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对话,百分之百真实,就发生在昨天。
想起来,葛格现在还是一脸懵X……
时间倒推24小时,一个90后妹子中午下班时跑来闲聊,谈起近期的热门影视现象——其实葛格主要想通过妹子的视角,了解一下最流行最IN的话题,好拿来做选题参考用。
如今虽然工作繁忙,但我自诩还是可以利用每天为数不多的一点个人时间,去关注最新的流行作品,以防自己跟时代脱节的太厉害。没想到,妹子聊起她的心头好,我却真的可以用一无所知来形容……
我问:你们90后现在都最喜欢什么明星呀?
妹子:宋仲基呀。葛格看过《太阳的后裔》吗?
我:好像……听说过。这两天不是说正在湖南卫视录《快乐大本营》,被粉丝堵门嘛。不过《太阳的后裔》没时间看,是古装神话片吗?
妹子:天哪!!这都不看,葛格你OUT了!
我:……
妹子:那王凯看不看?
我:不知道。
妹子:天哪!!
我:……
妹子:靳东知不知道?
我:……
妹子:天哪!!
我:……
妹子:《琅琊榜》《伪装者》《欢乐颂》都不看??
我:唔……
妹子:天哪!!没法和你对话了。葛格再见。
在妹子连续四个“天哪”之后,一时间我才突然明白,自己是真的老了。
<图片1>
就是嘛!我们这些人到中年的苦逼坐班党,哪有时间一集集地刷电视剧呢!
晚上,抱着一颗被森森伤害的心,我还是走进影院,满心期待百丽宫高灵敏度电椅能随着动作猛片里的撞车和枪战激情摇摆,按摩忙碌一周的身体。就这样看了一部刚刚第一天上映的《超脑48小时》。
为啥影院里我偏偏挑中了它?实在是,现在的主流院线,也真没啥可挑的,新片里除了它,就是《再见,在也不见》了。
电影院里摆放的内地版《超脑48小时》海报长这样:
<图片2>
咦,好像和我印象里看过的原版海报长得不一样:
<图片3>
同一个片子,但仔细想想,这里面还真有不少门道。
首先,中国版海报里突出了超豪华的“五星”阵容,还贴心地怕脸盲又附上这些明星的代表作品:演《金刚狼》也是《死侍》贱贱的瑞安·雷诺兹,演《超人》的凯文·科斯特纳,演《蝙超》的盖尔加朵,演《蝙蝠侠》的加里奥德曼和演美队的汤米·李·琼斯。
这些明星和一路数作品的组团出现,就是一种类型定位,一种宣传策略上的温馨提示:《超脑48小时》也是同样风格的动作/科幻流行大片。
其次,两版海报的区别还在于排名先后左右忠奸大不同,美版海报走的是戏份多寡和按资排辈的路,中国版却是热点突出——所以美版海报里被消失的瑞安雷诺兹又出现了。
最后,海报自身的画风也是一种风格的指认。中国版营造的是大片气势:高科技、摩天大楼,美版相形反倒内敛沉静,看过电影就知道,它更强调“超脑”这个概念的可视化。
本文当然不是一个海报擂台赛或鉴赏贴。此处只是想说明:从观众角度而言,影片之外的海报也参与着影片气质的形塑并进一步左右我们的选择,同时它亦可作为某地电影文化风向的参照。
至少基于海报所示,《超脑48小时》就算没有《百鸟朝凤》这些天里另辟蹊径的宣传方式,中国市场里仍旧不会卖相太惨。因为在拍摄之初它已遵循了超稳定的商业可控预期:明星阵容,动作/科幻——都是取影院观众的最大交集;空降上映的这段时间,虽不是小长假档期,但一周内也避免了新片劲敌的厮杀。
<图片4>
所以,某种情况下,《超脑48小时》不能有也不需要有艺术上剑走偏锋的新意,它只需在基本成本的预算下稳妥地走完从制作到发行的全程——固然,这在动辄就将真诚挂在嘴边的今天有些略显套路,但也着实是好莱坞工业体系稳健扎实的范例式操作。
我们来看看这部作品讲了什么。
影片中,破案心切的CIA移植意外死亡探员(瑞安·雷诺兹)的记忆与技能给凯文·科斯特纳所演的罪犯,想用这个人肉移动硬盘找出线索,从而摧毁企图攫取国家武器机密的反政府犯罪组织。
这是一个典型情节驱动的影片,有明确的线性目标,48小时记忆消失的设定应像个要炸毁的闹钟扰人心绪,同时托各位不省心的反派之福,反派的力量越来越强,才能与科斯特纳形成抗衡,维持电影悬疑的张力。
<图片5>
《超脑48小时》的开头是一段节奏和情绪非常不错的都市追逐戏码,甚至一度让人联想到银河映像游乃海的那部《跟踪》(2007)来。
瑞安·雷诺兹的表现很冷静酷帅,但未曾想,影片在他身上的着墨实在不多,主线很快就转移到了凯文·科斯特纳这位老戏骨身上。
影片在主角设定上可以有偷懒的优势——科斯特纳同时拥有两种记忆,这个情绪动荡的双子男可以因自己记忆和能力的发挥不稳,走三步退一步,反倒不必费心经营恶势力的壮大就足有张力。
但《超脑48小时》把这个设定不是用在动作戏,而是全用到了感情戏上——这是影片和近年的其它犯罪电影非常不一样的地方。
大家请注意《超脑48小时》的英文原名“罪犯”,它的重心,在表现人(的变化),而非动作和事件。
<图片6>
面对探员的遗孀盖尔加朵,科斯特纳原始的兽性和温暖的记忆相互绞杀,逐渐拥有自己的感情而不单是让主体记忆的感情占领自己——这简直是女文青先锋话剧《柔软》的情节嘛!
于是乎,超脑演变为感情驱动的温情大戏,英雄救美式的最后营救从开始就有迹象:捆绑PLAY都上来,竟召唤出了纯爱良知!
我看的时候,就在想,这里面也隐隐约约有点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意思吧。
但更重要的是,这种处理,让一部貌似以科幻和动作为主打的电影重回古典风范!《超脑48小时》中有一种少见的90年代复古风——倒不只是因为它对情感的倚重促使动作设计上有意避繁就简,少有预期的狂轰滥炸,而是它在主旨上又重走到回归家庭的那一套核心价值观上去了。
在死侍流行的今天,科斯特纳不够黄暴混蛋贱格,甚至又以携带记忆的方式完成替因工作而死探员魂归家庭的任务。
估摸着,再坏的角色,遇上盖尔加朵这样的超级大美女,人性之善也会呼之欲出吧。
<图片7>
从剧作完成度上看《超脑》是流畅的,几无硬伤。只是它的桥段、动作在我看来,还是老派了些。
这也很难说这是作品本身的过错。观众始终有对新鲜事物的渴望,而这种新鲜要恰到好处地不挑战到观众日常理解事物的经验。所以那些能够在共通与独特、熟悉和原创中制造张力的艺术家才可以微妙地推动了类型电影的美学更迭,这说起来简单,其实真不是件容易事。
所以《超脑48小时》虽用了移植记忆的方式提出关于人的主体性问题,但它终究并没有野心成为《烧脑48小时》,像《记忆碎片》之流用强烈风格化的结构支撑结论本身。
《超脑》有自己的任务:用平稳的剧情与合乎工业水准的画面照顾好那些被工作折磨了一周苦逼的多数人,以动作释放,派明星养眼,宣扬爱的正能量。作为一部规整的爆米花电影,《超脑》在观赏的那一瞬还是尽力满足了我们,而最终尘归尘,土归土,电影美学的更新和确立是一场艰难的大浪淘沙。
<图片8>
但《超脑48小时》仍带给我了一种惊喜。
这种惊喜来自于凯文·科斯特纳——一位似乎早已远离了我们的观影生活,却又带给我们无数美好回忆的老牌巨星身上。
这让《超脑48小时》在今天超级英雄大片充斥市场的环境中,增加一点剑走偏锋的“陌生化效果”,这也正如同它的复古90年代温馨风范。
如果我记忆没错的话,中国市场引进凯文·科斯特纳主演的电影,还是得上溯到90年代中期的《未来水世界》(1995)吧。尽管这部影片当年世界票房惨败,但科斯特纳却着实是我们那个时代,最受关注、我个人认为最英俊帅气的好莱坞男明星之一。
他曾在德·帕尔马的《铁面无私》(1987)中,饰演正义的警探。莫里康内为这部作品撰写的配乐,至今仍是我的最爱之一。
他亲自主演、导演的《与狼共舞》(1990),是美国西部片中最伟大的反思性作品,也成就了他导演生涯的巅峰: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
<图片10>
他在奥利佛·斯通的政治惊悚大戏《刺杀肯尼迪》(1991)中饰演抽丝剥茧的检察官。这部影片前些年我在上影节斯通回顾专题中重温,斯通导演亲临现场,189分钟一气呵成,导演手法和技巧令人眼花缭乱,实在是太过瘾了。
<图片12>
他和流行天后惠特尼·休斯顿合演的《保镖》(1992),休斯顿斯人已去,但《I Will Always Love You》的旋律仍在今天不断回响……
<图片11>
还有他最温馨感人的作品,在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电影《完美的世界》(1993)中饰演的罪犯(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形象。1998年我通过中录德加拉VCD第一次看过此片,感动地五体投地。
如果我们对比一下的话,你其实不觉得,《超脑48小时》某种程度上也正是《完美的世界》的一种延续吗?
他即是罪犯,也是最温暖人心的家庭的一员。
我不认为这是过时的表现,这种传统的情感至今仍然可以感动人心。
只是我没有想到凯文·科斯特纳——好莱坞曾经最帅的帅哥——会以这样一种落魄的形象在《超脑48小时》中出现。前些日子,在《超人大战蝙蝠侠》中他曾有小角色的演出,目前看起来,他仍然“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具有相当大的市场号召力。
最后,回想起昨天中午和妹子的对话。
是的,我是不太熟悉宋仲基、也不知道王凯、靳东,也没有时间观看大受追捧的《太阳的后裔》《琅琊榜》和《欢乐颂》。但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个明星如何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用伟大的作品牢牢把握住我们的记忆,那才是永恒的。
还记得曾经风靡一时的都教授、长腿欧霸李敏镐吗?如今,他们在哪里?他们的狂热粉丝又转向了哪位新明星的怀抱?
所以,我为凯文·科斯特纳的老而弥坚真正叫好。他已经足足60岁了,但仍然可以担纲主角,英雄般归来。
<图片14>
《超脑48小时》是由美国千禧年电影公司投资出品的动作犯罪片,由阿里尔·弗罗门指导,凯文·科斯特纳、加里·奥德曼、汤米·李·琼斯、爱丽丝·伊芙、盖尔·加朵领衔主演。
影片讲述了一位CIA探员意外身亡,神经学家将他记忆与技能移植到一位囚犯身上,使囚犯从一个混蛋变身为一位优秀卓越的CIA特工的故事。
这部电影虽然题材是悬疑烧脑,但是故事情节却简单易懂,悬念一般,并不是悬念重重绕人脑筋,所以还是比较适合推荐给父母亲带青春期的孩子去看,一来增进亲子感情,二来是一个轻松温情的故事,有利于适当的放松。
片子除了温暖明亮外,另外还有一点有别于其他的影片,就是影片中的主演并不是拥有完全靓丽的外表,影片并不主打高颜值这张牌。剧里可能除了扮演比利的男演员颜值担当外,其他的几位男演员完全不是靠外表出现,而且年龄还都接近不惑,女主一也不是那种惊艳的存在,是主打气质,温婉,知性的路线,是那种看起来很舒服的感觉,当然身材不错。这样的主演阵容在当下的好多大片里可不常见,世人常多说完美的剧情加上靓丽的外形才会吸人眼球,其实看完这部超脑,你会觉得故事才是影片的灵魂。能够完整,简练,干净的述说一个好故事,才能真的吸引住观众,毕竟在实际生活中,脸蛋并不是人与人相处的有利因素,也不是人们每天关注关心的重点,而亲情爱情,家庭生活才会花费人们更多的注意和精力,所以,这部超脑拿出不止20分钟的时间来述说如何准备一份满意的家庭晚餐,如何来陪伴孩子来度过每一天的快乐时光。看着杰克斯那狰狞面孔上的罕见温柔对着艾玛无限绽放,你是不是会暂时忘掉身外的那些追杀,贪婪和暴戾呢?
相对于杰克斯从无恶不做的混蛋到能感受温暖,付出爱心的正常人,观众是期待和接受的,对于他在犯混时残忍杀害无辜警员的行径,人们也给予了最大的理解和宽容。但是作为一名服务于政府,保护社会安全的探员,桂格的几次表现实在让人不能容忍。当医生在杰克斯身上进行第一次人体实验,杰克斯出现生命危险时,他发出的命令是:不要管他的死活,尽快拿到他想要的信息,残忍暴戾之处比杰克斯有过之无不及。当跟随的警员无辜惨死时,他更关心他的目标在哪里。当最后知道控制程序的闪盘已经取到时,他连看一眼荷兰人尸体的兴趣都没有,也许在他看来,那些只是他执行任务过程中已经失去作用废弃的工具而已吧!所以,当杰克斯接受比利的记忆,受到正义,真诚,礼貌的影响时,他的温情的表现才那么温暖,那么明亮,那么让人期待和欣喜不已吧!
Tips:剧情紧凑但并不够烧脑,前段略血腥不喜者慎,无彩蛋,以下略有剧透
几乎是中午和同事吃饭收到关于这部电影的好评,晚上就拉着朋友奔电影院去看。换脑手术、悬疑、动作场面以及“神奇女侠”美的不要不要的盖尔·加朵足以凑齐去看它的理由。
然而等绷紧神经的追踪桥段、鲜血四溅的暴力镜头以及好莱坞惯用的飞车爆炸场面都统统毫无悬念的出现后,我突然发现这部电影打动人心的地方不是在剧情和画面。它只是在讲一个看似简单又冲突,残酷又温情的故事。如果给一头野兽装上一颗柔软的心,一切会变的怎样呢?
故事的男主角是个先天脑功能受损,暴戾粗野、惹事生非的罪犯。像头原始的野兽,禁锢在牢狱中疯癫而无用的做着困兽之斗。机缘巧合,沦为中情局救世的工具,被科学家注入了死去的特工的记忆:聪慧的思维、敏捷的身手、礼貌道德和对家人的爱与温情。<图片3>当野兽从手术中苏醒时,怎能容忍自己成为别人摆布操纵的木偶。他竭力逃出中情局的束缚,暴力而不带一丝人性的烧杀抢掠,想追逐猎物一般粗暴又执着的找寻记忆里特工留下的钱财。<图片4>然后特工记忆里的教养,同情心和对家人的爱不时的随着断断续续的记忆碎片影响着他的行为。他开始困惑、恐惧和愤怒的对抗着这些不属于自己的情感。犹如困兽之斗,在不安和惶恐中本能的抗拒、挣扎和抵触。
不知道为什么,电影里的男主角总让我想起无敌破坏王和怪兽电力公司里的那只大毛怪。<图片5>都是看似笨拙又凶狠的人,把自己的脆弱和不安用蛮力和恐慌一层层紧紧包裹起来,把恐惧转化为敌意,恶行恶状的对抗这个世界。
而这样对人的结果往往是收获对方同样满满的抵触和恶意,像只炸毛低吼随时挠人的猫。而当厮斗结束,只能躲到角落里默默舔舐满身伤口。
当然不管是动作片还是动画片,导演们永远会在结局的时候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怪兽都被孩子的天真善良和无限信任所收服。
男主角由爱故生怖,当他试图继续做一个心无旁骛的恶人,却一次又一次,无法对特工的妻子女儿下手。那一刻他显得脆弱又无助。在和温柔的心抗争的过程中,他开始从恐惧愤怒和暴虐,转为慢慢放松剑拔弩张拱起的脊背、收起锋芒的利爪。卸下防御,在忐忑中小心翼翼的去接受小女孩无条件的,陪她埋葬玩具大象,陪她学习弹钢琴,成为一个袒露疲惫、软弱但却温柔的人。<图片7>16岁生日时最开心的是收到过上面这只圆滚滚毛茸茸的大毛怪的玩偶,虽然离家后它不再陪伴我,但永远记得这只有颗温柔的心的大怪兽告诉我:
We scare ,because we care
时过境迁,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电影导演,蜚声国际的凯文·科斯特纳如今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不再是《与狼共舞》和《保镖》,而是“那个超人爸比”。高龄帅比和前帅比的为数不多的转型方式之一,就是不修边幅刷脸秀资历,但显然并不适合还有些想法追求的凯文·科斯特纳——2016年的《超脑48小时》就是他的又一次尝试,虽然结果可能并不会比同样饰演反面角色的、2001年和库尔特·拉塞尔合作的《惊天骇地》好到哪里去。
抛下这个“一句话剧透到底”的中文译名不谈,《超脑48小时》还是很好地洗刷了科斯特纳本人近年来的萎靡不振霉气影响,如《三日刺杀》和没蹦跶起来的杰克·莱恩《一触即发》。除了在DCEU中令人影响深刻的后爹形象,科斯特纳的电影作品早已被当下的大多数观众所彻底遗忘。当然,这也并不都是他的错:自90年代中后期的《未来水世界》和《邮差》两大重磅哑弹惨案之后,这位老牌影星虽不至一蹶不振,但很难再接到更适合他的电影了。从《侠盗罗宾汉》《刺杀肯尼迪》《谍海军魂》到《瓶中信》《惊爆十三天》《关键投票》《麦克法兰》《选秀日》《布鲁克斯先生》(是的,我喜欢《布鲁克斯先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科斯特纳在两个不同阶段主动或被动选择的电影题材之间的差异,甚至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和这些作品相比,《超脑48小时》是那种你绝对不会记住的科斯特纳电影,但这部浮夸做作偶尔 有趣的记忆交换电影还是对某些人群有着值得一看的理由的。异国情调的伦敦设定,以及汤米·李·琼斯、加里·奥德曼、盖尔·加朵和瑞安·雷诺兹的豪华主演名单(DC前任和现役主力)。值得一提的是,凭借《死侍》风光无限的瑞安·雷诺兹在本片中的戏份寥寥,如果是粉丝的话,还是不要报什么期望的好。而更有趣的一点,是瑞安·雷诺兹大约在一年前,与本·金斯利合演了另一部获得别人记忆的科幻电影《幻体》——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雷诺兹在这部电影中的角色,和《超脑48小时》中完全颠倒过来了——而坊间评价也是和《超脑48小时》一样地低。
《超脑48小时》的故事架构,大致就是上个世纪8090年代,那个高科技满天飞、霸气而又荒谬的动作电影鼎盛时期才会诞生出来的B级大作。这部电影有一些很好的动作场面,但情节相当奇葩而又错综复杂,考虑到参与其中的这些男女演员们的表演实力,这是一件很难原谅的事情。
当优秀的演员遇到错误的剧本,就会留下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印象。《超脑48小时》成功地在中老年版的《谍影重重》里放进了一个双重记忆的推车老汉,利用荒谬的情节和可笑的对话,让这帮黄金演员们一路跑偏,尤其是加里·奥德曼(算上去年的《44号孩子》,大叔的确需要跟经纪人好好谈谈了)。
<图片1>
揣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优良素材,做杂和做砸了一盘名料理的,就是资历尚浅的掌勺人阿里尔·弗罗门。2012年拍摄并与次年5月上映的《冰人》是一部很有想法、但是执行上问题不少的犯罪电影,片子节奏缓慢单调,但由于群星之中有着正值表演旺季的迈克尔·珊农(本文中第三个来自DCEU的角色)挑大梁,使得沉闷中沾染了一丝宿命和绝望气息。然而,同样的风格并不适合《超脑48小时》。我们看到动作片的基因在尽力扭转这种气质,但是最终还是显得冗长、慵懒和无聊。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导演最近两部电影在口碑上有着类似的分数分布,但2012年《冰人》投资1千万,最终票房不抵2千万;2016年的《超脑48小时》的制作费用上升到了3千万美元以上,北美首周却仅仅收得1千万,全球范围能否实现数字上的收支相抵,还要打个问号。
但是9成以上是个句号。
作为千禧年影业和狮门影业年内放出的无数中小成本炮灰电影之一,乏善可陈的宣传似乎在暗示就连狮门方面也没有报什么太大期望。而大洋另一边,两天内连续引进两部瑞安·雷诺兹的套路片子(在本片中甚至仅仅是酱油),却纷纷大张旗鼓地打着无法引进的《死侍》的旗号做宣传,真是令人哑口无言。
和《冰人》的复古风相比,《超脑48小时》的沉闷几乎可以归类到化石风。两位编剧道格拉斯·库克和大卫·维斯伯格的上一部电影作品,是1999年的《致命追缉令》,再往前,就是卖拷贝的《勇闯夺命岛》了。所以理所应当地,《超脑48小时》几乎就是上世纪90年代越拍越离谱的动作片的死灰复燃,20多年过去了,除了核心概念从“变脸”成了“换记忆”,几乎无所长进。情节依旧漏洞百出,动作戏依旧难以打起精神。即使电影不屑于在“记忆=人?”的哲学问题上做思考,但在道德层面上依旧留了大坑:
主人公是个暴力犯,下手毒辣凶狠,难道干了特工的活就能干脆洗白,让那几个可怜的押送警察白白送命了吗?
这种刻意模糊和撇开不谈的道德问题,正是现在的动作电影中所不屑于讨论,甚至扭转黑白的地方。一周后即将上映的《美国队长3》,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难道有名人作保,前犯罪者的犯罪事实就能一笔勾销了?对他的所作所为就可以不追究了?
显然不行。但是被惯坏的影迷们才不care。他们只想看到基和爽。
当然,除了这些不可解的死局,演员在表演方面还是没有出什么岔子。瑞安·雷诺兹几乎是刷了个脸就退场了,除了证明他能够饰演严肃角色之外,对整个故事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而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比本片还要早一天上映的、同样无聊的《幻体》几乎可以拿来当个前传或者续集来看。加里·奥德曼扮演的角色透露出近期少见的不淡定,但是单调得没什么嚼头。同样定位尴尬的还有汤米·李·琼斯,看得出在这场马戏中不只有加里·奥德曼不知所措。两个月内就有3部电影上映的神奇女侠同志正在攻城略地,用演技扫清对盖尔·加朵的一切质疑——虽然比不上在奥斯卡战场上屡战屡败的路易斯·莲恩,但在《超脑48小时》中,她还是为角色带来了一些不错的情感深度。
作为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者,凯文·科斯特纳的表现可以说是一如既往的认真和严肃,极度善于通过眼神和面部表情诠释角色内心变化。他在电影中的角色从电影开场时的狂躁易怒,逐渐转向冷静内里,科斯特纳很好地平衡和调整了他的角色的情绪状态。和《布鲁克斯先生》中的书生气连环杀人犯相比,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图片2>
所谓春季档多烂片,《超脑48小时》赶在春季档的尾巴上,当然也未能免俗。电影的情节非常牵强,尤其是Happy Ending更是大跌眼镜。和前几个月上映的《伦敦陷落》和《九九九》等片相比,《超脑48小时》更加无趣和落后,只有零星几个动作场面能让人提其精神。
这是一部适合那些在碟片和点播市场上无聊浏览的中年男人们打发午后的美好时光的片子,既没有精巧到成为酒后谈资,也不至于让人立刻起身就走。这种电影你我都见过不少,至于要不要买票去资磁一下——
家里电视收不到中央六么?
<图片3>
看起来强壮又危险的罪犯,其实却是个从来没被爱过的小孩,而代表正义与勇敢的特工组长,实则是一个气急败坏践踏情感言而无信的空心人。忽略那些血腥暴力的场面,这是一个关于爱和救赎的电影。爱玛的童真,已死父亲关于爱的记忆和人格,医生的关怀,一点点将“坏人”引向正途。其实恶人不是生来就恶,只是从没感受到过爱的样子。因为“恶”而鄙弃他们,忽略他们作为人应具备的基本尊重和情感,才是身为“正常人”最大恶行。
一位知悉国家机密的CIA探员比利·波普(瑞恩·雷诺兹 Ryan Reynolds 饰)意外身亡,在弗兰克斯博士(汤米·李·琼斯 Tommy Lee Jones 饰)的协助下将其记忆与技能植入了一位极度危险且无法预测的罪犯杰里科·斯图尔特(凯文·科斯特纳 Kevin Costner 饰)身上,而探员贵格·威尔斯(加里·奥德曼 Gary Oldman 饰)必须靠这位不定时炸弹来摧毁企图攫取国家机密的犯罪组织。杰里科·斯图尔特为了救回换脑后渐渐爱上的比利·波普被胁迫的妻子和孩子,重新找回自己的生活,不得不在48小时的时间里,与犯罪组织展开殊死搏斗。
想不到科斯特纳也到了蓄起胡子,扮演老英雄的年纪了,愿以为那是肖恩·康纳利才有的专利,亦或是这几年的丹泽尔·华盛顿。说实话这部戏的剧情实在是硬伤,不过在电影院看的时候那些经典桥段之如《石破天惊》,《变脸》,和《怒火救援》不断地在我眼前浮现,再加上盖尔·加朵,还是挽回了不少分数。
中规中矩的动作片,“真希望我能一直当他”凯文科斯特纳说的这句话感动到我,感情线很温暖很感人。
凯文科斯特纳脑残粉一本满足。
贱贱原来就是打个酱油。很套路的片子,各方面都不出彩,以至于就要到高潮了我居然看睡了。也就看看几个老家伙吧。
撞创意撞题材撞类型撞演员,还撞档期……本片和续命游戏可以混剪成另一部电影,叫《你特么猜猜我到底是谁》……
浪费一帮好演员,什么剧本嘛!四分之三的时间主角都是出于一脸懵逼的混沌状态,CIA更是智商频繁掉线且毫无人性!亏得凯文科斯特纳真是老当益壮的硬汉,动作戏只要一上来,效果还是不错。拜托!这类谍战/警匪动作片是越早进入追逐反追逐的动作戏才会越好看啊!
好奇怪的卡司,就像队友清一色adc,看着牛逼,开团秒跪
不同的思维,在同一个躯体中进行48小时的战斗,当记忆中的亲情让占据的记忆变成永恒,当幻象的人脑被意象化移植,不禁让人感叹科幻的魅力所在;尽管剧情比较单一化,但影片对于科幻与情感二者结合的诠释却是值得称道的。
小夥伴說第一次見那個大叔演壞人好過癮,然而我不認識那個大叔
住别人的房子,睡别人的老婆,凯文叔爽翻了
集犯罪、亲情、幽默于一体的并不烧脑的剧情片
不算烂吧
概念老,桥段老,演员老,超老48小时。
割喉捆绑仙人掌,洗脑变态杀人狂。那边忙着放核弹,这边做起老公饼。老派脑残动作片,导演对刻画神经病还是蛮有一套的。上一部《Iceman》里的雪糕车叔叔也不错~至于为什么要把相似题材相同演员的《self/less》同时引进,说明广电总局似乎有着自己的恶趣味
多一点真诚,少一些套路。
尽管有不少缺陷,也是最近很难得好故事了,如果凯文第一次见到瑞恩的老婆时再粗暴邪恶点,最后的情感转变会更精彩,不管怎么说老戏骨就是老戏骨。
剧情单一,乏善可陈。
前半场1分,猪队友;后半场5分,情感线饱满
说实话一开始期待并不太高,记忆移植作为科幻片主题来说已经不算新鲜了,看完觉得情感和情节铺垫还算不错。最加分的是三个老家伙的表演,尤其是发挥空间最大的科斯特纳,看完就知道什么叫姜还是老的辣了。当然神奇女侠也是美美的。
我觉得还不错诶,虽然男主不太符合大众的审美,但是看预告的时候,确实也被加朵在里面的感情线而心碎,看这片的目的也在于此,盖尔加朵太美了!虽然片中的记忆转移不太经得起科学推敲,毕竟转移了全部记忆,还有人格,包括成长中的认知和观念。不过剧情需要,我也并不在意。女神和片中小女儿都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