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感觉故事是真的一个好故事!!!还是斯坦森复仇。但是这次的反派不是那种无脑的黑帮分子,随你怎么杀了! 看到中间段的时候,我就在想,这次你斯坦森如何去跟一群专业的队伍去较量!他们可不是小喽啰,他们可是个个曾经都是执行过中东任务的特种部队。 但是看着看着各种bug就出来了!例如我都不知道那些曾经的特种部队怎么就全死了。只记得一开始伤了一个,上车时站起来反击的时候彻底歇菜。一个被斯坦森反杀!队长跟那个内鬼“子弹”被那个“简”给那啥了,但还有好几个啊!后面也没交代!!最后出去时那辆车就停在那儿,这样的队伍连个人都没有!!! 就是觉得最后好像兜不住尾了!就很拧巴!一个是斯坦森,一个是曾经受过专业训练的队伍。你说你让谁赢! 最后枪战戏我很喜欢
老炮儿们的江湖
说下这个片子,《人之怒》,一部反好莱坞的电影
内地之前是引进过盖里奇电影的,比如《大侦探福尔摩斯》《阿拉丁》《亚瑟王:斗兽争霸》。不过对于熟悉导演的影迷来说,前几部都是相对折中的商业片,不算真正属于盖里奇风格呈现的作品,直到这部《人之怒》,是纯正“盖氏风格”的犯罪电影,第一次来到内地大银幕。
起初觉得这个劫案/复仇的故事,太过于好莱坞了,不像盖里奇擅长拍的那种电影,反倒更像是杰森·斯坦森那种B级动作片。看完之后才发现,老Guy可以啊,把这样一个主流商业的类型片故事,用自己独树一帜的导演手法展示出来:熟悉的多股力量交汇,不同视角、打乱时间顺序的叙事,前卫与保守派相互缠绕的主题,阴郁的色调,暴力美学,透的骨子里面的“酷”。
《人之怒》有着喜闻乐见的“盖式风格”,但作为商业电影,其故事线索相比其他盖里奇电影也比较简化,没有花哨的剪辑和叙事,可以算是个人风格与主流商业故事融合的产物。但不要以为该片是老Guy对商业的妥协,因为暗含的核心主题,依然是导演一贯的诉求和特色,用句我们都懂的话来形容,这是导演在典型的类型片里“夹带私货”。
看惯了好莱坞体系的商业犯罪片的观众,会觉得这样叙事/拍法,有着非常新鲜的体验。话也说回来,《人之怒》也会让习惯好莱坞电影的朋友,初尝也会觉得怪味,所以这里需要捋顺一下,把这个多视角,打乱时间的故事,按照时间顺序顺一遍,应该就能get到导演的内核。
(本文有剧透)
该片是章回体叙事,一共“4+1”段落,即开篇引子,与4章主题,每一段落,都是一个视角。
★开篇引子:运钞车视角
★第1章《暗夜幽灵》,安保公司视角
★第2章《掘地三尺》,黑道视角
★第3章《一群坏小子》 ,劫匪视角
★第4章《肝脏 肺 脾脏 心脏》,所有视角汇合
电影打乱了时间顺序,在不同视角中通过不断构建悬念,一层一层的揭秘, 在这个多重视角中,我们能逐渐察觉到导演在其中营造的体系。
一个黑白势力交错缠绕的江湖世界,在此其中,以杰森·斯坦森为首的黑道,与安迪·加西亚饰演某位白道大人物,一同维持着一种均衡的秩序,从电影透露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二者是有着交集的,而且必要的时候,白道会对黑道某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黑道也会帮助对方完成某些事情,说白了,这就是江湖秩序,直到外来者的闯入。
外来者,是盖里奇的电影的一大特色,比如《偷拐抢骗》中的布拉德·皮特,以及《绅士们》中的科林法瑞尔。《人之怒》中的外来者,则是一帮劫匪。二者的设定,有点像《绅士们》中的老炮“绅士们”,与一帮小混混们的对比设定了。
外来者(劫匪)浑身有着初来乍到的猛劲儿,眼中没有规矩,只是一味地追求利益。而黑道老江湖们往往情绪平稳,讲究和气生财,不得万不得已不会背离自己一直维持的秩序。可是一旦惹到自己头上,那就只会比外来者的更加肆无忌惮、更加心狠手辣。
所以,这部电影的模式故事,有点像《老炮儿》,只不过本片里,老派与新派、江湖秩序与外来势力的冲突,个人复仇与铲除异己之间模棱两可的界定,都在其中。
电影故事起因,就是这帮劫匪,放在了电影第3章,前面已经将斯坦森与角色遭遇和动机,交待清楚了。
这帮劫匪绝非菜鸟,而是一帮退伍军人,在对话中,他们终日无所事事,为退伍后的生计发愁,顺便抨击吃人不吐骨头的资本家,空有一腔热血而用武之地,因此打算利用专业技能,目标某资本家干一票,结果因为不熟悉黑道,铤而走险之后,经过层层分销和回扣,最后到手仅剩1万多,因此他们决定自产自销,目标就是运钞车。
作为商业电影,为了迎合更多人的口味,《人之怒》中很多角色逐渐趋于正常化,包括这些外来者的劫匪们,但仍保留了他电影中的核心——痞气。不过盖里奇电影中的痞气不像昆汀那种邪痞,而是露出浓浓的英国小混混的地痞,混不吝那种,看上去有点侠义精神,盗亦有道,实际上不讲道理,乱拳打死老师傅那种。
所以标题才叫,一群坏小子。
这就到了开篇的运钞车劫案,一气呵成的劫案,美中不足的是杀掉了押运员,以及一个路人。
从第3章的劫匪视角中,我们能看到为什么这帮大兵劫匪,会杀死押运员,因为其中一位反抗,打掉了斯科特·伊斯特伍德 (如下简称小牛仔)的面具,让对方看到了自己的脸,为了灭口,才下了杀心,捎带脚的把“碰巧路过”、目睹这一切的斯坦森父子也“灭了口”。
至此,电影已经完成了前3章全部悬念的回溯,只留下一个扣儿——安保公司有内鬼,究竟是谁。
斯坦森是个黑道大佬,应该是很有手段且资历非常老牌的老大级人物。再一次跟儿子的假期中,恰好附近有个简单任务,恰好手下不是车子掉链子就是出幺蛾子,导致这个老大不得不亲自去一个简单的盯梢任务。
这里完全可以套用《警察故事4》里成龙和标叔的对话:“真的就这么简单?”“真的就这么简单!如果可以去,我都去了!”
但凡电影里出现这样的对话或桥段的,都得不了什么好果子,果然出事儿了。
大难不死的斯坦森,为了给儿子报仇,开始寻找罪魁祸首,并且调动各路人马和关系,寻找蛛丝马迹,至此,我们能够得知如下关键信息。
★其一,斯坦森所在的黑道势力,是在参与并策划一起或多起运钞车劫案,从对白中可得知,这样的“劫案”,一定程度上得到“默许”的,属于游戏规则之内。结果,这场劫案,却被人抢了先。按照江湖秩序,斯坦森“友邻”之间肯定都提前知会了,不会发生冲突,所以这场劫案是“外人”所为。
★其二,斯坦森密会了某个大人物,从第1章得知,这个大人物,跟FBI有着莫逆关系,但具体身份未知。斯坦森告知对方,我要搞事情了,与对方信息交流。大人物也给了斯坦森一个“黑名单”,意思就是这上面的列表,可以搞。
从随后的动作可以得知,“黑名单”上的帮派都是新兴势力,属于秩序之外,因为这帮人干得那些勾当,连老炮们都看不下去了(片中有明示,某小弟说自己受不了他们了)。很明显,这次是斯坦森寻找凶手的过程,同时也是黑道内部的肃清活动,并得到了“上面”的授意。
值得注意的是,这帮新兴势力,基本都是有色裔,对比斯坦森的老牌黑道,电影所暗示的观点,不言而喻(《绅士们》中,也有类似的隐喻)。
但一切之后,斯坦森掘地三尺还是没有找到真凶。
最终,他决定潜伏在安保公司,这帮神秘劫匪,肯定还会有下一次任务,而且他怀疑安保公司有内应。斯坦森再次找到了“上面”,在对方的帮助下,伪造了身份和履历,摇身一变成了Patrick Hill。
至此,电影完成了第1章,Patrick Hill身份的回溯,随后的悬念就是上述第三幕揭晓劫匪身份的内容。
Patrick Hill应聘安保公司,以“平平无奇”的成绩,成为一名押运员,有了一个新名字:H。
他遇到一帮奇葩同事,包括乔什·哈奈特饰演的嘴炮,一副“我来教你做事的”威风劲儿;负责带新人且日常划水的老员工“子弹”;疑神疑鬼的管理员,还有一堆找茬的人。
随后,这个平平无奇的押运员,在一次劫案中,展示出不凡的能力,全歼劫匪,让公司上下对他刮目相看,并且名声大噪,每次他押运,都保持了万无一失,从菜鸟变成了金牌好员工。然而疑神疑鬼的管理员开始怀疑他的身份,FBI也找上门来,但都无疾而终。这个人真实身份究竟是谁?
期间波兹·马龙的客串是全片最大笑点。
最后在一场新的劫案中,劫匪看到H的真面目,掉头就跑,完成第一幕全部的悬念设置。
可以说,开场第1章是盖里奇风格最淡、最像《疾速追杀》式好莱坞电影的风格,也是与第2章互为最多的地方。因为第2章大部分内容,都是对本章节全部悬念的解释说明:
★开场,对方叫他“Patrick Hill”名字时,斯坦森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这个小细节,暗示他还不适应这个假名字。
★他在安保公司一系列操作,搞到了所有员工的工牌,并在一个女员工身上发现了端倪,,逼问之下,发现对方监守自盗,黑了一笔钱,从而确认这家安保公司确实有问题。
★大人物的首次亮相,在FBI盯上H的时候,发现这个人真实身份,大人物出面阻止,告诉对方,不该管的别管,且明示对方不在乎钱。这个设定与第2章黑道某些行为完成了互文,才能得知,这帮老炮的某些行为(劫案),是得到“默许”的。
至此,前3章内容,都在指向一个充满秩序和潜规则的江湖世界,内部黑白道的老派势力相互缠绕,有时候还会互通有无,维持着一种均衡。而随着外部势力的到来,在名义上盗亦有道的前提下,双方都互相撕扯了最后的遮羞布。
最后一幕是有些猝不及防。有点银河映像《非常突然》的感觉。因为,随着最后大战的到来,前期营造的一切秩序和规则,一切人设和信条,完全崩塌。
斯坦森前期一系列超凡操作,并没有调查出结果,只是守株待兔等来了对方,还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大兵劫匪本着侠义精神,最后干一票大的收山,但在他们之中也出现了不安因素,几乎可以预测的到结局。
安保公司里最不起眼的,才是真正的内应。
多个视角汇聚,完成一场很有噱头的火并大战。从前几个章节一路看下来,盖里奇在片中已经不能说是多线叙事来形容,而是网状叙事,这一点在《偷拐抢骗》喜中有很好的展现,只不过本片并没有后者那般交错连环,还是那句话,《人之怒》是商业电影,盖里奇照顾到了主流受众,对叙事进行了简化,不同视角打乱时间顺序,一层一层的悬念揭晓,让观众在来回切换的故事线中保持新鲜感,也带来流畅的体验。
然而最需要解读的则就是最后一幕。
在看似火爆的枪战戏份里,《人之怒》的结尾展示了与好莱坞主流商业片的另一个突出差异——“反传统”的价值取向。
★“英雄主义”的完灭
电影中逞英雄的角色全灭,电影还事先张扬进行了英雄主义气氛营造,但最终结果,干掉英雄的,还是内奸。用《水浒传》里形容秦明之死的话来形容——“灭地竟无声”。
★“侠义精神”的嘲讽
本片放弃了《偷拐抢骗》那样繁琐的做局和布局,只是简单的用黑吃黑的方式,但效果也很明显了,大兵们什么盗亦有道、侠义精神,无法是利益驱使,巧立名目,最终换来了作茧自缚的结局。
★所谓“王者”的脆弱
斯坦森差一点就成john wick,前期在各种不利情况下的绝境逆袭,最后更是以一敌六,大战盔甲战士,可惜火爆未遂,最后还是被冷枪击中,身负重伤,倒地不起。
但斯坦森最后的复仇是怎么回事呢?这也是全片最有意思的地方。
结尾斯坦森颇具仪式感的“肝、肺、脾、心”复仇之后,镜头一转,大人物现身,接受了被劫的1.8亿,楼下还有小弟的车接,原来独来独往的黑道大佬,最后还是找人帮忙了。
因为大战结尾显示,斯坦森身负重伤已经无力追踪劫匪了,但在黑白两道的帮助下,斯坦森完成了复仇,大人物完成了案件破获,两全其美,黑白协作,江湖恢复旧秩序。
这就是完全反好莱坞式的结局啊,通常好莱坞电影里那些义侠最后会浪子回头,通常主角会一路开挂到底,最终亲手完成复仇,通常英雄主义最后一刻觉醒,会把那些两面三刀的内鬼亲手解决,以此彰显创作者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但这部电影里完全相反,与好莱坞电影所营造的普世价值观完全对立,主角也不是什么john wick。
《人之怒》的核心主题,跟前作《绅士们》有些类似,但不像后者那样玩得嗨,而是在主流商业类型片的基础上,夹带了大量的“私货”。
但该片与《绅士们》最像的地方,就是已经53岁的盖里奇,不再年轻,所展示的内核,也是趋于老成,和对世道的无奈。
比如电影里,调查、追逐与枪战之中,两部电影的主角们都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力不从心,也感受到了来自外来势力的压力。《绅士们》里的“痞子们”已经不再年轻,《人之怒》的黑道也有了家庭的羁绊。
但最终,他们都用传统的做法——武器+拳头,重新夺回了控制权,维护了他们亲手搭建起来的秩序。在这一切的背后,则是《绅士们》里,英国绅士为了保住老派势力,还要为美国人(马修·麦康利)卖命,也是《人之怒》里,颇有手段的黑道,还要借助“大人物”的帮忙,来完成复仇。
从这个故事中,能看到了以主角斯坦森为首的黑道们,大量的疲态和退意,试想一想,假如斯坦森不是为了复仇,他和儿子没遭遇这些事,没有那种愤怒的情绪,他还能否有足够的动力和能量,去应对新势力的崛起?
在第2章里,他以复仇的名义去按图索引,消灭其他新势力,从角色的状态上,已经看出被裹挟在事件中的无力感,感受到了外部势力对老炮们的冲击,感受到了自己是工具人,只是在帮助大人物在肃清势力而已,所以他才不得不自己单枪匹马。
但无论怎样,复仇还是完成了,新势力也肃清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方都想要的结果,秩序依旧,但老炮们,已然乏力维持。
53岁的已知天命的盖里奇,不再嬉皮笑脸玩黑色幽默,而是以一个中年人的姿态,保持愤怒,这样才不至于“老去”。
盖里奇这个混球又来了!这次他伙同杰森·斯坦森,丢过来一颗叫《人之怒》的炸弹,让你猝不及防!什么?2019年的《绅士们》还没爽够呢,新片这就来了?还有杰森·斯坦森这位老朋友,他俩可是从《两杆老烟枪》开始就建立了牢牢的革命友谊,这都第四次合作了。但千万别误会这只是一次轻车熟路般的演练,毕竟他俩上一次合作,还要追溯到遥远的2005年,一部叫《转轮手枪》的电影里。彼此相隔着的,是弹指一挥般的15年光阴。
那些个从《两杆老烟枪》时代跟过来的老影迷,胡子和头发都开始白了。但只要盖里奇同志一弯腰,大家依然能猜到他要放一个什么屁出来。可不是嘛,作为和昆汀一样喜欢搞些野路子的导演,盖里奇同志和他们的最大区别在于:他总是在玩一招鲜。就像传统英格兰足球近乎霸道的长传冲吊那般,永远只有一种套路,比程咬金的三板斧还要简单粗暴。
在盖里奇的电影宇宙里,登场人物永远像麻花一样繁多,且像麻花一样拧在一起。群像戏为他的盖氏招牌撑起场面,而内核则充满了一种盖里奇式的荒蛮逻辑和暴力美学,形成一种独特的“盖氏基因”:你会发现即使一个领便当的龙套,死的方式也很盖里奇。
但即便是“一招鲜”,在叙事方式上,盖里奇还是很有讲究的。就具体的呈现方式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以《两杆老烟枪》为代表的“多米诺骨牌”式:一开头众多毫无关联的人物各干各的,观众云里雾里,以为盖里奇故弄玄虚,其实只不过在布局,搭建一幅规模壮观的的“多米诺骨牌”而已。到最后推牌的那一瞬间,换来的是如同火山爆发一般的爽感。
另一种则是以《偷蒙拐骗》和《绅士们》为代表的“烤肉串”式:出场人物像羊肉串、鸡心、鸡翅和大腰子那样串在一起,放在火上烤,盖师傅不停地往上撒孜然和辣子……把他丢在乌鲁木齐的话,全新疆的烧烤师傅都要失业吧?
在这部名叫《人之怒》的新片里,盖里奇似乎有意将节奏放慢了下来。初看之时,会有一种没被撩爽的感觉。但随着剧情的层层推进,故事变得越来越有意思,就像杰森·斯坦森扮演的神秘H那样,逐渐丰满了起来。杰森·斯坦森依然维持着“人狠话不多”的人设,那种纯爷们的气场很快碾压全局,摘下面具就能让劫匪闻风丧胆,睡完女同事还能上演一出即时拷问。最后那出“心肝脾肺”的终极复仇,更是杰森·斯坦森的个人表演时间。他几乎以一己之力,演绎出盖氏暴力美学的各种基因组合。如果说盖里奇是支“一招鲜”吃遍天下的英式足球队主教练,那么杰森·斯坦森就是他手下无坚不摧的高中锋了。
像以往电影一样,盖里奇依然沿用了多线叙事。这次他在时间线上大做文章,让观众逐渐弄明白了杰森·斯坦森“卧底”的真相。伴随着不同的时间线,盖里奇也以不同的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其中光杰森·斯坦森就拥有了两个视角:其一为运钞车押运员H视角,因为气场强大到收不住,不禁使人怀疑一把牛刀为何沦落到了养鸡场里。就像维果·莫滕森在大卫·柯南伯格的电影《暴力史》里扮演的小店主那样,人们都在等待着一场风暴的来临……其二为丧失爱子的“黑帮老大”视角,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他黑白两道通吃的本领,以及他施展报复时的心狠手辣。当然,还有作为一个眼睁睁看着儿子惨死的父亲,那种痛彻心扉的绝望。
因此,黑帮老大以运钞车押运员的身份进行复仇,实则还是盖里奇式一招鲜的再现:他依然在讲一个黑吃黑的故事。也唯有盖里奇,能够把黑吃黑拍得如痛饮苏格兰威士忌那般酣畅淋漓。有趣的是,在另一个视角的叙事中,那些穷凶恶极的“恐怖分子”,却出身于一群地道的退伍军人。这些曾经在阿富汗流血流汗的U.S.Army,回国以后还要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最终不得不沦为劫匪,盖里奇这个黑色幽默开得可真够大了。
类似这样有趣的小细节,影片还有很多很多。可以说,这些都是盖里奇故意埋下的隐线。比如杰森·斯坦森的主业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他要去监视各种运钞车?是什么人追踪了他25年?他和FBI之间究竟有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恩怨?这些没有给出答案的暗线,都非常耐人寻味。总而言之,《人之怒》可能不是盖里奇最好的电影,但对中国人来说,这还是第一次可以在大银幕上观看的盖里奇电影。更何况,还有杰森·斯坦森这样的硬汉保驾护航。面对这样一盘盖氏烤肉,我想还是值得去品尝一番的。
郭达森出道这么多年,敢于和他开杠的人,为数不多。
但这次完全是个意外,郭达森难得享受一下家庭温暖,偏偏赶上了打劫。
虽然劫匪没有要求各种卡,但是郭达森还是把自己的孩子给搭上了。
按照老美的套路,伤害自己的家人,罪过可比伤害自己大得多了。
再说了,郭达森也是有背景的人,死里逃生之后,复仇就开始。
人狠话不多,直接开战。
好多小鱼小虾在这场风暴中不幸遇难,搞得最后好多人都有点看不下去。
然而郭达森还是要将复仇进行到底。
这个“man”的怒火,爆发起来可不是闹着玩。
杠杠的郭达森,除了在老婆面前怂得没办法之外,还没试过被人如此羞辱过。
哪怕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出杀害自己孩子的仇人。
话说,这伙大盗,也是有着严密组织的团伙。
带头的这位,也是当年响当当的“酸奶特工”。
他们的战斗方式,向来是秉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而且一直运行得不错。
只是无奈赶上事儿了。
故事相对简单,为此郭达森甚至还添加了一点“船戏”来凑时间。
想看郭达森的美丽肌肉,怎么能错过呢。
郭达的儿子跟他说:你知不知道南极洲和北冰洋的名字都和熊有关?在古希腊语中,南极洲就是“没有熊”~
更严谨的说法其实是:antarctic来自古希腊语ἀνταρκτικός (antarktikós)= ἀντί (antí, “opposite”) + ἄρκτος (árktos, “bear”) + -ικός (-ikós, “-ic”),“anti-”并不是“没有”的意思,而是“在…对面”;此外这个熊指的是大熊星座而不是北极熊…
好活,就是有点烂,没有体现出好,也没到烂的程度,处于不好不烂的飘忽态 不如《绅士们》。前半段的水准还彳亍,从劫匪出来之后观感就开始跌落。不管是从劫匪的身份还是各自扮演的性格角色,都落了窠臼,一看就是控局的重情重义好leader,一看就是要反水背后捅人刀子的愣头青刺头,尤其是那句"干完了这票,我们的孩子也都不用工作了"……俗!俗不可耐! 其实故事很简单,Jhon Wick曾有言"他妈的刁民!,敢杀我的狗!" 郭达也说"他妈的刁民!敢杀我的儿!" 一句话,我要复仇。 因为观众就喜欢看复仇,莎翁时期人们喜欢看,到了21世纪人们依然喜欢看。"人世间还有什么比复仇更美妙的事"。但"脾脏 肝脏 肺 心脏",典中典之同态复仇,比起《绅士们》里的一磅肉,委实少了惊喜。铺垫了整整两个小时的郭达的愤怒,4发子弹也实在无法完全宣泄。于是观众们只能怔怔地望着大荧幕,心想,这他妈就叫惊喜? 结构式依旧是老非线性加多视角了,《绅士们》好歹还套了个电影剧本的壳,这次倒没什么新意,这套结构都玩了多少年啊。 镜头还是有功力在的,比如抢运钞车,比如郭达和他的gangster们满城找人,但高潮却拍成了穿着防弹衣端着步枪"突突突",没出息 而郭达,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可以在荧幕前面瘫2个小时,我们却一点都不觉得违和!
这部电影的观影体验如下:
酒吧里有个猛男叫郭达斯坦森,他壮硕又忧郁,我觊觎他很久了,终于这天晚上,我把他带去酒店开了房!
开房的路上我就在想,这一晚上该是怎样乒乒砰砰啪啪的一晚上啊!
一进房间,我迫不及待的就想开始,可他却坐在床头点上烟,深深吸一口,看着床外,说:“这些年我过得一直不好。”
我停下了正在脱衬衣的手。
“我的儿子死了……我的错。所以我妻子也和我离婚了,我觉得他做得对……”
好吧,怪不得他总是看起来这么忧郁。
“好吧,那我希望我今天晚上能安慰到你。”我走上前开始解他的皮带,他也不推拒。我开始觉得今天晚上和我想象的不一样了。
但他还是和我一起躺在了床上,哪怕他有点心不在焉,哪怕他中途时不时停一会儿,看着窗外出神。
我看着这个忧郁的男人,不住地想着:来都来了……
可他除了忧郁,我再没法从他脸上看出点别的什么了!如果他因为自己的过失,失去了妻儿。他的脸上不该只有忧郁,痛苦、自责、绝望、愤怒!他的这些情绪到哪里去了!!我忍不住怀疑,他在假装忧郁,编造一些痛苦的过去来掩盖自己的力不从心。
没一会儿,他又停了下来,用他一成不变的忧郁的脸盯着我,我绝望了,我想他今天晚上大概是不行了……
可他突然飞快的动了起来,皱着眉头看着空气,然后不到10秒,他细微地哆嗦了一下。
接着他抽开身,缓慢地穿上衣服,翻出窗户,走了。
我却还光着躺在床上,午夜的风吹着窗帘沙沙作响。我突然意识到,今晚上这家酒店好像还不打折!
知道什么是爽片么,说不好的,典型是撸完嫌人丑,真令人令人作呕
还在那横向竖向对比,看过几个电影,也就是花几块钱买的盗版碟,在网上求资源的人,看完了一本正经过来评论,然后刷刷存在感。
…………………………………………………………………………………………………………………………………………………………………………………………………………
实在忍不住了……
郭达斯坦森真得让队友好有安全感啊,哈哈哈。
前戏做足了,高潮却怎么也出不来,盖里奇是越来越软蛋了
太惨了,抢运钞车都内卷成这样
看完以后很想学大提琴…典型的咚咚咚咚的爽片
盖导定律:出一部好电影之后必定要出一部烂片平衡一下。Uncle之后出了King Arthur;The Gentleman之后出了这么个鬼!除了有些镜头的衔接比较像他之外,这片子哪一点是他的风格?!最拿手的多线叙事都搞得乱七八糟,看到最后连protagonist是谁我都搞不清楚了。。。
今年盖里奇是和张艺谋商量好的么,各种小标题
前有蔡明在春晚的“骗子也让骗子给骗了”,今有郭达在电影的“劫犯也让劫犯给劫了”。绝了!
有人告诉我男主一开始为什么会接到去看那辆运钞车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沙雕任务吗
这种电影真不用盖里奇来拍,感觉他就是为了完成 KPI 干的活儿……话唠电影和动作片结合起来好奇怪……
疯狂嗜血、无人生还的商业B级片。盖·里奇不卖腐了还真不习惯,果然黑帮题材才是大爷的舒适区间。杰森·斯坦森请笑笑好吗,不要让我以为你面瘫...
挺B级片的 观影门槛不高 没有盖里奇一贯地烧脑套路 很商业
看完的确人怒了,从内鬼自爆开始,剧情就开始了无尽的滑坡,前面的内容全部无效,潜伏个寂寞。前面车上说了没子弹还整后面换刀是什么意思?一个招数用两次就太灾难了,戴维人物宏光想立又不能立。不管是复仇的套路还是最后还是二五仔,都太老了太烂了,当盖里奇连最后的时髦和钙都没有的时候,还剩下什么呢?
盖里奇已经彻底放弃讲多线汇集的故事了,或者不屑于玩了?我觉得这部还挺适合改的啊。现在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复仇故事,拍得还是比常规流水线作业吸引人一些,配乐和音效突出惊悚感
一口气憋着,憋着再憋着,以为会在结尾来一次爆发,结果没有…憋到散场。
黑帮老大做安保,退伍军人来抢钱。冲冠一怒为儿子,心肝脾肺全干穿。
点映,看的很爽,因为五一档的院线质量整体太差了,所以盖里奇的这拨行货真的深得我意,故事比《绅士们》简单了不少,但是用盖里奇的风格拆解成了多视角,各视角互补,把故事弄的挺精彩的,对叙事节奏的把控也是一流的,而且很久没看杰森郭达开枪揍人了,结尾枪战戏真的给我爽到了,虽然这尾收的有点失控。盖导多来点这种片子我不介意,至少是值得在电影院看的东西。(8/10)
论流水线作品,盖里奇的水平应该是很高的,故事的展开方式还略有新意。----突然在想假如一个故事里有:准备收手的黑帮老大罗伯特德尼罗,在警局年轻有为大显身手的巨石强森斯,休闲度假但是被重金吸引的雇佣兵杰森斯坦森,在大公司干一辈子也没攒下退休金的连姆尼森,生活一团糟事业也郁郁不得志的老年私人侦探阿尔帕西诺,还有一个本与世无争但不得不卷入纷争的退休军人丹泽尔华盛顿。我觉得活到最后的应该是:不小心狗被杀的忧郁中年男子基努里维斯。
之所以要改编这么弱鸡的复仇向剧本,还是因为看中《疾速追杀》系粗线条动作片的市场前景吧。以为《绅士们》已经是盖·里奇的老底裤了,结果一个早年玩结构出道的导演,现在上赶着摆弄《金刚川》式的“把一件事重复讲三遍”,换视角没带来任何新鲜的信息量。头两幕的所谓反转和揭秘非常无聊,摘台词做章回体也没看出多大意思。把视点移交给匪帮同样是失败的决策,本以为第三幕劫案要搞个大新闻,没成想用一部手机就完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常规动作,郭达斯坦森的倚老卖老怎能令观众满意?
刚看完Nobody以为又有爽片了,原来最爽的都在预告片里了,没能打到肉上有点失望… 唯一开心的就是在电影院里被查了身份证,以为我们没成年
继不要惹连姆尼森的女儿,不要杀John Wick的狗之后,全新力作:不要杀郭达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