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影到底想表达什么?
这部电影我有点看不明白。德国人明明对波兰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屠杀了数以千万的波兰人----仅奥斯维辛一座集中营就屠杀了6百万,刚刚进行过的华沙起义也给残酷地屠杀了20万----对德国人的新仇旧恨,作为电影主角的波兰人塔德乌什就这么轻快地一笔勾销了?反而调转枪口保护起万恶的德国人来了?马祖里亚的居民大多都是德国人,这些德国人就那么无辜吗?罗丝的丈夫不正是万恶的德国兵吗?
波兰人对德国人的大仇,不正是苏联红军和波兰人民军给报了的吗?
当然,苏联红军的军纪是不怎么好,波兰新政府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但是他们打击和报复的都是有罪的德国人,这有什么不应该的吗?----即使做法过份了一点点,但对比起万恶德国鬼子的滔天罪行,这只不过是小儿科而矣,这叫做还债!
电影这么丑化苏联红军和波兰新政府,意欲何为?只是为了证明别人都是坏的,只有自己(波兰流亡政府和波兰国家军)才是唯一的好人吗?为了证明自己的“一贯正确和伟大”,连万恶的德国人都可以说成好人,都可以联合了?----这种思想真让人不寒而栗!
当然,电影表现得还是非常真实的。战争和复仇就是这么残酷的。但是仅仅表现得真实还远远不够。对这段苦难的历史到底应该怎么去反省和解读,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2 ) 好片
历史进入到欧盟这个阶段才会产生此片,反思深刻,民族间、语言间怨恨只有爱能化解,苏軍暴行令人发指!战争的残暴是年青一代愤青不能理解的!!!
3 ) 《罗丝的遭遇》
《黑暗之家》是部奇作,信息量和类型化都非常突出。沃吉西奇·斯玛佐斯基 Wojciech Smarzowski在《罗丝的遭遇》中仍旧在挖掘一种模糊掉的人性、道德盲点,与战争并无太多的关联,就如同前作把背景放到另一个特殊时期。
影片保持了导演一贯的极端事物表述,但是却显然压抑整体气氛的营造和叙事节奏,有的时候我觉得不用直接去展现插叙的那些画面,那样会更纯粹。
4 ) 战争就是黑暗
迄今为止,反映战争电影最伤痛、最深刻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从始至终充斥着黑暗和绝望,暴力、抢夺、焚烧,还有无休无止的强奸,甚至反映是有深度的,超过了斯皮尔伯格的《 辛德勒名单》,他不仅描绘了直接的伤害,比如受伤以后没有药品,比如折磨了罗斯始终,最终还要走向死亡,而主人公也是备受煎熬,战争给民众带来的莫大的伤害成为观影的第一感受。
战争在国产抗日神剧中四处张扬着英雄主义的赞歌,女人被欺凌、战士被羞辱的同时,似乎终有反驳的一刻。,本片没有这种剧情反转的场面,被动一直持续到最后,尽管最后主人公带着年轻的女人离开,给出了绝望中的意思希望,但是没有影响全片的黑暗色调。
这个故事可以看做是反战的经典题材,战争的罪恶被放大了,不仅仅是侵略者带给民众切肤之痛,征服者,强盗、劫匪都在战争中裸漏出人性的阴暗。他们在平常可能是个好人,但在战争中,他们开始欺负最底层的罗斯们。
选取的人物群体很是特别,曾经被德军侵略,后又被苏军反攻,成为三不管的地界,故事中中的人物成为极端民族主义的最深重的受害者。
全片用极少的笔墨写了战争中少有的温馨,就是坐在自行车笑,划船时刻的小温馨,还有在临终时刻,男主人公唱着歌送别这个受尽磨难的女主人,除以以外,全是黑暗和暴力。
结尾有点看的不明白,他带走了罗斯的女儿,是把她作为干女儿还是作为妻子,无法告知,不过,这是仅有的唯一 的亲情。
5 ) 战争的结束不一定是好日子的开始
感觉这是我看过的最压抑伤感的电影了,前段时间也看过这位导演的另一部电影,《沃伦》,对比这两部电影,感觉有很多相似之处,基调、配乐、节奏、甚至感觉部分演员都是一样的,让我又一次想起《沃伦》,这位导演很善于用舒缓慢节奏的故事情节来营造一种压得人心头很不是滋味的伤感氛围,让人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我看了一个下午,因为让人感伤难过不舒服的情节太多,每当看到那些场景都感到心里说不出的难受,不得不按下暂停键,发发呆喝口水,走一走缓一会儿,思考些许,或许我有些矫情感性吧!
说到二战中的受害国,波兰肯定要提及,二战死亡人数占战前总人口比例最大的,就是波兰,接近五分之一波兰人在二战中丧生,其中很多都是波兰犹太人,德军占领期间大量的犹太集中营、1943华沙犹太人社区起义、以及1944华沙起义,都造成了大量无辜波兰人和波兰籍犹太人丧生,以及还有波兰人乌克兰人之间民族矛盾引发的种族大屠杀,还有这里的马祖里人的悲剧,如果不是《沃伦》和《罗丝的遭遇》这两部电影,这些比较遥远不太出名的灾难历史,或许我永远都没机会了解,可历史上究竟还有多少让人毛骨悚然的人为悲剧,没有公之于众被世人所了解呢?电影,确实是当代让人记住历史,了解历史的一大媒介。战争的结束对于很多人来说应该值得高兴,灾难过去,开始重建家园,开始新生活,然而对于东欧人民,战争结束,并不意味着好日子的到来,纳粹走了,另一个恶魔来了,甚至我感觉这个恶魔更加可怕,苏军的涣散军纪,野蛮品性,所到之处,奸淫抢掠,感觉本性中就有一种蛮横霸道之势,其在东欧的行径真的是对文明的践踏,并不是为纳粹洗白,纳粹也有很多罪行,不过起码不会像苏军那样野蛮粗暴地强抢财物,奸淫平民,不管那些称德军看不起东方斯拉夫民族什么的有没有道理依据,总之个人感觉德军的整体素质和军纪还是很高的,至少要比苏军好很多很多!“只有德国人拿我们当人”,片中的这对白真让人心寒,赶跑了侵略者的“解放者”真的是解放者吗?我觉得历史上战争胜利一方和正义一方不一定总是对等的。
战争结束了,可苏军依然可以横行霸道,地方土匪依然肆意妄为,秩序与法律并没有恢复,并没有什么好日子来临,伴随苏军入驻东欧的当然还有专制极权的体制,并且还要持续半个多世纪,片中最后男主和女主女儿的背影,一直在我脑海之中,他们能走去哪呢,1956,铁幕落下不久,感觉生在那个年代的人真的很绝望,要经历好多可怕的事,正义公平自由秩序,荡然无存,罪恶的战争,残酷的现实,甚至可以逼迫好人作恶,人性似乎不存在了!
看完这部电影,感到的只是压抑,片中没什么宏大壮观,激情澎湃的大场面,就是简单的叙事情节,可其带给人心头的震动并不小,我想,我没有勇气再去看一次这部电影了!我希望21世纪,这种人为悲剧和灾难,少一点吧!
6 ) 黑夜未央,如地狱般阴冷
曾拍摄过《黑暗之家》的波兰导演斯玛佐斯基,又拍摄了一部新的影片《罗丝的遭遇》,与前一部一样,描写的仍是黑暗,一种沁入骨髓的黑暗,一种没有希望没有尽头的黑暗。观看这部影片的过程中,绝望会紧紧地攫取你的情感与思维,让你感觉到地狱般的阴冷。
与《黑暗之家》一样,《罗丝的遭遇》的故事背景仍是那个极权时代,只不过《黑暗之家》中那个时代已经走向尾声,民间的意识正在觉醒,数年之后,这个极权体制崩溃。而《罗丝的遭遇》的时代,则是铁幕刚刚降临到这片土地之上,战争的血迹尚未抹去,制度的野蛮阴影又毫不犹豫地急速而至。直到影片的最后,我仍在为剧中的主角及当地人民担心,这仅仅只是开始,后面还有四十余年的日子要熬。
这部影片的信息量相当的大,得对当时的情形及其历史背景有所了解,才有可能更深刻地理解电影及人物的内心。故事发生的时间与地点,对于观众来说,都是比较新鲜的体验。反映二战时期的影片很多,但大多以二战结束作为一个时代的终结,以各国人民从纳粹的铁蹄之下解放出来,作为故事的欣喜结局。但此部影片所反映的,恰恰是战争结束之后的那段日子,这往往是人们所忽略的。这是从时间上来说。而故事发生的地点马祖里亚,以前也很少出现在银幕之上。波兰是个不幸的民族,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虽然美丽,却如一片遭受诅咒的土地一般。不幸夹在两个大国之间,波兰也是饱受蹂躏,并惨遭瓜分。不过影片中所写到的马祖里人,命运则比波兰人更为悲惨。作为生活在波兰的说德语的民族,本已饱受折磨的马祖里人,他们的真正苦难在战后才开始。
故事中的女主角罗丝就是一个马祖里人,她的祖辈就生活在东普鲁士与波兰交界的这块地方。她所在的这个村,基本上都说德语,当然,在这样一个边界的村子里,如女主角一样,也有很多人能说波兰语。罗丝的悲惨在于,她的丈夫作为德军士兵,死在了华沙。而在德国占领期间,因为会说波兰语,她未享受到作为德国人的荣耀。而在德国投降之后,随着苏联红军的进入,作为寡妇的罗丝,又成为了红军将领的泄欲工具,并多次被苏联军人强奸。而作为她同胞的村民,对她也充满了鄙夷,将她称为婊子。她异常艰难地生活在这个充满着黑暗与仇视的夹缝之地,她只想保护好自己刚成年的女儿。她将女儿藏在阁楼上,对外则谎称女儿已经死亡。
影片中的男主角塔德乌什也是个悲剧人物。他是波兰人,但因参加了1944年8月的华沙起义,先被德国人镇压,后被苏联人追剿,潜逃到了罗丝所在的马祖里亚村庄。影片的开头就是当时华沙的悲惨场面,塔德乌什身负重伤躺倒在地,他的妻子就在旁边被苏军奸杀。关于华沙起义,则又是一段让人欲说还休的往事,这个历史事件浓缩着整个波兰的历史。德军与苏军在华沙的血腥交替,只留下华沙城的一片废墟。起义的波兰国民军遭到了德国人的残酷镇压,而后又因他们强烈的反苏色彩,又被苏联人所嫉恨与报复。塔德伊什起义国民军的身份,决定了他如同马祖里人一样,在战后的波兰失去了身份的认同。借报告罗丝丈夫死亡消息,塔德乌什来到了她的农场里躲藏,共同的苦难也让这两人相互同情,并心生情愫。他为她清理着土地中的地雷,收获土地里的土豆,支撑起这个失去支柱备受欺凌的家庭,而她也给这个孤独的男人提供了家的温暖。
如果,这事发生在战后重建的其他地方,也许故事会有一个温暖的叙述,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然而发生在二战后的东欧,发生在那个时间里的马祖里亚,则注定了故事的悲剧性。马祖里亚在苏军的帮助之下,重新回归于波兰的版图。波兰人急于驱赶着这些说德语的人们,马祖里人面临着要么改说波兰语,归顺为波兰人,要么就被遣送回德国的命运。如影片中所说,波兰人正在重复着德国人数十年前的罪恶。苏联人则一边享受着占领者的果实,一边迫不及待地建立苏维埃政权。他们秉承着俄国人惯有的粗野与残暴,酗酒无度,强暴连连,他们的行为加深着马祖里人的苦难。而导演则以冷峻而黑暗的镜头,营造着阴冷而沉郁的气氛,强化着这个悲剧性的主题。
罗丝在战争中先是失去丈夫,然后是被苏军强暴,因此而宫外孕,并流产而大出血。当她终于看到点希望,可以倚靠在塔德伊什的臂膀上,躲避着别人的欺凌,享受着少有的温情之时,却又被诊断出罹患癌症,并在极其痛苦之中死去。塔德乌什是一个具有人性的波兰人,起义者身份,也让他苦难不断。他想隐藏身份,在马祖里亚偏僻乡村里,与罗丝重建家庭,但这卑微的愿望也难达成。他的身份其实早已被波兰国安部知晓,对于他的一切他们了如指掌,并逼迫着他加入他们的组织。本已内心并不赞同苏维埃政权的塔德乌什,目睹着波兰现政权的倒行逆施与苏联红军的残暴,当然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他的拒绝,也让他陷入了苦难的深渊。
最后这些马祖里人仍未逃脱被遣返的命运,当十一年后塔德乌什饱受摧残地离开监狱,来到这个小村庄时,那些讲德语的人们正被赶上火车,遣送回德国,马祖里亚将成为一个纯粹的波兰省份。好在塔德乌什在被捕前在天主教堂里娶了罗丝的女儿,给了她一个波兰的身份。她还能留下来,等待着塔德乌什的到来。塔德乌什又能带她去哪里呢?她母亲罗丝留下的农场,已经被波兰人强占了,而波兰正在层层的铁幕之后,进行着社会主义的改造。这两个身份迷失的人,依然会经历无数的苦难。
此时正是1956年,黑夜未央,波兰还得经受无尽的黑暗,才会见到微熹的晨霭。
7 ) 俄国人的丑恶
看完之后,不禁感叹世上居然有如此噩梦般的人生,战争是残酷的,不仅摧残人的肉体,更扭曲人的心灵,人性的缺点(应该也可以说人的兽性)在影片中赤裸裸的展现给观众,让人不寒而栗。另外吐槽一下,影片中马祖里人也说过:只有德国人拿我们当人,言下之意苏联人真不是什么好鸟,二战时苏军占领德国、中国东三省时的残暴卑劣行径也逐渐披露,就这么一个流氓国家居然还有不少国人亲近,尤其是普京上台之后,虽说克格勃经历让其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强硬治国的手腕让俄罗斯踏上复兴之路,与空姐前妻、现任体操女友的情感纠葛平添几许浪漫,但我们不应该就因此对其赞赏有加,相反,更应该保持一丝清醒,与强邻为伴,后患无穷。
我们在战争中看见了真实的历史的一个侧面,但凡主权国家都不愿提及的某些历史,而参与这些历史制造的人性也同样的光彩和悲凉。
细节疑问求解,女主为什么和俄国军官好?俄国人后来强暴女主和邻居家妈妈的时候为什么不强暴他们的女儿?男主最后被审讯时是耳朵里被钉了钉子吗?
战争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对人性的扭曲,它把一个群体的暴行叫做“正义”,完全无视个体的生命与尊严。
看这部影片之前要先了解马祖里湖区的历史人文。就像东普鲁士(今天的加里宁格勒)作为德国的飞地那般,波兰境内的马祖里省通过公投加入了德国成为东普鲁士的飞地,当地居民也都讲德语而不是波兰语。而波兰流亡政府的救国军和苏联扶植的波兰人民军之间的恩怨,电影也表现了出来。
很阴暗的题材,看的不太舒服。
没有立场没有标准的宽容和悲悯,才是看待历史唯一正确的方法。
沒甚麼新觀點的二戰電影,看到的仍然是一身泥巴的黑白兩道在打來殺去。結尾男子發難一幕想起《稻草狗》。
沒有人再想看這樣的二戰電影。片名寫錯了,z上還有一點。
这是一部如此阴冷的影片,战争下一个惨遭蹂躏的小镇,人性的黑暗面在此刻被无限放大,全片营造的绝望无助的气息让人倍感压抑~
波兰多次描绘苏联丑态,这部也不例外,一颗星给懂得排雷和爆破技巧的男主。
看的我心情好沉重
苦难的波兰人民
不可点评.
马祖里的孤儿在风中哭泣 如果能对马祖里问题有所涉猎的话会大大提升观影乐趣 片子有点散 配乐极精彩
不止一次看到过欧洲电影反映二战结束后盟军的暴行了。再对比下眼下大街上发生的事情。。。真的很难保证我中华儿女在胸中无限正义的引导下去了岛国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早就说过,战争的残酷不仅仅是战争本身,而且包括战后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最近波兰拍了好几部有关二战后波兰境遇的片子,让波兰人民的伤害给全世界公诸于众,有点类似中国老是把日军侵略中国所受的苦难挂在嘴上!而波兰不仅仅是受德国的残害,前苏联子路过这块土地时,也给波兰人民带来了巨大伤痛!
典型战争文艺片。。。跟《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感觉差不多
描写在战争中的小人物悲惨的生活。
那个几方交界的马祖里就像波兰自己命运一样,谁来了都得蹂一把。包括角色的服装,整部片子都带有极强的冷感,灰色、压抑、并透着黑暗与绝望。这是一部太压抑的作品,一个个悲惨命运的角色们。其实这兽性是从来不分国别、种族的。
波兰编导比较少见的涉及了马祖里亚人题材,这背后是二战后大波波虐待、驱逐普鲁士遗民的历史,当然大波波在这里也不忘黑宿敌毛子,电影演示女主遭迫害的一大原因是当地亲俄势力甚至就是毛子的作为。电影本身内容挺乱的,男主作为一个工兵(逃兵?),他在当地能跟一些军人说上话,但他对自己的过去讳莫如深,导致他一些行为令人不解,不大个小镇但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东一下西一下随机跳出来干点什么,全片色调还调的阴暗,经常看不清人,编导似乎嫌这一切还不够混乱,酷似大脸猴的干瘦女主时不时跟那儿嚎叫,听的人脑壳疼,我知道编导是想表现混乱失控的政治情势,想表现女主的痛苦,但能力还是有限吧。最重要的是,从迷雾中走出来的男主为何要留在女主身边扮演一家之主的角色?这是出于什么心理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