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成为贝壳

剧情片日本2008

主演:中居正广仲间由纪惠柴本幸西村雅彦

导演:福泽克雄

播放地址

剧照

我想成为贝壳 剧照 NO.1 我想成为贝壳 剧照 NO.2 我想成为贝壳 剧照 NO.3 我想成为贝壳 剧照 NO.4 我想成为贝壳 剧照 NO.5 我想成为贝壳 剧照 NO.6 我想成为贝壳 剧照 NO.13 我想成为贝壳 剧照 NO.14 我想成为贝壳 剧照 NO.15 我想成为贝壳 剧照 NO.16 我想成为贝壳 剧照 NO.17 我想成为贝壳 剧照 NO.18 我想成为贝壳 剧照 NO.19 我想成为贝壳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31

详细剧情

清水丰松(中居正广 饰)本和妻子房江(仲间由纪惠 饰)、儿子建一(加藤翼 饰)一同过着平淡但快乐生活。战争开始了,丰松被征入伍,战场上的你死我活为丰松的心灵蒙上了深深的阴影,对于上级下达的残酷命令,身为一介小小士兵的丰松只能无条件的执行。

长篇影评

1 ) 人终究是渺小的

如果这不是日本的电影,而是其他任何国家的,我可能都会难过到掩面而泣。但很抱歉,无论如何我无法给出满分。虽然我承认这也算得上非常优秀的片子。

扣分并不是出于民族感情而对日本产生的本能抵触,而是它过于强调日本在战争中的受害者身份,却对其侵略行径避而不谈。而且这部片的主角是一名战犯,虽然在片中他的确是善良的、无辜的,但鉴于日本一直以来对历史和审判的掩盖和争辩,我总觉得它有为东条等战犯开罪之嫌。除了这些之外,这的确是一部好片。

其实对于中日战争的反思,我一直认为我是能够做到客观公正的。既没有盲目的民族主义,也不会一味偏袒。但我还是很不喜欢日本人谈战争。其实我觉得对于中日战争,中国也好日本也好,任何一方都做不到真正的客观理性。中国的历史是被筛选的,日本的历史则是被扭曲的,无论哪一方,都不是完全真实的。当然,中国对历史的过度渲染和对敌方的脸谱化,总好过日本对史实的篡改和歪曲。但不可否认,任何国家所接受的历史教育,都是带有政治色彩的。更不用说原本就有被创作出来的电影了。其实有时候我在想,也许把两个国家的战争电影交换来看比较好。让一直被蒙蔽的日本孩子了解战争的真相,也让一直处于片面视角的中国人看到日本普通人所受到的创伤。

撇开这些不谈,战争其实对任何普通人来说都是灾难。毕竟老百姓谁也不会关心谁称王谁称霸,他们只要吃得饱穿得暖,只要一家人和和睦睦,只要日子安安稳稳。征战只是上层的事,是统治者欲望的扩张。被拉上战场的军人,谁又不是人子、人父、人夫呢?谁又想背井离乡枪林弹雨呢?他们扛起枪拿起刺刀的前一秒,也许正拉着孩子的小手,正帮母亲捶背,正端着妻子的饭菜。军人也是人,不会有谁生来嗜血。而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并且在那样的环境下,长官不会来解释为什么要打仗,不会告诉你对方的百姓有多无辜、遭受了怎样的苦难,他们需要的只是服从命令的杀人机器。一个善良、胆怯甚至懦弱的人,到了战场上也不得不化身魔鬼,这种亲手举起屠刀时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其实并不亚于被屠杀的人。但个人的悲剧在那一时代那一环境下,毕竟太渺小了。说到底,战争中的人都是草芥,都是被任意践踏的。其实不止战争年代,不管任何时代,社会底层的人们,普通的平民,都是被践踏的。就像清水最后自述身世时说的,他做学徒,受尽欺凌,带着妻子背井离乡,穷困潦倒,几近绝望。即使在没有战争的时候,一个没有钱没有地位的普通人,也只能当牛做马,在欺压和凌辱中艰难地生存。

但人生的悲剧总是一幕还未结束,一幕又已上演。清水是坚强的。他总是在努力挣扎着,试图为自己凿开一个出口看到阳光。做学徒时饱受虐待,然后他遇上了美丽温柔的房江。以为可以开始新生活时,他们却被双双赶出了门。两人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凭着勤劳的双手,慢慢在异乡经营起像样的小日子。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他们的生活也终于有了起色。然而一纸征兵令打破了短暂的安宁。在战场度过一段地狱般的日子之后,战争结束,他回了家。以为终于可以和家人团聚的时候,他却被押上军事法庭,并被判处极刑。在绝望之后,他又得知联名信可能让自己获得减刑的机会。然而当房江历尽千辛万苦集齐200个署名之后,当一家人以为终于看到曙光的时候,最终的宣判来临,仍然是绞刑。什么叫悲剧?让原本就坏的情况变得更坏还算不上悲剧,真正的悲剧是先给你蜜糖,在你沉浸甜蜜之时再给你当头一击。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在你眼前,是把你捧起之后,再重重摔下。清水的人生无疑就是这样。而这也正是每一个小人物,在大社会中的无奈和苦痛。

2 ) 悲惨的希望换来绝望

因着昨天在虾米听到久石让的原声带才想要看这部电影,却没想到看的过程中内心始终在纠结之中。

清水和房江同为理发师,开了一个小理发店,有一个几岁大的儿子,看上去实在是很和美的一个家庭。但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是在男女主人公经过3年打拼之后才辛苦建立起来的。然而,从出征的士兵、嘹亮的军歌、军人口中的满洲以及关东军可以知道,温馨的表面下却是已经沦为战场风声鹤唳的中华大地。所以这样的温馨反而让我感觉更加沉重。

拖着一条残疾腿的清水也应征入伍,足可见证日本在二战已经走到了尽头。美军用燃烧弹轰炸日本的数座城市,而大北山事件中日军也抓住几名美军俘虏,阴差阳错地,清水成了执行处决的人(尽管实际并非如此)。这为之后清水的悲惨命运埋下了祸根,不出所料,战败后,美军占领之下的日本开始对战犯进行清算。清水因为“处决”了美军俘虏,被判处绞刑。

同样被判处绞刑的矢野中将是此次事件的最高负责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在电影着力对人性进行描写的笔触下,矢野被刻画成了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军人。在对他处以绞刑之前他的一番话,将大北山事件渲染成对美军轰炸的报复,同时极力为其他人开脱罪责,这让观影的我实在难以接受。

尽管打一开始我就知道这是一部日本人视角下的战争片。在争吵过程中的两人都很难去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哦,更不用说经历过几次大规模战争的邻居,所以要让我接受日本人的战争观,恕我做不到。清水在执行处决美军俘虏的过程中犹豫再三,但最后还是由于害怕被上司枪毙而端着刺刀冲了上去。在军队里他被教导上司的命令就如同天皇的命令,这在我看来是如此荒诞可笑。

我不能了解日本国民对于天皇的信念,但是因着忠君的信念就枉杀生命,我想这是身为“神”日本天皇都不能认同的吧。最近在看田中芳树的《银河英雄传说》,借虚拟的杨威利提督他说过这样的话:其实所谓的信念不过是人们为了要使自己的过失或者愚蠢的行为正当化,所使用的一种化妆掩饰的借口。化妆化得愈厚,愈是不容易看清底下真正的面貌。为了信念的理由而杀人,其实比为金钱而杀人更下等。因为金钱至少具有万人共通的价值,但是信念的价值则仅限于本人才有。

比较令人感动的是清水的妻子房江在得知如果有200人的联名,对丈夫的刑罚减轻有好处。于是她背着不足岁的女儿,在冰天雪地里四处走访,遭到冷眼无数,却最终达成了目标。如果说在这部片子里真正无辜的人,应该就是房江和两个小孩。

清水最终为他的战争罪行受到了惩罚,姑且不去讨论处罚力度是否得当以及清水本人是否冤屈,犯罪就是犯罪,犯了罪就一定要承担责任。然而往另外一面看,却是购置了新椅子,期待丈夫回家过新生活的妻子和两个儿女。难怪连看守犯人的美国大兵在行刑场都尤其不忍。

总之,这是一部让我一边看一边矛盾的片子。人性的光环和战争的罪孽交织在心中,像两块大石头压在心底。

镜头最后面对着大海,清水的旁白说道,下辈子想做一只贝壳。

死是清水悲惨一生的最好终结,而下辈子做贝壳,才能真正给清水以希望吧。

3 ) 《私は貝になりたい》——彼岸的历史

《私は貝になりたい》是我几次打开都没有看完的电影。不喜欢过于沉重的战争题材,也不忍心看本命中居在剧中被弄的那么狼狈凄惨。今天终于在从头哭到尾的状态下看完了这部电影。中居的演技相当有深度,他从没见过的一面在影片中被挖掘出来,把战争中小人物的卑琐、坚持,以及家族妻子间牵绊的爱拿捏表现的恰到好处。
故事讲述了一个被强征兵上战场的跛子剃头匠清水,卷入战争后身不由己杀死美国飞行员战俘。他只是一个最下层士兵去执行无法违抗的上级命令,胆小懦弱的他甚至还未曾真正上过前线,面对奄奄一息的美国战俘,他鼓起勇气也只是划伤了美国佬的胳膊。而不久战争结束后却因此被远东军事法庭以杀害俘虏罪处以绞刑。影片的主题点到为止的批判了日本军部不顾国民死活冒然发动战争,却把大量篇幅用在描述战时国民如何艰苦,战后东京一片废墟上,而对交战国的另一方,被侵略国人民所受的苦难屈辱避而不谈。
想起了去广岛原爆纪念馆的时候,看到广岛市把当时原子弹投下中心位置的一座建筑的残垣断壁完好的保存下来,配上大的标志牌供人展览。修建在一旁的纪念馆,连篇累牍地控诉美国当年如何在日本横行施暴,俨然一副战争受害者的姿态。我看着不禁心头涌上一股悲哀,既被眼前的几可再现当年惨状的视觉效果所震撼,作为普通日本民众实不该为军部的残暴行径埋单;同时又以国人的立场尖刻的感到:如果你们对这一切留下的记忆,只是自己在战争中失去了什么,而毫不反思作为发动战争的一方,你们给他国民众带去了多少苦难的话,我甚至会毫不理性的想当然这是上帝给你们的报应。
纪念馆出口处厚厚一本感想留言簿,写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的留言感受,我坐下拿起笔,忽而陷入了一种失语的状态。留言簿上一句一句,有日本的小学生写的祈祷不要战争,也有美国人写的I am so sorry。我看了许久,默默地在本子上题了一首杜甫的《阁夜》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出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接着写道“作为同样的战争受害者的中国人,来到广岛的原爆纪念馆,看到这历史的一幕幕,更加发自内心的为战争为人类带来的灾难痛心,牢记历史是为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的家乡在中国华北,村子在战争中被日军烧杀抢掠,也沦为一片焦土。为了历史不再重演,希望人们记住的不只是原爆的阴影,是整个战争对全人类的影响。”接着署上国籍和姓名。那时的我还没本事把这段话用日语表达出来,但是我相信,我的声音一定能被妥善的传达给他们听。
一个人失魂落魄的从纪念馆走出来,天已经黑了,白天看起来破败可怖的原爆废墟,在灯光照射下泛着柔和诡异的微光,我沿着太田川走下去,看到岸边有很多人在河里放祈愿灯。河里长长的一排,摇曳着像星光一样忽明忽暗,仿佛在诉说着些什么。当时的我没有同他们一道祈祷的心情,而此时忽然听到桥洞下传来的歌声,循着声音找去,看到一个少年抱着琴自顾自地练习般地唱着。我索性坐下听,边听边看着河对岸的原爆ドーム。历史 就活生生的在彼岸存在着,而身旁新时代的日本年轻人,仿佛不论历史的或是或非都以一种毫不在意的心态my pace地生活着。不去关心70多年前的恩恩怨怨,也不关心天天新闻里两个国家有来有往的唇枪舌战,只是好好地过着自己的生活,也许在想着练好这只曲子弹给心仪的女孩子听,也可能是在为下周的学园祭刻苦准备。他们遇见口音别扭长相相似的东亚人,同样会笑容可掬地问你,是否需要帮助。坦诚来说,我在那里一年,从来没在日本人那里受什么委屈,不论是学校老师还是校外的朋友都对我相当照顾。在国人心底牢牢扎根的民族仇恨,在日本人身上却丝毫看不到任何表现,想到这我又好像觉得,自己作为大国国民未免也缺了些度量,不禁好笑起来。正好少年一曲结束,我站起来,对着他大声说道“ありがとう!”少年好像有些羞涩一样,低头对我轻施一礼。转过身对着我继续演奏。
这时的我已经忘却在纪念馆里的痛心和不快,历史和今日交叉放映的一天,在最终被少年的歌声所治愈。两年后再去回想那少年唱的什么,早已不记得,只是脑海里一遍一遍的回荡着清水君在电影里唱的夜来小调……

4 ) 不是说宽恕


电影描述了一个战争中的小人物。当然,因为他是一个瘸子,一个善良的人,他是中居正广,他的老婆是仲间由纪惠,实在是很难不让人同情。换言之,这个电影太容易让人觉得在回避甚至美化侵略行径,或许是吧,特别在几十年前有着血海深仇的国度里。

南京大屠杀的人,偷袭珍珠港的人,唯一被迫和原子弹亲密接触的人,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是同一批人,但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又不完全相同。即使历史不被人随意打扮,恐怕也没人真的能把是是非非摘得清楚,这A、B、C级战犯,除了部分死有余辜的板上钉钉的以外,相当一部分的恐怕就是作为仇恨的牺牲品了吧,他们或许不是无辜的,但真的就该死了吗?

如果100个被处决的战犯里,有50个清水的存在,我们应该让这100个人去死吗?如果有10个清水的存在呢?如果仅仅只有一个清水的存在呢?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还是宁可放过一千,不可错杀一个?放过那些该死的人,怎么面对死去的亲人?杀掉清水,我无法面对房江的眼睛。

我不是说什么宽恕,那是强者的权利,那是被害人的台词。作为没有亲历那场浩劫的人,我没有权利也不知道该如何宽恕。只是,死人的多寡,发动战争的先后,他们是仇恨的理由,但于正义的裁断,于生命予夺?也许,我们应该有些迟疑,哪怕是片刻的迟疑,在裁决别人的命运时,即使因正义之名。

5 ) 一个日本闰土的大笑话

一个问题,如果我说的都是实话,那么是否我就无罪。
显然,说实话不能等于无罪。 而这部电影的试图渲染的逻辑就是,反映真实,就是无罪。甚至于想控诉说:GHQ,你们判错啦!你们不懂日本军。你们摧毁了可怜的日本人的一个家庭。

如果后面没有如此铺陈的渲染主人公的悲情,我倒是愿意将此片当作一个欧•亨利式的故事来看:一个想战争尽快结束的人成了战犯之类。
看来不是,它想讲的是GHQ的"暴政"和不能令人接受的审判结果。
突出主人公闰土式的悲情,胆小,窝囊,就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看到前面命令链上的人的刑法减轻开始为自己窃喜。
但是以为国家投降就可以万事大吉,我作为士兵的身份马上消失立即回家当老百姓就好。这种心理本来就是一个笑话。
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问题:

第一个命题:
杀俘对否? 不对。
第一个推导:
我是被迫杀的。不杀他我就会死。人求生是本能。我除了牺牲自己之外只有杀他,所以我应该杀。所以此情况下杀俘情有可缘。
那么在"没有其他选择时"杀俘是否对?这个时候就可以理所当然无罪杀虏吗?就可以正当化吗?显然是不行的。

影片试图突出日本性:“你们不知道啊”,“日本军队里面的二等兵就跟畜生一样啊” (不要奢谈什么拒绝命令,向军事法庭申告啊)“上级的命令,就是天皇的命令,必须绝对服从,没有好坏之分”

甚至于影片还淡化了一下,说只划伤了肩膀,他未造成致命伤, 但是这个情节有在法庭上说吗? 没有啊! 这是主人公肚子里的委屈嘛?那么让观众采信,而不提交法庭,这是不是有点蓄意?而其他证人都未对此发言。并且说,可能挂在那里就死了的! 哦! 原来战俘是自己死掉的!但是这些情节都不在法庭上陈述。故意造成庭审和观众认知的巨大反差。

影片想说的就是,你看,我们多么老实巴交的孩子,因为你们根据美国豪华的价值观和良心不服从的信念,要他承担这么大的良心责任,最后还搞了个死刑,太过分了!而且其实不是他弄死的!那更是冤案了。

然后在下半部分里,矢野又出来关怀下属,说罪应在其一人。(法庭上为什么不如此陈述呢)又把二等兵是猪狗的话捞回去了。

但是日本电影,总不好意思直接说,清算GHQ给我国人民造成的灾难,最后轻描淡写一下,说我反的是战争。

这是一个笑话,日本人自慰用的真话。

* 我对庭审有一点怀疑,就是居然没有被告的辩护律师。当然既然影片设定如此就没什么好吐槽了。

6 ) 在我眼中的反战电影

房江,建一,直子:
再见。
我再过两个小时就要走了。
我要离开你们,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真想能再见你们一面。
再和你们一起,过日子。
如果可能的话,哪怕缺条胳膊少条腿,我也想和你们在一起生活。
不过,这已经不可能了。
假如,假如还能转世投胎的话。
假如,假如我还能再生到这个世上的话。
不,我就算还有来生,也不想再做人了。
我不喜欢做人。
做头牛,或者是做匹马还更好。
不,当牛做马,到头来还要受到人的欺负。
索性,最好还是谁也不认识。
在好深好深,好深好深的大海里。
对了。
做一只贝吧。
对深海里的一只贝来说,再也不会有打仗,再也不会被抓丁到军队里去。
活在深深的大海底下,既没有战争,也没有军队。
房江,建一,还有直子,也都不用我替你们操心了。
如果,一定要转世再生的话。
我想,做一只,贝。




这是《我想成为贝壳》在结束之前,清水丰松所写的遗书。从中居那沙哑的口中,用充满着绝望的语气,一字一句,缓缓的述说出来的这封遗书,正是以最根本,最直接的方式,体现了这部作品最浅显,最有力的意图——反战。

这是一部力道十足的反战题材的影片,在我看来,并不像有些网友评论的那样过分的美化了战犯。是的,因为首先,清水也根本称不上是什么无恶不作的战犯。这并不是一种亲日的行径,因为我也对那场战争深恶痛绝。但不可否认的,清水也是在那场战争中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并最终背负着大恶的罪名被牺牲的人之一。而本片也恰恰是以最最直白的残酷,揭露了战争的丑陋。

从始至终,清水都不是一个主战派的人物。从电影的一开始,当他还没有接到那张终将代表着死亡的红单子之前,他,以及他身边的大多数人,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对那场战争的厌恶。因为战争,他们与家人分离,有些人流离失所,有些人终日不得饱腹,有些人,或者说是所有人惶惶不可终日,生怕看到那不吉利的红色单子。然而,在大环境的感染之下,即使厌恶,即使痛恨,但当人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还是不得不做出一些让人感到雀跃的事情。就如同在接到那张入伍的征召令的时候,清水那悲伤的脸,和在临行前,大家聚在一起践行时的欢乐一般,处处充满着矛盾,隐忍,和对那即来的命运的无助。

电影是从那表面祥和,却隐含危机的村庄开始的。

当清水终于离开那里的时候,也正是他的人生走到尽头的开始。

入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那并不只是来自敌人的死亡的威胁,更是来自于人性的毁灭。在那为期不长的当兵的日子里,训练时受到的侮辱,谩骂和殴打,远甚于敌人的威胁数倍。或者,从清水的角度来说,这个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日子里才被征召入伍的人,还来不急体味什么叫做厮杀。他终日所面对的“敌人”,只是那些来自长官的不可抗拒的非人虐待。就像在接受审讯时他所说的那样,在日本,不是美国,不是其它任何一个国家,二等兵,根本不能称之为人,他们只是一群被长官肆意打骂的畜生,他们是只能服从命令的傀儡,反抗的唯一意义就是被毁灭。不是被敌人所毁灭,而是被那所谓可以代表天皇的上级所毁灭。因为,上级的命令就是天皇的命令,而违抗天皇,等待着他们的就只有死亡。

对于清水来说,对于很多被处以绞刑的B级C级战犯来说,他们只是代替了他们的天皇,承受了罪孽,因为天皇是终将不可被违背的存在。

我说这是一部反战题材的电影,电影进行中的时时刻刻,都在告诉我们,真正的罪恶源自于引发战争的那些人们。倘若没有他们的贪婪,没有他们的恣意妄为,没有他们那将妄想转化为行动的权利,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和平的多。

当清水被关押在死刑犯监狱的时候,他的善,他的忍,他的爱,在与牢友,昔日长官,和看守美军之间的互动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甚至在临刑之前,那位看守颤抖的唇,闪烁的泪,都无不在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战争,终将抹杀一切。

影片的基调始终是灰暗的,伴着久石让那悲伤的音乐,当看着房江奔波在暴雪中,只为了帮丈夫凑足那毫无用处的二百个请愿名额的时候,我想,每一个人,都不得不为之动容吧。

在那艰苦的搜集签名的行动中,影片再一次的,直接并且深刻的反映出了战后的人们,对那场战争的痛恨。那种种虽然是针对房江的,但实际上是针对每一个人所发出的责问,都说明了战争之于人类,都只可能得到一种结果。

《贝壳》是一部让人感到沉重的电影。但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却绝对能坚定人们的反战决心。因为清水,足以让人们认识到战争所带来的恶果,更足以唤起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假如,假如还有来生。
清水,请再做一次人类。
再一次成为人类,只为享受那属于所有生灵的和平和宁静。
或者,即使是在很深很深的大海深处。
也请偶尔抬起你的贝壳,仔细聆听现世的安定,仔细审视你带给世人的震撼和哀叹。

短评

不知道应怎样为这部电影打分。中居演得很棒。就剧情来说,好难接受 = =

4分钟前
  • 弦兒Winnie
  • 推荐

まあ、そんなもんじゃ。中居は悪くない、けど日本人はときときもの知らずね。そんなもん罰じゃ。

8分钟前
  • 推荐

中居正广把清水这个角色演得很活,后期在死囚牢里的细节表现很令人称道,误以为减刑时的欢愉,结果被宣判执行死刑时的震撼与悲痛,包括最后晚餐时的不甘与无奈,都诠释得很到位。一直以为中居正广只是个耍嘴皮子的主持人,想不到smap的老大还是有点实力的。另外仲间由纪惠的表现可圈可点

13分钟前
  • ziqian
  • 推荐

不是特别喜欢这个故事,但是第四星打给男一号。

16分钟前
  • Belgium
  • 推荐

居的旁白瞬间泪下,居本命和音饭最受不了他这样的声音。每部戏都虐死,先是和贺再是直江,居的戏都不敢看第二遍。两星给居,一星给配乐、画面以及小草。不是为了SMAP,不会看这个电影,毕竟还是有国民立场。

18分钟前
  • 马克西米利安
  • 还行

给电影三颗星,给中居整颗心

22分钟前
  • 蘇湛
  • 还行

那些看不懂电影的人可以去看动画片!!!说《我想成为贝壳》是拿一个特例要为日本战争罪行翻案,其实他反应的是战争给一个普通家庭一个弱者一位懦弱的平民带来的苦难,片中处处在反应战争的残酷,这是很深刻的反战。最后的台词,都快成了“我们不要战争”的大白话了,就有那么多白痴瞎骂!

26分钟前
  • 默默喧闹
  • 力荐

这部片豆瓣只有700人评价?好像不是很热门嘛。值得一看的片子,比较沉重。想写的东西比较多,暂时没有头绪。第一次看中居的片,没想到此人演技相当之好。

30分钟前
  • StarKnight
  • 力荐

要不是为了中居居和阿部桑。。。

34分钟前
  • Quorra
  • 较差

中居是个老戏骨。。。草出来的时候我忍不住笑场了。。。最后被套住头抚摸照片实在是太戳了好么。。。

35分钟前
  • LILY
  • 推荐

战争对于人的碾压和毁灭,从肉体到灵魂。是来生再也不要当人,也不要当动物,而是当一枚贝壳,静静沉入海底。中居桑还是很有演技的,尤其临刑前暴瘦的样子,绝望无力空洞血红的大眼睛竟然有点像杰克.吉伦哈尔了。

39分钟前
  • 倒带
  • 还行

我只想说,参军前那帮人可不管是什么战争,一副光荣和兴高采烈的样子哈.

44分钟前
  • 肉丝虾
  • 还行

中居桑你真让人心痛啊

49分钟前
  • Yolanda
  • 力荐

这四颗星是给中居的,这片...不知道说些啥...

53分钟前
  • Reneeeee!
  • 推荐

战争背景下普通人的悲剧。再次证明中居还是更适合正剧。

55分钟前
  • sweetbear
  • 推荐

绝非翻案,而是感人至深的反战电影,战争这种东西是人类最大的灾难,给普通人带来的苦难太残酷了。没有国界,没有民族,没有立场,让人恐惧战争的画面实在是太多了。中居正广演的是真心好...看结尾看哭了,日本的海很美,枫叶也很漂亮,但愿可以投胎到一个没有战争的来生吧,每个因战争挣扎的灵魂。

57分钟前
  • 小药水
  • 力荐

越是感人,我越觉得悲哀。

1小时前
  • 流言
  • 很差

美国人也确实不是东西,审判过程随心所欲,上诉规定又是乱七八糟。日本人是有罪,可也不能这样玩别人吧。

1小时前
  • fallingraining
  • 推荐

很久之前看过的片子了。原来是中居正广。

1小时前
  • momo
  • 力荐

草剪刚的样子突然出现的时候我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1小时前
  • HINSun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