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的一部纪录片。 以十一中的教育改革为契机,纪录了三个不同环境,又很有代表性的孩子的成长。 看完首先是感慨,十一中的教育试点的先进,这种崭新与传统的较量,希望这是以后能点燃中国教育的一点火种吧。 其次是,感慨真实版的北京折叠,不同环境,不同阶层的孩子就现在差距已经被拉扯的十分巨大了。 中上阶层家庭出来的孩子,由于家里的加持能够较早,系统的规划自己的人生,虽然选择的道路未必是他们想要的,而属于普通甚至低下阶层出来的孩子,他们的选择,大多数都是,相信家长和老师的,管好自己的学习。 但生活不只是只有学习啊,生活中拥有比学习更重要的东西。 那些能确定你是谁的,能代表你的东西是,自己的个性,是最不应该被扼杀的。 最后发现,无论是哪个阶层出来的人,在世俗的食物链上都很难找到快乐和满足,除非人能接受自己的局限,发现自己的边界,然后好好的生活下去!
第一集挺惊艳的,勇于表达,过分成熟,敢于思辨的高一。恰好我的高中又与之同步,2012—2015。看起来没有时代的割裂,更多的是回忆。于是一口气看完了4集。 对比之下,普通高中少的是十一中学这种反叛的精神,对制度的怀疑,对考试的质疑,和老师的对峙。普通学校不仅缺少这方面的引导,更会及时将其扼杀在摇篮里。 我的高中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关于自由的讨论,人性与公共性的讨论,学生权利的捍卫。更别说所谓学生内阁。就算是学生会也是为学校服务的组织。
学校能做到就是把所有的目光聚集到高考这一件事,不要失焦。 周子其说到阶级跃升。爷爷把家人从村带到了市区,爸爸把家人从市区带到北京,自己就要把家人带向纽约华尔街,这似乎成了全家人的期待。 有个朋友也跟我说过,教育就是家长的投资,是家长最大的投资。别看这一年十万二十万的,只要孩子去了更大的平台更好的学校,进了金融行业,那就是一本万利的。 初次听到这种说法我比较惊讶。那时候,阶级意识更早地在他们世界形成了,界限分明。与我这还是混沌不清。 现在我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知道很难跨越,并且懒得跨越。 有一位老师,镜头很少。他没有说他的工作是教育事业,是育人。转而说他只是为中产阶级子女提供升学服务。“升学服务”这个词很是新颖,意味深长。 后面看着有点泄气。对家庭的一笔带过有点表面了,周子其的改变除了通过老师的采访之外也没有画面和细节的支撑。没有《高三》生猛。 果然逢高考必下雨,北京在下雨 ,湖南也在下雨。那个下雨天 ,班主任穿了鲜红色的旗袍,很是明媚。她挨个给我们发巧克力,让我们紧张的时候吃,也能避免考试低血糖。我的巧克力放在裤兜里一直没吃,表皮融化了,粘粘的。
曾经在上海的郊区念过小学和初一,之后因为政策原因只得返回老家中考。跟李文婷的经历恰好反了一下。只是当我进入老家那座被水田山丘围绕的中学后,往日藏在外乡人身份之下的自卑,都在踏进那座新校园之后悄然埋藏。
记得刚转校的那日的英语课上,恰逢默写单词,当老师带着口音念出那个熟悉的单词后,我问她,是需要默写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后,她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初一的英语课本上的知识对于我来说,就是小学生水准。未曾想过在上海成绩平平的我,居然会有天会变成英语尖子生。
这就是教育的差距。不过都是好多年前了,不知道现在会不会不一样了。
老师,即代表权威。
而挑战权威,在学生时代是一件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那些陌生的名词,如此有条理逻辑的语言,惊艳到了我。原以为每个人的15岁都差不多,但实则不过是因为自己接触的世界太过狭窄。而世界的宽阔程度原因大部分都是取决于家庭的给予程度。
在这所乡镇学校里,我看过一个教师在下课间,当众扯着一个女学生的头发,将她单薄的身躯扯的晃来晃去。也看过暴躁的老师直接将书本扔在答不出题的学生身上。更有听闻,有班主任直接将女生的长发剪去,只因她打扮的太过,不符合学生守则。这些笼罩在权威之下的不尊重行为,在践踏着学生的自尊,而加害者却是妄自以为这都是为了学生好,也是为了遵守规则。
当然也没有人会反驳这种权威。
周子其是勇者,但同样看到了,老师原来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我们理应是平等的关系。
周子其的行为让我想起了还在上海读初中时候的一件事情。有位胖胖的,但是脾气有些臭,对着看不过去的学生,总不会好言相待。后来听说有位学生给校长写了一封信。那位数学老师后来便去了云南支教,回来后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同时也黑了不少。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封信。
而在三位学生中,比较吸引我关注的是陈楚乔。
在鲁迅教室里,能谈论非表层的文学意义。不是那些固定的答题模板,'通过XX描写,描写出人物XXX的状态,表达出作者的XX思想','通过景物描写,侧面烘托人物情绪'。(没想到居然还能记起来,应试教育的可怕)
年少时期,总觉得自己有些文学天赋。作文偶然性写得不错,有时候还会当范文被念出来。自己也会写一些小故事。但最终都成了回忆的灰烬。而陈楚乔不一样,她有家庭带来的底气,她有自己清楚的规划与目标。她始终明白,以及如何成为自我。
至于李文婷,她身上有太多熟悉的影子了。她所呈现出来的,恰好是大部分人所面对的真实。按部就班的完成人生轨迹。就是这么的普通的样子,却最能戳痛到内心。
花费了数十年才到达的罗马,可有人一出生就在罗马。
教育的不均衡,家庭背景的差距。这些东西,其实大众都很清楚。
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拥有的权利。
如今看来,有些讽刺。
第一感觉是乌托邦啊,或许这就是梦想照进现实版的学校,或许这是中国教育美好的未来的可能性吧。不过感觉拍的过于浮光掠影了,用三个人物串了起来,说是十年其实就是高中三年加上番外各人的后续而已。
查了查改革起始点是在2011年,大名鼎鼎的北京十一学校,没有班级,没有班主任,没有了班干部,开始分层教学、走班上课。4000多名学生,4000多张课表,200余个社团,40余款校服,还有99%的一本率……和大学一样,自己选科、小班、提出课题学生自己与老师研究讨论,自由掌控时间……学生内阁,直面学校领导,学生自治,讨论该不该手机进校园,发调查单收集学生意见,提议案与学校……
三类代表,考入北大的周子其,充满反叛精神,高一开学第一天就跟老师讨论洛克,辩论会辩论“该不该文理分科”驳倒老师,因为下午4点15分之后的课后时间被老师占用,他写了一封质疑信,名为“还自主以自主”,并将信上传到天涯论坛。这件事在学校也引起轩然大波;出国留学的陈楚乔高中拍电影《极度恐慌》(校园丧尸题材!)向学校申请资金,失败,之后二三十名学生,拉赞助,穿插着拍摄了几个寒暑假,制作,卖票,收回资金,而且《极度恐慌》的首映礼在学校的图书报告厅举行;小镇做题家李文婷,并不适应宽松自主的校园环境,成绩也有压力,周围都是“天才”,但也积极适应,知道现在的教育状况,竞争激烈,从而也会更严格地要求自己的学生。
影片只截取到了十年后,都还是很优秀,但是这样的教学对他们的影响则语焉不详,这也是整个电视专题片让个人失望的点之一。(国内探讨教育的只看过《盗火者》和《他乡的童年》,可能对本片期待值太高了。)
看完第一集的感想是 这些孩子从高一就在讨论国家 政治 权利 思想 认真读文学 探索自我 而我到大学才开始探索世界和讨论有关政治社会的问题 稍微有点悲哀 第二集 真的还挺喜欢这个学校的 之前觉得自己像李文婷 现在又有点像楚乔 高中的我大概处于这两个人的中间那个层级 周子其是天赋异禀但被现实和理想拉扯 可能最后会妥协的人 想起来很共情的一点是 像楚乔一样迫切的想要输出 想为我自己的人生 和我身边的人 和我类似成长背景的人发声 也是长这么大头一次冒出这样的有点宏大的愿望 好看 看完确实感觉短了 后两集很感动 如果有老师在那个时候告诉我写语文作文要学会双重人格 一篇写给要求 一篇写给自己 在面临选择的时候要跟随自己的心 不要总想要兜底 我会不会成长的更快一点 早点认知自我和世界 起初听过导演的播客节目 对这个纪录片初印象并不好 大概是因为我不在中产那个阶层 不在北京这种大城市 并没有机会接受素质教育 所以觉得他们高傲 “不知百姓疾苦” 不知道教育资源和水平在中国有多不平均 但看了第一集就很喜欢 从十一的学生老师 到整个片子呈现的方式 都很平和 我想之前的情绪来自于我的“嫉妒” 是因为向往但没有而感到不开心 并且把自己放在更正确的位置上 也不免的是一种高傲 能自由安排时间 学生的意见可以改变学校的政策 对于文学的真诚的学习态度 和老师的平等关系 对思辨的学习 试图在应试和素质之间找平衡 也就是“双重人格”吧 都是我很向往的 很羡慕他们 对于三个主人公最后的结果 其实都蛮合乎情理的 周子其的可惜 陈楚乔对热爱的坚持到后面现实与热爱的矛盾 李文婷稳定平稳的学校与工作 在自己和同龄人身上都能看到相似
分层教学的模式对各方都是一种挑战
对学生来说,自控力高的学生可以如鱼得水,可以优化时间分配,自控力差或者不想学的学生就可能给他们条件彻底躺平了,大部分学生都处于中等水平,这部分学生又是怎样呢?看内驱力吧,但是我更倾向于人是向上的。
对老师来说要求高,老师的大局观(抓什么放什么),老师的知识储备(与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度探讨),以及与学生的联结(是否能与老师交流沟通)都是一种考验。
对社会资源的要求也高,毕竟将那么多的特级教师相对集中到一起不是那么容易的,当然,希望以后有越来越多优秀的教师。
有一点感觉特别好,在高三一开始老师会跟每个学生探讨选专业选学校的问题,以前我的学校是没有的,等考完了自己才开始考虑这件事。现在想来那场马拉松赛我是在跑完了才决定将旗帜插到哪里的,要是一开始跑的时候就定下了目标,哪所学校那个专业,然后再一步一步朝着目标迈进,结果应该会更好些。
感觉剧组应该去看看《大学》号称拍摄跨度10年,然而变化几乎看不到前3集的展现更像是学校教改宣传人物个性塑造的确实不错内容面很广而缺少层次和深度只从前3集里判断显然对这部影片不公等第4集吧。挺割裂的,整体采访太多,叙事破碎
如果聚焦的不是北京教育,我会选择给满分。
高开低走。能理解十年拍摄不易,但既然全片都是讲高中,只有番外篇带过一些后续发展,就不该以十年作为噱头。
教育如果没有社会情怀,那就是为中产阶层的后代提供升学服务。可不是吗?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们会长成什么样的大人?对这样的问题开始提问、思考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片头片尾曲响起的时候,瞬间被拉回青春时代……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李文婷,普通的,把人生视作是顺其自然的过程,认为生活的痛苦是理所当然的。
它不完美,但真.稀缺。鲜活如昨,多多益善。
记录本身就是意义。
他们的真实,大部分人们的不真实,一边看一边回首比较,教育资源不平衡无解。
北京人的真实成长。片中主人公高中思考的问题我到大三才意识到,陈楚乔高中时期的输出困境也是面临毕业的我的困境,我们羡慕这样的精英教育,开放的、辩证的、探寻的。我钦佩周子其与陈楚乔在那样的年纪能够认识自我,但不得不承认更多的人的高中形象,是文婷,甚至没有她那么努力。 3.10 每一集都是流着泪,擤着鼻涕看完的,即使仅仅是他们青春时期的面孔,也会让我落泪。
限于主题和篇幅,不过是N年素材中的惊鸿一瞥。能看出早期的拍摄更具思辨、聚焦于议题,试图在对话中勘掘出与现实的张力,也搭建起与人物的亲密关系,之后则逐渐趋于观察、更下沉在生活之中,前者让周子其和陈楚乔有了更多呈现的空间,后者则得以让李文婷的故事渐次铺张,家庭境遇的反差和时间累积的变化也勾起了对三人未来生活和命运的期待;以议题主导的方式集中呈现中学生活,是宣推友好的取巧捷径,或许也是早期素材的限制,十一中学作为容器,提供了让人物和议题充分发酵的空间,又是少年时代言行与选择的保护伞,感觉后续的素材(三个人的成长和选择)更适合整合做纪录长片。期待。/ 跳过时间重新以议题来整合素材真的太难了, 二三集的大量跳剪可见一斑,但真的看进去好像又可暂时忽略,剪辑真的不容易。
工人家庭的孩子害羞内敛,像大多数人一样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中产家庭的孩子喜欢历史,但遵从父母的愿望去搞金融,想进一步阶级跃升;富裕家庭的孩子淡然坚定,直接去纽约学艺术,追求自己的理想。新教学形式在高考大背景下无法摆脱成绩导向,没看到孩子们的思想和成长,也没看到老师校长有哪些闪光进步,挺失望的。还有就是真的羡慕那个富裕家庭的小孩。
说实话看完番外文章才让我有一丝触动:博学好辩、热爱历史的周子其考上了北大历史系,出国留学回来后专业不对口找不到工作,去了学而思网校,结果遇到双减被裁员,后来找了一份留学咨询的工作……害羞努力、乐观积极的小城女孩李文婷,读完研究生后,留在了北京做了朝九晚五银行柜员的工作,爱好就是下班后追剧看综艺……家境优渥、心思敏感的陈楚乔选择跟随内心的声音,留学归来依旧做着拍电影的工作,并乐此不疲……正如周子其所说,这是一个「逐渐发现自己是普通人的过程」。每个人背景不同,环境不同,对此不羡慕也不遗憾,只要踏实走好眼前的路,或早或晚我们都会成长为当下最好的自己。不过在能力范围内还是要尽早给孩子更多体验、更多了解的机会,才能让他在独立做选择时不迷茫不冲动。最后的感悟就是“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拍得很好,但一看全片共四集,我不理解。拍了十年,四集?1000多小时的素材,只剪两小时?这么好的题材、素材和人物,说实话哪怕不剪,光看她们一日复一日的“流水账”生活,对很多人来说都是足够美好的东西了。花了这么长时间心血拍摄,只放出来这么点,我觉得太可惜了。近年很多纪录片甚至综艺都给我同感,什么时候能推出把“母带”放出来卖的模式就好了。
一个活泼叛逆理想主义但总不按时写作业的朝气蓬勃少年; 一个遵守规则安分守己一心学习认为高考后就会快乐的乖巧少女; 一个沉着冷静热爱摇滚的文艺女青年; 看完只觉得我上了个假高中?
拍个几十集吧!太好看了!看的很心酸,你能明显感受到三位主角的区别,有人在思辨在选择自己的未来,用跳脱的或沉稳的方式叛逆着创造着描绘自己的人生图景,或者干脆迷茫着。而有的人甚至没有勇气去叙说。每次放到李文婷的镜头我都不敢看,看到她羞涩地穿着紧身上衣热裤跳舞,看到她被问到为什么爸妈想让你学医生的时候只顾仓皇跟镜头说拜拜。所有人都喜欢陈楚乔和周子其,我也非常喜欢,而李文婷是曾经真实的我们。
教育有了思辨的土壤,理想定能生根发芽。十一学校的自由氛围,怕是很多大学都是比不上的。
素质教育中永远绕不开的“放手”与“减负”,作为试验田的十一中走过一条宝贵、令人羡慕却又艰难的路;从未经历过,所以得以从这个故事望见这样的尝试倍感新鲜。它真实展示了困于“体系”的无奈却又执意打破的勇气,也透过几个人的成长轨迹追问教育真义。尽管篇幅大量减少,只能靠他人补充,才渐渐了解和还原整个项目最初的愿景和全貌;但依然为这样的坚持与投入的心力感到敬佩。它有望成长为一个更好的系列,请这里能够容纳下这样的表达。☆ 彩蛋是某人鼻子上的痘 ☆。
那一句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已经震惊到我了,不到十八岁的孩子。
看这部片,就是“看见另一个世界”,我工作的地儿和十一中学的学生学校氛围,大概差了一百个北京折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