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这部纪录片比喻成一个美女,那么她绝对是一位集美貌、才华及内涵于一身的奇女子。它也的确不负众望,甫一出场就拿下第35届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还双提当年奥斯卡最佳国际电影长片和最佳纪录片,可惜运气不佳无缘小金人,但这丝毫不影响观众对它的喜爱,某瓣2万人观看,打出了8.9的高分。
这部影片就是2019年由来自北马其顿的两位导演塔玛拉和卢博联合指导的纪录片《蜂蜜之地》,讲述了“欧洲最后的野生养蜂人”哈蒂兹与自然、家人以及贸然闯入的邻里之间相互尊重、关爱与反目的故事。
蜂蜜之地 Медена земја (2019)
导演: 塔玛拉·科特夫斯卡 / 卢博·斯特法诺夫
《蜂蜜之地》的海报就美到叫人窒息。柔和的金色阳光下,身着黄色衬衫、碎花半裙的养蜂人哈蒂兹小心翼翼地侧扶着自制的“蜂箱”,吸引周边飞舞的蜜蜂前来筑巢。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在这一刻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不仅如此,正片中的每一帧都如同一副构图精巧、配色考究、质感细腻的油画,以至于观看影片时弹幕里时不时飘过“太美了”、“好养眼”、“油画质感”这样的赞美之词。
然而,据说《蜂蜜之地》在主创见面会的映后交流环节中,有观众现场表扬影片拍摄的画面有如油画般漂亮,摄影师却一脸尴尬地说,他拍出了油画般美丽的画面,然而导演和制片人都不满意,这是他们争吵后妥协的结果。
作为一部探讨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人文纪录片,导演和制片人希望通过影片能引发观众对这三者之间关系的深层次思考,而非停留在绝美的观感体验上,如此本末倒置的话,恐怕辜负了主创团队的创作初衷。
那么,在《蜂蜜之地》“华美”的外表下,究竟掩藏着怎样发人深省的深刻寓意,我们不妨一起来探讨一番。
影片的女主人公哈蒂兹64年生人,和85岁半盲的老母亲相依为命,住在距离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50公里外的小村庄。村里的阿尔巴尼亚人和土耳其人都纷纷回归故土,搬离了村庄,最后只剩下哈蒂兹母女俩人与一只狗、三只猫为伴。
作为“欧洲最后的野生养蜂人”,哈蒂兹遵循着古老的养蜂法则"一半给蜜蜂,一半给我”,和母亲过着拮据,但也简单、快乐的生活。而游牧民族邻居侯赛因一家九口的到来,打破了湖面的平静,他们为了生存和利益,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不顾养蜂人的忠告,疯狂压榨蜜蜂的劳动成功,竭泽而渔,最后导致三败俱伤,悻悻离开,给哈蒂兹留下的是一片狼藉和举步维艰的生活。
《蜂蜜之地》充满了戏剧张力,很多网友一度质疑它更像是一部提前设计好的剧情片而非纪录片。其实,毋庸置疑它的纪录片属性,正如周浩导演所说:“好的纪录片是长出来的。”剧情片的“伪装”未尝不反映了导演对现实深刻的观察和纯熟的把控力。导演敏锐地感知到游牧民族一家的闯入,让纪录片有了更大的探讨空间,于是适时地将主题由原来的“自然、环保”调整为“一半关于自然,一半社会。”
故事走向也正如导演预测的那样,哈蒂兹和游牧民族一家在经过短暂的“蜜月期”后,立马迎来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矛盾冲突。长期被社会习性浸染的人群和保持着古老信仰的人们之间无疑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他们对生活的期许不同,对待自然的态度也相差万千。对于哈蒂兹来说,善良、纯真是她的本能,然而游牧民族一家却经不住资本的诱惑,逐渐释放出了他们内心掌管贪婪和自私的恶魔。
侯赛因有7个嗷嗷待哺的幼崽加上夫妻俩共9口人,他必须通过各种手段挣钱来维持一家的生计,养牛和鸡鸭、种植作物明显还不够,他把目标投向了哈蒂兹的养蜂事业。善良单纯的蒂哈蒂兹也毫不介意,还倾囊相授养蜂技巧,当然包括那条至关重要的古老信条"一半给蜜蜂,一半给我”。
可面对蜂蜜收购商200公斤的巨大订单时,侯赛因立刻把法则抛诸脑后,义无反顾打破了他们之间的约定。他无休止地呵斥孩子们帮他养蜂采蜂蜜,对他们被蜜蜂蜇的满头“包”视而不见;他过度取蜜导致哈蒂兹的蜜蜂遭到他的蜜蜂攻击死亡却推脱责任;更离谱的是,为了向收购商交付蜂蜜,他居然还锯掉树干,偷走了哈蒂兹转移的部分蜂巢,而这是她最后的生活来源...
也许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只沉睡的“贪吃蛇”,它只需要一点甜头、一丝利益作为诱饵,就会逐渐苏醒过来。饥肠辘辘的它,为了得到悬在头顶的美味,会一次次跳跃,突破底线与准则。但蓦然回头时却发现,得到的那点“赏赐”还不足以补充它为此付出的体力和精力。结尾,侯赛因无故损失了50头牛也许就是最好的隐喻。
被社会洪流裹挟的人们,难免会陷入欲望的泥潭,可依旧有人“出淤泥而不染”,保持清醒的自我和高尚的情操。侯赛因其中一个儿子和哈蒂兹走得很近,他恪守养蜂人"一半给蜜蜂,一半给我”的原则,不断提醒父亲注意留取比例,尽管劝说无果,但他内心是尊重这条古老遗训的。他时常陪伴哈蒂兹,同情她孤独单一的生活,关切她为什么不选择离开?
成长环境会影响我们对自然和世界的看法,但作为独立个体,我们依旧可以保留自我的判断,选择做一个善良又共情的人,不被家庭和社会的陋习所侵蚀。这个可爱的男孩就做到了,不是吗?
回到男孩的问题,也确实问到了哈蒂兹的痛处,她一脸凝重地回答:“如果我有个像你一样的儿子,情况可能会完全不同,但是我没有。”这也是为什么侯赛因一家到来时,哈蒂兹满心欢喜,虽然镜头只给了哈蒂兹透过院墙张望的背影,但我们已然看到了她枯瘦的脸上开心的表情,那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哈蒂兹也曾责问母亲,年轻的时候有人上门提亲,她为什么拒绝了?母亲回答“是你父亲不同意”。哈蒂兹听后也并没有怨怒,因为她早已接受了自己的人生设定,遵循那条古老的传统:家中长女一生不得嫁,照顾父母。就像她从不违背养蜂人“一半给我,一半留给你”的古老法则那样。
当城市人因为不堪重负在为生活做减法时,哈蒂兹过着自然而传统的极简生活。没有过多的欲望和复杂的事务,她有足够的精力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守护母亲。
依靠自然馈赠生活的哈蒂兹懂得感恩和 回报,她从不将作为人类的优越感凌驾于其他自然生命个体之上。对她来说,自己不过是大千世界的其中一个物种罢了,其他生命和他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所以她会用一片绿叶轻轻挑起落入水中的蜜蜂,帮助想要逃离干涸的水池的乌龟。哈蒂兹这种真正做到众生平等的品格和她“欧洲最后的野生养蜂人”的身份一样,弥足珍贵。
极简的生活也让哈蒂兹极易感到满足和幸福,卖出一罐蜂蜜她会笑逐颜开;和邻居家孩子玩耍她会乐得合不拢嘴;就连下雨天在家里边梳头边哼小曲也让他感到快乐...
或许,与自然亲近的人,心也会变得无比纯净澄澈。
尽管生活不易,哈蒂兹依旧尽自己最大努力给老母亲最好的照顾。母亲已经老成了一个小孩,日常三餐需要她一勺勺喂到嘴边,她不厌其烦;每次进城卖蜂蜜,她都会给母亲带回她喜欢吃的香蕉;天气炎热,还不忘给她买把扇子降温赶苍蝇...母女两人的相处朴素而日常,却又处处流露着温暖与真情。她们毫不吝啬用语言、拥抱、亲吻表达对彼此的爱。
母亲是哈蒂兹唯一的情感寄托,在遭到游牧民族一家伤害时,她流露出了对未来恐惧的孤独感,“如果你是个小宝宝,我就抱着你直接离开了”,“你也会去世的,到时候我怎么办?“就像母亲在影片开始时说的那样,“你没法把我带出门,我已经变成一棵树了。”似乎是母亲禁锢了她的一生,但恐怕最终还是她自己的选择吧。
母亲终究没有熬过那个冬天,哈蒂兹在深夜里痛哭,在母亲的坟前矗立,她自由了,她也更孤独了。
但是,擦干眼泪,她还有蜂蜜,这是她生活下去的希望。攀上故事开头那段熟悉的崖壁,经过一个冬天的酝酿,当初她留下的一半蜂蜜变成了一整块,哈蒂兹又取下其中一半,坐在岩石上和小猎狗分享。在空旷的山头,一人一狗显得那么渺小,却又如此生动鲜活。
「妈,你喜欢春天来到吗?」
「有春天吗?已经过去太多个冬天了。」
这是哈蒂兹和母亲最后的对话。
但愿哈蒂兹今后的生活,不再像母亲那样困在一个又一个冬天里。
后续的事实是导演用本部纪录片获得的部分奖金为哈蒂兹在邻村买了一套新房子,而她的两个兄弟就住在那里,亲情或许能化解哈蒂兹内心的孤独与伤痛。祝愿哈蒂兹能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因为善良纯真是世间最稀有的品质,她的下半生值得更好的生活。
22这部纪录片我前后看了两遍,第一遍是在疫情信息还在缓速爬坡的时候,那天我在网上买了两百只口罩。
第二遍是在昨天。
短短十天,一切天翻地覆,心境也全然不同,我似乎突然能够理解了这部影片中那看似轻描淡写的创伤语境。
这部影片绝对是2019年公认的佳作之一,它在去年的圣丹斯电影节捧得了好几项大奖,其中就包括了世界纪录片单元的评审团大奖。
而在前不久公布的奥斯卡提名中,它更是惊喜地双提了最佳国际电影长片和最佳纪录片。
导演:塔玛拉·科特夫斯卡/卢博·斯特法诺夫 主演:哈蒂兹·穆拉托娃/纳齐夫·穆拉托娃/侯赛因·萨姆/柳特维·萨姆 类型:剧情/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北马其顿 上映日期:2019-01-28(圣丹斯电影节)/2019-08-29(北马其顿) 片长:87分钟 又名:Honeyland / 流蜜大地之诗(港) / 大地蜜语(台)
初看《蜂蜜之地》,我便被其雅致的故事性吸引到了,说它是部纯纪录式的影片一定是不确切的,《蜂蜜之地》的身后其实存有一个系统而强大的表意结构。
这种结构敦促我反思自己对自然的误读,以及一直以来令我们引以为傲的,那被自夸为“智人”的生活方式,而结论竟也清晰直白:
我们所拥有的,即那些看起来“理所应当”的一切,都有可能是“非正义”的。
导演塔玛拉·科特夫斯卡、卢博·斯特法诺夫与团队耗时三年跟拍了女采蜂人喀迪丝的生活,并最终从400+小时的镜头素材里剪辑出了这部长为85分钟的纪录片。
当然,数字并不能佐证生活的真相,有时素材的庞杂反而会致使失真的绘述。
但《蜂蜜之地》的难得在于,摄影师尽可能捕捉了全面而生动的生活图景,对静态的凝视,对动态的追逐,以及零星点缀的语言,各种质感的笔触合作完成了这部作品的灵魂……
从与蜜蜂打交道的喀迪丝,到试图控制暴烈牛群的邻居一家,再到单纯的静坐与沉思,影像被棱角分明地剪进了影片,不仅还原了土地的节奏,也捕获了静谧的时光流逝。四季轮转之下,是谜语般的生生不息。
此拍摄项目最初的主题是“流经马其顿中心的河流”,但当他们发现喀迪丝的手工蜂箱后,计划彻底改变。蜜蜂成了领路人,让他们得以看到一种更鲜活且更易逝的古老仪式。
喀迪丝所生活的地区被遗弃了七十余年,所以那里既没有道路,也没有电力,整个团队只有一辆能容下四人空间的车,他们用这辆车存放设备和一些食物。
两位导演背景并不相同,对拍摄对象之境况的理解也有差别,他们分头拍摄,并互相约定一旦获取了足以瞥见故事轮廓的影像资料便可停拍。
相较于与人类近似的哺乳类动物,蜜蜂其实并不容易激发人们的共情。
我们看待昆虫的视角更近似于植物,正如我们会对喀迪丝的生活境况产生同情,或是被一只死去的小牛犊影响情绪,却不一定会对蜜蜂的死亡感同身受。
拍摄团队是个“4+2”模式的6人小组,其中的“2”即指两个功不可没的摄影师Fejmi Daut和Samir Ljuma。
他们不仅捕捉了人的境况,也打入了蜜蜂的微观世界,用人的生态交织着蜜蜂的生态,让观众能亲见蜂群之下每一只蜜蜂的遭遇。
后期的剪辑过程也很有趣,因为听不懂当地语言,所以面对着庞大的素材,两位导演只能凭借“视觉逻辑”支配手中的剪刀,把数字影像当成默片去剪。
经剪辑并逐一翻译后,随机生成的话语所呈现的“诗意”震惊了他们,这种非新闻采访式的含蓄为作品提供了诗意的门槛。
比如喀迪丝的母亲说“我出不去了,我现在就像一棵树”。
还有那次关于春天的对话,“你能想象春天来的时候吗?”,很难相信这般诗意的片刻会在喀迪丝的身上自然生发。
《蜂蜜之地》对“自然光”非常忠诚,摄影师更相信自然光线带来的视觉冲击,而不是用人造光打造的翻新艺术。
倘若自然不再作为一种符号传递给观众,那必会抵达一种微妙的情形,那就是观众会被自然的肌理所浸润,在接受其破落真相的同时,又能洞见自然那原始而华丽的衣衫。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全片只调用了一次无人机拍摄,也就是出现在片头的那一段,此外,没有额外的设备,没有昂贵的相机,也没有任何滤镜。
蜂蜜之地,是被摧毁的自然生态,也是喀迪丝被摧毁的生活。
邻居来了又走,留下了一堆烂摊子,邻居家的孩子随父母离去,她对家庭的幻想也因此失去了根基。
严冬中,母亲的过世让她意识到自己的无路可走,如果母亲曾是她留下的理由,那么此后的她却找不到离开的理由。
此外还有消失的蜂群,当她第一次出现在陡峭的悬崖边,似乎是完全倚赖着某种直觉与蜂群完成了神秘的交接。
她的蜂蜜是从岩石中取出的,她身上的人道主义也是惊人的柔和,喀迪丝不曾知晓那些用于“约束人类权力”的虚伪教条,却做到了最好。
而在片尾,这种“采摘”行为再次出现,她从岩石里取出残余的蜂蜜,和她的小猎犬坐在岩石上共同享用。自始至终,都未曾展露那些因为匮乏和穷途末路带来的扭曲面容。
喀迪丝似乎对贫困无感,她近似于我们这些现代化个体所期盼的“出世”形象,即某种受隐居赐福的“迟钝”。
我们将“落后/愚昧”与“精神的安稳”粗鲁地划上等号,误以为模糊的视野会成为绝佳的镇痛剂。
而喀迪丝的存在则例证了这种误读有多离谱,而由此引发的优越感又是多么廉价。
她的生活是一个极简的闭环,照顾蜜蜂,采收蜂蜜,定期去斯科普里的市场瓶装出售她的蜂蜜,而靠蜂蜜所挣到的钱刚好够她照顾自己和85岁的盲人老母亲。
这种极简所造成的有趣现象是,她在乎她所拥有的一切,比如她的蜜蜂,她的母亲,甚至是吵闹自私的邻居。
但凡抵达其身边的一切都在其所注视的范围内,没有任何庞杂的标准能够扰乱她的视野。
喀迪丝是个情感充沛的人,她对邻家孩子的宠溺说明了一切。
荡秋千,教她们照顾蜜蜂,耐心地交谈,她像孩子一样腼腆,同时也拥有保护弱小的本能。
但与此同时,孤独和恐惧带来的愤怒和哀怨,也在她逼仄的生活空间里依序发生。
喀迪丝是一个具备完整人格的女人,只是她会像相信蜜蜂那样相信同类。
而她与邻居的冲突原因非常简单:喀迪丝能够忍受贫穷,但她的邻居却无法接受。
一个有七个孩子要养的游牧之家,本身就隐喻着对土地和自然的过度剥削,这种“笨拙”的剥削是资本运作的燃料,却也是底层人民的无可奈何。
对喀迪丝来说,“持续的和谐”是比欧元更有价值的东西,但就现实来说,邻居一家的未来却注定去投奔那个由资本支配的社会体系。
他们是被雇佣的猎人,而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仅靠蜂蜜是无法填补的。
资本主义本质上就是一个漩涡,它有能吸干和扭曲周围任何人和事物的破坏力。
《蜂蜜之地》用一个女人的生活日常承载了许多庞大的问题,身为欧洲最后一代的女采蜂人,传统教她选择照顾母亲而不得出嫁离家(确有其事,因为她是家庭里仅剩的唯一女眷),而资本又将她剔除到规则之外。
其中很多比对都很有趣,她在市集上得到一把扇子的欣喜,比照其邻居粗制滥造地生产蜂蜜,我们会发现质朴的目光能真正抬高一枚物品的价值,而资本与贪婪只会贬损无价或是空洞地生产数字。
喀迪丝脱离了那些由现代文化构筑出的虚幻形象,“取一半,留一半”,这鲜明的纯粹和契约精神才应是为我们带来启示的东西。
喀迪丝的隐居生活并不代表她是一个可怜而落后的受害者,虽然她在物质层面仍是被欺凌与压制的,却是精神上的难得的幸存者。
这种人性显露其实更像是本片的灵魂,喀迪丝和她的蜜蜂一样,成了这个地方,乃至于整个欧洲的濒危之物。
不过,如果要我在喀迪丝的生活与一个现代人生活之间二选一,我应该还是会诚实地选择现状。
因为很少会有人真的想去从事一项古老的行当,从身体上折磨自己。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无法成为受害者,当喀迪丝的邻居销毁了这份看似简单的契约,喀迪丝失去了她的蜜蜂。
而在我们这个看似安全的社会上,当一些人违背了本该遵守的契约与职责,我们遭受的却是一场浩劫般的瘟疫。
人类太聪明了。
人类又总会聪明到自食恶果。
我们擅长忘记一个被喀迪丝奉行的简单道理,那就是“人类在背离自然的同时也在背离自己的人性”。
可如果人们丢弃了对于生命那最基本的尊重,比如蜜蜂、被称为“野味”的野生动物、近日被抛弃和杀害的宠物、甚至是我们身处险境的同胞,那么生而为人也就没有意义了不是吗?
影片结尾,喀迪丝所面临的可能是前途未卜的流浪,但她的身上却始终拥有某种关于人类的尊严。
从春天到冬天,一个未曾拥有过什么却又显得无所畏惧的女人,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这一次,无论是通过这部影片还是现实生活中的灾难,都是时候重新思索关于“生命”的意义了。当然,不只是我们自己的生命,还有别的生命。
马其顿共和国一个偏远的山村,一抹澄黄点缀起了这片恍惚人烟的遗忘之角。
喀迪丝作为一名女采蜂人驻守在这片山地,靠着大自然的哺育与抱病在床的母亲艰难的生活在这。
如果只到这里我们只会把它当成一部坚持传承“老手艺”采蜜的纪录片,可导演活生生运用千余小时的镜头把这部纪录片拍成这部具有震撼兼具美感的剧情片。
在悬崖峭壁里、在野蜂洞穴中,哈迪丝温柔的将蜂巢带回,小心翼翼的安放在离家附近的墙壁中,她没有使用蜂箱而是最大可能的保持了蜜蜂原有的生活方式。
但游牧一家的到来打破了哈迪丝原有的平静,家中的父亲只知道无限制的索取,想要大量的蜂蜜,想打破哈迪丝原有与大自然商量好的规则。割出森林里所有的蜜蜂放进蜂箱,更没有遵循取一半放一半的传统,哈迪丝艰难的问着自己母亲,你能想想春天来的时候吗,她母亲回答,有春天吗。这是一个长居的农牧家在怎样的绝望中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没想到善意的对邻居养蜂的传授竟然惹来了对自己的灭顶之灾,哈迪丝的蜜蜂接二连三的死去,邻居却总是不以为然。
最后游牧一家走了,母亲也走了,哈迪丝和家中一人一狗坐在山上,这时看着她们开心的相互依偎,我真的为之动容。
整部纪录片敬畏自然,看到哈迪丝亲吻她的母亲、她的蜜蜂接二连三的死掉、她乐观的在市场中售卖自己的蜂蜜都让我泪流满面,她是那么一个心灵纯洁的人,会救起水中的蜜蜂、帮忙拿起池子里的乌龟,她爱惜着每一个生命,也爱惜着自己“所有人都想把自己打扮的飘飘亮亮的 妈妈 我也是”,可能贫穷的不舍得买一个染发膏,但就算是这样她也知道取之有尽。对比开来我们不更像那家父亲么,为了一点点利益,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更在损失惨重之后却选择了相互责备。真的像我们古人说的“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适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上半句“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天地之间,万物自有归属,若不是属于自己的一分一毫皆不可取,我们就是在索求无度的自然中走的太远。
如题。
农村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也不是那么恶劣。善良的哈迪兹孤身一身,母亲垂危,常日卧居病榻;她采蜂蜜、养蜜蜂,对自然的赐予无比感怀,却又被临时迁来的一大户移民冲击了本就支离破碎的生活于是,。生活中唯一的一点和谐——来自和自然共处的那部分——也被利欲熏心的商人和一心养家的农民邻居搞得面目全非。孤独、苦痛,如此不公……
纪录片定是积累了好久的素材,才能剪出平淡中剧情斗转而张力十足的片子。对于这些冲击,也未过渡强化,仍然是生活的样子。
剧组定是知道哈迪兹的母亲要去世,拍摄中“撑到”这一刻,好在未加渲染,但仍然将我们已有的伤悲直接呈现在剧情中。不必如此,但也无可厚非。
《舌尖上的中国》有集讲了一对采蜂人夫妻的故事,每年清明时节之后,他们便会开始在全国各地追逐花期,一年有十个多月奔波在外,说起当时嫁给丈夫时的场景,妻子笑着说,丈夫许诺要带她从事一项甜蜜的事业,她却未曾想到如此辛劳。
前几天看的纪录片《蜂蜜之地》的海报也是如此具有“迷惑性”。纯净没有杂色的天空,飞舞成群的蜜蜂在蜜一般丝滑油亮的暖橘色中围绕在女主人公身旁。甚至的观看的过程中,我也常常沉醉于壮美的风景,忘记这是部历时三年拍摄而成的纪录片,不想承认痛苦、死亡是真实存在而非演员反复琢磨表现出来的。
作为欧洲最后一个女采蜂人,喀迪斯与年迈半盲的母亲居住在马其顿近乎废弃的村庄,贫穷和疾病是伴随她半生的事。她去悬崖上寻找蜂巢,带回家附近的岩石洞内耐心等待蜂蜜成熟丰收,在取蜜时恪守着“取一半,留一半”的准则,再带去集市换取刚好够照料她和母亲两人的钱和日用品。
如果这部纪录片仅仅只是如此,恐怕不会获得世界电影单元纪录片作品的陪审团最高奖,是一户游牧家庭的到来让故事多了冲突性。想要赚更多钱,不愿恪守“取一半,留一半”的准则,这户游牧家庭肆意采收着蜂蜜,甚至连河道上树干里最后的蜂巢也不放过。粗壮的树干可以支撑人在上面走动,却阻挡不了电锯的砍伐。他们养的蜜蜂同时也害死了喀迪斯岩洞里的蜜蜂,两家人起了争执。游牧家庭想要赚更多钱,喀迪斯却失去了生计来源。
连续三年2000多小时的素材让导演可以从容自然地讲述这样一个令人惋惜的故事,与那么多超级英雄题材的电影相比,这偏僻村庄里喀迪斯面对卧病在床的母亲流下又急着抹去的眼泪实在显得渺小,只是这眼泪里藏了太多的委屈和迷茫,每一滴都真实让人揪心。而我更知道,在担心生计问题之外,喀迪斯也关注着那些死去的蜜蜂,这才是她与那户游牧家庭本质的不同。在她眼里,人、牛、猫和悬崖上的蜜蜂,都是同等的生命,因此她会救下一只落水的蜜蜂,会关心烤火的小猫冷不冷,从个体角度描述灾难,体会个体的疼痛,困顿的生活和荒废的村庄没有把她的心思和情感磨得粗粝。
影片想表达的主题其实并不新鲜,关于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物质与精神,老生常谈的话题却是喀迪斯的生活,我不知道摄制组为喀迪斯在村庄旁购置的房子和建立的募捐网站是否宽慰了她,在寒风凛冽,白雪覆盖的村落,她还在等待春天的到来,她还相信春天会到来,一如之前半生的春天不曾缺席。
微信公众号:人生多别离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第三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开幕仪式暨开幕纪录片展播于2019年10月18日18:30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国美礼堂正式启动。
18日早上,书本小记看完了闻名已久的马其顿纪录片《蜂蜜之地》,圣丹斯获奖之后,今年香港电影展上也有展映,再次于杭州见面,摄影师和我们分享了影片的细节背景。十分有意思的是,这部纪录片因为一组新家庭的介入,让电影得以重新解构。
文/东SIR
公众号:抛开书本
2019 IDF 观影从《蜂蜜之地》开始,蜂蜜的甜美和制蜜者的辛苦、“取一半留一半”的生存智慧和涸泽而渔的贪婪、欲望都处理内敛而动人。然而作为一个纪录片爱好者,影片及影片映后带来遐思却不仅于此。 影片开始养蜂母女和后来的土耳其家庭明显在叙事走向有跳跃,映后主持人敏捷的抓住这个问题,并把它抛给了来映后的摄影师。摄影师解释说开始计划的影片是关于养蜂母女的环保题材,突然来了一个土耳其家庭,影片的故事发展就此多了一条线索。母女背景是有事先准备的,而土耳其家庭背景只能根据现场跟拍生活场景来揭示。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去旁听创投,正好是周浩导演在做自己的导演阐释,周浩导演说:“好的纪录片是长出来的。”摄影师的这个介绍正好完美的解释了周浩导演的那句话。
影片在拍摄过程中生长出的土耳其家庭正好丰富了影片,加厚了影片原来的环保主题,假如主创们强行干预,按原计划不理临时出现的土耳其家庭,影片就会逊色很多。纪录片的不干预还在摄影师介绍的另一个故事中得到体现。 拍摄过程中出现了小女孩溺水的一幕,生为两个孩子父亲的摄影师强忍住冲出去救人的冲动,选择了站在摄影机后面。我们先剥去这个故事中的道德部分:小女孩溺水不严重,并且马上就被救了……没有任何事情比生命重要。剥去这个点后,不救人的拍摄经历应该算是纪录片制作中不干预的极致体现了。
映后还出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有观众表扬影片的摄影说画面像油画一样的漂亮,摄影师一脸尴尬的说,他拍出了油画般美丽的画面,然而导演和制片人都不满意,这是他们争吵后妥协的结果。 这点上我是站队导演和制片人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像油画般像风光片般的美丽成了对好电影的崇高赞誉。这不仅是对纪录片还有对所有电影来说的,最好的画面不应该是完全服务于故事内容服务于影片调性的吗?二十多年前贾樟柯导演还是北京电影学院学生时就这样批评过《秋日传奇》,很难想象如油画如风光片般美丽的《小武》、《站台》是如何面目可憎。拍摄和记录底层民众生活的纪录片应该也是一样的道理。 通过这场影片的观影与映后,再对应我们以往的观影体验,顿时觉得IDF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提供给我们看到了好的纪录片,还让我们了解什么是好的纪录片,如何制作好的纪录片。从《蜂蜜之地》开始的IDF观影真的很美好,很期待。
《蜜蜂之地》
导演:Tamara Kotevska/Ljubomir Stefanov 主演:Hatidze Muratova/Nazife Muratova/Hussein Sam/Ljutvie Sam 类型:纪录片 官方网站://honeyland.earth制片国家/地区:马其顿 语言:土耳其语 上映日期:2019-01-28(圣丹斯电影节) 片长:87分钟 又名:流蜜大地之诗(港) / 大地蜜语(台) / Honeyland IMDb链接: tt8991268
鲜黄衣袂点缀马其顿偏乡的荒芜,与悬崖上野生蜂蜜琼浆的金黄相辉映。喀迪丝是欧洲大地最后一位女采蜂人,与抱病半盲母亲相依为命,依附野蜂为生,坚守「取一半、留一半」黄金定律。游牧民族一家突然而至,打破宁静生活的不止是七个孩子与一众牲畜的喧闹,还有疯狂掏尽蜂蜜的贪婪,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肆无忌惮。历时三年静观人与蜂和谐共处的隐世生活,以自然曦光与幽微烛照辉映大地,美得教人肃然起敬。获圣丹斯电影节世界纪录片评审团大奖。
Q:影片开头重点在于刻画采蜂蜜女儿和母亲间的生活,后来土耳其一家人的介入是刻意安排,还是在其出现后去重新解构影片方向?
A:最初我和导演二人拍摄了一年,初衷是作为环保纪录片,拍摄到一半时第二家人(土耳其一家)来到了拍摄地,这就需要我们作出拍摄调整。
新家庭的出现,带来了许多困难,尤其是最初与被拍摄者很难沟通。同时,在拍摄过程中我们也开始思考影片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和内容。一方面希望保留环保纪录片的主线;另一方面希望新介入的家庭能够以更好地方式呈现、融入整个影片。
由于对新来的家庭缺少前期调研,拍摄过程需要不断与第二家人和沟通,并跟拍了许多细节……总之,我们不希望去安排剧情,希望剧情在沟通中自然生长。
Q:影片拍摄历时多长?拍摄团队对故事的介入有多深?因为影片中存在着许多摆拍的画面。
A:总共历时3年,拍摄天数在100天左右。在一些特定的地点(比如集市等)会单独花3~5天拍摄。作为站在摄影机后的人,我还是努力专注于拍摄的影像本身,尽量减少介入,减少受自身情感的影响。比如在拍摄土耳其一家人到来时,为了拍摄牛进村的场景,我与牛保持着十分近的距离;又比如,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面对小女孩溺水的画面,这一没有预期到的突发事件,在远处摄影的自己还是选择了克制。
Q:影片夜场戏的拍摄过程是怎样的,以及拍摄过程经历了哪些有趣事件?
A:夜晚的室内画面采用了自然光(烛光、柴火)拍摄,主要由摄影师和导演共同拍摄完成。拍摄完夜场戏后,拍摄组选择住旁边的帐篷里,十分有趣;又比如,当地有许多小猫小狗,有一次吃饭时,二人为了拍摄室内的动静离开了,当拍完回来时,食物已经被猫狗吃完了。
Q:一些电影摄影画面具有油画的特质,是否和导演的影像观有关?
A:开拍前并没有太多的想法,通过一个月的时间对3年来的素材进行了后期处理。在后期制作后,导演和制片人希望影片更具有自然的痕迹,呈现给大家的影片是剧组进行不断协商后的结果。
Q:拍摄土耳其一家人的争吵过程,是如何完成的?
A:摄影师自己是剧中唯一的土耳其人,他做了许多相关工作,希望让被摄者忘记拍摄者的存在。最后的争吵内容十分真实、没有介入感,那是大量素材剪辑而成的,属于剪辑的魅力。
Q:拍摄完成后,如何处理与影片中家庭的关系?
A:我们依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帮助采蜂女主角在镇上购买了一处住所;此外,也帮助土耳其一家人的孩子申请了助学基金,帮助其受到更好的教育。
影片捕捉到了女主许多细腻的行为,轻抚停在手上的蜜蜂让其飞走、用树叶帮助溺水的蜜蜂逃离、和母亲不断的亲吻等等,这些细腻背后是女主对蜜蜂对自然环境的博爱,对母亲的慈爱。
同时,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也逐一呈现在我们面前,不仅是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也有家庭内部的……
小男孩不满父亲的功利与苛责,离家出走跟随养蜂女游走采蜂,即使最后又被父亲带回家中,但似乎表现着孩童的意识,珍视与蜜蜂、与采蜂女间的情感。
想着土耳其一家子女遍地,养蜂女向母亲倾诉着没有子女的苦恼,母女间的怨恨早逝,唯留略带戏谑的鼓励:“你会找到对象的”,一种淡淡的哀愁缓缓流淌。
影片摄影也十分出彩,大远景、逆光镜头的组接、手持摄像机对捉牛过程的捕捉等等。尤其最后结尾母亲去世后,养蜂女再次来到山崖捕蜂,同样给了一个逆光镜头,但这次陪伴在她周围的不再是土耳其男孩,而是那只一路追随她的黑狗,分享着蜂蜜之地的美味。
映后摄影师谈到,最初影片的主线是环保纪录片,但土耳其一家人的出现,自然生长出了更为精彩的题材,这些题材增添了影片的情感与冲突。正如《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中说的那样:“在观看了这一系列充满含义、情感和矛盾的事件后,理智与情感得到升华。”——Leo 谦
一片叶子就能拯救一只蜜蜂,一户邻居就能杀死一段生活。她哭着对母亲说,如果你是个婴儿,我就把你抱走离开这里。她又对邻居家的男孩说,如果我有儿子,生活会完全不同。能和蜂后制定协议,无法阻止人类贪婪。守着眼疾的母亲,经历太多冬天,便不再期盼春季。离不开蜂蜜之地,仿佛这是宿命,认命而已。——西楼尘
映后整理:Leo 谦 (浙江大学在读)
图片拍摄:戈多
添加微信号paokaishubenxbb加入全国影迷群
这是一部剧情向的纪录片。难以想象导演在海量的生活素材面前,是如何抽丝剥茧,打造出这样一个完整的故事。 一开始,我对并不高清的画质表示疑惑,对比起国内看得清头发丝的纪录片画质来说,它的粗糙确实有些简陋,但又莫名的和广袤荒凉的漠土之地、和漆黑房间内油画般的画面相得益彰。 3.7日接连看了《何以为家》和《蜂蜜之地》,主题并不相同,但都让我看到了一种不同的生活。当生存成为一件难事,他们身上的理性就更加闪耀了。 蜂蜜之地里,除了敬畏自然的主题之外,我还看到了很多。可能这就是生活吧,不像剧情电影那么主题鲜明,生活就是这么错综复杂。 里面对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值得玩味。有一个细节是他们在集市上看到摔跤比赛,回来之后小孩子们就开始互相摔跤。儿童的模仿能力是无比强大的,所以会有那些模仿小猪佩奇模仿地惟妙惟肖的帖子。教育恰恰又是从父母开始,这又可以延伸到阶层固化问题… 儿子维利完全赞同女主“留一半,取一半”的理念的,但是当他试图劝他爹时,又是什么结果呢?只有反驳、责骂、强迫劳动。而这个父亲和收蜂蜜的商人还有这样一段对话:“一年一个孩子?” “一年一个,孩子就是希望。”这个片段又可以想到《何以为家》中,呼吁没能力养好孩子的父母们不要再生了。生育和教育,完全是两码事。这样的生育,就像扩散病毒一样,带给孩子灾难,带给父母灾难、带给国家灾难。
再记录两个美好的画面:女主荡秋千欢呼的时候、女主和维利爬山的剪影,一个是动态美,一个是静态美。
导演一定有巨大的素材量吧,可以把纪录片的素材剪得跟剧情片一样精彩,素材足够撑得起细腻的叙事节奏。这个女人在镜头前太真性情了,有着非常美好的人格,让人不自觉地为她担忧,为她难过。
大自然如此地公正,她即无私又严厉。而人类,也曾经如此温柔坚强地活着,做为大自然的一员。// 看完了想养蜜蜂,想要住在小山村里。
选了这部做首场电影真是太好了。进影院之前,我十分担心它会不会像《人生果实》那样试图贩卖给我一种生活样本,但我的担心完全多余。主旨非常简单,就是苦楚与甜蜜,人生苦多,蜂蜜甜美。但每个镜头都像拥有呼吸,克制而纯粹,一如那一罐罐蜂蜜。我们长久地凝视一个人的脸,仿佛目睹一桩神迹一样地凝视一张脸,我们突然理解了那种苦与甜,理解了那些孤独和陪伴。我突然理解了,凝视这张脸,就是在凝视我自己。
孤独的喀迪斯是一位住在马其顿山谷间的养蜂人,她和蜂王约定:「你一半,我一半」,靠着与自然和谐相处,喀迪斯的生活也还过得去。但突然闯入的牧民一家却打破了宁静,他们带来了孩子的欢笑,也带来了人性的贪婪。喀迪斯慷慨地教授他们养蜂技巧,却因为他们不断的索取,导致自己的蜜蜂没有食物死亡,冬天将至,喀迪斯和卧病的母亲将如何熬过冬天。这是今年看得最好的纪录片,略过头顶的的飞机,漫天飞舞的蜂群,染黄天空的夕阳,敬畏自然的养蜂人,平静朴实却充满力量。
从前面的欢歌跳舞、荡秋千、听广播音乐,一片生机的蜂蜜王国,到最后的蜜蜂死掉、人去楼空、孤身寡影,生活瞬息万变,Honeyland并无甜蜜。老母亲的离去,把银幕之外的我彻底击溃,要知道这是纪录片啊,孤苦老人是我的软肋。“经历太多的冬天了,你想象过春天的来临吗?” @第22届上影节
养蜂人一直是我心目中最浪漫的工作,因为感觉上是一年四季追着花儿跑的,永远生活在鲜花盛开的地方。但是也有这样的养蜂人啊,人群和蜂群都在春天嗡嗡来到,留下甜蜜也留下螫痛,天气冷了就去温暖的地方寻找新的花儿……除了追赶春天的养蜂人,也有等待春天的养蜂人啊
她无微不至地照看着奄奄一息的老母亲,嘴上偶有小抱怨内心却不舍母亲连续的亲吻;她用善意迎接了突然闯入的邻居一家,被破坏了赖以生存的蜂蜜之地却依然疼爱着每一个顽皮可爱的孩子。她也染发爱漂亮,她也爱小猫小狗,她虽为没有后代而惋惜,但深深爱着她的蜜蜂。无线电接通了电台,飞机越来越频繁地划过天空,现代文明似乎慢慢进入这片荒漠,但女养蜂人用最质朴善良的心守护着毫无杂质的人生,无论灾难丰收还是生离死别,再多难熬的冬天也会迎来春天。呈现出强剧情却无比真实的纪录片,展现着极其动人的人文与自然之美。上影节第一部五星送上。
自然光真美,焦糖色,黄灿灿,是蜂蜜的颜色,是阳光的颜色。人在自然里好渺小,终其一生,不过也是在酿造自己的蜜。
看到几度哽咽。导演映后会结束,和导演擦身而过,礼貌性但也是真诚地表达了对片子的喜爱。他说要尝尝他们带来的蜂蜜吗,我就笑了。
导演说找到这位女养蜂人拍纪录片,原计划是三个月,但是延长到了六个月,然后这一家牧民闯进了她的生活,最终这片子拍了三年。故事的连续性和戏剧性强的不像纪录片。肆意的掠夺和无尽的贪婪,最终都会反射到人类身上,只有懂得敬畏大自然,才能共存。冬天总会过去,春日到来,在灿烂阳光下的广袤土地上,愿这个女养蜂人能够继续坚强而温柔地生活。
最近读《人类简史》让我变得谦卑,不再觉得现代生活有多么优越。在honeyland里,自然的惊人之美和Hatidze迫切要去守护自然和谐的那份温柔真让人眼红,然而她也没有远在另一个世界,Hatidze和邻居的小孩、和母亲、和她的猫、她的狗已经足够让人做感情的投射。冬天开始的时候,我的眼泪就没停过……母亲去世后,她坐在母亲曾经睡过的床铺上,轻声与猫聊天,这一幕好像是写给我的预言,好比在泪腺里投了一颗原子弹。
一片叶子就能拯救一只蜜蜂,一户邻居就能杀死一段生活。她哭着对母亲说,如果你是个婴儿,我就把你抱走离开这里。她又对邻居家的男孩说,如果我有儿子,生活会完全不同。能和蜂后制定协议,无法阻止人类贪婪。守着眼疾的母亲,经历太多冬天,便不再期盼春季。离不开蜂蜜之地,仿佛这是宿命,认命而已。
有点不如预期,因为它的优秀太意料之内——细腻感性的女性视角与功利粗暴的父系外来者碰撞;让拍摄对象忽视镜头存在的关系处理;编排剪辑不藏修饰痕迹、大胆选择偏剧情片的剪法,从而达成多面向的冲突捕捉与情感呈现。失手的两个地方:两户关系恶化的转折过渡稍快、现代化带来的对峙没有更深挖掘。而这也导致这部作品看着非常朴素、宜人,却又容易让人最终淡忘了主人公生活中真正的痛苦与绝望。
圣丹斯大奖得主,女采蜂人的孤独小世界。导演用三年时间营造信任,让拍摄对象完全无视镜头存在,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坦露了出来。生活如蜜,留一取一,既是影像记录也是完整故事,这样打破剧情片和纪录片分界的电影太难得~人要敬畏自然!
NDNF看到现在最喜欢的一部,美得像一首诗。两位导演在映后表示他们至今都与片中的女养蜂人保持着联系,并用该片获奖拿到的奖金为她在附近的村庄里买了一栋房子。另外还建立了一个募捐网站,每位募捐者都可以收到一小瓶来自honeyland的蜂蜜。银幕内外都是满满的真诚和温柔。
用三年时间安静地陪伴与记录,广袤天地间的营营众生何其渺小,毁坏力却又如此惊人,若不顾自然法则、不敬自然力量之威,短视无知的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最终只会将灾难引向人类自身。女主真是一个太可爱的人,善意调侃母亲,善待珍爱动物,富有童心,热爱生活,与蛮力掏空资源的邻居显然早晚交恶,拖家带口的邻居一大家子以及搬空的村庄可以深入想及马其顿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貌似田园风光的背后,是各种人为破坏生态的荒凉。摄影和构图太赞了,室内打光宛如油画,室外逆光如剪影。
#22SIFF。几乎完美。3年2000小时的素材才会有这样的从容与紧凑。
你们说四个春天拍得好的都来看看人家怎么拍记录片的……
SIFF飞机划破蔚蓝天空,卡车带来热闹邻居,旧土最后的采蜜人盼来了久违人间味道;取一留一是大自然恒定的法则,却被闯入者的贪婪欲望点点侵蚀;看似是大家族的热闹团结被互相埋怨覆盖,更在即使吵架拌嘴却也相依为命的母女面前相形见绌;白雪皑皑的马其顿平原用自然的惩罚送走入侵者,只留下春天酿下的甘甜蜂蜜,让这故土的坚守者继续盼着春天的来临。
原来人老了以后是分不清哭和笑的,哭的时候像笑,笑的时候像哭。拍摄一部纪录片,等待比捕捉更有力,捕捉是瞬间,等待是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