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是由 Hulu 和 BBC Three 联合出品的限定剧集。于4月27日开播,一共12集,目前已完结。改编自萨莉·鲁尼(Sally Ronney)畅销小说 Normal People,剧集《普通人》运用清新的色调、精致的镜头和细腻的原声带,将我们带入这两个“普通人”的爱情故事里。
“谁是普通人?”这是剧集向我们抛出的第一个问题。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发现,男主角康奈尔(Connell)和女主角玛丽安娜(Marianne)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普通学生”。康奈尔性格内向害羞,对敏感的事易产生担忧,但因为阳光的外表和出色的成绩,成为了高中里的头号男生;玛丽安娜内柔外刚,出身富裕,因为咄咄逼人的言行而被高中同学待为局外人。
看似优秀出色的康奈尔实则缺乏安全感,而看似高高在上的玛丽安娜实则内心非常脆弱。两个敏感又不安的人在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环境里相遇,通过一次次的试探发现,对方其实是那个能让双方安心的普通人。高中时期的爱情是纯粹的,没有社会的复杂性和其他欲望的掺杂,但外部的环境成为了他们早期爱情的最大敌人。两个局外人在自我和群体之间寻找认同,尝试为他们的爱情搭建一座稳定的桥梁,但纯粹的爱情里参杂了不成熟,最终这段青少年晚期萌芽的爱情也不了了之。
进入大学之后,两人都经历了早期进入社会的碰撞,在陌生的城市、各类社会人士和高强度的学业面前,康奈尔成为了都柏林的“局外人”,玛丽安娜则适应了身边的陌生。一次偶然的机会,康奈尔和玛丽安娜再次相遇。过去意犹未尽的感觉又一次点燃了他们之间的爱情。中途跌跌撞撞,两个“局外人”因为各自的命运认同和完全理解最终走在一次。但这段成年早期的爱情最后站在未来面前,等待他们的去留。《普通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并没有过分地利用、消费两位主角的阶层或贫富差距,而是让他们的性格逐渐延展,让显白的性格与隐性的细节交叉碰撞,在一段极其丰富的情感体验之中,探讨人与人之间关系更大的可能性。主角二人既不沉沦也不超越,而是不断地相互影响、补足,让我们意识到“爱”在人一生当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普通人》是一部关于感情和亲密的剧集。主题为感情的剧集有许多,但《普通人》做到了将主题聚焦在两位主角的交流、感觉和性上。许多剧集虽然以感情为主,但感情始终是其他主题的辅佐,需要依靠其他主题或者故事线来支撑。《普通人》用时间推动故事的发展,仿佛为观众构造了一座桥梁,在一步步跨越桥梁的同时,体会到故事的发展和双方的感情交叉。
在表现形式上,《普通人》里运用了大量的对话和特写。表面平淡的对话其实是双方在时间和空间上对两人关系的揣测和总结。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的爱情十分纯粹,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份纯粹的爱情里始终会参杂其他社会性因素,比如金钱和事业。双方的对话内容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得成熟,让观众直接体会到这份爱情在时间上和心理上的变化。这份变化也是对爱情最真实的刻画。无论是高中毕业舞会的争执,大一暑假分开时的误解,分隔两地的远距离交流还是最后在事业和爱情之间的选择,《普通人》平铺直叙地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爱情的弧线,而这个弧线则映衬了大多数人早期爱情的发展轨迹,在他们的选择、争执、误解和交流里,我们都能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爱情与我们故事的共性。爱情的表现形式分为有形和无形,无形在于两人之间的对视和感觉,有形则在于交流和性。
《普通人》的镜头美且细腻,导演伦尼·阿伯拉罕森(Lenny Abrahamson)和希提·麦克唐纳(Hettie McDonald)运用大量浅焦特写镜头向我们展示了故事主角在他们爱情变化途中的微表情和潜意识动作,同时也极度增强了我们作为观众对两位主角共情的可能。这些细节的展现无论是在镜头还是故事叙述上,都进一步地增加了这份爱情的厚度,而不仅仅停留在平淡的言语之上。有形方面的性上,两位导演同样运用了大量镜头为我们刻画男女主角的性交流。从早期的试探到后期的释放,康奈尔和玛丽安娜的性生活也是表现他们爱情弧线的重要媒介之一。
他们的性搭建于爱情之上,每一次的性交流都进一步地告诉观众:他们对双方仍有感觉。他们的性是无私的、是纯粹的,体现了他们的绝对亲密。这份跨越五年建立的绝对亲密在绝对裸露的性中显得更加珍贵,因为完全裸露代表了完全信任,在完全信任的基础上他们在对方的身体里寻找自己身体缺少的那一部分。而完全信任则代表了两人的绝对亲密。两位导演通过在细节、交流和性上的交叉运用,从多个角度,为我们构造了一个立体、绝对的爱情故事。
在《爱在黎明破晓前》里,赛琳娜(Celine)和杰西(Jesse)因为在火车上的偶然相遇,而坠入爱河;在《星运里的错》里,海泽尔(Hazel)和加斯(Gus)因为在支持小组上的交流,发现对方是自己“错误”人生的完美填补;在《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里,埃利奥(Elio)和奥利弗(Oliver)在夏日的北部意大利相遇,最终将对方写进自己的命运里。这些集中描绘初恋和感觉的作品都拥有一个共通点——细腻。在《爱在》三部曲里,我们也随着男女主角年龄的增长,体验了爱情从最初的甜美和纯粹到婚姻生活里的茶米油盐,双方的感觉和性也少了成年早期的那份绝对亲密,不过与《普通人》相同的是,《爱在》三部曲也运用了大量对话来推进故事的发展,时刻在有形的方式上展示两位主角的感情交流。在《星运里的错》和《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两部作品也都改编自小说)里,这两份对初恋的刻画与《普通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部作品都将初恋爱情的感觉和亲密放在了无形和有形的镜头上,从两位主角和感情的多个角度,刻画了一个又一个细腻真实的爱情故事。正是因为故事中的细腻,才唤起了我们记忆中的细节,那些与过去恋人或者现在爱人的记忆碎片,为观众打造了一个立体的交流过程。
但除了细腻的镜头和多样式的结构,为什么两个“局外人”的爱情故事会如此吸引人?因为这份爱情的双向性,和两位主角的真实性。在剧集里,两位主角的叙述是平等的,我们可以同时体验双方因为这份爱情所感受到的悲与喜,从而不会单方面地倾向于任何一位主角。叙述上的平等打造了更强的代入感,一次次问题的爆发和误解都让我们站在双方的角度来感受。而两位主角塑造的成功也在于他们人物的真实。各自家庭的问题为两位主角奠定了性格基础,使得我们在第一时间能揣测双方在关键时刻,会对这份爱情做出怎样的决定。康奈尔与玛丽安娜对于双方的了解,在那些错过的时间和与其他人交往的日子里,两人在这份爱情上的考量又进一步让他们更加成熟,认识到这份爱情和彼此的珍贵。这也是《普通人》如此出众的另一个原因。他拥有一个过程。
不同于大部分爱情剧集/电影,两个人之间的爱情往往来得快且激烈,但消逝得却不明不白,而《普通人》则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过程。在爱、感觉和绝对亲密的基础之上,双方加入了对自己和对爱情的思考,为故事的塑造添加了可观性。故事结尾玛丽安娜对康奈尔说道:“不是因为你,我不会在这里,我也不会是现在的我。但我们都对彼此做了太多。”爱情中最珍贵的,难道不就是跟随对方的轨迹,一起成长,一起认识自己,一起见证生活中的改变吗?
成长于信息时代的千禧一代,可能在接二连三的人工智能界面上已经忘记了爱情的细节和绝对亲密的舒适,《普通人》里孔雀蓝的爱尔兰告诉我们,爱情中有形和无形的细节,才是最值得被珍藏的宝贝。
作者:610(本文首发于公众号「英美剧漫游指南」)
1.点击此处进入公众号推文,参与送书活动。赠送原著作者Sally Rooney的原版英文小说《普通人》《聊天记录》;
2. 我们会录制播客来聊《普通人》,请订阅播客「英美剧漫游指南」并期待。
这部2020年的最佳爱情剧,看似小清新,却暗藏玄机,真正看完的观众才知道,它并不只是“又一部青春剧”。
由Hulu和BBC 3联合制作发行的《普通人》(Normal People),改编自2018年出版的同名小说。4月29日一次性放送,豆瓣8.9,烂番茄88%新鲜度,Metacritic84高分。
这部剧在BBC流媒体iPlayer刚上架就创造1600万次的搜索量,以接近两倍的数据打破《杀死伊芙》(Killing Eve)第一季的纪录。
“小变态”Jodie Comer发了一条ins story,称赞该剧男女主之间的化学反应让她大脑爆炸,她被两位主演美好而真诚的表演彻底“杀”到:
本剧一共12集,前6集导演Lenny Abrahamson,曾执导法鲨主演的《弗兰克》,以及奥斯卡获奖影片《房间》(《Room》,不是cult经典《The Room》);后6集导演是女性导演Hetti MacDonald,代表作品有同志电影《愈爱愈美丽》。
两位导演风格各异,对应《普通人》叙事的两个阶段,这个我们后面会聊到。
(本文是分析文,接下来的内容涉及全季的剧透)
想看甜甜的恋爱而打开《普通人》的观众,尽管某种意义上也能得到满足,但看到第2集不到30分钟里出现四段充满情欲的亲密裸戏时,不免会感到吃惊。
主人公Connell和Marianne是少有交际的同班同学,两人唯一算得上特别的关系,是Connell的妈妈在Marianne的家里做保洁。然而剧情根本不在暧昧和暗恋的阶段拖沓,告白、亲吻,迅速搞定,第1集结尾两人已经约好下次到Connell家幽会。
第2集开始,全剧高密度出现各种露骨的激情戏份。我做了一个统计,12集中有8集都有大段裸戏,平均每集1.25次,第5集和第12集甚至有男主的全裸戏份。
为了形象描述本剧激情戏的盛况,转述男主演员Paul Mescal在采访中讲述的一个小故事:
“我给父母提前打了招呼,说家里的老人可能不太好接受(我的激情戏)。奶奶知道后赶紧提醒我的姑祖母Mary:剧里有很多性感画面,如果你感觉这种戏要开始了,就快走开,自己找点事儿做。”
“第2集,我们开始亲嘴了,Mary心想那种画面要来了,赶紧出门遛了会狗,心想这么一个来回慢慢走,激情戏应该放完了。然而她低估了那段戏的长度,回来时刚好进行到高潮,她只好站到门外,听到激烈的声音渐渐没有了才敢进屋。”
剧中还涉及了SM议题,这一点我在后文会具体分析。而本剧女主Daisy Edgar-Jones和《五十度灰》女主达科塔·约翰逊真是既形似也神似,另外和安妮海瑟薇也有几分相似之处。
裸露戏和激情戏对演员的要求极高,需要适应在镜头前展现自己的身体,贡献准确而有情感的表演,还要和搭档展示出让人信服的化学反应。
拍摄这些戏份离不开Ita O'Brian,片场的亲密指导(Intimacy Co-ordinator),她还参与了《性爱自修室》的相关工作。亲密指导不仅是为亲密戏份做编排——像排舞一样,还要与演员、导演、服装部门等沟通,为角色做定位,帮助演员更好地呈现角色和亲密戏份。
演员会穿上专用服装、或在私密部位穿戴一些隔离物,避免不必要的裸露和生殖器官的触碰;特写镜头之外的身体部位会穿衣服,比如拍摄上半身时,演员会穿着裤子;即使有全裸镜头,也只是在拍摄单个镜头时要求演员脱光。
从剧名《普通人》入手,有人说《Normal People》应译作《正常人》,对此我持保留意见。小说作者在London Review Bookshop读书会上提到:名字是等整本小说写完后才取的,想要点出的就是normality——生活中的普通甚至平淡。
她曾读到Margaret Drabble的小说《The Millstone》,主角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与写作——“我深信我所经历的,一定是很普通的经历,否则它们就不值得被写下来。” 两位主角多多少少都和“普通人”这个概念有一些联系。
Marianne主动将自己与“普通人”区隔开,有时觉得自己比“普通人”要高一等,有时又差很多。她家境优越、性格孤傲、有些敏感与早熟,自然和旁人不同;但由于原生家庭破碎,受到父亲和哥哥的负面影响,又会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一切糟糕的事情都是自己应得的。
Connell则时刻维护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形象,经营自己受欢迎的运动型男生人设。他太在乎周围人的看法,不愿和Marianne在公开场合走得太近。第1集两人亲吻之后,Connell的第一反应竟是“不可以让学校里的同学们知道”。
毕业舞会上,Connell没有邀请Marianne,让她一个人留在家里。而其实,周围人对他们的事早就心知肚明,只是没人介意罢了。
Connell提前离开舞会,给Marianne打电话道歉的那场戏,哭戏表现和台词功底都很不错,很难想象本剧是他的处女表演:
第4集,两人分开后,在中产阶级聚集的圣三一学院开始大学生活。Marianne和同学有很多共同话语,社交如鱼得水,而Connell却迟迟不能融入大学环境,只能独自上课、阅读、打工,内心全是对家乡“普通”生活的怀念。
两人的处境和心态约等于发生了一次置换,但新的环境并未解决他们旧的问题,一些新的问题又逐渐浮出水面:Connell因为好友逝世而抑郁,而Marianne对渣男男友言听计从,不愿从不健康关系中脱身。
第11集,两人终于回到家乡Sligo,重归于好、旧情复燃。然而正在鱼水之欢时,Marianne提出想让Connell“打她”的要求。
Marianne受虐倾向的形成和成长环境息息相关。父亲对母亲家暴,哥哥长大之后也对她实施言语和肢体暴力,母亲看在眼里却不加制止。
Marianne渴望被爱,却在潜意识里把暴力和激情划上了某种等号。她之后的几任男友都有性虐倾向,而她也从受虐中得到和“普通人”一样被在乎、被关爱的错觉,因而即使关系再不健康,她也难以下定决心离开。
Connell知道Marianne的故事,答应过她自己永远不会对她做出那些事,所以拒绝了她的要求。即使SM可以只是性爱中的插曲,他的本性和内心的温柔也不允许他做这样的事。
两位主角分分合合太多次,眼看又要不欢而散,实在令人揪心。
接下来从叙事和影像风格分析,《普通人》怎样将分分合合的感情纠葛讲得动人而又深刻。
故事发生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爱尔兰,年轻人受经济影响大多意志消沉,对未来感到迷茫,但《普通人》却少有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评论,而是极大程度地关注两位主角的内心成长和情感状态。
叙事结构上,每3集构成一个段落,分别讲述不同阶段的人生故事,以及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化。
前3集讲高中生活,以毕业舞会作为收尾;4-6集进入大学生活,两人因为交流失误,都误以为对方想分手;7-9集讲述两人分开后各自的生活;10-12集讲两人帮助彼此解决人生中最核心的问题,两人都因此变得更好。
这也对应了《普通人》在时间结构上的特点:每一章或每一集的开始,总有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跨度,把两人的生活挑出来,只去讲述与另外一人交集的部分。
叙事节奏上,经过前3集的暧昧、激情和心痛,观众的情绪像坐过山车,第4集却突然在叙事上宕开一笔,我们在镜头里找不到Marianne了,只有寡言少语的Connell带我们在圣三一学院安静、沉默地游逛。
演员Paul Mescal和Connell一样,在高中玩运动,在圣三一学院读大学,戏内戏外的相似也穿透屏幕给观众带来某种真实感。
Connell在第4集的课堂上评论简·奥斯汀的小说《爱玛》——“她全书都在从爱玛的视角叙述故事,却突然以奈特利角度书写了一个章节,这种写法让我印象深刻,我感到一种片刻的平衡与关切。”
剧集脱离原著的故事,大胆地花了大半集的时间,让叙事节奏缓慢下来,用Marianne的不在场来铺垫一种悬念和期冀,其实也正是一种“片刻的平衡与关切”,让我们更能理解Connell对融入新环境的努力、对Sligo的生活的怀念、以及一种无法自在做自己的孤独。
这样别具一格的叙事手法,全剧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
第6集采用倒叙,先讲述Marianne在水池边心碎地摔了水杯,再交代发生了什么。
第10集以Connell去心理咨询为线索,穿插起Connell因为故乡好友的逝世而抑郁失落、Marianne为他疏解心情的剧情。
第9集讲Marianne独自在瑞典的生活,却以两人的邮件往来作为旁白,解释了Connell如何帮助Marianne找到勇气去离开一段恶劣的关系。
这集结尾十分有人文关怀的色彩,Marianne的独立和勇敢给观众带来鼓舞,片尾时,通常的黑屏被换成了瑞典美丽的天空。
镜头上,全剧充斥了各种“贴脸”的特写,跟着他们在校园穿梭、展示两个人的日常对白、记录他们的情绪表达。
Lenny Abrahamson执导的前6集更是把这样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大量的手持镜头,拍人永远是浅焦特写,我们的眼中似乎只能看见Connell和Marianne,环境和周围的动态都变成不重要的模糊背景。
在剧集的前半段,我们需要进入一种氛围,去体验主角在恋爱和成长中的情绪。当镜头跟着主角走时,我们能更真切地了解两位主角,时刻抓住主角的表情,与主角共情,更好地融入剧情。
剧集的前6集如果切换中景或者远景,去呈现环境和人物的关系,会打破塑造出来的亲密和暧昧氛围。 但进入后6集,Connell和Marianne有各自的生活,影像风格自然也需要一些变化。导演Hetti MacDonald虽然保留了清新的画风和虚焦特写,但明显增加了很多明亮的画面,在取景上也有更多表现环境的固定镜头,极大地利用环境特质来烘托角色的情绪和感知。
很多人评价《普通人》是《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之后,再次带来夏季恋爱感觉的影像,而我看到第8集的“意大利之行”就真的惊了——豪宅、泳池、自行车、广场,一切都太像了:
说完影像和叙事,最后再说说文本层面一些零碎的感想。
导演Lenny Abrahamson透露,早在《普通人》小说出版前,制片公司就和作者Sally Rooney取得了联系,商谈改编成电视剧的相关事宜。小说曾入选2018年布克奖长名单,获得2018年科斯塔图书奖的最佳小说奖。而原著作者深度参与电视剧的编剧工作,保证了剧集忠实于原作,许多对白都原样保留到了剧里。
《普通人》少有对政治的援引和评论,但在圣三一学院的故事阶段,涉及一些相关内容。
Connell不常表达自己的观点,却因为一个新纳粹主义者而与同学Gareth产生分歧。Gareth认为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而Connell反驳到:不应给新纳粹主义者提供传播仇恨的平台,这与支不支持言论自由没关系。否则按Gareth的逻辑,必须邀请全世界人参与讨论,不然就侵犯了他们的“言论自由”。
Marianne也和一个男生对“事实是否是一种社会建构”这个话题产生争论,男生认为事实就是事实,“重力”不是社会文化建构的结果,它本身就是存在的。而Marianne则指出:“事实”的确存在,但社会建构主义是去分析这些“事实”如何传播,从而去研究知识的产生。
从这两处情节,可以看到《普通人》拥抱当代大学生热衷的后现代主义,两位主角都是左派青年,在政治图谱上三观吻合。但是两人间明显的阶级落差,就像房间里的大象一样,从剧集开始就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第8集,Connell获得大笔奖学金,对经济状况的剧变感到不适应。Marianne也坦白自己没有好好想过阶级差异对Connell以及他们关系的影响,并告诉Connell,只要相信自己值得有经济实力上大学、值得拿文学专业学位、值得去欧洲旅行并懂得欣赏艺术,就不用对自己感到愧疚。
剧集另一个突出的议题显然是性,《普通人》展现了一种自然而互相尊重的性关系。一方面,通过Marianne的成长讲述了一个女性崛起的故事,为受到性暴力的女性赋权。另一方面,通过展示真诚、开放的性,提出了新时代一种互相尊重的亲密关系模范。
第一次坦诚相见时,Connell多次询问Marianne的感受,表示如果不舒服可以随时叫停,不要觉得尴尬。之后当Marianne腹痛时,两人也自然停止了进一步的亲密行为。
另外,亲密关系中关于暴力和性癖等话题的探讨,也祛除了性方面的羞辱,让这些议题走入光亮的讨论环境。
作者Sally Rooney曾获得欧洲大学辩论大赛的最佳辩手,这解释了为什么辩论社成为两位主角重遇的一个契机,看来也是作者自己经历的某种内化。同时也解释了作者为什么对政治、阶级等话题采用一种激进、明确的讨论方式,却又不让这种辩论式的讨论喧宾夺主,以至于影响到对两位主角关系的塑造和描写。
我们跟随Connell和Marianne经历了分分合合,最后也一定能感受到,体验永远是大于理论的。正如Sally在另一本小说《聊天记录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中所写的:“有的事你只有活过才能懂得,而我这次不想当一个分析的人。”
也许《普通人》带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就是在这个全球疫情的时期,隔着屏幕再体会一次触摸是什么感觉,以及爱是什么感觉。
(文章部分截图来自人人影视译制熟肉)
THE WORLD IS BETTER ON TV
出品:英美剧漫游指南(KillingTV)
播客:在小宇宙、网易云、喜马拉雅或其它泛用型客户端搜索「英美剧漫游指南」
公众号/微博:英美剧漫游指南
爱尔兰的Element Pictures电影公司为BBC和Hulu制作的12集连续剧《正常人》4月29日在Hulu上正式播出,不到一周,油管上已经充满了对这个剧的赞誉,对男女主角的采访一个接一个,很多采访人预测《正常人》将问鼎金球奖,艾美奖。男主角康奈尔由爱尔兰24岁的演员保罗.麦斯卡出演,女主角玛丽安是英国21岁的演员黛西.埃德加.琼斯。采访他们时问:你们认为应该怎么看这部剧?他俩异口同声:binge-watch, definitely binge — 一口气追完。
于是我一口气追完了12集。剧是根据爱尔兰女作家莎莉.鲁尼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去年我讲过她的两本小说《正常人》和《聊天记录》,两本书都是一出版就上了畅销榜。这部剧非常忠实原著,两位演员真的是天才表演,把人物心理活动把握的丝丝入扣。
看过书的都知道这是青春成长的故事。青少年的不自信,不安全感,孤独,对爱的渴望,对性的好奇,渴求认同,同学之间的歧视和竞争,校园凌霸…所有青春期的问题都探讨了。
说到青春期,现在的高中生天天想的是什么?玩和性。反正我了解的美国高中生就是对这两种东西最感兴趣,怎么玩手机玩互联网玩体育,然后就是性,越多越好。至于学习,那是工作,不用天天想着你也得做。康奈尔和玛丽安也不例外,但他俩与众不同的是,他们都很聪明,爱学习爱读书,比同学知道的多,也因为如此,他们并不是最合群的人,尤其是玛丽安,被同学们认作是怪人,久而久之她自已也认为自己是怪人。康奈尔比玛丽安要好一些,是因为他体育好,长得又帅,也比较随和。而玛丽安“破罐子破摔”,你说我怪我索性大张旗鼓地怪。她对老师同学都貌似不屑一顾,说怼就怼,但内心深处,她孤独也没有安全感。康奈尔其实也没有安全感,对自己的感情不清楚,优柔寡断。
麦斯卡和琼斯把这两个复杂的少年演的就像是他们自己,我尤其觉得琼斯的玛丽安演的太好了,比我读小说时脑子里勾勒的玛丽安漂亮,但黛西.埃德加.琼斯的天然的样子正是书里的玛丽安。琼斯的母亲是爱尔兰人,父亲是英国人,她在伦敦长大。她五岁就开始演出,这次是经过试镜被选中的。演康奈尔的麦卡斯也是去试镜被选中。他是第一次演连续剧,他以前多是演舞台剧。一开始我觉得他作为高中生有点老,也不够帅,但看到一半我被他的演技征服。
他俩之间的“电”是完美的。要拍好一部青春剧,避开性爱是不可能也是不真实的,但没有一部青春剧的性爱比这部拍的好,剧中的裸镜很多也很大方无保留,正面背面侧面,应有尽有,《纽约时报》有好几篇关于这部剧的影评,其中一篇的标题是:《正常人》对性的表现是严肃认真的 - “Normal People” Takes Sex Seriously。这是一种美式幽默,并不是说这部剧把性诠释的很严肃,而是说,他们拍性就真的拍性,不含糊不打折扣。《洛杉矶时报》的标题是:This is how ‘Normal People’ made some of TV’s steamiest sex scenes。美国演员不演正面裸已经成为欧洲人的笑话,美国到底是一个清教徒创建的国家。但这部剧里他俩表现的性不脏不俗不色,他们是用性去了解对方,去解除内心的恐惧,尤其是玛丽安,她的爱,性,表达,决定都太复杂。他们的性是青少年成长的探索,是爱情的给予和接受,是欲望的释放,甚至是手足无措的一种表达,也是快乐和痛苦的混合。
采访人问他们,导演有没有对他俩做“亲密测试”,他们点头:做了。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而且导演阿伯拉罕森还为他们雇了一个“亲密关系协调员” - intimacy coordinator,她是英国人Ita O’Brien,她也为英剧“Sex Education”做了“亲密关系协调员”,她的作用是怎么样让性爱看上去和真的一样,同时演员还不难受。琼斯在签合同之前和她母亲做了长谈,最后决定出演。麦斯卡和导演讨论了之后,也没有问题,他认为自然的裸露是对原作的诚实。他们是真正的艺术家,完全从艺术角度看待表演,非常令人敬佩。当然对保守的美国观众,这简直是一次革命,尤其他们表演的如此真实自然干净。记得汉莫和甜茶演《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他俩都坚决表示不前裸,瓜达尼诺深知美国影视界的习惯,删掉了有关情节。《正常人》的导演在开拍前对两位演员制定了“亲密规则”:开放的交流沟通,透明度,双方同意范围内的触摸,清晰的编排。他们排演时都穿着长裤,每一个角度翻转都制定好,摄影机也找好了可信的角度,演员必须用自己的力量撑住身体,但看上去好像是真实的接触。麦斯卡说拍完剧他的肌肉增强了很多。
现在我们明白《纽约时报》说,这个剧对性爱的表现是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指的是什么了。
玛丽安和康奈尔的恋情断断续续了好几年,中间她也有过其他男友,可以看出她和那几个男友的亲密是不和谐的,因此这部剧也是对青少年的一个启示,让他们明白什么样的性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导演说他的孩子一个12岁一个8岁,等他们长大一点,他会给他们看这个剧,让他们明白性可以是“非常积极非常美妙的。” 采访者说,的确很美妙,唯一的问题是,这部剧正好在新冠居家期间播出,很多年轻人都是独自隔离。导演阿伯拉罕森说,也许你需要有人从外面反锁上你的们。lol
剧里有大量的歌曲,大多数非常好听,据说作家莎莉鲁尼把那些歌都列在了她的Spotify播放列表里。
很遗憾豆瓣上把这个剧名译成《普通人》。看完剧你会莫名其妙,普通人指的是谁?这里大家都是普通人嘛。Normal People是相对abnormal来讲的,不是ordinary people, 剧里玛丽安多次提到她感到自己很古怪,weird, odd。她对康奈尔也说过:我们是怪人,是吧?她从来没说自己ordinary。
最后一条好消息,莎莉鲁尼的另一本小说《聊天记录》也将由同一个影片公司和导演拍成连续剧。
p.s.: 萨莉•鲁尼的两本书《正常人》和《聊天记录》都出了中译本,是值得收藏的小说。
也许我们内心都有缺口,期待被填满。
我看《普通人》时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 一开始,我以为它在表现青春期的迷惘。接着,我嗅出了不宣而漫的阶级竹篱。后来,我认为它做得最好的地方在于,它关心并且准确地刻画出了即将迈入社会的青年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青年人的爱与性,敏感与懦弱,歧视与疏离,一一在画幅中直面而细陈。最后,我发觉其实它表达的是一个人如何建立自我的过程。
如剧名一样,《普通人》没有讲述波澜起伏的故事,它的情节非常日常,主角没有特殊光环。这样的剧名似乎在说,这只是一个关于普通人的故事。然而这个故事也并没有那么普通。因为它还涉及的是,我们该如何做一个普通人。康奈尔和玛丽安只想做个普通人,拥有普通的人生,普通的爱情,可是我们却从他们的故事中发现,成为一个普通人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你活在一个世界之内,活在人群之中。环境的一切外力将作用于你,你的一切内力的释放也将引发环境的反响。
我不想说,康奈尔和玛丽安是残缺的。我想说,他们有各自的缺口,需要被填满。康奈尔生活在单亲家庭,母亲将他养大,父亲在他的生命中是完全缺位的,这或许影响了他温吞、晦暗的性格。与多数人相比,他的家境都很普通,他对玛丽安心存仰止。他的自信心非常弱小,不敢相信玛丽安会爱自己。他没有勇气在众人面前表现不同的自己,他看起来没有观点,也没有爱好。他甚至不敢站出来维护自己的爱人。他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融入人群,即便这需要委屈自己和忍耐他人。玛丽安生活在一个充斥着暴力的家庭。新逝不久的父亲曾是这个家庭内的暴力分子。父亲死后,备受打击的哥哥将不良情绪都发泄在了玛丽安身上。而母亲处处纵容、袒护着儿子的过分举动。同时,哥哥嫉妒着玛丽安的聪明,他不断羞辱她、挫伤他。而母亲从未主张正义,她的淡漠神情于玛丽安而言无疑是一种冷暴力。这样的环境让玛丽安从未体会过被爱的感觉,她几乎相信自己有一种天生不会被爱的特质。家庭温情的缺失造成她的敏感、自卑,然后又转化为攻击性。而长期的受辱与被否定又导致她感情中的讨好型人格。
这样两个人撞在了一起。他们本是可以互补的。玛丽安可以给予康奈尔自信,康奈尔可以给予玛丽安爱的感觉。但他们自身所背负的,也同样可以互相伤损。在很长的时间内,后一种情形占据了上风。他们没有从对方那里得到自己缺乏的,只加重了自己原有的伤害。康奈尔无法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逃避自己在爱情中应有的担当。而玛丽安恰恰需要那种有力的明确才可能获得安全感。但等待换来的是失望,是误解。毕业前夕的最后一面,两人依旧没有建立畅通的交流桥梁,在违心中祝福彼此,分手。
我想是这样的,很多人,也许每个人,都有内心的缺口,需要被填满。我们干涸了太久。终于,遇到一场雨。我们感觉被填满,觉得自己需要的是一场雨。阳光打下来,雨水挥干。我们重新干涸,重新伤痛。我们失望了。于是我们用泥土装填自己,用砂石充塞自己,甚至用腐蚀性溶液灌注自己。而这一切,只会让我们变得更为残缺。真正的残缺,一种自作自为的残缺。
然而事情真有这么复杂吗?我们真的是残缺的吗?我们所需要的真的来自外在世界吗?这就是为什么我最后得出结论,这部剧讲的是一个人自我建立的过程。虽然玛丽安与康奈尔存在某种意义上的互补,但互补的意思并非我只能寄托于你,你只能寄托于我。我们内心的缺口是一种近乎天然的存留,它或源自家庭,或源自成长,但它并非我们自己造成,因此那不是我们的错,也不是病态的残缺。所以我说,那只是一个缺口。缺口是需要被填满的,但填满它的不是外界,不是外人,即便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般的良眷,也并不能建立对方的自我。自我建立的终极践行者和全能主导者,只能是我们自己。康奈尔和玛丽安可以相互拥抱,互相扶持,为彼此的自我建立分享养料,但他们终究还得靠自己,不是吗?他们走了很长的弯路,但好在,他们找到了答案,找到了自我。玛丽安将自己从爱情的国度放逐到天涯万里、地狱九重,直至她内心的声音触及底限,浮上表面。第一次,她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
她终于寻获了自我,回到爱人的身边。并开始重视自己的欲望,向爱人表达自己的需求。
康奈尔在濒临情绪绝境的谷底时接受心理治疗,将纠结已久的自我逐渐泡发、摊平。他不再否认他人对自己的肯定,鼓起勇气展现杰出的那部分自己。最重要的是,在爱情遇到症结时,他们学会了敞开心扉交流、解释,消除误会。
故事的结尾,玛丽安决定留下来,而康奈尔选择走出去,他们选择了不同的人生。美好的是,这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他们会在一起吗,还是不会呢?答案还有那么重要吗?他们已经成为他们想要成为的normal people。
其实在看《普通人》时,我想起了自己在青少年时期的经历,想起自己长年对自己的否定,想起自己幻化出来的爱情蜃楼。当我的世界终于变大,当我终于从梦幻中清醒,当我总算建立起独立的自我之后,其实,我反而感到无名的怅惘。从前那个懵懂却如此凝练的自己,我已经永远地与之陌生了。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公众号:段雪生)
这部剧带给我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的观剧体验。
第一次一口气看完一部剧,在深夜关掉屏幕后像是做了一场巨大的噩梦,万物都消失无声,满脸是泪,内心残留着钝钝的、仿佛刚刚经历了某种内在崩塌般的疼痛。
第二天没睡到6个小时就睁开了眼睛,眼前晃动着两个主角的脸,莫名其妙的哀伤依旧压抑着我。
这种感觉可以说是撕裂,emotionally drained,仿佛第一次看恐怖片后那久挥不去的震颤。
故事很简单,两个年轻内向的人——Marianne和Connell——从高中到大学毕业的恋爱纠葛。他们同是非常聪明的人,只不过Marianne更加锋利,排斥所有人,把学校视为authoritarian fantasy,拒绝规训和束缚;Connell则是温柔阳光的男孩,小心翼翼地经营着自己的社交。高中时期二人由于Connell害怕被别人孤立而分开,大学在圣三一学院重逢,又开始兜兜转转,分开又相聚。
这部短短的青春剧能给我带来如此特别的感受,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它所呈现的复杂性。两个主角性格的复杂、成长过程中心态变化的复杂,都通过细腻的镜头与叙事展现了出来。
就像一幅放大100倍依然可以看到清晰细节的画,每集20分钟所呈现的人的复杂性,演员表情的每一个变化,都能够延展到无限大。缺乏相似经历或者性格不够敏感的人只会觉得这是一部很无聊的剧,理解成青春期的矫情恋情。
所以很讨厌弹幕中飘过的诸如“渣男”等等对于Connell的评论,如果能理解这个男孩的细腻,便绝对不会用这样单一而绝对的词来试图概括他。
看完原著小说后这种感觉更甚。剧中已经很细腻的镜头,掩盖的是角色更复杂、深邃的内心感受。原著大篇幅的心理描写很难用镜头语言呈现。
Connell高中时期对Marianne的抗拒与爱是如何相互牵扯的,他是如何面对与Marianne的阶级差异的,Marianne对世界究竟有着怎样的疏离感,对Connell有着怎样的依赖,都可以在书中找到更细腻的描写。
比如,第三集中最感人的桥段之一,在Marianne倾诉完自己家庭暴力的经历后,Connell说,‘I love you.I'm not just saying that,I really do’。但剧中并没能进一步看出Marianne面对这句告白的感受。在这处,书中写道
She has never believed herself fit to be loved by any person. But now she has a new life, of which this is the first moment, and even after many years have passed she will still think: Yes, that was it, the beginning of my life.
正是Connell的爱使她的生命得以向新的阶段敞开,是Connell的理解与默契使她完成自己的成长。
这种二人成长的弥合性使这部剧不单单是一部爱情剧,主角二人的关系远超情侣关系,甚至超越soulmate,是一种深深嵌入彼此生命的连结。
因为二人如此相似并相互嵌入,所以如何面对对方,便是如何面对自己的生命。所以二人关系的每一个微小变化都意味着极大的改变。
Connell在泳池边伸手在众人面前拥住Marianne的那一刹那,实际代表与自己内心自卑的和解。
我想这是我被剧情深深吸入的原因。它展现了我心中最理想化的亲密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完成,彼此融合。
每当二人相遇,其他人都淡化为了背景,无论他们的关系处于哪个阶段,都从心灵散发出对彼此的致命吸引力,仿佛世界只剩下二人。
最能够展现这种亲密关系的是他们平静相处的部分。Connell经历着由故友逝去引发的抑郁,二人相隔异地,依靠skype联络着治愈彼此。在他们经历了与他人或失败或无趣的关系之后,深知能依靠的最终只有彼此。
无需甜蜜虚伪的誓言,沉默相望中便能确认只有对方能够拯救自己——我们共享同样的看世界的方式。
二人之间自然也有过猜忌与误解,都源于相似的自卑感——Marianne因为破碎的家庭中哥哥对自己的羞辱,害怕Connell不会那么爱自己,怕他厌恶自己的受虐癖好;Connell囿于二人阶级的鸿沟,无法敞开自己,也由于顺从的性格而害怕与Marianne的亲密关系会破坏自己原有的社交。
未能说破的一切背后都是对彼此的尊重,他们深知对方和自己同样敏感,所以生怕说出任何伤害彼此的话来。而在不可避免的受伤背后,经历的是相互的完善,对自身的认知,和对对方的爱。
在最后一幕,Connell决定离开二人的故乡,前往纽约学习写作,而Marianne选择留在原处。这一幕之所以如此动人,我想是因为他们相视流泪的时候,都知道已经完全接受了对方和自己的脆弱,已经完成了共同的成长——即便放手不再在一起,也不会再纠结于过去的伤痛,可以面对自己的欲望,迎来生命中其他崭新的、美好的一切。
当一个人的人生每一个重要节点都有另一个人陪伴,由另一个人塑造的时候,他便知道,没有什么能让彼此分开。
-END-
初夏时节,一部“英剧”《普通人》受到许多人赞赏。兜兜转转的爱情故事,青涩美好的青春,细腻入微的心理表现,构造出一部没有鸡飞狗跳却动人的青春爱情故事。因为害怕社交灾难,高中时代的校草不肯公开与怪胎女的恋爱,等进入圣三一学院,因出身社会阶层和家境的差距,过去的怪胎女完美融入新环境,两人身份高低互换。两颗内心卑微的灵魂向往着彼此却频频错过,又一次次回到彼此身边。如果不是有大量的床戏,这几乎像个日式纯爱故事。
这是个全球观众都能找到共鸣的故事,许多人有过类似的回忆。因为是一个发生在我的大学的传统文科圈子里的故事,被多人推荐观片,我来讲讲爱尔兰的阶层和我们圣三一的传统文科圈子,理工商科不在此讨论范围,因为每个圈子的风格和思维行为方式不一样。比如大多中国人比较喜欢去的那些热门技能专业如商科金融计算机的活动范围就跟传统文科不很重合,风格也不一样。
在西方,出身决定眼界和格局。出身阶层基本是固定的,你不大会想到要突破阶层,也不大可能掉到更底层。过去写过一篇关于18世纪英国社会阶级的文章大不列颠 | 18世纪新兴中产阶级上升与贵族落魄的大时代,虽然现在21世纪了,爱尔兰中南部也从英国独立了,社会阶层的基调却跟那时候没有很大不同。在《普通人》的故事中,女主家是很有钱的中产,每一代人去圣三一读书然后回老家做点家庭生意,男主则是爱尔兰西部小城Sligo的更典型的普通出身,女主因为家庭传统认为去圣三一是理所当然,男主的周围环境大多会留在老家,男主本人学业成绩优秀橄榄球打得好,按爱尔兰标准是个未来人才,但眼光局限是不会想到首都去读精英大学的。如果不是女主建议他报考圣三一,他最大可能是浪费掉高绩点去Galway上普通大学然后回老家过普通人的生活。另外,要知道Sligo是爱尔兰大诗人叶芝的故乡,这一点丝毫没有被提到。
在小地方,任何国家的小地方的杂七杂八的恶毒的人比例会比大城市多,可以参照之前的奥斯卡电影《布鲁克林》的女主的故乡小镇风格。所以,中产多金的女主在小地方是怪胎,一到都柏林就正常融入了,而在老家极其受欢迎的男主来了都柏林却因为穷酸和不自信无法融入。在都柏林有大房子可以随时邀请同学来玩给女主社交加分,穷得只有一双球鞋还要跟人合租的男主别说没地方请人来玩,他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了打工赚钱和学习上,根本没有机会社交。
在许多方面,此剧把圣三一学生生活高度还原:最出色的学生要多混社团组织活动,参见女主在大学里的第一个男友,第一次出场就把男主带去了GMB的辩论社(圣三一有两个历史悠久的重要辩论社,the hist与the phil,诸多名人如作家王尔德在此读书时也参加过)。其实在牛津剑桥圣三一这类古典精英大学中,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一小部分,社交反倒是一大部分,如果你关注过国会议员们的大学背景,多会发现许多人没有好好学习而是忙于社交。辩论是文科学生最热衷的活动。我此前也曾写过对这种文化的负面作用的思考,见欧洲人为什么平白无故地过度自信。不过成绩虽然没那么重要,坏成绩还是会被引以为耻的,比如英国现任首相鲍里斯强生,以二等成绩从牛津毕业,引以为耻。
男女主角拿到的奖学金是圣三一悠久传统之一。本科第二年,可报名参加,通过后会得到五年学费免除、免费校内宿舍(不是很多人来都柏林申请的那种学校推荐的校外商业宿舍)、平日免费晚餐。他们参加考试的古典大厅叫exam hall,上大课与研讨会在arts block,进晚餐的老建筑是the 1592 dining hall。关于免费大餐不需要很羡慕,有严格时间限制,准时关门,我怀疑需要认真自习和打工的穷男主是没多少时间去蹭饭的。我去吃过,学院长桌、身着黑袍的学者们、餐前餐后两次拉丁语祈祷被我收入圣三一怪异体验名单。努力学习拿到奖学金后学生就可以松懈了,接下来只要每年都通过(英国爱尔兰体系的通过是50分,文科因压分严重70分一等很难拿到)就不会被取消资格。所以考入圣三一还没改变男主生活因为他没时间没钱去正常社交,奖学金才真正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如果对比今天的圣三一与三十年前,爱尔兰大众还很穷,也只有上层阶级和中产上层才进得去那个年代,今天的圣三一显得越来越平民化和低质化,三十年前的毕业生看到今天学生们连reading list都读不完,口语中充斥大量大众词汇大概也会叹息,三十年前奖学金只给每个专业第一名,如今大概每200多人的专业中能有六七人拿到奖学金。在牛津剑桥也同样,如今中产成了主要生源。反观国内,曾经高考可以改变命运,随着阶级固化,上名牌学校越来越拼家庭资源,很向西方看齐。。英国的传统精英路径大概众所周知是伊顿——牛剑,爱尔兰也有类似顶级路径为Blackrock——圣三一。如果在三十年前,非这种贵族私立学校的出身会无法融入圣三一核心圈子,今天显得宽容了许多,但剧本最大的bug依然是,小地方公立学校来的女主似乎轻松融入了,虽然可以解释为用学霸头脑和家里经济支持与大房子来加分,实际操作会有困难。我身边实例,有一位同是圣三一老校友的医生爸爸躺平佛系教育,把儿子送进公立学校,结果现在儿子在大学饱受困难,吸取教训的爸爸接下来还得把女儿送进昂贵的私立学校。不过,以上经验只适用于牛剑三一这类古典“精英”大学,其他平民大学不走这里的套路。题外话如果只是真正想扎实学习,平民大学其实要好得多,因为首要目标是去学习的,而“精英”大学,学习倒不是首要的,尤其体现在传统文科。
我看了小说作者萨莉·鲁尼的简介,她本人来自比男女主角老家还要小的西部小地方,可见有多拼,本科圣三一文学,拿到了奖学金,研究生大概出于自信膨胀,换了专业到政治,水土不服,转攻美国文学毕业拿到学位。我猜测其水土不服原因其一换专业很辛苦其二每个圈子要重新弄懂,不经历不知其痛苦。好在她本科也在圣三一,大环境是熟悉的,能止损换回文学类专业,因为学院很不鼓励研究生换专业,如果成绩基本合格,他们会劝你坚持到毕业。于是小说作者给了女主她自己没能成功的希望中美好的一切:政治学科优秀学生,方便社交的自家大宅。
我在校外社交圈是加入了都柏林的一个交响乐团,团里也有中产校友,同样没有跳出阶级的欲望也没有跌到下一层的可能。从过去的古典精英大学可以看出,在西方,社会总体在走下坡路。反观国内,阶级固化即将完成,过去拼搏的中国人总有一天会放弃,然后社会也慢慢转向整体下坡路。剧中的青春和爱情已经有太大的后劲,可是当你看到我写的这些西方阶级的文字,会不会更觉沉重。
---
更正一下sligo学校里的球赛,我问了个电视台体育频道的爱尔兰人,他们大概打得不是rugby而是盖尔式足球,因为rugby是英式橄榄球,这个在私立上层学校和都柏林常见一点,我身边都是打rugby的所以觉得是rugby,但是爱尔兰西边尤其平民公立学校一般都是打Gaelic football。
---
公众号:穆尔登格
看完这部剧之后看了组里的很多讨论,发现一部分观影者会使用“渣”、“苏”、“虐”、“甜”这些标语化词汇来描述这部剧和表达自己的观影感受,更有一些人会站在道德和三观的高度上去审视Marianne和Connell的每一段关系、每一次行动。这种标签化的思维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忽略了每一个角色的复杂性与独特性。他们是单方面拒绝去理解和思考人物的弧度变化、情节的曲折和动人,这种傲慢的态度更是对作品和创作者的不尊重。
就像我之前在某个讨论帖中曾表达过的一样,部分观影者会认为男女主的这种不够“干净”、“正确”的恋爱模式(a)擅自代表了普通人的爱情(B),但我认为,这部剧想要表达的不是B=a,或者B只有a这一种,而是a也可以成为B的一种。Normal People那么多,每个人的恋爱感受和思维方式在产生爱情的过程中都有微妙的不一样。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自卑(原生家庭的缺陷、社会地位不够高、金钱带来的自卑感、身材不够完美)而产生自己不值得爱情的想法。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正常的,我们都可以去爱,也都值得被爱。我们作为观影者,不能站在上帝视角去评判说「因为男女主角最终要在一起,所以他们曾经和其他人在一起过是男女主角不够道德、三观不正」。不是这样的,恋爱、成长是一个很复杂多维的过程,也正是和其他人的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
这部剧的时间跨度是从高中直至工作,这个时间段的大多数年轻人都十分茫然和迷惘,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对于自我的认知尚且不够清晰和准确,对自己未来方向都感到十分困惑,又怎么可能在每次关键时刻都以一种十分健康和“正确”的态度去面对爱情、金钱、学习、社会地位呢?《Normal people》以Connell和Marianne的关系,非常细腻、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年轻一代在亲密关系、爱情、性中微妙的情绪流动和心理环节。男女主各自人格的成长与彼此关系进或退交织在一起,有冲突、有误解,但他们对待这段关系都是一种不掺杂任何成分的真诚。
剧情主线:
高中,Marianne和Connell在私下里交往。
女主Marianne热爱阅读,成绩好,没有朋友,性格是怼天怼地,班上的同学们都不喜欢她,嘲笑她“丑陋、平胸、不爱打扮”(书中有说过学校里同学都认为Marianne是全校最丑的女孩)。她是「你们越不喜欢我怼,我就偏要怼」的性格,表面上非常不在乎,其实内心里是一种讨好型人格。她对暴力有一种非常复杂和模糊的态度,她是厌恶暴力的,但是与此同时却有一种说不清的依赖/服从/离不开的黏糊的态度。
男主Connell在书中的描述可能更加详细,我简要概括一下→「他安静,成绩好,运动好,高大帅气,脾气温和,从不和人起冲突。和校园里最受欢迎的女孩Rachel走得很近。也有过xing经验。学校里的女老师总是微妙地和他调情。女生会在背后议论Connell在床上如何地温存(其实有嘲笑他太温吞、xing经验不够熟练的意思),然后说给男生们听,然后男生们又会绘声绘色地描述给Connell听,但是Connell从来没有辩解过。」Connell朋友很多,但是由于内心对自身家庭不够富裕的自卑感,他需要外界因素(更多的朋友、周围人的称赞)来维持内心的安全感/成就感。
到了大学之后,男女主的身份和环境却互换了。
Marianne由于自己的上层阶级身份而结识了男友和更多的朋友。她长得漂亮、受欢迎、朋友多、经常参加party;而Connell脱去了高中风云人物的光环,变成Trinity中毫不起眼的一名学生,他和人合租,周末还需要回到sligo打工,没有太多的衣服,只有一双穿了很久的Adidas,对新学的专业不太适应,一开始时甚至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他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去融入这个更高级、更上流的环境。剧组非常用心,仔细看会发现,上了大学的Marianne的妆容、服装、首饰都非常多且时髦,而Connell的衣服都是简单的纯色T恤或衬衫,鞋子只有一双,背包也是一直背着的一个。
男主和女主在上了大学之后,都有过各自的伴侣(py/gf/bf),但这些所谓的“伴侣”其实都没有真正地明白男女主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例如,男主和Helen在一起时,男主并非不快乐,因为他需要这种外界因素(Helen这种美好的、处于上流阶级的理想女友给他的爱)所带来的肯定。但他们在一起时,正是因为Helen很完美、很正面、很积极,男主没法和她真正表达自己内心负面的情绪或思想。而他内心很多负面、正面甚至是古怪的想法,他却可以和女主没有负担地表达出来(书里在这方面有过男主的心理描写)。
例如,女主和Jamie在一起时,女主由于原生家庭的原因(父亲对母亲的暴力、哥哥Alan对她的暴力、母亲对哥哥施暴行为的刻忽略与冷漠),对Jamie有一种很矛盾的心态。女主一方面既厌恶Jamie的暴力,但是又有一种自己也说不上来的享受/依恋/离不开,而且她自身带有一些讨好型人格因素。甚至女主所谓的“好友”Peggy还会劝女主好好珍惜Jamie的“爱”。
我个人很喜欢第8集。其中的镜头语言、人物对话都富有某种意味,两人在这一集里也解开了他们各自内心的心结。一是两人在意大利的对话。二是餐桌冲突。
首先看这一集的开头。Connell一个人站在维米尔的油画《画室》前认真地看着,镜头给脚上脏兮兮的Adidas球鞋一个特写镜头。
剧里的这幅油画没有特写镜头,油画如下:
这个开头之后,正片开始。Connell拿到了奖学金之后来意大利旅游,他和Marianne在意大利一起吃冰淇淋。Connell在成为他想象中的有钱人之后,发表了一番他对金钱的看法:
而Marianne很讶异,在这之前她从来不认为金钱是横亘在他们俩之间的某种阻碍。她也告诉Connell自己认为他的确值得这一份奖学金,让他不要有心理负担。Marianne也坦然表达她认为自己的妈妈对Connell妈妈Lorraine不好,如果Connell因此对Marianne有怨言的话也合乎情理。(书里关于两位妈妈的身份背景更加详细一些。)
Marianne针对Connell面对金钱的不适应也给他提出了十分真诚的建议。你自己最想要争取的什么,其他任何因素都不是真正重要的事。
除了这段对话,接下来是餐桌冲突。
① 在餐桌上,Jamie对Marianne的态度非常差。一桌子的人当时只有男主注意到了Marianne是非常不舒服的,他一直在看着Marianne,而其他在场的朋友此时觉得Jamie的态度没什么不好,依旧谈笑风生正常吃饭。(这里注意:女主本身对于暴力是一种厌恶又服从的态度,所以她还是依旧服从Jamie。这段我没有截图,镜头切换非常快。)
②Jamie非常瞧不起Connell。当他听到Connell一个人站在维米尔的油画《画室》前面站了一整天更是非常鄙夷。因为Connell只靠奖学金来到了意大利,所以他只能跟着旅游指南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而Jamie却可以在自己的女友Marianne意大利的度假大house里好好享受假期每一天。(有钱人旅游和穷人旅游的区别)
而(桌上的另外一个男生)Neil也拿Jamie调侃,其实是调戏Jamie可以靠女友在意大利享受假期。
而且Jamie不仅瞧不起Connell,还瞧不起旅游时只会到处拍照的亚洲人。(……)
注意,餐桌上Marianne推荐大家可以去威尼斯一起玩,Connell可以去古根海姆博物馆欣赏杜尚的油画。
③虚伪的上层阶级朋友Peggy。在上述的餐桌上这些小冲突发生了之后,Marianne和Peggy回厨房拿甜点。这里很有意思,自称是女主最好朋友的Peggy还在劝Marianne要接受Jamie,原话"he is an asshole ,but he fucking adores you." 这种劝慰人的话是朋友讲得出口的话吗?这句话也暴露了Marianne在上大学之后交到的这个朋友是很虚伪的,她并不关心Marianne是否开心,因为她自己暗地里还有小心思。
④ Marianne和Peggy拿来了草莓,但是Jamie却嫌弃Marianne不知道应该拿上奶油。Marianne仍旧顺从虽然心中不快但还是服从地回厨房拿,这里Jamie实在不耐烦了,两人都回到了厨房,爆发了争吵。注意,当争吵声传出时,餐桌上的人都面露尴尬,但当Marianne刚尖叫,只有Connell第一个冲了出去。
Jamie大声破骂Marianne(骂她deranged,侮辱性的词汇)。声音非常大,发现Jamie还打破了酒瓶想要拿碎酒瓶片想要打Marianne。
⑤Connell对女性的尊重。Marianne两次切菜,Connell都主动提出过需不需要自己帮忙,而Jamie此时只是站在后面喝啤酒。还有俩人一起去超市里买食材,Connell也自然而然地帮Marianne拿东西。Connell对女性的尊重这一点也是Marianne非常欣赏的品质。
在这种极端冲突的情况发生之后,Marianne主动提出晚上睡在Connell房间。有些人可能会对这一段俩人同床有异议,我是这样理解的。
桌子上一共5个人:Jamie、Neil、Peggy、Marianne、Connell。 男友Jamie非常暴力,所以马日不和他住一个屋是合理的;Connell的朋友Neil就更不能住一屋了;Peggy的那番劝慰反映了她并不关心Marianne有没有受到伤害,Marianne不想和她住一个屋是合理的,而且Peggy其实是喜欢Jamie。最后,通过这一晚的详谈,Marianne才向connell透露了自己心里一直纠结的问题,她不想让Connell认为自己是damaged,而此时的Connell也才突然意识到了Marianne一直以来的心结是什么,非常心疼她,所以他情不自禁地吻了Marianne,想要进一步深入,但两人一番情动之后还是克制住了情欲。第二天天亮之后,Marianne、Connell还有Jamie那个朋友一起坐火车去威尼斯,Marianne和Connell一起去看了杜尚的那副画《火车上悲伤的男人》。
注意这集结尾的镜头运用,一开始拉镜头使被摄主体油画由大变小,周围环境由小变大。接着是Connell的侧面,Marianne被虚化。但我们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Marianne向Connell这一侧转了一下头,但是Connell仍然一动不动地看着这幅画(这也和之前朋友说“Connell看画能足足看上一整天”暗自呼应)。最后是两人一起欣赏油画。
这一集的镜头设计是不是十分用心呢?
Marianne或Connell和各自过往的伴侣的交往经历,不能仅用“不合适”、“不够爱”这么简单的理由去理解或概括。我们需要看到并去思考他们每一段过往交往经历的产生原因,并通过在他们相处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感受到这段关系的质量到底如何,以及男女主之间为什么如此契合。
Marianne由于原生家庭的原因,总认为自己是weird、unloved和damaged,她从未在意或去刻意彰显自己的阶级身份,她欣赏的是身上真正有可贵品质的人,所以综合看来她渴望拥有一个能尊重自己、并给自己安全感的伴侣,她想拥有的是normal life。但是Connell由于母亲的良好教导,所以性格温和,不爱和其他人起冲突,十分尊重女性。他内心对于自己不够高级的出身有一种下意识的自卑,所以在Marianne面前,他做不到直接给予Marianne这种安全感,他还需要外界的认可。
此外,这部剧里的构图真的十分舒适,私心贴上我最喜欢的几个镜头。
最后,关于近年来总是有些观影者喜欢站在道德高度上去批判艺术作品的做法,我不禁想到了王小波在书里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廊桥遗梦》上演之前,有几位编辑朋友要我去看,看完给他们写点小文章。现在电影都演过去了,我还没去看。这倒不是故作清高,主要是因为围绕着《廊桥遗梦》有种争论,使我觉得很烦,结果连片子都懒得看了。有些人说,这部小说在宣扬婚外恋,应该批判。还有人说,这部小说恰恰是否定婚外恋的,所以不该批判。于是,《廊桥遗梦》就和“婚外恋”焊在一起了。我要是看了这部电影,也要对婚外恋作一评判,这是我所讨厌的事情。对于《廊桥遗梦》,我有如下基本判断:第一,这是编出来的故事,不是真的。第二,就算是真的,也是美国人的事,和我们没有关系。有些同志会说,不管和我们有没有关系,反正这电影我们看了,就要有个道德评判。这就叫我想起了近二十年前的事:当时巴黎歌剧院来北京演《茶花女》,有些观众说:这个茶花女是个妓女啊!男主角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玛格丽特和阿芒,两个凑起来,正好是一对卖淫嫖娼人员!要是小仲马在世,听了这种评价,一定要气疯。法国的歌唱家知道了这种评论,也会说:我们到这里演出,真是干了件傻事。演一场歌剧是很累的,唱来唱去,底下看见了什么?卖淫嫖娼人员!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几年。我总觉得中国的观众应该有点长进——谁知还是没有长进。
小时候,我有一位小伙伴,见了大公鸡踩蛋,就拣起石头狂追不已,我问他干什么,他说要制止鸡耍流氓。当然,鸡不结婚,搞的全是婚外恋,而且在光天化日之下做事,有伤风化;但鸡毕竟是鸡,它们的行为不足以损害我们——我就是这样劝我的小伙伴。他有另一套说法:虽然它们是鸡,但毕竟是在耍流氓。这位朋友长着鸟形的脸,鼻涕经常流过河,有点缺心眼——当然,不能因为人家缺心眼,就说他讲的话一定不对。不知为什么,傻人道德上的敏感度总是很高,也许这纯属巧合。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在聪明人的范围之内,道德上的敏感度是高些好,还是低些好。 」
最后借用Downton Abbey的老太太的一句话结束全文。
好久没有这么让我沉浸的剧集了,不以事件为核心,台词铺设不为叙事,悉数转移刻画人物性格,细腻而娓娓道来。其中爱情最让人信服的一点是,它不回避性,性的吸引力点触情感,爱同时是身体的。他们在爱里挣扎犹疑,体面又不堪的生命,仿佛你与我,Normal We。/视听精致,演员自然,You‘re the worst之后最好的爱情剧集。
刷到第八集实在刷不动了,看到后面经常忘了前面因为什么他俩又分了为什么不能公开,女主这么好看了还因为家庭问题自卑没人爱,别人的看法真的没那么重要啊,更何况傻逼这么多,纠结这些纯粹是浪费时间
快进到第九集弃,实在是受不了这两个作男作女了。本来看是因为同事发了一段视频,画风很唯美。看了第一集发现进展迅速,一点都不作,还觉得很有新意,很期待接下来这十集故事会走向如何。没想到比Love Rosie还可怕,2-9集一直在分分合合,男女主分别一段接一段恋情,同时两人之间也纠葛不断,堪比toxic relationships大全。人物塑造并不全面,导致两个人无止境的忧郁脸看起来就是无病呻吟,但很显然两位都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快去看医生啊!看了短评吹成这个样子真是让我怀疑是否看的是同一部剧,反正我看的这部除了画面很美之外没有任何优点,请不要以为文艺的滤镜就能拔高青春伤痛文学的本质。另外第八集画风真的很像CMBYN,用来展现这种剧情真的让人生理不适。
如无意外这会是本年度最爱剧集。之前看推荐有同学说男主前5集很“渣”,也有说因为Connell的若即若离间接导致Marianne在几段亲密关系中的混乱。自己看了之后发现Connell是我在文艺作品中见到的为数不多温柔的男生。是的,温柔。也许是类似霸道总裁的占有欲强的强势男性形象在爱情作品中屡见不鲜,双方平等的情感关系却实在罕见。我越来越不喜欢以强势的逼迫姿态证明一方对另一方的爱,两人互通心扉、互相理解尊重才难能可贵。Connell会在两人第一次亲密关系时告诉Marianne如果疼就停下,会在她问“Will you hit me”时say no。无论何时他总以温柔的语调安抚饱受原生家庭创伤的她,而她同样也回报以爱、关怀与理解。爱人的能力并非与生具有,两个青年人都有着自己的迷惘、伤痛,在磕磕绊绊中学着经营一段亲密关系。最后是否以爱人身份在一起已不再重要。
原来一部爱情剧真的可以做到既是best love story ,同时又是best p*rn!今年的爱情剧只看这一部就够了
-“And what about me? Would you say your feelings are involved?”-“Obviously”-“Who is it obvious to?”
男女主角实在是太豆瓣了。。。
老娘本来想是看欧美青春爱情虐恋的,马的结果第二集15分钟内男女主就 搞 了3 次!!!
小说的细腻完美被电视剧呈现,Marianne和Connell就像从书里走出来的一样(Daisy真的很有灵气)喜欢这类主角很边缘的故事,因为看起来更有种奇妙的真实感,这也许就是常态“normal”的样子吧。一个相信soulmate存在的故事,两个人十分相爱却又淡漠隔离,可又相互救赎了对方。所谓的relationship不意味着仅是物理上的陪伴,也不是情感上的“禁锢”。Connell拿到去纽约的机会后Marianne选择了放手真的是我最最最喜欢的的一点,爱追求的不是一个结果而是过程中对方让自己变成的样子,他们依旧把对方变成了更好的人。她知道过程中他们都会变,但是无论如何都会陪伴在对方身边。还有比这个更美更理想的爱情&companionship吗
So pretentious,天呐!虽然我知道你们爱尔兰人喜欢过黏稠内敛的自省生活,四级阅读级别的原作看了几页了也确实有那种sensitive af的感觉。但是,注水真的太严重了,前几集看看风格还好,看到后面已经显著的耐心缺失。一集的有效剧情加起来有5分钟没有啊。全靠溺水一样的BGM和erotic art一样的性爱片段抻长度。一个镜头拍上30秒真的不能算是细腻,算洗钱。好几处跟五十度灰预告片似的,加了BGM更像了。总是不知道为什么Marianne就哭了,不知道为什么又分手了又在一起了又分手了,回合制。另外他们的大学生活真的过于体面,M分分钟看起来像日杂法国模特街拍,而且抽烟喝酒chill到不像是自卑女的。另外查了下Sligo到Dublin距离210多公里,省都没出,放个暑假却像生离死别一样。
无论怎么看你俩还看不出来彼此是真爱吗?折腾来折腾去何必呢,享受甜甜的恋爱不好么。从路人角度看这俩不是渣男渣女是啥???
和小说给我的感觉差不多。长得跟 anne hathaway eva green dakota johnson 混体的女主说自己不漂亮;圣三一 1%的优等生拥有和美国高中生一样的词汇量;两人除了性吸引力看不出 click 在哪里……是非常时期人们的标准都降低了还是什么?
I’ve met someone just like Connell and I nearly let him go. This shit relates to me so much :(
如果说有什么我能认同的青春恋爱剧,应该就是这个。不是校园gossip,不是不良少年和乖乖女的爱情传说,就只是偶然巧合的恋爱就够了。我们在人前都是表演家,刚开始表演乖乖聆听的观众,后来又扮演评论家艺术家,但在你面前,我总是露出马脚。
爱尔兰是孔雀蓝的,校服,眼眸,暮色。
前五六集还挺好的,音乐、色调以及整体所展现的柔感,都加分了不少,可是越往后越无法接受,既然互相相爱,那就在一起,没有世俗或家庭的阻拦,却因为暑假无法住校这样的事而二次分手,似乎在强行加苦情戏,故意打造出苦命鸳鸯的戏码,显得无病呻吟。
真的是女性向porn,各个层面上的
是我怎么了,还是这剧怎么了?在偌大的候车厅,又一次如入无人之境。从他们因为一本书开始攀谈,我眼中就浮现泪花,赶紧又捂上憋闷的口罩,戴上才发觉还有上次泪痕的墨镜。接着,他们接吻、脱衣服,爱抚,开着有心无心缓解尴尬的玩笑,直到互相进入对方的身体,发出的轻柔喘息。第二次,第三次……我软了,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从脚底板软到视网膜……还好我不化妆,但还是跑了一趟卫生间,在靠窗的边缘抓紧抽根烟,望着车轨发呆放空。但还是软,软到想赶紧躺在北上的列车,随它开到哪儿,哪怕在外面炙热的太阳下爆炸。
男生在感情中因自卑而逃避,女生在感情中因自卑而迎合。男生的孤独来源于自己,他向外求索,需要通过外界的肯定来填补;女生的孤独感来源于外界,她向内求索,需要追寻内心的平静来自愈。他们有不一样的敏感、脆弱、迷茫、自卑和孤独,所以他们可以抚慰彼此却难以相互依靠。但可以遇见彼此的他们就已经拥有了普通人无法企及的运气了。
我一边看一边告诉自己不要被这种命中注定此生唯一的浪漫爱叙事洗脑,一边又心甘情愿堕入love is fatal这样的陷阱(他们就是很配啊生命中有无数匆匆过客可他俩兜兜转转分开后总能再次回来)。好干净的爱情啊没有狗血没有憎恨,虽然有误解有遗憾但总能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慢慢化解慢慢原谅。离开的时候不恶言相向,重逢的时候依旧热烈。And my biggest takeaway: sex life is really fundamen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