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赛海边的四川好人
距马赛港区40分钟车程的Méjean Calanque小村,宁静而隐秘,崖边的房子被挤到精致的一角,以便所有窗子都能无死角的欣赏壮阔海湾景致,崖壁上方有着一座铁路高架桥,火车隆隆驶过时,就像孩子上了发条的玩具。在导演罗贝尔·盖迪吉昂的记忆里,这个村庄就是一座理想的戏剧舞台,“尤其到了冬夜里,没有了度假者,当地人都暂时离开了,就更像一个被遗弃的舞台布景,忧伤而美丽。”
终于,罗贝尔找机会带着剧组进到这个村,以高度提纯的艺术手法,用摄像机拍下一出“实景戏剧”。海边仅剩两座还有人烟的大宅,里面住着被导演精拣过的角色:突然中风的植物人老头,他那经营家族餐厅的儿子Armand,以及另一双过来探病的儿女,Joseph和Angela,文学教授Joseph还带来了一位年纪小他的一半的年轻女友。邻居则住着同样上年纪的老两口,以及隔三差五来探望他们的科学家儿子。另有一位总是挂着笑脸的年轻渔民,至于他为何单身一人,家人在哪,电影并没交代。
毕竟置于海边实景村落,《别墅》并没有实验化的成为一部“舞台剧电影”,它依然有着清晰的摄影机运动、动静相宜的演员表演、自然光与灯光交替的自然日夜。在有事件介入前,两户邻居的探亲生活,不过是一些乏味日常,三姐弟对于如何安置父亲和分配财产的讨论,也并没试图刻意引入狗血式的冲突,和气而温暖,如同这座宁静小渔村的365天。这也导致电影开头的大部分时间,产生让人昏昏欲睡的催眠效果。“巴黎都乱成那样了,没教养的阿拉伯人到处生事”,Armand奉劝在巴黎有着声誉的戏剧演员姐姐Angela回南部海岸养老。
两辆军队吉普车驶过村落,利索地下来两位荷枪实弹的军人,踩着礁石,顺海岬尽头摸去,像是在搜索什么。相当长的一段电影时间里,军人也和别墅主人并无交集。直至一天一位黑人士官敲开餐厅门,职业地问询是否见到上岸的难民,他们中可能有着恐怖分子。主人Armand并不太配合,被士兵质疑是不是介意我的肤色?之前还嘟囔着阿拉伯人素质问题的Armand,不示弱的反击,强调自己这辈子政治正确,从没被视作种族主义者。而关于难民和恐袭的话题,也只是作为一丁点时代背景的点缀,依然没能进入剧情和改变故事走向。
倒是姐姐Angela和年轻渔夫,以及Joseph的小女友和同龄邻居科学家之间,渐渐滋生了情愫,让观众燃起八卦期待心的爱情。少年时,年轻渔夫曾在马赛剧场看过Angela主演的布莱希特叙事名剧《四川好人》,从此将其奉为女神,将演出的海报、剧照肖像,一直挂在自己卧室。几十年过去了,曾经的女神早已年老色衰,渔夫却勇敢地贴过去,高声宣布,“我比别的任何时候更爱你,将你带回村子里的这栋别墅,是天注定的旨意“。他依然板着那张永远笑嘻嘻的古怪脸蛋,贱兮兮的一次次堵住Angela去路,毫不顾忌面子的大方求爱,哪怕挨了几巴掌,也决不放弃。而让Joseph提心吊胆的年轻女友,也终于与隔壁帅气科学家互生能量,小女孩对他这个老师的崇拜,终究会伴随着自己身体的衰老而淡去。
几年前,迈克尔.哈内克的那部绝望而伤感的金棕榈电影《爱》,曾被质疑引发法国中产老人结伴自杀的风潮。而到了《别墅》一片中,也确有这一社会现象的艺术体现,邻居的年轻科学家一早醒来,发现自己父母紧紧牵着彼此之手,永远睡过去。决堤的眼泪和三姐弟的安慰过后,渔村里剩下的人还得面对一个问题,这座冷清的餐厅还有必要为夏日度假而开着吗?这座人走空了的村庄还有必要留恋吗?
之前军方开着吉普车来问询的那条隐线,终于开始显露出作用,也让电影直至尾声才真正对观众友好的“好看“了起来。崖壁深处确实藏着三个偷渡而来并与父母走散了的阿拉伯小孩,与别墅里的这家人类似,也是一个懂事的姐姐带着两个乖巧的弟弟。冥冥之中,这个家庭、这栋别墅和这个渔村的生命应该得到延续。即便好看极了的孩子并不是或者说还不是法国人,但不愿把他们丢回战乱国度的责任感、对他们在马赛难民营和贫民窟充满仇恨地长大并惹事的担忧,让别墅姐弟三都不用来一番深思熟虑或辩驳争吵,就义无反顾的决定抚养他们。
海湾依然宁静,高架桥上的列车依然如同孩童发条玩具般驶过,两对姐弟走到有着回音效果的拱桥下,大声呐喊彼此的名字,像是在唱一首赞许友爱互助的“法兰西颂歌“。
时间带走青春,送来智慧;时间带走长辈,送来未来;时间改变容貌,留下爱人。此生短暂,尽力去爱。
属于那种电影节上最不会有耐心去体味,但其实挺舒服的电影。导演是典型68一代,14岁加入法共,24岁决裂。如此私人影像,恐怕也代表了已老去那代法国左翼在现实政治如此令人心灰意冷之下,力不从心的生命絮语。一整部电影何尝不就是为了Bob Dylan那一曲I want you,贵在真诚,包括难民那段。
平庸
我觉得还行,但是豆瓣不该把五星解释为“力荐”。
突然想起来总结下盖迪吉昂给我的感觉:大概是那种直面七零八落的现实 却又总绕着一股子不服输的理想主义 最终化作一抹极小的温情掠过 一切照常 所有人都卑劣但不丑陋
健康老夫妻牵手求死,难民小兄弟牵手求生。马赛餐馆收容无家可归的难民,地中海鱼腥治愈丧女失夫的伤痛。中产阶级三兄妹各自惆怅,挂着吊瓶老父亲僵如死人。一段家庭录像风华正茂,抛扔入水的年华随风消逝,中年危机就像头顶过桥的火车呼啸而至。吞药或渡海,皆为探寻世界,三兄妹却困在海湾彷徨自封。
距马赛港区40分钟车程的Méjean Calanque,崖边的房子被挤到精致的一角,以便所有窗子都能无死角的欣赏壮阔海湾景致,崖壁上方有着一座铁路高架桥,火车隆隆驶过时,就像孩子上了发条的玩具。在导演记忆里,这个村庄就是座理想的戏剧舞台。不过直至结尾,这出沉闷许久的戏才成为对观众友好的法兰西颂歌
上午打鱼,下午放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人成为渔夫、牧民和哲学家——马克思语境里的这种共产主义生活方式距离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现代人仿佛越来越远,而基于这种理想生活方式建立起来的社会形态也越来越像一个白日梦。作者认为每个人都被《海湾别墅》限制住了行动和自由,知识分子与第三世界不仅缺少语言上的交流而且没有情感上的互动。整个难民群体既像一个不会求救的孩子又像一个不能自理的老人,真正递出橄榄枝的乐观之人非但得不到爱的回复,反而被其羞辱。而以《爱》之名的《快乐结局》则是悲观之人的无奈之举——只能用远方的声音永远听不清来解释。影片最终将求救的信号和批评的声音一起传递到了《悲惨世界》的内部:这份平等的爱就连在你们之间都不被允许和接受,神又如何指望你们能将这一信仰分享与传播给那些无家可归的幸存者呢?
俗套治愈片
一首轻漾的老歌
所以里面插进来的那段往事用的是哪部片啊(固定班底雷打不动的好处,可以用自己以前老片片段给新片做前史)!
马赛的海边不漂亮
之所以会买这个票,是因为哪里看到说,虽然叙事平淡但是镜头语言很美。看了下来没觉得镜头语言有多美,叙事节奏也是电影节电影的克制文艺的调调,还好不累,没有睡过去。当然,法国南部马赛的海还是美的。
前重看Un beau soleil intérieur
#Venice2017# 又是一部应该出现在戛纳的电影,当然今年威尼斯做的是难民关怀的局,也算可以理解。能看出导演自己的人生况味,不过拍得既老派又沉闷。搁十年到二十年前,拿掉最后一段大概还算不错,所幸话剧腔也算不过分,热点蹭得也不算难看。同题不少法国导演都做过,这部真得算不上佳作
这种精准而真挚的人物情绪传递永远生动美妙,结局的超验之音突破所有的伤感,令人充满希望。
其实胜过年初看的“Toivon tuolla puolen”
突然变难民题材,一脸懵逼。
我太年轻以至于看不下去……(诚实)
B+/ 看完发现居然改编自契诃夫?不知剧作上能如此简明精准是否有得益于此。将层层嵌套的地理历史空间拢括起来,信息驳杂却又如此平实通透。所谓《敬畏》应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