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招摇撞骗
招摇撞骗
剧情公益、流浪狗、犯罪、娘炮、城管、自闭症、党红、改过自新、童年缺乏关爱乱七八糟的元素胡乱瞎凑
剧情发展、反转、煽情点无一不狗血
摄制从头配乐到尾
慢镜头连尼玛120fps都不知道用
焦对不准
光打过曝
连他妈化个妆都画的脸白脖子黄
打着狗的幌子骗了我这个铲屎的
去你妈的两颗星
一颗给辛苦配合的狗子
一颗给卖力表演的小姑娘
2 ) 我们为情怀喝彩,但我们更想看好故事
很喜欢一位演员,所以自从知道她接了这部电影后就一直时不时的会关注这部电影的动态,得知8月18号上映内心里是无比的开心与期待的。
这位演员本身也是十分爱狗的人,她也时常会发很多与狗相关的微博,有着多年的养狗习惯。我想让她来参演这部公益题材的电影简直就是找对人了。
看着海报以及几段预告,18号一早出的门,我住在徐汇,赶去普陀区看得9:35影院排的第一场电影《我是谁的宝贝》。
观影感受等我已经在头条文章里说过,在这里不再赘述,只想就这几天的评论说几句话。
也许是期待太久期望过高,所以观影出来时是闹心的,总觉得这故事如果换个方式讲或许会更好些,我试图想导演很年轻,创作团队或许是首部作品,然后电影涉及的话题有些太敏感,不能随便展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难处,所以没有给差评,当然也没有给最佳,因为观众也有观众的难处。
很感谢有情怀的导演还在,很感谢他能关注这些弱小的生命,凭这一点我想这是一位有格局的导演,所以我不该给差评。
但如果从一个公正的角度来讲,电影的水平确实还有待提高。我们不能做网络喷子,更不能随便去评论一个人、一件事、一部电影,要懂得为自己说的每一句话负责。所以我说了,我说的更多的是期待导演的下一部作品是进步的,我们期待这样的导演给我们带来小视角大情怀的好故事。
也相信有这样的导演在,走心的电影会一部跟着一部的。
而这部电影记忆最深的片段就是旺财走过主人走过的路,以及最后流泪的片段,它一句台词都没有,但却深刻的入心入肺。
看了刚刚的一篇看了四遍该电影的影评,我感觉心是好的,就是有些说辞过了。如果说看一遍不能评说什么的话,那我可以再去看第二遍,如果中国的电影都需要如此的话,那观众是不是都太冤了?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与金钱去看一部一遍看不懂的电影。这更与智商没关系,而是要有正视问题的勇气。况且这种走感情的电影怎么会看不懂?又不是哲学电影!
优点表扬,缺点指出来,进步指日可待!
3 ) 向电影市场的妥协
今天看完《我是谁的宝贝》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同为电影人,我不得不为它说几句好话,前年和这剧组某制片相识,并被他事迹所感动,他告诉我他在弄一个关于流浪狗的电影,我当时一听,直接回他,老哥,别逗了,这没市场。他看了我一眼,一句话也没说,过了好久回了一句,我这辈子只想做件让我奋不顾身的事情,就是这部电影。
我一直以为他是玩笑话,直到去年,他兴奋地跑来跟我说,“哥,我电影要开机了!”当时我愣住了,接着鉴证他对这戏一路走来的各种心酸。电影拍摄经费紧,据说主创几乎零片酬零费用参与投入。电影中的均用的流浪狗,拍摄难度很大。再后来,电影拍完了,进入紧张的后期阶段。当时电影剪出来是180多分钟,因为这公益片题材比不上商业大片及没宣发费用问题,不得不忍痛删了80多分钟,剪了很多线,失去了很多剧情线。这一妥协目的就是向影院向市场低头争取多些排片,让这部电影能给更多人观看。做这电影的初衷也是为了帮助更多的流浪狗流浪猫,电影票房收益也是为了救助这些可怜的小动物们。
当然,看完电影我问小高,剧情涉及的喜剧元素相关的问题,他说,这也是向市场的妥协,在寻找资金拍摄电影的时候,四处碰壁,那些投资人要求在剧中增加的元素,投资人觉得如果纯文艺就没人看了,也不敢投资了。
提到这电影宣发,也是莫名的心酸,查了查这电影,连个像样的百度百科都没有(听说是要花钱做的,可没钱)
唉,还想说点什么,一言难尽!心善则灵!
4 ) 浪费了题材,浪费了感情
本来对《我是谁的宝贝》很是期待,结果果然是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高。这么好的题材,自闭症儿童,流浪狗问题本应演绎出很多联想和反思。结果编剧的闭门造车,演员的尴尬演技,导演的拖沓剪辑,让这部片沦为普通人看不懂,铲屎官不愿看的烂剧。只需一点就可以证明我的结论,果果和宠物狗再次相逢时,狗的异常淡定,根本就不是同一只狗,或者狗和演员根本就没有长时间相伴。正常应该是狗会非常疯狂的摇着尾巴,扑倒人怀里。这点常识导演不懂吗?他们真的是浪费了一个好题材,回去再好好学学吧……
5 ) 不是我不想喊爸爸妈妈,只是我无法开口
我很少写影评,因为更少看文艺类型电影。我是个俗人,俗人一般只看商业片。
不否认看《我是谁的宝贝》这部电影,六成是为了主演去的,三成为了宣传片里说的关注自闭症,一成是为了公益。
影片立点众多,要铺展开来叙述,每点都可以拍上十七八部电影。所以就先自闭症这点来谈谈。
影片主角是一个渔夫,常年捕鱼在外,多则一个月,少则两个礼拜都不在家,而家里只有妻子和患了自闭症的女儿。主角赵毅深爱他的女儿,但是他不理解也不承认自己的女儿有自闭症。
但是电影中貌似没有提到“自闭症”这个名词,现实中很多人都和赵毅一样一点都不了解它。
这里我要说一句,在中国传统观念来看,“病”这个词就代表着“不好”,不仅是它带来了伤害,更在人们朴素的潜意识中觉得“我为什么生病?一定是上天在惩罚我;为什么上天要惩罚我?因为我做了错事”。这样的逻辑不仅是生病人的,更是周围人看待生病人的。“为什么他/她会得这样的病,是不是做了什么孽啊,是不是她父母做过错事,报应在孩子身上了”。
影片开头主角和妻子吵架,她妻子就提到,在丈夫离开的期间,她孤身带着患病的女儿,周围的人还对她们指指点点。不仅要承受孩子病情带来的痛苦,丈夫在生活中的缺失,还有忍受旁人异样的眼光。
但提到了一点,她带着女儿去过康复中心,但是为什么直接送孩子去治疗呢?因为丈夫的固执和反对。赵毅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病,觉得康复中心是治疗精神病的地方,让孩子去那儿就等于承认孩子有病,有精神疾病。
这里赵毅的思想中不仅有我上述提到的觉得病是“不好”,还有对于精神病的误解,对自闭症的无知。疾病起先都是客观,物理上的。自闭症患病机制虽然目前没有很准确的定论,但是普遍认为是一种先天性的,由于基因等等客观物理方面的因素引起的,是一种发展障碍。因为国内也有叫“孤独症”的,所以很多人望文生义觉得是后天由于家庭,教育等环境引起的。其实这种理解完全是南辕北辙。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查找,我说的可能并不很准确。
它的患病概率其实挺大的,万人新生儿中就会有2~3人患病。普遍认为越早治疗约好,程度严重的需要专业,经过相关培训的医师进行治疗,通过特殊的手段来帮助孩子成长,帮助他们培养语言和运动能力,以更好地与他人交流。
影片中果果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与周围人缺乏情感交流和认知障碍(对爸爸妈妈和张老师的说话没有一点反应),刻板的重复一些事(画画)语言发声障碍(一直不开口说话)少量表现暴力倾向(悦悦失踪后,对张老师还有爸爸的拳打脚踢,在医院被穿戴防护衣物,以防伤害别人和自己)。
这些表现都是自闭症的典型症状,影片表现的很全面,就是不知道是不是我记错,影片全片都没有出现“自闭症”这个词,都是在影片介绍中出现的。如果在影片中适当增加解释果果病情的场面,或许能更多使观看的人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更能使观众了解电影的主旨。
影片后段赵毅终于想通,将果果送进了专业的治疗机构,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希望能使更多人放下对“自闭症”的偏见,让更多患病的孩子像影片中的果果一样能够得到合适的治疗和帮助,和正常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
整部影片立意很多,但是大家目前的关注点都在“狗”的身上,而忽略了这部公益电影其他的要点。希望借此影评能让大家关注到影片中其他的闪光点。
关于其他的立意,“空巢老人”“失足青年”会陆续写的。
《我是谁的宝贝》这部电影纵然有很多缺点,但是是一部好片,因为它能让你变得更好。公益电影,是一面镜子,能照出你心灵上的尘垢。如果只是为了“刺激”“打斗”,又何必去看呢。看了电影,有所思,有所得,借此拂尘明镜,才是公益影片的目的之一。
6 ) 原来你是我最想留住的幸运
一个悲伤又温暖的故事,铺陈在古城昏黄的路灯下,在惊心动魄之后逐渐归为阳光明媚的朗晴。熟悉亲切的一帧帧场景闪现,影院里不时有孩童惊喜的呼声:“这就是在我家楼下呀!”
小猫小狗总是可以成为自闭症儿童心爱的伙伴。那样的孩子心底太柔软敏感,她想保护着自己不受伤,果果就这样经年累月地躲藏在昏暗的洞穴中。悦悦是从罅隙中透过的一丝光明,它总是乖巧地偎着小主人,在父母的争吵声中不声不响地陪着果果,抵抗着这不经意的伤害。
悦悦走丢后,果果嚎啕大哭,我们也不禁哽咽。我一向喜欢注视狗狗的眼睛,那才是真真的会说话,一眼可以望到心底去,干干净净不染尘埃。它总喜欢趴在能看见你的地方,认认真真地望着你的一举一动,乌溜溜的眼睛湿漉漉,笔直而懵懂,全身心地信赖你,只待着你一声唤,便撒着欢儿冲过来,蜷着爪子露出柔软腹部求抚摸。我们有多幸运才能得到这样毫无保留的喜欢,果果有多难过因着一时大意辜负了悦悦的信赖没能保护好它。
电影中另一个令我动容的地方是赵毅、季旭等人的不懈寻找。人们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从牙牙学语的幼儿成长到如今,我们忘记了多少初心呢?小孩是最善良的,总从家里偷偷摸摸带出吃饭时省下的肉骨头去喂小区里瘦得皮包骨头的流浪猫狗。他渐渐长大,便成了面目冷峻的大人,忙于工作忙于娱乐,对垃圾桶旁翻找食物的流浪狗不屑一顾。养宠物多麻烦呢,喂食洗澡,季节性掉毛,可能还是个拆迁办来的撕家能手,费这个心还不如在家看看电视。他也许还会阻止自己的孩子接触流浪猫狗,就像当初他的父母阻止他那样:它们身上多少细菌病毒啊。那个心软的孩子被埋藏在时光深处了吧。赵毅等人的不忘初心多难得,所幸终得圆满。
悦悦是果果的宝贝,也是赵毅的宝贝。宝贝的意思就是啊,不管你有多坏多差,不管别人有多讨厌你,我仍喜欢你,也会保护你。你是别人眼里的轻如鸿毛,是我心底的重若珍宝。
原来你是我最想留住的幸运。
那为我对抗世界的决定,那陪我淋的雨。
一幕幕都是你,一尘不染的真心。
7 ) 最后失狗以德报怨叼水救仇人一幕让我笑了,黑色喜剧呢这是
明明是一自闭症儿童题材,却偏偏要误导观众是宠物题材,不就是看动物题材最近火了吗?忽然想起张静初的《我的影子在奔跑》,一位母亲与自闭儿子的故事,一直都没有机会在电影院上映。但其实关于自闭症,国产片拍了不少,著名的有李连杰的《海洋天堂》(导演是《北京遇上西雅图》的薛晓璐)。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片子打着公益的名义,这片子里又是偷狗贼,又是救狗志愿者,那些爱心满地流淌的爱动物人士应该全力去电影院支持才是。讽刺的是票房才100余万。还有人声称买了票房支持公益但却不去看,因为怕受不了(看片会伤心),好伟大好有爱,那你包场送票请路人看啊,让路人看完感动转成爱动物分子,不是功德无量?说到底,很多博爱者是假仁假义,嘴上说说键盘侠,真要出钱出力就隐形了。而最根本的就是电影太辣鸡,就算爱心无敌,也不愿意花了钱去电影院看烂片活受罪! 许绍雄和林雪都来客串了,是不是为公益不收一分酬劳?想得美!唯一小女孩的扮演者挺养眼的,未来有机会成关晓彤、张子枫那样的童星、明星。 嗯,漳州海边很美,尤其是渔村很有味道。徐腾誉的主题曲很好听,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在国产片里听到《天使在身边》做主题曲了,上一部是关于创业的大烂片。
不管剧情怎么样,公益电影必须支持
题材分
导演构想不错,想利用自闭症孩子关注狗狗到打击毒品犯罪。但导演的控场能力不足,想表达的主题太多,反而有些不伦不类。导演提自闭症儿童和动物保护,哪一个更重?导演似乎并没考虑清楚这个问题!如果要结合在一起,那显然很失败!但调动情绪,故事讲述还算可以!也算凑合吧!
你是演自闭症小孩,还是演爱狗人士,应该继续执行北京九三年给狗上户口政策,没户口没狗
电影本意是好的,呼吁人们关注这些偷狗、自闭症问题,实话说这种狗餐馆在我家这边几乎没人不知,确实是严重的社会问题。明星们为了公益电影零片酬也很不错,然而作为电影,故事实在太尴尬。这是我第一次看电影中途离场,浮夸的人设(黑老大、理发师)、强行煽情的配乐,实在不想多看。
爱狗协会组织观看。为什么不拍成纪录片,剧情实在太尴尬了
题材1星,狗狗1星,电影完全0
公益?你们别拍电影了,把自己捞的钱捐点出来更有益。假慈善。
投机电影
爱狗可以有,故事太垃圾。男主的人设设置的太烦人外加娘炮,演技更加完蛋,男主天天找狗头发梳的可挺用心。
人类问题需要关注,与我们共存的动物问题我们更应该去重视,与《二十二》相同,甚至更为迫切,人类对其他物种作出的种种伤害比人类内部矛盾与冲突更加值得我们愧疚,伤口更为触目惊心
一星给题材。实在太难看了,用纪录片的题材拍了一个不伦不类的黑道片。你说你要拍纪录片就好好拍纪录片,你要用流浪狗丢失的问题来串联黑道片就好好拍黑道片,非要用拍文艺片的风格拍出这种东西来。明明里面的明星不少了,怎么都不愿意花花心思做做剪辑呢?全片非常善用慢镜头,慢到掉帧。
好的立意被拍成这样,真难看...
片尾解救闺女的孩子她爸居然给全程跑路的孩子她妈道歉了 自闭症的病灶又回来了啊 (这成熟度一定有境外动保组织帮忙 比前几部好太多)
试图唤起对流浪狗的关注,就不要加那么多元素
两星都是给狗的。影片0分
流浪动物 自闭儿童 重点不突出 都不知道具体要表达哪一方面 乱
我是被封面骗进去的,以为是讲的狗子的故事,结果……想法是好的,故事很单薄,演得非常浮夸,也很没有逻辑╮(╯▽╰)╭
善待动物
各种消费脑残狗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