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当下的德国年轻人如何看待那段历史
涉及以色列的电影似乎从未让我失望过,这次这部差点擦肩而过的电影也是如此。影片逃不脱二战、大屠杀、德国犹太人等主题,这一次影片对准的是负罪感。但切入点还是有些特别。它从现代德国年轻人、也就是二战后负罪感强烈的那一代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开始。86年出生的年轻人不仅不了解那段历史,甚至因为父辈的一再深陷其中而对这段历史产生逆反,一心只想逃溺。由此也形成了这两代人的某些隔阂(这样的隔阂应该不同于简单的两代人的代沟)。一个偶然的纯粹的功利意图(求职)让女主角汉娜来到了耶路撒冷。然后——你以为情节发展会让汉娜掀开历史厚重的帷幕去重温那段残酷历史,然后幡然醒悟吗?——不,汉娜遇到了与她一样的年轻人,同样有些年轻人的烦恼,却也同样为那段历史、甚至为中东/以色列这个特殊历史产物的当下困境所纠缠。这期间确实也穿插了汉娜母亲的一些往事,让汉娜更深的理解了母亲。在这里影片叙事分了两条线:一方面年轻人相互了解的深入逐渐形成了某种信任与情感连接;另一方面,与大屠杀幸存者的交流,让汉娜意外得知母亲的童年曾在一个犹太人被纳粹(母亲的长辈)霸占的家中度过,而该犹太家族始终未原谅母亲家侵占行为——从而最终理解了母亲抛家舍女、投身志愿者行动的内心情结。编导的设计很好,但在影片实际呈现中,可能出于对两条线索的均衡考虑,反而使得两条线索均出现了叙事力度不够、叙事指向分散的问题。室友抗议被拘、去男主家过夜似乎都有些游离主线。也许有其用意、但蜻蜓点水的敷演,反而削弱了主线的开掘。在这里,略微暴露出了导演在叙事能力上的不足。
影片最后,女主出人意料地留在了耶路撒冷,而男主却已去了柏林。这个意味深长的错位,自然是两地青年人愿意相互深入了解的象征,海上升起的朝阳让他们的未来充满期待。算是编导的美好愿望吧,虽然有些太浓厚的政治正确意味。
PS:女主很漂亮啊,某个角度有点像朱利安·摩尔。
四星
男主头巾造型good
影评。
在电影节里看的,除了其中的爱情片段比较CLICHE外,题材还算新颖。
这个角度还挺不错的
我觉得很好了,还是应该多看看好莱坞以外的电影。男主角真帅。
三星半。一个德国女孩的以色列之旅,历史、记忆的伤痕纠缠着她,偶遇的爱情让她纠结不已。生活没有结论,也没有结果,一切剪不断理还乱。只是一段旅程,有开始,没有终点,甚至路口也很模糊。
不明所以 特拉维夫跟耶路撒冷真美 然后男主叫italy 就...完全靠颜拉分啊#SIFF14# #OVER#
喜欢最后那几十个电话。电影最后也没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来,有一种非常暧昧的劲头儿在里头,越想越有意思。突然感觉有点儿小亚细亚往事的意思,每个人心里的积怨,还有不能遗忘的痛感和历史。不过民族间矛盾和矛盾消融这种题材已经滥了,意思不大,提不起大兴趣。
喜欢,德国人面对二战和犹太人
男主不配放在演职表里嘛!
邻组的同事去以色列出差都去吐了,物价太高,阳光太毒。另注意到电影中书架上有一套布鲁克豪斯百科全书,我只有简编六本的。
當代德國電影真是.....後繼無人了
SIFF廿一场@星美正大。3+++ 德以合拍,女导演,临时加的一场冷门青春片。特拉维夫的海滩,耶路撒冷的夜灯。重启尘封历史,擦肩完美恋情。中间团体那首歌是德语版的一代反战名曲DONNA DONNA呀,结尾曲也棒。人物真实可爱,暖调看得心萌萌哒= =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我来到你的城市,而你却去了我的城市。故事角度比较新颖,爱情的处理很内敛,过于追求政治正确,不过整体缺了一口气,显得不够动人。好在结局的处理上了一层楼。
很好的题材却非要塞进一大堆隐喻来。。。还好音乐还算明快风景也算怡人。。。
景色好,音乐不错,立意正确,但基本上无法打动人。
看在題材的份上,多給一星。
其实各种元素都很棒的,本来应该完全是我的菜,但是为什么拼在一起就这么四不像!编剧你到底是在什么精神状态下写的剧本啊啊啊
17年北京电影博物馆展映的时候看的,路途太累,电影节奏较慢,中间睡着了三次。
南航波音大飞机上看的,特别喜欢,还有另一部叫芬兰tango的法国电影。都是很清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