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onward》是pixar工作室的又一力作,叙事节奏和情感共鸣非常自然流畅,抒情部分既不流于煽情的烂俗,幽默部分也不陷于油滑的浮浅,而《雪人奇缘》就是典型的反例,中国的仿pixar动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2的魔法”是电影英文名“onward”的中文译名,这是一个出色的意译,无疑更胜于“XX总动员”、“XX奇缘”、“XX大冒险”之流,可见专业的人逐渐做上了专业的事,令人在惊艳之余非常欣喜。下文便举例影片中出现的“1/2”意象,来尝试说明这个有所发挥的译名的合理性与巧妙之处,并进一步思考“1/2”意象所代表的意义与色彩。
1.世界观的理想设定是魔法和现实各占1/2的现代社会(这里指结局)
影片开头有一段颇有意思的独白:
Long ago,the world was full of wonder.
It was adventurous...exciting...and best of all...there was magic...Boombastia
And that magic helped all in need...Flame Infernar!Voltar Thundasir!
But it wasn't easy to master.
So the world find a simpler way to get by.I call it the light bulb.'Tis so easy!
Over time,magic faded away.
But I hope there's a little magic left...in you.
这段独白是极其好玩的,信息量特别大,在叙述过程中套用了很多故事模板的梗,在共同记忆中令人极其容易地产生共鸣,尤其是最后的词“in you”既可以按照影片机械地理解为是父亲对于Ian和Barley兄弟的期待,也可以理解为隐形的影片作者对于观众的期许。
无论如何,开头想要叙述的是曾经世界上充满了魔法,它惊奇刺激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但由于它并不容易掌握,所以人们便找到了更加简单的方法——科技——但是影片是用爱迪生(爱迪生变成了女性,性别和种族的美国式政治正确在动画电影领域的延伸)点亮电灯泡的具体事件(或者说共同经验)来表达这层意思,这种用历史瞬间的棱镜来展现时代的变迁之简洁方式是非常体现叙事功力的,并且它不愿意说出technology这个词,而要让观众自己去猜测,相当于对观众而言进入谜题的一次邀约,对于叙事来说,克制和暧昧一直都是稀缺的美德。
上下两张图片便是电灯泡与驱火咒的较量。
魔法消失了,但“我”依旧希望有一点魔法残存于“你们”身上——最后一句话应当说是全片的题旨所在,魔法可以被视作自然主义对于原始野性的浪漫想象之一,影片整个基调也是“good old days”,对于魔法的怀恋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于过去生活方式的追念,这类影片往往都共同包含了一个疑问“为了效率而舍弃的美好曾经真的值得吗”(向后看的思考方式往往更适合优雅的感伤),但《onward》在一开始就似乎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magic faded away”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在心中保有些许魔法的想象;也就是说远古的生活方式或许已经遥不可及地逝去,但我们在生活中依旧可以保持对其美好的憧憬与想象,就让“good old days”成为一种文化想象和精神怀念的印记留存在步履不停的我们身上吧~
影片结尾处也有相当露骨的呼应,隐形作者借Ian口道出了“我觉得,如果生活中用一点点魔法,你就无所不能了”,这个点题似乎启示我们“魔法”的另一层功用与身份,特别是当我们带着现实观念审照的意识来看,这里的魔法或许可以理解为“本能的冲动和古老的潜能”,当我们尝试不割裂现代人和过往的关系,适当地带着这样的印记去生活时,我们尝尝可以发现“第二自我”,也便是这里所说的“无所不能”了。(相关的论述在下文8中具体展开)
2.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兄弟(1/2)
Barley勇敢莽撞,神经大条,Ian懦弱细心,性格内向,他们彼此都并不完整,缺少了彼此任何一方都无法完成冒险,而通过彼此间的合力协作达成了完整性,哥哥传授魔法的心得,关键时刻蹦出奇思妙想,由拥有魔法天赋的弟弟施法,最终联手击败了诅咒的恶龙,找到了凤凰宝石,将爸爸成功地短暂还魂。兄弟二人都是残缺的失父的“1/2”,却在彼此的合作交心中寻得了精神和人格的完整性。
3.最开始只召唤出1/2的爸爸(下半身)
PIXAR在这个细节上的匠心是极其成功而耐人寻味的,缺少上半身的1/2的父亲起初没有听觉和视觉,甚至无法认清两兄弟和确认周围环境,只能依靠脚上的触觉来辨认两兄弟的存在,这个人设(鉴于他是Elf,不妨说这个精设)的巧妙之处便是通过对肢体面部的排除而避免了煽情烂俗的场面出现,情感的把握是成功艺术作品的必要秘诀,绝不能使得它成为持久的高音,结尾父亲变成完整的个体便意味着高潮亲情的全力表达,可以料想这种高潮是很快就会结束的,于是影片恰好就来到了结尾,而PIXAR在这短短的结尾完整爸爸的抒情部分也做了相当克制的处理,把镜头给到远方废墟孔中的Ian视角,听不到声音也看不确切具体表情,因为汹涌的情感极难把握,稍不注意便会流于无聊的滥情,表达方式的不合适也会极大地稀释情感的浓度。于是既然描摹父亲的表情、肢体和语言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那么PIXAR索性让这些元素统统删去,将一切难以把握的语言统统噤声,只留下无言的腿和远方沉默的镜头。这种克制的美德和精简的智慧是我对这部片子情有独钟的原因之一。
而缺少上半身在确保了滥情的避免之外,也会造成内容和人物丰富度的稀释,长期看着一个有裤子的下半身也足够无聊了,不是吗?(我就是开车了!理直气壮)于是PIXAR的天才们便想出了墨镜男套装这样的神操作,这个口罩男像极了游戏《人类一败涂地》中的游戏人物(我高度怀疑是致敬),于是口罩男肢体动作的偶发性便成为一个有趣的话题,他时常能在特定的场合横七竖八这么一躺,便能够完成那个语境下极其有趣的肢体语言表达,而这种表达在剧情上是出于随机的,于是在合理性中显得有趣,而并不会显出刻意幽默的油滑。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幽默绝对不能刻意,不能就会显得无聊而呆板,口罩男的上半身抖出的包袱就处处显得随意而富于乐趣。
这个编导绝对是human fall flat的死忠粉,我带着相当的确信。
当我们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身体时,所作出的动作或许也更接近灵魂,因为少了刻意的造作而显出些许可爱来。
4.片尾月亮和1/2小月共存的细节彩蛋
我在后文会提到“1/2”的特点之一是对于自身不完整性诗意温柔的接纳,新月也是残缺的浪漫标志,而这大小并存的两轮新月正是“1/2”最完美的代表符号,结合两兄弟开飞车上天的情节,可以想象这个重要的符号可能是两人的象征,并不完美,却彼此依存温暖照亮来寻求某种诗意的完整性。
5.Onward and Backward(出发和回归都是旅途的1/2)
《Onward》讲述了一个相当简单的出发和回归的历险故事,可以说是对于古老漫游传统的诗意想象,两位主角苦苦寻觅,出生入死,最终发现终点竟然是最初的起点(所寻找的凤凰宝石竟藏于一开始Barley所要保护的古建筑上),这类圆形架构的故事情节也并不少见,《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的架构也属于其中之一。
这类叙事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将终点(目的地)设置在出发的起点,于是启程和归途便构成了一组曼妙的对仗与互文,本片中就有很多灵巧有趣的呼应(比如那个变成恶龙头部的学院涂鸦墙上的卡通龙头是我那一天的主要笑点),很可以写一篇文章研究一番,兹不赘。另一个好处便是启迪人们宝藏并不在于远方,而恰恰存于看似庸常的生活之中,廿一行教授在解读王小波先生的文章时有一个精彩的术语“精神游牧和诗意还乡”,可以用来代指这类叙事模式。
这类叙事模式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即使最后的终点便是出发的起点,但是若不经过冒险,便绝对完成不了最终的目的,换句话说虽然在起点就早早地包含了终点的因素,但是若不经历冒险的洗礼,便难以将其发掘出来,更难完成终点的到达。在《onward》中Ian若不经过冒险的锻炼,便无法学会应对恶龙的魔法,Barley也不会找到钥匙石块和最终的锁,进而找到凤凰宝石。
另一方面,这类叙事模式对于PIXAR老生常谈的“成长”主题还有妙不可言的应用,当主角出于某种动机经历了一番漫游和冒险之后,“成长”的命题便在冒险途中克服困难的历程中完成了,这种成长往往并不体现在人物个头和体型的变化上,而是反映在心智和性格的成长上,当两位主角重临旧地,全新的自我面对之前环境的不同反应,也是人物成长的主要体现之一。
6.两颗凤凰宝石
常见的规律是如果影片中出现了两样物件,那么第一件物品获得得有多轻易,第二件就会有多困难。
7.对于Ian而言父亲角色具有的两种身份
写到这里我已经失去记录的新鲜感了,就大致随便说一下,对于Ian来说父亲的角色是具有两种身份的,一方面他的父亲是Ian和Barley共同伦理上的父亲Will,另一方面他精神上的父亲更多是Barley,正如下面这段Ian的独白所陈述的那样,Barley和Will各自是Ian的1/2的父亲。
这段回忆简洁明快,就很PIXAR。
可以这样说Barley在Ian父亲缺位的童年和青年中长期担任了父亲的角色,而Ian和Barley的冒险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被称为“寻父之旅”,对于Barley,那个父亲的形象是完整鲜明的,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身份,而对于Ian而言,父亲的形象是模糊缺失的,他甚至缺少关于父亲的任何记忆(但Barley却有四段关于Will的记忆),所以对于Ian而言这段“精神上的寻父之旅”也是“精神游牧和诗意还乡”的圆形叙事,最终发现父亲精神上的形象一直在身边,兄长一直是以父亲的身份弥补他的陪伴和关怀的缺失。
8.自我潜能和身份认知的两重性
前文已经提到,“成长”是PIXAR工作室最擅长表现的主题之一,在《onward》中这也并不例外,而“魔法”则可以被视作为“本能的冲动和古老的潜能”(这两个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在影片中出现有多次明示的出现),那么寻找魔法之旅便是一种“the calling of nature”(对本能和野性的呼唤,这种呼唤伴随着对于现代都市病的反思),而这种呼唤会bring out每个人体内全新的第二个自我,也就是完成自我隐藏个性的发现,或者说对自我身份显性和隐性的完全认知,而这种认知既完成了自我的成长,又将自己的从之前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大大丰富了个人和社会的多异性与包容美,这便是我所理解的PIXAR影片中“成长主题”的深层内涵。
影片中有不少角色完成了这种意义上的“成长”,不详细展开了,大家自己细细品味吧,我就放几张图:
Ian的成长和开挂之旅(小伙子,充钱使人变强)
狮鹫女的成长和酒馆的升级(好A啊,我喜欢!)
贤妻良母到女战士的转变(姐姐,我可以!)
走地鸡到飞精灵的转变(众所周知,精灵是会飞的)
中年人马油腻大叔向意气风发的Chiron的转变(人马还开什么车啊,老哥你有四条腿啊),这里对都市病的反思已经比较明显了。
我觉得最不明显的转变就是Barley了,可能PIXAR工作室的编剧也没有想好这种憨批性格该如何成长吧,如果变得深沉而严肃了,那么成长固然也是成长了,但整部电影也就变成黑色童话了。但是我觉得他相对而言不那么轻浮了。
在找图片的时候,我发现了一处惊人的伏笔,像是一个巧妙安插的预言,暗示了之后的剧情,"留意逃跑的狮鹫"是影片开头Barley出去扔垃圾的时候家里的收音机放出的声音,这处伏笔真的很巧妙欸,不经意看还没发现,这让影片的一切细节都带上了寓言的神秘和时空颠倒的魔幻色彩,收音机在这里扮演着一个无所不知的上帝角色。
当然,我们不能忘了这辆宝贝车Guinevere的转变,开头的车上镶嵌的是一块六边形的假宝石,而结尾的镶嵌物则变成了一块四边形的宝石(未知真假,也还没有想明白是什么寓意),我起初还以为这车上镶嵌的物品便是凤凰宝石,后面知道想错了,但正如契诃夫所说“如果在第一幕里边出现一把枪的话,那么在第三幕枪一定要响",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电影,一切细节都要发挥恰如其分的作用。
“1/2”是一个神奇而独特的数字,因为它残缺而并不完整,往往渴望于寻求镜中相对的另一个自我,永恒命题的某种反题,来达到暧昧的完整性。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在一些意义上是残缺的,而面对自我残缺勇敢地去认识和接纳它便是一个诗意而美好的过程。
人生于世,残缺和不完美往往是常态,1/2的魔法一方面呼唤着完整性,促使人踏上苦苦寻觅另一半以求完整的冒险,但最终其实那残缺的另一半并不在远方,而恰恰就包藏在庸常无聊的平凡生活中,需要发现奥秘的审美慧眼;另一方面,1/2的魔法呼唤着自我认知,自我的残缺往往出于自我认知的片面和狭隘,当我们勇于走出一厢情愿的思维定势,我们便会发现在自我限定的边界外有着更为多异而丰富的可能性世界,在那里1/2也可以成为一种自足而充实的圆满,它代表着圆融无碍的智慧和并不冲突的和谐,正如魔法和科技在Mythos的世界中共存一样,对于多异的包容往往能到达极其美好的境界。
在2017年颤动心弦的《寻梦环游记》之后,以创造力著称的皮克斯已经有两年多没有出产原创动画了。作为皮克斯回归原创的标志,新作Onward在这个观众们开始对各类续集审美疲劳的时间节点推出,自然承载了最为热切的期待。毕竟,这可是皮克斯,片头那个缩头缩脑的台灯一出,就能带着观众回到充满想象力和温情的快乐老家。
Onward的故事乍听之下很新奇:两位精灵兄弟企图复活父亲一天时间,但却只成功复原了父亲的一半儿。为了能将父亲完整带回,兄弟俩带着父亲的半截身子踏上了限时24小时的魔法冒险。
然而,在Onward里寻求最纯净新鲜的原创力的观众们,可能会略带失望地发现,Onward里那个挂着两轮弯月的魔法新世界好像并没有什么令人眼见一亮的创新,反而整部影片都遍布各类流行文化梗和奇幻元素拼贴的痕迹。
Onward里这个有着长袍法师、古老咒语和半兽人的世界设定,是《魔戒》加上《哈利·波特》,再捎带一点亚瑟王传奇;两兄弟复活逝去的亲人失败后踏上冒险之路,这个涉及咒语和身体的主线剧情带着点《钢之炼金术师》的影子;哥哥Barley在亲人临终病床前临阵逃脱之后,被悔恨重塑性格,又因为与它的和解而成长,这种人物设定和弧光的写法在《银河护卫队》里就见过(让“星爵”Chris Pratt配音只能进一步加重既视感)
除此之外,Barley桌上的卡牌游戏完美复刻《龙与地下城》,Ian的卡带和一家人的城郊生活透着一点斯皮尔伯格式的80年代情怀,墓穴探险和横跨峡谷一次次致敬《夺宝奇兵》,而父亲那被狗绳牵着东跌西撞的半截身体,是《Weekend at Bernie's》式身体喜剧的回响。
皮克斯最为人称道的能力之一,就是异想天开而滴水不漏的世界观建构(world building),《寻梦环游记》里与记忆紧密联系的彼岸世界,《Wall-E》里前情完整的废土未来,《头脑特工队》里有科学依据的脑内系统,都是规则完备且创意新颖的梦幻空间。但Onward的世界观设定,在皮克斯的标准下确实是有些偷懒了,虽然数目庞大的致敬和彩蛋能构成一些细微处的观影趣味,但对于“我这双眼已见过太多”的观众们来说,Onward只能算交出了一份刚过及格线的答卷。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皮克斯的高标准下挤不进第一梯队,并不意味着Onward就是一部差劲的作品。相反,就算是旧瓶装新酒,皮克斯也有魔力把这瓶酒装进一个精巧而古怪的小瓶,变成掺杂着泪水、成长、闪电和火焰的一瓶魔药。
《1/2的魔法》这个中文译名不算离谱,但或许还是英文片名Onward更能代表整部影片的核心:向前。这个“onward”,不是Barley破车上胶布贴出的前进档那么简单,虽然影片使用了一个传统公路片的框架,但这种向前不是一脚油门到底的勇往直前,而是被逝去的亲人、曾经的自我、童年的悔恨和青春期的自我封闭种种枷锁拖慢了脚步的负重前行。Onward的整个旅程都是带着遗憾和伤感的回望,而它想探讨的,是一个被科技发展裹挟着前进的旧日世界和背负着情感包袱的个体,该如何与过去和解,如何做出妥协,又最终保留部分的执拗和天真。
科技与社会的关系是皮克斯全系列的母题之一,而Onward也用一种轻巧的方式延续了这种讨论。在Onward中,主角一家生活的世界曾经是魔法世界,但便利的科技渐渐取代了难以掌握的魔法,从此电力代替了魔杖末端的火花,飞机代替了仙子的翅膀,而空间狭窄的汽车困住了高大的人马。神奇生物横行的中土大地,变成了和现代美国近郊没什么两样的无聊居民区,只有快餐店招牌上华丽的哥特字体还带着一点旧日的痕迹。
Onward中的许多支线角色,都是借助这层新世界与旧世界碰撞的设定来回扣“onward”这一主题的。习惯了开车的人马Bronco警官,和忘记如何飞行的机车朋克仙子,可以被归到同一组,而他们最终都回归了奔跑和飞翔,在已经大变样的世界里找回了一些不能被遗忘的本能。
另一组重要的支线角色,是兄弟俩的精灵妈妈和开主题餐厅的蝎狮大姐。如果说前一组人物的主题词是本能,那这两位一路相助的中年姐妹花的关键词则是自我。在故事里,妈妈从一个每天跟着电视做健身操的主妇变成了屠龙战士,最终虽然回归蘑菇形状的温馨小家做回慈爱母亲,也依然保持了肩扛大剑的训练习惯。而作为曾经的传奇,蝎狮更是Onward最为出彩的一个配角,她从翱翔天际的危险代名词变成了谨小慎微的餐厅老板,撕毁一切安宁重走冒险之路之后,最后又在旅程终点回到餐厅,在冒险精神和日常生活中找到平衡。
或许这就是所有成年人的困境,在我们走向不可避免的平庸之时,总被曾经那个少年心气、危险而爽利的自我拖拽着。只有保留一点过去自我的碎片,那些有过好时光的中年人们才能有勇气带着对自我的肯定继续向前。而从这些具体的配角到更为宏观的世界,在一个高速前进、追求高效和便利的社会中,科技与传统之间的巨大摩擦,也必须用一些旧日魔力的微光作为润滑剂。
在Onward的两位主角,哥哥Barley和弟弟Ian身上,“向前”是有着更具体而私人的意味的。对于Barley来说,他的成长道路有两层障碍。一方面,作为一个痴迷于魔法又没有天赋,在外人眼里有些可笑的傻宅男,Barley需要让最亲近也最珍视的弟弟接受自己的这层身份;更重要的是,Barley小时候因为害怕而错过了跟病床上的父亲告别的机会,虽然这层愧疚让他决定今后面对任何事情都不能退缩,但也只有当他解开这个心结,他的无畏才不再是过去的幽灵挟持下的、空洞的过度补偿。
对于Ian来说,他的成长也是两方面的。青春期的Ian如何克服胆怯找到自我,是经典的coming of age剧情,而他角色成长的另一部分,也是整部影片最动人的情感暗线,即Ian必须真正迈过自己没有见过父亲这道坎。作为一个遗腹子,没有任何跟父亲的回忆是Ian心上一个不断困扰着他的巨大空洞,而(在我看来)Onward剧本最出彩的地方,在于没有轻易地让Ian弥补他的遗憾,而是引导他去最终接受这个事实。
这或许是非常有价值的抚慰,我们都不是魔法生物,没有让逝去的亲人起死回生的能力,别说半个身子,连一个脚指头都召唤不回。Ian最终也没能见到父亲,但这并不妨碍Ian从Barley那里收获了最美好的守护,也不会让父亲对这个当时还没出世的孩子的爱减少分毫。了解了以上这一切,Ian才能没有负担地开始新生活,而我们也进一步理解遗憾的意义,带着失去的酸楚和知道自己被爱的喜悦向前。
在“onward”这一主题和围绕它精巧编织的剧本之外,Onward的另一个亮点是非常真挚而细腻的情感。Onward的故事灵感来自于导演丹·斯坎隆的个人经历,他有一个关系亲密的兄弟,和故事中的俩兄弟一样幼年丧父。夹带着这样的私人情绪,Onward捕捉到了一些非常真实而自然的属于家庭生活的情感片段,混合着思念、温情、伤痛,还冒着一点莫名其妙的傻气。Ian房里父亲的照片墙,他激动列下的想跟父亲完成的清单,化解兄弟矛盾的那场惹人发笑的舞,这些细节构建出独属Lightfoot一家的家庭故事,也烘托出一种悲喜混杂的普世情绪。
仅针对我个人体验而言,Onward最打动我的地方是两处对“在场”的醒悟。第一处是影片比较明显设计出的情感高潮,和父亲的一半身子坐在崖边的Ian翻看着自己想和父亲做的事,突然惊觉所有这些事,哥哥Barley都陪着自己一同完成了。在这一路上,Ian拼命而刻意地去追求已经离世了的人的在场,反而忽视了一直以完整实体陪在他身边的哥哥。
另一处醒悟来得更晚一些。整部影片中,父亲晃来晃去的半截身子都在不断提示着他的缺位,而这种父亲形象的缺席,连同对母亲不靠谱新男友的取笑,似乎渐渐成为了一种无声的埋怨。但看完了电影回过头想,我才意识到影片开头介绍魔法世界的旁白是父亲的声音。这段内容来自父亲留给Ian和Barley的那封信,之后由Ian自己念出,但其实从影片序幕开始,父亲就和观众、以及兄弟俩在一起。那幽灵般的半截身体不是父亲在场的证明,这封信、这个声音,以及想要见自己孩子一面的强烈意念,才真正体现父亲未曾缺席的爱与思念。
虽然没有《寻梦环游记》对死亡的讨论那么深刻,Onward仍然完成了一场值得鼓励的死亡教育。正如一位智者所说,生活总是由好事和坏事组成,好事不会让坏事变得好受,但坏事也不会让好事变得不重要。皮克斯序列中的作品总是在强调这一点,不回避痛苦,同时放大所有值得记住的快乐。这些不断被提起的关于死亡的对话,虽然不会让失去变得容易,却是我们永远受用的安慰剂。
(回归现实的分割线)
遗憾的是,首周北美票房收获4000万美元Onward成为了皮克斯开局票房表现最差的几部作品之一。4000万美元不算低,Onward也是当周的北美票房冠军,但这个数额在皮克斯的标准下确实是值得讨论的扎眼失败。皮克斯的魔法,真的失效了吗?
疫情显然不是Onward首周票房失利的原因,因为其他非新片,比如之前票房表现抢眼的《隐形人》和《索尼克》都有着非常正常和平缓的票房下降趋势。在疫情影响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电影的票房表现只会更糟,但单看Onward的首周票房数据,就足以给皮克斯以及背后的迪士尼一个不得不重视的危险信号。
首先不得不承认的是,Onward这部作品虽然有趣动人,但在世界设定、想象力、和主题的深刻性方面确实达不到皮克斯的第一梯队标准。预告片几乎把整个世界观和剧情主线都透了个遍,而仅从这些信息,就能看出这部影片设定上的缺乏新意和“借来”元素的大量堆积。
variety的影评人Owen Gleiberman说,皮克斯的作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非常有远见(vision),另一部分没有。很不幸,Onward属于没有vision的那一部分。许多看过影片的观众评价说Onward不像出产自皮克斯,反而更像是一部梦工厂作品(《史莱克》+《驯龙高手》)。梦工厂当然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动画大厂,但这种开除Onward的皮克斯籍的评论,绝对不是夸奖。
而抛开影片自身,Onward票房失利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影片较为失败的营销策略。没有把Onward放在盈利空间更大的暑期档,就已经体现了背后决策者对这个项目的不自信,而Onward整个营销和地面宣传都透露着一种不受宠的敷衍态度,似乎Onward已经被策略性放弃了。
从划分观众群的角度来讲,迪士尼出品的“巨片”一般都属于4-quadrant,四象限影片,即对男性、女性、25岁以上和以下一网打尽。但从项目管理和宣传策略角度来看,迪士尼每年能作为四象限影片来打造的项目数量有限,今年上半年的大部分精力都给了《木兰》,而动画部分押给了皮克斯的另一部《心灵奇旅》,使得Onward不能作为4-quadrant,只能被定位成儿童向影片去宣传和营销。这个标签,注定会让Onward损失部分成年观众。
Onward贡献了皮克斯,也是迪士尼动画史上第一位公开性向的LGBT角色,一位紫色皮肤的独眼巨人女警官,她在一句不经意的台词中提到“我女朋友的女儿”。然而,这个本来对迪士尼有开创意义的角色,让迪士尼变得两边不讨好,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Onward的票房表现。在国际市场中,中东部分国家因为这个LGBT元素直接禁了Onward,俄罗斯虽然进行了放映,但把台词里的“女朋友”强行换成了“伴侣”。在美国国内,也有不少传统的组织对Onward进行抵制,认为“作为一部儿童电影,这种信息会误导儿童的家庭观念”。
但皮克斯和迪士尼这个看似进步性的举措也没有受到太多褒扬,反而引来了不少争议。许多网友都表示,这种做法只是出于商业利益和品牌形象下的鸡贼,毫无诚意,因为迪士尼随时可以把这种不起眼的台词拿掉,做成专供版以讨好那些审查严格的地区。
Onward票房不佳的第四个原因,或许也是迪士尼最不愿意看到的一个原因,恰恰在于皮克斯与迪士尼品牌的紧密联系。曾经每部皮克斯的动画长片开场前都有一个贴片的动画短片,这些彰显着皮克斯创造力的短片们曾拿下过五座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和九个提名。然而从《寻梦环游记》开始,观众们可能感觉到不对了,《寻梦环游记》的贴片变成了《冰雪奇缘》雪宝冒险,而到Onward,贴片动画更是变成了《辛普森一家》。
这段画风不符的《辛普森一家》,是消灭福克斯之后迪士尼对自家产权的得意炫耀,但这段动画或许只会进一步提醒观众达斯米奇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娱乐行业九头蛇。Onward预告片下的留言中,确实有部分观众提到因为迪士尼而不想看Onward,当迪士尼迫不及待地让皮克斯越来越“迪士尼化”,其实也是让皮克斯不可避免地分担部分观众对迪士尼品牌的厌倦、审美疲劳甚至恶意。
皮克斯这种以创意见长的“小作坊”形象,本身也与迪士尼的整体气质和近年来逐渐形成的新品牌效应不太相容。或许对于皮克斯来说,和迪士尼解除捆绑,“独自美丽”,才是最合理的发展路径。
当然,Onward对整个皮克斯品牌还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坊间一直有一个未被证实但非常合理的“皮克斯理论”,即皮克斯的所有作品都发生在同一个世界且彼此间可以串联。如果皮克斯理论是真的的话,那Onward里这个有着两个月亮的世界将把皮克斯电影宇宙的边疆再次拓宽。当然,这目前还只是粉丝们的大胆猜想,但如果真的有被揭晓的一天,Onward会是整盘大棋上一个非常有趣的节点。
从一个还挺喜欢Onward的普通观众角度出发,我们或许不需要对Onward过分苛责。Onward这一部本身就没有得到太多关注的作品,肯定是担不起重燃好莱坞原创力引擎的重任,而皮克斯也不是只出神作的创意之神,这么多年中也做出过不少扑街作品。虽然对Onward的境遇感到遗憾,但如果六月份的《心灵奇旅》在口碑和票房没有达到预期的话,那才是真正该失望和恐慌的时刻。
作者:杉姐,影评人,漫画、电视剧编剧,导演
关注我,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01
上一次皮克斯推出原创故事是两年前,很多人甚至开始怀疑“皮克斯原创魔法消失了吗”?
2020年,一部皮克斯全新原创动画《1/2的魔法》悄悄来了。
因为上映时间是今年的3月初,疫情期间,所以这部本该让大朋友和小朋友走进影院惊喜连连的动画,也悄无声息了。
但看看这全明星的配音阵容,真是不能错过呢。
漫威宇宙两位大人物“星爵”克里斯·帕拉特与“蜘蛛侠”汤姆·霍兰德担起两位男主。
还有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奥克塔维亚·斯宾瑟,艾美奖最佳女主角茱莉亚·路易斯-德瑞弗斯。
故事的设定非常奇幻。
在很久很久以前,世界充满了奇迹,充满了冒险。
精灵、巫师、怪兽、半马人、美人鱼……是这个世界的主人。
最惊喜的是,那时的世界是一个魔法的世界。
当柴火点不着火的时候,会有人用魔法来帮你。
当怪兽出现的时候,一道闪电霹雳,就能帮你制服它。
驱散房子中的黑暗,魔法是最有用的工具。
总之,魔法帮助了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会魔法的人只是少数,而且魔法是非常难掌握的本领。
久而久之,人们发现了一些更方便、更普及的办法。
比如电灯泡。
比如燃气灶。
遥控壁炉等等。
所以,魔法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这片土地的人们和我们一样,喜欢车子、手机、以及收快递。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对兄弟,虽然是两兄弟,但性格完全不同。
哥哥巴利已经步入社会,热情开朗,大大咧咧,非常独立。
他的车从螺母到空调系统都是自己组装的,开车去学校接弟弟时的样子,堪称校园奇观。
喜欢游戏,家中到处都是他都的装备和玩具。
因为沉迷游戏,所以他对游戏中的故事深信不疑,相信世界上有魔法,相信很多古旧的东西。
每当这个城市要拆除一片一瓦,总会看到巴利的身影。
弟弟伊恩生性胆小,不爱说话,在学校里没有朋友。
后桌长期把脚放在他的凳子上,他不敢吱声。
连家里的宠物龙,都能把他扑倒在地。
父亲很早过世,哥哥见过爸爸,弟弟却只见过爸爸的照片。
因为没有见过爸爸,伊恩时常与爸爸的录音对话,装作爸爸就在眼前。
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见一见爸爸。
故事的开篇,伊恩16岁生日,他在这一天穿上爸爸留下的卫衣,准备迎接一个新的自己。
他在小本本上写下小目标:多交流、学开车、请同学参加派对,成为像爸爸一样的人。
这一天,他鼓起勇气要迎接全新的自己。
他主动要求后桌不要再把脚放在自己的凳子上。
驾驶课上,他第一个举手。
准备了很久,邀请同学去参加生日派对。
可最后,统统失败。
这一天虽然糟糕,但去世的爸爸却留给他一个意外的大惊喜。
母亲拿出父亲留给伊恩的16岁生日礼物,那居然是一根魔法杖和失传已久的凤凰宝石。
而这两样神秘的礼物,会让他们的爸爸短暂的回来人世一天。
两个男孩的惊喜溢出了屏幕,这是爸爸给他们最棒的礼物。
精通游戏和古代故事的巴利拿起魔杖就开始了魔法试验。
但一次又一次,爸爸还是没有出现。
而意外接过魔杖的弟弟却意外发现自己有魔法师的天赋。
一阵手忙脚乱之后,爸爸回来了,但只有半个身子,而且他听不到声音。
在哥哥的鼓励下,兄弟俩决定去寻找另一块凤凰宝石,复活爸爸的全身。
两个人就此踏上一段荆棘之旅。
02
在这段旅途中,弟弟被迫成长。
爸爸差点被烧红的房梁压在地上的那一刻,他学会悬浮升空。
哥哥被魔法变小的那一刻,他学会了驾驶。
因为用伪装咒时不能撒谎,伊恩学会了和人交流时,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要用隐身之桥度过悬崖时,他学会勇敢。
爸爸送他的礼物,不是相见,而是成长。
十几年缺失的父爱,导致这个男孩总是唯唯诺诺,没有自信。
但这一夜的冒险之旅,让伊恩长大成人,父爱虽然看不见,或者只有二分之一,但已是最好的礼物。
非常荒唐,也非常温暖。
《1/2的魔法》有许多彩蛋,那部所有皮克斯动画都会有的“披萨星球外卖车”,这里也有。
唱片堆里,有一张名为“dorothea williams”的唱片,这是导演另一部在皮克斯即将上映的动画《心灵之旅》中的一位爵士演奏家的名字。
蝎尾飞狮酒馆的大厨,是《料理鼠王》中的小老鼠雷米。
整部电影设定奇幻,魔法的出现大概会让小朋友们异常兴奋。
两兄弟一路打怪,惊喜连连,一些巧合和伏笔用的非常好,比如需要水下憋气去踩住按钮时,哥哥做不到,但此时只有下半身的父亲就是最好的人选。
叙事和逻辑方面也比较工整,是一部让观众比较满意的作品。
03
皮克斯向来喜欢打温情牌,但这次的“复活亲人”,还是泪点满满。
毕竟,这太奇幻了,让很多人连想都不敢想。
这个故事是根据导演丹·斯坎伦的个人经历改编,他的父亲在一岁时离世,大他几岁的哥哥对父亲也只有模糊记忆。
这样的遗憾在魔法的世界中得到圆满,给很多人都带来了共鸣。
亲人去世,他们的脸,他们的故事,在我们脑海中渐渐模糊,
或者说,这一切都不重要,如果能再见上一面,面对面听他们说一句“我很好”,就可以放下痛苦和眼泪。
当然,最让我感慨的是故事的结局。
当弟弟终于有机会见到父亲时,他却主动放弃了。
他选择让哥哥留下来与父亲见面,自己去打败怪兽,保护他们。
这一路的经历使他明白,那个看上去最不靠谱的哥哥,才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父亲角色。
虽然哥哥也是小孩子,但他从来都守护他、鼓励他、支持他。
伊恩不敢下水时,推他一把的是哥哥。
幼时调皮,陪他疯玩的,是哥哥。
学习骑自行车时,扶着他,学会放手的,也是哥哥。
所以,当弟弟在“隐身之桥”行走时,哥哥用一根绳子拽着他,他便什么都不怕,专心向前走。
但,发现哥哥手中绳子掉落时,却忽然失去了方向。
伊恩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写下想与爸爸一起做的事,又因为爸爸没有变回全身,而又一条条的划掉。
但当他换一个方向去思考时,那些事情,二分之一的爸爸已经和他一起完成了。
没有完成的,哥哥也早就替爸爸完成了。
所以,在三个人跳舞时,哥哥突发奇想,让自己的上半身和爸爸的下半身重合,那是一个完完整整的爸爸啊。
当然,除了亲情牌之外,影片中还提出了另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哲学命题——“现代化”。
这片神奇的土地,因为现代化生产,让魔法淡出人类视线。
魔法的消失,带来的是每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理也发生了变化。
美人鱼在充气水池中喝汽水、玩手机,小龙成为家养宠物。
之前一小时可以跑一百一二十千米的半人马,现在是个跑两步就气喘吁吁的大胖子。
精灵不再温和,不再会飞,而是扫把头、竖中指、飙车的狂躁仔。
暴躁爱冒险的蝎尾飞狮,已经成了被投资者、生意、顾客磨得没有了半点脾气的萌萌狮。
当危险来临,这些动物们才在摇摇摆摆中、自己都难以相信自己的情况下舒展自己的本能。
影片中大规模机械生产的一幕,非常明确地暗示了这就是人类社会,我们已经失去了原本属于我们的魔法。
机械生产带来的是双手的解放,但随之而来的还有身体机能的退化、智慧的消散、勇气的匮乏。
消失不代表进化,而是会在人类身体留下空洞。
所以,我们开始迷恋一些返璞归真的东西、人、和事物,比如李子柒。
她的爆火,也正是因为她找回了人类社会最初的东西。
我的孩子经常都会问我,“妈妈,我们有魔法吗”,我总是坚定地告诉她:“是的,我们有魔法”。
我们曾经有很多魔法,但不得不承认,神奇的本能渐渐离我们远去。
现代化不是不好,但在我们通往现代化的脚步中,我们丢失了太多太多的东西。
正如影片中父亲信中写道的那样:
很久很久以前,这个世界遍布奇迹,虽然魔法淡出人类视线,但我希望你们身上,还留有一点魔法,所以我写下这则咒语,好让我看看,我的儿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这些魔法是成就人类本身的人性之光,在漫长的进化中,孩子们身上需要存留一些那样的魔法。
影片的最后,弟弟躲在岩石后面,来不及在日落前奔跑到父亲面前,跟父亲真正的拥抱的时候,我的眼泪,狂风暴雨般陨落。
《寻梦环游记》告诉大家,只要没有遗忘,就不是真正的死亡; 而《1/2的魔法》往前走了一步,更深刻也更本质了一点——
我把它看做皮克斯的成长,因为看皮克斯的孩子们,也是终将成为少年的,我们都会长大的。 最后,用一句话结束本文吧。
如何把命中注定的遗憾,变成一种幸运?
唯有放弃受害者角度看待问题,唯有珍惜已经拥有却被你忽视的,唯有利他,唯有觉悟,唯有,真正的感恩。
获取资源,请关注微信公号《杉姐影院》,后台留言。
大家好,我是杉姐
关注+转发+点赞,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谢谢大家
这是一部活出自己大片!看完后我超级感动
1 魔法
什么是魔法?我先生说:魔法就是心的力量
我天,说得真好!
影片中,踩在空中过一个空气桥……
方法是:相信你走的每一步!
这不是心力,是什么?
2 父亲的一半又一半
为了把父亲变出来,俩兄弟走上了一条探险之路
好玩的是,先出来的一半父亲,是下半身……所以看不到头,更无法交流
等影片快要结尾,父亲的上半身出来了,可已经到了时间,匆匆告别
这让我想到,先下半身再上半身
是不是意味着:
前半生踏实做事、多多行走事件
后半生才有好故事可以讲?
到生命结束之前,可以讲的更多了,达到一生最高点
3 一半的魔法
好消息是,可以变魔法把爸爸变出来
坏消息是,只有一半的魔法原材料:凤凰石
为了获得另一半石头,主人公走上了一条看上去可能危险重重的路
像极了人生:出生,我们就拥有了一部分能力,可,总感觉不太足够
想实现梦想,还缺点东西
于是,我们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充满未知,看上去危险重重
可是,经过那个冒险,我们就长大了!也满愿了!
4 冒险如何通关
影片中的哥哥像是游戏中的新手指引,给予了很多指导语,回味悠长
1)游戏是真的,基于真实发生的历史
2)游戏就是手边有什么道具,就用什么
3)这是一个伪装魔法,你要说真话魔法就生效,如果撒谎魔法就消失
4)你要坚定地相信你走的每一步,带着相信去走每一步
5)念出咒语的时候,你要点燃内心的火焰、非常相信、非常专注,咒语才能生效
这些,我感觉真是非常滋养,生活中也是如此呀!!!
5 知识与天赋
影片中的哥哥,对魔法和咒语如数家珍,可惜他没有天赋
弟弟年纪小、怯懦,可是当他念起咒语,咒语生效了
这,真是造化弄人了
所以,珍惜天赋吧!
知识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习的,但天赋,需要天赋
如果你有某个天赋,真的是,珍惜
你所看不上的某个天赋,可能是别人向往一生的
6 使用天赋才是活出自己
影片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天赋魔法,可是科技太发达了
科技也太简单了
于是,大家摒弃了自己的天赋魔法,使用了简单又稳定的科技
比如:
会飞的小精灵,不再用自己的翅膀飞,而是变成了骑行摩托车的飞车党
善奔跑的半马人,不再用自己发达的蹄子来跑,而是开车……
到后来,影片最后
大家都把自己的天赋重新用起来了
会飞的狮子重新飞起来,还自如喷火
力气很大的妈妈,也抡起大锤找狮子一起玩
那一刻,这个世界更多色彩,人们脸上更多笑容
那是一种绽放自己的美
7 为什么不用天赋?
天赋的使用,需要练习、训练和信念
飞车党小精灵说:我的翅膀没有力气,虽然长了翅膀,但没有用过,怎么能飞呢?
科技,就简单太多太多了
每个人有那个天赋,只是1/2,另外1/2是:练习、训练、信念
影片中的1/2魔法,会不会也有这个意思呢
就让我们找到天赋、训练天赋吧
那样,我们完整的天赋就活出来了
也就活出了完整的魔法,属于每个人的魔法
8 长兄如父
当弟弟为没有父亲感到遗憾时,突然发现
他渴望有父亲陪伴的所有事情
都有哥哥给了他,陪伴和训练
一路都有哥哥给予鼓励
一路都有哥哥给予陪伴
长兄如父,那个看起来像是混蛋、事精的哥哥
突然温暖起来
9 解放天性
兄弟俩为了找到凤凰石,找到了可能拥有地图的会飞的狮子
那狮子已经变成了一个为了服务客户,而失去自己特色的、唯唯诺诺、给客户修KTV的服务员了
哎,身怀绝技,却做着这样的小事,谁甘心?
可是发生了太多事,让狮子已经不相信自己能做到那些厉害的事
锐气早已没有,连世界独一把大宝剑都在当铺给当掉了
就在这时,弟弟说了几句话,激发了狮子
狮子一下子喷火,烧了自己的饭店,那一刻像极了天赋之火的迸发
并且配上一句话“老子已经腻了这样的生活,老子才不是这样,老子要活出自己!”
那一段太精彩了,值得反复观看
总结:
这部电影,可以看到每个角色活出自己的过程,非常精彩、生动
当每个人都活出自己,这个世界的魔法就都回来了
谁说这个世界没有魔法?当活出自己,每个人都有魔法!!!
1/2的魔法,4-分
看开头很像之前看过的一部国产动画片《天降小子》讲述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后人用着低配法力在现代科技社会的故事,原本以为是差不多的类型,实际的情节却有些出入。 简单而言就是比较屌丝废柴的欧美中学生,平时胆小自卑,没人愿意陪玩,后来通过和哥哥一起去找恢复父亲的魔法冒了次险,顺路改变自己的故事。 影片前期吸引力不大,笑点也不算好玩,题材真正的魅力完全爆发不出来,有些浪费,整体甚至偏无聊,不过最后的情节有点出乎意料甚至有些让人感动,珍惜眼前人与懂得取舍,这一点皮克斯倒是没退化 场景特效就不说了,迪士尼水准仍然牛逼 其实可以更加深层深入的讨论一下找回传统,传统和现代的碰撞以及人们的思考等等,结果都没有,还是老一套的为了救父亲从而冒险最终改变自己,前面已经抛出了一系列吸引人的点,后期却没做,不由得让人失望,和《玩具总动员4》的核心想比差距很大 那几个通过这次事件找回自己的也只是像闹剧一样,没什么说服力以至于让人无法共鸣,算是情节bug 比如人马不喜欢奔跑,最后纯属顺带着跑了起来,就像热血漫画最后集体结婚凑对儿一样 被现代生活压榨到丧失自我并说出“我生活在谎言里,我变成了什么”的蝎尾狮既没有彻底爆发出来,也没有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放火伤人抢劫),约束他的东西仿佛完全不存在,生意还更加红火了,不知他是怎么才变成情节那样的 骑着摩托车的小精灵突然学会飞翔,忘记了自己不会飞还是次要的,主要他们不飞是因为不如摩托快,飞的累啊,这一弄直接和前面情节相冲突 而主角掌握魔法也是大幅度的改变了生活,并不像前期所说的魔法一点用都没有,人们施法动不动就累的气喘吁吁等等 这一系列的情节bug让最后人们的转变生硬,还不如《少林足球》自然,只是能带动观众脑头脑一时一热,等到回过神来才发现明明就没什么关系。 感觉皮克斯一直想深入的刻画却为了票房和其他因素一直兜着,想放手去做还放不开,一方面想去探索新事物,一方面又要给自己的付出来一个兜底保障,影片也在潜移默化地映射了现在皮克斯的进退两难,好在对于感人氛围还不失水准,啧啧 最后,不知是不是翻译的问题,这个影片应该叫《1/2的爸爸》啊,而爸爸不是乔布斯吗
《1/2的魔法》初理解是父亲的缺失,再理解是与哥哥、妈妈的相加圆满。
最初看的时候,总觉得有些变扭,但说不出来,后来发现是“长兄如父”的概念有些奇怪,兄长过于替代父亲的角色,兄弟间的情深并未有太多铺垫,似乎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对于没有经历过类似家庭的人有些理解障碍,毕竟不是一个寻常的家庭模式。
而且故事整体结构趋于平淡,几乎没有反派,只在最后出现了一个龙,魔法狮子的转变也有些奇怪,过于迅速。不过这可以算是一部公路电影,我们一边行走,一边成长,每一步成长的路径都非常工整的展现了出来。现在为止,他只能算是一部及格的动画电影(毕竟是皮克斯)。人物关系最开始也不是很明晰,半人马警察后爸前期真的不讨好啊,在结尾的最后一句我才接受了他,只能说,导演应该是有亲身经历的两个儿子的后爸不好当啊。
但幸而我提前观看了皮克斯的幕后纪录片,故事几乎完全取材于导演的真实经历,他的哥哥在生活中完全扮演了父亲的角色,给足了陪伴和爱,是他不缺失成长中男性视角的关爱,他的内心或许一直纠结于早早离世、记忆模糊的父亲,但是这种执着不在于思念,而是一种形象缺失的遗憾,一种与惯常家庭结构对照的异常。
其实联想到离异家庭也是如是,家庭温暖和稳定的幸福感并不来源于既定结构,不是有了爸爸和妈妈就会开心,幸福感来自于家庭成员间发自内心的鼓励、支持和爱,不管这个家庭成员是谁,或者数量多少。所以后来,主角经过系列磨练终于意识到自己身边的人已经足够,自己意念中的父亲或许没那么重要了。我真正泪目是后期哥哥每一个真心为弟弟的进步欢呼的瞬间,是哥哥为了弟弟可以不顾一切,是对弟弟教导般的鼓励,弟弟有魔法的天赋,但是若没有哥哥,他可能永远也走不出怯懦的心理结节,弟弟帮助哥哥见到父亲,哥哥成就了弟弟的魔法和人格。再加上妈妈的无条件支持和母爱,三人对于家庭本身的意义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剧中父亲的脸基本没有出镜,导演的原意也不在于寻父之旅,而是发掘身边的美好宝藏,原来最初的地点即终点,身旁的人即港湾。
或许我们从小到老一直在追寻一个含义,拼命理解生命的意义,终其一生在问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而这哲学三问由稚嫩的童年生发,而又终回归于原点。
一部富含深意的动画作品,情感充分,叙事略淡。还是有些小感动,多陪伴家人吧,当下即永恒。
首先说明,我是个情感泛滥的人,甚至听喜欢的偶像唱情歌也会任由眼泪流淌。
我妈特喜欢看魔法的片子,快五十岁的人还是个哈利波特迷。所以,看到电影的简介就立马拉着我妈来看,果然她要比我更乐在其中。
电影的大概走向可以预见的到,亲情、友情、冒险、英雄、通关、撒花,反正我是很爱看。
哥哥和妈妈是闯关路上的护身小精灵,最后还是需要自己持剑刺向恶龙的心脏。
整个片子最让我感动的是哥哥推着爱车冲向岩石的那一刻,我感受到的是一种自愿倾家荡产、抛弃所有的感情;一份勇往直前、永不后悔的珍重;一次轰轰烈烈,在破碎中绽放的历程。车身上的彩色飞马一瞬间就像迪士尼电影片头城堡上方划过的烟花般灿烂。它象征着梦想的闪耀和也许并不存在的美好。
另外,哥哥车爆炸的那一刻让我想到了《头脑特工队》里的“bingbang”,童年的幻想一点一点退出自己的生活,他们是被我忘记的,最后还要因为我而彻底毁灭。具体的感情我也说不清楚,反正看到那里,就像身体的自然生理反应似的,止不住的伤心流泪。感谢那些曾陪伴过我的一切,无论实际存在还是幻想。
所以,皮克斯的电影总是让我与主角一起热血地冒险,为配角一次次流泪。
皮克斯一定长在我的泪点上。他来了他来了他又开始讲亲情讲陪伴了,Onward我真的哭到颤抖,比Coco还要杀我。技术上讲的话第一个画面出来我就又开始感叹渲染了。情节其实蛮简单的,有一些小反转和小意外。不知道为什么真的很好哭,去追寻一些东西是很重要,但是更要珍惜身边陪伴着自己的人啊。看得这一场好多父亲带着孩子来看的,哭点+1。特别喜欢最后靠着木头扎到肉里再放大变出一根新的魔法棒的脑洞,真的很皮克斯。
D&D大电影。虽然是很套路的英雄旅程,特效看着也是皮克斯这几年比较省钱的一部,但这样一部扎实讲被遗忘的传统、手足情、冒险精神的片,已经要强过最近那一票续集动画了。看完之后更觉得成长过程中没有兄弟姐妹实在是太遗憾了
这部的水平绝对秒杀去年一整年好莱坞出品的所有动画片。虽然亲情、家庭的戏码真的不是什么新鲜路数了,但依然能被讲述得这么顺畅感人真心是十分难得;而且电影首尾呼应,让我们返璞归真的回到最初的自己,也是一个让人动容的点。皮克斯还是有本事的。
1、20200221柏林电影节.首映场.2、身边一左一右坐了俩两个少女心奶奶,全程捧脸捂嘴哦买噶。不过全场成年人都在又哭又笑,出片尾时掌声雷动送给导演。3、有些人稳定输出精品范本,有些人稳定输出垃圾,就这么文化自信。
怎么不是特攻队/总动员/环游记了。。。不开心怼手指
哥哥,请允许我叫你爸爸(⁄ ⁄•⁄ω⁄•⁄ ⁄)
他的愿望是和父亲谈心、一起大笑、玩接球、跟他分享自己的人生……然而最终一个都没实现。但是这些没能和父亲一起做的事,却和哥哥一起做了。他恍然大悟,哥哥一直在代替父亲履行陪伴他成长的使命。他翻山越岭,长途跋涉的目的就是为了见到父亲。虽然最终没有见到父亲,但是他改变了对哥哥的看法,理解了哥哥的良苦用心,这就是这段旅程的意义。从当初和哥哥有隔阂,再到和哥哥握手言和;从当初为了见到父亲可以放弃一切,到自愿把这个机会让给哥哥,这就是成长。你总觉得需要系上绳子才能跨过悬崖,其实没有绳子你也能做到。正如你总觉得需要父亲的陪伴才能长大,其实你可以独自长大。你总是缺乏自信,总是怀疑自己,其实你远远比自己想象中更加强大。和父亲的录音“打电话”太辛酸了,巴里把父亲的拥抱转交给伊恩让人热泪盈眶。
“寻找的宝石原来就在起点,正如想见的人一直都在身边。”
后半段几乎全程泪目 看到Ian把最后一个“Share my life with him”也打上勾真的忍不住了 从渴望父亲的爱到慢慢理解哥哥长久的陪伴,不仅仅这一路上通过选择走哪条路来学来的信任、通过魔法桥时的步伐学来的勇敢、放弃了车子去堵路学来的牺牲,还有最后让哥哥去见爸爸而学来的放下执着,啊!皮克斯在跟我们探索什么是亲情的基础上也一直教导我们怎么去成长。虽然最后的拥抱是哥哥给的 但我想只要也足够爱Ian 那个臂弯的力度和胸口触碰的温度 一定都是同样的温暖。真好。PS我永远爱迪士尼我永远爱皮克斯!
这部迪士尼和皮克斯的新作更像是《疯狂动物城》系列,有一个类似的魔法世界设定,只是接下来唤醒魔法的过程转向了亲情,从故事的情感和如今的动画技术都无比的流畅自然,最后的结局也处理的不落俗套,甚至可以用高级来形容,故事讲的非常漂亮,而这其中又巧妙自然地包含了一些当下的社会议题。
在Coco之后再看这个半身不遂的回魂术我有心理阴影,皮克斯把煽情做得越来越纯熟并不是什么好事啊。 希望这不是我今年在电影院看的最后一部电影(这该死的新冠病毒)
其实是一部很有的可说的动画,包括现代文明的、商品/卡通化的、种族的(狮蝎人-黑人这个真的很有趣)、亚文化的(摩托车也在《骡子》里出现)、奇幻的(龙与地下城,魔戒指环王,甚至是哈利波特),也包括迪士尼皮克斯的拿手好戏家庭(真的太拿手了,完全被拿住), etc., 种种议题让人目不暇接。但最厉害的还是,这些都不重要,动画本身是那么流畅自然,情感是那么真挚动人,幽默也是没有尿点……以及一个哀而不伤的结尾,就这些足够了。预定明年奥斯卡最佳动画吧。
《美国驾照进阶路考指南》:交通拥挤状态下并入高速:打左灯,看左后视镜,看死角,如果灯坏了就把手伸直,提醒后方来车尤其是体型庞大的六轮车你要并入高速。美国交警在路上就是爷,遇到交警追尾请自觉停靠路边,缓缓踱步下车,举起双手示意你没有枪,准备好被开罚单。千万不要跟警察上演好莱坞大片,会死的很惨。换线的时候千万不要一次性换很多条,容易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如开车到荒郊野岭或长途跋涉一定一定一定要提前加满油!如车濒临报废各方面老化出现故障一定要及时保养保修!不要让无驾照无permit的青少年擅自开车!
翻译不叫“上路总动员”我已经谢天谢地了。有笑有哭果然不失望。
对皮克斯来说很特别的一部电影
力道弱了很多,且更显低幼化,推荐亲子主题。沿途是旅程公路冒险奇幻半桶水,“Onward”之意向前,内核还是自我成长和亲情。有一点,我对高级脑洞打亲情牌的皮克斯一直是没有抵抗力的。7.5
你不会知道一个家庭破碎的孩子看到这样的一家心里有多酸楚
7分。看到最后还是有被感动到,以一个常规的父子亲情设定,到最后却还是绽放出不一样的亲情之光。虽然遗憾,倒也合情合理。背景设置还是很皮克斯脑洞的,一个中世纪魔法世界被科技包裹后,变成一个魔幻与科技共存的新当代世界。虽然剧情很多套路,但情感部分还是不错的。
一个关于爱与勇气的冒险故事:寻找的宝石原来就在起点,正如想见的人一直都在身边。
我们总在追寻自己认为缺失的东西,却忽略了填补我们生命的美好其实从未缺席。在后魔法世界里找回遗失的亲情,绚烂的魔法筑起爱的港湾。学会爱与被爱是成长最重要的一课,皮克斯总能将最后一笔落在你心间最柔软的地方,名为爱的精准打击,从未偏离。与皮克斯其他佳作相比或许显得没那么出彩,但纵观近年的动画电影,依然可以傲视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