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呈现的个案看起来是如此特殊而少见(施虐者拥有极大权力与地位,施虐手段极端,这两点决定了同等程度的暴力行为稀有),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可供日常生活参照的内容,相反,它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首先,任何经历过暴力的人,无论暴力的程度和类型如何,都会从中观察到一些熟悉的影子。更常见、多发的施虐案像是这部片子的温和版本。
其次,出于保护年轻一代的目的,我认为人们应当了解作恶,尤其是针对女性的恶可以达到什么程度。施虐行为本身具有成瘾性。被忽视和纵容的罪恶不会止步于温和,只会愈演愈烈。
第三,这部片子再次提醒了我代际隔阂值得注意。无论是做研究还是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发现很多人难以理解,觉察他者的痛苦和面临的情境。
我曾认识一个女孩,她的第一个男友就是玛丽莲曼森的粉丝,四年之后,她从一个少数族裔的“优等生”,变成了及格门数不够,差点延毕,被人绕路走的“异类”,而这当然不止是因为成绩问题。看这部片子时,我时不时就会想到她。我们是大陆最早一批在“网络”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但男性和女性所接触到的,却经常不是一个世界。深重的厌女文化、种族歧视以图像的形式冲击着他们,除了精心包装后,看起来很fancy很cool的曼森摇滚,还有更赤裸、更直接的性暴力以AV的形式存在。而模仿,最为容易。这使得年轻女性,面临着上一代难以想象的危险。
昨天我啃完了Evan Rachel wood的《浴火重生》生肉,在我的中学时代,我是曼森的狂热粉丝,我把曼森的每一张专辑以flac格式存在录音笔里,在上学的路上、在睡觉之前、在写作业的时候我都在听着曼森的低语。 我那时候觉得他反基督的模样很酷,和18岁的erw一样,认为他模仿纳粹是一种反讽,一种艺术,而纪录片告诉我Brian Warner在床头写着杀了所有犹太人,用纳粹的鞭子伤害犹太人erw,不论他叫Marilyn Manson还是Brian Warner,他只是用那些东西为自己的恶行包装。 我曾经最喜欢的歌曲是I don't like the drugs but the drugs like me,实际上他对drugs当然是爱得不行,拿药物控制erw和更多受害者的饮食睡眠。 twiggy回到乐队曾经是我和贴吧网友们津津乐道的一段故事,而纪录片中erw表示是twiggy的回归导致了她更大的痛苦,曼森需要向一起创造乐队的twiggy证明自己不是个在乎爱情的人(事实上erw很可能无意识地仍然美化着她们的关系),需要更猛烈地虐待伤害她。 很多年前我在贴吧看曼森乐队的疯狂往事盘点,我只当作乐子,erw纪录片里插入的曼森自述如何捆绑虐待他的乐迷,我都看过,当时一笑置之,我看过记录erw被强迫的mv,那时我觉得曼森与这个戴着heartshaped glass的女孩是一对疯狂的爱侣。don't break my heart,or I will break your heartshaped glass,他不只要打碎她的眼镜,他给她打158次电话,每打一次就割伤他自己一次,erw只能被操纵着回来,成为他的木偶。 我重新看了曼森的一些mv,看完《浴火重生》,我感觉我在反思我全部的青春期,看着evan Rachel wood 和其它受害者的抗争,我感到我很需要拔除一些Marilyn manson的余毒。
伪纪录片一年后迎来重大反转,当初被ERW连哄带骗跳出来指控曼森的同党之一Ashley Smithline不但撤诉,而且提供了一个宣誓声明,说这部片子的两个女主ERW和Illma Gore拉自己入伙,强行洗脑并帮她设计台词,策划联合指控曼森。现在她承认当初提供的虚假指控只是被这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MeToo运动开始时的确令许多女性有了勇气分享自己受虐的故事,但是很快就被一些心机人士绑架,因为一段时间里“受害者”的身份可以带来更多名与利。MeToo也被这些人领上“不看证据就相信所有女性”的歧途,太遗憾了。
She’s so brave. They are all so brave.
谈恋爱,耍朋友,养女儿的人啊,都应该看看这个啊Manson 真的是pua 高手
剧组和巡演里无作为的人也应该被prosecuted
她有句台词我记得很清楚,“Some people chooseto see the ugliness in this world,this disarray,i choose to see the beauty...”,现在再想意味深重
打一星的是什么心态…无法理解I STAND WITH EVAN.
Have conflicted feelings.
Kneeler那段窒息了。行过死荫的山谷。
@星期三,of course it felt like a show to you if the only part you could relate to was her relationship to her parents. BTW it's not creepy, it's criminal.
Manson go to hell
Evan is so brave. 非常值得高共情力的人们观看的一部讲述精神虐待的纪录片。受害者在经历精神操纵和虐待时难以自救,是因为那时她们已经因为长期的mental abuse和sexual violence而丧失自我意志,这也是为什么往往受害者要花上7年甚至10年的时间才能意识到,这是【操纵】。离开以后,她们还要经历漫长的PTSD、受害者有罪论,以及明显有偏袒的社会结构性的对女性的质疑。曼森应该是 自恋型人格障碍+重度厌女症+法西斯崇拜者。
碰到这种极端例子还是少数(也许并不)。当一个普通人的价值观大面积被另一个人所影响,一开始可能是正向的,但也是危险,谁都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会走进一条狭隘阴暗的小胡同。希望通过这个片子能让更多人了解一下精神操控是怎么回事,这样将来你自己“当局者迷”的时候也许心里能潜意识的立一个flag。
令人心痛的一部纪录片,有privilege的女明星面在面对有权势男人的煤气灯操纵、家庭暴力和性暴力也很难走出来,甚至走出来后还要面临施暴者的威胁和骚扰,对普通女性来说更是困难了,所有荡妇羞辱的媒体、把争吵暴力当作爱的父权家庭、谴责受害者浪漫化性暴力浪漫化18岁犹太少女和37岁na*zi崇拜者的浪漫关系的社会以及默许暴行的亲历者纵容了这一切,#玛丽莲曼森怎么还没被捕 只是人家能改变法律我们这边提都不能提捏🤷♀️顺便这莫名其妙的1.8%一星是玛丽莲曼森的滚妹粉丝打的是吗😅当时ERW终于指名的时候我还记得有多少滚妹忙着给曼森洗地呢😅
#SUNDANCE22 DOC19 完整的是两个部分,圣丹斯只放了第一部分。Evan的勇气让人敬佩,不管是谁经历了这么可怕的事情,还能够重新站起,为同样正在遭遇痛苦的人发声,避免这些人遭到伤害,是多么难能可贵。凤凰法案的修改就是发声的实质结果,我愿称呼她为战士。最后,正义终会到来:I stand with all the survivor(很想给五星,For Evan,但从这第一部来说,还是不够的,所以先留一个四星,期待第二部)
曼森在摇滚界的地位和他人数众多的狂热粉丝 可想而知让他被逮捕比登天还难 同样被控诉的应该还有当年参与Heart-shaped glasses的所有工作人员 木头姐几乎以一己之力推动了凤凰法案 希望能有更多的teenager少男少女 早日走出被pua和煤气灯控制的阴影
我一直只是知道她经历了很可怕的性别暴力,此后一直作为活动家发声 但是没有料到是这么traumatic的经历。看到她声援Amber Heard以后几乎百分百相信了Heard的控诉,只有survivor能辨认出另一个survivor(我只在最初的报道时愚蠢地选择了相信德普,我为我的厌女症表示最深的歉意,庭审深入我越来越支持Heard,她的叙述实在太真实)。何况德普和曼森是铁哥们儿,作为一个如此恶劣的predator的铁哥们儿,一个在他被指控,证据确凿的时候都没有发声断绝关系,甚至对受害者表示一些同情的人,他自己一定也差不到哪儿去。
Evan is so brave and powerful. 可怕的是这种abusive relationship在普通人中其实也很常见,加害者往往能get away with it,而受害者却要承受各种痛苦怕报复不敢站出来。即使勇敢站出来甚至有时会被旁人指责。所以法律和社会到底保护的是谁
很早就知道Evan,在一部不起眼的电影里,她像一颗明星般闪亮。也知道她和曼森,那年我也19岁,信了美女钓上有钱老男人的媒体编排。多年后她在西部世界再次出现,才发现原来很久没看到过她。直到这部纪录片才知道这期间发生了什么。她那么优秀,比她俗气多了的Blake lively 多少年前就是顶流了,她却沉寂这么久。这不是一个人渣的问题,是系统的设置。席琳迪翁是个例,Evan 才是常态,想想Lolita,爱泼斯坦,甚至晚晚,这种老男人围猎小女孩的恐怖故事要上演到几时。内心强大阅历丰富如余秀华都躲不过被男人煤气灯操纵,对外还要制造恩爱假象,不用说十几岁的女孩。如今再看西部世界对Dolores有了更深的共情和理解,这不就是Evan人生的真实写照吗,一个被设定为无知的sex toy的觉醒之路。
看Johnny Depp和Amber Heard打官司的新闻及周边找到了Evan这部纪录片,近年来gaslighting和grooming已然变成了热门词汇,cancel culture并没有真正的cancel掉那些有权有钱的abuser。Evan曾经说过再成熟的18岁少女也成熟不过37岁的成年男性,前一段时间看到网友讨论Aaron Taylor-Johnson和Sam Taylor-Johnson的关系看起来也不太正常(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Aaron18岁Sam42岁)。Abusive relationship往往比我们想象中的更普遍、更可怕,极少数勇敢发声的受害者甚至可能获得适得其反的效果,我相信Evan的所有陈述,学会在初始阶段迅速鉴别出red flag赶紧跑才是最有效的自我保护。
这个叙述感觉有点奇怪但完全不会影响内容的触目惊心,历年来在八卦新闻中看到的内容只是故事的表面,怪异酷反叛等形容词掩盖的是真实的操控与伤害,流行文化与好莱坞的模板化cast有不可逃避的责任。而Evan Rachel Wood自身的意识、反抗、揭露的过程叙述起来,每一步都有巨大的阻力和难以想象的痛苦,哪怕她已经是很有名的演员。而有无数暴力事迹证据的Marilyn Manson好像啥事没有还在反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