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

科幻片大陆2020

主演:张译吴京李九霄魏晨邓超欧豪邱天周思羽刘显达石昊正

导演:管虎郭帆路阳

播放地址

剧照

金刚川 剧照 NO.1 金刚川 剧照 NO.2 金刚川 剧照 NO.3 金刚川 剧照 NO.4 金刚川 剧照 NO.5 金刚川 剧照 NO.6 金刚川 剧照 NO.13 金刚川 剧照 NO.14 金刚川 剧照 NO.15 金刚川 剧照 NO.16 金刚川 剧照 NO.17 金刚川 剧照 NO.18 金刚川 剧照 NO.19 金刚川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7-10 04:38

详细剧情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为在指定时间到达,向 金城前线投放更多战力,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武装悬殊的情况下,不断抵御敌机狂轰滥炸,以血肉 之躯一次次修补战火中的木桥。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在暗流涌动的金刚川上徐徐展开......

长篇影评

1 ) 《电影就是电影,本就应该高于情怀》

一部没有人物塑造的电影

昨晚强撑着胃疼看完了据说不错的管虎新作《金刚川》,撇开所谓视角而言,最大的感受就是同样的素材出现过十次以上。

其实对于管虎还是有些期待的,毕竟他和张元、娄烨一样,是自己最早接触现实题材的学习对象。电影分开了几个篇章,具体篇章已经记不住了,讲真,以自己的电影记忆,难得出现一部难以记住的。但是无论是是哪个篇章,除了熟悉的演员之外,就角色而言,根本立不住,人物没有发展的过程,“为什么而来”“为什么而去”都很模糊,邓超生气就讲江西话难道就因为他是江西人?高地话务兵冲到桥前冲锋枪扫射只为赴死?魏晨只是修桥,承诺的烟草有没有前因后果,最后人去哪儿了?飞行员希尔那顶牛仔帽是个啥意思?关磊(吴京)为什么要和张飞(张译)换炮位,其实可以理解,但是要不是不够深刻就是过于勉强,只能强行理解?女话务员彼此知道名字,那句对岸见有些深刻,一直等着后面的发展,可以并没有?

在结构上勉强可以看到《敦刻尔克》《1917》的影子,就视角而言,没毛病,战争没有对错、正邪之分,都是对生命的荼毒,但是同样的素材放个十遍八遍就过分了啊,切景别、机位我还舒服点。同样是两三天的时间、同样战况紧急,高阶和低阶就一目了然了,十万火急不是反复强调命令,毕竟这是电影,而是气氛、节奏不停的渲染。

看完直接对标的就是南斯拉夫《桥》,早起国产《英雄儿女》,完全找不到对标点。

全片张译的演技那不用多说,毕竟很大篇幅给了他,也是这部电影唯一的亮点了吧。但是、但是、但是,那个美国飞行员啥意思,战争相对视角可以的,那顶牛仔帽直接把我带进了喜剧氛围,飞行员来自西部?还是这是飞行员的常态?不是很明白。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她…英雄值得缅怀、记忆、信仰,毋庸置疑,但不希望他们成为消费品。

2 ) 奇观取代思辨,神话取代历史

《金刚川》这部以三个月的“中国速度”造就的命题电影,还是不免沦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豆腐渣工程”,如同电影里那条看起来不甚湍急的河流(以至于魏晨扮演的工兵连长需要向欧豪等人提醒不要渡江,河里有暗流)和那座不符合力学也不呈现任何修桥细节的木桥,声势浩大,不经推敲。

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这部电影——作为主旋律叙事的《金刚川》和作为历史叙事的《金刚川》。

一方面它的确彰显了主流一线创作者加入主旋律电影创作后,能够在叙事技巧、技术奇观和票房号召上为其披上新外衣的本领,成功将政治宣传话语与大众娱乐消遣捆绑,输出统一指定下的意识形态价值观。

另一方面,在这个即便有真实依据(金城战役前的造桥修桥事件)的故事里,大量的人物和情节也是虚构出来的。当抗美援朝的真实历史进入这个戏剧性的情境里,又要在当下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的节点召唤起集体的历史记忆与精神认同,它又不得不陷入了某种自我消解的境地。

《金刚川》有四个分段:士兵、对手、高炮班和桥,三个主要视角:李九霄饰演的步兵刘浩、美国空军希尔、张译饰演的炮兵张飞以及三次重复叙事——从1953年7月12日下午到隔天这一整段特定的战斗时空。

这是一种“多声部的复调结构”,既是一种在有限的创作时间里为应对完成任务,三个导演采取的讨巧式的创作方法,也在有意与无意间以多重复述达到对讴歌英雄战士、渲染爱国情怀的强调与强化效果。

“多声部复调结构”在电影的叙事结构里并不少见,特别是在悬疑类型里。《金刚川》的这种结构在视角运用上交叉重叠,也实在不够精巧,三个章节似乎更应该各自保持一种主体性与独立性。

比如在第一章“士兵”中,李九霄的步兵视点被分散太多,他应该承担的是类似《1917》英国士兵或《索尔之子》索尔那种近乎占据绝对个体位置的角色功能。张译、吴京组成的高炮班也可以不在第一章与第二章正面出现,甚至可以清除他们面孔的存在,第三章再登场,或许会让这种悬念与分晓的策略更有张力,在结构美学上也更干净利落。

不过通过这种结构形式达到的叙事效果在本质上是没有改变的,因为只有到最后,我们才能知晓这场战场事件的全部面貌,才能知晓所有人的命运与结局。

当李九霄通过望远镜望向桥面上的魏晨和张译,我们是难以察觉的,到了第三章,我们才得以清楚确认他们的关系身份,也才得知此刻的“关磊”吴京已经壮烈牺牲;当高炮班看到榴弹炮远程轰炸桥体,轰炸位置射偏至山林时,我们又得以再度去回忆起第一章里步兵连在山林中经历过的一切;当美军飞行员希尔遭遇炮弹的最后一击时,只有到后一章,才看到张译是如何在断手断脚的情况下拄着拐杖艰难穿过玉米地,到前方炮台向希尔射向最后一弹。

因此,“多声部复调结构”让我们观看了三次战斗的全过程,目睹了四次壮烈的高潮,交代性字幕也一次又一次显现,它看起来是如此笨拙和多此一举,但也让这场战斗的惨烈程度与英雄战士们的壮烈形象愈加突出,愈加加深我们在观影时的心理印象,“多声部复调结构”成为了一种服务于宏大意识形态话语的强化型结构。

罗伯特·罗森斯通在《影像与文字中的历史》中指出:“每一部影片通过讲述一个单一的、线性的故事,服从一种本质上单一的阐释,从而将过去压缩进一个封闭的世界。这种叙事策略很显然否定了历史的抉择,摒除了动机或起因的复杂性,并且消除了历史世界中所有的微妙之处。”《金刚川》的“多声部复调结构”最终也归于一种单一、精确的叙事目的:它没有敞开更广阔的探讨空间,只有一个进入历史的视角、一条引导大众情绪反应的路径。

在面临如何阐释历史与构建认同的问题时,《金刚川》如同《我和我的祖国》的处理方式,都以集体的仪式化场景作为精神召唤的机制:《金刚川》结尾,志愿军战士一同冲过“人桥”,镜头逐渐过渡定点到一座象征性的英雄纪念碑;《我和我的祖国》的每个单元也以历史节点的重要时刻作为结尾,如开国大典、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阅兵仪式等,最终是为了触发集体的情感认同与价值观认同。

从复调结构落点到集体仪式,《金刚川》利用这套叙事策略,相当成功地完成了这次影像宣传的任务。这里的场面调度成为一种政治话语的调度,这里塑造的英雄图像也成为一幅宣传活动的绘画:镜头定格了烧焦的刘浩与张飞如英雄雕塑般的躯体,遍布硝烟的战场变成祭坛,促使我们再度去崇拜、缅怀英雄。

这两个英雄战士延续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初期电影的英雄人物脉络,但复调结构使得这两个人物厚度单薄许多,尤其是李九霄饰演的刘浩,他与通讯女兵暧昧不明的情感线索,刻意到似乎是为了补充构建完整人物所硬塞的手笔,抑或是为了呼应、平衡张译与吴京之间篇幅过重的师徒情与兄弟情。

刘浩目睹了连长与通讯员女兵的牺牲,张飞目睹了吴磊的牺牲,然后志愿军战士小胡又目睹了刘浩的牺牲,史密斯目睹了同伴希尔的死亡,并以上帝视角见证了这场战斗的全景与“人桥”的存在。群像的视点一步步承接落点交棒到小胡和史密斯,一个中国人和一个美国人,成为这段“历史存在”的最终见证者与记录者,同时以现在的“画外音”出场叙述过去。

同样电影也非常粗暴地把两个美国空军飞行员拆分成两种绝对立场。比起用“西部牛仔”、用疯狂的“施暴者”形象来脸谱化希尔,通过这场战斗对和平获得某种自省意识的史密斯其实也是更严重的脸谱化设计,这是用“我”的臆断去捏造“他者”的战场话语,去替代“他者”的战场位置,比如《敦刻尔克》就没有出现任何德军的内部视角,采取这种相当浅薄层面的平衡策略。

《南京!南京!》的焦点是一个不主动加害、观望屠杀而充满负罪感的日本士兵,《金陵十三钗》也聚焦一个从酒鬼转变为救助中国人的美国神父,《八佰》则要借助隔岸的观众与上空飞艇的外国人视角来补充诠释整场四行仓库战役,好像国产战争片一定都要通过一个满足自我想象的外部视角才能完成对内部历史的书写与分析。

《金刚川》也如同“我和我的”系列等新式主旋律电影,用微观史学的模式,用生动且深刻的事件案例去重述或提喻宏大历史,借用历史学家娜塔莉·泽蒙·戴维斯的话:“在微观历史中,电影可以展示——或许,更准确地说是推测——过去如何被体验并且发生出来,以及其中重要力量和重要事件严谨的在地体验和细节。”遗憾的是,《金刚川》最终还是无法提供确切的路径让我们进入70年前的朝鲜战地,让我们理解1953年这场战斗的深层肌理与内在意义,我们无法清晰看到历史的真正脉络与英雄的真正在场,从而体认这份胜利,思考这份胜利。

《八佰》里有面对四行仓库战役采取不同态度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从仓库内部的战士到隔岸观火的百姓,以形成不同意识形态交杂的场域与复杂人性的变奏,那些无名英雄甚至不是被一股纯粹的爱国主义所感化。《集结号》还有对战争与人性关系的思考,还有谷子地为揭开“集结号是否吹响”这一悬念的苦苦追寻,它还是试图去厘清与探索历史真相的,不管以何种方式。

《金刚川》则以历史改编的名义,以战场的戏台魅力,让折射出来的这一场抗美援朝战争面貌愈发显得模糊 不清,在银幕上成为一种专断的、自我抑制的空洞的能指。

肯定有一部分观众在这一场虚构中得到了享受与高潮,在这一场虚构中获得了认同与感召,当战场奇观取代了思辨,当英雄神话取代了历史的完整真相,当单一的意识形态取代了复杂交错的现实,这种书写历史的方式必定无法征服所有人。

《金刚川》好比是退回到“十七年”时期的中国电影,退回到冷战思维的创作逻辑。它就是当下特定时期的宣传产物,在官方指定的语境里,准确答题,在战争电影的范畴里,早已偏离。

原载于【深焦DeepFocus】

3 ) 借《金刚川》再论复调式结构

战争电影一直担负着诸多使命,《金刚川》也是如此,反映的是当下的政治文化。影片从拍摄到上映只有短短几个月,并在宣传上起到某种微妙的效应:如果拍的不好,就会出现“时间有限,情有可原”的论调,如果成品还不错,则会被赞为“奇迹”。总之正反都能说。我无意追认到底有多少因素导致如此仓促的拍摄周期,何况影史上短时间内完成的杰作也有不少。归根结底,制作周期本质上与作品质量不成绝对正比,而作为观众,只需关心摆在面前的作品。所以,不必过多进行意识形态分析,也不必拿制作周期推托,单凭电影语言本身,《金刚川》就很难说是一次美妙的观影体验。

一直以来,在谈论电子游戏的时候,我总是乐于对标一些电影领域的美学现象,但谈电影时很少会提到游戏。一方面是从电影影像到游戏影像,至今仍是一条单行道,电影语言深切影响着游戏的表现手法,但反之并不如此。另一方面是读者群体的不同,影迷远远多于玩家,拿游戏举例常显得有些不明所以。但这次看罢《金刚川》,可对我而言,这部主旋律抗美援朝影片最合适的参照物,恰是几个月前引起轩然大波的游戏巨制《最后生还者2》,除此之外,我实在想不到其他时间更接近,受众更广泛,印象更鲜活的例子了——即使两部作品从主题立意、人物和故事上完全没有一丁点关联。无他,二者都运用了相同的复调叙事结构,且均以此为最显著的美学特征。

剖析《最后生还者 第二部》

当然,也许不少人会联想到《敦刻尔克》,但它的可比较性其实并不比《最后生还者2》来得多。《敦刻尔克》在内核上是与《金刚川》完全不同的叙事策略,对时空结构的设计和最终的表达目的,都与本片是两种建构思路。而《最后生还者2》无论是外在的戏剧结构还是所选择表现方式,都与《金刚川》如出一辙。包括其结构性问题导致的叙事崩陷,也摇身变成另一种形态全面侵蚀本片。如果说前者是因人物与主题的失调,以及对玩家代入性视角的考虑不周,导致复调叙事没能达成相互阐明主题的效果,那么这部电影就是对事件素材想当然的重复利用,以及凌乱不堪的视点选择,破坏了完整的表意系统,致使叙事从内部瓦解。

《金刚川》与游戏的另一个共同点,是得益于后期调色赋予的绝佳影像质感,外加张译极为精彩的表演。影片整体上的对比度、饱和度,甚至是夜景镜头的噪点和数字摄影机的拖尾,均赋予了一定的视觉魅力和对真实的切身想象,就像《最后生还者2》在逼真的演出及场景之上,又全程添加了胶片滤镜那样。因此在最表面的感官体验上,影片基本是无可指摘的。而张译的表演,是叙事层面最亮眼的存在。他自带抢戏光环,只要入画,就必然会吸走我们的眼睛。他对人物的深刻理解、情绪的精确把握,体现在生动变换的眼神、气息与语调,以及敌机到来时微微抽动的耳朵上。这是难得一见的好演员,似乎也只有他能让那些浮夸的台词显得不太违和。

但视觉滤镜终究遮掩不了文本、群像、调度与整体风格的匮乏。于是,面对这部电影,我不得不再次谈起复调叙事结构。自巴赫金从音乐界挪用这一概念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又被引入到电影叙事理论中以来,复调结构已成为五种常见的电影结构模式类型之一。它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同时也是一种风险较高的表达手段。这种手法打乱了传统叙事的因果次序,由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影像单元组成,以便有效处理充满矛盾的复杂事件材料,因为这样的事件材料往往需要展现不同立场、不同意识的各方视点才能被清晰表述,才能充分彰显主题的深刻意义。常规的独白式叙述在这样的素材面前,往往不够有力。

复调叙事不等同于非线性叙事,虽然它时常展示出非线性的特征。诸如《化身博士》《双面玛丽莲》《最后一班地铁》这种宏观上的线性叙事影片,因为其中蕴含了不同独立主体间的多声部对话关系,比如博士与变身后的邪恶自我的对话,童年诺玛珍与成年梦露及心魔诺玛珍的交锋,亦或戏中戏反映出人物情感后设式的映衬。这些都符合米兰·昆德拉论述复调“各声部缺一不可,相互阐明,相互解释,审视同一个主题,同一种探询”的定义,均可归为复调叙事,即在整体上构成一种矛盾的心灵复调情感内涵结构。可见,无论是戏剧层面的视点切换和非线性讲述,还是文本层面的各意识主体间对比性对话关系,复调结构的艺术价值,在于作品内部的互文性涵义功能,所揭示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内容。

而当我们将以上三部影片,纳入到《罗生门》《公民凯恩》《罗拉快跑》《暴雨将至》等一系列作品构成的广泛影像体系中考察,更会意识到所谓复调叙事的结构性问题,本质上首先是内容的问题。就像昆德拉、卡尔维诺、莫言和残雪的小说那样,复调结构根本上指的是一种复调思维,是作者不再借用创造的角色和事件来发表观点,而让角色或事件以各自不同且平等的角度说自己的话。正如前文所述,只有在面对非常特殊的叙事材料时,作者才会选择以复调的方式来承担思想的表达,或者说达到了一定复杂性的叙事材料,才决定作品必然以复调的方式去呈现。

这种思想表达当然依旧是作者的主观意图,但在执行过程中显露出对人物事件的“放任”和“失控”,是文本在重新组合之后产生的矛盾性、对话性、开放性和未完成性所形成的艺术魅力。简而言之,《最后生还者2》和《金刚川》的缺陷,都是内容与形式的不匹配导致表意的离散。前者至少可以看出制作人在对仇恨和救赎的主题上,试图进行一种正反性质的双重对比描绘,故而选择了庞大的复调叙事结构,也许最终效果不尽人意。

而反观本片的结构性问题,则在于围绕修桥展开的这场战斗,不仅作为一种戏剧情境,同时也是作为一种历史转述和主旋律话语,是否复杂到需要运用复调叙事结构去承载?是否对角色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种复调思维留有一定余地?即便已决定启用了这一形式去呈现,又是否有机地将各影像单元契合在了一起?是否完善了多声部间的平等,以及主体性、独立性、对话性和对比性的涵义功能?答案显然是不容乐观的。

在《金刚川》的「士兵」「对手」「高炮班」三段中,主体视点的混乱造成了第一个叙事问题。影片一方面以字幕“1953年7月12日下午”的反复出现,严格切割三个单元的不同叙事角度,另一方面在每个单元中穿插大量其他的叙事视点。这虽然并不影响我们对故事的理解,却混淆了空间逻辑的合理性。比如以刘浩作为主体视点时,引入张飞与关磊的视角,在美军飞行员的段落中,近距离捕捉高炮班的近景或特写。只有第三单元保持了相对的一致性,因为将大量时间留给了张译的独角戏。但即便如此,随着故事的展开,「高炮班」这一段落还是集结了前两个单元的不同视点,通过各种正反打搅乱了多声部的主体性。这让摄影机近乎退回到上帝视角,成为战场上一种全知的存在,反而消解了结构应有的规整,让重复出现的字幕显得不再有必要,也阻碍了影像的节奏与感知过程。

最糟糕的是「对手」这一单元,美军飞行员作为外来者视角,对于这部影片而言毫无意义。首先这一人物,从头到脚冒着中国导演大部分时候拍外国人流露出的虚假与做作,还有牛仔帽、九十年代美国动作片台词那种过时的脸谱化塑造。影片里的刘浩、关磊等几个主要角色,几乎全部是充满血性但意气用事的形象,而这位飞行员就是这群人的代表。他所展现的精神主题也无非是战友阵亡后的强烈复仇情绪,对本片的主旨和思辨性能起到什么补充作用呢?再加上乏善可陈的剪辑和调度,还有不合时宜的夸张表演,让这一单元凸显“潦草”二字,单拿出来看也是极度虚假无聊的空战戏。是为了表现敌人的凶残无情,还是想表达战场上无论敌我都面临着残酷的命运和人性挣扎?至少在如此粗糙的影像表现力下,我无法产生哪怕一丁点认同或反思。

按理说,外部视角的引入,是在追求不同立场、不同阵营所做出的没有偏颇的实际观察,从而更全面地走入历史事件,这无疑会显现某种“他者”的价值和意义。其根本目的是借助这一视角,对(尤其是历史文本的)主旨立意进行补充、校正和改进。但是《金刚川》里的美军视角不仅在剧作上对此毫无帮助,同时在复调结构中也缺乏与其他声部的有效对话关系。这里的对话关系依旧指的是涵义关系,是各个具有不同价值和思想的主体展开的平等交锋。纵使他与张飞后来的对抗高潮都基于报仇这同一个理由,但由于表现方式过于直接简陋,让本不丰腴的叙事又降了一格,无法有效释放对话性的涵义功能。这场交锋所有的张力都来自于张译的表演,而这种基于复仇的戏剧性对立又显得有些多余,因为战场上天然的敌对关系已足够营造冲突了。尤其在已有无数战争电影都指涉过这一主题的当下,此类较为直白的人物描写早已落入窠臼,失去了其对人性和战争应有的启示意味。

(且任何前期宣传上都对美军这段只字不提,也不知是为了卖关子还是怕这段引起争议而心虚,这不免又让我想到《最后生还者2》前期宣传刻意隐瞒埃比。)

因此,美军视角无论在感官体验上,还是情绪的推进上,都是文本上最薄弱的一环,也没能对主题进行任何补充、校正或改进。这一视点是三个声部彼此失衡的缩影,同时也让一些镜头和剪辑的调度略显赘余。比如大量使用的遮罩镜头,即刘浩、关磊等人频繁用望远镜观察战场,这当然符合人物行为,却也因为缺乏更明确的叙事何风格目的,而让此技巧显得有些意味不明。与之类似的还有大量的升格镜头,给人物和场景蒙上一层不必要的仪式感,因为使用次数过多,再配合煽情式的音乐,反而严重阻碍节奏的流畅性,隔离了应有的情感投射。所以「对手」这个单元,最终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又看了一出矫枉过正的全景式历史叙述观。

第二个问题,是影像素材的重复利用,给叙事节奏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叙事节奏的本质是控制信息的流露,尤其对类型片而言是必须重点考虑的元素。在类型片创作中,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工具用来加速或拖延节奏,结果本片拖延节奏的方法是升格镜头和信息的不断复现,很难说是一个好的办法。而在复调结构内,尤其是针对类型片的并列式复调叙事里,创作者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缝合各段落至一个整体,进而在不破坏各主体独立性的前提下,形成对话和比较。《金刚川》的做法大致是在前一个单元跳接下一个单元的画面,但不关心上下文的连贯性,事实上这不仅让电影的“舞步”磕磕绊绊,也是造成视点凌乱的原因之一。

本来复调叙事的一个优势,便是通过对立统一的各声部,按照心理逻辑或情绪链条有意切分不同情节片段,迫使观者主动参与到故事的构建中。从外在形式上而言,就是通过非线性的情节穿插,强调不同主体经历事件的共时性,但我们在观看电影时,依旧是遵循先后顺序的(除非一些分屏电影),所以需要大脑不断重组因果关系。这便制造出一种视听上的张力,并往往伴随着悬念的产生。但这种故意的分割,也会导致文本在重组过程中因某种失误而陷入偏差,阻碍叙事的完整流畅性,造成真正的叙事系统或主题上的割裂,乃至意义的缺失。《金刚川》的跳接,几乎就陷入到了这样的困境之中。由于这种跳接不少是重复素材的二次甚至三次剪辑,信息的回流不仅阻断叙事节奏,同时也丧失了应有的紧张感和悬念性。

最明显的例子是水里的延时炸弹,在三个单元分别爆炸了三次,第三次还给了一个倒计时的镜头,但是这个镜头在这一时刻是完全失效的,因为它真真切切地已经爆炸三次了,绝对不是什么“桌子底下的炸弹”那样的悬念技巧。而同样的画面,同样的机位不光带来的是无趣的重复观感,同时也分解了影像本身的张力。另外,电影对大多数人物的塑造本就比较羸弱,而人物命运的终点被反复呈现后,也很难再推进并升华应有的感动时刻。另外,少数重复利用的素材还出现前后不一致的现象,我印象中第一单元张飞关磊望远镜的场景,就与第三单元重复演绎时有着显眼的差别。前者二人只是对视一笑,后者却在相同动作范畴内说起了台词。而张飞点燃信号弹的重复播放,或许也在致敬上世纪的一些动作片吧。

最后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即旁白和纪实影像资料对戏剧结构本身的损害。第四个单元「桥」跳脱出了严格意义上的复调结构,在燃烧弹轰炸后将情节向前推进到终点以外,本质上是一个跳出前三单元既有情境的总结性收尾,以小胡和另一名美军飞行员作为对这场惨烈战斗的回望。那座用无数生命搭起来的人肉桥,通过二者的口述显现出不一样的意义,一方是对牺牲战友们的缅怀和对胜利的坚信,另一方则是对对手的敬仰。二人在之前还一直以旁白的形式,讲解着这场战斗给他们留下的印记。问题在于,他们在主要段落中一直是面孔模糊的,如此似乎令整个叙事文本失去了一个清晰的支点。而本片所采用的特殊叙事结构,以及鲜明的主体性视点,又不像《八佰》那样是绝对的群像主义。如果非要用画外音,那么小胡和年轻美军飞行员在整个故事中,至少应作为次要线索加以展现,才能得以将这段历史事件与当下现实关联起来,而不仅仅是在第四单元腾出几个仪式感的升格镜头。

此外,开头让我想起早期新闻纪录片的那一长段影像资料,旁白的叙述风格似乎又退回到过去那种较为保守的主旋律语境中去了,它的问题在于与正片的手持摄影、小长镜头和遮罩技巧所渲染出的现实氛围,以及结尾的残酷诗意都有些格格不入。结果看罢两个小时的电影后,最让我动容的,还是片尾字幕短短的新闻影像资料,因为只有这一段,才彻底抛弃了所有的假定性,具有最真实的力量,但这是新闻资料天然的影像属性所决定的,与电影的关系又不大了。总之,无论对本片是否满意,那段铁血悲怆历史是真切存在的,英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是真切存在的,永远值得我们用更生动、更高明的方式去反复讲述。

4 ) 趁此机会本历史盲恶补了知识,惊叹于抗美援朝的牛逼,记录一下

看完了。电影还是很不错的,在国产战争片属于中上。最大特点是用了双线叙事,像敦刻尔克那种。喊口号比较克制。也许是三个月拍摄时间仓促,人物有些疏离感,整个电影因此有意往史诗寓言的感觉营造,氛围很好。

(更新:随手写的,没想到这么多人评论,补充说明,本影评是刚看完电影立刻写的,众所周知刚看完电影时评分都会偏高,实属正常。本来是标记一下看过,顺手写短评,字数超了提示转长评,干脆就转长评发散一下。本文与其说是影评,不如说是最近连看n个纪录片后,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感想。基本上是抓住最印象深刻的部分和“第一印象”写。错漏之处,欢迎提建议,禁止秀优越。)

抗美援朝战役在整个世界上都是最牛逼的战役之一,但是电影不太有拍出最牛之处,没有表达出为什么共产主义战士比世界上其他军队都更牛逼,其实所有战争片几乎都没有拍出,这个话题太深了所以也没期待这个电影讲这方面。总体来说还可以,更期待《长津湖》,他们这会已经在朝鲜拍着了。

当时朝鲜半岛正在打统一战争,金带领军队推过三八线,把南朝鲜军围困在釜山,就要统一朝鲜半岛了。这个时候美帝为了打击共产主义,出兵干涉他国内政,把北朝鲜打了回去,一路过三八线直达鸭绿江,轰炸中国丹东。所以美国是侵略战争,中国是保家卫国。中国当时刚结束解放战争,是真·身经百战,战力惊人。向苏联请求空军支援,苏联不给,说怕变成三战(后期中国大优势了才给,参见米格走廊。)所以战略上,中国步兵很强,但没有空中掩护,这种情况下采取了夜间行动的战略。美国的纪录片中老兵说“晚上我突然醒来,发现营地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好多中国人,我身旁的战友立刻挨了一枪”,这就是不搞远程战,夜间突袭直接近战的战略,发挥了优势。轻步兵硬钢重火力部队,还打赢了,所以中国轻步兵是世界第一,抗美援朝战争是世界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在这场战役后,中国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惧症,美国患上了夜袭恐惧症,今天,中国的火箭炮世界第一,美国夜视仪世界第一了。笑。)美军的失败,麦克阿瑟的傲慢也有责任的,美军因为他吃了不少亏,(弱小和无知不是………)最后美国被打到看不见曙光,被迫扭捏谈判,南北朝鲜分界线回到了三八线,中国把朝鲜半岛的状况又恢复了原状。

共产主义战士为什么比世界上其他军队都厉害呢?一方面是保家卫国。另一方面,其他军队最多武装到牙齿,我军则是武装到头脑。美国的战争研究认为一个部队战损率达到30%,战力会大大减弱,战损50%,战力基本归零。但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一个部队战损达到500%仍然能保持战斗力。解放战争中,一个三人小队跟大部队彻底失联,走着走着发现一波敌人,自己观察判断是个首领,就悄悄偷袭了。这就是共产主义解放了思想,解放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发自内心认为这是我的战争,我在进行解放全人类的事业。上至将军,下至每一个小兵,都能思考怎么把自己的工作发挥到最佳。这样的军队战斗力是相当惊人的,当然可以逼近人类极限。所以,在新中国刚建成的年代,人们认为,通过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可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每个人都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建设成共同繁荣的共产社会。我们现在觉得不可能啊、没有私有制怎么能努力啊、人只会为自己努力啊…但这在当时完全不是痴人说梦,是有真实依据的,因为他们真的亲眼看见了啊!如果你亲眼看过,你也会相信。

中美建交之后,我们弱化了对抗美援朝的宣传教育,直到最近……又开始了。本历史盲的以上总结可能有些疏漏。这方面,最推荐b站up主的系列视频,搜索第一的就是,其次推荐央视正连载的抗美援朝系列纪录片,和各战役纪录片。美国pbs的长津湖纪录片,可以对照看一下侵略方士兵认为自己在干什么(他们认为“朝鲜在侵略韩国,我们帮忙保卫了韩国”,那你们还差点推平北朝鲜呢怎么讲?这他们就没提。)最近又看了博物馆特展,展设计的得蛮好,也推荐,我自知学习的历史还很不足,就不继续补充啦。

5 ) 两星,简述扑街原因

更新一波被亲爱的豆友们轮骂之后的感想:

1.我就是中午吃个饭想写个短评,结果字数写超了就放长评里了,结果被豆瓣搞得手机滴滴响,打开一看,原来豆央已经决定了,让我来上热评。我很懵逼啊,我只是个短评狗啊,不怎么写长评啊,你们另喷高明好不好。

2.改星是不可能改星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改。不过我也很纳闷为什么豆友们都对别人打几颗星这么执着,咋了我这两颗星把电影评分拉低了三整分还是怎么回事?我就从不拿自己当回事啊,也请各位大大别拿我当回事行不行。

3.打星本来就是个很主观的东西,尊重每个人评几星的权利都是应该的。如果老盯着别人打星的人少一半,豆瓣的舆论环境至少会好上五十倍信不信?

以下是原文,一!字!不!改!

最多两星,其中一星给志愿军。 问题1:赶工引发致命伤—— 将故事切成三角度,但一来没能推动剧情,二来割裂了群像的厚重感。前两章节格外拉垮,只有第三章勉强立住了人物。非线性的出发点,是基于线性叙事讲不好这个故事,但本片明显感觉平铺直叙会更出挑,没有玩弄叙事诡计的必要。 问题2:创作思路陈旧取巧—— R级主旋律不应该成为常态,一是要照顾低龄观众,二是会让未来的创作者陷入思维定势,以为“战争残酷=断肢血浆”,进而忽视对人性阴暗面、战争遗留问题的深入挖掘。别以为血浆多就是更敢拍了,其实那才是退步的表现。 问题3:压根没搞清楚自己想表达什么—— 战争片分两种:一种是无关立场,团结人类共同体,歌颂和平的反战类;另一种是突出敌我矛盾,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政宣类。若想做前者,那就淡化意识形态;若想做后者,就没必要夹杂对敌方人性的思索。但主创总想故作理中客,在明知前者做不到的情况下,还非要挖掘美国大兵身上的牛仔精神,所以显得第二章节特别拧巴,硬是立了一个两边都不讨好的扭曲人物。

6 ) 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昨天下班后去看了金刚川后,感觉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和大家交流下,求同存异。 说实话,我都有点不知道该从哪个点开始吐槽,从其中一个角度说说吧: 我认为改编自历史真实题材的战争片,首先要尽可能的忠于历史,起码不要做时空嫁接主义的历史缝合怪,别提啥艺术创作和纪录片的区别,这又不是奇幻剧。说实话,起码我上学时,抗美援朝这段近现代史,并没有写进教科书,青年人当中,大概只有少部分像我这种生在辽宁又喜欢近现代史的人,会相对了解这段历史,也不会有太多人在观影前去考证史料。那么无形之中,这部电影会为成百上千万人上一堂生动而错误的历史课,误导了很多人。这其中最大的弊病在于,电影当中的故事发生在1953年7月的夏季反击战最后阶段,也就是金城战役,时间点与我们耳熟能详的奇袭白虎团相连,白虎团指的就是李承晚集团的首都师,当前阶段的主要作战对象是韩方第三、六、八和首都师,作战原因是李承晚集团违反战俘协议,变相的表示拒绝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所以我们要把小棒子打服。在这一作战过程当中,跟金刚川河流基本没关系,离着金城十几公里呢,金城附近的河流叫金城川,在北汉江流域。金刚川战役发生在两个月前锋夏季反击战第一阶段。那好了,编剧和导演团队为啥要去强行嫁接两段战斗呢,我认为最终目的是强行意识形态输出。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是在夏季反击战第一阶段当中的主要打击对象,此时距离上甘岭战役过去不久,主要目的是巩固上一阶段战果的同时,促使美军速离朝并签署停战协议。而到了第三阶段作战时期,联合国军已经基本认可停战协议内容并几乎不参与战斗了,我军的战略方针上也明确写出打击的是南朝伪军,不主动出击联合国军除非对方先动手,所以如果这部电影拍的是第一阶段作战,然后延伸到883.7高地争夺战,我觉得拍的还凑合。但是为了可以所谓符合历史的去讲打老美,强行升华并输出意识形态,而强行拼凑两段历史,反倒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同时忽而丑化忽而美化美军飞行员,黑人问号脸般的内心独白戏,效果就是两面不讨好。战争片就不能这么拍,要不无关立场团结人类共同体,宣扬反战歌颂和平,那就淡化意识形态,显然金刚川不能这么拍。要么突出敌我矛盾,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政宣类意识形态输出,这样没问题我和很多老百姓都烦老美,但是那就别强行夹杂着敌军的人性思索的内心独白戏,这种事儿没法间于齐楚。拍摄手法、逻辑和细节上的问题就不展开说了,总之确实有些失望,管虎能力到底如何,目前看还真是镜花水月。鉴于主创团队时间紧任务重,又是命题作文,吴京张译等演员出色的演技和辛苦付出,战争场面观赏性尚可,勉强60分吧。

短评

3.5。比想象的好点儿,不过也不能说题材好,电影就自动是好电影了。美军视角对于我这种毫无军事常识的人来说还算管用,但就是英语配音太假了,好像是在GTA之类的游戏里听英语听力。看完很想爷爷,人类什么都可以克服,为什么还不能战胜癌症呢。

7分钟前
  • 甄子
  • 推荐

即便從開拍到完成只有短短幾個月,已經算是奇蹟,但是終究還是先天不足的殘次品,哪怕對“中國人牛逼,美國人傻逼”這類情緒宣泄式主題容忍,《西游記後傳》般對素材的反復使用,全程用力過猛到只有悲憤的情緒表現,混亂的多重視角和一元的價值表達,都讓人失望。同樣是戰爭題材,同樣是多重視角,明明不是諾吹,也想發自內心地對拍出了《Dunkirk》的諾蘭說一句牛逼,他一個頂四個,不對,他一個比四個加起來強太多太多了!

9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较差

看之前有人说形式像敦刻尔克,看之后表示这玩意和敦刻尔克比简直就是登月碰瓷。

14分钟前
  • 水色深瞳
  • 很差

晚上带爸爸去看首映,老头儿说挺好,我其实看到了他中途偷偷抹眼泪 不知道是不是想到了我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大伯。

18分钟前
  • 大金牙呀!
  • 推荐

就一个主线反反复复的拍几遍,使整部电影离散得没了看下去的欲望,已经赤裸裸的在写诗歌了,其他的点是不是合理已经抛诸脑后,只不停的问,这些我都知道了,后面还有吗?结果后面啥也没有,与其看这个,不如看一部实事求是带解读的纪录片,要精彩得多,年度期待,失望扫兴!5分

22分钟前
  • 九段
  • 还行

张译值得一个影帝,我直说了,金鸡。

24分钟前
  • 糕若萸
  • 力荐

不信神的工兵在金刚川上演魔法,信神的牛仔在苍穹目睹神迹。这桥是通往安宁的路,纵然断了手臂,也要把当阳桥喝断。纵然败走麦城,也要把荆州守好。因可敬的对手前往地狱是幸福的,却有人从此闻着焦味在人间犹如地狱。想不通木桥为何会复原,断桥为何能撤军,不知这个国家,用血肉筑起过多少前行的桥。

26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低配版《敦刻尔克》,有点超出预期,三个导演的风格合成一个,还真看不出那部分是谁拍的。最后说一句,张译是真的牛!!!

28分钟前
  • 守望电影
  • 还行

1、没有紧张、没有惨烈,剧情拖沓,可以砍掉一半时间;2、太多的镜头重复,为了让张译上位,至少10分钟垃圾时间给了他;3、感觉这是场没有组织的战斗,中美都那么几个人在玩;4、农村戏班子的水平。5、主旋律,给6分,无聊时凑合着看吧。

33分钟前
  • 哈哈哈
  • 还行

这个电影可能只拍了一天,从早拍到晚,因为机位多,硬是剪出了两个小时

35分钟前
  • Silentstorm
  • 还行

想学诺兰的《敦刻尔克》,但是很明显没有那个能力。

39分钟前
  • 傲天
  • 还行

张译生动诠释“如何拯救电影”

42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众所周知 张译 谁用谁爽 一直用一直爽

43分钟前
  • 大力绵绵冰
  • 推荐

看完挺失望,像是小学生在做仿句练习,原文是谁应该不难看出吧。不过这个造句可是太失败了,看到第二视角之后都能猜出第三遍演啥,剧情完全没有任何推进!!可怕!!白瞎了几个好导演好演员……

46分钟前
  • 永恒
  • 较差

《八佰》是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金刚川》是赵云后面的故事,连角色名字都明示了,张译叫张飞,吴京是关班长,「长坂坡前救赵云,吾辈张飞,莽撞人」,张译死前的这句唱词直接是把管虎的心里话都唱出来了。可不就是为了救《八佰》吗。单说质量,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离《八佰》差很远,重复镜头实在太多,看得人特别累,但是三种视角的形式,真的很聪明。张译那个视角是重点,演得太好了,美军的视角是亮点,这种时局里,把美军也处理的有血肉像个人,很好,很难得。#7分

50分钟前
  • 3号厅检票小哥
  • 还行

#观影# 管虎拍了一个讲不好的故事。人类历史上的所有战争,哪有输赢,哪有正义与邪恶,对于普通人来讲,只有生死,时刻准备牺牲。管虎把这点说清楚了,好评~至于前后抱大腿,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55分钟前
  • Shirleysays
  • 推荐

《八佰》讲赵子龙救存亡精忠护国,《金刚川》讲刘关张扬国威血战到底。主旋律电影和商业战争大片的优质结合品,借鉴《敦刻尔克》《复联》大概是电影人的无奈之举,但这最终结果满意,买账,致敬!

58分钟前
  • 壹安²
  • 推荐

中国速度横行,终究还是踢到了艺术创作的铁板。不怪管虎和演员。

59分钟前
  • K
  • 较差

张译是很不错,可是有必要一个故事讲三遍吗?

1小时前
  • _风靡万千少女
  • 还行

中途睡了个午觉醒来,发现啥也没错过。

1小时前
  • 应似飞鸿踏雪泥
  • 很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