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决战之后》上映。电影根据黄济人的《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改编,致力于表现人物灵魂的碰撞。创作人员曾去公安部查阅档案:“(战犯)材料写的那个小字儿小楷,特别漂亮,特别规整。所以像这些人,他都是有自己的思想的,有选择的。”
1992年1月,《艺术研究》发表了李前宽、肖桂云的《导演<决战之后>的思考》。其中有真实事件反映,也有大量的艺术加工。比如战犯们在功德林内对徐蚌会战的失败进行复盘:“像那大沙盘,生活当中绝不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但是为什么出现了以后,公安部还非常认可,观众也特别认可?因为这场戏,表现了他们所有人的心理。他们在讲到这场战争怎么会输的话,因为他们一直闹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输。其实他们输的是人心。 ”
电影后半段,战犯们外出参观,周总理特别交待,不穿囚服,全部换上蓝色的中山装。“作为那样一个战争过来的老将军,看到孩子,看到这样一种生命旺盛的景象,心里都感觉到很愉悦。眼里看到的一切,似乎描画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将要过上的美好生活。那是他们年轻时,曾经想象过的未来。”
后来,两位导演李前宽、肖桂云和主演李法曾多次受邀介绍创作思路。
《决战之后》筹拍与央视《三国演义》同时。李法曾是原定的诸葛亮演员。李前宽认为杜聿明是个儒将,要他演才合适,硬是从三国剧组抢人。李法曾也说,《决战之后》是他从影这么多年来,最喜欢的一部。为此推掉了三国的片约,退居演员遴选一职。
电影拍好后,适逢杨振宁回国开会,导演和主演请他观看。起初杨振宁对李法曾淡淡的,越看越入神,看到杜聿明在功德林说“我对蒋介石是尽到了责任,可是对我女儿……”那段,嚎啕大哭,一把攥住李法曾的手就不放。导演那天衣兜里刚巧有个手绢,赶紧递过去。这部电影是得到了主角亲属高度认可的。
相关链接
看过小说《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这个片名后来还被孙红雷用在《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剧中,用来劝自己的黄埔同学。小说挺有意思,沈醉在自己的回忆录里也很生动地描绘过不少生活场面。前两年出的一个电视剧《特赦1959》也是说这段历史。当时看电影的时候,觉得有点可惜,拍早了。如果在《大决战》之后,用同一套班子,那就是一个解放战争元宇宙啊。
剧中有个中日战俘打架斗殴的片段,被网友戏称为国军抗日的“小煤山大捷”。书中说这个日俘跟国军不打不相识,后来聊天时说自己最近跟老婆可劲儿造娃,因为多一个人,共军多给一份补助。可见这薅公家羊毛的行为,无论中外,都是一个德行。后来这名日俘就和老婆孩子回国了。国军战俘也在学习、生活中,度过了自己的岁月。效果如何呢?应该是相逢一笑泯恩仇了吧。当然,我想着午夜梦回,他们应该会时不时想到,如果当初没有失败,如果顺利转进,会如何如何吧。
后来看电影《血战台儿庄》的影评,有个细节说,某国军将军释放后,听到导演说要拍这部电影,找他了解情况。他很吃惊,很感动,但又觉得国军的大捷,国军不拍,反而是共军主动来拍,有点不可思议,有些五味杂陈。
对了,剧中有葛优,他是有头发的!
在大家记忆里大多是“成王败寇”,武断地把他们扔进了历史的大海,可从一个信仰到另一个信仰,从一个高高在上的将军到一个战俘,然后成为一个普通的公民,这无疑是一次新的生命。
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一个将军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手上沾满了鲜血,敌人和同胞。他们曾信仰“三民主义”或是效忠蒋某人,从万人之上掉下神坛成为俘虏,信仰的破灭,现实的落差给人的打击是巨大的,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都是深渊。
真理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我党没有特殊的手段,只是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人,用宽容的态度、务实的行动,积极争取思想的转变,抓了真理就不怕辩论,也不怕误会,时间都会给出答案,恰当的方法和适合的环境加速了我们的改变。
以前我常用的词是“迭代”。但最近,越来越觉得这个词太赛博也太美国了,于是用“改造”一词替代。主体性的改造与重建——我常常在论文里这么写。 改造并不是被动的。我一点也不怕这个词。 每一个灵魂都在寻找自己的“理想形象”,有时候,灵魂知道自己在寻求什么,而有时候,灵魂不知道。灵魂在深处闹革命,却不一定清楚方向是什么,路径是什么。灵魂时常感觉衰弱无力,动弹不得。 改造,是灵魂的行动。它需要的,可能只是一次动力——一个信仰。一次就够了,一个就够了——从此以后,它打开了灵魂的执行力。 我常常在想,信仰为何引领男性? 是暴力吗?不。 暴力无法真正地驯服男性。正因暴力的作用实际上是有限的,因此当年的清帝必须在诠释“正统观”的第三义上做出有说服力的自我辨正。一方面奉行任何政治行动都必须依靠“道德”指引的理学命题,一方面又对宋明理学进行了修正和改造,以适应建立多民族共同体的需要。大一统之信仰得以慢慢地释放其魅力,完成所有阵列的主体性改造。 信仰是身列其中者以其自身的修炼与改造,完成对其他男性的信仰辐射。 真正能引领男性的,是——感情,也只能是感情。 是对灵魂中“我之理想形象”由一人到多人的集体追寻,这种不断追寻着的、对命运绝不必然如此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狂狼感情,完成了男性的改造。
对国民党战犯的“功德林改造”一直很感兴趣,这部似乎是唯一描述那段独特历史的影片。 该片以国民党上将杜聿明为主角,辅之以其他国军被俘将领的塑造,可谓相当有趣。影片着重表现了“蓄须事件”、“国军内部派系打斗”、“关心朝鲜战争”、“痛打日本战犯”、“正确评价抗日功绩”、“参观新中国建设成就”等故事。 作为中共成立70周年的献礼影片,该片毫无疑问是一部主旋律国产电影。影片开头的旁白“自从有了阶级,就有战争”是全片的中心。在影片中塑造了这样子一群国军战犯:他们曾经为资产阶级政权奋战,既不了解也更不喜欢共产党,而且个人身上可能还带有很多不良习气。但他们本质不坏,多数是爱国者,痛恨日军,而对志愿军出兵朝鲜也由看衰、旁观到支持。一切造成两大营垒的原因在于:阶级。不禁感叹当年主旋律绝不扭扭捏捏,要的就是纲举目张。你可以认为它太“左”,但你不能说它过时。 其实,该片所反应的历史评价已经悄然在发生改变。除了正面表现杜聿明和国军将士的昆仑关大战,特别有深意的是国民党战犯和日本战犯打架这一情节,以及整个片中对日本人形象的处理,表现了创作人员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显然对国军将领的作为是认同的。相对地,当年对日俘的宽大政策是否适当,则有些意味深长地留给观众思考。 艺术作品里常有的所谓反派的魅力在哪里?就在于他们可以为了派系恩怨而在食堂打架,可以为了民族感情而主动挑衅日本战犯,可以在监狱里继续为淮海(徐蚌)战役的责任画兵棋推演争执不下……正面人物的限制较多,往往得不到发挥。而近几年来为了人性化正面人物而将其痞化、歪曲化则又走向另一个极端。 可能是想要表现的人物和内容过多,影片下半段逐渐成为幻灯片式的走过场,很多重要人物比如文强、沈醉、黄维、宋希濂的故事都没很好展开。杜聿明得知自己的功绩将被客观评价,走过长长的走廊那一段,如果加入杜从入黄埔军校到这一生的闪回,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瞿秋白就义应该详细拍一拍,作为宋希濂的心路历程;黄维的故事也有些虎头蛇尾。 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历史影视的道具细节开始崩坏,一些问题也遗憾地出现在该片中。比如昆仑关大战国军群众演员笑着冲锋、弯弹夹的zb26轻机枪、日军军服制作粗劣(军帽后的垂帘做成了与帽子一体的,这之前一直到现在,往往是草台班子的鉴定器)...在史实方面也有硬伤,比如孙殿英早已于1947年病死于河北武安战犯管理所,根本不可能到北京功德林和其他战犯会面;徐远举1973年病死,片中改成了50年代……虽然看起来都是无关宏旨的细节问题,但失去了基本真实的历史片,本身也将失去说服力。拍历史题材的导演,不可不重视。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这电影考究到猪都是黑猪。12:27:33,笑死我了。一个演员演技好,是体现在他能让观众喜欢上他这个角色,还是体现在能让观众喜欢上自己呢?“c…c…c你妈”
甩锅大会 大决战官方同人 浓烈的舞台剧效果 古墓丽影孙殿英 永动大师黄维 给杜长官来勺干的 溥仪好心塞 你们去我家颐和园包场不带我
脸盲患者绝望了,为什么每个人的介绍都一闪而过……
杜聿明:找我来,也是为了写材料的事吧?李所长:你交的材料,有几个问题还需要补充。杜聿明:关于徐蚌战场使用化学武器的事,我已经交代过几次了。当时,还没来得及使用,我就被俘了。贵军攻克沈阳之后,我决定撤离葫芦岛,撤前我确实命令工兵,炸毁锦西发电厂和炼油厂。这些内容我已经写在材料里了。葫锦之间的攻防设备,能带走的尽量带走,不能带走的全部破坏。李所长:这些我都看过了。杜聿明:那还让我补充什么?李所长:昆仑关大战。日寇当年准备截断西南国际交通线,开辟华南战场,昆仑关一战,你把敌人的战略粉碎了。杜聿明:我是个醉人,今天重提此战役,有必要吗?李所长:作为历史,缺少哪一方面,都不完整。
兴亡谁人定?胜败岂无凭?!
我觉得同样是主旋律的众明星加盟,为什么这部要比建锅建裆质感好的不是一星半点儿?难道是我们活倒退了?
“第一组si完第二组si,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进去si”
黄维一直说自己对不起几十万将士,然而他那几十万士兵投降后要么领路费回家种地,要么加入解放军了,比在国军里当炮灰强一万倍
谁说国民党不抗战,功德林煤山大战打得那叫一个激烈啊
我党当年真的是年轻自信,对比如今的中宣真是越活越倒退;打排球的突然画起淮海战役图开始互相甩锅很好笑了;国党战俘与日本战俘的煤山大捷有太多黑色幽默;二十世纪前五十年真的风云突变,溥仪能和周相杜聿明一起畅谈,淮海战役双方最终把酒言欢;永动神祇黄维也是一种神奇的存在了;看看这种电影再看看台湾那边最早拍的一些内战电影就会明白输赢是怎么决定的了
我党真的是胸怀天下
有种当史料看的感觉,而且最打动我的是电影里着重表现的几位现实里基本都是善终,实属不易啊。不过,功德林里这帮人也算是当年国民党中位高权重者,他们是善终了,他们下面的人是何境遇就不得而知了
虽然是主旋律但是真的拍的很有趣很好看!梗真的很多,看过的都会明白。
排队死澡啦,一组死了二组死,一个一个慢慢死~
胜利者的气度。看了此片,就明白为什么是共产党,而不是国民党赢得胜利了。让国民党战俘们内心感化是最难的,共产党做到了;在最凶恶的对手被缴械后不报复也是很难的,共产党也做到了。消灭肉体是容易的,但改造人的灵魂和思想却是很难的。万事攻心为上。那时候的共产党,旭日东升,生机勃勃。
在欢迎蒙哥马利和西哈努克的宴会上,周恩来向蒙哥马利介绍杜聿明道:“杜聿明先生是我国解放战争国民党军队战场的最高指挥官,指挥过百万大军。”蒙哥马利就问杜聿明:“你的百万大军到哪里去了?”杜指着身边的陈毅说:“都送给陈老总了。”
欺负溥仪。
“蓄须事件”、“国军内部派系打斗”、“关心朝鲜战争”、“痛打日本战犯”、“正确评价抗日功绩”、“参观新中国建设成就”等故事。顽固不化在监狱里搞永动机的黄维,葛优饰演的文强,年轻的葛大爷在一群老戏骨中演技毫不落下风,由刘镇湘挑起的和三名日本战犯的大战,玩罗盘读易经的老神棍张淦,在监狱战士面前飚英文的陈长捷与杜建时,杜聿明和宽厚仁慈的李所长,杜聿明是本片重点展示人物之一,交材料忏悔的康泽,山东腔王耀武
此片与大决战系列结合起来看,更有意思。虽然有所谓胜者为王败者寇的说法,但是对过往胜与败的总结与反思,也不失为一种以史为镜的好方式。影片中有几场戏堪称经典,国军将领围在一起讨论战役失利原因,几个将军一块痛殴日本战犯,以及杜律明回忆血战昆仑关的镜头,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极为丰富和细致。只是现如今的主旋律电影,已经丧失了这样的质感。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最早之前到这个电影是来自沈醉的我这三十年的连环画,印象很深刻的一个画面是沈醉碰到了杜聿明,杜聿明有腰疼病,组织专门给他搞了个石膏的来保护他的腰,不过现在看出演这部电影的也都是天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