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边看边想
看的时候,我就明白这部电影需要同步记录一些关键词。
W:
文化瘾君子
文化的脆弱和崩塌
信仰危机
世界个人化
冷漠关系
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
苦难是人的命运
道德和现实关怀
知识是对美德的毁灭
邪恶的正确性(历史验证)
世界和现实的本质(劳改所)——绝望
唯一不能放弃的是“放弃”本身
渴望黑暗,祈求死亡
B:
信仰
亲情温暖
不幸孤单
现实的恶、暴力与偏见(相互)
上帝的慈悲(显灵)
人在苦难中寻找快乐,甚至因苦难快乐。
发问者和怀疑者
关系:
自杀和救赎
死囚和天使
现实差等和超验平等
思考:
1.为什么基督教义中不允许自杀?
2.最彻底的罪恶,不是伤害,而是放弃和毁灭一切,是欣然投入虚无和死亡的怀抱。
3.恶魔在人间,教授是恶魔的载体,最后一段恶魔之语充满了该死的魅力。(最后15分钟)
4.最后的最后,就是上帝的无能与不善。但是片尾的“Is that OK?”“Is that OK?”又似乎预示着上帝再次与B对话,赐予他新的力量。
5.我还想活着,我还没有彻底绝望,所以还是那句话“看清生活的本质,然后仍然热爱它。”
2 ) 众人皆醉我独醒,还是难得糊涂?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人生就像一个不能存盘的游戏,怎么打全凭自己,但是挂了就不能读盘了……
电影中的黑人认为,救了游戏中的人物,能够加自己未来的点数,换来永生
白人认为,该游戏就是一个恶作剧,与其沉迷不如秒退
其实两个人无所谓对错。如果人生本来就没有意义,他们俩人只不过是同样的游戏玩家而已,彼此都拥有强烈的执念,不愿放弃,总想把对方拉到自己的阵营。
何必呢?
正是因为没有意义,才需要我们赋予一个意义。
如果你独醒会造成你不开心,为什么不难得糊涂呢?
乐观和悲观无所谓对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尊重你的选择,但是怎样的选择符合你的心境,怎样的选择符合你对游戏的理解,是你自己的事情。
但是,既然玩游戏一场,为什么不试试换种打法呢?如果不行,可以再换回来么。
能让人在最后关头,留恋一下的,是————选择。
你总有选择,你总可以选择以新的方式去开始经历这个世界,虽然包括放弃选择的这个选项。时间还久,无法重生,为什么不多试试?
引用Stanley Kubrick的话:
问:“如果人生是无意义的,你觉得生命还值得活下去吗?”
他说:
“是的——对那些能够面对死亡的人来说。正是因为人生没有意义,才迫使人们自己创造出意义。涉世未深的小孩子,能够全身心体验绿色的树叶带来的喜悦;可长大以后,对死亡的意识开始影响他们的想法,侵蚀着他们活着的乐趣,撼动他们的永生理想主义。”
“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目睹了周围各种痛苦和死亡,渐渐失去了对人性本善的信心。可如果他们足够坚强,并且也足够幸运的话,就能将这种落寞的心境变为生命的重生。”
“正因为他意识到人生的无意义,他才可以创造出自己人生崭新的目的,虽然不像他出生时那么纯粹,然而却会更加持久且坚韧。”
“世界最恐怖的真相,在于它并没有敌意,而是对所有人都是中立的;如果我们能够正视这种冷漠,并接受死亡时刻环绕的挑战——是能够进而获得存在感和自我实现的成就感的。虚无的黑暗固然可怕,我们却还有自己来照亮前程。”
附,史铁生《我与地坛》——
“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3 ) 日落号列车:自杀本身亦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
人生的意义何在?数千年来一直就困扰着人类。弗兰克提出“活出意义来”,其实背后隐藏的含义却是人生无意义,你需要在人生中去寻找意义,寻找支撑你活下去的理由。他为此发明的“意义疗法”,也挽救了很多濒临自杀之境的人。不过,小的阶段性的意义好找,个人的意义也好寻,一丝牵挂,一点爱意,都可让个人的生活充满意义与乐趣。但整个人类生活的意义呢,就好像没有那么容易寻找了。人类生存的目的何在?人类的存在对于宇宙有何意义?人生痛苦数十年只为活着,这样的活着有意义吗?对于看透人生意义的人来说,弗兰克的意义疗法应该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HBO所拍摄的这部电视电影《日落号列车》中的白人,就是这么一种人。这是一个历尽人生的老教授,一生看过四千多本书,但自称未看过圣经。人生的一切让他悲观,也让他觉得一切了无意义。在日落号列车飞驰而来之际,他纵身跃下,想了此无意义的一生。可这一跃,偏偏跃进了一位黑人牧师的怀里,开始了黑白两个老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探讨。整部影片就只有两个连名字都没有,只以黑白命名的演员,情节就是这两人不断地谈话,场景也只有一个,就是黑人家里。这是一部典型的闷片,但由萨缪尔·杰克逊和汤米·李·琼斯两位老戏骨演来,还是颇为精彩传神。这样只是两个人的对手戏,以前还看过一部,叫做《男女授受不亲》,那部影片表现了语言的风暴,而《日落号列车》则直指语言的核心。
在剧中,自然黑人认为人生有着意义。他本来是个坏小子,也是监狱的常客,曾经残忍地将人重伤,自己也差点被杀死。不过,他也从中思索出人生的意义,并笃信上帝,将圣经当成行为的准则。对于白人教授这样一个厌世者,自然是上帝送到他面前的一个责任,他必须担负起拯救其生命还有灵魂的重任。于是,开始了两人言语的交锋。电影的前半部,基本上萨缪尔的表演,他饰演的黑人充满了睿智,还有基督的博爱,滔滔不绝的话语,让其占尽上锋,宛若天使一般。而相形之下,琼斯饰演的白人,则在萨缪尔的步步紧逼之下,似乎已经放弃了必死的信念,煮食水果,同饮咖啡,人世的温情,好像这两人已经成为无话不谈的老友。黑人天使逼退了白人死神的侵袭。
不过,形势陡然生变,剧情也急转直下,前面话少木讷的白人,却话锋突健,他对于上帝的质疑,对于人生意义的否定,让刚才咄咄逼人的黑人步步退缩,最终心灵被击垮,对于他坚信的一切也怀疑起来。是啊,人生的意义何在,这并非一个体验的问题,而是一个逻辑的问题,在逻辑上并不支持意义的存在。知识上占据着优势的白人,在逻辑的论述上自然更胜一筹。他说,他身后的门一扇一扇地都关上了,只剩下最后一扇门,那就是自杀。人生至此,确也是别无退路。想一想,也挺恐怖的。但教授其实并无畏惧之意,反有必死之心,认为死是对于人生无意义的一种最好解脱。他打开了黑人紧闭的门,走了出去;而黑人也重新陷入刚才白人教授的困境之中。
死真的能将人从无意义中解救出来吗?既然已经认定了人生无意义,那么对于人生无意义的这种无望的抵抗,岂不是更加的无意义吗?自杀本身就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只能强化人生的无意义,消解无意义的唯一途径,只能是如弗兰克般,去寻找人生的目标,去活出意义来。否则人生就如浮萍,随波逐流,让自己走向迷茫。教授看透人生了吗?表面上是看透了,好似发现了人生之真谛,认识到了人生之虚无。实则并未参透人生,参透生活。上帝让人存在,自然有其理由。白人不信神的存在,所以最后只能否定了自身的存在。
人的存在本身即是人生意义所在。
4 ) 人生的意义?叔本华笑了
如果能将此类对话做成电影,那么很多以对话形式的哲学作品也可以做成电影。只不过真正的哲学著作在语言上会比这个更深刻,当然也会更枯燥。实际上,将这种类似哲学思辨的东西做成电影,已经很枯燥了。当然这只是个人的看法,或者说感受。看专门的哲学著作没哟枯燥的感觉,看这种电影却产生了。而实际上呢,我个人又觉得,这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假如要说这是一种矛盾的表达——那就让他矛盾吧。
从个人的认为,电影最后教授还是要去死的结局,比教授幡然悔悟重新获得生活的动力要强得多,至少符合教授那种所谓文化人对一件事物长期且固定的思想意识。如果最后教授不想死了,那才显得贻笑大方。电影中有类似“知识惹的祸”的说法,这是正常的。一个人的思想境界越高,对事物的认知当然也越深(思想境界还不能等同知识水平,有知识无思想的人在现在社会来说太普遍了)。而对事物的认知越深,那么他的着眼点往往很直接的就在事物的本质上,这是世俗社会难以接受的,或者说是政治社会难以接受的,可惜现在的世界,至少在这个地球上,恰恰就是一个大的政治社会组合体。同样,教授的观点,就在于问一个:“我们从出生开始,不过就经历一系列痛苦、烦恼、疾病、伤心、欲求、忧虑、腐朽、衰老、失意、恐惧..........到最后死亡,我们的生命到底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价值?意义在什么地方?”说到“意义”两个字,现在有几个人认真想过的?也许你想过,但是你不敢说,因为你一说出来,周围会有很多白痴而且还有不是白痴也要假装白痴的人来笑话你,让你承受不起世俗的嘲讽和攻击,所以中国或者说现目前整个世界的严肃问题研究变得越来越落寞,落寞的结果自然是没落。
生命有意义吗?我会回答说没有意义。但实际上,这个“没有意义”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还活着。假如叔本华那句“与其说是对生命的热爱,不如说是对死亡的恐惧”正确的话,我想能解释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迷迷茫茫、浑浑噩噩的活着。当然最先反对这种话的必然是政客,抑或是有政客类似心理的人们。很多时候我们反对别人,不是因为别人不对,而是要掩饰自己也不清楚是对是错的迷茫和恐惧。比如说,叔本华错了吗?他错了,为什么错呢?好吧,你拿一本本的能堆得比珠穆朗玛峰还高的著作来证明他错了,可是,你那比珠穆朗玛峰还高的一堆著作就对了吗?当然你说我也可以举出另外的一堆著作来证明你的不对。好吧,那我还是请叔本华出来算了........这种情况的结果有意义吗?——终究我们还是回到最初的状态。
其实,救一个不想死的人,或许能说明你的美德,救一个心如死水万念俱灰的人(伪绝望者不在其中),那便不能说明你的伟大。顺应事情本来的面目——抑或说顺应你自身本来的认知和思想,是最好不过的。虽然这样的情况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比如个体之间的决斗和群体之间的战争。
钱钟书不是也说:“也许我们只是时间消费的筹码,活了一世不过是为那一世的岁月充当殉葬品。”我认为这是一句至理,但这个社会不会将它当作名言。如果你要问为什么, 呵呵,那我只能回答,有意义吗?你说呢?
人生需要有意义吗?需要吗?不需要吗?你说呢?
到最后我也不知道叔本华笑了没有,反正我想笑,笑没笑出来是另外一回事。
5 ) 日落号列车
狄德罗的疯子说道:“长久以来,一直存有国王的弄臣这项职位……但从来就没有一个人的头衔是国王的智者……智者不需要拥有弄臣(fou);因此,拥有弄臣的,一定不是智者;如果一个人不是智者,他就是疯子(fou);而且,就算他是国王,他也许是他的弄臣的弄臣。”
所以就福柯的古典主义看来:“非理性变成理性之所以成为理性的理由——因为理性只能‘拥有’这个模式来辨认非理性……智慧和真理总是对理性保持无限退后的关系,相对地,疯狂则永远只是理性可以自发拥有的事物……理性便是在拥有非理性的过程中,遭到异化。”
奥卡姆剃刀显然能很容易地解决此问题——在俄底修斯预设的航道中,总可以将自己绑于桅杆上,塞壬的歌声不再会是诱惑,而最多不过是娱乐频道的深夜档节目。
可还是有人想登上愚人船,到海洋深处寻找更多秘密。大陆的心理学分析总能找到驱逐他们的理由,而他们也很乐意驱逐了大陆的所有港湾。即便如此,总有那么些灯塔在恳求与等待他们的回归。
到了Cormac McCarthy(《No Country For Old Men》作者)手中,愚人船变成了日落号列车。海洋与灯塔间的对视,则变成了黑白双煞的话唠。
并非每个荧幕硬汉手执导筒后,都会像Clint Eastwood般让自己的形象威风依旧。Al Pacino和Tommy Lee Jones这些老怪们,似乎更倾向于表现个人的老知青品味。个人感觉,后者在《日落号列车》中颓唐神经质的老虚无主义者形象,比前者喝《中国咖啡》的落魄文艺老头形象要走得更远。Samuel L. Jackson倒依旧本色演出,在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里始终强硬地掌控着两人对话发展,就像所有古典时代同情非理性者的所谓理性者般,始终想拯救“错误”的他人。当然,映射到西方当下主流文化中,反倒像是变成了虔诚的非理性者尝试拯救虚无的理性者。
两者是否存在本质区别呢?与心理分析反其道而行之,故事尽可能消解了一般意义上的人物行为逻辑形成原因,使得对话更为符号与纯粹。摆脱感官幻象后,坚信存在的意义,或是坚信存在的毫无意义——To Be or Not To Be,更像是人文观念中某种等价的意义在位移时所造成的现实性困扰。如果影片再加多一个代表自然科学的人物,会不会使讨论更加概括与稳固呢?……嗯?《潜行者》好像就是那么玩的……
无论深度如何吧,对于这种话剧样电影,看着演员的表演绝对是种享受。不过,两大硬汉的话语思辨对决,似乎比史泰龙大叔的敢死队们还要纯爷们,本片对于感性思维和视觉系的女性向受众可能会稍显折磨?
对于我等每天都在艰辛努力扮演正常社会角色,又没多大追求的局外人而言,每当看到自己脑子里争执不休的声音出现在世界的某一处,总会无比欣慰,让人感到自己也许并没有那么孤独。
PS:Al Pacino的《中国咖啡》也是好电影,和本片感觉挺像。当时觉得太文艺了,可相较本片起来,其实还是挺平易近人的。
6 ) 认知的多元
这部电影展现了一个观点,我觉得有必要一提。这个世界上,人们信仰各异(没有信仰也算是一种信仰,姑且这样分类),然而人们似乎不长认识到这一点,常常会认为自己所接触到的,所领悟到的,自己的生活方式,认知方式是正确的,而其他人的都是不对的,或者说是不合理的。于是,不能接受多元化的那些“热心人”便开始思考如何去教育他人用“更加好”的方式来生存。姑且不说其用心(很可能是怀着一种非常善良的本意,想让别人生活的更好),人们就是这样在这个社会中影响和被影响着。
然而事情不是这样发生的,多元化就在那里,无论你接受与否。其中有一句台词:What makes you think I'm not Jewish? , 教授是想告诉他,并不是所有人都信奉耶稣,然而我觉得那个黑人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人们的信仰可以很多元。
当别人的生活方式和你很不同的时候,不要试图去改变,而是应该去接受,并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活,就对了。
关于生命,简单描述,就是你到了这个世界上,你活一活,然后离开。既然已经来了,那就既来之则安之(虽然最后一切归于虚无),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各种都体验下,不要像教授一样,虽然意识到了一切最终归于虚无(已经very impressive了),但是没有再往深处想一步,既然已经来了,那就在这里have fun(这个词组果然很睿智)吧
7 ) 相由心生,浮生若梦
其实电影本身并没有要给我强烈灌输某种思想,这也正是它的高明和深刻之处,两种思想摆在你面前,让你去选择,强烈地给观者注入某种思想必然会产生抵触情绪。《金刚经》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说的是世上景象,不过光影;爱恨情仇,都是妄念。之所以见相,是由于心中有相。所以我们在世间上所经历的一切,潜意识---意识--行为,三者互相影响,我们既不想黑人牧师一样怀着上帝的责任,救赎他觉得想要救赎的东西,也不像白人教授一样抱着一切即是虚无,死才是有意义,我们就像二者的中间,像个天平,有时倒向这边,有时倒向那边,我们只是普通人,电影让我思考人生,社会,宇宙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我们也无法说清,电影里面的自杀放到我们普通人身上也不可能发生,最强烈的感受是它启迪了我们对“相”的思考。
也该看看圣经了。“二人一桌”系列还有《与安德烈的晚餐》。
一气呵成\ 不能呼吸后,浮出水面被救赎的畅快感.
长期在外地的无话剧生活让我越来越爱看对白式电影 两位老戏骨的演技可以让较深的主题不至于太梳理观众 这是一个虚无主义对抗传统信经的故事 结尾看似虚无主义获胜了 但其实《圣经》又何尝不是修改多次 万物的进化包含自我否定 信仰体系的崩塌是最大的考验 如果这部剧再加进一个泛神论的角色会有多精彩
对生命失去希望的无神论白人和狂热黑人教徒火花四射的扯淡对话大集合,从信仰到存在,激烈的辩论之后留下的却是无尽的虚无。
两个人的舞台,话唠片。自杀和救赎的命题,取决对宗教的信仰和对世界的认知。与其说是电影,不如说是一场话剧。
对基督教精神的质疑让人大呼过瘾,那条隐隐的墙始终间隔在我们每个人之间。 对无神论者与宗教主义者的辩论着实感兴趣,一定会好好读读这方面的书籍。
立意确实很高,不过拍成话剧似乎更好。
好精彩!
我对这样的电影真是没有抵抗力啊
90分钟俩大叔喋喋不休对话的电影。结尾是虚无战胜了信仰,我想很多时候都是一念之间的选择吧。
两个没有逻辑可言的话痨 破了我小场景会是好电影的金科玉律 | 《日落号列车》根据曾获得普利策奖的美国著名作家、剧作家考麦克·麦卡锡的同名小说、话剧剧本改编
打心里佩服这俩老戏骨, 台词太文艺太多考究了, 如果我能完整的读懂每句对白, 那么此片应该是5星.
像是演讲!
黑人遵循上帝的声音去拯救自杀者的灵魂,结果上帝没有告诉他如何劝导,反而站在了自杀者的立场给劝导者带来了一场虚无主义的洗礼。关于自杀和救赎的命题就好比自圆其说,这取决于你的信仰、认知、知识面和世界观,这个世界可以很美,到那也许只是有太阳照到的时候!你就当看了场话剧吧!★★★☆
极有深度的剧本,精彩的表演,犀利直面思想深处的台词,作者用如此简单而困难的元素在探讨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如果说电影最后没有给出答案,或者说black最后被white说服,或者说希望被绝望征服,那么请参考故事发生的时间——黎明前的黑暗
教授是名中二病患者
喋喋不休 信仰的事情 我其实很不懂 不过听有所想
对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就是上帝也救不了他。
全部依靠对话撑起来的电影,讨论了那些形而上的问题。还是留作话剧吧,电影真的不适合
我觉得,白其实是已经死了的,黑的确是个天使,然后门外是等着带白走的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