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嘉宾阵容和科幻的主题,还蛮期待能碰出奇妙火花的,事实上看完第一期之后的感受也是如此。
相比起晦涩难懂的一些对科幻数据介绍科普类型的,不要回答可以说是一档让所有人都能看懂科幻的节目。
他有对火星与地球区位关系的理性思考,也探讨了人类离开地球后如何回归家园的人文情怀。从科幻创作跳出来立足当代现实的刘慈欣,与拍出了厚重现实主义在踏入科幻的贾导,加上大佬嘉宾徐冰、张双南,四个人聊的是最贴合现实情况也最新潮的科幻话题,思考的是人类最有可能性的未来道路,这并不是在泛泛而谈也不是高高在上,它让更多的大众可以去关心到科幻,并对其感兴趣。
这个节目形势很新颖有创意,但是看到请的这些嘉宾,有些担心节目出来以后最后的效果,会不会浪费了这个好的创意,但看完第一集后我发现我的想法全是多余的。很喜欢里面的一句话“不要回答”不是意味着我们不需要思考,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答案、不知道如何回答,才更应该思考。我认为我们对未知事件应该更加谨慎的去思考,恐龙为何灭绝?火星突变的原因何在?这些思考的背后,或许在未来将成为环境严重破坏、资源开采殆尽的地球的另一线生机。
一开始我不太理解为啥请贾樟柯来当主持人,国内人文向电影的导演贾樟也是顶尖的那一部分了吧。当时官宣定档还没看节目前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节目,会请到这毫无关系的两位一起来参与这场对谈。看完第一期我可能懂了。或许节目除了科幻,还想用吸引人文方向来打开观众市场?这个节目可能聊得没有那么有深度,特别是很多人觉得挺失望的,高高吊起的胃口没有得到满足的失落感,我也有。
但就和刘慈欣自己说的那样,“星际移民的动力就是开启太空市场”,其实就能理解这个节目为什么没有往更深层次的方向对谈了。
不过呢,也不影响这个节目确实有一定的意义,不是影响拔高,全国这么多人口,大家的教育水平和对科学、科幻的了解程度本就不在一个水平线,如果能让更多普通人对科技探索感兴趣,那不也是挺好的吗
不过节目组,加油干吧,好好吸取大家吐槽的经验,别浪费这么强大的阵容
当年你戴着红领巾的时候,是不是举手站起来说过长大后要当科学家?如果你被生活压的喘不过气,早已忘记了理想,那么贾樟柯牵头的硬核脱口秀《不要回答》就可以让你重温一下儿时的梦想,仰望星空。 电视剧《三体》迟迟不开播,刘慈欣带着三体宇宙参与的漫谈节目可以先解渴。贾科长用一个小短片设置了话题议程:N年之后,人类已经生活在火星,在火星出生的孙子纠结要不要陪着爷爷回地球,在有生之年再过一次春节。 节目从“人类移民为什么最先拿火星练手“这一话题入手,科学家张双南从物理学和天文学、航天技术的角度,做了技术分析;艺术家徐冰则从情感、人文的角度分析了仰望星空的可行性;贾樟柯回忆了在甘肃夜间延时拍摄星空给自己带来的震感、回顾了《火星入侵》等艺术工作者对外星文明的关注;刘慈欣分析了当下移民火星并没有迫切性,但可以考虑通过星际旅行等市场化让推动来加速这种探索。 “不要回答”是科幻迷都熟悉的三体监听员对人类的警示,正如《三体》中章北海的父亲对他说:“在那之前,要多想”。漫谈节目《不要回答》邀请科学家、艺术家、科幻作家,导演、演员、美食家、音乐人、企业家这些地球上的“虫子”来仰望星空,专业和通俗结合,可能也算是一种思考“该不该回答、如何回答”。 生死与永恒,都是人类不得不思考的“终极命题”,《不要回答》这种“以未来之境,论现实之题”的话题节目,也许值得我们观看与思索,毕竟宇宙中人类真的很渺小,N年之后,倘若真有类似三体文明这样的入侵或者行星撞地球,人类不应该像恐龙一样瞬间灭绝。
看下来我就发现节目组很会请嘉宾,这里不是指专业方面而是辨识度!(是的我承认我没在认真听节目... 王子文许知远这些就不说了,明星脸都认识。首先贾樟柯的那个墨镜真的就很让我出戏啊!黑帮大佬开会既视感有没有!其次第一期的泡面头和手舞足蹈大嘴专家、和许知远一期的标准长相理科男、最新的汪峰同款大眼还有厚嘴唇大叔! 真的完全不担心分不清人,没有别的综艺里那样一堆长一样的嘉宾,这里的人都是各有各的特色!总之任何家人没看不要回答我都会伤心的OK(狗头保命
看完第一期,还是觉得有一些地方感觉怪怪的,不清楚是因为节目太短了还是怎么,感觉大刘有时候声音一大一小的,难道是因为远程收音的效果要差一些吗?反正体验感不是特别好。 但看内容上,感觉聊挺多的,讲了很多我不太懂的关于宇宙中的知识点,比如火星上以前是有水的,而且还有不少和地球类似的东西。但是有时候又好像在唠家常一样,讲一些地域文化差异,人类对宇宙的设想......对各个方面都有涉及。然而发现,不老少人说这都是初中生就懂的只是,对不起,原是我学历不配看的节目了。您懂得多您高贵 希望这类型的节目以后能多一点,节目组也用心一点像大刘说的一样“开拓太空市场”。
整体观感确实不如人意,失望肯定是有的,尤其是大刘还没能本人来现场,远程连线是谁都没想到的,光这一点就要扣分了,会影响交流的效果。就算远程连线,好歹刘慈欣说话的时候,来点真人镜头,别全是屏幕,这样观赏度上来讲也能好一些。
话题散,很多个话题刚开始,就戛然而止。等于把你兴趣高高吊起,然后把你晾在这不管了,这多少有些耍流mang了吧。就比如大刘的太空市场话题,现场确实没有人能接话了。
第一期聊的是人类探访宇宙星际移民的问题,主要是怎么开启星际移民、怎么实现移居火星这些,甚至还加进去了一个科幻短片,虽然演员的演技有点...不过形式还是蛮新颖的吧哈哈哈
不过说真的,最惊艳我的是张双南,基本一直在输出一些很实际的观点。他在说人类去火星是为了搞清火星变成现在糟糕情况的原因也是为了避免恐龙灭绝的情况再次在地球发生,并且人类去火星也得能回地球这些的时候,都深深触动到我了,这算是发现了宝藏老师吗哈哈哈
目前第一期看下来还好,缺点大于优点是无法辩驳的事实,希望节目组之后也能参考下大家的建议,多出几期有质量好看的科幻漫谈!
《不要回答》 节目以谈话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人文与科学、探索星际与未来。让我们这些感兴趣的观众在漫谈中了解关于未来生活的探索与实现。 节目中抛出了许多观点,都给人一种被放置于广袤世界中看万物、看人类、看未来的感觉。面对庞大的未知,我们理应心怀敬畏(人要有所敬畏这点也是点醒了我)。而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来描绘未来,为我们的未来构建提供参考的依据和无限的可能。我们人类虽然在太阳系、银河系乃至整个宇宙都是渺小的,但在地球这个小角落里既渺小,又伟大,至少我们有勇气去直面自己的渺小、去探索更广阔的未知......我想说,人类的未来是值得期待的,人类探索的勇气与迈出了的一步步都令人感动、都值得尊重。 我相信通过在一期期节目中更正式、更专业地了解科幻,我们能带着对科幻的热爱与好奇去更深度的思考,能愈加深刻地感受到“不要回答”的魅力所在。
科长眼睛好了吧
有点像贾科长主持的科幻版圆桌派,但是聊的有点不够接地气,节目组准备的话题和小片也有点尴尬。但这种科幻漫谈节目,还是要推荐、鼓励。
节目阵容不错 让人有点子期待
不要观看!不要观看!不要观看!
既然是科学与幻想,对话展开应该更深入一点。这背景太塑料感了。那些啥短片剧情片的真没必要,拍的莫名其妙。科长控场不行啊,不如做常驻嘉宾,干脆直接让专业人士来谈,深入主题交流,像圆桌派那样,广告也可以硬接没问题的。
关于刘慈欣是嘉宾却插不上几句话这件事
又消费大刘,这里面除了他,还有谁跟科幻有关系?
为什么都说不好看?可能对我这种对科幻有些兴趣但又不是特别了解的小白正好!本来以为会聊的很难懂,但是都解释的很清楚啊,节奏也不错,还挺想看下期的
懒得打分
牛逼。刘慈欣绝对是对人类社会有深刻了解,第一期提到的市场驱动力,太对了,先有生意,不管谁先富,总得有人打样,厉害。
布景一股子塑料质感,谈的东西又散而不精,倒不如邀请韩松、王晋康、何夕多几个科幻作家在一起唠唠嗑,总之说得不好,下回不要再说了,想听大刘谈谈科幻可以移步喜马拉雅《刘慈欣的思想实验室》。
策划玩尬的
张双南老师最后关于宇宙的表达,听了一遍又一遍,还是很难不被触动,脑海中总有一艘航行在茫茫黑夜中的船只,灯火熹微,踏浪翻涌。老师站在甲板上,突然产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受:地球之于宇宙,正如同一人之于这片汪洋,只要一个稍不留神的侧身,就会立刻不见踪迹。无人知晓,无人寻觅大海不会在乎,宇宙也不会在乎。然而我们竟然还紧抓栏杆,向前行进着,以如此渺小的自身,在做着这样伟大的探索,“人类应该在宇宙中有未来”
末日来临的话,不要挣扎 不要挣扎 不要挣扎,对其他生物感到惋惜,人类就算了。按影视剧行业的话说,剧情杂乱无章且偏水
好难看啊,你們幾個私下聊好吧.
刘慈欣仅仅存在于视频聊天中,不仅线索断裂、录音声跳脱,更使得其画面类似于后补镜头或提前录制,显得格外怪异。此外,科长的谈话把控力并不足够,开题小片和贾樟柯估计没有一点关系,场景也显得廉价。聊天内容浅薄,马马虎虎,可以打3分。
第一期看到最后有些意犹未尽,特别是张双南老师输出的一些观点,甚至有些感动。其实忽略广告植入的部分,整体的内容还是挺优质的,也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在现在这种节目的大环境下,能够有人愿意做这种类型的节目,觉得还是蛮珍贵的。
大刘一如既往,其他环节一概不行,但这种节目存在很有必要,作为到达更高处的一张梯子。
大刘那段还是蛮震撼的,讲星际旅行最大的隔阂是在于信息的远距离传输,这个是大自然给人类设下的不可逾越的屏障。
第一期聊得很精彩,尤其是张教授,果然科学家坐镇能给很多新知,期待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