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九十年代的社会变迁
这部电影还是在非常偶然的场合下看的
被老电影的色调和整体风貌所吸引
其实不看也知道那个时代的节奏
市场化经济正在进行中
人心浮动 万物生长如火如荼
如主人公这般的中年老男人上有老下有小
承担着家庭的重担 买房为小但却要透支老人的储蓄
这种社会现象历经二十年居然愈演愈烈了
当时六千多的房价现在就跟白捡的一样
可是在彼时彼刻 多少人有所谓的先见之明呢?
2 ) 亮点很多的混搭片
1,台湾腔与东北腔的混搭,话剧演员与二人转演员的组合,超带感有木有?!
2,儿子念白功力不错,假以时日又是一个夏冰(《新倩女幽魂》中出演樊少皇的徒弟或妹妹或情人或女儿或都是)。
3,儿子的早恋女友很清秀,而且气质很有初中女孩的样儿。
4,整个片子是从女主妇超市遇故人那段开始雷人的,之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她那位拿三百万现金买房随身带密码箱的董事长同学,不但挎着一位完全不属于“三环外六千多”时代的小蜜,而且居然还亲自到大超市扫货,而且念白功力还不如演儿子的那位,看来必然是投资商之一。听着他和女主妇的对白,真真是霸气外露。
5,17分10秒至17分25秒,太亮了有木有?!演技突然炉火纯青有木有?!你想要啊,你想要你就说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有木有?!本色演出啊本色演出有木有?!
6,20分12秒,女主妇台词:“三环外的咱压根不考虑。我祖上三辈啊,就没离城内那么远过。”
影帝刘烨都说“自己不敢瞎接方言片,一说就露东北味儿,还是老老实实说普通话最好”。
您这都住在北京三辈儿了,不求您京片子,能把普通话说标准吗?这演戏呢可是。
7,41分左右,儿子台词:“好啊,你们没能耐买房就拿我说事儿。是我要买房的吗?你们买不起就拿我出气。好,这个家就我没用。”
NB啊!字字珠玑,正气浩然。这个戏也就是靠剧本对白才撑下来的。
3 ) 中国也会这种幽默了我很开心
电视电影:
《买房》
2006年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出品
编剧:宋迪
导演:方军亮
主演:李立群(中国台湾)、普超英、李丁、陶玉玲
估计在北京生活的朋友感触都差不多吧,刚刚在电视上看到了这个电影,李立群大叔是我看下去的原因。没想到剧本很不错,拍得也很工整,演员表现都很真实,把老百姓的辛酸恰当地电影化了。当一个国家民族的老百姓面对生活的艰辛、现实的不公,能够以幽默的方式化解、灵活的方法抗争,我感到了希望。《买房》绝对是说的北京真事儿,毫不夸张,咱们一看就知道写剧本的人有生活。《买房》也讲小人物、普通人,但是不憋屈、不抱怨,绵里藏针地展示小人物生存的艰辛和智慧,这种态度我很喜欢。虽然表面上是个光明的结尾,但是暗含讽喻。老许一家虽然一年后走进了拆迁新政策带来的新楼房,三口在窗口乐观地憧憬未来将会出现在周围荒凉地带的国际连锁超市……但是镜头一拉开,你看到那绿野荒原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替他们担心,呵呵。这也是所有善良的普通人对自己境遇的担心吧——但我们还是会充满希望的继续生活,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不错,感谢这个片子的编剧和导演。
4 ) 九十年代的社会变迁
这部电影还是在非常偶然的场合下看的
被老电影的色调和整体风貌所吸引
其实不看也知道那个时代的节奏
市场化经济正在进行中
人心浮动 万物生长如火如荼
如主人公这般的中年老男人上有老下有小
承担着家庭的重担 买房为小但却要透支老人的储蓄
这种社会现象历经二十年居然愈演愈烈了
当时六千多的房价现在就跟白捡的一样
可是在彼时彼刻 多少人有所谓的先见之明呢?
5 ) 看看李立群是怎么《买房》的?
李立群主演的买房体现了中国房价刚刚开始上涨时期的北京普通人的购房经历。
李立群饰演的许老师差不多就是我们父母这一代,这部电影上映时间是在06年,2005年底北京的房价开始飞涨到6000元一平,当时25万就可以贷款买一套北京三环内90平方房子,在电影里不到一年的时间,6500元一平的房子只能在五环外找到。中国的房价,一直是老百姓心中最关心的大事。当时许老师掏空积蓄,卖了邮票加上学校一次性的住房补贴3万块,也只能买个五环外的经济适用房,而今14年过去了,轮到我们这代人买房,付个首付得要掏空上一代和上上代的养老钱,真是代代买房,贷贷还。房价高企,榨干了老百姓的余粮,许老师为了买房省吃俭用,我们为了买房连某宝也用不起了,此时并夕夕趁机抢占消费降级市场,这是另一个话题了。为了买套房子,中国人极大程度地压缩了其他消费,现在只有20岁左右刚参加工作没有还贷压力的年轻人才有消费能力。
杭州和北京一样经历了城市基础建设大面积铺展,城中村改造,市区周边农居点拆迁,几经变革后,居民居住的房子从市区的平房到楼上楼下,从楼房又到电梯房,现在新建楼盘高低配的模式又是为了满足新的改善型住房需求。个人看法,房子对于居民来说,不仅仅是一瓦遮头,有个挡风避雨的地方,它还要体现一个家庭的生活品质,一户人家在房子这件事上跟上了时代,住得新,住得舒服,在其它人眼里才看上去有面子。同样的,对于新城市人来说,有了房子才算在城里站稳了脚跟。所谓刚需,不仅要有地方住,也要住得舒服,住得体面。
影片最后,许老师并没有买到心仪的经济适用房,而是选择把买房钱用于应急,就在他放弃了买房的念头后,老爷子老太太的二环内平房迎来了拆迁,老许一家总算换了新房。对比近年棚户区改造,拆迁拆出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从普通农民房摇身一变,变成手握巨资的土豪,一个“拆”字甚至成了网红。网友打趣道:最希望看到的事是过年回家看到自家墙头画了个“拆”字。拿了拆迁款,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买房,一方面16年房价又是飞涨的一年,各地出台限购政策,现在不买,今后更难买。另一方面,股市不振,P2P暴雷,拿了一大笔钱,无处投资,还是买房实在,至少每月能收收房租,房子本身也在涨价。
中国人买房子,只有买1套和买越来越多的区别。房价是不是还会飞涨,现在谁都说不清楚,但是实体经济不振,投资渠道单一确实让老百姓的钱无路可去,只好投身楼市,但求追上CPI的涨幅。
6 ) 中国也会这种幽默了我很开心
电视电影:
《买房》
2006年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出品
编剧:宋迪
导演:方军亮
主演:李立群(中国台湾)、普超英、李丁、陶玉玲
估计在北京生活的朋友感触都差不多吧,刚刚在电视上看到了这个电影,李立群大叔是我看下去的原因。没想到剧本很不错,拍得也很工整,演员表现都很真实,把老百姓的辛酸恰当地电影化了。当一个国家民族的老百姓面对生活的艰辛、现实的不公,能够以幽默的方式化解、灵活的方法抗争,我感到了希望。《买房》绝对是说的北京真事儿,毫不夸张,咱们一看就知道写剧本的人有生活。《买房》也讲小人物、普通人,但是不憋屈、不抱怨,绵里藏针地展示小人物生存的艰辛和智慧,这种态度我很喜欢。虽然表面上是个光明的结尾,但是暗含讽喻。老许一家虽然一年后走进了拆迁新政策带来的新楼房,三口在窗口乐观地憧憬未来将会出现在周围荒凉地带的国际连锁超市……但是镜头一拉开,你看到那绿野荒原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替他们担心,呵呵。这也是所有善良的普通人对自己境遇的担心吧——但我们还是会充满希望的继续生活,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不错,感谢这个片子的编剧和导演。
7 ) 像爸爸一样的李立群
在《功勋》和《北平往事》间切换,想着看看电影频道放啥片子,就看到了李立群的脸,再一看片名,《买房》。
明显就是电影频道投资的数字电影,对李立群出现在这里还是有点奇怪,但只看了几眼就放下了两部纠缠于三十年代的电视,一头扎进了老许的生活中。李立群的演技真是太好了,虽说他本就长着一张小老百姓的脸,但从他身上看不到一点台湾生活的痕迹,发音、谈吐、表情、做派,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大陆市民。他穿着汗衫躺在床上和老婆说话的样子,简直和我爸爸一个样子,就像直接从我的生活中走到了屏幕上。
他遇到了大多数中国人正在遭遇的事:考虑买房。单位补助三万,卖掉集邮五万,爹妈补贴三万,自己积攒十五万(不少了:)也就够个首付,然而在北京,他们却从三环一直退到了五环外。许家大嫂在一家三口看房之初还宣布,决不能出三环:“我们家三辈子还没离市里这么远过!”三个月后,她和儿子远赴五环,给老许送去了帐篷和吃食,一家驻扎了两天两夜,为了排一个房号。
然后发生了全剧最高潮的一段,手拿艰辛排来的128号的老许,看准了这批经济适用房有两百套九十平米的小户型,但是到他那里,售楼小姐却斩钉截铁地告诉他,只剩一百二和一百六的了,大嗓门的许大嫂立马嚷嚷了起来。经理出面了,他让当家的和他谈,大嫂还是把这个位置让给了老许,尽管之前一家为了买不买、买哪里,都互相埋怨过,老许的一家之主的地位也受到过质疑。
我原以为经理会对一个异议者网开一面,给个小户型的以求平息事端(他们预留了许多套),显然我太幼稚了,这一进一出涉及到十几甚至几十万的利益,就连我花了两百买了六天就坏的MP3也只换不退,何况是十几万的进出呢,经理只是把现实交待了几遍,小户型没有,再拖一百二的也快没了,他最后失去耐心耍起无赖的嘴脸真是眼熟,原来奸商上过一个培训班。
无权无势的老许和我面对奸商时几乎一样,他们双手一摊,我们一筹莫展。就在此时,老许的脑中闪现了从决定买房以来,家人受到的种种煎熬和萌生的丧气、不满、挫败……他决定撒平生最重要的一个谎。
于是他从一个小学教师成为了高校传媒教师,举凡第七日、社会新闻的记者都成为了他的学生,他又把上厕所时听见的一些猫腻轻轻地抖了出来,然后问经理,你说我要不要和我的学生聊一聊?
我真没想到老许有这么一招!!这个老实甚至窝囊的男人用如此平静的语气扯出这么一个大谎,我的眼中却溢出了泪水。老许是个男人,他打了漂亮的一仗,可我却看到更多的小百姓,在经理的面前撒泼耍赖,却无功而返。老许替我们出了一口气,在一部电影里……
老许一家都沉浸在喜悦中,操心了一辈子的老母亲却突然脑中风,幸好是轻微的,但以后可能再犯。在医院的大门口,要回家照顾老父、儿子的老许对着留在医院看护母亲的妻子问:这房,还买吗?
卖掉了房号的老许一家却因为父母家拆迁(老两口住的可是老式的四合院),最终在一年后住进了很郊区的105的大房子,李立群还用与全片幽默、生活化的节奏不太协调的语速曲终奏雅:要不是政府限制房价,又遇到了新出台的拆迁办法的话,我们哪里能住得上这样的大房子呢?镜头从他们家阳台拉出来,房子外只有大片的荒地和农田,许家大嫂报出了开发商承诺的大商场、银行、超市、学校……儿子质疑那得什么时候才实现呢,老许最后总结了:按照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也快了。
老许一家在电影频道的精心呵护下住进了新房子,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却是小许在赌气出走时站在一块巨大的二环高价现房的广告牌前。
好吧,这只是一部电影,我们不要让它承担太多,这确实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在波波折折中总是带着一些幽默感。还有李立群,他演活了我爸爸这一代。
8 ) 关于买房,12年的这部电影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买房?你买不起
|本文大约1600多字,点个赞吧
现在站在2018年的大环境中去看待2006年北京的房地产问题。就会感觉非常的可笑。可笑的是,不管是时代再怎么变迁,人民群众依旧是会对于买房的热情不会消减。可笑的是我们此时此刻看见这部影片的时候,依旧想到的是,为什么不早一点买。但是大家很容易就会忽略一个问题,你想买房,你买的起吗?
《许三观卖血记》是一部见证了时代变迁中小人物的命运的作品,而本片的主人公也是姓许,也是见证了在大政策发展形势之下小人物的悲喜命运。许老师的买房梦一共破碎了三回,如果不是结尾强行奶了一波的话,那么许老师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的“妩媚”。
人在什么时候会想到买房子?毫无疑问,这个问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会是一个简单的再也不能简单的话题。答案也是非常统一。没错,那就是有钱的时候,当许老师听到了风声,觉得自己的学校会给予他这样的有资历的老师很多补助的时候,自己安身立命的热情一下子就高涨了。
本来是一个平时非常会过日子,早上连一个包子都舍不得吃的人,当听到自己即将会有一笔钱的时候,就开始为了自己的新房子做打算。这是一个很好的线索,这个线索也代表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于房子的真实看法。
刚需永远都不会过时。我们只会看到当2018来临的时候,再回去看北京那2006年的房价该会是一个怎样的局面。但是我们不会考虑到,即使是这样,那些身处2006的人们依旧是会为了买房子四处奔波。依旧是会对于当时在我们现在看来已经是白菜价的房子望洋兴叹。买得起房子的人永远都是买的起的,而那些将房子当作安身立命的人,一直会处于犹豫不决,然后眼睁睁看着房价居高不下而暗自伤神。
我们的时代错了么?这或许不会有一个准确的答案。这个时代其中的竞争力正在不断的升级,而我们每一个人面对这种竞争力的时候,心里也许是会泛起涟漪。老老实实的做人,安安静静的做事情已经不能让自己收获同等的幸福了。当你自己作为一个买方都已经失去了平等对话的权利,那么波涛汹涌的房市还会给平民老百姓留有多少契机呢?
李老师拿钱买房,仅仅是抱怨了房价过于高涨就已经被售楼小姐喷的狗血淋头。这并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应有的表现。当一个服务业开始以一种盛气凌人的姿态对待普通的消费者的时候,我们能做的仅仅是静待他灭亡需要多久。但是可惜这是楼市。这是一个看不清道不明的地方。
即使是片中不惜余力的对于人性进行了过度的美化,我们依旧是会对于这样的大环境感到不解。当潘石屹口口声声的说出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诗的时候,相信大家会和我一样觉得可笑之极。当寒士们为了买房举全家之力的时候,你的这位胸怀天下的名士却正在做着一些蝇营狗苟的勾当。还不是为了抬高房价以让自己获取最高利益么。
许老师是越想买却越买不起。只能在自己的叹息声中慢慢的看到房价一直上涨。他的买房梦再一次破碎了。一个勤勤恳恳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教师,却依旧是为了买房而不得不向自己的年迈的父母亲开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悲痛。许老师这样的老北京买房都是这么的艰难,而我们普通人就更不用说了。摇号排队可以排一天一夜的队伍,而开发商往往一句话就可以将弱势群体打发掉。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毫无疑问是赤裸裸的打击啊。
即使是最后的最后许老师通过自己的“小手段”为自己谋求了一套不错的房子,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着这样的手段。而当你拿钱买房的时候还需要用一种非常的手段,这就更加讽刺了。
生活很艰难,那些老老实实的活着,试图用自己的辛勤的双手努力过上幸福生活的人只是会感受到上天的不公。正如同许老师,如果结尾的时候,没有赶上旧屋拆迁,那么买房依旧是一个不小的梦。而这些穷人的梦,仅仅是富人动动手指,或者是内部消息就可以打消的。而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个梦的时候,或许看到的就不止许老师了。更多的时候,是看到了将房子作为刚需拼其一生为之奋斗的我们自身。
影片的最后强行和谐为电影减分。但是如果你用另一种角度去看待的话,又会是一个不小的加分项。毕竟,当许老师赶上了拆迁,举家从二环搬到了五环之后,据传言原来老家的四合院已经好几亿一套了。买房?你还是买不起。
很现实的电影,电影的手法比较粗糙,剧情简单,但是很写实,结尾剧情中母亲生病和买房很好的突出了房价带给主角的家庭矛盾,不过最后讽刺的依旧是买不起房,而是靠拆迁住上郊区的新房,其实结尾可以处理得再狠一点。另外李立群的表演真的没得说。
有些台词说的解气!
有点儿真,有点儿假。
很优秀的低成本电影。描写细腻,形像生动。李立群的演技不用说,而且看得出,他是个很勤奋,很敬业的演员,一个小导演能遇上他,实在是福气。很多年过去了,房价比片子里的又涨了N倍,而且要加入旧房强拆情节了。
1st November 2007,@home,CCTV6||今天李安的《色戒》上映了,没机会去电影院看大片的我,不想在电影频道竟看到了如此现实的片子,只是,我现在也不可能买房的,还在为生活而挣扎,只求有个最低的保障,一切平安。
现在看看那时的房子真是太便宜了~~想当年我家的房子好叫好叫比他们的旧家小呢~~哎。。。
结尾真有点讽刺啊,老百姓就这样被拆迁从城中心赶到了荒郊野外
电影版蜗居,更家庭化了,更现实
内容还是很贴切日常的,真实反映现代买房这个问题和时代伤疤烙印。最后四合院?换了个郊区的楼房,一言难尽啊。现在大部分中国人更买不起,请问房子是建给谁的?人心啊。
看这种好似“电视电影”的东西,我觉得还是蛮真实的,问题是我妈怎么又那么感动呢。
去掉很河蟹的尾巴更好些
最后的结尾真是狗尾续貂。电影很接近生活,是先买房还是先把钱给母亲治病的冲突很好,但是更合理的是借钱买房。结尾如果变成买不起房,效果无疑更好。
无比现实.
李立群演啥我都喜欢!!!
李立群主演的电影买房,浓缩了一个普通人买房的经历,
只看了开头 杂乱 看不下去
最近很喜欢这种讲老北京的电影,质朴实在充满人情味儿的真实的老百姓,他们无奈却苦中作乐,那种努力生活的样子仿佛就发生在身边。可以说除了这个太政治正确的结尾,我几乎都要觉得这是个纪录片了。
“什么时代咱们都是老百姓。”“老百姓就得受苦啊!”——“国家的政策太面了!”挺好的片子。
这是2006年的片子,(房子真的是大事)2021.5.29想看。“你买了房子就是成功人士,不买房子就什么都不是”.真的很现实。这孩子。。。(国产片算不错啊。电影主人公终于有新房子了)第468个标记看过的人
海报真难看。李立群很适合演这种角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5541267一家三口拿20万去买房,却被售楼小姐看不起,嘲笑只够买两个卫生间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6839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