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海的尽头是草原蒙语

剧情片中国大陆2022

主演:陈宝国马苏阿云嘎王锵艾米罗意淳王楚然黄尧白宇帆曹骏张铭恩丁程鑫李滨许还山阿尤尔达迪乌吉穆巴音巴森江布拉其那日图巴德玛哈玛霍尔查苏日雅塔娜

导演:尔冬升

播放地址

剧照

海的尽头是草原蒙语 剧照 NO.1 海的尽头是草原蒙语 剧照 NO.2 海的尽头是草原蒙语 剧照 NO.3 海的尽头是草原蒙语 剧照 NO.4 海的尽头是草原蒙语 剧照 NO.5 海的尽头是草原蒙语 剧照 NO.6 海的尽头是草原蒙语 剧照 NO.13 海的尽头是草原蒙语 剧照 NO.14 海的尽头是草原蒙语 剧照 NO.15 海的尽头是草原蒙语 剧照 NO.16 海的尽头是草原蒙语 剧照 NO.17 海的尽头是草原蒙语 剧照 NO.18 海的尽头是草原蒙语 剧照 NO.19 海的尽头是草原蒙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6:59

详细剧情

影片根据历史上“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改编: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大批南方孤儿面临营养不足的危机。在这个关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向中央请缨,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将近3000名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给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在这里,远离家乡的孩子们将要学着融入新的环境和家庭,面对新的家人。而他们所有的不安与伤痛,都将被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一一化解。

长篇影评

1 ) 诗意姓名缝补不了电影的残缺

从看到电影简介后就在思考,该如何切入才能使得这一带有“正剧”标签的电影不被形式化,看到个人视角的切入,挺好。过去与现在双线交织,也很有代入感。但通观两小时,最大的感觉还就是缺乏历史感。演员表演毋庸置疑都在及格线以上,但对于过去和现在的内容分配、空镜穿插、角色戏份的剪辑分配,是不是过于用力致使破碎了呢?抛弃杜玉珩举动没有让我看到这个母亲的为难与无路可退,哥哥来找妹妹的夙愿也没有表现强烈到非找不可(退休之后才在母亲的叨念下动身),寻妹线索过于流畅出现(实际上寻人岂是几天几日就能寻得一星半点),跟车司机的支线剧情不明所以,许多的推动缺少了推波助澜的效果,更多的是平铺直叙上的第三人称,对于亲情、爱与分离的最最直接的反馈表现,只能说是寥寥。看完电影后,最大的直观印象就是,少数民族同胞真的受了太多苦楚,电影真的没有在主观上区分民族同胞之间的民族间隙吗?小女孩从小到大计划着逃跑,小男孩早慧懂得发烧避难,对比之下内蒙人民的热情、宽容、隐忍让人动容。历史背景交代太过匆忙,想看到在历史长河沉浮中的变迁与情绪,到小女孩被救出后戛然而止。诗意的名字让人遐想万千,两个小时的影片平淡让人忍不住离席,慢节奏的电影是对抗这个快节奏生活的良方,但前提是,速度慢下来,内容逻辑和丰富性要跟上去不是吗。不是特别懂导演在剧中所要表达的立场倾向,混沌大于情感传递。

2 ) 人类之间的亲情,除了血缘,还有可能是恩义

看完这部片子,想起了《奇葩说》的一期脑洞辩论。

“有后东”和“无后米”,选谁去核电站完成任务拯救全人类?

辩手姜思达提了一个独特的角度,他说如果把辩题看作一部灾难电影,哪一种电影会更打动人?

让“无后米”去,只是一个孤寂的人孤寂地死去,留下的是别人对他的无尽愧疚。而让“有后东”去,留下“无后米”和“有后东”的孩子,他们之间会建立一种新的亲情连接。

动物之间,所有的亲情都靠血缘,而人类之间的亲情,还有可能是恩义。

《海的尽头是草原》就是这样一部打动人的电影,它描述的也是这样一种新的亲情连接。

一个南方的“孤儿”,进入了内蒙的家庭。

她像一只倔强的小牛犊,顶着尖尖的角,和周围格格不入。

如何融化她身上的坚冰,治愈她内心的伤口,萨仁娜一家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01 萨仁娜:我们养育了同一个女儿

听萨仁娜说得最多的词是,女儿。

女儿,来。

女儿,别去。

女儿,妈妈,哥哥,一家人。

可能在我们日常的语言习惯里,听不到这样的表达。妈妈喊女儿,通常喊名字,喊昵称,不会喊“女儿”这个称呼。所以第一次在片子里听到萨仁娜喊杜思珩“女儿”的时候,有一种奇怪的感动。

像是一种霸道的宣告,告诉自己,告诉对方,告诉莽莽苍苍的草原,这个小姑娘是我的女儿。

又像是一种温柔的呢喃,散发着无限的爱意与包容,仿佛所有的错事都会被为这个词所原谅。

萨仁娜对杜思珩的爱有目共睹。

在育婴院时就包容她的任性,不管小姑娘怎么闹都全盘接受。甚至在看到她口中出血时,不分青红皂白就教训草原上的大哥哥们。

一个小姑娘,失去了亲生父母的照拂,又远离了熟悉的水土,她对她充满了怜爱,她用她的方式在给她安全感。

所以选家庭的时候,尽管对内蒙这片土地毫无归属感,杜思珩还是选择了跟萨仁娜回家。不是因为萨仁娜刚好站在那里,而是萨仁娜平日里给了她足够的安全感,她才在挣脱了蒙古大叔后,自然而然地抱住了她的腿。

成为一家人后,萨仁娜对杜思珩,不仅是爱,更是偏爱。

物资匮乏的年代,珍贵的奶制品,必定优先紧着带回来的女儿。

女儿不习惯毫无遮掩地如厕,她很快读懂了,领着哥哥,在草原上为她搭了一个旱厕。虽然简易,但这是草原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厕所。

她就这样把小姑娘带大,小姑娘长成了大姑娘,穿草原的服饰,参加草原的传统婚礼,说草原的话。但她的心,依旧朝向南方的城市。

杜思珩和马正元出走后,所有的人都心急忙慌地准备把他们找回来,只有萨仁娜在他们出发之前,着急地同那木汗交代,如果她真的要去上海,你就送她去。

她担心的不是女儿不回来,而是她长途奔波的安全。

尽管养育了孩子十多年,但她没有想要把孩子强行捆绑在自己身边。

她想的是如果日后能和杜思珩的亲生母亲相见,可以把养育过程的点滴分享给对方。

她想的是感谢杜思珩的亲生母亲生下她,让她们可以养育同一个女儿。

同为母亲,她知道一个妈妈不想错过女儿成长的心情,她知道不到万不得已,妈妈不会抛下自己的孩子,她时时刻刻都在和远方的那个母亲共情。

你来,我照顾你。

你走,我也想成全你。

可以说这是一个母亲克服了占有欲的大爱。也可以说这是萨仁娜对母亲这个身份的感同身受与深刻理解。

02 伊德尔:我永远不会抛弃你

曾经有人发起过这样一个投票,哪件事情会让你有“父爱如山”的感觉。

高票选项是,小时候坐在父亲的肩头。

深以为然。

所以当看到伊德尔把思珩扛在肩上看赛马的那幕时,我就觉得,是了,他是她的爸爸了。

当然他做的远不止这点。

作为一个影片中段才出来的角色,伊德尔的篇幅并不多。但他有限的几次出场,依然能展现他作为一个父亲的担当与情感表达。

他与思珩有过四次交流。

第一次是星空下的闲聊。伊德尔刚休假回来,家人、朋友济济一堂,热热闹闹地吃饭。思珩没有去,她蹲在帐篷外面,小小的一个身影。伊德尔出去喊她吃饭,她说她不饿,但更多的是因为她对他还是陌生的,融不进那样的热闹里。于是他顺势留下来,陪她看星星,送她指南针,拉进两个人之间的距离。

成为父母之前,先成为朋友,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第二次的交流发生在他们一家拜访敖其尔爷爷之后,伊德尔讲述了他与敖其尔爷爷的渊源,告诉思珩,即便大自然对我们很残酷,我们也要勇敢的面对。

世界是残酷的,自然灾害让人们流离失所、无枝可依、甚至失去生命,但人们的善心与爱可以对抗这种残酷,可以免人于惊慌,免人于悲苦。

年幼的思珩也许听懂了,也许没听懂,但她一定知道了,她的草原父母是很好很好的人。

第三次,是思珩去追返回工作的伊德尔。

她被漫天风沙压倒在地上,抬不起头来。她想起了她的亲生父亲离开的背影,她以为伊德尔同那个男人一样,走了便会杳无音信,她害怕极了,不想再一次失去她的爸爸。

好在伊德尔及时赶到。思珩说,爸爸别不要我。他动容了,这个小姑娘在如此危险的境地下,害怕的只是他的离开。于是他许下承诺,我永远不会抛弃你。

父女之间的最后一次交流(影片呈现的)也是这句话。但这个时候,伊德尔是带着愤怒和谅解的。

因为思珩的任性,他失去了他的亲生骨肉。这个孩子小时候生病烧坏嗓子他就不在他身边,好不容易长成了一个沉稳懂事的青年,在他遇到危险的当下,他作为父亲,依然不在他身边。他得多愤怒,多难过,多自责啊。在这样的情绪里,他隐忍着,还是信守了自己的承诺,永远不抛下思珩。

从怜爱到鼓励到动容到愤怒到谅解,伊德尔对思珩的感情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最终沉淀成了如山的父爱。

03 那木汗:不要过来

那木汗是一个怎样的少年呢?

瘦,高,黝黑,沉默,站在那里,整个人灰扑扑的,唯独一双眼睛澄澈明净,像草原上的朗日晴空。

对于杜思珩的到来,他是欢迎的。

母亲把奶豆腐几乎都分给妹妹时,他没有表达不满。只是在妹妹打翻满碗的奶豆腐时,迅速地捡起来吃掉了,才透露出他其实也只是个半大的小子,他也很想吃奶豆腐啊。

母亲对妹妹的无微不至,那木汗看在眼里,起初有些许嫉妒,但他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在爸爸回来时,悄悄地跟爸爸说,母亲对妹妹比对他好。

然而他自己对妹妹也在默默地疼爱着。

思珩一个人跑出去,遇到狼群,他策马扬鞭,吹着哨子,赶走狼群。他和他的兄弟们,像马背上的英雄。

后来他们帮思珩找她从不离身的毛巾,看起来是一件麻烦的小事,但他们也认真地四下搜寻,为的是守护妹妹心里某块小小的领地。

对峙群狼的英雄气概,寻找贴身毛巾的细腻温柔,让草原少年的铁汉柔情跃然屏幕。

十年后,思珩长大了,与儿时的伙伴重逢。

那木汗左挡右挡,也挡不住他们来自同一个地方的视线的碰撞。

草原上的人,讲究缘分。

那木汗和思珩,缘于流沙,终于流沙。他们的第一次相见,那木汗冒着流沙的风险,去取消炎药救她。他们的最后一次相见,那木汗把她从流沙里拽出来,而自己则永远地埋在了草原上。

那木汗对思珩,也许曾经有过晦暗不明的想法,但他从未宣之于口。他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要过来。他尊重她,守护她,待她如亲生妹妹一般。最后还舍弃了自己的生命,救了她。

草原外面有山川,有海洋,有城市,有汽车,这一切,他都无法看到了。

你好像能理解所有事情的发生,但又会忍不住想,凭什么,为什么?

那木汗的死,让杜思珩彻底杜绝了回上海的心思。她决定替那木汗活下去,也终于把草原当做真正的唯一的家了。

站在上帝视角来看,这好像是一种交换。用那木汗的死,换杜思珩对草原的真心。但我不愿意这样想,我更愿意把它当成是随心发生的情感事件。因为那木汗对妹妹有感情,才会不顾自己去救妹妹,因为妹妹对那木汗有感情,才会担着满心内疚,在草原上生活下去。

思珩和那木汗,从始至终,都是小毛巾和她的哑巴哥哥啊。

04 结尾

白云苍狗,野马尘埃。

如诗如画的镜头语言,把一切娓娓道来。朴实无华的情感流动,像有人在心里唱咏叹调。

很久没看过这样淡淡叙事却又深情满满的片子了。

我被深深地打动了,你呢?

3 ) 矛盾冲突的点被隐匿了

大家都在质疑,已经入蒙十年的杜思珩遇见孤儿院小伙伴后两人为什么会偷跑回上海?

其实根据剧情铺展及氛围烘托,很明显的是,哥哥那木汗爱上了杜思珩,而且,养父母也有让杜思珩嫁给那木汗的想法。哥哥十年前就已到结婚年龄了,因为喉咙烧坏了不能正常讲话成为残疾人,周围没有蒙古族姑娘愿意嫁给他。过了十年,那木汗还是未娶到妻子,家里收养的这个小姑娘杜思珩眼看着出落成亭亭玉立大姑娘了,让她与那木汗成婚似乎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杜思珩心里肯定也晓得家里人对她的这个指望。

如果不是再次遇见孤儿院小伙伴,她可能就认命了,毕竟,也没有其他解决办法,而且,她并不讨厌哥哥那木汗,她也需要用自己来回报这个家庭,用汉人的话来说就是“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唯以身相许”。(至于杜思珩是否爱上那木汗,答案是否定的。一方面年龄差距太大,另一方面也是文化隔阂。同龄蒙古族姑娘都不愿意嫁给他,一个小他十几岁的上海小姑娘凭什么会愿意?如果有爱,那也只是对哥哥的爱,亲情而已。)

可惜这种自然而然的逻辑被打断了。

孤儿院小伙伴吴正元的蒙古族家庭转回来了,相隔十年,小伙子表现出对杜思珩一见钟情的感觉。哥哥那木汗及朋友们想挡住他的目光,未尝不是捍卫那木汗的婚姻希望。

杜思珩是不是爱上了他?不一定,也不重要。他的出现带来了乡愁,带来了反转命运的力量。

于是,“偷偷跑回上海寻亲”就由放不下的一桩心事变成必须付诸行动的人生计划。

很多人说,只是想回上海问问父母为什么把她扔孤儿院,只要跟养父母说清楚,他们不会阻止她的,而且说不定会送她去呼和浩特,用不着“偷跑”。

正是因为以上原因,这件事情就不是那么光明正大可以言说的了,双方互相都不信任对方。养父母会担心她不再回来,她也担心养父母不相信她会回来而不让她离开。

这才是悲剧的症结所在。

当然,她的“任性”行动失败,也为养父母家庭带来丧子之痛,最后只能以身相代,以那木汗的名字和身份活着。

4 ) 草原的尽头是大冤种

轻微剧透,我实在受不了,从来不玩豆瓣的我,冲进来骂这部烂电影,看过《国家孩子》的我冲进电影院,就给我看这个破东西?三千孤儿入蒙古,就是个噱头,讲了一堆破烂事,叙事极其纠结,陈凤霞有对儿女,因为养不起,就把身体弱的自己照顾,身体好的送到孤儿院,儿子听到了之后,冲进大雨里把自己淋感冒了,所以妹妹杜思衡被送走了,陈凤霞老了以后一直愧疚,杜思翰为了母亲和自己的心结去寻找全剧都在作的杜思衡,一个养不熟的白眼狼,养父养母对她视如己出,她阿爸小时候告诉她:等你长大了,带着我和你的额吉去上海,然后她长大后就忘了,看到一个男孩喜欢他,就要求这个男孩陪她去上海,说:我会和你回来的,我问明白后,才能能安心回草原生活,男孩被这个饼给圈住了,就和杜思衡跑了,没想到遇到了流沙,养父母的儿子,为了救杜思衡和那个男孩,直接嘎了,看完后,我真想抽死女主,我不感动,我很生气,养父养母养了她,真是倒了八辈子霉,真不如养只羊最起码还能宰了吃,就这?还原谅她了,让她用哥哥的名字生活,烂尾结局,一堆人说感动,我差点没气嘎

5 ) 感受包容与爱,体验大爱无疆

有幸观赏了今日北京电影节的首场放映。本来没想写repo,但是想了下,有好多话想讲。那就把他们他们转化为文字形式。让自己的惊喜与感动分享给大家。

写在前面:

这个故事是历史真实事件改编而成,也恰逢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5周年,蒙汉一家亲的主题。是很合适与应景的。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彼此都是在那困难的年代,彼此扶持彼此帮助,撑过了艰难的年代,走向了如此幸福的当下。这段苦难中的每一份善意与爱都值得被记住,并感激。

浅浅的写一下电影的时代背景:

20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恰逢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因为东西方世界的碰撞,我们可以说内忧外患。电影里从一个小家母女与兄妹分离故事,以小家反应出当时大时代背景下大家的困难,也反映出来了,内蒙人民的淳朴与善良,自己因为边界的缘故,本身也充满了危机,但是当决定收留这群孩子开始,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电影中,都是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这三句话在现在的我们看来,可能很容易。但是放在当年的时代背景下,是国家对于民族未来的考量,也是各民族间对于彼此的深爱。

说回电影,个人浅谈一下,不是专业的,只是想把看完电影自己内心的感受好好写出来。

一、叙事手法:

电影的是分了三条时间线来叙述。一条是,陈宝国老师饰演的哥哥寻找妹妹的现代线。另一条是回忆线,哥哥回忆母亲把妹妹送走的过程,以及一条并行线,妹妹在被送入内蒙过程中在孤儿院与额吉一家相处长大的过程。

三条线都是交替出现,这是非常考验导演功力的。我看完,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尔冬升导演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大导演,成片剧情连贯性与叙事手法埋线布局收尾,都非常的合理与自然,不让人突兀与茫然不知所措。有很好的设置了一个小反转,这个反转也把电影最后迎来了一个小高潮,并且很好的点了电影的主题。让观众陷入演员带入的情绪里,久久难以平静而又震撼与感动这份无私里。

二、电影主题:爱与无私

这个主题,其实从知道电影开拍以后,有过担心,想着容易空洞乏味,容易令普通观众无法产生共鸣。但是当故事画卷完全展现在我面前,我却只能说一句,我能钦佩于当时他们无私,并且震撼于他们的选择

说一个个人认为的隐线。爱与无私,不只是当时无私收养上海孤儿的内蒙人民。更在于那个年代,无数为了祖国建设奋斗无私隐姓埋名多年的无数科学家与普通人。

杜思珩的父亲,一直是掩在这个电影大故事里,一个模糊的影子。但是,从她母亲收到父亲寄来的东西,确实转交给别人,以及母亲对话里,他为之奋斗的事业,家人的不知晓与无法知道在哪里,是否也是隐示着,这位父亲也是为了大爱,只能舍小家为大家,即使心怀愧疚,也要为之奋斗。当然这条线是我个人理解,存在偏差我也希望记录下来。

三、角色理解

只写一下自己印象很深的几位角色:

1、哥哥。陈宝国老师饰演的双胞胎哥哥,故事的主线一直是他的视角,也从他的口中知道,母亲已然重病,却还是对60年前的女儿念念不忘。以及,自身重病,却因为对妹妹的挂念,为了不失去记忆,不想做手术。当最后被告知妹妹已逝(为了推进剧情),母亲病逝,自己要离开时,把东西送给导游。我想在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孤身一人的孤寂感与决然感,让人怅然。而当后面见到那木汗,那一刻知道那木汗就是杜思珩的那一刻,哥哥的眼神与妹妹对视那一段,我还是被陈宝国老师的演技折服。真的把这个角色演活了。

2、额吉。这个角色,是杜思珩改变的开始,也是真心接受与爱着这个孩子。虽然也是有着自己的私心,但是到后面,独子逝去后,为了自己的承诺还是养大并照顾好杜思珩,我真的只能想到一句话,大爱无疆重信守诺。对于杜思珩亲生母亲的那句,虽然未能相见,但是感谢你生下她让我们都抚育过她。

3、伊德尔。这个角色其实出现的并不多。但是确实这个电影里一份温暖的存在。他代表着更无私,额吉带着小私心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也觉得该遵从杜思珩自己的想法。和杜思珩的初次交谈,在漫天星光下,和杜思珩一起聊天,也是将自己的爱与温柔展露给这个略显局促的孩子。而当后面他要随军出发的时候,去沙暴里找到杜思珩的那一刻,不只是杜思珩我也是真的开始把他的当作杜思珩真正的父亲。而当后面因为那木汗的过世,最后的那段回忆中,也很好的将一个父亲的愤怒与矛盾以至于到后面因为责任与爱,选择了包容。我的描述有些苍白,但是电影里通过演员的演绎,将这个人物一开始出现的温暖与父爱如山,到后面独子去世自己的内心矛盾与愤怒演绎的有层次而令人动容。也是将这段电影尾声的高潮部分,演绎的令人久久难以平静。

四、写在最后:

电影整体的运镜与色调,我个人是觉得非常喜欢的。对于苍茫草原与遍地牛羊的内蒙多了一丝憧憬。希望有机缘可以去这片土地感受上草原的魅力。

这电影是近些年我有限观赏国产片里面,完整讲完一个故事,并没有太突兀的影片之一了。不知道如何描述这个感觉,用温暖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也许我们不会再在这个时代经历这些事,但是我们不该忘记那段历史,也不该忘记湮没在历史长河里,平凡但带着温度温暖着历史的每一位。

6 ) 真的很烂???

今天下午去看了海草,我怒打影评一篇。别问,问就是真的难看。

一开始看预告我真的以为就是个纯纯的蒙古故事,期待极了,进去之后发现居然是一个母亲想找到曾经被抛弃的女儿(女儿成为孤儿最后被送到蒙古),儿子代替母亲寻妹。没错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就这么简单。听着好像也没有多难看,哈哈。但能明显看出来编剧和导演想营造一种就是双线并行的感觉,结果成为了装逼没装好的典型。没错它是双线,同时还有老人们聊天中还原的妹妹一生的故事,但是在各种人的聊天中还原妹妹的故事真的很混乱,东一下西一下,又想抓住现在的故事(如哥哥的病,母亲的爱,当时的灾情…)也想抓住过去的故事,这太难了,而尔冬升的尝试真的失败了。我在影院坐着看得莫名其妙,不仅没有串联起来,甚至觉得有些细节莫名其妙(比如妹妹有天晚上跑出去发现了一只狼,可以说是突如其来又戛然而止,或许是我理解能力有问题?)前面的故事也不能说特别难看,就是让我所期待的大背景“三千孤儿进内蒙”完全沦为一个噱头和工具,拍成了“一个孤儿进内蒙”,如果你说他是想以小见大,对不起我真的没感受到妹妹在这期间的内心想法,她作为一个孤儿究竟对于这件事的看法怎样,对自己的定义和认识如何,电影都没有展现。

妹妹作为主角塑造不够丰满,简直搞笑的。但对于那木汗这个角色,我感受到的是“无声胜有声”。作为一个哥哥,他对新来的妹妹很关心,但看到母亲对妹妹快要溢出来的关心,他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会感到难过,会用眼睛表达出来。可是在父亲以马作喻让他不再对妹妹感到心里不舒适,对妹妹反而更好之后,那一段可以说还是小小感动了一下哈,算是拍出了美好时光的感觉。在长大以后,母亲给妹妹看嫁妆那段,那木汗还是表现出了伤心(很心痛tut)。后来妹妹逃跑途中陷进了流沙,他好不容易拉出妹妹最后因为救妹妹的同伴而自己身亡,可以看出他真的是个很好的哥哥,换而言之这个角色的塑造比妹妹一味逃跑的人设好太多了。。。

回到剧情,就算救妹妹的伙伴那木汗去世了我也还能忍,在这结束我可以给你打个及格分吧……结果!!!!在现在的时间线里老人们说带哥哥去见那木汗,去了之后发现那木汗是妹妹在哥哥死后改的蒙古名。。。我真的会谢好吗,这比你直接告诉我那木汗死了更搞笑。你以这样一个方式告诉我那木汗死了请问有什么意义呢?能够更深重?让大家惊讶?都没有,反而让我觉得你确实配得上你的剧情简介:所有的不安与伤痛都被感动人间的大爱化解。

是的,一个领养来的女孩子害死了我的亲儿子我还要去说我永远不会抛弃你我给你改名叫那木汗你要代替他活下去,所以妹妹再没想过离开,安心在草原上生活了。

强行煽情,让人无法落泪,反而觉得搞笑。这就是尔冬升眼中的大爱,那我无言以对。

7 ) 何之为真正的亲情羁绊?

无论处在多么艰难的时代,总有一些散发着人类闪光的时刻,让我们对人类保有一丝希望。

《海的尽头是草原》绝对是一部有价值的作品,同一个家庭三个不同时期从不同视角进行叙事,最后交汇到一起,完成了片中人物各自的最终救赎。

由陈宝国扮演的哥哥杜思瀚为了完成已患有阿兹海默症的妈妈遗愿,抱病踏上了寻亲之路,也揭开了中国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一件不被遗忘的历史。

但电影并没有沉醉于宏大叙事,而是把落脚点放在了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性身上:杜思珩,杜思瀚的同胞妹妹。

串起三段故事三个时空的,除了杜思瀚对母亲的爱之外,还有他对妹妹的思念和愧意,后一种情绪一直到最后才最终揭晓,也为观众解答了当年杜思珩被送进孤儿院之迷。

124分钟的电影里喜欢的片段太多了,尤其是中段杜思珩在内蒙古的成长生活,真实取景让人对内蒙古的美景有着沉浸式享受和体验,草原的空旷和苍茫、牛羊的自由奔放、纯净的白云和蓝天、甚至凶狠的野狼和令人窒息的沙尘暴都让人难以忘怀这片纯净的土地和它那令人着迷的风土人情,喜欢内蒙文化的观众一定不要错过~

《海的尽头是草原》由始至终探讨的都是亲情,什么才是真正的亲情羁绊?

是什么东西让亲情较之爱情友情成为人类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情感纽带,是血缘、道德责任、养育、陪伴、守护还是理解和付出?

一边是血缘关系的带来的数十年的日夜思念,一边是汉蒙结合的新家庭长年累月的磨合、背叛、陪伴和守护,导演通过两个家庭在不同时空向观众多方位地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正牵绊,其中又以后者的伊德尔/萨仁娜/那木汗/杜思珩一家为主要着眼点。

导演想要展示的这种亲情是多层次的,非常丰富和立体,他很细心地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这个两族组成的新家庭的磨合之路,几乎为每个人都安排高光时刻,比如那木汗骑马赶狼救妹、伊德尔沙尘暴营救女儿,虽然萨仁娜没有特别的泪点场面,但导演把细节都埋在了角色互动的一言一行上,比如萨仁娜为了能与杜思珩能够好好沟通,不停翻看汉语小册子,发现杜思珩尿床时的温柔体谅、为她搭建厕所……更是在杜思珩带着家里干粮出逃时,对那木汗千叮万嘱,如果她一定要回去上海,那就护送她回去。(这种爱到深处必须放手的亲情真的太戳我的泪点了)

P.S. 汉蒙之间巨大的文化差距通过一些非常多的小细节表现出来,比如杜思珩的第一次尿床,不愿意在开阔的户外解手、脚不可以对着火、蒙古婚姻的祝福语、摔跤等,可以看得出来电影团队对内蒙文化进行过非常严谨的考究工作。

那木汗和杜思珩的感情最为复杂,我还一度以为他们之间要发生点什么东西,他对马正元的敌意绝对不仅仅是出于兄长对妹妹的保护,应该也是有一种男女之间的感情在的,但此时杜思珩的心思早就已经被出逃计划牢牢占据着。

从一开始的忌妒,到后来的对这个小妹妹的保护欲,再到长大之后的男女情愫,每一步的转变都被导演用不同的细节埋满,让这种细腻的情感转变不会显得太突兀,也为后面悲剧的发生做了很好的铺垫。

另一方面,对杜思珩如何融入这个新家庭、从格格不入到慢慢意识到与这个家庭密不可分,导演同样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和镜头去铺垫和呈现这种爱的变化过程,从杜思珩在育婴院和萨仁娜欲拒还迎的互动开始,到狼口逃生欢乐地叫那木汗哥哥,再至沙尘暴里感情大爆发发自内心地叫伊德尔爸爸,再到目睹那木汗悲剧发生时的愧疚和自责……每一步都水到渠成,浑然天成。

那木汗意外身亡之后,相对于温柔、对杜思珩宠溺有加的萨仁娜,更为理性的伊德尔的感情要更为复杂,但很好地得到了展现和处理,一方面要承受失子之痛,另一方面又要抑制自己不能过分责怪女儿,这种又爱又恼的饱满情绪让他对空开枪,也让他的最后决定被观众较好地接受和理解。

那木汗的悲剧是全片人物情感的重要转折点,这件事最终促成了杜思珩自我身份的重新定位,从此时开始,她不再是杜思瀚的妹妹,而是伊德尔和萨仁娜的那木汗,童年时的母亲慢慢淡化成一段引不起涟漪的记忆。

杜思珩和那木汗身份的转化是全场的高潮所在,意味着这种亲情的爱真正地突破了血缘、民族的局限,成为一种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一种羁绊。

所以,最后杜思珩/那木汗看着前来认亲的杜思瀚,脸部表情平静,其实他们当时是处于不同的情绪维度上的,杜思瀚沉浸团圆的感动之中,但他对杜思珩来说,最多就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正如她自己所说的,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这种要回归原生家庭的执念就没有了。

这时候镜头给了她在内蒙古大家族一个镜头(都有曾孙了),但我觉得她所说的“新家庭”,不仅仅指的是自己结婚之后所组建的家庭,更是指伊德尔/萨仁娜/那木汗一家,当她真正认为自己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的时候,当她决定要遵守自己对那木汗死亡遗愿的那一刻开始,原生家庭对她的羁绊就已经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这个汉蒙新家庭的责任和守护。

全片中,老年萨仁娜说的那句话最能触动我:虽然未能见面,谢谢你把杜思珩生下来,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把她抚养成人。(大意)

短评

那木汗,你死得好惨啊!(要说这片子不好的,但又挑不出什么致命的错处,要说很好吧,就像喝了碗十全大补的佛跳墙,可是什么滋味也说不出)

4分钟前
  • 推荐

她要去上海,到底为什么不跟她爸爸妈妈说啊?说了肯定会让她去的,那木汗也不会死,可恶狠狠意难平。(by the way,阿云嘎好涩好涩)

8分钟前
  • 林疏沐书
  • 推荐

可以坐等二刷了。看完好想去草原啊。

13分钟前
  • 沈十六
  • 推荐

《海的尽头是草原》盛满了温暖的人情味,尔冬升导演将亲情、爱情、乡土情展现得细腻无比。全员演技触动人心。本片的离场感后劲凌厉,必须亲自感受。何以为家,有爱你的人在就是家。

16分钟前
  • 林明杰Eric
  • 推荐

北影节首映,惊喜于导演会扶持新人拍出最值得关注的那段历史,失望于最精彩的历史事件沦为平淡叙事的背景板。导演说他今后只想拍爱,电影里确实看出这层意思了,但是太美好就远离了现实,及格

19分钟前
  • son沐风
  • 还行

还是我喜欢的那个小宝啊,有自己的坚持,他对演员真的很好。(北影节期间一天四部快累疯)

21分钟前
  • 凯文·史派东
  • 推荐

爸爸告诉妈妈假的地址直接抛弃妻儿玩失踪;哥哥为了留下故意感冒让妹妹被送到福利院;妹妹在草原上长了十年不知道感恩还害死了对自己视如亲妹的草原哥哥。这一家子都是什么人

24分钟前
  • 花卷君
  • 较差

是我认真会选择一个人再去二刷一次的好片!最后无数次联想到了自己生活里的种种,哭到无法自拔。从老演员到小演员,到汉语演员到内蒙演员,没有一条线掉链子,我太喜欢演杜思珩的小演员了,长得好看不说,充满了灵气,和导演的调教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是值得敬佩的导演,值得敬佩的演员与剧组。电影整体呈现的温情感,很难让人不动容。一个看上去命题作文十足的主题,剧情叙述的如此完整,可见导演的功力。另一方面,如果说这是内蒙宣传片,也一点儿不含贬义的色彩,唯美的星空夜景,恰到好处又拿捏心弦的配乐,每一段都让人沉浸其中。啊,我爱尔导!!

29分钟前
  • 豆蔻
  • 力荐

含蓄、温柔、克制,不需要强加的煽情,故事本身足够让人感动。很喜欢牧民们几乎全程蒙语对白这个做法,除了剧情需要之外也让影片多了另一层美感和真实感。另外光是影片中展现的内蒙古牧区风光和风土人情就足以值回票价,若是早赶在草原旅游季之前公映,必然助推一波内蒙旅行热潮

32分钟前
  • whocarez
  • 推荐

看完有一种直达内心深处的暖意,质朴的草原人民,拥抱着单纯的、无助的小心灵,真情动人!

34分钟前
  • 小猫吃鱼
  • 力荐

2022北影节第二场电影|动人!有力!一个关于找寻、原谅和救赎的感人故事。草原人物群像刻画得很成功,角色各有千秋,确实是大爱无疆。小演员尤其出彩,灵气十足。我们永远需要这样温暖的电影。

35分钟前
  • Ber_雪碧
  • 推荐

北影节展映。中国人独有的家国情怀,之前国说了很多,这次说说家。尔导也说自己这些年更愿意拍温情的不搞打打杀杀了哈哈,这部戏或许就是这种心态拍的吧,抒情散文,看过国家孩子的话会觉得这部戏更像那段故事的一个引子。四星

36分钟前
  • 姜军
  • 推荐

地久天长中,丽云夫妇原谅沈浩用了20年,海的尽头是草原中,额吉和伊德尔原谅思珩只用了一瞬间。

41分钟前
  • 汪政宏
  • 力荐

陪朋友看的,回宿舍吐槽了一路。感觉妹妹前面的那些行为都能理解,但最后她瞒着家人偷跑掉搞得跟被追杀似的是真无法理解:明明在那个家生活了十年,都知道她养父母和哥哥是什么样的人,直接告诉他们“想找到当年的真相”是能被理解的,甚至养父在她小时候还讲过“如果回上海带上他们”。所以这种情节真的无法逻辑自洽,让我感觉是为虐而虐。当时确实非常生气,因为那木汗作为全片我个人感觉最喜欢最能立得住的人物就这么牺牲了。开头几个汉人的台词和演技也很僵硬,还有很多奇怪的地方,全片也只是建立在这个背景下而没有真的“拍进去”,一个很好的主题并没有拍好。给三星不忍心,给四星对不起自己……

44分钟前
  • 仪喵
  • 还行

可能是故事问题,也可能是语言问题、选角问题,电影并没有打动我。看起来很壮阔,也有史诗气质,不会差的一部电影,但就是并不触动,平淡且算不上有真正意义上动人的细节…

45分钟前
  • kinder23
  • 还行

完全是大和解式的拍法。我们近一年对苦难的消解愈发保守且勉强,基本就是“来都来了、人都死了、都过去了、放过自己、立地成佛”的组合拳法。可以确定的是,未来10年,咱们都不会再看到像《一秒钟》那样偏不和解,偏要记住,令人心脏沉甸甸且闷痛的结尾了。

47分钟前
  • 判官
  • 还行

四个哥哥给妹妹找小毛巾的时候真的好帅草原的包容 原宥了妹妹的任性这种趋于神秘的自然力量 真的让人崇敬

51分钟前
  • 墨潯
  • 推荐

把悲欢离合拍得云淡风轻,有人觉得这是败笔,而我却觉得这是导演的高明。因为,表面的云淡风轻之下,情感的流动从未停止,反而因为这种克制,让情感来得更动人。而且,这种云淡风轻刚好是草原的底色,是这辽阔土地给予草原人民的坚忍与豁达。在生活的残酷面前,他们用接纳替代了抱怨,用微微一笑替代了哭天抢地。所以说,整部电影其实拍出了草原的味道,这一点很高级。

52分钟前
  • 鑫弦
  • 推荐

感人吗?感人的,最后的巴德玛老师短短5分钟不到的戏份吧,slay全场可以说,那种直接经受大草原洗礼过的饱经风霜的真实生命力,给你带来的震撼是最直接的。同个时空两对母女的背景也很戳人,算是一定程度上升华了这个遥远守望的主题吧。但是除此之外,前面的部分还是太流水账太浮于表面了,两条线完全没有形成有效的编织,拍一会公路旅游再拍一会历史回顾,太分裂了。女孩长大后逃走跟牺牲哥哥两场戏,铺垫真的够吗?司机兄弟俩角色的设计也没必要吧,太刻意了。另外这里面有个别年轻演员的戏是比较灾难的,流沙那里我直接笑场了。最重要的是,我还是没法忽视整个故事与伤痕和解的态度,一句“十几年后”轻飘飘带走了多少血泪;一句“都是命数”又冠冕堂皇遮盖了多少动因,不忍细想也不敢细想。我觉得小宝导演可能也尽力了吧,但片子质量,真就那样。

53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3.5剧情上腰斩版国家孩子 配乐上阉割版嘎达梅林。看到蒙族哥哥舍身救汉人妹妹的时候直接忍不住了 这个剧情看了两遍真的已经到了无语的边缘…有一点纪录片的形式但这不是内容千篇一律的借口 我不知道蒙族同胞们看到这里究竟心情如何…看到萨仁娜的时候我以为将会复刻她养育二十个孩子的故事 没想到竟然还是“驯化倔强的汉人孩子”的剧情 以及孩子十几岁了还不懂事往外跑 隔壁国家孩子里这可是六七岁才干得出来的事!陈宝国代表的寻亲故事线也和主剧情很割裂 说教意味又浓 简直不忍卒读…p.s.喜欢看阿云嘎当爹 包场看电影我直接跟着喊avup.s.关于我看了三个蒙汉孩子的故事都有人是哑巴这件事 22.9.21

54分钟前
  • 夏の終わり。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