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世界/小世界
1.
勇气离开,直纪一声一声地和他告别。我真的觉得他再也不会回来了。就像我们人生中的那么多告别一样。慢慢我们已经懂了那些告别的潜台词,“我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时光。我要走了,你也走吧”。
后来勇气回来了,看片尾彩蛋他似乎留在了这里,可是我不信。
“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去选择一份工,一间屋,一个人”。100部小森林和神去村可能也不会让我希望那份工是伐木工,那间屋简陋如此,那个人永远守护故土。我感叹有的人世界太小,可是世界大了又怎样?
不过是心浮气躁,想要的太多。
2.
爱罗武勇,原来要读出来才懂。
3.
勇气的师傅让我想起了我的老大。在剧组的时候,他也是这么带我的,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变了。自从生活里充满了谎言和误解,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好复杂。
4.
那些充满男性荷尔蒙的仪式总是打动我。尽管导演已经让他尽量明快了,仪式还是让我想起了红高粱里那些端起酒碗的汉子。
5.
其实很明显电影里的乡村生活不是全部的乡村生活,电影里的城市人也不是全部的城市人,可我们还是愿意相信电影,为主人公移情。不能说是电影故意误导观众,因为电影本来就没有义务告诉你生活的全貌。
我们都过着远比电影全面的生活。我好希望能看见这样一个人,他看清了他生活里电影里的部分和电影外的部分,并且还爱他的生活。
6.
长泽雅美,只是想提到你的名字。
2 ) 声嘶力竭,直到你听不见为止。
我们的主角——平野君,出现在开篇画面之时,形容颓丧,一脸猥琐,缩着肩膀勾着背,畏畏缩缩的样子,让人实在无法生出一丝好感。如观众所料,平野君果然是个loser,考试落榜,被女友嫌弃,与一群狐朋狗友厮混在一起,前途一片灰暗。
不得不说染谷将太演得很好,那张脸实在太欠揍了,看了只想一脚踩上去。
唱K回家的路上,他顶着油腻的泡面头,耷拉着眼角,草率地用一颗口香糖决定了自己的将来——绿之研修生。
听起来还不错,但大部分原因还是因为宣传册上的漂亮姑娘,长泽雅美。
于是,在大都市混不下去的平野混混沌沌地来到了山区。又如观众所料,他对待课业是一如既往地松散态度,动不动想着逃跑,吊儿郎当地观摩伐木,不听讲还蹲在一边问同学要擦汗巾和抑汗喷雾,让人只想狠狠抽他一耳光。
导演果然不负众望,让伊藤英明大叔履行了观众的想法。
他狠狠上去揪住平野的头发,并且恶狠狠地教训他——看不起山的话,可是会丢掉性命的。
主角不愧是主角,秒收了一个flag,立刻见血了。
这里是对主角的第一次冲击。此刻他终于开始意识到,自己已经远离城市,不再是那个娇生惯养有父母护着的纨绔高中生了。
在这里,谁也没义务罩着你。
主角不情不愿地收拾起自己散漫的态度,多多少少把林业的知识学了进去。
一个月之后,同学们各自分配到不同的林业公司。主角光环此刻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平野一抬头,来接自己的不就是那个凶神恶煞的大叔嘛!
以后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嗫嗫嚅嚅地跟着大叔回山,路上碰到大雨和一只思路,娇弱的主角几次三番被吓尿,大叔冷嘲热讽得快把眼珠子脑子后头去了。
作为观众的我,开始落井下石的期待去主角以后的悲惨生活。最重要的是,很想看看大山究竟是怎样改造这样一个无可救药的失足青年的。
车子一路开到神去村。
电影的画面和色调在这里开始变得明亮,平野君的眼睛也不禁亮了起来。
——这里就是大山啊。
到处都是绿油油的,老奶奶们在路边唠嗑打牌,一进院子就有热情的妇人出来招呼,旁边还跟着一个不知为何哭闹不休的熊孩子。
突然一切都变得生机勃勃,连无精打采的主角都不禁期待起在这里的生活。
接下来的情节顺理成章地过渡到“主角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村民们接受自己”,在这里面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有两个,一是平野的前辈伊藤大叔,这位大叔的性格刻画得相当立体,浓眉大眼,体格精壮,火爆粗鲁,直来直去,说话都用吼的,好几次都以为平野会被他一掌拍死或者一脚踹死,……(说实话一开始完全没认出来这是伊藤叔啊!美型大叔怎么就变成穿着兜裆布的伐木糙汉子了!而且剃平头为毛有种伊桑霍克既视感!)
另一个就是平野暗恋的宣传册上的妹子直纪,也就是长泽,这个角色相比于大叔来说不那么丰满,也许是导演可以没有把过多笔墨放在感情线上,而是着重描写主角的成长。这样的处理非常聪明,既不会让感情线喧宾夺主,又让情节变得更有可看性。直纪姑娘受过一些情伤,对城里来的人没什么好脸,觉得“反正都是迟早要走的人,就不要来勾搭我惹,照片都是P的不造吗(╬ ̄皿 ̄)”
这种姑娘一般心理防线比较脆弱,外冷内热,刀子嘴豆腐心,做了一件戳她心坎儿的事,立马就HE了。我们的主角还是很机智的,在山神的引导下救了一个熊孩子之后,直纪就对他刮目相看了,不但再也不臭脸,而且自觉自愿地担当起司机(?)的职务,在祭祀之夜二话不说载着裸男飞奔上山,不顾身后有东西顶着。
这里插一句,祭祀那一场戏太棒了!从一堆穿着兜裆布的大叔开始喊口号起就眼底发热,淳朴真诚,满怀希冀,这种齐心协力完成的仪式一下子就戳到了戳到了泪点。
这是一种出自敬畏的、原始的感动。
人们因为劳动而满足,因为成功而大笑,一起大汗淋漓,一起欢欣鼓舞。
这就是大山的魅力吧。
傻乎乎地趴在神木上的平野此时此刻终于完完全全融入了神去村这个大家庭,他存在的意义不是在钢筋水泥的大都市里和酒肉朋友们四处游荡虚度光阴,而是在这里,在大山的怀抱里,和这些有着灿烂笑容的人们共同为一个纯粹的目标达成而庆祝,或仅仅只为一件日常小事而操心烦恼。
这些琐碎的快乐堆积起来,却让他的人生都变得明亮充沛起来。
导演用了很多前后呼应的手法,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主角的蜕变。平野刚到村子里时不敢碰的蝮蛇酒,离开的时候已经可以毫无障碍地塞进包里;之前看到小虫子就一惊一乍,到后来被蝮蛇咬了还能没心没肺地玩自己肿成如来佛似的耳朵。
最妙的一处是,伊藤叔带着主角和家人去商店街采购时,一群熊孩子追在车子后面一遍又一遍地大喊“再见!”
车里的孩子也乐此不疲地一遍遍回应“再见!”
整个山里都回荡着孩子们声嘶力竭的告别声。
看到后面,我们才发现,这不仅仅是孩子们之间的游戏。
平野坐上列车离开村子的时候,直纪从远处跑过来,举着“爱罗武勇”的中二头巾,不停挥舞着大喊“再见!再见!再见!”
平野扒着车窗,手都要挥断了,不断地回应着“再见!再见!再见!”
真正舍不得一个人的时候,大概只有这样才能传达自己心底的声音吧。
直到列车消失在视野里,直到两个人的声音消散在大山中。
——这才是一场完整的告别。
我们习惯了每天上着网噼里啪啦地打字聊天,习惯了用表情和颜文字表达自己的心情,习惯了从各种对话框里看到千篇一律的网络流行语,那么我们是不是忘了,真正的喜怒哀乐,真正的倾诉与倾听,真正的分享与感动,是在哪里获得?
大多数人追逐的成功和名利,减去“快乐”和“充实”又得到一个怎样的数值。
也许有一天,我们能像幸运的主角一样,迷茫辗转之后终于下定决心,循着大自然的味道,找到自己真正的归属地。
3 ) 一根筋和有点二的日本人
黑头发黄皮肤的日本人歌唱他们的传统文化时,近邻的我们羡慕痛惜的同时实在应该反省谴责,没有自我谴责忏悔的勇气与度量,其本身比破坏更让人齿冷。 当我们披上唯物的大氅跨上无神的坐骑,把习俗文化传统格调统统打碎践踏,不破不立推倒重来的革命精神是多么的无知冷酷麻木猖狂。 当我们想重建时,我们什么都打捞不到,根已经断了没了,我们可悲的在可怜的遗址上用可笑的钢筋水泥塑造历史的意境,我们在新址前拍照留影告诉孩子,这就是历史。历史的样子,我们不想说,因为说了也没什么用跟自己也没多大关系,当我们想说的时候,说实话,我们发现其实不是很清楚,只剩下含糊其词抓耳挠腮支支吾吾。 我们告诉孩子,迷信是愚昧的不对的,传统是老套守旧俗气,我们声音很大穿着干净的新衣服处处透着土气。 迷信除了愚昧也有优雅的一面,那是一种情趣,一种坚守,一种宁可信其有的敬意,一个狂欢的节日,当我们赞叹科学的同时给迷信留条退路,这退路也是人类疯狂攫取的刹车。 有时候,一根筋和有点二的日本人是可爱的和可敬的 这当然是一个童话故事。 宁愿相信和当然不信中间有很多故事,有初出茅庐自然什么都信的故事,有曾经沧海仍然心存理想的故事,有芸芸众生成熟老道的故事。吹着冲锋号的年轻人,打着退堂鼓的中年人,鸣金收兵晒太阳的老年人,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当然也有逆光行走的家伙,一帮少得可怜也不招人待见的家伙让他们自由自在的自生自灭吧。 ps:爱罗武勇——i love u
4 ) 如果城市混得不顺意,不妨试试犯二下乡去
因为《哪啊哪啊神去村》片名很古怪,在HK译名为《恋上春树》也好文艺的说,以致我一开始便忽略了它,差点错过了一部好电影;它是喜剧,但不等同装疯卖傻的逗笑,而是一种接地气的幽默,承载了冷门职业的汗水与理想,有点类似《盗钥匙的方式》但程度更烈的会心一笑,所以才向身边朋友推荐。
虽然我已过了追梦年龄,能看着年轻人迷茫与成长的片子,还是会感概地回想“当年高不成低不就,下乡或许会是另一个崭新的我!?”即使胡思乱想也罢,倘若人生道路出现歧途,偶尔“犯二”选择也未尝不可。
这部电影也让我联想到同类题材的《海女》、《银之匙》作比较,主角们都是资质平庸、毫无光环,被大城市否定或遗忘,逃离放任到乡下,然后在偏门领域重拾自信。
《海女》是原创剧本,女主角天野秋是个阴沉晦涩的女孩,在东京过着木偶般的生活,存在感几乎为零,一次偶然被母亲带回岩手县北三陆家乡,命运安排下爱上了以捕捞海胆为生的“海女”职业;经历风雨成长,她成为全镇数一数二的明日之星,名气蔓延至东京。
《银之匙》是漫画改编,男主角八轩勇吾长期被父母否定,自暴自弃从大城市一流名校跑到遥远的北海道的虾夷农高“学农”;本以为简单、舒服、没压力的农活跟他预想不一,面对繁琐日常与目睹农家孩子苦楚,让他渐渐认清自己继而有了前进的勇气与动力。
《哪啊哪啊神去村》则是小说改编,平野勇气是个刚受到失学失恋双重打击的落榜生,纵使心态乐观仍然要承受无助的失落感,偶然间头脑发热被林业培训招生宣传材料上的女孩吸引,竟然草率选择去了连手机信号都没有的三重县一偏僻山村接受林业培训,开始了他“伐木工”职业的起步生涯。
三部片的结局都是可意料的发光发亮开创未来,然而角色定位乃至影片表现手法上有些许区别,造就了三种不同风格的成长励志喜剧:
天野秋有自卑属性,从自卑到自信的心态转变是热爱大海之兴致所燃发的;而她的成功是在于认真,无论天资愚钝屡屡失败,其努力执着让身边的人折服甚至被感染,激发了所有配角共同营造了喜剧氛围,与此同时,演员能年玲奈萌气十足让观众喜欢得欲罢不能。
八轩勇吾是逃避属性,他无法逆转那头即将被屠宰的小猪的命运,他看见好友即便全力以赴也不能挽救自家农场,面对并接受残酷之现实,便是他人生道上的转接点;八轩勇吾一角有点过于温柔内敛,影片也带有漫画常见的中二设定和色色的情景,励志有余可惜喜剧效果有限,明显逊色另外两部作品。
平野勇气是犯二属性,半途而废、吊儿郎当的典范,他在求学、实习期间逃跑念头从未停息,只是阴差阳错与一脑子恋爱念头又引导他回来了;演员染谷将太有股浑然天成的憨豆傻气,配合剧中奇葩的村落风土人情,常常被引而不发的桥段使观众顿时放声大笑。他的成长便是被添加了一份“认同”改变了人生,实习期满回到大城市仍念念不忘那份情怀“村里给他留了一块牌”。所以片尾关于平野勇气抉择和彩蛋很赞,极大的加分作用。
从电影领悟到的不算多,人生十有八九很曲折,如果城市混得不顺意,不妨试试犯二下乡去,哪里出彩干那里!
5 ) 我们的森林,我们的家园
一部好电影,不是非要有眩目的场景,昂贵的道具,曲折的故事,大牌的明星(好吧长泽雅美,伊藤英明就是负责吸引粉丝的)。如此简单的故事一样可以拍的非常生动好看那。
本片讲的是长的非常像王祖蓝的男主演,一个典型的都市屌丝少年(好像也不能算屌丝,人家还有女票呢!),由于高考落榜只能选择进入类似职校(皇家布鲁斯特学院)的机构进一步学习到成年,以便找到工作吧。由于不想加入令人唾弃的自卫队(这一点很像韩国人那)好男不当兵,接着被印着长泽雅美的海报所吸引,报名参加了林业学校,深入大山,开始了森林伐木之旅的故事。
关于影片,颇有感触。一是想起了小时候,跟随父母去往黑龙江大兴安岭他们插队落户的地方。也是一望无际的森林,也是与世隔绝的山村,不过比起日本,肯定要遥远的多。祖蓝捣了几部火车就来到了这个地方,而我们当时可是飞机,火车,汽车,辗转4天,才到达大兴安岭深处的。由于当时还小,没有能够深入到森林深处,而且该处才经历过森林大火,处处都能见到焦黑的痕迹,据说当时该地区所有村民已经准备撤离,忽然风向改变,火势减弱,才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印象中的森林确实也是蚊虫肆虐,潮湿闷热,总之充满了各种神秘感吧。当时我也去看过那里的林场,大多数木材只有碗口粗,像影片中那样一人环抱的木材已经非常少见了。而且这已经是十几年的事情了,不知道现在什么情况。凑巧最近又在装修房子,看了很多家具地板之类的,了解了很多木材知识,貌似目前中国用来制作家具和地板的木材已经大多是进口的了,而本国生产的已经少之又少,或者由于木材品质不佳,不能直接用来使用,而是只能打碎再加工,做成三合板,刨花板,密度板之类的东西了。以至于老觉得伐木是一种破坏环境的行为。
影片中,树木就像种在他们自己后院一样,上班就是开着车去林子里伐木,下班就回家抱老婆。而我们的林场已经要深入大山,没个几天几夜你根本走不到啊。以前看过些有关中国林业的纪录片,都要在林中呆上几个月,住在窝棚里,非常之辛苦,而且肯定也没有片中所展示的那些现代化设备。我想,连片中如此优渥的条件都无人愿意从事的工作,在中国肯定是更加没有愿意去做了,只想着快点挣够钱,早早的离开这个地方。片中有段对话非常的发人深省,当众人卖掉一颗新伐的树时,男猪脚惊叹其价格,喊道:“如果砍光所有的树,我岂不是亿万富翁了”。被大叔骂道:“混蛋,要是你砍光了所有的树,你儿子怎么办,孙子怎么办。”是啊,我们根本不会去想这些,只想着自己先变成富翁,早早离开这里,我们已经没有了对家乡的眷恋,只有着一颗贪婪的心。
影片的高潮是关于祭祀的,日本男人穿着兜裆布前进的山路上去伐倒神木。那画面太美,就不多说什么了。日本有非常多的祭祀活动,记得还看过一个有关福岛地震后,当地村民联合举办祭祀的纪录片,总觉得一个国家的精神就体现在这些细节里。仪式,是自古以来凝结家族,民族,国家以及宗教的方式。欧美文化有教堂,东南亚文化有寺庙,非洲都至少有个草棚祭祀自己的祖先。而我们又剩下什么了?GCD铲除了所有的信仰,毁掉了所有的庙堂,虽然后来又重修了那么多的寺庙,教堂,道观但是他们真的还能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吗?可能只有泛滥在中华大地上的传销才是最具仪式感,并且最能体现我们这个国家的民族性的了。
影片结尾,猪脚循味而去,到了一个建筑工地上,只见工人正用木材搭建房屋。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而木材因其韧性,应该是非常适合防震的材料。突然想起四川地震时,无数新盖的砖房成片倒塌,而上百年的木制房子却完好如初。不经想到,如果我们的树林还在,如果一些人没有为了变成富翁伐去了我们所有的树,导致我们只能放弃木材,使用砖头来建造房屋,我们还会面对那么多的悲剧吗?
想起那时候站在黑龙江边,北边是俄国人茂密的森林,南边是中国的灌木丛,我们的家园就这样毁在了我们自己手里。。。
6 ) 废柴翻身的第N种方法
本片在香港上映的译名为《恋上春树WOOD JOB》,这个牵强的译名配有海报宣传语:“大学唔收,女友唔受,典型90后,高不成低不就,跟人上山,发现另类训练班?毒男...从此翻身?!9月11日——半途植树!”直白地概括出一个搞笑励志故事的轮廓,同时也被香港电影从业人员一生悬命的剧透+玩文字游戏的职人精神给折服。
电影根据小说改编,没有看过小说的我自然不能体会改编过程中的种种,但是就电影本身来说,这是一部完整饱满的轻松励志电影。矢口史靖可以说是拍摄废柴们的青春励志片专业户,从《喇叭书院》里的上野树里,到《五个扑水的少年》里的妻夫木聪,再到这一部的“毒男”染谷将太,主角们都是整天迷迷糊糊的呆萌青少年,这一次没考上大学同时被甩的失意少年yuki在为前途迷茫之时看见了林业实习生的招募宣传单,看见在一片绿意背景中的长泽散发着迷人的治愈微笑,就这样,吃着麦当劳长大的city boy yuki傻呵呵地来到了山中,在一年的实践中干尽了蠢事,经历了从怀着“林业是个什么鬼”的心情到之后摸爬滚打,逐渐融入山林,成为真正的男人的喜人过程。
找到全新的自己——听起来感觉鸡汤,就题材来讲实属平庸,日本向来不缺乏青春励志,但是矢口史靖很少把它们拍出说教感觉,总会有自己独特的点缀与细节,细说一二:
首先日影中对山林田园的画面呈现从不吝啬,最大程度地展现最美丽的景色,本片也毫不含糊、饱含情感地将这位于三重县深山中的“神去村”乡村的美丽渲染开来,不论是yuki初到时崎岖蜿蜒的山路、峰回路转出现的淳朴屋舍、企图逃跑的yuki磕磕绊绊穿过的农田、亦或是长泽和yuki坐在后廊拉起手儿时背后翠绿的山峦,每一个镜头都透露着无法用语言描绘的灵气。
其二是林业工人和树——站在林中仰头望着那些树,在雾气缭绕中,笔直地生长着,实景拍摄、不使用替身的拍摄方法使得演员更加投入大自然中,片中伊藤英明和染谷将太都经过专业林业训练,学习爬树和伐木技术,或亲自爬上几十米高的树,或使用电锯锯倒大树,有人说树倒下的时候内心弥漫着”迷之感动“,确实是这样,可能这就是演员的敬业精神和真实的画面让人共鸣吧。在角色的学习、尝试、进步、成功的过程里观众也了解了到底是怎样砍倒一棵树,从而初步了解林业,也感受到了林业人员的职人精神。
·
其三是插入的「SLOW LIFE」学生体验社团(惊现古川雄辉),他们带着猎奇的心情来到神去村,这也难免,远离农林水产的他们自然无法一下子了解,原来现在砍树是需要电脑高科技的,原来树倒下的时候不再喊”倒喽~!“,只用居高临下的视角来看待这一切,觉得是多亏了深山里这些人的牺牲才会有城市里的房屋,这样的想法自然是短视而不公平的。电影也在这里从小侧面反映了城乡的疏离。
最后就是那个神一样的结尾祭典,这估计是我今年认为最好笑的电影片段了,男人们砍下大树,截取一段,从山顶推下山脚,女人们在山下接应,衣着、道具都充满了生殖崇拜的隐喻,加上yuki的意外,令人捧腹。
因为有以上的这一切铺垫和渲染,yuki最终的回归山林也变得合情合理而不那么脱离现实。未来的日子里可能他还是那么蠢、有懦弱的各种小缺点、还会犯错,但是他却经历了一般人没有经历过的事,学会了一般人不能的技能,从city boy变成了真心热爱自然和工作的林业员。
另外想吐槽的就是总觉得伊藤英明、长泽雅美的演技稍显用力过度,也可能和方言有关。染谷将太的能量不容小觑,不论是演变态还是天真少年,都能散发出专属于他的气场和吸引力。只是看见伊藤英明和他拿起电锯的时候,总会恍惚想起《恶之教典》,生怕他俩突然互相举起锯子切向对方。。。
香港的影院甚至专门从三重县的拍摄地搬来了一块小小的树桩供观众拍照和欣赏,我仔细地闻了闻,树木的清香让人想起剧中yuki回到城市闻着同样的气味看见了用自己砍伐的木材建造中的房屋,然后毅然回去,能有幸“亲鼻”闻到这么感染人心的味道,也挺幸福呢!
最后友情提示请一定看到字幕结束,温馨彩蛋会博你会心一笑。
7 ) 有幸生于神去村。
一到七岁时,我生活在中国最北的小乡镇,家在镇子的东山根儿,奶奶家在西山旁,大姑家出门走十步是北山,老姨家在南山脚下。青翠林海,草木疯长占据了整个童年。外面的人叫这里林区,报纸的名字叫林海日报,第一次听说这里上了中央新闻是一场大火在大兴安岭烧了三天三夜,万众可惜,我内心却感觉九牛一毛——林海之大,无穷尽也。 这个地方,叫莫尔道嘎。 和神去村相仿,莫尔道嘎也有几个特别之处。1:靠山吃饭;2:夜不闭户;3:火车没有下一站;4:冬天最低气温达到零下五十度;5:这里有一个莫尔道嘎原始森林公园。其实它的特别远不止此,但这几个确实我记忆点最闪光的地方。 上次回这里,与家里聊天时,得知小镇平时有大约5000人口,逢年过节,能涨到40000,火车只有一班绿皮,巴士也一样,所以春运也会一票难求。 和那些学了林业想往山里跑的人不同,我们拼了命的想离这里远一些,去见见大世面。它没有麦当劳肯德基,没人认识巴黎世家、库奇,没有超市、专卖店,没有顺丰、申通;前两年甚至没有中工农建四大银行。物流是EMS,储蓄是邮政和农村信用社。洗澡是大河,厕所是两块木板撑起来的茅厕。朴实无华是人们的优点,落后是它的宿命,考上大学是光宗耀祖,出个国一定是上辈子全家都在积德。如果一一列出,相信这能剥离许多人的生活常识,可你们偏偏对这样的地方有所向往,是啊,它是个悠然自得的哪啊哪啊,它是神去村一般的深山人家。 深山人家靠山林树木,松子榛蘑养孩子走出深山,但似乎无一把这个新鲜的世界带回去。 尽管莫尔道嘎没有外面世界的一切,可我回想它时仍然常含泪水,因为不能不对它爱的深沉。 说说关于大山的记忆吧,我出生没多久,爸爸作为一个道桥工程师就常年在外面工地,而老妈在我不到一岁时就上山看点儿——看点即是看山,在林子里生活做饭,防止偷偷伐木卖钱的人出现。由此导致,我妈在她下山回来后,刚回牙牙学语的我不肯叫妈,叫姑姑。 离家二里地有一个贮木场,我们平时点火做饭都是去那里拉树皮和锯沫子——伐下的树木圆柱都运去那里,长年累月后树木上的皮掉了一地的琐碎,用耙子将地表面的干树皮剥进麻袋,然后拉回家,就可以生火了,而锯沫子顾名思义就是在贮木场里锯木头落在地上的木渣,堆起来都是小山一般高,这两种东西足以长期点燃整个镇子的炉灶。 除了贮木场外,我们那还有一个大厂,叫雪糕把厂,没错,就你乃们这些人吃雪糕的那个木把,我们用这种木把编织精美的小木框和蝈蝈笼子。一到夏天,漫山遍野的蝈蝈叫,无数的油蘑、草蘑、棒槌蘑雨后一夜疯长,成片成片的笃市(蓝莓)和雅阁大(红豆)、子部捞几(旱葡萄)等着我们去采摘,山上的清泉野果、过年时的野味山货、河里的小鱼贝壳、丰富了我们整个童年,多少次与人聊天谈起家乡,我都深感荣幸在那里成长过。 姥姥家院子有个油锯,就是神去村中的那电锯,打小至今没碰过,因为大人说危险,许多时候油锯不在了,就是大人们扛着它进山了,一去两天,他们没什么护膝设备,就是粗布粗衣,麻线手套,坐在晃晃悠悠的卡车上,一行六七人都跑到没人影的地方,往往回来时,除了伐木,便是额外收获的野果蘑菇,偶尔还能打到狍子野猪和山鸡,不过要是遇到熊瞎子,万夫莫当,所以至今也没吃过熊掌。我记得清楚,老爸有一张照片,肩膀上停一鹰,巨帅,说是当时喂了一年半,后来飞走没回来,我们房檐常见燕窝,柈子落(柴火堆)上常跑松鼠,是吧,没有科技时代产物的地方,便是这些原生态的美好与感动了。 共鸣的电影联接无数的记忆,神去村的山影叠加了我的故乡,所以唠唠叨叨这些琐碎,希望人们更了解林区这样的地方吧。毕竟是大山的养育,所以我们也有封山一说,伐木的人也有些细节的仪式,也听过山神的种种,却未曾有神去村那样的纯正的信仰和敬畏之心吧,所以比之起来,同为山中客,我们自有惭愧不足。 作为山的孩子看这部片子,拍的是绝对是极好的,除了山神和男主冲锋神技,几乎完全的写实,那蛇酒,也是我们几乎家家都有的玩意。有个剧情点,就是纽约来妞,让男二性奋不已,确实,在我们那种小地方,出国都是难能可贵的事儿,何况那是电视里所曾说过的,纽约那种地方,所以虽然有悖道德,却又展现出山里人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和渴望,他们只是体验而已,内心却不曾不忠于山,打心底认为自己世世代代该是大山的子孙,所以只是体验,并不会去不顾一切的追求。 城市街头的对比,也是恰到好处,男主在深山磨炼一年回去,行动处处透着不和谐,这也是我们出来北漂沪漂的人常见的心理——我们回去能做什么?与家里的三观完全相悖,节奏也踩不相同,所掌握的技能都是在这样的城市里才能有所运用啊。除非心中有爱,有个小芳绣着爱罗勇武,等着我们回归故里,生死相依。 总个结,自然是值得敬畏的,依山傍水的百姓更能体味到其中的深意,也请城市森林下的人们,能怀着一颗回归和感恩的心,在探索旅行时,对乡下人多些友好,少点嫌弃,对并不便利的生活环境多点包容体验,少来挑三拣四之心。万物皆有因,我们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你们有西餐商场WIFI电梯,大家都是公平的,别怀着羡慕之心看此处,说不定呆几天你们就厌倦了露天茅房公共洗浴、生火做饭蚊虫蛇蚁,所有的愿景都起始于未曾感受,如果做好了由奢入俭的准备,请怀着大爱之心—— 慢行到神去。
8 ) 戀上春樹
自從看了三浦紫苑的《哪啊哪啊神去村》,一直對書中的人物念念不忘,先是到圖書館預約續集《哪啊哪啊神去村夜話》來看,然後得知矢口史靖將故事改編成電影【戀上春樹】(Wood Job!),又忙不迭的跑到電影院觀賞。
故事主人翁平野勇氣是一名高中生,因為成績欠佳而不能繼續升學,小女友更因此拋棄他。某天,他見到林業招募新人的宣傳單張,他被傳單上的美少女深深吸引,毅然決定離開熟悉的城市,隻身前往深山,接受艱辛的林務人員訓練……
電影主要描寫平野勇氣在神去村遇上的各種趣事,從而側寫他的成長與轉變。雖然電影劇本跟原著出入頗大,但電影版保留了《哪啊哪啊神去村》的神髓,看得開心之餘又引人反思。喜歡導演加入 Slow Life 社團到神去村探訪的一段,既寫實對比又鮮明。現今實在有太多人像那群年青人一樣,以為過質樸生活是鬧著玩的。他們可知道,那是一生一世的承諾,戲言不得?
《哪啊哪啊神去村》讓人印象最深刻之處,自然是壓軸的那場祭典。【戀上春樹】保留了這一段,以另一形式呈現,贏得滿場笑聲。起初以為這段拍不出來,幸得導演匠心獨運,加上現代科技的協助,讓觀眾得以在大銀幕觀賞這場超爽的「神木大戲」。
看過矢口史靖的【喇叭書院】和【五個撲水的少年】,兩齣都給栗留下十分良好的印象。【戀上春樹】秉承他一貫的風格,集勵志與幽默於一身。上月聯招放榜,想必有不少考生像平野勇氣一樣,對前路感到迷茫,平野勇氣的故事應該可以為他們增添勇氣。至於繁忙的上班族,更應抽時間去看看電影中那片讓人神馳的綠林;就算閣下對綠林沒有興趣,跟滿場觀眾一起歡笑也是很好的放鬆方法呢!栗看的一場,大家差不多是由頭笑到尾。
電影9月11日於香港上映,各位準備好到神去村一遊沒有?
溫馨提示:電影播完 end credit 後還有一幕,請留步欣賞。
瞧人家青春片拍的,这么的轻松欢乐,我大天朝那些苦逼作死的爱情戏码简直狗血俗套low到爆了。虽然这片子同样也是主旋律,一切也都在预料之中,但是喜剧元素、人物成长和节奏掌控简直是大师水准,这片子可以拿来当日式青春喜剧的样本戏了,矢口史靖导演精准的手艺活每每都让我想到朗·霍华德。★★★★
和去年《编舟记》一样,日本电影有一种特质是始终它国无法模仿不来的....
这片子确实太可爱了,简直就是夏天雨后泥土里的那种味道,让人无法不怀念大东北的林区啊。与很多人喜欢冬天去大东北看林海雪原相比,我偏执狂一般地迷恋林区的夏天。夏天的大小兴安岭是有灵魂的,哪怕一株再不起眼的小树,你都能感觉到他们的呼吸和心跳,那是一种生命的张力,能感染整个世界的幻术。
这样的题材能拍成这样,简简单单,轻轻松松,很厉害。染谷将太真是天天见啊。
前面很拖戏,到后面就渐入佳境。伐木从技能变成了人生。男主真是天生喜感啊,那五官加怂样儿简直就像kuso漫画里走出来的~~~
最后乃神来之笔
在电影院放声大笑
意外的好看 简单质朴纯真活泼可爱 怪不得宫崎骏想拍 根本就像是另外一版龙猫 染谷颜艺不用睁眼都厉害 伊藤英明这种男前角色太棒了! 爱罗武勇梗没翻译有点可惜呐~向山进发吧!带着敬畏!
1.讓演員親自上陣,不論伐樹還是真正爬到異常高的大樹之上,都讓電影變得異常生動;2.當他聞了下樹葉,主動唱起那首伐木者之歌時,突然很是被觸動;3.砍掉百年大樹時,雖然震撼,但還是覺得很心疼
本来想去练听力的,结果他妈乡音这么重
矢口史靖导演真是拍“行业剧”的高手,活活泼泼、好玩有趣,《哪啊哪啊神去村 WOOD JOB》就是伐木工人的宣传片,枯燥乏味的体力劳动活,被他拍出了男性幽默、传统民俗和山民真爱,绿色养眼。和以前拍的“飞行员”、“机器人销售员”、“花样游泳队”、“铜管乐团”、“银行职员”一样有趣。四星推荐。
除了找小男孩那段處理得有點突兀之外,其他也很不錯,輕輕鬆鬆,將敬業樂業,還有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態度都一一表現出來
就是喜欢日片里的那一点点慢
真•大片。染谷爬上木头的一刻明白了屌丝的字面意思哈哈哈
一个日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故事。
日本人总是能把冷门职业剧写得如此生动感人,最早的始作俑者能回忆到《铁道员》吧,从扑水少年到消防员到编字典的这次又是伐木工,实在太神了,极其有爱充满正能量的故事
励志喜剧,笑声很多,“可看性”比《编舟记》强。大城市里没有废柴主人公的位置,神去村却给他留了一张牌。
矢口史靖真是废柴少年们的好伙伴。
故事的底子太好了,没办法,这么通俗的笔法,还是忍不住五星推荐!
林业是这样: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等死后才能看出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