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这部剧,我一度陷入了沉思:编剧怎么就编出了叶荣添这么个怪咖!?从头到尾这个人一直都是自以为是,我行我素,瞒着家人朋友干一些不被他们接受的事情,被发现后就美其名曰“我都是为了你好”“我都是为了公司好”!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两次干预妹妹的恋爱,最终导致她被强奸,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悔悟,他仍然不顾妹妹的想要留在香港的意愿,坚持把她送到国外去,理由是“我为了你好哦”,再后来,他弟弟想要当运动教练,他却坚持让弟弟继续跑步。
叶荣添对待身边的人的态度,其实跟许多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十分相似,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好永远都只是他自己的主观判断!他不会去考虑对方的感受,也不会考虑对方能否接受他的做法,他会认错(害妹妹被奸污,他下跪道歉。害死志强父母,他入狱六个月赎罪。把文彪变成魔鬼,他自责不已),但他从不改变行事作风,而且他还往往过于乐观地估计他行事的后果(比如他放火劫狱,本以为可以救出颖欣,结果导致她中枪身亡)。
如果你遇上这样的人,不要深交,最好赶紧跟他绝交。他不是害死你,就是害你个半死。
如果你的父母也是这种货色,赶紧走吧,走的远远的,别让他们耽误你的前程。(谁他妈用腐儒思想教训劳资,劳资就草泥马!)
大概没有哪个反派像许文彪这样,没有什么惨绝人寰的童年,痛心疾首的回忆,或是讳莫如深的身世之迷,更加不是单纯的利欲熏心,甚至在故事开始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在别人眼中立地便能成佛的大善人,固执或是偏执地坚守自己的原则,这让他这样一个双亲俱在、拥有兄弟姐妹,还有几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可以说绝对与孤独扯不上关系的人显得与周围的人和环境格格不入。 这种格格不入,就是孤独了。 他在小的时候亲身经历了家变,父亲因受贿遭了殃,母亲被赶出家门,他当时就下定决心绝不做父亲那样的人。他留在了一群他看不起的人中间,尤其是他父亲。他把自己从这个家中隔离了出来。心理学里说,好人还是坏人,童年时就该定型了,所以长大了的行为,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后来”的事了。文彪的父亲说文彪小时候,商店多找给他两毛钱,他也要跑回去还给人家,这样定型了的固执,是好还是不好呢? 文彪的后来,荣添、父亲,以及每一个人都告诉他,不要这么固执了,但根深蒂固的行为习惯,不是一两次说教能够改变的,更何况,文彪根本就看不起对他说这些话的人,又怎么会听他们的话?他并非心软、善良,他只是不屑,他不屑于不择手段,他看不起不择手段得到的钱,同样看不起不择手段赚钱的人,他这样认定着,直到现实身体力行地给他上了一课。坚持原则时的许文彪,虽然看似有很多人在身边,但水至清而无鱼,他的孤立,理所当然。 本来文彪该是能成大事业之人,因他一能忍,二能狠,无奈凡事走极端,极其固执,认定了绝不后退,致使自己孤立无援。 他之能忍,体现在蜕变之前,他无论在什么困境中都要坚持原则,除非绝境,他绝不爆发。他每日回到家中都要被父亲念叨没有本事、不会赚钱、死脑筋(有时还伴以拳脚),他忍了;荣添怪他不会走旁门左道,甚至设计拖他下水,他也忍了;TINA离开他、TINA的母亲上门羞辱他,他大哥把本该还他的钱当作借给他,还收利息,甚至连马志强这种除了不是残废外什么都不会的人都来教育他,他统统都忍了。那个时候的他,把什么都卖了来凑钱,不巧的是车子被人撞花了,他对车行老板说了一句让我难过至今的话:“老板,你说我把车洗干净,再打上两层蜡,能不能多卖两千块?”这卑微的话语蕴涵了多少隐忍?是的,除非绝境,逼不出这个人一点反抗。他看不起的,是昧着良心赚亏心钱的人,绝不是他母亲那样辛劳善良,却什么都得不到的人。所以他拼却了性命,也要保护她。某种意义上来说,颖欣也是这一类人,这容后再说。 于是母亲面临的绝境逼他成为了恶魔,而不是他自己的绝境使然,人生命中必定有些东西是高于一切的,文彪的原则虽然重要,但母亲毕竟更加重要,当他发现原则救不了重要的人时,抛弃成了必然。台湾之行,是文彪蜕变的前兆,上飞机之前,他祸不单行地遇到抢劫,他神志混乱,拿刀朝那个抢劫的人身上一阵乱捅,然后紧紧抱住装着救母亲性命钱的袋子,心神不宁地上了飞机。在台湾时,他面对为难母亲的黑社会,用手攥住了向他砍来的明晃晃的刀刃,杀气腾腾,连黑社会老大都为之侧目,相当地赏识。绝境之后,文彪的狠劲,初露端倪。 回香港后,文彪去参加了被他杀死的抢劫犯的葬礼,为最后的蜕变预热。编剧为文彪的破茧成蝶举行了一个仪式:一场马拉松比赛,也像文彪的一个决定,抛弃了哮喘、软弱,抛弃了一度以为能够杀身成仁的原则,而只为自身和所爱之人的实际利益而活。 这个阶段的文彪,是我最喜欢的,全身上下散发着动人的光芒,明白自己要什么,明确自己的目标,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人是最耀眼的,他们自信、踌躇志满、对未来有无限憧憬。那以后,杀人成了家常便饭,买凶杀人,甚至自己动手杀人,那亦是文彪慢慢彻底孤立自己的过程。 文彪从一个极端逐渐走向另一个极端,孤独,却由始至终不曾改变。那时他孤身一人在台湾昏暗的小旅馆中苦苦挣扎,盘算着还剩多少钱,仿佛在计算剩下的生命,身形都隐没在黑暗中,那是我最最怜惜他的时候,这个可怜的孩子,为什么要独自面对这些?蜕变之后的他变忍为狠,确实是不同了。父亲一如既往地念叨,他会针锋相对地反驳,动手打的话,他会反抗;叶荣亨言语上侮辱他,他发飙把叶荣亨打了一顿;任何事他都变得很积极,对霍景良、对颖欣、对钱财,都是如此。这个阶段,陈锦鸿的眼睛会放光,让我深深着迷。 孤立的过程是痛苦的,事实上,文彪也不曾真的与什么人成为同伴,他一直是孤独的,这个过程,只不过是将孤立表面化的过程。他曾经拿自己的性命去赌,赌马志强的信任,结果他赌赢了;在荣添面前,他把一切罪责推到对方的头上,虽然因此而免于受到责难,但友情在慢慢变质,谁都看得出来。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是立在孤立的边缘做最后的顽抗了。然而决裂,也是他自己的决定,也不过在于他一句话的须臾之间,荣添说:“如果你还要跟叶荣晋扯不清,我们兄弟就不可能再合作!”文彪甩过了头去,断然道:“就这么办!”掷地有声。若说这决绝的话语是因为对荣添较自己先知道颖欣怀孕而心怀妒意,那么对TINA的欺骗,则是毫无必要的,不过是对自己的处境雪上加霜罢了,在那个时候,只有TINA一人还因对他余情未了而愿意帮他,他竟然这么草率地葬送了对方的信任。这时的文彪像所有刚愎自用的独裁者一样,自认为已经不需要任何人了,自以为天下无敌了。结果如何呢?他只有一间小小的公司与明大抗衡,身边连一个可以商量一下的人都没有,他几乎成了所有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每个人每天都要诅咒他几句才入睡,仿佛自己是正义的拥护者,他的公司与他自己一样孤独矗立,伴随着无烟城的梦想,四面楚歌。 文彪被撞断腿以后的故事我不再喜欢,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困兽之斗,我无力回天,剩下的,不过是亲者痛、仇者快的老套戏码。 如果颖欣是站在文彪这边的话,文彪或许还不算完全的孤独,《创世纪》自文彪死后我全然放弃,所以现在才听闻颖欣临死时对荣添说的话:“(现在)能跟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在一起,已经很开心了。”这样的话,就算我再想为颖欣开脱,也不能够自圆其说了,如果这个女人真的仍然爱着荣添的话,我真的这辈子都没法原谅她,就算她死了。我真的替文彪不值,但似乎又没有不值的理由,爱与被爱本来就不是对等的,可能我是恼恨她欺骗了文彪或者说欺骗了我吧,因我曾是最艳羡他们这能够包容一切的伟大爱情的人。况且文彪所有的努力,活得如此辛苦,一部分也是为了颖欣的幸福。 恶魔身边需要天使,而文彪当初也正是被这样的纯洁所吸引,这与母亲相近的感觉。但就像文彪对颖欣表白时说的那样:“如果没有遇到你,我一个人也能活得很好。”恶魔没有天使也一样生活,只是生命会少了些依托。事已至此,颖欣是否最爱文彪已经无足轻重,文彪也不会在乎了,重要的是文彪最后一刻在桥上的那通电话,他说他选择颖欣,他愿意为了他的爱情放弃恶魔的身份,他放下了所有的一切。人的一生中还能有如此伟大圣洁的爱情存在,那么哪怕是面对死神高举的镰刀,亦无所畏惧了。我为之心酸的是,文彪在死的时候,竟然仍是孤身一人。 《创世纪》是TVB家族剧弥留之际的最后一缕芬芳,鼎盛时期有《大时代》,然后是两部《天地》,《创世纪》之后的《流金岁月》则是骂声一片。于我,《创世纪》只是文彪一人的独角戏,因他从头至尾的孤立,我便也不能将此剧中的任何人与他相提并论,如果张自力早些出现,不知道会不会好一些。第二部我完全没有看,没有文彪的《创世纪》对我而言毫无意义,但我知道文彪对自力确乎能用“恩重如山”来形容,那是自力肝脑涂地都难以报答的。 我喜欢文彪,但不需要为他做的事找什么理由,每个人做事情都有他的理由,伤害了别人就是伤害了别人,不是有理由就能被原谅,如果必须要接受马志强那种好人的话,我宁可永远注视那由世间一切罪孽堆砌而成的深渊里的一个孤独背影,那是我自身的情意结,不需任何注脚与解释。
编剧不去搞地产金融真是屈才了,这特么的一个个神预言,现在都实现了
今天突然想起来曾经有一部这么感动我的电视剧
许文彪真的是很吸粉啊,虽然变坏杀人很恐怖,但看到他在聊理想时的意气风发,真的是帅死了~叶荣添最让我佩服的是打不死的顽强,什么时候都不放弃,都能让他想出方法
经久不衰,罗嘉良奠定了TVB一哥的地位
创世纪,告诉我们这些1990~2010年间生活过的闲人,这个世界发展的动力与真相。泱泱天下,利禄滚滚。所谓白手、所谓创业,又到所谓传承与纽带,著名的一句话是:我们叶家是很豪爽的!香港之地,金融发达,于是乎,本剧像启蒙教科书般叙述了:炒股炒楼、融资杠杆、沽空风险、买壳上市、资产注入、腾笼架鸟、左右互倒、富豪排名、实业兴难、政府计划、内幕消息、泡影变幻......最后是,法律无儿戏,不要以为这是电视剧!
后半段剧本水准断崖式下跌与及狗血到极致的结尾,让我毫不犹豫对这个剧从最初的五星贬到及格线三颗星。这哪是什么创世纪啊,五十集2300多分钟过去了两男主居然一点成长都没有,荣添还是那个自以为是的渣男,傻强还是那个耳食不化的铁憨憨,只有压抑已久的文彪释放天性,摇身一变成了能载入影史的魅力十足反派——丧彪。你怎么想得到一个跨世纪的商战大剧最后会以台湾狗血伦理琼瑶剧来结束,真的太拉胯了喂,及格分吧,这个世纪大烂尾太败好感了。
印证了时代在进步,当时人看是因为可选项太少。男一男二都挺让人讨厌的,还常常叙述一条线时把另一条忘记了,三四集后才找补回来,让人怀疑那些人物是去大便了么。这么久不回来。
补标经典,大牌云集非常好看!
人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他要追求的,当你追求不到的时候,过程就会变成一个很好的经验,让你参考,让你反省,让你更有把握去追求一次、两次、三次。当你继续追求的话,除了成功和失败以外,你可能还会发觉你现在所追求的,到底值不值得你追求。我们一定要对自己有个交代,无论付出多少一定不能白费。
港剧的辉煌时代!一个好时代!他们脸上洋溢的都市气息是发自内心地相信未来一定是由自己谱写,自带感染力!与现在大陆演员那种打鸡血似的表面激昂内心孱弱的矛盾气质不可同日而语。可惜当时只顾看剧,没有多拜访高人了解时局大动向,否则读什么书啊,早早地去修楼赚钱多好!
Lisa这一女性角色出场太惊艳,不动声色让小三在卖场难堪,能忍常人不能忍,不失底线,得知先生与最好的朋友混在一起,难过伤心放在车里,但一到面对这两人,又能做到大方从容,坚定不回头地说分开。什么时候该执着,什么时候应该放下,她太清楚,感情上细腻柔软,事业上睿智聪慧,我想成为的女性角色莫过于此,用得了手腕对付一些人等,也走得动真心对待想要爱护的人。
叶荣添主角光环太严重,做错什么都有人谅解,而且感觉前后性格有点不一致,前期为了利益太不折手段了。文彪的转变也很让人唏嘘,就是感觉后期性格有点用力过猛跑偏了。几个喜欢的都死了,比如JOE和颖欣,不喜欢HELEN,为了喜欢的人不分好歹。叶家兄弟换肝那段挺感动的,亲情难以磨灭啊
当年文彪跑马拉松中途停下来,看天空的释然,多年来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人生的选择真的和自我和解有关。正直与邪恶,并没有太大的分别。
叶荣添这种根本是个人渣,自以为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偏狭世界观就打击别人的观点。不帮忙不维护许文彪就算了,还老是judge他,这种算什么朋友啊?利用女人还觉得自己特无辜,完全就是不单纯又做作还不妖艳的贱货也!!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麻烦躲远点,可不要被他那副言之凿凿的样子给迷惑了。
以前看过,但毫无印象了。这次看完,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文彪在马拉松比赛时转身回去的镜头了,这是他发生转变的时刻,也是性格的拐点。p.s90年代的香港简直就是现在一线城市的写照啊。历史不会重复,但是会押韵。2016.10.04
想当年CCTV-8首播时,我没有一集落下。喜欢陈锦鸿的儒雅气质
这个NB了多少年。TVB最最辉煌的顶峰。
个人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疯狂迷上大反派,痛恨男一号的观剧体验…只是这种个人体验就已经很神奇了,就不需要再提剧情、逻辑、演技有多么的完美了,还顺便入门了股市知识…可能年纪越大,三观越歪吧,我觉得阿彪最帅的时候,就是他施苦肉计前,嘴角扯过的一抹微笑…
小时候的印象里只有陈锦鸿演的许文彪啊 现在再看一遍还是因为陈锦鸿啊!!小时候觉得他巨帅!!
欲罢不能的张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