朗创作该画时,他个人和民兵队前前后后的一些事情,也许也会得出一些结论。但是现在不行,我们只能承认编剧为了电影,得出了一个解释。当然,在这个解释中,创造了故事,但也冲淡了伦勃朗的“创意”。让人感觉伦勃朗只是意外地,为了讽刺,而创作了一幅新的“群体像”,一幅不被当时的人们所能理解的“大合照”。

为什么说“大合照”呢?的确,正如吴冠中指出的:“我一向认为伦勃朗、维拉斯奎兹、哈尔斯等西方古代大师们其实就是他们社会当时杰出的摄影师。这样说并非抹杀他们作品除‘像’以外的艺术价值。伟大的古代杰作除具备多种社会价值外,其中必有美之因素,也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因素。很‘像’,很‘真实’,或很精致的作品不知有千千万万,如果不美,它们绝无美术价值。现代美术家明悟、理解、分析透了古代绘画作品中的美的因素及其条件,发展了这些因素和条件,扬弃了今天已不必要的被动地拘谨地对对象地描摹,从画‘像’工作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尽情发挥与创造美的领域,这是绘画发展中的飞跃。”(吴冠中《吴冠中画作诞生记》134页)。

伦勃朗作为“客观主义”的代表,也作为当时被推崇的画家,本来就在于他善于写实,善于“摄影”。而盯着“真人”写真之外,为了传神,伦勃朗还得和这班雇主一起喝酒聊天,了解他们的兴趣,为他们搭配合适的服饰,这样才能更好地设计他们的形象。当然,人类本身就有光明的一面,有黑暗的一面:如果触及到了呢?所以,电影的构思也有其合理性。尤其是基于一个事实:当时的民兵并不是上过战场的军队,而且他们更多的是买来的身份。

(伦勃朗作为“摄影师”,大家可以从细节上看到如何逼真:注意队长的手投在杜队长上的影子。还有那些衣物的材质、纹路和金丝花边。)

另外,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我们大家也拍过集体照片。虽然现在是平等的时代,但是始终有人要站在C位,这也没有问题。问题是,如果有人被赶到角落,被夹在缝隙里,拍出来的脸模糊不清,或者本来脸小被隔壁的大头衬托得更加虚无……那么遭遇者肯定大不愿意。所以,我们至少都是面朝摄像头,一致的笑容,一样的脸面,大家都会满意。所以,伦勃朗的作品,本来是他可以创造的新意,却被大家认为是瞎掰。其实,在没有这创意之前,伦勃朗的作品也是同样的“大头照”(《尼古拉斯·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

其他画家为民兵公会画的“集体照”:

看了这些,我们再来看伦勃朗的《夜巡》: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为什么伦勃朗的作品不被雇主接受的原因,也真正理解这幅作品的价值所在了吧。

下次我们要拍合照,尽量各自摆POSE,不要争C位,这样大家都是最有个性魅力的!22.4.4

4 ) 夜巡

当时阿姆斯特丹市民的财富迷狂和民兵的阴谋权势?夜巡一画不仅反映伦勃朗对光影的把握还有其对现实阴暗面的控诉?舞台如戏剧舞台,画面加框便是一副油画,打光特殊,这就是片中所说之伦勃朗运用戏剧手法来表现其画作?看样子还牵扯到拉康的眼睛之凝视理论,所以出现了画者被画者以及大他者的存在?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不明觉厉吧,顺便,潮爷的高跟鞋和他的小屁股一样抢镜(够……

5 ) 华丽画作背后暗藏欲望与杀机的惊人真相

路见不平就要拔刀相助,所以他们可以这样做:

作家在书中尽情地抨击时政及个人。

画家将讨厌的人事物变得可笑又丑陋。

木匠在樑上动点手脚便可让屋主一家人不得安宁。

厨师在菜里加点口水调味料。

医生在手术房制造出一具具不会说话的尸体。


各行各业总有他们的独门诀窍来表达心中的不满。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这下我明白秦始皇为何要焚书坑儒了,不过看来他似乎做得还不够彻底。

6 ) 后人表述前人,活着的激情,让人羡慕

喜欢画面,喜欢人物含着的激情,喜欢一群人之间的互动,所以我喜欢这部电影。

开片夫妇两和我的对话,觉得亲切极了,选角选的伦勃朗,也像伦勃朗,莎士姬亚的选角,我觉得审美有点太现代了。其中很多出现的人演员和打扮,在伦勃朗的画里能够找到,亲切又给我恍如隔世的感觉。

我过得很死寂,就很羡慕他们充满幻想的片段,一块毯子给他们一群人的想象,带轮子可以拉来拉去的床。至于贵族的对话,提了多少人名,以及剧情,我不关心,只是喜欢他们的那种活着的状态,今天的人也好,艺术家也好,有几个是活的那么有力的,人应该是那样活着的。又或许这就是后人创作下的区别。

7 ) 用整部电影来形容伦勃朗光

1. 跟一个瞎子形容红色。红色摸起来很厚重,而且是热的,冷了就会变硬。黄色是什么?黄比红单薄,比较透明,会流动。红色是静止的,黄始终在流动,黄可以是液体,新娘的啤酒。
习惯用油彩表达自己的人,用语言去表达颜色,好有趣。
2. 刚开始觉得在看舞台剧,后来突然明白了,银幕边缘就是画框,导演似乎想把电影拍成流动的伦勃朗的画。每一帧都那么伦勃朗,每个人脸上都闪耀着著名的伦勃朗光。导演你略NB啊!
3. 原来群像画是根据画中人物全身半身累计数量来收费的。
4. 印象中伦勃朗很少画室外风景画。所以片子里一家人在外面看土耳其地毯的场景有种突然失去参照的感觉。不过光影还是好美。那些挂在周围的,在逆光中的大块布单,是我见过的拍得最美的逆光物品之一。
5. 小自由演伦勃朗还行,有才华,淳朴正直,带有一点无害的财迷暴发户气息。

8 ) 人间奇迹

我是一点不想去说这姓叶的,什么叶俊,叶青之流有多坏。

然后那个李芸,曾有多坏。

还有这两个老东西。

哎。

我怎么跟这些人搞到一起弄这个了。

都他妈地想来压老子,呵呵呵呵

李慧,付家亮

还有什么张国辉,常国振之流

我根本都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

孤胆英雄

短评

= =格林納威的電影真的不好懂。。聽說這已經是他最好懂的電影了。但是我也還是不大懂。。。 anyway~這是一部感覺像舞台劇的傳記電影,記述畫家倫勃朗的職業生涯。雖然整部電影看不明白的地方有很多。但是還是覺得超級好看的。。臺詞和攝影我尤其喜歡

5分钟前
  • MsLion0731
  • 力荐

只能说我不理解,OST不错

9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推荐

以舞台剧的手法做电影。画面、光影、极尽伦勃朗。17世纪荷兰绘画的精美再现。

12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影片本身就像一场话剧,比较夸张,充斥着大量的台词,看着有些累。

17分钟前
  • 乌咪
  • 还行

红色对盲人摸起来很厚重、娶经纪人的表妹做老婆、屋顶上的送子忧郁女孩、夜巡背后的民兵火枪团谋杀指控、裆部的手掌阴影和私生女暗示、一只眼弱视、舔舐覆血眼睛的女仆、加尔文宗、令画中人做俗事好似演员假装不被注视、对荷兰而言太过陌生创新的戏剧效果。以黑暗绘光明,对光的人工操作。

19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29-3-2008 3:00pm cityhall

20分钟前
  • 何倩彤
  • 还行

拍得漂亮,只是拍得漂亮,但拍得真他妈漂亮

21分钟前
  • 奥维尔的金色麦田
  • 推荐

阴影和色彩,非常地漂亮。

24分钟前
  • 赵天霸
  • 力荐

画面很好,布景精致,每个画面截下来都很像是伦勃朗笔下的,所以必须要看清晰版本的!由于文化差异和对艺术史的浅薄了解,对于絮絮叨叨表达方式不感冒,所以还是不敢说看懂了。

25分钟前
  • 半透明
  • 推荐

看的版本不高清,惭愧

29分钟前
  • 阿尔法
  • 还行

如果要在油画和电影之间找到勾连的支点——这显然还是不够的~ 不过,总归还是喜欢的~

31分钟前
  • Maryjanesue
  • 推荐

我爱话剧

33分钟前
  • 吴伟旻是烂番茄
  • 力荐

2.5 「我在注视黑夜」本应是精彩纷呈的人物列传,却沦为导演的自呓之言,节奏性逐渐消亡,线索随之纷繁且迟缓;也许导演未曾意识到,《夜巡》之美从不只是站位与光线的超前概念,或个人命运沉浮之嗟叹,更胜在一份优雅的嘲弄姿态,一份归于时代队列却宛如遗世独立般醒于浊世的悲怆。

37分钟前
  • ChrisKirk
  • 较差

3.5 这导演把戏剧化的艺术玩的很讨巧,所以觉得缺了点什么,要不是有Freeman撑台谁能忍受一部2个多小时的N多贵族大联欢。

40分钟前
  • 兮称
  • 还行

印象比较深的是布景,其他不太记得了,枕边书会好一些应该

44分钟前
  • мая
  • 推荐

导演风格依旧,但是不太好看。

45分钟前
  • 僵尸不美
  • 还行

其实《夜巡》这幅画,是一个讽刺的故事 当时作画时是太阳正午 画家想表现的是一群军官整装视察的情形,晚年伦勃朗潦倒失意 无心保护画作,所谓夜巡就是画质久未善存而发生变质之后的效果 白天的视察就是变成了夜巡了 哈哈 有意者可以翻阅西方美术史 伦勃朗篇

50分钟前
  • 明月隐山
  • 还行

Amazing

51分钟前
  • Sundance小千
  • 推荐

戏剧与电影的试验

52分钟前
  • wintery
  • 推荐

就像快结尾时候的台词说的,格林纳威想把伦勃朗的画转换成戏剧(舞台化的布景和非自然光源),但是大量的人脸特写扼杀了这种可能,频频打断戏剧感。多到脸盲的角色也看得难受

53分钟前
  • 膏智活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