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是因为东北腔的配音入坑,结果看罢全片,发现电影本身更加令人印象深刻——一群单纯可爱的青年人,用他们的欢笑与眼泪铸造了自己非凡的一生,为了圣神的使命献出了青春与生命。
作为一部以歌颂牺牲的英雄为主题的电影,全片的基调无疑是严肃深沉的。沉痛的哀伤与悲壮感充斥在主线剧情的中的每一个角落,并且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观众眼前。例如,每当剧情进入一个新的转折、或者是在每一个需要抒情的节点上,影片中都会出现交叠的画面,比如那雪地里战士们匍匐的身影,隐隐地映着飘扬的旗帜;比如燃烧的熊熊烈火中,浮现出了年老村妇们的哀哭。
这样的交叠画面层出不穷,并在全片的结尾处达到了高潮。当战友抱起马特洛索夫遗体的那一刹,观众也一并随着交叠的镜头,与角色们一起陷入了回忆——他日常的言行举止,每一个转身、前行与坚毅的眼神,犹如一帧帧脑海中的残像、夕阳下回忆的剪影,辉映着迎风招展的旗帜,就那么一股脑残忍地全部由心底涌到眼前。片头的军号声与士兵们再一次出现,接着又转到了马特洛索夫那张严肃的面孔,戴着船形帽,一言不发地注视着他们、自己与这个战火纷飞的世界。画面的最后是他的塑像,这时响起了旁白的插诗——“他站在团队的旗帜下面,永远地活在人民中间……”于是在他无言的注视与屹立的雕像面前,整个故事被推向了悲剧的顶峰。
不过,电影并没有以一以贯之的基调去讲述这个故事。在整体格局的悲壮之下,无处不交织着浪漫的笔调、乐观的精神。电影花了很大的篇幅来描绘角色们的日常生活,这些灵活穿插在主线故事中的小片段,无疑如夜幕中的星光、废墟下的花朵,显得格外温馨——譬如萨沙去探望伊立因的时候和军医的斡旋;上尉和萨沙那番关于鸽子和吹口哨的辩论;总攻击开始前,揣着明白装糊涂战友们对彼得罗夫的戏弄……并非是配音的加成,而是这些场景本身就妙趣横生。而主人公,就是一个在这样积极的氛围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他的真挚与赤诚也是构建这种和谐氛围的一部分。这残酷的战争学校让他逐渐成熟起来,教会了他如何在残酷中构建希望与温柔。同样,这样无畏而坚强的态度也预示了他结局的献身。
由此观众们就可以窥得战争中真实生活的一隅。尽管电影里描绘得理想化了一些,但这样乐景哀情的衬托之下,更能使人回味风趣剧情的背后所体现的严肃,从而进一步了解他们苦中作乐的坚强与牺牲自我的崇高。除了结尾宏大的悲壮,故事中每个角色身上或多或少也体现着他们各自的悲哀。悲哀是无法言说的,只有隐约地体会与亲眼目睹方能够与之共情。譬如阿布杜拉赫马诺夫说过“我的眼睛好使极了,是猎人眼睛”,结果侦查碉堡回来后,那双明亮的眼睛差点失明;问萨沙“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吗”的米沙被子弹射中头颅,他未说完的心里话再也无从得知;伊万大叔已经经历了三回战争,在本该过上好日子的时候还要远赴战场,当他对萨沙说“你真像我那二小子”的时候,眼神中的眷恋与慈爱难以掩饰;伊立因和萨沙分头行动时,萨沙问“说好我们一直在一起呢”,而他却回答“算了吧,那是孩子话”……行军的路上,他们看到了抱着孩子逃难的妇人,以为那就是曾经托付给巴诗大娘抚养的小丽达,兴奋地走上前去,对方回应自己的却只有恐惧地躲藏。妇人向他们解释道,她害怕枪呀,她的父母全被枪打死了……
彩云易散琉璃脆,因美好转瞬即逝而产生的伤怀,恐怕莫过于此吧。他们的乐观精神与浪漫情怀是理想化的,而人们脆弱的生命和战火的肆虐则是现实。现实与理想交织在一起,逐渐变作了悲剧的成因——毕竟现实中没有那么多幸运,在残忍的刀枪面前,任何惨剧都有可能发生。
“在哪里见过你?” “还记得在火车站的时候吗,拉警报不是吗?又开往前线……” “我想起来了,没来得及——” “对啦,没来得及介绍。”——军医的帐篷里,玛莎倾听劫后余生的萨沙说那些不着边际的话,他说在炮火中看见了自己的一生。他想好了以后要继续读完书,当上工程师,直到在雾里迎接那个问他“西伯利亚人?”的姑娘。他最后说自己永远会把玛莎记住。我想,火车站那惊鸿一瞥毕竟过于短暂,这里大概才是两人感情的起点。然而所有人都明白,眼下的情形并不适合谈情说爱,以至于在以后的日子里,紧张的作战任务中,他们默契地对这段感情绝口不提。最明显的流露,恐怕也只有侦查班回来时玛莎急切地问“马特洛索夫在哪呢?”
在故事的最后,萨沙将要去炸毁碉堡,在战壕里和玛莎相见时他毫不犹豫地、迫切地对她说“告诉伊立因,这世上我只有两个亲人,一个是他,一个是你,玛莎!”——轰然间,天地陷入一片混乱,这风雨如晦、沧海横流的世界里好似猛然裂开了一道罅隙,在缝隙的虚幻里跌入了两颗炽热的心,密切地贴着,发誓紧紧地再也不分离——萨沙就这么急切的表白着,急切地想把自己的真心全部剖析出来,因为他知道这也许就是最后的机会。为了这短短作伴的一瞬,哪怕美梦稍纵即逝,也令人知足了。
除了这样热烈的情感,现实中更多的是相濡以沫式的生活。故而整部剧中类似“交代后事”的情节,还有负伤的上尉嘱托通信员,说万一自己出了意外,就通知给妻子。义无反顾的战士,在他们视死如归以换取美好生活的道路上,许多人都自愿做出了很大的牺牲,然而总有那么一瞬,他们会突然想起在战争中自己被耽搁的寂寞的青春。这并不是自怨自艾,因为这话与漫天的硝烟炮火就足以做彼此等价的鉴证。只不过,结局大多都如萨沙的梦中迷雾一般,夜半来,天明去,空余镜花水月罢了。
除此之外,马特洛索夫在告别时最后还说了一句“不要忘了我的丽达!”——萨沙是孤儿,在学校只有伊立因一个亲如手足的朋友、兄弟,直到后来巴诗大娘收养了父母不幸丧生的丽达。他一直把小丽达视作亲妹妹。在伊立因受伤后,萨沙走了20公里路去医院看望他;而对于这个只有几面之缘的妹妹,他也从来没有忘记。或许正是因为他的身世,才让他如此珍视亲情吧。
电影中的其他细节也有出彩之处,这些主人公之外的情节可以视作一种对故事的补充。比如在大战之前被众人戏弄的彼得罗夫,这个角色也塑造得十分生动。不同于马特洛索夫那光明伟岸的正面形象,他的品性显然有着种种小缺陷。譬如在侦查班回来面见上尉时的口无遮拦,以及阿布杜拉赫马诺夫自告奋勇去侦查碉堡的时候,他冷言冷语的奚落。——也许这奚落就是出于对方戏弄自己的报复。这样看来,这个心胸有些狭隘的年轻人果真非常滑稽,但是从接下来的剧情中就可以看出,这个被上尉训斥“不要乱讲话”、被萨沙以“影响同志们情绪”为由赶回去的他,也并不是一个完全的无能之辈。在上尉问谁去爆破碉堡的时候,他比任何人都急切地说“让我去,让我去吧!”——他被马特洛索夫赶回去后曾对上尉说要将功赎罪,上尉否认道“别再说漂亮话了”,可他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足以证明他想要悔改的真心。
然而,通过两名上尉在电话中的对话(“去的那两个人怎么样了?你这样想吗……”)来看,彼得罗夫确乎是凶多吉少了。之后,萨沙在前往碉堡的途中,遇到了奄奄一息的他。他满怀歉疚地向萨沙说自己没能完成任务,而萨沙一遍遍安慰他说,没关系,把手榴弹给我,我一块扔去!忍耐些……曾经的矛盾也好,奚落也罢,在生死面前都变得毫无意义,只留下了最原始的、对待伙伴的温柔与真情。彼得罗夫也只是一个不够成熟的青年人啊,何况他还拥有悔过之心。他在最后也足以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青年,只不过残酷的现实让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让他在换回他人一致的原谅的时候,要用濒死作为交换的条件。
剧中的两段说理的内容,其台词写得也很好,逻辑畅达,真挚动人。第一段的剧情是侦查回来后上尉和马特洛索夫的谈话。打山雀的比喻,以及“每个人都有对死亡的恐惧,恐惧战胜了人,那才是真正的没用”,都十分令人心悦诚服。第二段的剧情是另一位上尉在萨沙和米沙去炸毁碉堡前对他们说的那番话:“现在我们成了全军最落后的队伍,只有我们停止不动,这就等于,我们向后退!”如果第一段道理视作萨沙成长的转折点,自那次侦查之后他由幼稚变得逐渐成熟;那么第二段道理就把整个故事推向了高潮,在这样慷慨激昂的话语中,隐含了他的生命在未来的悲壮与升华。
那个和萨沙讨论吹口哨、教他把打猎的知识用于战斗的和蔼可亲的上尉,从后来的对话中可知,他的名字是舍尔宾那;另一位年轻而严厉的上尉,从片头角色表中得知他应该叫阔洛索夫。两名上尉截然不同的性格对比起来看也很有意思。年长的上尉对待战士们亲切体贴,在对方问萨沙数学知识从哪里学的的时候,他脱口而出“乌法工业学校”,足以看出他的细致入微;而年轻的上尉性格颇有些激烈,亦或可以理解为这是其作为年轻人的特质。当他回应打电话问时间的人说“再问时间你就打给总司令好了”的时候,站在旁边的伊万大叔不由露出了看待孩子般的微笑,结果上尉一转头,就立马收敛了自己的表情,想来也是非常有趣。
唯一遗憾的是,像这样年代久远的作品似乎都有一个问题:除了主人公的故事线有始有终意外,其他人的结局往往并不完整——当然,这本就不是历史群像,也没有必要同史书一般讲清楚所有人的结局。可是这些次要人物不完整的故事令观众不由觉得万分遗憾——玛莎知道萨沙牺牲的消息后,又该怎么面对这段无疾而终的感情呢?伊立因在结尾抱起萨沙的遗体,他内心又是怎样的悲哀?彼得罗夫最后活下来了吗?阔洛索夫在战壕里和舍尔宾那握手诀别,以及他嘱咐预备告诉妻子的消息……那么他是坚持到了冲锋结束之后,还是也牺牲了呢?
或许这无从得知的各个结局,就暗含了所谓“普通”的含义。这茫茫人海中,万千普通人泯灭在硝烟中、尘土下的讯息,生存的渺茫,以及无法言说的爱,永生的遗憾,都不过是浩瀚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不幸,在那个无名的切尔奴斯基小村庄的争夺战里他们奋不顾身地奉献了自己,在日后千万重险境之中也有继往开来者做着这样神圣的奉献。他们都是普通人,都那么乐观,那么可爱,那么机灵,那么讨人喜欢……这就是普通人普通而美好品质。它们无处不在,又那么令人向往,润物细无声般地渗透进每个人内心悲痛的伤痕。在苦难中人们陆陆续续地抬起头来,勇敢地向世上的黑暗横眉冷对。在这一刻起,他们将拿起各自的武器,用自己的力量去追寻治愈心中裂痕的道路。这个世界上,本就不需要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救世主,每一个普通的战士都在为他们追求的事业奋斗着,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只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他们汇聚而成的坚固力量,宛如一曲悲壮的歌,宏伟、慷慨、昂扬,每一个音符都饱浸者血汗与泪水,然后由这些炽热滚烫的液体,浇筑出最坚牢的城墙——这就是由万千普通人谱写的伟大史诗。
“这样的青年人是不会死的。”他们踏着曾经满是裂痕的土地,亲手种植了漫山遍野的鲜花。他们用自己蓬勃的、奔流不息的青春之心,去歌颂这坚强、伟大、永恒年轻的生命,去追寻春天的脚步,去开垦阳光下的荒原。在那一望无际的辽阔中,他们向着美好的未来奔去。
(以下是一些其他的随想)
虽说这部电影是小说改编的,但其实和小说内容早已大为不同。小说读来,除了主人公马特洛索夫,其余角色均难以跟电影中的人物一一对应。不过,小说也有别样的可取之处,比如最后司务长看着萨沙口袋里的柳枝,说道“马特洛索夫是珍爱生命的……”这个情节为他的举动做出了更全面的解释。
还有就是国语配音的问题。虽然东北腔乍听上去很好笑,但仔细品味一下,就觉得台词翻译得还是很不错的,又接地气又有几分文雅的感觉,丝毫没有“翻译腔”那种异声异调之感。其中诸如“最相当不过的一个人了”,“我跟你唠一唠家常话”,真是翻译得太本土化啦。最神奇的是,看着演员们的脸,听他们说这样的话,竟然毫无违和感……
翻译口音,太接地气了。
看的译制版,真实地流下了眼泪,也不明白到底是哪里打动了我,或许是东北话吧
《普通一东北兵》
配音很可爱!
长春解放后,-东北电影制片厂, <民主东北>---解放后第一部纪录片,第一步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全新的眼光立场,真实的记录了解放区火热的斗争生活,昭示人民战争胜利的必然.......orz,豆瓣都没这些电影,只能自己写.
本来是挺严肃的一部片子,还是中国第一部译制片,但是这东北味可把我整笑了“内时候斯大林同志儿就在战壕,我~说实话妹敢靠前”
悼念袁乃臣老师
解放区的老国语和上海的不是一个味儿,好听是都好听的。
黄继光的纪录片中提到,这部影片大兵堵枪口的场面深深的震撼到了他
88分钟!2020.9.9想看.3/5.第213个标记看过的人
如今看,片子借用了使徒殉道元素,主角以十字扑在枪眼上,尸身被战友扶起,姿态和基督下架如出一辙,然后承接天父领袖的封圣仪式和不朽造像。之前人物塑造也颇有特点,生硬的宣传词藻加优美的抒情场景。后来国内模仿拍董存瑞,倒是更接地气和鲜活,不像苏式圣徒那么僵化。
噢,亲爱的同志们啊,
中国第一部译制片,苏联东北话是太上头了
国防人民委员会命令:查第56近卫师第254近卫团战士亚历山大·马特洛索夫,在1943年2月23日,同德国法西斯侵略者作战中,身临争夺台尔奴斯基村战役,于千钧一发之际,曾以自身肉体遮盖敌人碉堡,壮烈牺牲,保证了展开攻击之成功。马特洛索夫同志之伟大功勋,堪表为我红军战士刚毅英勇之模范,兹为永世纪念苏联英雄——近卫战士,亚历山大·马特洛索夫,特命令:将第56近卫师第254近卫团更名为亚历山大·马特洛索夫第254近卫团,并将于亚历山大·马特洛索夫的名字永远列于亚历山大·马特洛索夫第254近卫团第一中队之名簿内,此令。他站在团队的旗帜下面,永远地活在人民中间,他以自己的胸膛,扑灭了燃烧吐薄的凶焰。
原来黄继光当年就是看了这部片子QAQ
中国译制的第一部外国电影,哪怕只是这个原因,就配得上五星。亲切的乡音和勇敢无畏的战士,一个值得珍藏的岁月记忆。
配音是亮点,贼东北
怎么不吱声,是不是生咱气儿了?行了憋说了
在B站看的东北话配音,配合弹幕,笑死人了。但话说回来,这苏联卫国战争的英雄事迹真的感人。不管苏联后来跑偏成什么样,被黑成什么样。伟大的卫国战争,伟大的苏联烈士是不容摸黑的。
这东北话,我jiǎo着可以。我就jiǎo着我的觉悟可以了。斯大林同志就在战壕里,我当时就妹敢靠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