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届法罗岛电影节第9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主竞赛单元的《小宽宽》,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的评价了!
果树
一种失序,一种日常,一种呈现,一种法术。
麦麦
真是既荒诞又无聊,整个小镇都很无聊,又透着诡异。无意义的对话,不正常的体态,古怪的命案,还有异于常理的各种事件。但戏谑的是,这些看似荒诞离奇的镜头,又那么真实,似乎我们的真实生活也那么奇异。
Pincent
在种族融合、由动物、残疾者、机构和历史碎片组成的法兰西看怪诞的双峰村,从二战到现代欧罗巴看默罕穆德的堡垒。宽宽在游历,风景目睹了事件,于邪恶内部的小孩子们站在发酸的土地上,凝视虚空的、向大海敞开没有边界的北方景观。在那个如画一样的尸体出现时,人与土地空间终于融为一体了。《Cause I Know You》最后一次被演奏时,村庄获得了一场葬礼的重量。
一桶猫
带有宗教元素和冷峻风格、似乎毫无意义的对话 绝对是部很怪的电影 以极其怪诞的美学呈现一种生活状态 当犯罪片看实在太小看它了
Joeyside
牛逼,一种野生的犯罪影像,不同于之前所完全臻于成熟的类型,让人想起林奇的双峰,恐怖的小镇,缓慢的镜头节奏和光线聚焦的犹如上镜头性的脸。
Run Erika Run
明媚的法国海滨小镇,无聊的暑假,举止怪异的人们,莫名其妙的对话,没有侦破的凶杀案,像是一个畸形病变社会的缩影,只有小孩子们游离在环境之外,搞着恶作剧,进行着朦胧的puppy love,荒诞版《一一》。
约克纳帕塔法
和布鲁诺·杜蒙说再见。
#FIFF26#第9日的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1
必须理清头绪,才能了然布鲁诺·杜蒙的《小孩子》(2014)。这部片子让我想起另一部法国电影《深呼吸》及英国电影《这就是英格兰》,有些微相似性,然大不同,仍只属于杜蒙电影的诗性怪诞风格,与他之前的《人之子》(1997)《人性》(1999)《弗朗德勒》(2006)中沉郁不同的是,此片玩起了冷幽默,但如一的疏离,只是《小孩子》看似多了些滑稽的影像,但这种滑稽并非轻浮,反而是有生命力的,甚至蕴含着某种不可揣度的原动力。
说道《小孩子》之前,有必要回顾一下他的《人性》,同样有凶杀,同样要破案,与《小孩子》连环案不同的是,《人性》只是单独个案。片中的男主角法拉·德温特,有一个艺术家的爷爷,小镇的街道都以他爷爷命名,只是家世的曾经辉煌,并未掩盖现实中法拉此刻的落寞、压抑与撕裂。片中从头至尾,让我们感到这注定是一个最不像警察的警察。
法拉渴爱不得,破案不得,却只能木然地站在窗边向外凝望,或站在高速铁路边狂吼一通,再或者伫立田野,远远地凝视。他心中的所爱,隔邻的23岁女工朵蜜拉,既爱着校车司机乔瑟夫壮硕油滑的身体,也渐渐爱上法拉善良的内心。其实,朵蜜拉长相普通,体态臃肿,但颇为性感和骚情,常跟乔瑟夫爱抱抱,甚至当作法拉的面,又啃又舔,搞得法拉极为难堪。
后来,当朵蜜拉法外开恩似地让法拉抚摸时,他却感到了莫名的羞辱,迅即逃之夭夭。他宁愿抱着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孤独罪犯亲亲,宁愿在精神病院对着窗下可怜的精神病人,伤心地抱着男院长偷偷落泪,甚至跑进猪圈,深情地抚摸着下了一窝小猪崽的母猪。这种衰竭的移情,让人看到法拉哀莫大于心死的悲鸣。
但在大庭广众之下,身为一个警探,他必须履行自身职责,却一如既往地迟钝、敏感而忧伤。他自始至终的静默,犹如一次次的钝击,让人哑然。比如,他看到电视上的仇杀,他会掉泪,最后看到杀害11岁小女孩的凶手娜黛姬,就是他的好友,即朵蜜拉的男友乔瑟夫,他俩抱头痛哭。与其说他用热情亲吻安慰着乔瑟夫,不如说他找到了倾泄心中郁积的出口。当然,他早有预感是乔瑟夫干的,碍于友情,也苦于证据不足,加之他心不在焉的思绪,让他并未深究下去,破案还是来自上面的警察。
实事上,他们在一起时,这个乔瑟夫没少取笑他。当他与乔瑟夫、朵蜜拉一起在出外游玩时,他总是那只电灯泡,拼命地照亮了他俩过分的亲昵与打情骂俏。尤其是在海边,朵蜜拉脱掉内裤衩,下海尿尿,乔瑟夫则无聊地拿起她的内裤衩,说“你闻闻味道”,在法拉眼前晃荡,搞得法拉少有黑着脸说“滚开”。
在海边碉堡旁,乔瑟夫在撒尿,法拉微微闭上眼,想依偎在朵蜜拉的肩上,但他真的不敢,他是怯弱的羞涩的。当他睁开眼,分明看到他双眼闪着泪光。是的,法拉太累了。沉重的他,心在流血。恍惚中,如电光石火一击,好像他开悟了:人,性本色,与动物无异,谁会在乎他呢,只有他自己在意自己。其实,人与人的疏离,原本就是我们全人类共有的困窘。
这种有关人本能意识的参透,只能说明法拉是一个好人,一个正派的人,却有着不寻常的心境。就是连吃苹果都会不小心噎住。老妈妈很担心他,专门站出来,拦住朵蜜拉,提醒她小心对待她的儿子,他两年前失去了妻子和孩子,请不要再伤害他。
2
这样冰冷及细腻的影像,这种凿击人心的力量,只属于布鲁诺﹒杜蒙。当我2002年10月底第一次看到《人性》时,就被深深震撼了。这十几年来,我每年都要拿出来品尝一次,深深为它吸引,但我却不敢写下只言片语。直到品读了《小孩子》,犹如黑夜中的一道亮光,打开了我闭塞的思路,才让我找到了一个清晰的切入口。
之所以说为杜蒙的影像着迷,是因为他对人物的心理刻画极为精准,难有人及。那种影像的游离与空灵相比照,拓宽并深化了电影的表达方式,同时也切入了人类现代社会的某种脆弱神经。我以为他开创了一个新的影像模式,属于当代心理叙事诗的深度镜语,即我所说的当代诗性心理的怪诞影像,准确地讲可称“当代诗性之怪诞电影”。
他第一部《人之子》已显端倪。但在《人性》中则完全确立。再后来的《弗朗德勒》,通过战争的非常态下,呈现离乡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重击之下,所逼仄到一种稠密的绝境。因而,他对角色心理的微妙嬗变,总是有着独到的阐释。
比如《人性》中,法拉在海边遇到了当兵时的战友,也就是现在的海滩护理员,他只穿着一条短裤衩,性感十足,一旁的朵蜜拉渐渐地受不了,悄悄跑到一边坐着,大腿在摩擦,表情微微抽搐而紧聚,性本色的意谓再一次显露。
这样的微妙镜语,在《人性》中俯拾即是。时隔15年后,杜蒙野心勃勃,炮制出这部《小孩子》,按导演本人说的“取道自然,表达魔幻”,自然有着不同的镜语。它让我想起罗伊·安德森的影像,叙事游离与跳跃,形而上附着于现实的夸张。但杜蒙的叙事明晰,始终有一条主线,仍属于非线性叙事的一种,他始终注重的还是人的内心体验。
虽然表达方式各异,但他们殊途同归,都有相同的特质,就是擅长或者说创造了各自一种表达现代人际间的冰冷、疏离与肿胀。
毫无疑问,这种现代性的镜感,是在传承现代电影大师布莱松、布努艾尔、伯格曼、安东尼奥尼,费里尼及安哲罗普洛斯的光影中,再创立了一种新的电影表达模式,较之前的他们,罗伊·安德森、布鲁诺·杜蒙、贝拉·塔尔的影像则更加的凛冽,更加的悲怆,在表达层次上也更加的多维和丰富。哈尔克的影像则属于另一种极度疏离的节奏,当然,还有拍过“旅行三部曲”的文姆·维德斯,以及拍过《周一清晨》的奥塔·伊奥塞利阿尼。
但罗伊·安德森、布鲁诺·杜蒙、贝拉·塔尔,是我认为当今欧洲最具现代诗性表达的导演,只是他们前二位拍摄的作品并不多,但来日方长,正如这十几年我一直跟踪他们的新作,总有惊喜一样。
3
回味4个小时的《小孩子》,由“衣冠禽兽、邪恶中心、恶魔化身、真主伟大”这四个篇章构成。贝拉﹒塔尔的巨制《撒旦探戈》,一个精心设置的狗血骗局,也是由各篇章构成。只是《小孩子》更加戏谑化,让死人的悲剧从属于炮制的喜感中,可谓大逆不道,似乎又无可非议,这就是创意。恰到好处,往往是最难把持的。悲喜剧中,还饱含了童话般的诗意,这延续了他之前《人之子》《人性》等片子的意象,只是《小孩子》多了嬉戏之味。
片中至少有三处,小顽劣昆昆与伊芙亲密拥抱与热吻的情景,忍俊不禁之余,深感自然、可信又纯美。可信,是因为小混混昆昆,好像都没正经过,不是惹事生非,就是踩着单车四处晃悠,把老警都给惹毛了,以至于昆昆见到老警就露怯,咬牙切齿地轻声对伊芙说他总是跟盯着我不放。只有当他跟小伊芙在一起,他才变得认真起来。
伊芙小美人,当然不是芭芭拉·斯坦威克1941年出演那个搞笑的《伊芙淑女》,这个伊芙是沦落凡间的天使,她是一个真正的旁观者,对一切极为专注,深怀悲悯之心,又好像又有那么一点见怪不怪。可爱的伊芙喜欢站在昆昆的单车后坐上,体味迎风飞扬的感觉。这个自始至终“站”的样子,极为有趣和放松。急驰而过的她,是那样的入定,那样的不可思议。自己的姐姐泰里耶被猪吃掉后,她伤心难过,又极为无语。她处处都显得适中。她的天真浪漫,她的忧伤和喜悦,就好像是童话中天使和智者的组合。
相对应的小混混昆昆,唯有对她才是彻头彻尾的迷恋,“我爱你”,对应的是“我爱你”。似乎小女孩伊芙是本片中唯一的一尘不染的角色。她的天真、可爱与美丽,让片中任何古怪角色,对她都无法产生任何邪念,所以,她理所当然地没有被疯牛或者肥猪吃掉。
她对于昆昆一帮男孩,逢到黑人男孩穆罕默德就出言不逊“杂种”的狂撵,也从没有起哄或多说一句,她还拿着小号来到碉堡深处,对着第一只奶牛死亡的地方,深情地吹着哀悼的乐曲,然后对昆昆说“抱着我”。这是片中最为抽离及感人的地方。原来杜蒙对于感情的表达也如此地正经、静谧和忧伤,但这仅限于伊芙小美人。一出碉堡,悲剧与笑料遂同时叠加出现。仿佛让你濒临悬崖之时,又把你拉了回来。
昆昆一放暑假,就如同野狗到处乱窜,加之有胖男孩凯文和大个男孩乔丹的左右。这无事生非的三人帮,对村上发生的事,如同老警一样上心。老警出现在哪,他们就跟着到哪。跟屁虫,也并非总是顺利,比如遇到老警的呵斥,比如遇到黑人孩子穆罕默德。
让我们仔细看看昆昆这张脸,瘪瘪的兔唇,倒贴一张纯天然叛逆者的脸,其不可声张的怪诞,很像监狱中那种成人惯犯。现实中的昆昆,从不会安然地坐一会,他总是奔突者,他对死人的关心,只是出于好奇的本性。
当然,他对神志不清的叔叔丹尼极为关心,从没看到他捉弄过叔叔。看到老迈又近乎痴呆的爷爷在外晒太阳,他也会扶着他进屋去,怕爷爷晒伤了皮肤。
原来小昆昆,只是一个顽劣的小男孩而已,如同他每每踩单车回家,都要随手一扔,单车“砰”地倒下。他贪玩,搞怪,偷懒,好奇,喜欢暴力,勾女(但很专情),分明是一个成年男人所喜好的,只是折射在一个小男孩身上,却更为生趣、逗乐及生机无限。
4
我好奇的是,为何这样一个位于法国北部濒临英吉利海峡的美丽村镇,经导演之手,迅即变得光怪陆离而不可捉摸,好像这儿都没几个正常人。虽然,这只是一部奇特、古怪和冥顽的电影,但看看整个村子的男人,长得歪瓜裂枣不说,还都有点呆若木鸡。嘿嘿,这导演得跟男人有多大的仇啊,才能如此阴损自己的同类。
女性呢,除了小女孩伊芙俨如天使之外,其如花似玉的姐姐泰里耶,结局也是悲惨到家,再就是小昆昆的妈妈,着墨不多,还算体面,按老警的话说这女人长得漂亮。老警对女人的欣赏,也仅限于嘴巴上。
现在,让我们看看来自布洛勒的老警探长范德魏登警官,以及他的双齿豁牙助手卡朋蒂埃,都长得够邪门和搞怪。老迈的警官的大名,证实导演有意克隆大画家之名,显然有嬉皮之趣。再看他弱不禁风的衰样,拖着好似有点瘸的腿,完全颠覆我们对英武警官的三观,不说是帅哥阿兰·德隆,或者让·保罗·贝尔蒙多,至少也得是《人性》中法拉那样的吧,当然,他也是大明星。
越往后看越憋得慌,真想说“可怜的大叔,您就别耍宝了,该退了吧”,可他非但不退休,还大有一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傻冒劲头。他标志性地抽搐般摇头、使劲地眨巴眼睛及撇下嘴唇,加之对小捣蛋鬼们的唠叨,都让人感到,这厮要是能破这案,除非他真的能偷天换日。
下属卡朋蒂埃只能是受气包,好像了心甘情愿做老警的狗腿子。人与人的确是存在某种不可言说的吸引力,即或男人之间也不例外,这与“同志”完全是两码事,这是工作气场、性情与时间综合酿造的结果,自然形成了一种牢固的感情。即便被对方骂得狗血喷头,仍心服口服。这样的绝配,如何不让人开怀。
当他俩第一次来到小村当年德军留下的碉堡,直升飞机吊下硕大的奶牛远去,老警跟卡朋一并从碉堡沿上狗吃屎般摔下来,老警呵斥他“卡朋蒂埃,你怎么这么愚蠢”。或者,老警一看到捣蛋鬼们就来气,探出头喝叫他们遵守交通规则时,老警转而对卡朋说“我讲话时,你就不能开慢点吗”。挨了熊的卡朋只得晃着头自言自语一番,但永远听不清他说什么。
当第一头奶牛切割开来发现屁股里藏有无头女尸时,卡朋说想起左拉的《衣冠禽兽》,老警正色地说我们来这儿不是来谈哲学。明明是文学,在他嘴里却说成了哲学。卡朋只得咕噜着点头。大导演雷·诺阿早年拍过一部《衣冠禽兽》,杜蒙此时借用片中人说道,应有同时向左拉与前辈雷·诺阿的致敬之意。当然,悲剧的炮制才刚刚开始,怎能缺了笑料。接着,女死者的头找到,是村民勒布勒的老婆。调查又发现,非洲来的黑人布里跟女死者是情人关系,案件似乎变得简单起来。
问题是,随之在海滩发现另一头奶牛,老警眨巴着眼,命令当场切割,又发现一人碎片式地被塞进了牛肚里,检验结果,是黑人布里,也就是黑人男孩穆罕默德的爸爸。接着勒布勒又莫名其妙地死于自家大院的坑里,一桩桩惊天大案,怎让这哥俩省心。他们原本就一直在路上,也不用吃吃喝喝。
5
一脸茫然的老警站在布里工作过的屠宰场,慢慢地说“我们理理头绪,第一,勒布勒的老婆与布里是情人,第二他们都被杀了,第三他们都被分尸,第四,尸体都在奶牛肚里”,卡朋忙补充道“都在疯牛的肚里”,老警点点头。
此时,已发现这两头奶牛都属于勒布勒农场的奶牛,且都患了疯牛病,他们断定,死者被杀弃于荒野后,被这两只疯牛吃进了肚里,而非直接从牛屁眼里强塞进去。
老警来到捣蛋鬼昆昆的家,问昆昆的父亲有关死者勒布勒的情况,他不发一言。老警走后,昆昆突然一下变得温情起来,竟然说爸爸你怎么不伤心,勒布勒是你的堂兄啊。其实,他俩就是亲兄弟,昆昆的爸爸是老大,但这兄弟俩老死不相往来。
老警不甘心,想找出案件的突破口,遂再次来到昆昆的家,看着几匹白马心痒痒。他貌似深情地说我从小就有一个梦,一直想骑马。老勒布勒煞是有礼地让老警踩上去,转悠了几圈,下马后,老警轻轻抚摸着白马,那专注的神情,就像抚摸着温顺的姑娘。虽然不能驰骋,但他总算是过了骑马的瘾。僵持了一会,老勒布勒终于开腔说话,我不喜欢我这个兄弟,当年爸爸把农场给了他,我什么也没有,留给我的却是父母,还有丹尼。
老警当然无话可说。这丹尼是这三兄弟的老三,属于什么事也干不了的脑瘫病人,按老勒布勒的意思,这丹尼就是废物一个,而且还要好生地照顾好他,住了很久的医院,昆昆放暑假后才返回家来。丹尼最喜欢独自出去瞎转悠,经常转倒在地上爬不起来。
可是丹尼有一样本事,就是能钻进碉堡连接另一个碉堡的暗道,后来被昆昆发现了这一秘密,还被伊芙当作案件线索报告给了老警,让昆昆好大不快,也是他唯一的一次对伊芙小美人的不快。其间,伊芙的表弟装扮着蜘蛛侠,突然出现在昆昆家,小马驹般东奔西撞,一下撞倒丹尼,气得昆昆直咧嘴急喷,居然还有比他更顽皮的捣蛋鬼。
别看老警这难兄难弟俩,看着不正经,神经兮兮,但他们倒咬定案件不放松,好像不睡觉不吃饭不用厕,神人一对。而昆昆这帮捣蛋鬼,当然也紧盯不放,看看这连环案到底能否水落石出。这种绝妙的跟随,自然生趣。接着,勒布勒的情人坎平,也就是小镇乐队的女乐手,老警之前调查她时,对卡朋所说的一个漂亮的女人,紧接着她也被杀了,完尸用鱼网捆绑于海边的树上。老警遇到这样悲惨的情景,总爱使劲眨巴双眼,他一定是在抑制伤心又无奈的泪水。他对着坎平丰满的身躯,依然感叹真是一个漂亮的女人。
这事还没平息,又起一事。黑人小孩穆罕默德看到伊芙的漂亮姐姐泰里耶,就想约会她,恰好被泰里耶的女同学詹妮弗看到,喝令他“黑鬼滚开,滚回你们的非洲”。此类污辱同出一辙,穆罕默德伤心不已.穆罕默德不能出门,一出门,就被昆昆这帮当地小孩无故地辱没。本来穆罕默德的爸爸布里又被人害死,妈妈整天悲痛地哭泣,他又频遭此类污辱,忍受不了,念念有词“真主伟大、真主伟大”,随后他就彻底崩溃,真的疯了。穆罕默德在自家屋顶拿着手枪胡乱对外射击,最后可怜自杀。
女孩泰里耶听到穆罕默德自杀的消息,难过的她,恍惚地走进自家猪院,她自言自语,没曾想,她就被这批肥猪们吃掉,真乃咄咄怪事。这个情节倒有点像惯于穿插神话影像的阿彼察邦,什么湄公河上吃人的灵婆。
6
完了吗,哪有个完呢。一对憨豆似的草包警察,面对这样一起连环凶杀案,最终能否破案,只有天晓得。其实对于导演来说,破不破案不是问题,死不死人或死多少人也不是问题,关键要忽悠得好看可乐。
老警最后依然喜欢抚摸着白马的身子,还念叨起鲁本斯画中的女人,如同抚摸他心爱的漂亮女人。但本片没看过他的半毫情史,他的妻子始终没有出现,即便现已苍老,哪怕从口袋拿出一张照片,也从没露过脸。他与卡朋只是不停地赶路、问话和苦寻对策,又总是不甚了了。
老警找丹尼谈话,一无所获,还被昆昆的妈妈取笑地问你找他谈话了吗。他曾经找勒布勒的帮工谈话,同样也一无所获。临到片尾,卡朋被昆昆叔叔丹尼的胳膊缠绕着,老警冲着卡朋说“铐起他”,随之又吐出“说笑,我们走”,那种神情好像绝对地胸有成竹,真有点牛逼哄哄的样呢。
只是凶手在哪呢。看不出一点点蛛丝马迹,是老勒布勒,完全有理由怀疑他,是勒布勒的帮工,也有理由怀疑他,是教堂司职风琴手,都有可能,又完全不可能。那是丹尼,不,丹尼从医院返回时,就已发生了两起案子。还有谁呢。只有土行僧知道。指望老警,指望卡朋,当然有理由巴望,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不济他们也是干这一行的,何况是老手了。所谓面懵心精,人憨心明,也不一定就能破案。但他们带给我们无边的乐呵,却是真真切切,是大可点赞的。
这哥俩标志性地表情与动作,倒跟《人性》中的老警同出一辙。《人性》中的老警,每逢出勤,颈脖上便大汗淋漓,庸碌之中,饱含一脸的茫然。让生活中庸常的俗事恰到好处地进入影像之中,强化角色的心理嬗变与诠释,这是杜蒙的拿手好戏,也见证一个导演非凡的掌镜能力。只是与《人性》的案情最终真相大白不同的是,《小孩子》最后糊里糊涂地并未破案,能否继续演绎,仍只是一个期待式的问号。
但昆昆们的捣蛋、捉弄和好奇肯定会持续下去,他与小美人伊芙的恋爱也仍将持续下去。小屁孩的纯真,大人般的恋爱,看起来也不错,还挺感人,抱抱中前后出现的“我爱你”“我爱你”,一前一后的表白,如绷紧天空中飘落的雪花,顿觉纯净和甜蜜。
对于这对小朋友的爱情,我们当然会说是真的,一切都是真的。至于连环案,恶魔当然杀了人,弃尸于荒野,疯牛碎碎地吃了下去,至于猪吃了漂亮女孩泰里耶,这纯属神造,异想天开吧。这个桥段,有意让黑人小孩与漂亮女孩的生命,殊途同归,抽离了种族歧视的老套戏路,却见证了人类的某种暗合与宿命。无疑,这是另一种思想高度与艺术不谋而合的逆向表现。
7
如同《人之初》《人性》一样,杜蒙这次再次回到熟悉的家乡,划定一个20公里的美妙圆圈。他热爱静美的家乡,却要让家乡达成他诗性怪诞电影的梦想,所以,他得苦心婆心地说服家乡的人参演他这部并不干净的电影。这对于他自己,可能也会有某种撕裂感,但他还是得做。
从某种意义上说,杜蒙与他的前辈雷﹒诺阿、布莱松一样,都是精妙的画家。他们对一景、一物及一人的巧妙设置,显然安然于心,天然怀有一份精致的融入感。通观全剧,其处理手法,终是淡化一切紧张的根源,犹如水痕时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想循规蹈矩。另类电影,怪诞不经,或者剑走偏锋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片子的鬼马之处,就在于一切都在不经意之间发生,如微风吹过的麦田,起伏绵绵后,复归常态。并没看到惶恐不安或者危如累卵的情形,杜蒙还是把美丽留在了家乡。
另外,《小孩子》中小镇乐队演奏的盛况,在他第一部影片《人之子》中最先出现,用欢庆的场景,印证个体的伤痛,一热一冷,取得了对冲的效果。另外,也可能导演本人对这种动辄国庆搞形式主义的庆典做法,表达了某种不满。
我们都知道,这世界上大国当中,除了俄罗斯每年搞阅兵庆典之外,第二个国家就数法国喜欢捣腾这隆重的盛大场面。大呼隆之外,只有冷落与哀嚎。《人之子》中的费迪参与庆典之后,与狗友们猥亵一胖女孩,最终却失去了他心爱的女友,这种吊诡的戏剧冲突,真是有点发癲之味。
与《人性》中另外一个相同的是,片中总有人会指着海峡说“对面就是英国”。这看似不经意的一说,实则暗含杜蒙对家乡的某种自豪感,以及不想被法国边缘化的微妙心态。在正宗法国人看来,法国西北部多少有点比利时的味道。
同样,在《人之初》中出现的阿拉伯小伙卡德,与《小孩子》的黑人孩子穆罕默德,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都涉及到种族问题,而非一笔带过,反而渗透其中,搅起了一潭浑水。这看似刻意,实际上反应了法国、意大利乃至整个欧盟,所要面对的新移民派生出来的窘困,并非只是歧视这么简单,又必须面对,因而,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长期存在又无法抹去的痛。
导演有目的把不相干的事物掺杂其中,让日常状态入戏,这无疑增加了影片的震撼力。如《人之子》中男主角费迪,是小镇上一帮混混的头头,导演却让他在反复癲痫、反复做爱又反复骑着小摩托急驰中,慢慢抽空自己。直到最后,女友玛丽终于离开他,偏偏跟他痛恨的阿拉伯小伙好上了,这让他彻底疯狂,痛殴卡德之后,他崩溃于一片绿油油的青田里。
片子始终弥漫着这种挤压又难以喘息的伸缩感,让有病的费迪愈加无力,只有当他回到妈妈的小店才得以歇息,但费迪这个人给我的感觉,却始终像一个虚妄的稻草人,所对应的则是整个小镇的毫无生气。
这种景象在他的《弗朗德勒》中也很癲狂,有性癖的漂亮女孩芭贝,先是跟安德鲁好,然后又跟帅小伙布朗德搞在了一起,接着,二人要服役,她索性一手搂一个,三人缠绵一通。后来,他们上了非洲战场,跟极端组织作战间歇,强奸一个女敌人,由此引发一连串灾难。
同来的小伙拉勒克遭枪击,一心惦念女友芭贝的布朗德,生擒后遭阉割,继而被击毙,安德鲁却侥幸逃脱。而在国内已有生孕的芭贝,得到布朗德阵亡的消息,不堪重击,一下疯掉。她治愈后,见到了回国的安德鲁,以为是安德鲁逃亡过程中扔下了布朗德不管,才导致了他的身亡。渐渐芭贝却接受了布朗德已死的事实,再次跟安德鲁好上。
芭贝在他们远离的日子,忍受不了寂寞,随时随地不加挑选地跟男人搞,似乎性与爱情完全是两码事,当然,这对于有性瘾症的女人来说,又再正常不过。这种狗血的爱情,在杜蒙这几部电影里都有出现,即或在他编导的《情感沙漠》(又译《29棵棕榈树》·2003)也一如既往地呈现。片中,美国摄影家大卫与来自操着法语的东欧女人,前往大漠深处旅行,最终因性情和外力伤害,终导致二人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似乎杜蒙所有电影中的角色,没几个是正经的。
想想,《小孩子》中,这两个看似最不着调的警察,玩弄影像于手掌之中。你们看我似傻瓜,我看你们是真神。超脱安然只是这些孩子们。嬉皮与嬉戏,竟然胡闹成真。我以前说过“不絮叨不侯麦”,现在可以说“不抽搐不杜蒙”。也罢,这只是一部有趣的电影。
风吹麦田,起伏绵延,背后就是喧嚣或平静的大海,它一直见证了多少年又多少事的发生,一切也就不足为奇。原来美丽之地的陷落,只是一个无厘头的假象,人类何曾正经过。正如老警歪歪叽叽地面对着大海说“海让我晕乎乎的”。卡朋则扯淡地说“海,让我思考”。一个现实的,混沌的,一个喜欢文学和哲学,又难以勾联。或许现实就是这样鬼马,处处不堪,又耐人琢磨。
2015、7、29—7、31
《小孩子》是《电影手册》2014年度评选的十佳电影榜首。最近这部作品的蓝光电影版本出来了,我又再看了一遍。电影版和电视剧版没有差别,没加长没剪短,也没有重新剪辑,只是在电影里四段会注以小标题。小孩子更适合宽银幕的电影版本,法国北部乡村的风光得以细腻的展现,观众也更容易分辨警长的抽搐的面庞。3小时26分钟的时长很多人未必能轻松消受,杜蒙的强烈作者化艺术风格不是你的菜的话估计会难以忍受。然而杜蒙这次采用的是喜剧的呈现方式,演员的夸张的肢体动作是最大笑点。说它是喜剧又有些不合时宜,毕竟片中时不时就出现的谋杀案,严肃的主题探讨都与喜感相去甚远。就是这种不搭感造成了电影的荒诞性。 之前我将《小孩子》与HBO的剧集《真探》和大卫•芬奇的《七宗罪》做过对比。然后我发现很网络上多人将《小孩子》和《真探》的某些画面截图做了对比,很多观众就都认为这又是一个真探模式的电影,这是我要澄清的。虽然双警探查案的配置,稀奇古怪的谋杀方式,神神叨叨不着边际的对白,偶尔扯一些资深文艺青年才懂的书籍绘画,带点儿神秘色彩以及宗教元素,的确会使人联想起《真探》。但两者差异明显,风格大相径庭,一个诙谐戏谑,一个冷峻闷骚。且《小孩子》更关注的并不是谋杀案,而是呈现一种生活状态。 要看懂这部电影,第一步是知道故事的来龙去脉,里面死了几个人,他们为什么死了。显然很多人看完了电影,都没在意这些细节,或者没分清是谁被谋杀,或者将不同死法的受害者弄混,然而这些设置刚好是理解这部电影主题的关键地方。我之前在微博贴过猜电影文字“一部电影里死了六个人,两对男女因偷情而死,一个男孩因暴怒而死,一个女孩因嘲讽而死,死法一个比一个凶残。背后是想要建立秩序的凶手,肮脏之人都得死。”结果很多人就猜是芬奇的《七宗罪》或者《十二宫》,而这明明是《小孩子》的剧情。这也是我为什么将《小孩子》与《七宗罪》对比的原因,我也更愿意这样对比。因为两者在主体上有相通的地方,都是幕后黑手操纵人的生死,扮演“上帝”,《小孩子》中称之为“终结者”,他们抱着似乎合理的目的杀死“肮脏”罪人,在社会建立秩序。《十二宫》营造了一种黑暗的惊悚感,而《小孩子》却似乎平铺直叙毫无起伏,没有设置正反对立面,所以在这方面显得隐晦,这也是很多人看完之后不知所谓的原因,完全没想起这一层意思。 电影里最后凶手也未现行,杜蒙也没有打算给答案,因为这根本不是重点。电影已经精准的传达了死因,这其实就等于体验到了破案的快感。当然,若没理顺电影剧情,自然是体会不到其中的奥秘。虽然前面已经讲过,还是再提示一下大家:连环血案中死者生前的不光彩行为,以及类似《七宗罪》中变态杀人狂的自命不凡的杀人理由,将两者联系起来就一目了然了。 从电影里的两位警探的对白,可以得知杜蒙从法国文学家爱弥尔•左拉的作品《衣冠禽兽》中汲取了大量灵感。《衣冠禽兽》直露地描写了法国第二帝国时期,社会上的凶杀、乱伦、偷情、堕落、政治上的阴谋、冤狱、草菅人命,为当时上层社会所不容,而屡遭查禁。该书从头到尾出现若干死者和5个凶手。也因为如此,左拉的作品均被列入罗马教廷的禁书目录。《小孩子》中两个受害者的尸体在奶牛肚子中被发现,第三个死于牲畜肥料坑,第四个用枪自杀,第五个被猪吞噬,第六个死者呈现优美的裸体姿势,都有堕落颓靡的感觉,杜蒙用这种方式致敬了左拉。 第六个死者的形态让魏登警官想起彼得•保罗•鲁本斯的绘画,体态丰腴的裸女形象。杜蒙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每当我拍一部电影,我必须回到哺育我、启发我的那些母体中,而绘画就是我所获得的养料之一,我所领受的重要启示也大多来源于此,而且绘画中宗教与艺术这种关联,对我也深有启发。同时,当一切都反常出格,这种不均衡是在我的艺术中所需要的,我可以参考绘画(中的此类表现)。那些画作总是将我推得更远,甚至推得超出极限,以致我可以最终触及人和事物的内在方面。”法国人无论在哪都掩饰不了文艺气息,当然这些元素也与电影主题的表达息息相关。 《小孩子》更多的是着墨于探案过程中对人身百态的描写,展现他们的体态。他们如何行走,如何眨眼睛,如何开车。所有这些都让人产生这是一部拍摄当地人言行举止的风俗片的错觉。这部作品的一个怪异的现象是,导演用的都是“歪瓜裂枣”型的演员,相比与其他电影里靓丽的面孔,《小孩子》这种反颜值的运用更显得原生态,接近朴素的乡村生活,而现实是《小孩子》里的演员的确有很多是当地的农民。情境的塑造其实是彰显导演功力的地方,导演创作电影就必须创建一个可信的电影世界,就像一个隔离的空间,它不存在,但在观影者脑海里却无比真实可感,像是乌托邦或者wonderland,不是同一个尘世,有另外一套法则的世界。虽然里边的人类过的是另一种生活,观众也不会将它与自己的生活状态混淆,却真的在观影过程中相信电影里种种设定,且很容易就入戏。反之,劣质电影总是让人出戏,营造的氛围、创造的世界一捅就破。 电影里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警探与当地居民交流的断层。宁静古朴的村庄,有男女老少漠然表情下波澜不惊的生活,两个警探笨拙地穿梭在村庄里寻找连环变态血案凶手。奇异的是,村子居民似乎对血案漠不关心,对警探视若无睹,嫌疑人也一而再、再而三的成为受害者。很多居民知道的信息,警探不知道。警探在询问居民时,居民更多的是表现一种不配合的态度。当地居民似乎不太热爱与外人交流,其中小孩子对伊斯兰教黑人小孩的欺凌也是排外的另外一种形式。当地居民的相处方式也略显怪异,教堂葬礼、国庆日游行的场景显得很诡异,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疏离感。 《小孩子》整体给人的观感就是一位执拗作者的戏谑文章。杜蒙用一种反审美、负颜值的方式呈现一种荒诞不经。电影里的角色是神神叨叨频频眨眼的警探,呆呆傻傻竹竿似的警探,歪嘴的正太,X型腿的萝莉,先天愚型的男青年,唱歌飘忽的女青年,乖张的老太太老爷爷,不太正常的游客。导演花大量笔墨展现他们的古怪行为方式,比如走路姿势奇怪,丧葬仪式笑场,摆桌时飞盘子,吃饭时扔餐具等等,这在现实生活中会觉得不可思议,在这部作品里却妥帖异常。戏剧化的连环谋杀案,而杜蒙不是着重营造悬疑惊悚感,相反乡村里鸟语花香,山清水秀,让人觉得一个小清新爱情故事就要展开,这形成了极大反差。 杜蒙用电影语言构筑了一个怪诞的世界。这个世界就像电影里悬挂于空中的奶牛一般可笑又忧伤,像每一次的汽车启动那般摸不着头脑,像小情人间的亲昵一般怪异反常,角色的畸形体态添加了电影的轻松戏谑感。杜蒙优哉游哉地抓捕人的行为状态,轻松的转场与叙述故事。他将戏谑植进了电影,能体会到的观众很快就能沉浸到这个荒诞世界中。
人人都像凶手,个个都很无辜。看完之后,有一种“死了六个人,不知该恨谁”的惆怅。
相比四年后的宽宽系列情节性更强,人落家畜腹中似乎比荒诞更多讽刺,但背后揭示出的更为基本原则似乎是神的数量级下物种无差异,正如杜蒙从鲁本斯中洞察白马与裸女对神的模仿是多么相似...
警察的多动症演的不要太传神。三匹大白马漂亮死了。凶手是摩托车手
恶魔降临在法国北部一个小村庄里,但[小孩子]里的村子却没有[白丝带]里的压抑而封闭。它古怪的有如卡夫卡城堡山下的村子,又好像品特戏剧一样叫人不知为何发笑。这个时代人们身上的小型罪恶集聚在这里,结果被严厉惩罚。很难说孩子们是什么作用,他们是受害者亦是施虐者,更是旁观者。未来属于他们么?
反类型的杜蒙,无传统意义上观众期待的“结局”的犯罪喜剧。杜蒙想拍出“表面平静却暗潮涌动的法国社会”,才会有“这个土壤挺好的,就是里面有些发酸了”。
耳目一新的黑色喜剧,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剧情发展,都以怪诞为中心,且在荒唐中产生更为古怪的笑意(比如葬礼段落),这份渗透着诡异与阴沉的幽默几乎是绝望的,和不无荒凉的环境、疏离隔阂的人情既背离又一致;场景调度很强,看看结尾十来分钟便知,这次的杜蒙是个惊喜。
最纯粹的电影不会轻易改变,所以布鲁诺杜蒙也依旧故我,依旧是那个勾魂摄魄的声音巫师,从庸常中萃取神圣,在荒诞中谨行仪典。世人皆醒时,只有他眉头紧蹙,呓语喃喃。笑吧,即使人性本恶,只想紧紧拥抱你,我们的角落就不会被黑暗吞没。
很好的东西 不好的组合
看似小品,但注定难忘。直升机吊起吃下尸块的奶牛,跳下后自行摔倒的自行车、白马、海滩裸女、两轮侧开的警车。密集的谋杀(六起)和自然平和影像展示间的落差。残疾、疯人与痴呆,一个不健全的自洽之村,人种、族裔(移民)、宗教问题。
属于观影感轻松,但又引人深思的电影,典型代表就是直升机吊起的奶牛。
怪诞世界,土味双峰
晦涩,说黑色幽默对于多数人来说几乎没用
变形的禽兽,消失的凶手。这场连环谋杀案自始至终没有离开《小孩子》们的视线。邪恶对于他们如此贴近和遥远又如此神秘和寻常。魔鬼化身大地啄食心灵,杜蒙也犹如卡夫卡附体,笔下运转曲折跳跃、荒诞扭曲的叙事语言。讽刺那些生活于此的伪善和自以为是的人们。他把冷漠、讥笑和乖谬书写成一部现代人心中罪恶的变形记。
法国《电影手册》2014十佳第一名,所谓的荒诞与神秘来自时间的停滞,法国北方海滨小镇,所有人停留于一种百无聊赖的时空,除了情窦初开的两个小孩,疯子、傻子,多动症一般的老警察都显得那么无聊;死在奶牛肚子里,死在粪坑,被猪咬死等这些稀奇古怪的案件,都像是为了摆脱百无聊赖的挣扎。
我过于喜欢阿杜了。
布鲁诺·杜蒙在这部“不怎么好看”的非典型侦探悬疑片中蕴含的野心是那么大,大到耐着性子看完全片,心思久久地停留在这个法国北方的怪异小镇无法自拔。导演坦言自己“沒有追赶法國喜劇片的潮流“,而是旨在拍出一部借由现实到达魔幻的喜剧,并且在其中探讨法国社会平静外表下的暗流。无解的电影。
感觉看了一季法国乡村搞笑版《真探》。。当然因为我是坐影院连着看的所以感觉有点长,后半段或许可以削减一点。杜蒙蛮厉害的,不同于以往的法式幽默,搞笑不靠台词靠演员走位和表情的... 配合这几天巴黎的事件,里面那个非裔孩子的角色值得玩味
宁静古朴的村庄与连环变态血案形成极大反差,杜蒙用电影语言构筑了一个荒诞的世界,就像悬挂于空中的奶牛一般可笑又忧伤,像每一次的汽车启动那般摸不着头脑,像小情人的亲昵一般怪异反常,片中每个演员的畸形体态加重了轻松戏谑,看完后只能佩服杜蒙的编导能力。
法语加三个半小时的片长对我简直就是折磨,但不能掩盖它的艺术成就,在无序中创造平衡有序的世界是很有趣的事情,黑色幽默和各种奇葩人设,诸如牛腹猪腹藏尸这种怪事儿,颇有魔幻主义风,在平静社会下的波涛汹涌喷薄而出,运用视野,拿景观讲故事也是一种风格,看的了尽情享受,看不了快闪就行。
大受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