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影片是我在文革后期,刚上映时看过一次,属学校包场。感觉与往日的样版戏相比,舞台味消失,生活气息浓厚,故事情节生动流畅,记忆最深的是结尾最后一个镜头,巨硕的渔船布景和全剧人物的亮相。这属我少年时的记忆,最后一次在电影院观看样版戏影片。
文革结束,改革后偶接触到此片的ⅤCD影碟,可以说是用成人的思维,目光重新(完全没有深刻记忆)打量此片。与改革后的各类戏剧表现形式相比,情节完整生动,唱腔优美动听,特别是主题思想在今天国家安全上仍不失现实意义。
“接头”一折,生动惊险,机智恢谐。“忆苦”一折,情深意切,感人肺腑。“劝妻”一折,苦口婆心,消除麻痹。而重头戏“斗敌”一折,虎胆豪情,气贯长虹。纵观整出戏,音乐主题独立完整,人物性格丰满,表演唱腔生动,特别是在现在国内阶级矛盾激烈,海外敌对势力虎视眈眈,此剧鲜明的主题思想仍有意义。
2017年7月8日 草撰于奔十渡的车上
有一点印象,但没什么出彩的唱腔流传。(补记)
刀出鞘,鞘离刀,对故人,正可交。
看了一多半察觉到这位永不眨眼的中国连长陆长海哪里奇怪了:睫毛,是睫毛。他刷了睫毛。故事其实也像《海港》的翻版,点醒糊涂揪出内鬼击败敌人。男主孤军深入后,敌人分明一枪的事儿。水中打戏的高潮阶段真流畅又花哨好看。
谁说的那不是历史
革命样板戏
所以导演们目光如炬,一眼看出巧莲嫂子娇生惯养,任性倔强……
不得不承认,样板戏把京剧和电影十分强硬的扭在一起,造就了一种风格独特形式夸张独属中国的美学流派。对话也依照京剧特点写得有腔有韵抑扬顿挫。这种在特殊年代产生的畸形艺术品反倒继承了纯正的中国传统文化。大抵这就是戴老师所说用着进口胶片拍摄至高无上的政宣电影的时期。
虽然我也很讨厌某傻逼,但这拍得不差。
革命样板戏才是京剧真正应该发展的方向!现在的京剧顽固的执行着一条死路,国粹就这样被现在的人糟蹋了
大段一人斗无数敌人不可思议视死如归场面。
看过半部,只记得那时候倒有不错的工业标准。
多年以后才知道是谢晋导演的,怪不得比当时一般的电影要好看些。
刀出鞘、鞘离刀、对故人、正可交
虽不及老八大样版戏,但同样经典。
我一下午一口气快进看了九部样板戏……求问心理阴影面积……这部对风景虚实转换的极端处理吸引了我
果然我还是喜欢戏曲电影的节奏感啊
看过留痕
男主眼睛好大,里面男主老婆是华文漪,还有威虎山的老常 ,常宝,大娘 ,李勇奇,栾平,八大金刚里面的两个。最后反派有一个还投诚了。李崇善是北京京剧院的,华文漪是上昆,其他演员都上京的。
刀-鞘-对-证
现代京剧的唱腔,都非常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