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选择
文/童不泯
不知道是否有人看过上次推荐的电影,我这次想仔细谈一下了,我之前说过,我的光感比较灵敏,所以容易被色彩感染。因为这部电影采用了暖色调,所以整部看下来我是一种享受的状态,就连必须呈现的暴力情节也被缓和了,但这不代表导演没有原则,如果我没有记错,在影片结尾的时候男主下线的时候,画面有几秒钟的冷色,但很快男主弥留之际的回忆又是一片阳光明媚。
这是一个讲明白了“回归”的影片,最终的回归是哪里?
女主开始是一个人与一个猩猩,在自己的世界里狂欢,可以一人去看动物,可以充满激情地画画,但她不是完全的隔绝世界。她会同母亲通电话,日子过的随性又自由。
但紧接着转折就来了,记得视频介绍中说:这个转折是因为“日子一久她意识到这样生活有问题”,这个介绍太不负责任了。
女主应该是自己选择的这个生活,从她墙上的照片看到她是有通宵达旦的群居生活经历的,但就她现在的生活状态一定是她原本充满希望的开始。真正的转折不是源于她的心理变动,而是她的“肌肉萎缩症”,从她被告知生命的时间可以被倒计的时候开始的。
可以想象这个消息对任何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来说都是灭顶之灾,生活中的精彩还未体会多少,却要画上休止符。她惆怅、愤怒、甚至颓靡都可以理解。但是或许善良的人都会被上帝眷恋。
随着男主的出现,影片里的阳光越来越明亮越来越温暖,我不想用爱情来定义她们之间的关系,我认为这是一种复杂的两性关系,是凌驾于爱情之上的,更为无私的一种情感。
男主的一段话引人深思,他说:“我从未做过这些,因为不会获得相同的回报。”但是他却如同预知了结局一般,把陪伴、指引、甚至一生所有都贡献给了女主,最后他生命的痕迹就是:那幅涂鸦前的几捆钱币,和女主母亲的电话。
女主因为家庭有爱,所以她的回归是她的家庭,男主早已没有了家庭,他就像上帝遣派的天使,最后他的回归是“无”。
觉得有人会质疑我,是考虑到结局设计。我觉得男主死去这个结尾并不悲伤。
我的理解是:他虽然死了,但是对于女主来说,他照到她生命中的光芒足够她走完剩下的道路。
男主完成了他最有价值的使命。
这让我不禁想起之前有关现代“荒诞艺术”的课,最终老师落实到了“现代现实观”这个点。
“假如上帝不存在,一切都取决于我们”——加缪
男主最后的死引申扩大一下,仿佛是指射他就是她,男主就像是女主与病魔斗争时的另一个自己。
人的成长必然是以自我心理的成熟告终,一个更强大的“我”战胜了之前怯懦逃避现实的“我”。
所有的苦难都要自己来扛,所有的愉悦也都是发自内心,人生这条路上走到最后的都是自己,但无需害怕,途中一定会有天使相伴。
公众号
本来想看1945年的《相见恨晚》,只搜出这个,就看了。最喜欢他们第一次一起吃饭的场景。导演好像故意处理换场景成声音先入于画面,但处理得让人感觉不太舒服。结局也不好,因为没有告别,那样女主会疑惑被遗弃,而比之前更伤心。不过也许导演就是想说世事无常。
有点儿做作…这音效我感觉比画面还抢戏
太烂了。
音乐前置特别吧,故事真的有点乱
很可爱,很温馨,喜欢男孩和女孩相处的感觉,他们互相依靠,喝酒画画,做饭跳舞,亲吻拥抱,在离开世界之前渡过了短暂的幸福时光。
想起杜塞的超大画材商店。很思念。
人生这条路上走到最后的都是自己,但无需害怕,途中一定会有天使相伴。
打发时间可以一看。两个孤独的人相遇,相互温暖了一会儿,最终他们都还是那个孤独的自己。
导演应该是没弄清电影和摄影的区别。
北极里有一束光 你话留来伴我望 我若觉得绝望 想到亦会全释放
「這才是藝術」那幕好美。短評居然有人在用雷克雅未克的歌詞,回到我第一次用心感受到,身與心,跌入到一首歌中去。
sad
剧情普通,而且拍摄手法很难接受,但色调不错。后来查了下,男主玩艺术的。
镜头语言,有想法,符合一个文艺片的标准。
从一直黑屏的字幕开始,我就看不下去了
下错片
看了半天 男猪脚一头乱发格雷兹曼既视感
看完没有发现男主生病了啊 你们哪看出来的
剧情一塌糊涂
总有一扇窗为你打开,而后唏嘘,才算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