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仅仅是怎么养孩子那么简单
我看大部分的评论都是说生孩子和养孩子的问题,但我觉得不是那么简单,影片更想讲的社会体制的问题。
监狱里茱莉亚和戴维母亲的对话其实就是茱莉亚和她丈夫这样做的目的,是实话:“体制已经破坏,没有退路,没有支援,放弃的话更简单。”“每一个孩子的都充满着潜能和希望,但我们只是不断的让孩子们在破裂和失去中成长。”“我们想切实改变却什么也改变不了,所有官僚都说“不,你不能这样做”,政治家的体制让穷人更穷,孩子们受着痛苦”“这是一个循环,一遍一遍的重复着”。茱莉亚夫妇想通过把穷人的孩子给富人养这种方式来打破这个循环,来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穷人数量,从而改变这个社会体制。至于这种做法是对还是不对,影片没有结论,也不需要观众非要去做个评判,只要你去意识到这个社会问题,去思考,去比较这种做法的对与错就行了。这不就跟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一样吗,没有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错误。
这个片子讲究细节,层层呼应,没有废话,没有没用的情节,当你看完整部影片彻底理解茱莉亚夫妇的用意的时候,前面的一些疑虑都清晰了。克里斯丁为什么要帮她,最后却自杀,因为她在现实和道德的边缘上太纠结了。茱莉亚夫妇拍的照片,表明他们都是很有爱心的人,可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监狱里的对话解释了一切。茱莉亚抢回戴维后为什么不跑等着被抓,因为她要替她丈夫当替罪羊。珍妮一系列古怪的行为最后也得到了解释。最后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从而达到导演的目的。我觉得这是一部非常有功力的电影。
2 ) 为了孩子?
这是一部属于母亲的电影。
在评论之前,我希望那些已经身为人母的,即将身为人母的,将来可能为人母的女人们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如果你怀孕了,但自己的境遇不好,生存环境恶劣,经济状况不允许,遇男不淑……你是选择生产还是堕胎?如果孩子出生了,你是选择自己勉强将她抚养,还是将他送到能提供更好生活环境的家庭?
这一段内容引自《魔鬼经济学》。
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城市犯罪率急剧上升,居民们人心惶惶,仿佛世界末日就要到来。枪杀,已经变得司空见惯,偷车、抢劫、强奸……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原因在于所谓超级掠夺者——骨瘦如柴的城市男孩,手里拿着一把廉价手枪,脑子里只有残忍和暴力,这样的超级掠夺者无处不在成千上万。有人预言,这些年轻的新生代杀手将把整个美国带进万劫不复的灾难之中。1995年,犯罪学家James Alan Fox给美国司法部长写了一份报告,其中详细谈到了青少年犯罪浪潮的到来,里面提到“新一轮犯罪浪潮将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恐慌,相比之下,1995年简直是太平盛世”。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实让人大跌眼镜:犯罪率不仅没有不断上升,反而下降了,一年比一年下降,下降,并且一直在下降,几乎各种类型的犯罪,大到人身袭击,小到盗窃汽车,都是如此。有人将此归功于美国一路狂飙的经济增长率,有的则认为是新的枪支管理法案和警察巡管方案发生了作用,但有一位行为经济学家Steven Levitt认为还有一个主要因素被忽略了——Jane Roe堕胎案的胜诉,美国最高法院于1973年1月22日宣判Jane Roe获胜,全美实现堕胎合法法。
研究表明,出生于不幸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成为罪犯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那些出生在幸福家庭的孩子。在在堕胎合法案之后,成百万上千万女性到医院实施堕胎手术,这些人大都是那些贫穷、未婚或者是未成年的女性,如果她们的孩子出生的话,他们成为罪犯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普通孩子,正是由于这个法案,这些未来的罪犯没有出生,多年以后,犯罪率开始急剧下降。
我坚信,那些超级掠夺者的母亲们绝大多数都深受自己的孩子,甚至“为了我的孩子, 可以去死”。伟大的母爱!但是,从理性和现实的角度来说,良好的愿望和有效的行动完全是两回事,陷入未成年怀孕、未婚先孕、贫穷之类麻烦的妈妈们已经面临困境,生育和抚养孩子只会使情况雪上加霜。最终,爱并没有改变什么,她们大多数都还活着,即使她们真的“去死”也不能够阻止自己的孩子成为罪犯,伤害他人,最后像死狗一样被遗弃在街头。
人,总是被环境左右,而不是左右环境。
社会和人类学家告诉我们,人性是可塑的。生存环境在塑造人性,工作在塑造人性,简言之,一个人的世界塑造了一个人。虽然人们傲慢地以为自己生活的世界是地球,人群,宇宙,但事实上,一个人终其一生都主要生活在一个固定区域,认识固定的人群,从事固定的工作,这些构成了一个人的世界,这个世界又构成这个人的人性——糟糕的生活环境更容易培养出糟糕的人性,优越的生活环境更容易培养出优越的人性。
虽然也有例外,比如懦弱无能没有工作的母亲和酗酒吸毒家暴成性的父亲的女儿考入大学,从事正当职业,在大城市结婚生子,但是,这种例外也有另一个名字——“奇迹”!奇迹就是不太可能发生,像电影中那样,女儿被妈妈的男友搞大了肚子,妈妈被家暴之后一家“四口”过上了和谐的生活,才是常态。这种状况不断延续就形成了Julia所说的循环:家庭受教育程度与生育率成反比,家庭收入与生育率成反比,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儿童做为一个人的物质保证、潜力开发和人生梦想也就越来越渺茫。如果没有强大的外力介入,这个循环难以被打破。
电影中,Julia和她假死的丈夫就是用最极端的方式来打破这种循环,拯救这些陷入循环中的孩子——绑架孩子,把他们交给合适家庭抚养!
电影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一个正在走向死亡的小镇:Our town is six years dead.天空灰黯,建筑破败,垃圾散乱堆放,野狗在街上游荡,大人们无所事事,孩子们目光呆滞,阳光照不到这个角落,艰难就写在人的脸上。这是一个已经被上帝抛弃的小镇,除了死气一无所有,仿佛就是《寂静岭》中那个与世隔绝的小镇——非常巧合,本电影中扮演Jenny的那个姑娘恰好在《寂静岭》中扮演 过 Alessa。小镇也曾经有过自己的辉煌,那时,Julia的丈夫是德高望重的医生,Julia是天使一样的护士,后来矿坑关闭收入断绝,绝望使曾经正直的小镇居民们滑向了道德深渊,小镇上的孩子们成了这个逐渐腐烂的世界的殉葬品。不能接受这种惨状的Julia夫妻俩从此便用自己的方式拯救无辜的孩子们。
可惜,由于一个意外,Julia身陷牢狱,她的丈夫在送出了第19个,也是唯一的一个主动请求被送走的孩子Jenny之后也暂停了活动。但是,拯救活动不会中止,这不是起源于一两个好心人的偶然行为,而是遍及全球人员众多的有组织救援,这些后来者也大概都是像Julia一样宁肯坚称自己将18个孩子全部杀死抛尸被处死刑也要为救援行动打掩护的信仰坚定者吧。
到此,按照电影中的思路,那些无力保护自己未成年孩子却坚持生育的母亲们是不值得同情的,那些不负责任只是顺从本能的父亲们是不能被谅解的。那么,那些像Julia一样拥有高尚情操冒着生命危险拯救孩子们的人,就是正确的吗?那些被拯救的孩子们的看法又是什么?
电影结尾,已经过上了优越的生活、发展了自己潜力、离梦想越来越近的Jenny在公园徘徊“I remind myself I wanted this life. I wanted it.I made it happen.I guess it's better this way,right?……Right?……Right?……”
Right?
============
9月3日补充
截止到9月3日,IMDB上有3620名用户为此电影评分,平均分5.9。引起我兴趣的是IMDB对用户评分的统计。
Aged under 18--------------------7.6
Males under 18-------------------7.7
Females under 18----------------7.3
Aged 18-29-------------------------6.0
Males Aged 18-29----------------6.0
Females Aged 18-29-------------6.6
Aged 30-44-------------------------5.9
Males Aged 30-44----------------5.9
Females Aged 30-44-------------5.8
Aged 45+ ---------------------------5.8
Males Aged 45+-------------------5.8
Females Aged 45+----------------6.0
有两个反差令人注目:
未成年人给出的评分远高于成年人;
18-29年龄段女性评分异常地高于男性
3 ) 沉默的小孩:她有三个母亲
也许是Martyrs几近完美的对比,在音效、表演、剧情和思想方面,这部影片都令我略有失望。
然而它的构思却是依然有趣的。
关于这个故事,有两个解读的视角,生育和生命。
如果你是从生育的角度,那无疑,它似乎就变成了一部有关阶级、贫富的烂片。譬如,富人才有生育权。
Pascal Laugier 完全勿需大张旗鼓,再把这早被批烂的窠臼重翻一遍。
可也正是因为这种道德观由来已久,才让不少人先入为主地对此片做了片面解读。
然而,你不要忘了,影片其实有四位主人翁,而故事的叙事者,不是朱丽叶,而是那个哑女。
这部影片的视角,既不属于朱丽叶,也不属于那些生母;而是属于孩子。
一个人生育,繁衍了自己的基因,遣散了自己的孤独,得利者是她和配偶本人;相应地,ta需要照顾这个孩子来换取这些利益。然而,多少人,只是片面享受了利益;在“生育权”的大旗之下,幼小个体对自身命运的决定权被剥夺。
一个人决定生育或养育“另一个”生命的权力,和一个人全权决定自己生命的权力,在起端上,便是彼此冲突的。而社会道德,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倾向于维护着前者。导演正是要通过孩子的视角,来质疑这种道德霸权。
影片中,小男孩对他的生育者和养育者们的态度无疑是中立的。他信任朱丽叶,也主动迎向母亲的怀抱;他听从母亲的吩咐诱捕了朱丽叶,也对朱丽叶的遭遇感到抱歉;而在他被安置到第三个家之后,却又似乎忘掉了生母和茱莉亚。
生母和朱丽叶却是各执一词。生母痛斥朱丽叶“给孩子洗脑,让孩子忘记自己的母亲”。可是她又做了什么呢?她在孩子面前痛打朱丽叶,告诉孩子朱丽叶是恶魔,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洗脑?她在亲眼看到孩子在朱丽叶家里快乐地生活后,依然选择把他夺回,这到底是为了孩子着想,还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呢?她“愿意穷尽所能献给孩子”的伟大誓言里,到底是出于对孩子的利益考虑,还是自己的利益呢?她质疑朱丽叶没有做过母亲,不理解母亲的感受。可是,一个母亲,又是否理解孩子的感受呢?说到底,不过是以爱之名行一己之私罢了。
朱丽叶则坚信,孩子跟着这个母亲,是没有希望的;主观意愿上的牺牲并不具有实际意义。可她亲眼看到孩子并不反感自己生母,对和生母分开有所排拒之后,依然坚持把他送出去。这真的是对小男孩最好的决定吗?影片末尾,通过那个哑女的喃喃自语,表明了这其是一个“他人”无法回答的问题。
在这场生育权和养育权的“他人”的争论中,唯独小男孩自身是失语的。
哲学上有个词,叫the Facticity。每个人的出生和环境,其实是一个个体非常无奈而被动的境遇。那些能够决定他人“the Factiticity”的人,就应当如履薄冰、如担重负。这种沉重,不仅在于考虑能否供给给这个新生命良好的环境,还在于要万分慎重来“替”这个新生命假设,ta是否“愿意”被出生?
可其实,仅从观众们的反应就可看出,有多少人关注过这个问题呢?
电影里,旁白也清晰地说明了这一点。那个小镇,不仅是物质的贫穷,不仅是精神的匮乏,更重要地,它有太多“不被欢迎的生命”。
那个哑女为什么愤怒?因为,她知道,又一条和她一样的生命,被不负责任地制造出来了;而对于如何决定自己的命运,这个生命自己,却几乎无能为力。
没有人去倾听孩子的声音;他们被各种道德所绑架,在“成人们”——那些被动或主动去生育的,那些无能或有力去养育的人们——的利益纷争中失语。
显而易见,到底是富人才有生育权,还是在生育面前人人平等,这并非影片所要讨论的核心话题。和那个小男孩一样,在哑女的叙述中,自己的“三个母亲”,地位并不分轩轾。而哑女突然开口说话,这完全不合逻辑的变化,更是一个再清楚不过的指示,声音是对话语权明白无误地象征,这清楚地暗示了她曾被剥夺的话语权,只有此时才被自己掌控。
影片的被误读、被低估,不过再次说明了,这个世界,就和那个象征性的小镇一样,有太多的生命,在“人类繁衍”的伟大旗帜下,继续沉默地被出生、被失语、被决定;无论贫贱,他们都无法摆脱“失语”的命运。
4 ) 看来是恐怖片,实际是伦理片,深层次的话,是价值观的学术讨论片
女猪是有信仰的,信仰的意义在于,在生命的压力下,信仰越会发光发热,义无反顾。。。。。。至于是在父母的庇护下碌碌无为的一生,还是大世界下,貌似丰富多彩的一辈子,这个问题恐怕就是导演想留给观众的,女猪的牺牲是否真的值得,做的这些是否是正确的,恐怕,一直都不会有答案。
5 ) 魔从何来:救救孩子
先说一个想法:这片严重被海报和名字拖了后腿。叫《掳童者》会不会好一点?海报不要搞这种国产恐怖片式的设计,会不会好一点?
当然,事已至此。高个夜魔就高个夜魔吧。
在这个小镇上,许多孩子失踪了,人们都说有个“高个夜魔”在操纵着一切。乍一看是很套路化、同质化的,但本片在螺蛳壳里开道场,给一个稀疏平常的谜面答上了令人震撼的谜底。它的窍门何在?换句话说:“魔”从何来?
——从反规律中来。
1.反类型
本片存在非常高明的叙诡,种类繁多,甚至有极难驾驭的心理叙诡(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词)。它更广义地牵扯到了受众的观影量,且是看过越多,越容易被骗。随着故事的推进,本片对许多类型的电影都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突破,是一部“反类型”的类型片。
2.反麦格芬
希区柯克创造了“麦格芬”原则,即观众总是比角色知道更多信息,以此产生戏剧张力。本片则是“反麦格芬”式的电影。观众才是被蒙在鼓里的人,且不止被一个角色,而是被所有角色蒙在鼓里,悬念保存到了最后一刻。中段也并不寡淡。正如1中所说,每一次“类型”的崩坏都会带来高潮。这样的手法和叙诡互相借力,遮掩着彼此,也同时为彼此增色。
3.反常识
这里的反常识并非“反智”。故事的核心藏得极深,为本片赋予了更深的思考和讨论价值,是点睛之笔,也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多说的秘密。
——
本片在豆瓣仅有这点分数,确实在意料之中。国人的脑子转不过弯来也不算稀奇事。
6 ) 徘徊在道德边缘
很难说清楚,将穷人的孩子偷偷抱走,给有钱的人去养是个什么行为!的确,片中所谓的循环好像就是说穷人的孩子永远都是穷命!这个观点看上去确有道理,可是隐约感觉忽视了另一个循环--人类的循环!好与坏本来就是循环往复的,怎么可能只有好而没有坏的呢?起码偷偷抱走别人的小孩这行为很难说是好行为!
导演给了个世界大问题给我们思考!养不起孩子的人就别养孩子!人类总是为这问题纠结!没有人可以清楚的辨别这道理是对是错,穷,但不能剥夺为人母为人父的权力,道理太难说了!导演在片子中的处理手段还是很高明的,整个片子的色调是阴暗的,起初还以为是惊悚片,真以为有个专拐孩子这样的恶魔,尤其是到后来还以为女护士这个团伙是拐卖儿童的,原来不是,导演把我们带入了思考的天空,相信看了这片子的人,想法肯定是不同的!导演的目的达到了!
7 ) 剧情是浮云,引申出来的才是.....
这电影我看了很多评论,最后我自己的想法是:
一个家庭,父母双亲给自己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言传身教,平时的待人接物这都会影响到孩子。
所以不是说贫穷或者富有是决定孩子的未来的主要因素。父母如何对待子女,给他们一个怎样的成长环境(人总是被环境所左右的)才是最重要的。
要说的是环境,的确有钱人可以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或者说是起点更高,但是如果这有钱人是一个可以为钱而不择手段的人,这会怎样影响到孩子;又如果家庭是很穷,甚至上学都需要资助,但是父母是以正直的人,从小就教导孩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对孩子又是怎样的影响? (这仅仅是例子,并非仇富)
就像片中的小镇,颓败、荒废、最重要的是看不到希望,相比之下,送到后来的家庭后,那些小孩是阳光了,也有了希望。女主的做法肯定是不对的,但是她的初衷是好的。
8 ) right?right?right?right?
整体叙述有点牵强,不流畅。但是大反转还是可以提起一点兴趣。
正式开始之前小镇上的居民娓娓道着高个子的危险。到最后,我看着他的脸。满和蔼可亲的老脸。前面说的莫名失踪的孩子,单身的母亲,不敢出门的孩子,有点混乱,当我以为就这么惊险下去的时候,大反转,受害者成罪犯,最后布拉布拉的揭示了一些东西,暗讽了当今美国社会的一些东西,布拉布拉。。最后的点睛之笔是小女孩珍妮的离开。。逃离了她那个古代的家庭。用另一种方法来诠释另一种爱,额。这种爱太复杂了太有悖伦理了。我真以为是悬疑惊悚,没想到成社会伦理。。最后珍妮的脱胎换骨,一些幸福的孩子。从死亡小镇到虚假的幸福生活。以及对未来与现在生活的一切不确定,算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教育片。最后,珍妮一直自问,right?right?right?right?也许是在问自己。也许是在问未来
昨晚跟先生去电影院看的,法文译本的名字是《the secrets》。看到最后我觉得我所持有的关于亲子的道德被弄崩溃了,跟先生一路回家都在讨论这个伦理问题,我觉得我们是负责人的父母,所以在我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我很抱歉我的孩子你还不能到来,不是因为我们不爱你,恰恰是因为我们太爱你。
神一样的片子,拐卖儿童合理,惊悚片为证!
作为悬疑片值得一看。投胎就是个技术活儿,而漫长的人生中,能改变命运的机会不多。作为失踪孩子的父母,不能夯实足够的物质生活基础给予子女,那么这对夫妻能给这个镇的孩子第二次选择人生的机会,过更好生活的机会,是不是不过分?
自以为是的替人决断 还得打着旗号 导演立场很可怕
宣传语说“《第六感》以来最强翻盘”,看完觉得中段那个盘翻得还不错(节奏有问题,后半段超无聊)但三观翻得更牛逼!为防止剧透我无法对这电影惊世骇俗的中心思想进行点评
帮助不了就强行改变。这种行为说卑鄙也卑鄙,但是也很高尚。有点难以评价。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为了孩子好?生母还不如人贩。“我第一个母亲爱我,我也爱她。我第二个母亲爱我,我也爱她。我的第三个母亲爱我,我也爱她。”
孩子真的是最无辜地,因为他们孱弱,没有选择权。可是这不代表他们就该降生在不合适的家庭然后suffer一辈子。我妈妈总说,一个女人的一生没有孩子是不完整的一生。可我一直坚持,如果我没有足够好,足够对孩子负责的条件,我是不会把一条无辜地生命带来这个世界的。看完这一部,我只能说我更加坚持。
拐卖儿童正义哲学的新高度,尤其对于天朝这种越穷越生,越生越傻逼的地儿来说,还是有部分指导意义的。既然把他们带到世界上来,就别让人家受罪,或者变成败类祸害别人祸害世界,但翻过来说这么做依旧违背着道德与法律,关键你得先说服自己。
两种价值观的博弈嘛其实谁都没错
这部片子告诉我们:穷逼连养自己孩子的资格都没有!
这几乎就是一部邪恶且不负责的电影,也许希特勒在世会推崇这样的逻辑。导演,你把路带歪了。
【千万不要被剧透】这部电影精彩之处在于单是前60分钟就是十多个悬念至少五次意想不到的反转轮番上演。而后40分钟则用道德悖论撑起了解密过程和真相。诟病是看完后会觉得整个故事讲得有点太故弄玄虚各种扯...
看了半集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人无法选择出生,即便有机会给你选择,你又是否能够确定自己的选择就一定是好的。
一个母亲给了你生命,一个“母亲”为了选择了方向,一个“母亲”成就了你。
你究竟有几个好妈妈?
5/10 社会主义精神
祖蒂這娃怎麼越長越像國際章
看预告片是恐怖片,其实是伦理片,影片说的很对,给不了孩子好的就别生小孩,没有钱养小孩就努力赚钱去买避孕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