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放了《上甘岭》、《打击侵略者》、《奇袭》等一系列反映抗美援朝的故事片,我又一次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电影《上甘岭》。对于6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现在社会上众说纷纭,甚至还有不少奇谈怪论。但英雄始终是英雄,谁也无权,甚至无脸去诽谤这些共和国年轻的英雄们。在朝鲜战争中为国献身的将士们,你们“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猎枪迎”的壮志豪情,你们“地陷进去独身挡,天塌下来只手擎”的光辉形象,你们“敌人腐烂变泥土,勇士辉煌化金星”的伟大业绩,将永远铭记在每一个正义人士的心间。
这部1956年拍摄、时长124分钟的电影《上甘岭》至今仍是战争片中的经典。影片全程记录了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带领下,不怕困难,不畏牺牲,在缺水、缺粮、缺弹药的条件下,打退了数倍于自己、拥有飞机坦克汽车大炮的美国侵略者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象钉子一样钉在了上甘岭,彻底粉碎了敌人先夺上甘岭再占五圣山,从而消灭我志愿军主力的梦想。消除战争、热爱和平的永恒主题,七连孟指导员双眼失明仍不下火线、推来推去谁也舍不得吃或喝的那个苹果和那一壶水、杨德才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时回头向连长张忠发自豪地呼喊等细节,经久不衰的插曲“我的祖国”,桂林山水等祖国风光的镜头等等,都给观众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和永久的回味。
朝鲜战争是一场中国人不想打又不得不打的战争。战争爆发不久,美国人的舰队就入侵了我国的台湾海峡,接着又一再藐视我国政府的强烈警告,跨过“三八”线,将战火烧至鸭绿江边,甚至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出于向社会主义集团一边倒,赢得斯大林的信任,争取新中国能在联合国占据一席之位的政治目的,出于把战场放在朝鲜、为我国建立一个缓冲带的军事目的,出于国际共产主义、人道主义的道义目的,中国打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口号,雄赳赳,气昂昂,正式出兵朝鲜。经过中朝人民并肩作战,终于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三八线以南,在板门店签订了停火协议,争取到了东北亚地区和中国的长久和平。
60多年过去了,世界局势愈发紧张和复杂,6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上甘岭那场战役,《上甘岭》这部电影告诉我们赢得战争的密码是什么呢?
1、人是赢得战争的第一因素。在朝鲜战争中,美军拥有飞机坦克汽车大炮手雷等先进武器装备,又有强大的空军和海军的协同作战,从军事实力上远远超过志愿军。但因为美军上下都迷信“唯武器论”,认为仅仅用这些武器装备就可以让志愿军举手投降。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碰到的是一支打不烂、拖不垮、战不死的比钢铁还硬的军队,是一支有20多年战争经验、习惯于以弱胜强、习惯于夜战、习惯于急行军的军队。人的意志、人的经验、人的精神弥补了武器装备的不足,从而战胜了武器装备,战胜了拥有强大装备的美军。这就是为什么在上甘岭战役中,当美军每秒钟有6发炮弹落在我军阵地,我军却岿然不动;而当我军反攻时,当志愿军每6秒有1发炮弹落在美国阵地时,美军则鬼哭狼嚎,落荒而逃,一败涂地。
2、官兵一致是赢得战争的基本保证。志愿军是一支人民的军队,由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发展而来,官兵一致,官爱兵,兵拥官,一直是其优良传统。《上甘岭》中师部炊事员冒死送上来的师长给连长张忠发的两个苹果,通信员杨德才为张连长留下的一壶水,张连长舍不得吃,舍不得喝,一定要留给伤员,留给最需要的人。当敌人把毒气投入坑道的危急时刻,卫生员王兰毫不犹豫地将最后一块毛巾捂在了张连长的脸上,自己却中毒受伤。上甘岭战役期间,三兵团代司令员,人称王疯子的王近山将指挥所就设在上甘岭附近,直接指挥军师团,甚至营连排,表现了志愿军将领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和勇气。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战士伤亡人数占参战战士人数的三分之一,志愿军军官伤亡人数占参战军官人数的二分之一,从比例看,军官伤亡更大。这个数字真真切切地反映了志愿军的官兵一致,以官统兵的基本原则。而联合国总司令李其微也经常身作作战服考察部队,且作战服前永远佩挂着一个手雷和一个急救包,也表明其决一死战的决心。然而,我们知道其李其微将军的指挥所是设在日本的东京,而不是朝鲜前线。
3、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是赢得战争的法宝。朝鲜战争是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而爆发的,美国人对这个新生政权的藐视更加激发了刚刚站立起来的中国人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不仅是口号,更是誓言。为打败侵略者,中国人民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贫富贵贱,人人出力支援前线,掀起捐钱捐物的热潮,河南豫剧大师常香玉带头为志愿军捐献一架飞机。“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场面又重现在中华大地。魏巍的小说《东方》中的杨大妈,只有一儿一女,当得知女儿杨雪牺牲在朝鲜战场,又强忍悲痛、毫不迟疑地将十六岁的儿子杨春送到朝鲜前线。新中国的缔造者,党的领袖,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在战争一爆发就积极支持其长子毛岸英参加志愿军第一批入朝作战,毛岸英不久便长眠于朝鲜。当人民把祖国荣誉奉为至高至圣的时候,小我与大我就融为一体,小我就会崩发出无穷无尽的力量。不论是志愿军英雄模范回国报告,还是祖国人民慰问团到朝鲜前线,都会凝聚起一波又一波巨大的能量和牺性。让祖国人民放心,不给祖国丢脸,是毎一位志愿军战士心中的誓言。因此,当碉堡里的机枪阻挡了部队总攻的路线,血液基本流尽的黄继光却能奋勇上前,用胸膛挡住敌人的枪眼。当敌人的燃烧弹在邱少年身边点燃茅草,将邱少云全身烧伤直至牺牲,邱少云也没喊一声,动一下。当敌人冲上阵地,将王成团团包围,王成拉开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与阵地共存亡。上甘岭战役,事实上在朝鲜的每一个战场,都涌现出无数的黄继光、邱少云和王成。他们之所以英勇豪迈、视死如归,无不是胸中的祖国给予了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力量。这种能量又哪里是一、两个原子弹所能比拟的呢?!
前两天听金林南将军的演讲节目听他讲到上甘岭战役,美国人至今也没弄明白为什么他们有飞机坦克大炮最先进的武器装配却败给了拿着陈旧落后武器的新中国,我也好奇这场战役抗美援朝部队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赢得最终的胜利,于是点开了《上甘岭》。
影片开篇上甘岭战役已经打响,七连顶住了美军的十四次攻击,将战场交给了八连。此时的山头已经被美国的飞机大炮削低了2米,八连顽强的抗住了一次次进攻不退分毫,后来上级指挥战略调整要求所有人撤退至反斜面坑道内,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坚守43天,为大部队反攻争取了时间,最终赢取了胜利。
影片拍于1956年,很老的片子,但看着的时候你无法不去想当时的中国军队面对强大的美军时面临的种种困难,也无法忽视洋溢在每一个解放军战士脸上的乐观、从容、热血,在他们眼里,祖国高于一切,军令重于一切,每一张脸孔都是那么年轻、鲜活,每一个人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看着这样一支军队,你会相信,任何艰难困苦都阻挡不了他们,他们一定会胜利!“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当熟悉的旋律想起,当祖国山川、河流一幕幕呈现在眼前时,我仿佛穿越到了这群最可爱的人中间,如他们一般胸腔里奔涌着对祖国的眷恋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小杨临去执行最终的任务前对着八连连长大喊:“连长,让祖国人民等我们胜利的消息吧!”看到这段时我热泪盈眶,他知道此去可能不复返,可他心里只有胜利,只有祖国和人民,这样的队伍,又是谁能战胜的呢?
说实话两部电影都不错,虽然时间相差了六十年!
上甘岭电影的优势在于:1、没有主人公,并非刻意去塑造一个英雄,而是体现了团队的团结和每个人的奉献,战斗中又体现了智慧,情节比较真实;钢锯岭的情节则有点假,感觉主人公开挂,虽然它刻意强调真实。2、上甘岭艰难环境却处处乐观幽默,主要演员可以演小品去了,不会感觉压抑;钢锯岭虽然也有少量幽默,但是比较少也没有乐观主义,有些情节感觉阴暗压抑;3、上甘岭中间插曲我的祖国非常优秀感人,经典传唱百年;钢锯岭音乐方面没什么印象;4、上甘岭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勇于反抗侵略者,其实两部电影的战争背景都是被逼反抗(中国可以说更惨,是以弱抗强),都具有一定的正义性,上甘岭把这一点表述的正大光明义无反顾,尤其我的祖国插曲歌词和这个主题完美呼应,体现了我们热爱和平欢迎朋友,但也会反抗侵略者;钢锯岭则几乎忽略了这一前提,美国是被日本袭击的,为何不能反抗呢?没有主题精神,美国打这一仗是为了什么?其实这是美国二十世纪打得最正义战争了。像主人公这样的价值观,别人打我也不拿枪反抗,显然很难唤起大家共鸣。如果背景换到其他战争如越战可能好些,但二战就有问题。
上甘岭电影相对弱点在于:1、战争画面效果较差,但那是六十年前电影,钢锯岭也过于血腥不适合少年儿童看;2、把敌人描述的太弱,但其实反映出那个年代的人无畏精神,观众心里都明白对手太强大,我认为可能还是那句话:战略上藐视对方!3、上甘岭对个人描述相对脸谱化,没有美剧细腻,这可能也是两国文化上的差异吧。4、美军和联合国军演员形象不真实,但你想想那个年代去哪里找美军演员啊!
但总之,不考虑意识形态,可以看出上甘岭其实是超越钢锯岭的存在,改革开放这几十年国内为何再也拍不出这类经典?
大约2007年左右,我曾经写过一篇老电影《上甘岭》的影评,从电影情节上细细分析了当时电影中所表现的细节和编导的想法,以及有关上甘岭战役的历史。
时间过去了十几年,我对于上甘岭战役,又有了一些新的认知上的补充,以前的那篇影评,更像是对志愿军精神的一种概括,但对那场战役军事角度的细节所述不多。
如果我以前的那篇影评以情怀为主,那么今天所写,就是以真实为主。今天,我们就从电影和历史的双重角度来细说一下真实的上甘岭战役。
01
上甘岭战役的意义
上甘岭战役,是特别体现中国精神的一次战役,是两个民族的高速碰撞,是一场全方位的比拼。
如果说抗美援朝战争早期的运动战特别体现中国人的智慧的话,那么上甘岭战役代表的阵地战,就是特别体现中国人精神和民族毅力的一战。
麦克阿瑟曾经有一句长期被历史学家引用的名言:“必须从这样一个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在完全新的情况下,和一个具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完全新的强国进行一次完全新的战争!”
要知道,麦克阿瑟在与中国军队交手之前可完全不是这种态度,他蔑视一切亚洲人,傲慢骄狂。
但是他这颗高傲头颅上的嘴巴里,能说出这样的话,用三个“完全新”来形容对手,这可以理解为最高级别的敬佩和认可之情了。
这句话背后的深意是,中国人让他们开了眼,战争竟然可以这样打?也就是说,在此之前,美国人从未碰到过这样的对手,也从未见识过这样的战争形态。
战争史上,有很多次颠覆旧观念的战争理念上的提升,最著名的一次就是二战德国的闪电战。
坦克,被用来作为快速突击大迂回大纵深包围敌军的工具使用,它不再被局限为阵地战时的一种笨重的进攻堡垒使用,而更多的,是一种快速战略工具。
这就是战争理念上的提升,战争从断其手脚的阵地战演变为夺其头脑的快速机械化兵团的围歼战。
朝鲜战争,中国人同样让美国人开了眼,让美国人第一次领教了一种全新的战争理念,而这种战争理念,美国人还学不会,并且,这是全世界唯一懂了也学不会的打法。
什么样的全新战争理念呢?
简单说就是,对手隐蔽行动让你根本看不见对手,当发现的时候,就是被包围的时候,对手仿佛从地底下钻出来或者从天上掉下来一样,在你毫无防备的时候给你致命的一击。
并且,你的部队会被分割包围成无数小单位,而面对的,往往是对方压倒性数量的兵力,你毫无还手之力。
这种战争理念,可以说美国人从建军开始就没真正见识过,这种震撼是无奈外加恐惧的,因为你对此束手无策。
懂得了这种心理上的震撼,你就能彻底明白麦克阿瑟那句“完全新”的深刻含义了。
但是很快,麦克阿瑟的继任者李奇微就吸取了教训,尽量不再给志愿军分割包围的机会,战争后期,双方逐渐演变成阵地战。
阵地战,只能是拼钢铁、拼弹药量,但是更多的,是拼毅力、拼精神、当然,也要拼智慧,尤其是拼中下级指挥官和士兵的智慧。
上甘岭战役,就是双方阵地战博弈的一次最高峰,结果,美国人依然是完败。可以说,再一次给美国人以信心上的毁灭性打击(甚至有人说上甘岭战役让美国人真正认识了中国人)。
用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讲话:“我们现在用这种方法20年也打不到鸭绿江”。
所以,朝鲜战争,是彻彻底底的一次全方位的中国和全世界反复多形式的较量,让对手使出浑身解数都碰了壁,彻底领教了中国的实力!是当之无愧的立国之战!
不过,美国人和所有异族一样,一贯会隐瞒自己的失败(要保护其荣誉感,失败如果转化为荣誉才可以宣扬),上甘岭战役在美国的历史中被很少提及,并不为人广知,我个人认为上甘岭的失败,甚至比长津湖的失败更令美国人沮丧。
因为,长津湖还有借口可说,还可以转化为侧重描述突围成功,但是上甘岭相当于碰了壁,花了血本死了人还没有达到任何目的,从任何角度都没什么可说的。
你说,他怎么解释和宣传呢?就像是一个人,对于一件事没有任何可以解释的或者是怪罪的,他只能是不提。
中国的历史类文章中,很多人提及美国人对上甘岭战役的看法时常引用说的“伤心岭”,有人认为并不是指上甘岭,西点军校也没有太多有关上甘岭战役的分析。
我没有深入研究过这些信息,但是通过我对西方人的了解,我是相信这一说法的,因为西点军校很重视自身价值观优越感以及荣誉感的塑造,上甘岭战役,即使是战例学习,也是很毁灭自信心的一件事。
再说,中国人也没有必要深入研究美国人到底宣传了什么隐瞒了什么,这个事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们知道什么是事实就行了,把它打疼了,它自己心里明白就好。
我们并不需要获得美国人的认可,就像是一个真正的强者,非常肯定自我,也非常了解他人的位置,根本不会在意他人的看法。
所有特别在乎西方看法的心理本质上都是一种不自信。
02
电影《上甘岭》尽了最大的诚意
电影《上甘岭》的拍摄,是国家级的意志,1956年,也就是上甘岭战役结束4年后,中国相关部门安排了最具战争片摄制经验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这一战役。
导演沙蒙、林杉一上来就带着摄制组实地去了朝鲜,并直奔上甘岭主战场实地考察。以前拍电影,讲究先体验生活,是最重要的拍摄之前的准备工作。
目的是让演职人员深入角色的生活氛围之中,把自身当做角色,有了真实的心灵感受,再进行电影的拍摄。
从这点上讲,中国老的电影人我认为非常有智慧,很多方面都体现出了这一点,我认为中国老电影的艺术性极高。
到了上甘岭主战场实地后,他们虽然都有思想准备但是还是被震撼了,据说,虽然经过了四年的时间,但是,主战场还是一片地狱般肃杀的氛围。
那里寸草不生,没有任何活着的动物痕迹,土地都像是过了火一般,土里和断树桩上,到处都是弹片和弹皮,可以说,人类在这里进行了极限般的反复厮杀,一直到一方彻底屈服为止。
摄制组人员进入了当年的坑道遗址,据说一进去就感觉到窒息,坑道远比电影中的更狭窄,人站在里面不能全身直立,只能猫着腰在里面走。
坑道只有高1.5米,宽1.2米,可想而知非常狭窄,进去不到一分钟就感觉到呼吸困难。
虽然上甘岭主战场位于朝鲜一侧,但是,这里离双方的军事分界线非常近,属于军事禁区,那里是不允许拍电影的。
因此摄制组选择了五圣山以北的另一处地形非常接近的朝鲜云磨山进行拍摄。
当时去朝鲜实地拍摄,就是为了效果达到最逼真的程度,摄制组进了最大的努力,当时的战斗场面的拍摄都采用了实弹拍摄。
电影《上甘岭》在拍摄之前,摄制组曾经采访了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一百多个战士,记录下他们的回忆文字达几十万字。
也是通过了解实地和采访,编导人员经过研究,决定以局部刻画的手法来完成电影的拍摄,通过对上甘岭主峰8连的故事来描写上甘岭战役。
放弃了全景式叙述的手法,这一思路获得了大家的认可。电影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从演员到枪械道具,包括镜头所表现的细节,都是最大程度地体现了真实性。
坦白讲,我个人是非常认可这部电影的,虽然肉搏戏里有一些镜头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还是有很明显的表演成分,美国兵也都是中国人扮演的。
但是,如果站在当时时代背景的大环境下,中国能拍摄这样一部大场面的战争电影,甚至在全世界的范围看,也是有很高水准的。
因为我看过六十年代西方大手笔的战争巨制《最长的一天》,里面的抢滩登陆战斗细节也没有高明多少。
如果你看过美国五十年代的战争片(非常沉闷,战斗镜头不多),甚至美国的类似朝鲜战争背景的电影《猪排山》,就会觉得美国的战争片更假,并且很少有大战争场面。
从这一点而言,电影《上甘岭》是有非常高水准的,里面双方枪械发出不同节奏的枪声都很到位。
并且,中国电影的音乐我认为特别有艺术效果,本片开始的绘画手法也很独特,艺术性相当高。
请仔细分辨美军的“美式班用机枪”和志愿军使用的苏制“郭留诺夫重机枪”发出的不同声响。
剧中的演员,除了扮演护士的刘玉茹和扮演通讯员杨德才的张亮以外,其他人都是部队上的演员和真正的志愿军战士。
本片的军事顾问,是曾经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135团4连指导员赵毛臣。其实老电影的军事顾问,和当今的军事顾问很大不同,因为接近当时的历史年代,所以都是用的历史的亲身经历者。
就包括后来的《渡江侦察记》的军事顾问也是如此,是渡江先锋连的华东战斗英雄。
而电影中的所有情节,也都有原型,被很多人熟知的一种说法是,电影中所描写的志愿军8连,原型是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7连。
电影中男一号8连连长张忠发,据很多网文介绍,原型是7连连长张计发。就连张计发的百度介绍里也是这么说的,有关张计发去世的新闻报道,也是写的“上甘岭英雄连长张忠发的原型张计发去世”。
但是,我研究上甘岭战役历史,却并没有发现135团7连的过多情况,我了解的历史却是另一个情况,当时和电影情节最接近的历史原型同样是一个特功8连——志愿军15军45师134团3营8连,连长叫李保成。
神奇的是,和电影中张忠发的扮演者高宝成名字音同。
也可能,张计发的名字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联想,张计发的7连,也应该参加过上甘岭战役,但是具体细节我看到的史料太少,无法准确判断。
不过,电影中的张忠发本就是上甘岭很多连长的代表,所以,张计发作为原型之一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真正和电影中所描述的情节最为接近的,应该是我说的这个“特功8连”。
那么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先说说上甘岭战役的全貌。
03
电影所描写的历史上真正的上甘岭战役的原型
上甘岭是朝鲜五圣山的两个制高点一带山峰的俗称,战略地位很重要,丢掉了这两个制高点,就失去了对五圣山控制的主动权。
这一点在电影中通过师长的嘴也告诉大家了。
当时的主要两个制高点就是常被提及的597.9高地(由于空中俯视像是一个V字,美军称三角形山)和537.7高地北山(美军称狙击兵岭),为什么后者要加上北山两字呢,就因为537.7高地有两个山头,像是两个驼峰对望,南山被韩军第2师占领,我方控制着北山。
对面的联合国军是美7师和韩2师,最早是美7师主攻597.9高地,韩2师进攻537.7高地北山。
战役开始前,美军司令范佛里特对这个进攻计划充满信心,因为他坚信用强大的炮火杀伤志愿军后,就能迅速夺取上甘岭主峰。
范佛里特是唯火力致胜论者,“范佛里特弹药量”就是他的标签,可以这么说,美国军人不同的战争理念都在朝鲜战场上试验了一个遍。
大量的文章都描述过上甘岭战役炮火的猛烈程度,这里不赘述。据说第一波炮火把山炸得像是大海,山上的志愿军仿佛置身于狂涛之中随着波浪摇摆不定,小战士被震死在坑道中。
美国人坚信这样猛烈的炮火下基本上不可能有活着的生命,但是炮火延伸后步兵跟进,他们却遭到了猛烈顽强的阻击。
当时上甘岭两个高地的阵地布置是这样的(如下图):
597.9高地上共分12个阵地:东北山梁上依次是2号、8号和1号阵地,2号阵地的左前方有个小山梁,上面就是整个高地的最前沿11号阵地;
西北山梁上依次是6号、5号、4号和0号阵地;高地主峰则是3号阵地,主峰前面的突出部是9号阵地,9号阵地的右后方是10号阵地,左后方是7号阵地。
其中9号阵地是主峰的门户,位置非常重要,后来成为双方殊死争夺的目标。
防守此地的是志愿军第135团的9连和8连的一个排,为一个加强连的兵力,一个加强连大约200人左右。
537.7高地北山上面有9个阵地,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十字形:从西到东依次是9号、3号、4号、5号和6号阵地;
由南到北依次是1号、2号、7号和8号阵地,其中8号阵地是最前沿的突出部。整个北山高地由志愿军第135团1连防守。
后来战斗的真实历史和电影较为接近,134团3营8连是最后被45师师长崔建功派到主峰阵地的部队,这个8连本作为预备队要在刀尖上使用,因为此8连是最强劲的连队,作战顽强,在整个第15军中都很有名。
与电影情节不一样的是,当时派出8连时,597.9高地表面阵地已经丢失,主峰阵地本是9连坚守的(包括8连的一个排,所以是加强连),而电影中描述的是7连。
从出发地到主峰阵地大约有1500米,这之间要经过敌人的炮火封锁线。
电影中轻描淡写地用几个镜头简单概述了一下,但是真实的历史却是,要通过敌炮火的封锁线把一个整连的人带上去非常困难。
电影中描写8连支援主峰的行军过程,可以看出来导演的概括手法,但是真实的过程更加残酷和曲折。
8连连长李保成研究了敌人的炮火规律,制定了对策。1952年10月18日傍晚17时30分,8连开始出发,李保成规定各班之间间隔20米,分散开前进。
经过封锁线的时候,趁敌军炮火的间隙与照明弹即将熄灭的瞬间迅速跑步通过。
经过了两个多小时,部队终于到达了阵地。
但是到达后,作为向导的9连的通讯员却怎么也找不到1号坑道的入口了。
原因是,主峰地表地貌已经被炮火炸得面目全非。不得已,8连的这一百多人在阵地上摸来摸去寻找了很久。
通过敌人炮火的闪光照亮,李保成发现了一个凹陷的坑,他就势滚下去,没想到歪打正着正好就是1号坑道的入口。
李保成赶紧让随他一起的8班班长崔含弼(这个崔含弼后来是特等英雄)出去把连队带进来,崔含弼趁着夜色,在坑道口匍匐往返20余次,终于把138人的连队全部带进了坑道。
不过从出发到到达坑道的过程中,整个8连负伤3人,牺牲2人,这已经是最小的代价了。他们进入坑道后,和坚守在坑道里的9连剩余人员汇合。
他们所在的1号坑道,全长约80米,高1.5米,宽1.2米,最大容量250人左右,共有朝北的坑道口2个。有介绍说是F型,有介绍说是“工”字型,据说一共有四个口,两个北侧的明口,两个南侧(对敌一侧)的暗口。
坑道比较结实,顶厚35米,抗震抗炸,防水淹,比较适合守卫。
和电影不同的是,电影中张忠发带领的8连,先进行表面阵地的守卫,后由于我军炮兵弹药的不足,营部通知让全部撤入坑道。
经历了漫长的坑道坚守之后,终于盼来了反攻的那一天,最终,坑道内的8连通过反攻最终又一次收复了上甘岭主峰的表面阵地。
但是真实的历史过程却是相反的,并且相当枯燥,没有电影中的章法,可以用反复的拉锯战来形容。
历史上8连上阵地的时候表面阵地就已经丢失了,18日晚间进入1号坑道后,19日一大早,连长李保成察看了地形,把全连分成6个突击组,每组22人,配备轻机枪2挺,冲锋枪16支。每人发大威力苏制手雷2颗、8颗手榴弹。
下午17时,志愿军45师开始全面反击,也就是说,8连上阵地后的第二天,志愿军就开始了电影中所表现的全面大反攻,目的就是夺回失去的表面阵地。
电影中最后阶段的战斗场面是历史上8连上阵地后的第二天就开始的,并且和电影中所表现的不同,志愿军是傍晚发起的反攻(电影是清晨),在坑道中的7个连队全面出击,开始向597.9和537.7高地北山的表面阵地全面反攻。
8连先消灭了1号坑道表面阵地上的敌人2个排,不过,很快敌人组织两个连的兵力开始反攻。
在攻击东面3号阵地的过程中,敌人的一个地堡给8连造成了重大的伤亡,8连两次组织爆破都没有成功(这一点很像是电影中的情节),21岁的战士赖发均在机枪掩护下奉命去炸地堡。
途中赖发均四肢多处负伤,最后他突然跃起扑上地堡,用手雷和敌人同归于尽。
战后,赖发均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在电影中,通讯员杨德才的原型,最早我认为是黄继光,很多人也都是和我相同的看法,但是后来我了解了史料,发现杨德才其实符合很多原型,其中黄继光算是其中一个。
而和杨德才所饰演的情况最接近的,赖发均就算是其中的另一个(尤其是两次派出爆破组都没有成功),但是最接近剧情的,还有另一个战士,那就是19岁的贵州苗族战士龙世昌。
在进攻597.9高地上的9号阵地时,美军在一处巨石下修建了一个地堡。这和电影中所述“大西岩底发现敌火力点,把我和友军部队压在下面不能动弹”相同。
这个地堡的位置,历史上就在8连主坑道口斜上方40-50米的位置,龙世昌抓起一个爆破筒就冲上去,副排长王练才组织机枪和冲锋枪掩护。
眼看龙世昌就要接近火力点了,敌人炮兵实施拦阻射击,一发炮弹将龙世昌左腿齐膝盖炸断,龙世昌拖着伤腿往上爬,迅速将爆破筒捅入地堡,刚要离开,爆破筒被里面的敌人推了出来。
龙世昌忍着剧痛捡起爆破筒又往里推,捅进半截被敌人挡住捅不动了,这时龙世昌用胸口死死顶住爆破筒往里压,轰隆一声巨响,龙世昌和敌人同归于尽。
这一幕,和电影中杨德才所饰演的情节一模一样。
战后,龙世昌也被追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黄继光是在哪里牺牲的呢?黄继光也是在这次主攻中牺牲的,但他本是从西北侧山脚配合向上攻击的15军45师135团2营6连的营部通讯员。
他在危机时刻主动和两名战友吴三羊和肖登良一起去消灭敌火力点,黄继光任三人的班长。
在进攻途中,另两人牺牲和重伤,也受伤的他最后舍身堵住0号阵地的枪眼,为部队开辟了进攻的道路。
战后,黄继光被授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他所在的135团2营6连和我们叙述的主角134团3营8连,最终在597.9高地主峰汇合,于凌晨前夺取了主峰的表面阵地。
激战至21日,8连伤员达55人,仅剩15人完好,加上9连剩余的10多人,共计80多人(包括55个伤员),因敌我力量悬殊无法坚守表面阵地,再一次退往1号坑道坚守。
当晚,134团派3营参谋长武振友率领一个96人的不完整连,再一次隐蔽摸进1号坑道增援8连。
这96人的来源是15军的军警卫连79人和134团7连17人组成,但有史料称在过封锁线时有大量伤亡,真正进入坑道的人只有24人,阵亡的人中有秦基伟太行山时期的贴身警卫员王虏(当时任警卫连连指导员)。
据说秦基伟从军的所有战斗中,这是第一次把军级警卫连派到前线作战,而损失之大令秦基伟很长时间都悲痛不已。
虽然原建制不同,但是这些人再一次被整编为8连,归李保成统一指挥,这相当于重建了8连。
随后,敌人开始用炮火轰炸坑道,先炸坑道口,企图炸塌坑道后把志愿军全部活埋在里面,李保成就带领大家抢修坑道口。
随后,敌人又把地堡修到坑道口附近企图用火力封锁坑道,李保成就带领战士利用炮火间隙出击炸毁了敌人地堡(这个情节和电影中的部分一致)。
23日夜间,在135团5连的配合下,8连再一次对597.9高地东北山梁上的第2号和第8号阵地发起反攻。
第5连攻击失利(据说5连是唯一一个上甘岭战役中没有获得荣誉称号的连队),在没有配合的情况下,8连反复争夺9次才占领了2号阵地,攻占8号阵地后,全连仅剩下5人。
由于又无法固守表面阵地,李保成带着十几个伤员和5个战士继续退守1号坑道。
这是8连第二次被打光,副连长侯有昌右胸被敌机枪子弹击中,在坑道内4天水米未进,第5天牺牲。
坑道中的战士,缺水少粮无药,最艰苦的时候喝尿为生,在忍饥挨饿一周后,运输连指导员宋德兴带领2名运输员,终于冲破敌人封锁线,犹如地狱中走一遭般将3袋萝卜和一些慰问品带进了1号坑道。
再后来,15军后勤部改送苹果进坑道,他们星夜赶往朝鲜平壤一带收购苹果,一共采购了63000多斤,可由于敌人炮火猛烈,最后只有一个苹果被送进了坑道。
这就是电影中炊事员老王带着一包萝卜和一个苹果进入坑道的桥段的真实历史细节。
和电影不同的是,表面阵地和坚守坑道是反复拉锯式进行的,8连被打光补充重建了3次,其中第4班重建了4次,班长更换了6次。
8连成为了15军参战部队中重建次数最多的连队。
在坚守坑道的反复拉锯战中,8连每天消耗一个班的兵力,最多时补充到140人,最少时连长李保成身边就只有5个战士。
而美7师伤亡同样惨重,美军自己描述8个营(大约4000人)伤亡2000余人(相当于一半),但中方认为两处高地共消灭敌军8000余人(相当于包括了韩2师)。
据说10月25日后,597.9高地前的美7师撤下,换韩2师上去替死。为此韩国方面还颇有不满。
志愿军很快发现了这一变化,本认为韩军比美军战斗力弱,但是韩军东方式的思维却把韩国人阴损毒辣坏的一面全部表现了出来(韩国人的坏在当年的抗日战争和后来的越战中是有名的)。
美军对志愿军坑道束手无策,没有造成很大的损坏,但是韩军却用了一些比美军聪明的方法,对志愿军坑道和坑道口产生了较大的破坏力,为此志愿军坑道损失了37人。
电影中美军投毒气弹和炸塌一部分坑道的原型,其实就是韩2师的所为。
10月30日,我军在上甘岭地区发起大规模决定性大反攻,8连在炮火准备后冲出坑道,攻击东北山梁上的1、3号阵地。第8班班长崔含弼所在的第3排担任左翼突击任务。
不久排长和副排长先后伤亡,崔含弼挺身而出主动指挥。他带领战士炸毁敌人两个火力点,掩护一名战士炸毁一个地堡,并带领伤员打退了敌人1个班到2个排的4次反扑。
战后,崔含弼荣立特等功。
最终,8连把从上阵地之前带来的一面上面写有“英勇前进,将红旗插到解放的阵地上”字样的红旗插到了主峰阵地上。
之后,8连又参与了两天巩固阵地的战斗后,至11月1日,已经坚守了14个昼夜,最后才奉命后撤。
这时候的8连,幸存8人,其中,战前属于原8连建制的只有李保成、指导员王土根和一名小通讯员(崔含弼也牺牲了)。
后撤的途中,遭遇敌人的炮火,又牺牲了2个人。最终,活着走下阵地的只有6个人。
这一切,和电影完全不同,可见,电影艺术化了很多,电影中在主峰阵地上剩余的八个人获得了师长的接见,最后,全身而退,把洞中捉到的小松鼠放到了山下的大松树上。
可是真实的历史是,战争还在继续,敌人还在炮火封锁,即使撤下来,都要死人。
从1952年11月1日起,志愿军第12军在上甘岭参战,因为15军的部队伤亡惨重,已无力坚守阵地。
历史上的8连下阵地时,连长李保成拽过一截树干,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弹头和弹片。小通讯员抓了一把土,里面有32颗弹屑,回到驻地,王土根数了数战旗上的弹孔,竟有381个大小不一的弹孔。
8连,被志愿军总部记集体特等功,被誉为“上甘岭特功8连”。
8连创建于鄂豫皖苏区黄安县,前身是徐向前领导的红四方面军,是以黄麻起义的农民赤卫队为骨干建立起来的。
抗战时期是八路军129师警卫营第3连,负责刘邓首长的安全。连队先后参加过长征、百团大战、淮海战役等大小战斗150多次,1952年全军组织工作会议,对8连评价很高。
说8连有史以来都是百分之百完成任务,从来没有打过败仗,也从未丢失过阵地,是一支打不烂拉不垮的连队!
以上的历史细节和电影中的细节相对照,我们就更加理解真实的上甘岭战役的残酷性,也更加理解了电影为什么要那样拍那样表现。
电影中,已经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历史,很多情节和人物都有历史原型,但是,真正的历史,却是电影无法完全表达的。
电影中有很多无奈和缩略,喝尿的细节不能展示,反攻前到后方参加会议的连长和通讯员不知是如何又一键归位回到了坑道中。
坑道为了便于拍摄,被加工成一人多高的大岩洞模样,女卫生员也是实地没有的。
据说军事顾问赵毛臣也提出过很多意见,但是导演沙蒙自然有很多无奈之处,艺术加工还是要有的。
艺术来源于生活,人的记忆也大都是模糊记忆,从这个角度而言,电影是大众的文化传播载体,更多的,是留给人一种印象。
专业者,往往才会有追求了解真实历史的愿望,并从中领悟到一些真实的历史认知,而大众,简单理解就足够了。
因此,《上甘岭》这部电影,不愧为是一部好电影。
因为听到家乡的主题曲而震惊,这样一部电影的歌不能如此编曲。知道是为了 家乡 这个主题和照顾年轻观众,但家乡应该是美丽而纯净或者充满活力的。没有去年 祖国 王菲那样穿透的声音,像唐朝的国际歌也可以啊。如此十三不靠,艺人也很难受。 因为这首歌在十几年后重温 上甘岭,也有点悲伤。 首先需要明确 上甘岭 这部电影的敌人是谁。窃以为不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两个小时的电影,前一个小时就是打来打去。很明白1956年的中国电影没有好的灯光设备,连面光都打的散。更没有航拍,调动了那么多演员和设备,出彩的镜头都是中景以上。 47年的 一江春水向东流 尚能把战争的记录镜头和演员表演的视线接上,56年的 上甘岭 演员基本在对着镜头讲台词。 至于战争场面,电影里特别有军事顾问,很想知道到底顾问了啥,究竟有没有去过朝鲜战场。没有M41和美军飞机就忍了,美国鬼子居然用人海战术冲击志愿军阵地,怕不是人多嘛。志愿军的穿插也靠人去堆,是真把彭大将军当傻子还是美军的火力当玩具?朝鲜战争是轻步兵的最高峰,靠的是志愿军三三制的冲锋和大兵团穿插,不是1917里一战的人肉送死! 至于坑道,更是抗战时八路军在战争中从日军学到战法,如果指导员和连长如电影所说是十年的兵,肯定学过地道战,怎么会对进坑道那么抵触! 所以 上甘岭 前半部现在几乎不能看,直到 我的祖国 歌声在53分钟响起。 后面就好看了,因为有了真正的敌人,环境。无论是送水还是送苹果,所以半个世纪以来,大家记住的都是上甘岭没水喝,而不是上甘岭打了多少美国鬼子。 因为有环境的压迫,群像自然就出来了,而群像中又突出了卫生员王兰。一组清晰的人物关系跃然纸上。人物立住了,后面的战争戏bug再多也只会把焦点放在人物和环境上,不会如前半段挑刺。 可惜王兰的演员在电影上映一年后就去了农村改造,资料里说她经历了历次运动。 电影还有歌词里屡次出现 和平。愿和平,无论世界哪个地方。
1952年10月14日,朝鲜半岛中部的五圣山南麓,美军调集了320门大炮、47辆坦克、50多架飞机,对着上甘岭高地上3.7平方公里内的志愿军阵地发起了狂轰滥炸。
轰炸持续了整整一小时,平均每秒落弹6枚,志愿军所处的山地硬是被炸成了“颠簸大海”。
随后联合国军出动,对着志愿军阵地发起了轮番攻击,但志愿军两个连用生命死守阵地。
此后双方接连补充兵力,一场高地战斗逐渐演变成一场历时43天的大规模战役,期间敌军陆续发动冲锋900多次,最终志愿军以4.3万的兵力,挡住了6万多联合国军的疯狂进攻。
这一仗把我们志愿军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令美国人至今都想不通为什么会输。
这一战役也逼迫联合国军停止了进攻,不久后志愿军由守势转为攻势,战争天平也开始向志愿军一方倾斜。
1953年7月,参战双方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宣告抗美援朝胜利结束,而我们的志愿军直到1958年才全部撤回中国。
在此期间,为了鼓舞国民的士气,国家决定将上甘岭战役的那段英雄事迹拍摄成电影。
擅长拍摄军事题材电影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接下了这个光荣的任务,承担起电影《上甘岭》的拍摄计划,由沙蒙和林杉两位导演组成了制作团队,由曹欣、肖矛两人加入共同创作了电影的剧本,于1956年完成电影并上映。
这是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以来第一部以这场战役为主题的战争电影,其战争场面恢宏大气,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刻画细致鲜明,是那个年代难得的红色经典。一首《我的祖国》波澜壮阔又饱含深情,至今仍被全中国老百姓传唱。
一、
我们先看影片讲述的故事。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1952年秋,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中部的三八线附近集结6万兵力,发动了大规模攻势,他们企图夺取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的上甘岭,一场争夺上甘岭阵地的战役由此爆发。
志愿军某部8连指挥员张忠发奉命接替负伤的指导员孟德贵,执行上甘岭主峰阵地的守卫任务,师指挥所要求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坚守24小时,以牵制敌人,等待后援部队的到来。
然而联合国军的装备和火力实在太好,他们有170多辆坦克、3000架次的飞机,光是大炮就有300多门,这些都是我们没有的。
仅一个上午,敌人就发动了23次进攻,8连虽顶住了进攻,但自身伤亡也是极为惨重。
随着联合国军不断投入兵力,为了保存实力,师指挥所命令张忠发放弃上甘岭597.9高地,撤进战前早已经挖好的坑道里。
张忠发虽然百般不情愿,还是服从命令撤进坑道,他们将要面临的是更加严酷的生死考验。
在敌人大举进攻五圣山时,躲在坑道里的8连正好处于敌人的后方。张忠发于是命令连队主动出击,把漫山遍野的联合国军打得节节败退。
但虽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却也暴露了自身的位置,令8连陷入孤军奋战。
师指挥所发来电报,要求张忠发的8连在山上拖住敌人,让后方大部队能够争取时间来调度兵力和补充大炮弹药。
但坑道里的条件极其艰苦,坑中受伤的战士很多,又缺水少粮,8连不仅要与上山的敌人作战,也要为自身的生存而战。
在坑道中严重缺水,战士们每天只能吃一块压缩饼干的情况下,8连的兄弟们相互关心和鼓励,硬是顽强地坚持了24天,最后在朝鲜人民军的支援与配合下,终于赢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
二、
如何在上世纪50年代打造出一部战争巨制?
1956年那时候,朝鲜战争的硝烟还没有完全退去,上甘岭战场上依然是满目疮痍,保留着当年鏖战1个多月留下的痕迹。
导演沙蒙、林杉带着两位编剧,和美工刘学尧、特技设计蔡光等摄制组成员一起爬上五圣山,来到了上甘岭实地考察取景。
被美军炸弹削平的山头上寸草不生,镶嵌着满地的炮弹皮和子弹壳,向人们诉说着那场血战的惨烈,这些都令众人感到十分震撼。
而寻访了参与过战役的100多位志愿军老兵之后,又了解到了当时作战的情景和种种细节,这些都被写进剧本里。
通过这些考察和访谈之后,沙蒙和林杉两位导演最后确定了电影要以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135团7连在597.9高地的坑道里坚守阵地的事迹为原型。
7连的连长张计发就是电影主角8连指挥员张忠发的原型,由演员高保成饰演这个角色。
与传统的高大上英雄形象不同,张忠发被塑造成一位满身“缺点”又富有人情味的指挥员。
他有贪玩的个性,会跟战士们一起捉松鼠;有奇怪的习惯,一紧张就要喝水;有冒险精神,会自己带着一支小队去搞突袭。
但张忠发又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平时跟战士们打成一片;在犯错误的时候,懂得自我反省,自我批评;作战时老谋深算,鬼点子多,又沉得住气,心理素质极佳。
这些鲜明的优缺点都集中到一个人物之上,使其显得格外突出。
如今原型功臣张计发仍然在世,出生于1926年的他已年满94岁,今年国庆节当天,信阳当地人事部门还特地慰问了他,从照片看精神状况还算不错。
不过饰演这一原型人物的演员高保成已在2004年离世。
上甘岭战役中有一位英勇的女卫生员,是志愿军45师医政股收容所的女卫生员王清珍,她坚持留在岭上,与战士们一起熬过了1个多月,忍饥挨饿又不辞劳苦地照顾着连队上百名伤病员。
这位女英雄的事迹也被写进了故事里,就是8连的女护士王兰,由刚刚从鲁迅艺术学院毕业,进入哈尔滨话剧院的刘玉茹饰演。
但刘玉茹只演过这一部电影,后来退出了电影圈。
除了张忠发和王兰之外,指导员孟德贵、小兵杨德才、老兵陈德厚、炊事员老王、师长、政委、参谋长、三营长这些角色也都个性鲜明,各有其性格特点。
特别是杨德才和王兰男才女貌,最后却为了炸毁敌人碉堡而牺牲,令观众为之叹惜。
岁月已逝,扮演这些经典角色的艺术家许多也不在了,令人怀念。
三、
64年前的战争片,拍摄却极为考究,但美军演员却是大难题。
如果说好的故事是一部战争电影的内核的话,那战争场面的打造就是电影的硬件配套。
虽然是一部年代久远的电影,摄制组对于战争场景的呈现可一点都不含糊,开头黑压压的联合国军如潮水一般蜂拥上岭的情景,可都是真人实景的拍摄。
其实导演沙蒙和林杉有考虑过在上甘岭实地取景拍摄,可上甘岭位于朝鲜地界,山上条件恶劣,不利于电影拍摄。后来他们就在安东地区找到了一个与上甘岭地形极为相似的山头来作为拍摄地点,还铺上了一层从上甘岭捡回来的弹壳。
电影中的重要场景,上甘岭597.9高地上的坑道也是由人工打造。虽然和真正的上甘岭坑道相比没有那么潮湿,电影还是用大量情节反映了当时志愿军战士们断水断粮的恶劣处境。
由于联合国军用火力封锁了上山的补给线,每往坑道送一次食物与饮用水,就要冲过10多道封锁线。当时运输人员的伤亡高达1700多人,只要有人能够送进哪怕仅有一个苹果,都能被立二等功。
电影中炊事员老王就给战士们送过一次物资,里面还象征性地出现了两个红苹果。
当年记者采访时曾拍下一张模范卫生员陈振安在石缝下接水,以供战友们饮用的照片,电影中也有相关的情节进行高度还原。
再来说说对于联合国军的呈现,我们都知道其中除了韩国的军队之外,大半是美军,也就是需要大量的白人和黑人群演。
但在那个年代,这是基本上无法完成的创举,于是摄制组想到了一种折中的办法,就是用中国人来假扮。
实际上电影一反常态地把联合国军符号化处理,片中并没有出现任何一个有剧情的敌军角色,而表现敌人的凶悍,也都是直接把镜头对准那些冰冷的机枪口。
但片中还是不可避免地要出现联合国军士兵的形象,那些其实也都是用中国人来扮演,只是在需要呈现脸部特写的镜头中,在他们的脸上贴上一条鹰钩鼻。
由于是黑白电影,看不出肤色,这样“蒙混过关”却也没留下太多痕迹。
四、
片中那首《我的祖国》是由女护士王兰演唱,但其实原唱是女高音歌唱家郭兰英,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
歌词也“不走寻常路”,以长江美景开篇,抒写志愿军战士对家乡大好河山的深情回忆,表达战士们守护国土的决心。
后来随着电影在全国范围内引起的巨大轰动,《我的祖国》这首歌曲也传遍了大江南北,至今仍然是网络上的热门歌曲之一。
像皮哥这个年纪的人,其实有很多都没有认真看过这部老电影,但对这首歌却是印象深刻。
《上甘岭》的片长长达124分钟,这在那个时代真是难以想象,从这个“大片片长”就可以看出当时的电影主创真是殚精竭虑,将其当作一项极其光荣和重要的任务来完成。
皮哥一直强调拍电影的工匠精神,在那个淡薄名利的年代,这些红色经典的背后无不渗透出主创人员竭尽所能地贡献精神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这些电影之所以至今仍未过时,正是因为它们都凝聚着那个时代电影人的心血。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和老爸讨论爷爷援朝的经历,老爸说爷爷几乎从来不提,就是这部片子出来时到处都在反复映,爷爷只看了一遍就再也不看了,他说“电影拍的连现实的1/10都不到”。忽然非常理解他话少的现实就是PTSD,晚年一言不发大概有很多无奈和痛苦,念及一直以来只能猜他所想,却再也不能和他说话,我也伤心。
一星给“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密密麻麻往上冲的美军的存在大大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性和严酷性
光《我的祖国》就值得10分呀!(CCTV6正在播出)
主旋律,反正小学的时候大家都看的热血沸腾的~
8.5,所谓革命爱国主义影片就应该是这样的
此片绝对有高度 乔羽的歌太好听了《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上級下達命令應該向下級傳達戰術意圖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管虎狗日的进来挨打cnmd 20/64
所谓“大河就是大河,稻花就是稻花罢了”,两个“就是”的使用,摆明了不想和你讲道理。《我的祖国》唱在电影中间,配合着新中国的新景观,在战争和优美健康的人性之间回荡,真好。其实不能苛求成长于“双战”体制下的龙女士能够体认这些,但也请别亵渎,别用温情脉脉的字眼打发现代中国和中国人的历史
总体上比较优秀的老主旋律电影 特别是红遍几代人的主题歌 注意到了几处有意的对于美军士兵的异化丑化资产化
小时候必看电影之一,应该看过十遍八遍的,在洞里面吃那个苹果的戏印象很深
歷史不過是一種言說,從來就沒有真相。電影雖然虛幻,闕也未嘗不可以看作是一種關于心理的真實,它告訴我們曾經有過一個有著意識形態崇高客體的時代。如今真相早已無可尋覓,只有夢囈般的電影留存……還有那曲仍將傳唱下去的“一條大河……”
原来咱们曾经那么会拍电影。要价值观有价值观,要观赏性有观赏性。重温一遍,仍然喜欢。
看渴了
中国第一部抗美援朝电影,2020.10.25资料馆4k修复首映。原片用的“画翻正”,逐帧调成微偏黄绿的黑白色,单轨做成立体声。56年拍52年的战事,虽然有时代内容、拍摄技术、表演上的局限,已经拍得不错了。讲一个连死守坑道24天,不做伟光正和悲情陈述,中间插入捉小松鼠、扔一天铝罐然后连长自己跑出去炸火力点、卫生员唱我的祖国、为送来两个苹果鼓掌、排长讲三国评书、努力干咽饼干等革命乐观主义情节,连长形象立体生动。群演貌似都是解放军,状态气质很真实,尤其衣装脏旧、嘴唇干裂的样子,比现在的主旋律强。美军正脸镜头较少,也能看出贴了大鼻子大胡子的妆。一条大河唱段直接拍成了宣教片,展示好山好水好风光,今年家乡和金刚川还在唱,估计后面还会有,毕竟抗美援朝属这首最有名了。
第一感觉依旧是战争场面以我现在的眼光来看,假了点,但比起《英雄儿女》,个人觉得《上甘岭》拍得更真实些。朋友看得不太认真,就知道她不是很感兴趣,倒是指导员之死把后面的大叔催出眼泪了。……影片最让我为之惊喜的莫过于听到那首传唱度超高的歌曲《我的祖国》,才知道是出自这部电影。@中国电影博物馆
今天我们和美军全面开战,谁会赢?凭此一问,就知道我们富起来的途中,丢掉了多少东西。有人说要讲科学,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在当时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赢,结果是我们赢了,于是有些人又要科学的总结经验,说尽了战术战略,但我想说一句玩笑话:人是需要精神的!
不知道3星以下的什么心态.
可惜了这么硬核的题材,后面居然再也没拍了?全是一些抗日神剧
太多人在豆瓣污蔑这部电影,实在是让人看不下去。无耻!
刨去这部电影是几代人的永恒回忆与精神支柱不说。单将影片放在50年代的中国电影来看也是相当出色的,人物描写十分的成功。在艰苦卓绝的山洞里安排逮松鼠的戏还有经典的合唱。。都是神来之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