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电影《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获得1987年德黑兰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89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艺术电影奖开始,伊朗电影逐渐进入国际视野,凭借其充满人道主义内涵和远离以往色情暴力、低级趣味的影片特征,在国际上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认可。
在过去了近30年的时间里,又有多位导演带着自己的作品在国际电影节绽放异彩。2021年,作为新人导演的巴迪亚·雅德加里和埃桑·米尔霍塞尼在第7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凭借影片《最后的区域》获得了最佳处女作奖 特别提及和遇见单元 最佳影片(提名)2个奖项。
影片讲述了诗人佩曼想在离开德黑兰之前,出版一本属于自己的诗集,却被告知需要修改后才能出版,而他去美国的签证也迟迟没有到来,却等来了莫名其妙的一个女儿。在无聊与无助中,他逐渐无法分清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并由此引出了导演想要表达的思想:逃离是否就意味着得到了救赎?人性最后是否值得信赖?
在这漫长的等待期间,佩曼不但要面临艰难的生存环境,而且自身又罹患毒瘾,在互助会上,他大胆站出来说自己已经戒毒24小时以上,但是从互助会离开后不久,他又破戒了。在如此循环往复中,他心中的郁结无法排解、倾泄,只得借助写诗、与朋友闲聊度日。
影片通过几次买烟的过程,侧面展示了疫症爆发后的德黑兰的整体环境,以及佩曼的生活窘境——依靠妻子的救助才能和母亲勉强度日。
被固定镜头框住的世界,以及现实中模糊不清的边界,再搭配佩曼的喃喃自语以及如呓语般的诗句,把诗人+瘾君子的精神世界呈现给观众。阴郁的天气,灰色调的摄影风格,都为影片营造出了一种压抑的气氛,想要逃却逃不掉。
当佩曼意识到自己遭到防疫员围捕时,导演用了一组致敬“敖德萨阶梯”的杂耍蒙太奇手法镜头来呈现,防疫员像镇压人民的沙皇军警一样向佩曼靠近,着实为佩曼的境遇捏了把汗,最终他依靠对地形的了解,顺利逃走。
当佩曼想要改过自新为逃离做准备时,却被告知“签证”只是妻子的一种试探,是妻子在考验自己有没有改掉【就是出版社让他改掉诗集中那些不可能出版的字句一样】,于是他终于也在这个时刻放弃了幻想——可能他之前就没有对美好未来的想象。
最终躺在垃圾堆上的佩曼继续喃喃自语着,一个逐渐向上拉远的镜头,让观众从压抑的气氛中抽离出来,却久久不能舒一口气——佩曼并没有解救出来。
其实没看懂,姑妄言之。
非常非常好的后疫情电影。只看了一半,终于体会到因为太喜欢而不想看完但是又很想知道整部电影的情节的感觉!
伊朗近未来版猜火车
#Berlinale71首作提及
和戈麦斯《月八日记》相映成趣,too old to be a rebel。在“愤怒”这一点上跟老师拉索罗夫比都有些青出于蓝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下着看,完全不感兴趣..
#71st Berlinale# 奇遇。7分。倒是属于很少见的那种伊朗电影,也算是个近未来科幻片,很明确的新冠隐喻。跟毒瘾搏斗的诗人同时也要跟审查机构搏斗,片中一些段落的思维流剪辑显然参考了[梦之安魂曲]。照片。美国梦。诗歌。
反正是不符合大众审美……你要说审美一定不带有什么政治正确的话,这个导演完全就是西化之后的艺术家,看不懂是谁的错请问?剪辑尼玛的什么玩意儿…看不懂真的,完全不在审美点上,评论的人你们谁说看懂了,我也不太服气,完事儿你要说这个就是艺术,我也不太同意…总而言之,存在即是合理,但我就是理解不了为啥要给它发奖!
非常文艺的类型。写书,被审查,幻想去美国,还有毒品
5.5分左右。手法尚可,只是拍得一般,过于絮叨。
如果只是分享多愁善感,全世界的日常给每个无力青年人带来的虚无,那这些经验的确是相通的。
看过不少伊朗的片子,几乎都是非常打动人心的,但这部实在看不进去,太闷了。。。
人类精神阵亡录 大限将至 画幅拉宽 //柏林奇遇遗珠
很神奇能看到这样家庭和诗意的甚至有点意识流剪辑的伊朗片子
瘾君子的状态电影
太散太碎,看着很迷离。
If you can’t smash it, set it on fire.
同一天看了两部伊朗电影。垃圾场那一幕印象深刻
德黑蘭爆發疫症,倖存者只能選擇離開或被隔離。海洛因成癮的詩人佩曼和正值青春期的繼女莎拉同受毒品影響著。他與拉敏、莫根這兩位密友無休止地討論生命的意義、希望、成癮和缺乏前景的未來。而他對美好人生的唯一希望,是放棄所愛,與無感情基礎的女子結婚而移民,但日復一日的沉淪讓他無法朝著更光明的未來邁出一步。隱喻新冠疫情下所隔離的世界,去與留該如何選擇?充滿詩意!誘人的美學!完美呈現精神拉扯與內心沉淪!
欣赏不来,理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