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1 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2 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3 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4 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5 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6 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13 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14 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15 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16 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17 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18 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19 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4:57

详细剧情

  二战中德国占领下的巴黎,剧作家、导演兼剧院管理人的犹太人卢卡斯•斯坦纳(海因茨•本南特 Heinz Bennent 饰)被妻子玛丽安•斯坦纳(凯撒琳•丹尼芙 Catherine Deneuve 饰)藏入蒙马特剧院地下室,伺机逃往非占领区。身为演员的玛丽安不得不肩负起剧院管理人的事宜,雇佣了男演员伯纳德•格兰戈(杰拉尔•德帕迪约 Gérard Depardieu 饰)排练卢卡斯的新话剧。随着德军战线的扩大,卢卡斯的出逃一步步成为幻影,只好靠地下室的采暖管道来听每日的彩排,暗中进行指导……  本片获法国恺撒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弗朗科依斯•特吕弗)、最佳剧本、最佳剪辑、最佳摄影、最佳男主角(杰拉尔•德帕迪约)、最佳女主角(凯撒琳•丹尼芙)、最佳音乐、最佳舞台设计和最佳声音十项大奖,并获最佳男配角(海因茨•本南特)和最佳女配角(安德烈亚•费雷奥尔Andréa Ferréol)提名。本片同时获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长篇影评

1 ) 我的精神安慰剂

我能告诉您这是我最爱的法国电影,我这十几年翻来覆去看了不下100遍,每当我低沉失落的时候,《最后一班地铁》,还有《莫斯科不相信眼泪》都能给我人与人之间所没有的那种精神填充感。生活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虽然侥幸身为原住民,不会为房子的事情烦恼。可是情感上是个贫困户。这两部电影一个共同的特点,没有荡气回肠的情节,却都有跨越时代的普通人的情感历程。

2 ) 玛莉翁为什么扇他耳光?

朋友被捕后,贝尔纳打算离开剧院,并告诉玛莉翁他将去参加抵抗军。我本以为他能改变玛莉翁的冷眼,享受点英雄待遇,结果呢?他实实在在地吃了一耳光。

开始我蒙了,后来感觉到玛莉翁的深情,因为她怕他去送死,什么都来不及想,耳光就打出去了。纵有千言万语,难敌扇一耳光。很棒的情节。

所以真爱可以是鲜花拥抱,有时也可以是耳光。挨过耳光朋友体会一下。

3 ) 赶在《最后一班地铁》之前


赶在《最后一班地铁》之前
战争下的民众,战争下的爱情,战争下再普通不过的生活。在终日充满战争的日子里,可以想象前线的战士们是多么的奋勇抗敌。但是或许往往被大家忽视的则是,战争年代里普通的市民生活。虽然战争的硝烟弥漫在生活的空气中,但是大家的生活还是在不紧不慢的进行着,有欢笑,有悲伤,有辛酸,有惊喜。不同于往日的是,那一段战争年代里生活多了一层暧昧。
1942年9月,德军占领了法国北部大部分地区,在这样一个处处充满纳粹旗帜的巴黎市区里,巴黎人民依然以他们最具有小资情调的方式去冲刷着战争带来的影响。蒙玛特剧院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依然排演着挪威作家的作品《失踪的女人》。但是因为战争的影响,身为剧院老板的史坦纳,由于自己犹太人的身份,不得不终日躲在剧院的地窖里暗中的协助自己美丽的妻子玛丽翁完成排练。而妻子玛丽翁,却这样陷入了与风流的男演员贝尔纳的爱中。她一方面晚上回到丈夫的身边,尽一个妻子的职责,聆听丈夫对于白天排练的种种看法;一方面又极力的掩饰着自己对于男演员贝尔纳真正的爱情。在战争的日子里,贝尔纳在成功公演后选择了离开。直到战争结束时,剧院老板史坦纳走出了暗无天日的地窖,贝尔纳回到了剧院,最后在新剧的演出结束后,玛丽翁暧昧的牵起了两个人的手一起谢幕。
作为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创始人之一,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COIS TRUFFAUT)在他的晚年为我们带来了这样一部以二战为大背景,讲述战争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的优秀电影《最后一班地铁》(《Dernier métro, Le》),1980年首映的这不影片,当年就获得了法国电影凯撒奖的十项殊荣,同时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提名。可谓实至名归。这不影片的虽然比起特吕弗的早期作品,如《四百击》等,略显矫情与低调,但是仍然以一股暗流悄声的在法国电影史上留下了一笔。
虽然是战争年代,但是导演放弃了大家热衷的纯粹的战争描写,而是转而关注战争下巴黎市民的生活状态。的确,尽管是战争,但是大家的生活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人民依然有心思去夜总会享受,依然会排队买票去剧院看演出,依然会站在街头巷尾谈论八卦新闻…但是不要以为大家忘记了战争的存在,相反大家却在默默的用自己最习惯的方式表达着对于纳粹的愤怒:一位母亲在纳粹军官摸过自己儿子的头后生气的说“回去把头洗一下”;贝尔纳在夜总会存放帽子时,见到自己的要和纳粹的军帽放在一起时,愤然离去…可以说影片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战争背景下,市民生活的真实画卷。可以说要拍摄一部恬淡的艺术影片,特吕弗的目的已经达到。
爱情中的女性,尤其是已婚女性。这是特吕弗非常喜欢关注的一类体裁,对于自幼阅读大量文学书籍,并且深受大作家巴尔扎克影响的特吕佛来说,以细腻的拍摄手法刻划女性内心的情感变化,成为了他的影片一大特色。在这部《最后一班地铁》中,身兼临时剧院老板以及女演员身份的玛丽翁就是被其成功塑造的女性角色之一。电影中的玛丽翁,坚强,果敢,睿智,却又处处流露出女性的温柔,婉约。她为了自己的丈夫一心经营战争时期的剧院,顶住恶俗的纳粹走狗的批评,每日晚上冒着风险去见自己的丈夫。但是同时她也周旋在自己与男演员贝尔纳的暧昧关系中,她在开始极力掩饰自己对贝尔纳的感情,极力想拜托这种不应该出現的恋情,但是越逃避欲望就越强烈,排演中“我没有资格去爱或者是被爱”那一句经典的台词,正是她内心情感的最佳写照。特吕弗也是运用了一种十分暧昧的拍摄手法,红色布景,红色礼服,处处洋溢着暧昧的红色,而他依然悬念跌出似的在影片开始一个小时中,只是蜻蜓点水式的安排了玛丽翁对贝尔纳的几个暧昧的眼神。最后真正的高潮则是体现在第一场公演谢幕后,玛丽翁那一吻。他们的感情确实在此得到了升华,但是也意味着宛如烟火般的瞬即结束。这是具有戏剧性的一幕,就像影片的最后的剧中剧一样,玛丽翁牵起了自己丈夫和自己曾经深爱过的男人的手一起谢幕。
不少评论指责这部影片,没有延续之前特吕弗的风格。但是我想,就如影片最后那意味深长的谢幕一样,特吕弗或许就像自己到了晚年一样,也希望追求一份属于他的暧昧的生活方式。






4 ) 最后一班地铁——徘徊于戏剧与现实之间

由于二战期间的那一场空前浩劫,上个世纪电影对犹太人的关注从来没有停止过。无论是对战争迫害做出正面描述的《辛德勒的名单》和《钢琴师》,还是从普通人情感生活着手的《黑色星期天》和《美丽人生》,都使我们感受到那个民族遭受的深重灾难和展现的坚韧性格。本片也是与此相关,虽然主题是着重描述戏剧工作者的喜怒哀乐,却明显刻上了战争和历史的烙印。不过本片却回避了一切杀戮的场面,所有的苦难都得以淡化,人们都在残酷的现实中默默地坚持着自我,寻找着乐观与真情。

片名很吸引我,但故事跟地铁并无关系,只是片头交待在德国占领期间,巴黎晚上十一点开始宵禁,娱乐活动必须早点结束,演员和观众可以搭最后一班地铁回家。在必须看德国人眼色的岁月里,巴黎人的生活和工作都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否则稍有不慎便有生命之危。最后一班地铁作为那一个历史时期的特有产物,或许象征了国土沦丧后的法国人的思想和生活,但我总觉得针对片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经历,这一符号也有一定的隐喻意义存在。不知道导演的本意到底是什么,但若仅仅是前者,这样的片名未免虚浮了些。

剧院老板路加是犹太人,所以在德占期间只能躲进地窖,而对外宣称已经逃离法国。他每天晚上与妻子相会,也通过通风口聆听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并对排演的剧目进行指导。正因为如此,才给了美安和贝纳擦出火花与发展感情的机会。从最后谢幕时美安一手拉着路加、一手拉着贝纳的情景来看,她的情感在两个男子之间很难做出抉择。就像在那段时期里,她白天属于贝纳,晚上属于路加;地上属于贝纳,地下属于路加。而对于她整个人生来说,就是戏里属于贝纳,戏外属于路加;幻想中属于贝纳,现实中属于路加。

这是导演带给我们的一种人生如戏的意味,演员由于入戏太深而难以自拔,结果无法分清戏里戏外,《霸王别姬》里程蝶衣的自刎是个很好的例子,即便是张国荣自己的纵身一跃,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这种悲情。美安一开始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贝纳的爱慕,对他一副冷酷严肃的表情,等到贝纳说他要去前线了,心中的激情才一下子迸发。贝纳本是一个多情种子,但对美安却从不敢表白,可见他对美安的特别态度。两人之间纠缠着微妙的感情,又在舞台上演绎着路加所创作的爱情故事,到底是假戏还是真做,恐怕他们自己也分不清楚。就像导演最后玩的那个噱头,两人似乎是在现实中相互真情表白,但镜头往后一退,掌声响起,两人居然是处于舞台之上。这样对人生如戏的阐释,我们在《黄金马车》里也曾有所领教。

如此看来,或许乘坐最后一班地铁,是暗示着观众们从浪漫的戏剧中回到残酷的现实;也跟那通向地窖的楼梯一样,象征着美安在两个男子之间的徘徊和缓冲的余地。她可以白天沉醉于与贝纳的情戏缠绵中,但晚上又从中脱身回到路加的身旁,两者之间就隔着那一层楼梯、那一班地铁。我认为她根本无需做出挣扎和抉择,演艺生涯本应是如此看似荒诞不经、却又无可回避的现实,否则无论哪种选择带来的都是伤感和悲剧。她最后应该也明白了这一点吧,因为她已经能够微笑着同时拉起两个人的手了。

5 ) 政治还是艺术,这是个问题!

特吕弗晚期的《最后一班地铁》可被认为是对戈达尔责难的正面回应,他们两人的隔阂在于电影是否需要政治化运动,结果,特吕弗拍摄了一部加入历史情境中的戏剧版《日以作夜》来证明政治对于电影的无用性,并在电影里运用隐喻和嘲讽手法,来反击戈达尔强烈而富有攻击性的政治观点,自然,戈达尔在经过“毛崇拜思潮”后,作品愈发晦涩难懂,而特吕弗一如既往的在迷影里发掘电影的魅力。

如果对电影的形式做出探讨,那么此部电影则是完整的“戏中戏”结构,不同于《日以作夜》,角色在戏中和戏外并没有紧密的联系,而唯有导演深受电影进度的“毒害”,和电影在梦中相遇,角色情感影响的只是一些人的离开,另一些人的到来,电影,依旧被圆满完成。而《最后一班地铁里》,斯坦纳夫人和葛兰格的感情是从戏剧中得以抒发出来,由内而外的,情感的延续在于戏剧《陌生的女人》中,三幕式分别是“到来”“噩耗”“订情”,参照两人在戏外的关系则是“葛兰格驾临剧院”“葛兰格拳打达歇特”“葛兰格订情卡特琳”,而戏剧的大圆满结局和电影的结局也是不谋而合的。实际上,电影的开场和结局都用了红色作为背景色,这也暗含了电影作为戏剧的“开幕”和“谢幕”,而作为故事的叙述人,也可看作是这出戏剧电影的最高叙事者,电影本身就是一出原始戏剧“说书”,而“说书”的舞台就在曾经的蒙马特戏院,那么,此部电影作为“戏剧”想象产物的实体化,完全可以和电影里的戏剧《陌生的女人》形成非常工整的对仗,“戏中戏”因此而来。

虽电影的背景设置是在残酷的二战时期,但可以看出,特吕弗是从人道主义的关怀出发,并没有对纳粹或者法军做出严厉的批判,他所关心的是大背景之下人的生存现状,而非武装和斗争。相对于角色的设置,涉及环境笔墨最多的当属葛兰格,他作为犹太人,在进行和蒙马特剧院签约之时,甘于放弃自己作为犹太人的身份,而在经历战局一系列的变化后,他离开蒙马特剧院,加入反抗军的斗争,观众可以自然而然的认为,葛兰格是作为民族情绪的“救赎”情感而做出这番抉择的,但从电影背景给出的时间来看,是盟军解放巴黎之际,要知道,德军占领巴黎也就仅仅四年,那么葛兰格的行为从电影前半段(德军进攻非占领区)和后半段(空袭警报的频繁)的转变,是否随着战局的变化而对自己本身做出最好的行动,这很符合他的“浪子”属性。另一个有趣角色就是达歇特了,他作为戏剧评论家,有着很高的造诣,这从他的戏剧评论和发现《陌生的女人》是卢卡斯的翻版所体现,但是,他作为文化部长,就是执行纳粹的命令,对犹太人进行毁灭性的打击。在这样两者身份的混合下,达歇特作为电影里明晰的反派角色,是非常有趣的,一方面,他是影评人,他的评论被戏院所唾弃,另一方面,他是纳粹的喉舌,是遭法国人所唾弃的,他在双重唾弃之下,还能对此视为不见,就如同他所说“他是个强大的男人”。于此同时,他对艺术的热爱,却是显得可爱的,但对蒙马特剧院来说,这可不是个好消息。

说到对艺术的热爱,就得提提当时的法国人。他们无论在多艰苦的环境,都要去剧院看戏,这证明电影开端卢卡斯所假设的现象:剧院会因为亏本所倒闭的事实,并不成立,前提戏剧足够的好。卢卡斯处于黑暗中,痛苦,且自我怀疑,但因此却诞生最好的作品。他并不知,未经成年的犹太女孩会无视危险来看他的戏剧,德国军官会带头为他的戏剧鼓掌,达歇特会承诺保护卢卡斯,只为看到一部“像样的戏剧”。由此看,艺术是没有国界之分的,只要是完美的艺术,它都能积聚起来自五湖四海,懂得欣赏艺术的人。

从技术上来分析,整部电影所营造的红色基调不仅是建立在戏剧的幕布上,象征杀戮的纳粹是深红的,象征爱情的戏剧是粉红色的,光源大多使用暖光,弱光,尊重事实,回归本真的同时,消弭了电影的冲突性,迎合生活琐屑之美,这也许就是造成电影平淡的重要原因吧。但作品同样是大胆的,特吕弗从人道主义出发,打破道德的禁锢,一女拥有两位男子,且和平共处的情节让人倍感不可思议,同时,同性恋的舞美等,法国的开放也许就来源于此。同时,电影的模糊性和多意性被特吕弗运用的非常到位,电影里大多都使用的是长焦镜头,造成如同扁平的二维效果,像戏剧形式看齐,并多数运用中景的方式,以控制单个镜头的信息量,来造成场景狭小的假象,将焦点聚焦于剧院的内部,而非这个世界,也同样能做的更好,特吕弗也许是这么想的。电影的结局,特吕弗玩了一个小花样,使得电影的叙事和戏剧的叙事完全捆绑在一起,造就了观众误以为“戏剧就是电影的现实”这么一个假象。但谁又说清,开头和结尾夹叙夹议的电影,和现实并没有实在的联系,故事的整体,只是现实的单面反映呢。

这是唯一一部没有打破“一女两男”三角关系的电影,特吕弗的《占与祖》被弄死了两个,戈达尔的《法外之徒》弄死了一个,而在这部作品中,三人手牵手,葛兰格代表的是随风飘摇的政治,而卢卡斯代表的则是亘古不变的艺术,在特吕弗看来,这两者,是可以和平共处,携手共进的。

6 ) 《最后一班地铁》影评

影片中的格兰戈身材高大,为人正直,幽默、好冲动,并很多情。作为演员,他不仅演技高超,还与地下抵抗组织有联系,甚至他将剧院的录音机改装后借给他在地下抵抗组织的同伴,装上炸药去进行刺杀纳粹的行动。透过这个形象表达法国人民的抵抗反战思想,给影片增加正义的力量。
玛丽安的丈夫犹太人卢卡斯•斯坦纳在影片中一直就住在地窖里。每天晚上听着妻子给自己讲诉排练的情况,后来他在舞台的一个角落挖了一个洞,有根管子通进地窖,这样他就可以知道排练的情形。他认真地根据舞台上演员的表演记录详细笔记,然后指导妻子进行修改,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典型艺术家,执着地追求表演艺术,然而却自身难保,东躲西藏,通过对他生活状况的描写,反映对战争的痛恨,影片又一次把矛头指向纳粹,无声地声讨法西斯的罪行。
影片其他人物也都刻画的出神入化,喜欢戏院的管理者雷蒙德和那个可爱的种烟花的小孩。又矮又胖的雷蒙德非常幽默的生活着,在戏院分管剧务,忙前忙后。最后骑着自行车发电,保证戏院的电力供应,使戏院照常营业。
影片在视觉效果的营造上值得一提,因为是戏中戏的影戏结构,所以剧场内的华丽场景,演员各具形态的造型,尤其女主角鲜艳的大红色晚礼服戏装,还有紫红色宽大的帷幕时张时合,上下移动的舞台,豪华的嘉宾座椅等,都为影片阐释法国人浪漫生活的图景营造出准确完美的氛围,为人物性格的展示奠定了基础。

7 ) 最后一班地铁

二战中德国占领下的巴黎,剧作家、导演兼剧院管理人的犹太人卢卡斯•斯坦纳被妻子玛丽安•斯坦纳藏入蒙马特剧院地下室,伺机逃往非占领区。身为演员的玛丽安不得不肩负起剧院管理人的事宜,雇佣了男演员伯纳德•格兰戈排练卢卡斯的新话剧。随着德军战线的扩大,卢卡斯的出逃一步步成为幻影,只好靠地下室的采暖管道来听每日的彩排,暗中进行指导……

短评

特吕弗倒数第3部作品,横扫10项凯撒奖。平庸之作,沉闷乏味,冗长拖沓。当然,楚浮背叛新浪潮也大可美其名曰"走向成熟,平和,圆融之境"。舞台剧戏中戏,巴黎占领时期的日常,德纳芙在白天地上与夜间地下徘徊于两个男人之间。细节精彩,主线没劲,前半部分很难熬。结尾戏中戏噱头和三人牵手赞。(7.0/10)

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还行

2022.10.16资料馆。本片我愿称之为“德纳芙和她的两个男人”。凯瑟琳·德纳芙的熟女脸非常适合在大银幕盛放,这个角色很少有情绪起伏过大的时候,仿佛一切事情都能搞定,反观两个男人,很有才华但非常情绪化。最后,这部电影跟地铁的关系是啥?我没搞明白。

5分钟前
  • Odair
  • 推荐

细腻,特吕弗的片子确实细腻,关于那些爱和误解,结尾很好,既是戏剧的结尾也是电影的结尾。但名字太无厘头了,这跟地铁有关吗,只不过是电影的时代背景。

9分钟前
  • 疯马
  • 推荐

@小西天。二战时期犹太裔戏剧导演被迫隐于地下指挥排演,他的妻子则爱上了剧团的演员。情节剧的设定抓马但有着极其丰富的开掘空间:可以见出占领期的巴黎众生相、可以做戏剧与真实关系的思辨,也可以在又一个三人行中探讨爱情关系的诸种可能。然而,特吕弗却没能完成任何一层的立意:群像戏杂乱无章,配角故事有头无尾,更谈不上什么时代缩影;戏中戏只沦为了单纯的情节元素和结尾的小花招;三人行的故事,则是祖与占的草率赝品。特吕弗的新浪潮以反抗“优质电影”起始,《最后一班地铁》却褪尽了新浪潮色彩,拍成了拙劣的“优质电影”,一个意味深长的轮回。

14分钟前
  • 奥兰少
  • 还行

德帕蒂约年轻的时候真帅~~~~这算怎么回事。。。。这2个人这么克制压抑,最后算是不了了之了吗。。。。。

17分钟前
  • 李哥
  • 推荐

这是我至爱的法国电影,谁都撼动不了它的地位。ok,没有绝对的完美,那我可以说它是相对的完美。

19分钟前
  • 兜小猪
  • 力荐

刻画的最圆满的角色当属玛丽安,一方面照顾丈夫显示出一个好妻子的坚贞,一方面在情人面前有所克制又是一个好女人的柔情,很少喜欢上银幕里的女性角色,西西里美丽传说的玛莲娜是一个,她是一个。当真的裸看,完全不知导演是特吕弗,虽不说喜欢的紧,但至少人物饱满

24分钟前
  • 饭夫斯基
  • 推荐

制作很考究,技艺很精湛,可惜没能在思想深度上更进一步。1942年、二战纳粹占领区、戏剧院、抵抗组织,题材设定很容易联想到刘别谦的《你逃我也逃》,对比之下特吕弗没拍出足够的危险临近紧张感,就是顺顺利利地排演了一部新的戏剧,而这舞台上戏剧的内容似乎也没和电影剧情本身形成互文,稍微有些可惜了这么好的选题和这么好的制作。总体看更像是仅仅延续《日以作夜》的形式结构,挪移到舞台上而已。德纳芙刻画得很贤良坚贞,德帕迪约就像是个愣头青小伙,演着演着突然被告知二人爱上彼此,这俩也太没铺垫出感情火花,

27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 (2005-03-11) [资料馆] 艺术的力量真强大。最后那场戏是神来之笔,似真非真,分不清戏剧和现实。

30分钟前
  • 小熊娃娃
  • 推荐

拍给法国人的好莱坞,不像特吕弗的特吕弗,展现出非凡的商业艺术平衡力,晚年中庸是姿态成熟还是品味蜕化,见仁见智,我觉得是前者。

31分钟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法国人的抵抗,法国人的爱情,法国式的情节。没有大起大落,没有鲜明极端,始终谈论着中庸之道的艺术和生活。自由、宽容、理智、高贵地接受和理解着人性的软弱和挣扎,包括结尾处的ménage à trois.

32分钟前
  • ζωήιδ
  • 力荐

这不就是特吕弗当年反对的优质电影么?回家又看了一遍译制片版本,其实译制的真心还不错,把片子本来的那个俏皮劲儿也翻得挺到位(比如“戴高乐”那个笑话翻得很硬但是也翻出来了,以及里面两处同性恋段落还都留下了)。就片子而言,最厉害的可能还真是结尾那个实景转舞台的处理(整个自指结构一下就拉起来了)。男女主角确实都在巅峰,俩人之间没按欢喜冤家套路写(德帕迪约的角色简直就是《痴男怨女》里的痴汉嘛),但女主和导演老公的戏写得是真不错。另外才终于理解到《那时花开》为什么要cue这部片子。

36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还是不要对大师太崇拜的好

37分钟前
  • 罗伯特小姐
  • 还行

最好的楚浮 总留到最后 刚在天津路看完 兴奋坏了 强卡斯 强故事 强表现力 嘲英国人和德国人那些小段子真经典 最好的戏中戏 出入无痕 最好的三人行 携手炮火间 特吕弗的私人印记 首尾呼应 作者电影与商业片 完美平衡 几首歌也好 慢点找 PS 有提及希区柯克的煤气灯下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还有…

39分钟前
  • mecca
  • 力荐

也许没有品味到电影本身真正的好但就想给满分。。新浪潮代表作。。贵妇人Deneuve大鼻子Depardieu。。以二战中巴黎的戏院为背景编织爱情爱国故事从舞台恋人转为地下相爱又不能爱。。结尾差点被骗还以为这就是宿命原来是一幕剧。。听上译配音享受。。

43分钟前
  • vivien
  • 推荐

看了好几遍居然都看不完。怎么回事?

47分钟前
  • rhyme
  • 推荐

德纳芙真是美,有一种即便被乱局、被波澜冲刷,也依然维持得了体面的优雅与贵气,而这克制的体面,会放大战乱、情感本身的惊涛骇浪。身份的杂糅,注定了秘密的交汇,也注定了要用额外丰饶的感性来滋养皲裂的理性,所以这人物有越来越深远的层次,愈发迷人。也所以,以她为中心的戏院众生,也有一种干涸岁月里的丰富,暧昧丛生,却又暗涌明流。男人多是不顶事的,要起码两个,才比肩得了一个女人的繁复,因此糊涂起来,就多为小丑与弄臣,朽木与沉疴。那很多时候,就尚不如那两位在半世纪前亲在一起的女人。@ 资料馆

51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被军官摸头后要洗头发,用颜料和钢笔画丝袜,把火腿藏在大提琴盒里,用汽车尾灯照射自行车发电,在屋旁种烟草。可是,电影和名字有啥关系来着。

53分钟前
  • 小艺
  • 推荐

虽有喜感欢愉,远不至你逃我也逃的力度;有创造悬念,那个偷盗的女贩子,缺乏呼应不了了之;有危机时刻,盖世太保搜查地窖,流水账走过场毫无紧张感觉……整体趋于平庸,只有两性关系和吐槽剧评保持了高水准,因为这是法国人的强项。最后时刻看到北非谍影的影子,而主导者也顺应法式从鲍嘉变成德纳芙。

55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电影名字很浪漫,只可惜内容好像和名字关系不大。其实是很有发掘空间的题材呢。犹太舞台剧导演躲避搜捕藏在舞台下面暗中指导新戏等待战争结束什么的,虽然我们总是抱怨好莱坞电影多么多么俗套,故意制造惊险和矛盾等等,但… 本片这种温吞吞、最后还莫名来个毫无火花的三角恋的做法,也实在夸不太出来唉。德帕迪约的角色这写的,活活浪费了好的设定,败笔

56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