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最后一个命令,最后一战
真实,克制。这是我为什么喜欢小众电影尤其是小众战争片更甚于宏大的院线巨制的原因。你可以说是“平民”参演,也可以说是技术限制,但不可否认,这样一部通过真实情况改编的小国影片确实带给我远比弘扬个人英雄主义的类型片更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冷静克制的摄影,朴实无华的镜头,小心谨慎的剪辑,中规中矩的场面调度,对有限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这些是它不及好莱坞战争片的地方,在我看来也正是它胜过好莱坞战争片的地方,因为那种地方的出品,再怎么努力想还原真实、想要洗去铅华,却只能把真实感停留在镜头上,也就是停留在炮火连天的战争表面,很难做到像这部电影一样在看似不经意的平铺直叙间透过纷乱的硝烟把一切原本的情感倾泻在观众的心里。
回到正题,谈一下这部电影的感受。从影片的一开始,寒冬、雾霭、厚重的军装、森林和鸟鸣……这些首先呈现出来的视听恰到好处地勾勒出一个辽远的北欧国度;当我还来不及考虑更多关于这个陌生的国家和这段陌生的历史,就被寻常的甚至略带懒散的训练以及这些士兵的训练内容所惊讶,居然是更换自行车胎,这还是我印象里第一次把自行车部队作为主角搬上银幕。然后气氛紧接着就浓稠起来,镜头随着士兵们的疑虑和长官们的担忧,通过训练场、营地、会议室等简单狭小的场景,逐步把战争前夜这一令人不安的时间节点推到近乎爆炸的边缘。少尉在办公室内沉默地写着家信,五味杂陈地给手枪装填着子弹,办公桌上缓缓掠过的家庭照片;营房内士兵们佯装的沉稳与自信,却又按捺不住心中的悸动与焦躁,极力掩饰紧张的对话和快要压抑不住的情感迸发;营地院内少尉与摩托化部队的中士交换着烟火,略带惆怅和不安地以两位老兵的身份交流着即将来临的战争;简报室内大小军官围在桌前焦虑地等待边防站的报告,谨慎地探讨着抵御敌人进攻的策略……这些简简单单地一切就是把战争爆发前这样一支驻守边境的小部队会表现出来的一切原原本本地呈现在镜头前,却也把战争来临前的紧张、焦虑、压抑、凝重和那么一点点跃跃欲试的兴奋充分地、炸裂式地涌现出来。就像海面之下的暗潮汹涌,厚重的军装和皮靴下面透出的也是隐忍又不失爆发力镜头语言。
然而,该来的一定会来的。当边防站最后一次通报情况:“德国军队正在向边境推进……他们越过边境线了!我们正在遭受侵略!……”然后就是断线的盲音,无论简报室怎么努力寻求回话等来的都是可怕的沉默。军官们互相对视了一眼,明白了接下来他们应该怎么办了。他们的祖国正在遭受侵略,他们的使命在召唤他们。警报拉响,营房里的所有人担忧的也终于来了,战争的洪流已经席卷到士兵们的面前,由不得他们再踌躇什么。急匆匆地穿好军装、戴上头盔拿起步枪,一窝蜂式地冲到楼下,面对长官的命令,排好队领取子弹和急救包。这里运用了许多特写镜头,军需官分发弹药时的机械、士兵们接过弹药时的颤抖,士兵们脸上表情的纠结和惶恐……充分地表现出新兵即将踏上战场时的紧张。
最先出发的是摩托车连,自行车连将紧随其后。临出发前摩托车连的军士略有迟疑地问少尉:“骑自行车到那里需要多久?”,少尉坚定地答道:“我们远比你想象得要快。”这是一份战友间的安慰和鼓励,满怀着对国家的炽热情感。摩托车连开走了,紧接着出现了让我感动的一幕,少尉和中尉没有像影片开头一样“吃小灶”,而是带着同样的装备跨上自行车,冲在连队的最前面。我同样也忘不了中尉低沉但坚定那句话:“愿上帝保佑国王和祖国。”
当一行人吃力地蹬着自行车在公路上前进时,我们看到的是笨拙的身影和疲惫的面庞,而不是我们想象中部队奔赴边疆保家卫国的雄赳赳和气昂昂。也许这就是一个小国的无奈吧,人数装备资源全方位落后于对手,但祖国遭受了侵犯却又不得不去迎击强大的敌人,这是一场不可能胜利的战斗,可能每个士兵的心里都少了那一份必胜的信念。就在大家竭力赶赴前线的时候,迎面却开来一小股部队,不是敌人,正是先于自己开拔的摩托车连……大家面面相觑,有名新兵试着安慰自己道:“也许是战争结束了?”。摩托中士却带来了不好的消息,奉命守卫的隆托夫特比尔已经沦陷了,我们正要撤防到下一个村镇构筑防线,最好你们也跟我们走吧。中尉此时略有鄙夷地回答说:“我们接到的命令是坚守隆托夫特比尔直到援兵抵达,你可以做你想做的。” 中士的神情闪过一丝犹豫,丢下一句“你还没有看到过前方是什么样的。”便继续带领摩托小队朝着相反的方向驶去。
然后就是短兵相接,中尉利用仅有的地势和时间简单部署了一个防御阵地,准备尽力把德军拖在这里。就算是守株待兔,这支部队也丝毫没有获胜的可能,他们仅有的重武器是一挺老旧的机枪,面对德军的装甲车几乎无能为力。部队被打散了,少尉率领的二排也阵亡了一个兄弟,他只能无奈地下达撤退的命令,抄近路退守至哈泽斯莱乌。中途他们躲进了一个农妇的房子,院子里鸡犬相闻,屋子内宁静祥和,直到农妇出来被吓了一跳——也是被这些陌生的“闯入者”所吓到。少尉见没有追兵而至,便下令起身继续赶往下一个村镇。这里给了一个背朝镜头,直到一行人慌慌张张地走远,庭院里还是鸡犬相闻,仍旧是一派祥和,这是第一个有深刻意义的讽刺;遇见了中校,他宛若运筹帷幄一样平静询问着少尉战况同时指挥着电台装车,然后坐进汽车开走了;来到了一个小村镇,再次遇到了摩托部队,他们在这里构筑了简陋的工事准备阻击德军,可当地的百姓却像看马戏团一样欢快地再看着这帮士兵的热闹,有一个孩子还在向大家兜售牛奶……当炮火真正在身边炸响,这些平民才想起来逃跑,混乱之中那个卖牛奶的孩子被打死了,这只是这部电影里第二个阵亡的给过正面镜头的角色。部队进行了坚强而微弱的抵抗,结局仍旧是失守。
仅存的抵抗力量终于退到了哈泽斯莱乌,负责守卫正面入口的上尉却接到命令不能放任何人进去。少尉压抑着怒火上前与他理论,作为刚刚从前线退下来的人,说出了那句似曾相识话:“你还没有参加战斗吧?”上尉愣住了。少尉接着冷冷地说:“在等待你们支援的时候我们已经在边境上失去了很多士兵。”最后上尉打开了路障对他们放行。守卫城市的巷战达到了影片的最高潮,说实话,这场巷战拍得一板一眼、整整齐齐,宛如搭好布景的舞台剧,丝毫没有我们所知道的巷战那样的残酷和惨烈。但同时也拍得极其真实,士兵们找掩体射击、交替掩护,以及撤退时的混乱、无序甚至仓惶狼狈全都让人身临其境。
在城市里最后进行的抵抗,大敌当前,弹尽粮绝,这一小撮人被德军逼到角落再无路可退。少尉面对着士兵们急切的呼喊与茫然无措的诘问,决绝地取出了曾小心翼翼压上子弹却从未勾动扳机的手枪。耳旁一侧是近乎绝望但只要有命令就仿佛看到曙光的忠诚的士兵:“长官!我们该怎么办?下命令吧!”,另一侧是大口喘着粗气、抽搐着,已经半身跌入死亡仅仅依靠求生本能支配剩余意识的伤员:“救救我……我不想死……”。墙的后边就是近在咫尺的如潮水般涌来的敌人军队,身边的环境非常危机非常紧迫,身边的环境也仿佛滞缓了、静止了。少尉颤抖着、紧绷着,他咬紧牙关,他汗如雨下,他感到天旋地转……直到他木讷地挤出那几个字——“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
我曾几度担心他会把亲手压进弹仓的子弹送进自己的嘴巴,却忘记了一个军人最后的也最真实的出/绝路——投降。当少尉决绝地喊出投降的字眼,他全身的血气似乎又都回来了,尽管充满了负罪感与愧疚感,但他保住了这一群人的生命,所以我们不能总是用传统的价值观念衡量这是对还是错。周遭前一分钟还在搏命的士兵全都愣住了,做好了拼死一搏的准备却没想到等来的最后一个命令却是投降。短暂的愕然之后即是释然,他们仍然惊恐却添了几丝决绝,前排的士兵丢掉手里的枪,转头便对身后的同伴像俘虏敌人那样吼道放下武器……没有人不会照做,不仅是因为长官的命令,也是在那一瞬间对生命和死亡的考虑,对意义和代价的思索。那样千钧一发的情况下,你不可能指望每一个人都能冷静地权衡利弊,所以这个重担自然得由少尉——小队的领导者一肩扛下,殊不知决定这个选择要用尽全身力量,是怎样万般无奈与悲痛。少尉是此时此地的最高长官,他当时在瞬间的恍惚与眩晕中会怎样思索?自己为什么不是首相或者国王,早早宣布投降怎么会有这么多流血牺牲?难道国家和政府都看不出来两方差距的悬殊吗?自己为什么不是将军,在德军越境前就派遣部队进入阵地阻击来犯之敌怎么会像现在这样处处失利节节败退?自己又为什么不是一名普通士兵而是什么他妈的少尉,下达投降这个命令有多么沉重你们有谁知道我的心在滴血吗?……反正最后这个命令是说出口了,士兵们的性命总归是保住了。少尉率先举起双手走出掩体,反复呼喊不要开枪,其他人也跟着他缓缓走了出来,不过惊恐并没有消失,谁都害怕对方会因为紧张而扣动扳机,如果那样,投降和牺牲就真的失去了任何意义。好在这不是东线,任凭德军怎样吼叫他们也不会屠杀战俘。
正如高潮过后总会带来失落和惆怅,影片高潮过后的结尾给被俘士兵的镜头全都意味深长。苦涩地分享香烟,不甘地抽着烟,被喝令站起来时愤怒地掷掉香烟,少尉下令列队众人带着仍是军人的骄傲齐步走向囚车。这时候镜头呈现的远景,是兴奋的人群,他们看到竭力捍卫的国家到处悬挂着万字旗,竭力保护的民众竟在跟侵略者握手言欢……上车之前德军的一名军官拦住了少尉,向他表达了军人的敬意,但同时也透露了自己的疑惑:你们为什么还要拼死抵抗?为什么还要增加这么多无谓的牺牲?少尉不明白对方是什么意思,服从命令坚守阵地保家卫国这些不是军人的天职吗?换做是你也一定会这样做的。难不成你是在嘲笑我们的弱小吗?德军军官看出了他的疑惑,转而问道:“你们的国家早在几小时之前就已经投降了,怎么你不知道吗?”木然,木然,还是木然,这是这时最好的解释,少尉已经无力去懊恼与纠结,这一沉重的回答确实打击到了少尉,可他却已经没有力气被击倒了。他拒绝了德军军官礼貌的邀请,坚持要跟自己的士兵同乘一趟车去战俘营。他是最后一个登上汽车和落座的,已经坐下的士兵没有一个人在望着他,也没有人望着其他人,他们都已经没有力气了。又是一个摇镜特写,每个人的表情都很疲惫,却又各有不同,或懊恼、或愤怒、或悲哀、或茫然、或无奈……都清晰地展现在一张张苍白的脸上。随着汽车缓缓启动,他们经历了第一战,也完成了最后一战。一天不到的时间,从开战到停战,从自己的军营又回到了别人的军营。
车窗外缓缓掠过的,是祖国的孩子登上德国陆军的装甲车,兴奋地挥舞着头盔和武器,仿佛他们赢得了胜利。
正片结束后是对当时亲历战争老兵们的访谈,这永远都是一个十分感人的场面,这样的采访一定要趁早,就算他们活过了战争也终究逃不过时间,可悲的是我们以后的战争片很难再看到这样的画面了。
最后说一下对于电影本身我的个人感受,如果人物对话、角色关系以及战争刚刚爆发短兵相接时的张力再把握得纯熟一些,一部分镜头和剪辑的运用再多下些心思、大胆一些,这部《开战日》完完全全是一个值得给满分的经典佳作。豆瓣上的评分,实在是太低了。
2 ) 不一样的开战日
喜欢电影的海报设计。二战电影看过许多,小时候多是日本侵华战争,现在更多是美军视角的欧洲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由于文化软实力的差距,很多时候让人忘记了这是一场世界大战,欧洲大陆的多个国家以及东南亚非洲的许多国家都在与中国美国参与同一场战争。
本片以纳粹侵略丹麦为背景,讲述了持续不到一日的战争。看大国视角的战争电影,大多数都正面或侧面体现着国家情怀,为了国家和正义而战。但丹麦作为一个与德国接壤的小国,虽然之前一直在备战,但在开战前却担心激怒逐渐接近边境的德军而选择不提前部署。当装备简陋的丹麦士兵节节败退,藏身森林小屋时,女主人却说她不在乎这片土地到底是丹麦还是德国,这对她来讲make no difference。当年轻的丹麦士兵因为防御而失去生命时,国王其实已经早早代表国家宣布投降。本以为驾驶战车侵略他国会是血腥的场面,但实际上却是一片祥和甚至有丹麦孩子兴奋的欢呼。这部电影里有很多之前难以想象的画面,原来战争在不同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情景。对于丹麦,没有着所谓强烈的国家情怀的捆绑,投降可能并不是一件多么可耻的事情,毕竟普通的百姓只是想活下来。
3 ) 丹麦果然和德国比较亲
少尉给未婚妻写信,用的万宝龙钢笔,不知道是146还是149,好有钱。丹麦军官用的手枪是自己按照毛瑟驳壳枪仿制的一款半自动手枪,尽管据介绍性能一般,但好歹是自己的工业完全仿制造出来的。
北欧国家,总是让我感到神奇想接近,而通过一些影视文学作品的介绍,他们的社会发展历经一次二次技术革命,能跻身发达国家,确实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硬生生的创造出优势来。没打仗其实是对的,保住了自己的工业基础和社会财富,另外,作为少尉和他手下的士兵,他们其实可以感受到打仗的结果是意义缺缺的,农妇的话说明,普丹战争中,德国失去了这块土地,现在德国又要来要回来。究竟是谁的,没什么重要的。而且,他们拼死抵抗,上面却早已投降,连告诉他们都不告诉。
也许,军官作为一个谋生的职业,是不错的,想用军官实现人生价值,有点不自量力。
4 ) 为何而战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润声(来自豆瓣) 来源://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769668187/影片《开战日》是由丹麦导演罗尼-伊茲拉拍摄的二战电影。2015年3月与丹麦上映。 熟悉二战的知道,它于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发起。强大的坦克、摩托化和空军相结合的新战法——闪电战,震惊世界!所以,德国的北方邻国——丹麦,在1940年4月就知道将要面对什么! 影片描述的是一支自行车连队,它配合着摩托车连队在边境抵抗入侵的摩托化德军。年轻的士兵们,每人配40发子弹,骑着单车赶赴边界的马路上抵抗侵略者。 整个王国并没有全民动员,只为了不刺激到德国。计划中的援军迟迟未到,军队高层在等待政府和国王的决策。带队的少尉军官执行着上级的命令出发了。 路上遇到撤退的摩托车小队,几乎是无减员就往回撤。只装备一挺机枪的自行车小队,还是完成布防。结果可想而知,在侵略者强大军队的进攻下,防御者被打散。少尉只带着六人,退了回去。 躲进民宅的士兵们得到了民妇的帮助。可民妇所说是另一种态度,她的帮助并不是因为士兵们在保家卫国。因为,谁来统治这里,又有什么不一样了?这里介绍一下,德国在一战战败后,把北石勒苏益格经过当地民众的公投,划给为丹麦,被称为南日德兰郡。也就是说二十年前,这里属于德国统治。 六人小分队撤回到后方,被分派到去一个城市去布防。城市里市民们纷纷在街道上围观,小商贩在售卖着牛奶,穿着整齐军装的士兵不忘喝一杯咖啡。没有见到战防炮,没有高层军官的统一布防,因为对外联络的电话线断了。德军已开进城市里,街道上却仍有来去的市民。 少尉的队伍加入了布防。轻武器肯定是被重武器给击败。在无援军,弹药耗尽的情况下,举手投降了。德国军官问已成战俘的少尉,为什么要进行无畏的抵挡,让士兵们增加死亡?因为你们的政府在四个小时后就投降了!听完翻译后,少尉脸上透出茫然和震惊,还有对将来的未知。 押着战俘的汽车上,年轻的士兵眼光迷茫的望着窗外。当汽车驶过一辆靠边停放的德军装甲车上,却见到几个丹麦小孩在装甲车上欢呼着,或者说是在玩耍。影片便在这个画面中结束了。 真实的历史是,丹麦在德军入侵四个小时后便宣布投降,只牺牲了16名士兵。然后便是5年的军事战领。 影片凝重而压抑,军官们克制而谨慎,士兵们焦虑而无助,让观众看到了开战仅一天就结束的历史。 2020-07-05晚
5 ) 我宁愿听到你投降,而不是你没有战斗过
丹麦在二战与德国的战斗中可以说是不堪一击,不论从军事实力还是人民意志上都注定了它的溃败。电影并没有用过多篇幅交代德军的先进武器,几辆装甲车和摩托车战队,足以与丹麦涣散的军队和紧缺的军资形成鲜明对比。
面对强大的敌人,自行车排的抵抗显得过于脆弱和无力。然而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却在国家早已投降后还坚守命令,顽强抵抗。即使军队中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恐惧和慌张,他们知道,失败已成定局,即使一路被击退,却还是坚持到最后一刻。对他们来说,这场战争是无奈的,稀少的子弹,没有到来的支援,平民面对战争的态度,这一切都在冲击着这支薄弱的队伍。但少尉严格下达命令,士兵严格执行命令,他们并没有动摇保卫国家的心。
讽刺的是当耗尽一切力气无奈投降后才被敌方告知政府早已经放弃了这个国家。直到这时少尉才出现动摇的表情,顽强的士兵才开始哭泣。他们的抵抗是徒劳的吗,他们的牺牲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吗?电影正片在整支被俘队伍的沉默中结束。
然而电影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更加深刻。政府的不作为是与人民意志割裂,历史上丹麦地下组织在政府投降后仍然没有放弃希望,在瑞典组织军队“丹麦营”,继续抵抗。事实上,面对战争,就像电影展现给我们的一样,丹麦虽没有经历过多的伤亡和惨痛,虽然拥有身为小国的无奈和心酸,却也有很多人坚守着民族意志,维护着国家主权。
正如影片最后的采访所说,我宁愿听到你投降,而不是你没有战斗过。面对侵略,再无力的战斗和反抗都是泥潭中盛开的鲜花,值得称颂。
6 ) 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看《开战日》
《开战日》 的确应该将视线从好莱坞、英剧、韩剧等上面移开一会儿。欧洲还是有很多好影片的,比如很多法国片,以及这部。 整部影片的画面风格,很像《拯救大兵瑞恩》。但是没有那么惨,当然可能正是因为主角最后投降了。 几个细节,最能表现影片的主题: 一,自行车排因为敌人的追击无处躲藏而躲在农妇家里,农妇提出可以将士兵们藏起来以保全生命,少尉却说随着战争的延续,需要这些孩子们站出来保家卫国。人性角度和国家、民族角度的矛盾,在这个瞬间定格。 二,在牺牲了几名士兵之后,自行车排的少尉终于带领士兵宣布投降了。德国军官很诧异地问少尉:你们为什么抵抗这么长时间,你们的政府早就投降了。少尉回答:我不知道政府投降了。德国军官给敌人认真地敬了一个军礼。 三,最后,采访二战的丹麦老兵。一个老兵讲:父亲说,我愿意听到我的儿子投降了,但是不愿听说他没有战斗过。 士兵给轮胎补胎的镜头,让我想起了街口的老大爷。
7 ) 在前线抵抗的时候听到政府投降了,作为士兵的你在想什么(涉及大量影片剧情)
影片开始的傍晚,一列士兵在野外轻松的演习,装弹射击拆卸自行车说笑吃饭,士兵相互打趣说德国军队不会打到丹麦,只会打到挪威,一派轻松的氛围。松散的训练和射击技术差的士兵组成了弱势的军队力量。
吃到一半,侦查兵传来前线德国车队正在逼近的消息,长官让中尉通知士兵们立刻停止进食,整理好行装,准备睡觉。每个人发了40枚子弹,每个人都一样。
在寝室,年轻的士兵在看着未婚妻的照片写信,室长大声阻止了射击准的士兵向枪法差的士兵索要子弹。夜深了,敌人逼近的消息再次传来。长官下了命令坚守阵地,士兵们骑着自行车拿着枪支向南部出发。
到了前方,自行车排遇到骑摩托车往回返的士兵,他们要去后方建立新的阵地。中尉没有接受邀请,还是和排里的士兵去野外进行伏击,架起机枪。德国的装甲车渐渐出现在地平线,长官发出了攻击的命令,敌我太悬殊,激烈的战斗中自行车排失去了一名战士。迫不得已,中尉命令自行车排撤退了。这是影片出现的第一场对战。之后自行车排剩下的6个人。
他们又累又饿,躲避敌人的追击进了女人的房子。女主人给士兵清洗了伤口,想让他们躲在自家的草棚,中尉拒绝了。女主人说藏起来可以拯救年轻战士的生命,但他说战争还没有停止,士兵还要战斗。
途中遇到了中校得知后方的支援不会到了,他又带领自行车排去了内陆的防线支援。军营的通讯设备被破坏,他们收到的讯息比较滞后。又遇到之前返回的摩托车队,他们在公路上架起了简单的防御,可还是挡不住德国装甲车的进攻,流弹射死了一个向自行车排战士销售牛奶的孩子。这是影片出现的第二场战争。
最后的一场的防卫战,为了不再有士兵受伤死去,中尉无奈向德国军队投降。最后的德国中尉问,为什么你们可以抗击这么长时间,你们的政府在几个小时之前就投降了。在押回军营的车上,看着人民和德国军队的互动,中尉脸上露出了无奈的表情。
短短几个小时,从反抗到投降,开战日也是投降日,几场对战,以弱对强,但等到的是国家已经投降的消息。战场上,他们只能听从长官的命令,投降后,他们在想什么呢,是愤怒,是悲伤,还是松了一口气。
一场尴尬的战争,丹麦大兵自行车修的很溜,德军依然很上镜
一场力量悬殊的战斗!军人的职责就是服从命令。没有华丽渲染,也没有众志成城!一切相当简单平凡更贴近写实。当目睹国家早已投降,民众毫无关心领着敌方面包时。不经感叹:我们到底为何而战?!
自行车排对坦克营,我们战斗了,国家却投降了,人民开心地与敌人欢庆就像迎接一位朋友的重逢,我们到底为何而战,小国的悲哀或许只有他们才更为清楚。
1990年代初的《足球世界》有一则“幽默一刻”:历史课上,老师点名“德国打丹麦用了多长时间?”一个心不在焉的学生站起立即回答:105分钟,2:0,丹麦获胜。那说的是1992年欧锦赛的丹麦童话。回到这部电影,确实特别,把一场悬殊和毫无悬念的战争,控制到几乎与线性时间同步的细节。
连一个炸弹都没有的战争,感觉就像一场儿戏的战争。小国军人的悲哀,或许也是小国人民的福气!!!
其实全世界国家拍的抗战片都把凶猛的敌军拍得笨笨的,好像被一群笨蛋占领了一样。
打不过就跑,实在不行就投降,多现实的丹麦人那。骑自行车去边界打仗,围观打仗看热闹的群众,德国人来了喜迎王师的群众,咋有点喜感呢。
可恶的是才进行了这么一点抵抗还好意思拍成电影,更可恶的是竟然比《百团大战》好看。
让这些丹麦士兵感到憋屈的是,同胞们不仅仅是站在马路边上迎了一次王师。后来还有略少于十万的丹麦人参加了德国商船队、维京人师和诺德兰师。
二战丹麦抵抗了几小时,战死16个士兵,它能拍出什么战争片?恰恰相反,开战日非常出色,战争题材上品。它仅拍开战日一天的故事,战争气氛、士兵心理、对阵视角都很抓人,紧迫和压力贯穿始终,战争片不一定需要大场面和血浆。但由于时间紧促,所以对无谓的牺牲伦理主题展开不充分,这点不如波兰西盘岛。
《自行车队的陷落》。最后那一幕,他在装满战俘的汽车上,看到孩子们兴奋地爬上德国战车时,心里一定在confuse这场抵抗的意义何在。
丹麦2015“冷门”战争片。是的,除了丹麦人估计没有谁会拍这段历史了,因为它太微不足道了,开战几个小时一个国家就投降了,哪有什么”可歌可泣“的?然而小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下无奈的命运这种题材还是深得我心。喜欢最后国防军中尉不收丹麦少尉的枪这个梗,不得不承认骑士精神在西线还是存在的。
我们做对不会有人记得,我们做错不会有人忘记!
第一次看到能够把投降拍得如此伟大的电影。克制的摄影,冷静的剪辑,恰到好处的镜头语言把战争前夜的焦虑、紧张、压抑、担忧表现得淋漓尽致。当保卫祖国的战士被押上囚车,车窗外掠过的是祖国的孩子登上敌人的战车欢呼雀跃……我们到底为了什么而战?深层次的思考带来的意义远大于震撼的战争场面。
我所看过的描写战争最细节的电影。没有大战役陆海空的波澜壮阔,只有一个排几名战士在中尉带领对强势德军的抵抗。没有血战到底誓死抵抗,只有珍惜战友生命的同时节节防御。全片弥漫着淡淡的小国士兵的无奈与悲情,却是对战争中的个人最好的注解。
不给力啊,全军学习自行车维修,仗刚开打政府就投降了,子弹打光主动投降,然后看着自己的人民和德国兵谈笑风生…真是个郁闷的故事…好想要一辆丹麦大兵的自行车。
战斗场面并不多,因为他们根本无法接战。那种无能为力的悲哀比尸横遍野的血腥更具有杀伤力和感染力,政府出卖了军队,无知的群众欢呼雀跃地领着敌军的面包,孩子们在敌军的战车上举着纳粹的旗帜玩耍。这一切是多么的悲哀,又为何而战……
丹麦的一段真实历史,小国面对强国的战争,就如电影中六个骑着自行车的人,与德国装甲车的大战。最后打不赢就投降,也没什么有损尊严的。有意思的是,老百姓似乎并不分什么入侵者不入侵者,当战争甫结束,与入侵军人的友好就开始了。影片让人们从另外的角度来审视战争。
面对不该来的还是来了的那种紧张感,作为战斗新鲜人的心理,以及习惯于被迫接受的无奈,都刻画得不错
自行车步兵排对阵2号坦克 老旧的麦迪森机枪散发着悲壮气息 二战史告诉我们德军几次闪电式袭扰就让纵深极浅的丹麦全境投降 4个小时土崩瓦解 1940.4.9开战日也是沦陷日 然而小国就没有军人吗?实力悬殊就完全放弃抵抗吗?并不!这片是彻底的群戏 冷静克制的摄影 北欧风很浓 评分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