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人生里,有过一场重大的幻灭。
那是在我即将满十八岁的夏天,我站在我小学后操场的主席台中央,伸手抓着被太阳晒得发热的旗杆,闭上眼睛再睁开,眼前的一切依旧空荡安静。
没有人知道那一刻对我来说意义有多重大。
由于我爸的工作,我从小就一直跟着父母辗转于不同的城市,导致我极其没有安全感。我小学的城市和初中的城市相隔了几乎小半个中国——从进初中开始,我就非常讨厌那个地方,接下来的几年我一直都很不开心。我反复做着同一个梦:我又回到了我的小学,可以和我那群亲爱的朋友们一起追跑打闹。我和他们一直靠长途电话保持着艰难的联系,我知道他们是惦记我的,就像我惦记他们一样。
我爸妈总是跟我说:那个城市已经和你没有关系了,你要学着适应现在的城市。如果你高考能考好,等你满十八岁的时候,我们就带你回去。
所以我整个青春期的目标就只有这一件事。
我不在乎自己日复一日看到的风景,我也不在乎身边每个人会怎么看待我。摆在面前的每一天对我来说,都像是某个游戏的demo,像是正式存档认真对待之前,随手试玩的版本。
甚至我连高考填志愿也不在乎,随便填了个我完全不了解的破学校,高三的那个暑假也什么都没干,只是在家里等待。
终于我等到爸妈给我买了机票,终于我站在了小学的后操场。
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魔法即将发生了——那一刻我集齐了一切条件,可以重置那六年的莫名其妙,可以反抗我十二岁时那一场心不甘情不愿的离别。
可是当我闭上眼睛再睁开,奇迹没有发生。
我还是孤零零一个人站在主席台中央,时间没有倒退。
尽管那年暑假,我和我的小学同学也聚了会,可一切总是不太对劲。原以为会再度被快乐填满的心,还是空落落的。
在《心灵奇旅》里,男主人公毕生追求爵士梦想,几经周折,终于得到了和知名乐手同台表演的机会,而且演出也非常成功。当晚他送走了来看表演的亲友,忽然觉得心中怅然若失。
他的感受,大概与我十八岁那年的感受相似。
你努力了这么久,你忽略了沿途的一切,一直在专注等待一个奇迹发生的时刻,让你能够有力量推翻从前所有的糟糕。
可是,那然后呢?
影片《心灵奇旅》的主人公是个才华横溢的钢琴家,然而他的职业只是中学音乐老师——而且还是兼职老师,没有保险、没有退休金。影片开头,学校给他带来一个好消息:他可以转正了,从此有编制了,不必再担心自己生活无着。
他的家人都认为这是个重大好消息,只有他自己开心不起来。
他害怕自己的人生从此被锁死在这份无聊的工作里,他志在远方,他想要和最好的乐手一起在酒吧里演奏爵士乐,激发起灵魂的共鸣。
演奏钢琴是最令他快乐的事,也是他认为让他存在于这个世间的唯一使命。
在他半生半死、灵魂出窍之际,他看到自己一生的剪影浓缩在眼前:在父亲的引导下从小向往音乐,却一次次被各种各样的表演机会拒于门外,最后在中学里当个普普通通的老师,面对着一群良莠不齐的学生,年纪不小却没有爱情和事业,孤零零一个人坐在快餐店里吃饭……
那一刻他才惊觉:原来我的人生是如此的毫无意义啊。
但他还是想要回去继续活着,想要将那个和知名乐手同台演奏的机会争取回来。他觉得,只要能够完成那场演奏,他的人生就会有所不同。
在探索重回世间的方法时,他有幸得见了这个世界上每个灵魂产生的过程——在灵魂降生于世之前,它们会被分配到不同的类别,然后经历各种各样的锤炼:自恋的、冷漠的、乐观的,所有的先天人格就是在那时烙印下来。
而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每个灵魂找到属于自己的“火花”。
在灵魂诞生的世界里,那些灵魂的雏形可以在导师的指引下,尝试无数种活动:运动、音乐、美术……某一种尝试会在他们的心上燃起火花,然后他们就具备了在地球上降生的资格。
主人公参观了几圈之后,坚信自己的“火花”就是音乐。
而他在这里结识的那只早熟的、厌世的22号灵魂,似乎一切都不爱、一切都不憧憬——那是一只没有目标的灵魂,迟迟不能投胎,让所有导师都束手无策,就连特蕾莎修女和哲学家荣格都被她气了个半死。
在偶然的机会下,22号灵魂陪着主人公一同跌落到人世间,并且附在了主人公原本的肉身之上。
22号灵魂借着主人公的肉身,吹着地铁疾驰而过带来的热风,把玩着秋日枯黄的落叶,吃着街边飘着香气的披萨,听着地铁站的街头艺人表演,和理发店的大哥闲聊,看着主人公的妈妈裁剪衣服……每一件东西都令她感到新奇而向往。
她若有所思,对主人公说:或许我的“火花”是看天空,或者走路。
主人公对此嗤之以鼻:这些都算不上什么人生目标,只是最普通的日常而已。
可是当他们再度回到灵魂诞生的世界,大家惊讶地发现,22号灵魂竟然已经变完整了——不知不觉间,她竟然不再厌世了,竟然具备降生到世界上的资格了。
主人公百思不解:可是她并没有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啊!
工作人员无奈地看了主人公一眼:谁跟你说“火花”就是一个灵魂的“人生目标”?
人活着的意义,并不是人生有一个清晰的目标。
让22号灵魂变得完整的,是她对世间的向往,是Chelsea的街头表演,是7号线座位底下的ICEE脏瓶子,是地铁站吹出来的热风,是妈妈手中的针线,是那半截没吃完的bagel……是人世间那所有看似微不足道的活色生香。
最后,当主人公辗转回到人世间,终于成功地完成演奏,他问身旁的人: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他身旁的乐队老大回答道:我们明晚还回来这里,把今天的内容再演奏一遍。
他愣住了。
他说:我这一辈子都在等待今晚这一刻,我还以为我的感受会有所不同。
乐队老大旋即跟他讲了一个寓言故事,说有一只年轻的鱼一直在寻觅一种叫“海洋”的东西,年长的鱼告诉它:你现在就在海洋里。年轻的鱼回答说:我这只是在水里而已,我想要的是海洋。
寓言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留下主人公怔怔出神。
回家的路上,他看着地铁窗户上自己那孤单的影子,看着疲惫忙碌各自刷着手机的人,看着那似乎毫无意义的日常。
或许他直到这时才渐渐意识到,自己这一路都活得太心急了。
他始终都眼巴巴地盯着自己的音乐梦想,觉得自己没时间谈恋爱,也不愿意困于一份舒适稳定的工作。他一心盼着美梦成真的那一瞬间,故此对于沿途的一切细碎感受都心不在焉。
然而,他的人生,真的可以被某一场演出的成功,或者某一种事业上的成就所定义么?
他赖以生存的火花,真的是那个遥远而宏大的目标么?
如果答案这么简单的话——那么,当他骑着单车在曼哈顿街头驶过时,那树杈间漏下来的阳光算什么?在午后的咖啡厅外,那谈笑风生的路人算什么?课堂上那些虔诚注视着他的孩子算什么?拂过脚面的清凉海水算什么?布鲁克林大桥上那璀璨的烟火又算什么?
他原以为,每个灵魂都是为了某种使命而投身于世的。
所以当看到自己一生的剪影浓缩在眼前,他才发现自己这步履匆匆的人生竟是如此乏善可陈。身边的22号灵魂也对他产生了好奇:你的人生如此可悲,为什么你还迫不及待地想要继续回到人世间活着?
可偏偏是他这样卑微得不值一提的人生,让那个令诸多伟人头疼不已的22号灵魂,燃起了对人世间的向往。
他总是将“Jazz”挂在嘴边,所以22号灵魂认为,只要自己学着他的样子,成功地在生活里扮演好了他,就是成功地完成了“Jazzing”。
一开始他无可奈何地纠正:根本就没有“Jazzing”这个词语。
在影片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其实爵士乐的本质,就是随性而为。就像主人公那几场成功的演奏——爵士表演从来没有既定的乐章,而是根据乐手当下的心情和状态,用自己的乐器为载体、以和弦为语言,在台上对话交流。
随心所欲,才是爵士乐的魅力所在。
爵士乐于上世纪初诞生于美国南部黑人聚居、氛围自由开放的新奥尔良,后来在逐渐北上,在芝加哥和纽约发扬光大,而后盘踞在纽约哈林区,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景,也是“黑人文艺复兴”的重要标志。
它无论是从历史上、文化上,抑或是风格上,都与“自由随性”脱不开关系。22号灵魂将自己漫无目的的人生探索定义为“Jazzing”,恰是一种绝妙的概括。
这些年我曾经一再地叩问人生的意义,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要去问意义,因为人生没有意义,细思之后只会让人打退堂鼓。
而这部影片竟然解答了我一直以来的疑惑。
就像影片中那个立志要成为兽医的大哥,最后他为了省钱给女儿治病,选择成为了一个剃头匠——他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震古铄今的伟人,但我每天和来来往往的客人们聊天,让每个人变得更好看,我也觉得很开心。
原来人生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去感受它的每一分钟,感受夏夜的风,感受冬日的雪,感受地铁上的拥挤,感受潮汐和落日。有时候机缘巧合带着你打了个转,像是走上了一条和初心截然不同的路,但其实在起点和终点之间,本就有成千上万种抵达的方式,而人生的意义早已藏在这趟旅途中。
每一条鱼都活在水里。
浩瀚无边的海洋,或许并不在远方。
(我圣诞节为了奖励自己,专程给自己买了个Disney Plus会员看这部电影,这么好的电影请大家去影院支持正版!!!)
以下都是我的个人见解,如有异议,请理性进行讨论,感谢。
话不多说,进入主题。
这部电影一上映,我就去电影院看了。连续两天我分别看了电影的国语版和英语版,发觉这次国语版配音真的很棒,不仅没有拖后腿而且在表达上层次更加丰富。
台词的情绪渲染
术业有专攻,我认为,这次国语版配音展现出了专业配音演员的水平和魅力。
台词在不同语言的节奏中,情绪渲染会有不同的表现。英语的台词节奏比较短促,更符合角色身份的语言逻辑;
而国语的台词节奏则更贴近我们的日常表达逻辑,更贴近观众对影片表达的接受心理,所以更能渲染国内观众的情绪。 以往,我对国语配音的作品持有抗拒的心理,因为国语配音的“译制片”特点给我一种夸张造作的感受。
这次买国语版的电影票也是偶然,刚开始反映过来的时候,心里的期待降了一半;可随着情节推进,我真的被完全带入到影片的氛围里,丝毫没有因为配音和角色的冲突而让我觉得违和,反而能感受到在这样一部动画电影中具有生活化的体验。 过后我为了体验影片本身的原创表达,看了英语版,感受截然不同。
由于英语的台词节奏较快与动画电影在角色表演上的局限表达,我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情绪也出得很快,难以维持。
由于我本人对声音的性质比较敏感,比如声音的大小、厚薄、闷亮等等。在观看这两个语言版本的电影当中,我明显能感受到英语版乔尼的配音声音不够厚,有些台词念得很轻;以往我看的欧美动画男性角色配音或沙哑或浑厚或高亮,不像乔尼这样“轻”。过后了解到,给乔尼配音的是奥斯卡影帝杰米·福克斯;他对乔尼这个角色声音的处理,打破了我对欧美动画男性角色以及黑人角色声音上的刻板印象;这点和我以往的体验不一样。
这对角色塑造来说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可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相比通俗的配音表达这可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接收途径。
当然,两者各有所爱,而作为普通观众的我在影院更能接受后者通俗的表现形式。
塑造人物的简洁处理 这次国语公映的版本,有一个很明确的处理,便是不给影片添加字幕;这样一个简单的处理,通过小小的改动便能将“22”人物设计的特点以更简洁的形式展现出来。
以我的直观感受,“22”的外形设计偏向男生,而国语版里“22”的配音偏向少年或中性;并且在亚洲动画产业,女声优给男性角色配音现象很普遍的情况下,我判断“22”是男性。而且,我没有留意到乔尼说“22”声音是大妈的这个细节。。
而看了英语版后,我才发现“22”被称呼为“She”,“Her”,这引起了我的好奇。
从影片中可以看出,在剧情设定上已经有了其它动物的灵魂形象,也就是那只猫;有了“它”的存在,那么“22”便不能用“它”来形容。
并且,未出生的灵魂并没有单一的性别界定,影片中也有体现这一点;只是其他灵魂长得都一样,而“22”相比之下更加突出;这是外形设计上的特点,而非角色本身;这样做是为了突出角色主体。
这样来看,在“22”用女性相关词语称呼,形象却偏男性的情况下,我理解到的是“22”即便在外形设计上比较突出,但是“22”和其他灵魂一样,没有性别设定。
由于英语的局限性,影片中只能通过以下这样的台词设计和情节去体现这一特点。证明配音的音色和“22”性别没有关系。
引用补充:影片中乔尼问“22”为什么是大妈的声音?“22”说可以是模仿任何声音,用大妈的声音是为了烦死导师。
而汉语却能通过隐藏字幕,这样一个简单的处理,更加直接地展现了这一特点。
英语的“It”,“She”,“He”读法不同,而汉语统称为“tā”。看国语版,观众在没有字幕的情况下,很难去判定“22”的性别;抛开通常印象,“他、她、它”,一切皆有可能。
语言翻译上的台词设计 英语版的台词字幕是直翻,比较生硬,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相比之下国语版的台词翻译生动自然,贴合我们的日常表达习惯和逻辑,则显得非常用心,例如下面这个情节。
林肯的灵魂教导22的时候,22提到杰克森总统,林肯的灵魂很生气,英语版的台词是“杰克森?”,国语版的处理是“就凭他?”以及阿基米德和阿基米德说“饼卷肉”的正确读音,英语版的台词是“饼卷肉”,22捣乱“饼卷什么?”,而国语版改成了“饼卷肉,肉卷饼,卷饼肉,肉饼卷”增加了台词的趣味性。。 引用补充:乔尼头发被毁去理发店时,理发师问乔尼头发怎么搞的,原声台词“cat did it.” 字幕也是直翻“猫做的”;但是国语版是“是猫先动的手。”十分诙谐有趣。 两者比较过后,我认为这部电影的国语版更能被国内观众所接受;我也更能理解这部动画电影相比以往,国语版排片量比英语版更多的现象。 这次的“国语版”无论从配音台词还是其他方面的处理,相比“英语版”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也有不足
在片名的翻译上,《心灵奇旅》虽然不像之前那样用“XX环游记”“XX总动员”敷衍过去,可也差强人意。片名翻译本质上比较通俗和具象,没有《Soul》有神秘感。
不过,我觉得这是一部作品名字,在两种语言的表达上所呈现出来的差异。
如果说,汉语在配音上的展现更能渲染观众的情绪,那英语在概述上的展现则更能给予观众遐想的空间。 汉语本身在表达上相比其他语言更丰富和具体。字词的多种组接,能帮助我们对单一的概念理解得更仔细。而英语往往是通过单一词汇衍生出不同含义;只有放在不同的语境下你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无论是电影名,书名还是其他形式作品的名字都是一种简单的概述,而汉语的概述往往比较具体,而英语则让人产生不同的猜测,给人更多的遐想空间。
如果我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解释那便是,
“电影片名是'Soul',涵盖了'灵魂'、'心灵'、精神'、“灵魂音乐”等等含义。”
显而易见对吧。这可能就是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和魅力吧。
总而言之,这真的是一部特别值得到电影院去观看的电影。
这部电影让我再次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过后我会以我个人的直观感受对这部电影的各个层面提出我的个人见解。
已经写完啦,篇幅很长感谢你的耐心阅读//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3120540
真的,已经很久没有一部电影能够让我这样酣畅淋漓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用这部电影的台词来说便是
“我爵士了!!!!”,"I'm jazzing!!!!"
打个小广告,我最近建了个小组,想邀请你们加入。。//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group/715844
(本文皆为跟电影无关的题外话,只是希望大家在点进评论区后不被另一长评毁掉好心情而写,写完也觉得有点不至于,但由于我真的很爱皮克斯也爱道导也爱诺兰,忍不住还是想回嘴。也希望在影片上映后,观众都能用心体会主创真正想向大家传达的内容。)
就很离谱。
先不说本片讲的就是黑人灵魂乐并且导演之一就是黑人,影片中现实世界的设定也是基于其个人生活,这都要算政治正确的话,怎样的一部由黑人主创的电影才能不算是政治正确?而诺兰那部,你说说是哪个设定要求他得是白皮肤了。
“皮克斯和诺兰20多年都没启用过黑人当第一主角,现在终于也屈服于政治正确了?”
“皮克斯之前还做了一部同性主题的短片,这一定也是因为政治正确。”
嗯?听上去你莫非其实是在夸赞政治正确,肯定了它为少数群体(这个说法可能也不准确,懂得就行,下同)带来的长久以来都缺失的关注与机会?
政治正确中应该被摒弃的糟粕是披着伪善粉饰太平,虽然安排了少数群体的角色实际却无关紧要、塑造得敷衍脸谱、加重刻板印象,以及为了应付zzzq把少数群体强行安排在不适合他们的角色和剧情上的现象。那么相应努力的方向则应是塑造出更多有血有肉、贴近现实、让少数群体有机会展示自身魅力从而淡化偏见的角色与故事。但一些人借着反对政治正确矫枉过正的由头,以公正之名反过来大行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性向歧视之恶,以声讨其执行方法不对、不真诚为借口扭曲矛盾到完全否定增加多样化的初衷,巴不得趁此抹杀所有少数群体的机会。
当少数群体是无关紧要的配角:是白人/男人的施舍,一定要有个女性角色做点缀/黑人必死定律罢了。
当少数群体担当举足轻重的主角:不是靠zzzq他们怎么演得到主角,好像现实中他们真有那么重要一样。
当主流与少数群体戏份对半开:搞这么平均是形式主义,是虚伪。
当影片专门聚焦少数群体:与我何关,谁要看为了专门冲奥斯卡才搞的电影。
当影片展现少数群体的艰难现状:又在卖惨,他们靠这个得到的还不够多吗。
当影片故意把少数群体置于一个与现实错位的地位来达到反讽的艺术效果:是白人的阴谋,故意开这种空头支票麻痹世人。
反正怎么样他们都有得说,要让这些人来当选角导演和编剧的话,那怕不是有色人种和LGBTQ+演员会在大银幕灭绝,而女性角色将全部审美同质化并无关痛痒。这样看来,政治正确客观上保障了少数群体电影从业者的工作机会,反而是某些反政治正确警察给了政治正确合理存在的理由。
至于质疑电影公司启用少数群体是动机不纯的,这也是一个没有太大意义的话题。
首先,电影公司投钱拍电影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钱,有良心的电影公司他们可能同时也在乎其他重要的事,但没有钱都是白搭。而拍一部关注少数群体的电影,是综合了品牌公关、后续效益与社会责任的综合商业决策,你纠结投资人的动机,那99%的电影都别看了。不要一杆子打翻所有创作者,即便用来拍电影的钱是虚伪的,也不代表电影所驱动的每一个电影人、所激励到的观众就不真实;
其次,所谓的蹭政治正确热度它之所以热,是因为这些话题的确是当今世界的热点,你要抵抗的是伪善的政治正确,而不是这股多样性的趋势。再说了,取悦多数观众就是正确,讨好少数群体就是犯贱?
最后,你不能妄想现阶段所有既得利益者能慷慨地主动让出一部分他们所享受的权利并且还得发自真心。政治正确或许是有些人的惺惺作态,是面子上的妥协,但因为他们不是真心的所以少数群体干脆连这点该得的权益也不能要了是吗?
说远了。中心思想就是,皮克斯一直致力于为它影片中高概念的落地挑选最适合的世界观、角色与故事,也不乏对世间被忽视的群体与文化表达关怀(拉塞特是个遗憾但不能因为他抹杀一切)。所以,不要拿你对zzzq盲目的抵触、对少数群体狭隘的偏见来毁掉这其中积极美好的事物。既然墨西哥亡灵节文化的Coco和法国料理文化的鼠王能当之无愧地摘得奥斯卡,凭什么黑人音乐文化的Soul在未上映前就得被你扣上一顶只是蹭zzzq红利的帽子,到底是瞧不起道导,瞧不起皮克斯还是你压根就是种族歧视,大家心知肚明。
最后,推荐大家去看上影节期间推出的导演及主创访谈,能让你更充分地了解本片的灵感来源、世界观构建以及为什么要选择黑人和灵魂乐作为主题。预祝影片成功。
——————————————————
P.S. 如果你喜欢的某个主流群体身份的角色被改成了少数群体,你需要想清楚你恼火的对象到底该是谁。
一个原白人/男性/异性恋角色被改成有色人种/女性/同性恋,做出这个决定的电影公司、游戏公司高层,大概率他们的身份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同样地,一个创造出有色人种角色却敷衍抹黑,一个写独立女性却逃不开悬浮职场、只会全天候打击出轨男性和小三的制作方,也基本不会是由有色人种和女性主导,这些人根本不在乎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他们对于少数群体提出的需求简单粗暴地以这种“有名的角色改改让你们演总行了吧”的形式一刀切地处理,然后惹恼主流观众后把矛盾焦点转移回少数群体,让人质疑最初选择为自己争取过权利的他们。做出这种事的始作俑者、被利用的观众玩家和利用这点为自己谋私利的部分少数群体自身,都是可笑又可恨的。
至于一个纯原创的新角色,一个肤色、性别、性向对于其人物设定根本无关紧要的角色,一个本就是为贴合作品创作思想或是为关注少数群体现状而安排的角色,Ta被设置为少数群体,并且还塑造得十分立体出彩,从结果上客观地起到消除对立、淡化歧视、帮助更多人了解的作用,那不管Ta的创作初衷是不是出于政治正确,这都称不上是一件“坏事”,更不该成为你反过来抨击少数群体的武器。
(一个正面创作的例子就是Zootopia,其导演之一是Gay,编剧主导为亚裔女性。)
大家在批判不伦不类的花木兰真人版时都心如明镜地把矛头指向了迪士尼和新西兰女导演而不是全体亚裔演员,希望观众在对待迪士尼真人版小美人鱼、网飞猎魔人、华纳蝙蝠女侠、环球007时也能擦亮双眼。
另外,审美霸凌并不比种族歧视或性别歧视高级很多,在找反政治正确的借口时最好换一个。
让我特别惊喜的不仅是整部电影美轮美奂的场景、爵士乐和深远积极的价值观,还有Soul当中的U学院设定也符合了儿童心理学家们对儿童性格的探索。
在U学院中每条灵魂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性格,集齐性格和火花之后才会被允许投放到地球的设定看似童话,其实和心理学界一直争论的理论重合。
在儿童心理学界,一直有“白板论”与“先天论”的争论,白板论是彻底的环境论者,认为所有的婴儿生下来都是白板一块,婴儿的特性取决于抚养者的照顾和生存环境。上世纪极端的白板论者们甚至发表论文写婴儿房天花板颜色如何影响了婴儿后期性格的养成,证明不同季节出生对婴儿人格形成的影响。
“白板假说”在上世纪于发展心理学界独领风骚,但在现代逐渐式微。目前比较主流的是先天假说,也就是U学院的故事设定——每个孩子在出生前就被设定好了性格。
精神分析流派的荣格察觉到每个孩子在出生前就拥有自己独立的个性,为此他做出的解释是孩子受到宇宙行星的影响,所以他非常相信一个人的星盘能够解读出一个人的命运。
目前主流的儿童心理学界大部分承认儿童天生自带自己的性格气质,而儿童的性格气质甚至会影响到抚养人的互动反馈。比如一个神经质高的婴儿更容易哭泣、不合作,照顾者可能会感受到疲惫倦乏,从而在不经意间传递消极的情绪。
在科技进步的今天,心理学逐渐与遗传学和基因学建立跨学科的交流。正是这样的交流为“白板说”砸入最后一块棺材钉。有目前发表的论文证实教育对基因天性的作用微乎其微,例如你无法改变一个天生的精神变态者,他们因基因使脑部结构发生改变,杏仁核缩小,对惩罚与规则敏感度程度低。
按你胃,最后跪拜皮克斯团队,在故事设定中将我最爱的爵士乐与同样最爱的心理学融合得如此完美。
一颗橡树子可以说“迫切要求”成长为一颗橡树,一只老虎则必须向老虎的样子推进。
主角Joe在钢琴和爵士乐方面天赋异禀但始终缺乏机会。在经历了不计其数的拒绝、否认和退而求其次的职业选择后,终于有一天,得到了自己无比珍视的一次登台表演机会。
兴奋至极的他蹦跶在回家途中,却一不留神掉进地下井,嗝屁了。
死亡和疾病也许是最能令人反思 “生之意义” 的事件了。
尤其经历了漫长的忍耐摸索,理想之光终于有一丝丝照进现实的当口,这样的戛然而止更加令人难以接受。
于是故事从这里被撕开了变化的口子,提出了那个重要的问题:
如果此时此刻就需要归还生命,你会觉得来这一趟玩尽兴了吗?或是?
从皮克斯《头脑特工队》、《寻梦环游记》,看到这部既温暖又引人深思的新作,我几乎可以肯定他们的动画编剧是深度修习过心理学的,而且越来越善于纯熟地把观点融入故事,娓娓道来,使一个老生常谈到几乎令人熟视无睹的常识,得以被重新焕活。
这部探讨生存意义的《Soul》,基本是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和延展至九十年代的积极心理学为蓝本。
人本学派把人的尊严、兴趣和价值放在首位,强调人类的优势、抱负、创造力、自由意志、潜能的实现,关注成长和积极面。
它的核心理念至今仍值得孩子和成人聆听——
从小到大,我们多多少少都感受过这样的时刻:听到喜爱的音乐浑然忘我、沉浸于小说和电影的情节废寝忘食、专心致志地画画、做手工、打一场酣畅淋漓的球赛热血沸腾……做这些事时,我们全然专注、伴随着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如此投入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这种极度美妙的时刻其实很早就在道教、禅宗、佛教中被描述过,只不过在现代心理学被赋予了更明确的定义,祂被称为:【心流】( Mental Flow),以及【高峰体验】( Peak Experience )。
心流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
心灵体验到达最优状态时,心中澄莹如练。只有当精神能量(即注意力)专注于实际目标,行动与机缘又搭配得天衣无缝时,才会出现这种现象。
树立追求的目标,能使感官变得井然有序,因为这时,人必须全心投入手边的工作,将其他一切抛诸脑后。这种为克服挑战而奋斗的阶段,就是一般人认为的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光。
任何人只要能够控制精神能量,并将它专注于既定目标,就一定能有所成长、精益求精。借此不断练习自己的技巧,迎接更艰巨的挑战,使自己更加出类拔萃。——《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就是电影里所呈现的【忘我之境】。
专注沉浸地做一件事,本身就能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能使人沉浸专注的事情,往往反映了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独特之处,包括热情和天赋,就是影片中 “ 生之来处 ” 每个新生灵魂胸前徽章上那个待填补的 “火花 ”。
在 “ 一切世界 ”中,我们总会被其中的某样东西点亮,每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gift。
“ 火花 ” 可以帮人安身立命、使人体会高级的愉悦感和意义感,新生灵魂们带着各自的绝活儿来到地球。
所以作家天生应该去写书,音乐家就应该去谱写乐章,运动员就应该去追逐更高更快更强。
会电脑的人那么多,所以李安就应该去拍电影。
这就是电影告诉我们的幸福第一式,请务必勇敢追寻自己的天命之光,擦拭之、沉浸之、耕耘之,祂必不负你。
天性除了天赋,更重要的一面,则是基因和成长环境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格,就是徽章上所描述的那些性格特质。
—— 三个去焦虑学院,五个去自恋学院。
——自恋人格会不会有点多?(神吐槽超好笑)
人格的基本类型决定了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是TA思维及行为的基本盘。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创者马斯洛(就是那位提出了需求金字塔的学术大神)主张:人一定要学会善待(而不是违抗)自己的天性。
一颗橡树子可以说“迫切要求”成长为一颗橡树,一只老虎必须向老虎的样子推进。人最终不是被浇筑或塑造成的,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帮助他们实现潜能。——马斯洛《心理学的论据和人的价值》
学会坦然地面对自己天性中麻麻赖赖一点都不圆润的部分,再聚焦其中的优势,让它可以得到高功能的发挥,就是这个心理流派反复强调的 “接纳自我,允许自己全然为人”。
我在刚上大学的时候也看到过一句类似的话:一个人的天性是TA的保护神。
但在未充分意识到这一理念重要性的情况下,人在受教育和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养育者的不当引导、环境的影响,我们经常被要求 “成为他人” 。
当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人也往往容易被自己所不具有的气质所吸引,反复把自己代入理想化的他人。
但每当我们按照要求“成为他者”的时候,天性就遭受了一分贬损,而天性的失落对“生之意义”危害深远。
当一颗橡树子被要求成为老虎时,当我们长期忽略内心的声音、习惯性地去迎合别人的期待时,天性对我们的回击就是混沌、混乱、抑郁,甚至更严重的——火花逐一黯淡熄灭,再难感受到生活的意义。
这也就是为什么22从一出场的时候,表面上像一颗对地球了无兴趣的“厌世灵魂”。
而到了后面,我们会知道,她只是一颗被否定、打压、伤害、被压抑了天性的、恐惧的灵魂。
到这里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关于22这颗灵魂的声音,皮克斯安排了一位女性。
这就是关于幸福的第二条建议:每种性格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及健康谱系,真诚地面对、审视它,请务必披荆斩棘成为真正的自己。
在心灵荒漠里,活动着数量不菲、被附魔般只会反复念叨着 “ 一定要成交 ” 的【执念灵魂】。
在这里,影片把基金经理这一职业人群拿出来当典型,作为被外部力量挤压、内在濒临枯竭、与当下生活脱节的生命形态的代表,这个很容易理解。
但还有一个观点,更加值得玩味。
拥有天赋火花的【忘我灵魂】有时候也会导致心灵贫瘠,它是有成为【执念灵魂】的可能性的。
换言之,忘我的另一面,就是视而不见。
Joe在与22相处的时候,总是多多少少、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优越感。
就是那种“我知道我在干嘛,而你只是在闲晃”的价值判断。
这种不经意的歧视和看似为对方好的“提点”,导致最后在迷失的22的梦魇中,Joe同样成为了一个铜墙铁壁般的狰狞形象。
当目标成为了意义本身,而不是被当做方法和工具,它就慢慢滑向不那么健康的谱系。
Joe甚至自己都不能免于困惑。
作为安排给22用以开解、帮助她找到火花的导师,他也是一个处于成长中的人。
当他在酒吧外面向萨克斯姐寻求答案,茫然不知下一步应该怎样做时,听到了那个富有哲学意味的“ 你一直就在大海 ”的故事。
这两个情节,指向的都是感受幸福的第三个心法——珍惜当下。
如果暂时找不到天赋火花也完全不是问题,就细细咀嚼每一口披萨的美味、与身边的人走心地交流、聆听接纳而不判断孩子的想法、感受风、感受甜、看见光,认真的对待一片树叶。
Walk, walk, just walk.
就像22所擅长的那样。
其实这些就是属于她的美丽繁茂的火花呀。
人生不需要着急,对待它不妨再温柔勇敢一些,接纳它、感受它,去成为橡树,去成为猛虎。
或者,只是走走,就很好。
电影公众号:东门捷径小V
有点不一样的影剧深度长评,没事儿的话,可以关注一下鸭~(づ ̄3 ̄)づ╭❤~
看完这电影,脑海里盘旋着……契科夫的短篇小说醋栗。
那个故事,说的是一对兄弟,其中的弟弟一生的梦想就是有一个小小的庄园,雇几个仆人,然后可以在庄园里种上自家的醋栗吃。他的哥哥对他的梦想不以为然,但弟弟的确就在为这个梦想而努力,省吃俭用,不断攒钱,还娶了年老难看的寡妇——然后,等寡妇死了以后,他终于有钱购买了土地,庄园,仆人和醋栗。
这个时候,他们都已经变成了头发花白的老人,哥哥去看弟弟,去看那个终于变成了地主,实现了梦想的亲人:“他苍老了,发胖了,皮肉松弛。他的脸颊、鼻子和嘴唇都向前突出,眼看就要发出像猪那样的哼嘘声,钻进被窝里去了。 ”
是的,弟弟是非常幸福的,他自认为自己是个老爷,甚至不再记得自己曾经只是个公务员,以自己祖上都是贵族自居,并且用自己亲自种的醋栗来招待哥哥。
“尼古拉·伊凡内奇眉开眼笑,足有一分钟默默地、泪汪汪地看着醋栗,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随后他把一枚果子放进嘴里,得意地瞧着我,那副神态就像一个小孩子终于得到了自己心爱的玩具。”
哥哥也不得不承认“我看到了一个幸福的人,他梦寐以求的理想无疑已经实现,他已经达到生活中的目标,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他对自己的命运和他本人都感到满意。”
故事的前半段,就让我想到了在人间吃上第一口披萨的22,她吃着披萨,喝着可乐,看着蓝蓝的天,这样的人生幸福吗?无疑是幸福的。活在当下的确足够让人幸福,醋栗里的弟弟,品尝着他拿又酸又硬的醋栗都可以热泪盈眶,简直是活在当下的典范了。
但契柯夫则在质疑下一个问题
“实际上,心满意足的幸福的人是很多的!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压抑的力量!你们看看这种生活吧:强者蛮横无礼,游手好闲,弱者愚昧无知,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到处是难以想象的贫穷,拥挤,堕落,酗酒,伪善,谎言……与此同时,每一个家庭和每一条街道却安安静静,人们心平气和。在城里五万居民中,没有一个人会大声疾呼,公开表示自己的愤慨。我们所看到的,是人们上市场采购食品,白天吃饭,夜里睡觉,他们说着自己的生活琐事,结婚,衰老,平静地把死去的亲人送到墓地。可是我们看不见那些受苦受难的人,听不见他们的声音,看不见在幕后发生的生活中的种种惨事。一切都安静而平和,提出抗议的只是不出声的统计数字:多少人发疯,多少桶白酒被喝光,多少儿童死于营养不良……这样的秩序显然是必需的;显然,幸福的人之所以感到幸福只是因为不幸的人们在默默地背负着自己的重担,一旦没有了这种沉默,一些人的幸福便不可想象。这是普遍的麻木不仁。真应当在每一个心满意足的幸福的人的门背后,站上一个人,拿着小锤子,经常敲门提醒他:世上还有不幸的人;不管他现在多么幸福,生活迟早会对他伸出利爪,灾难会降临--疾病,贫穷,种种损失。到那时谁也看不见他,听不见他,正如现在他看不见别人,听不见别人一样。可是,拿锤子的人是没有的,幸福的人照样过他的幸福生活,只有日常生活的小小烦恼才使他感到有点激动,就像微风吹拂杨树一样。一切都幸福圆满。”
当然有可能在这个电影里看这段文字,会显得有点矫情,但是我在看电影的时候的确在想,如果有的人当下,并不快乐,他曾经吃过披萨了,喝过可乐了,看过蓝天了,但是他现在不得不做着不喜欢的事情,因为如果他向那个顿悟的基金经理一下把电脑砸掉,他可能连下个月的房租也付不起,而供到他读大学找工作的父母可能只有几百退休金,根本不敢得大病,在精神上和肉体上更负担不了一个成年的孩子,失去工作了以后在家啃老啊……
这个电影,如果是20年前看见,我大概会打五星,因为我实实在在就是一个奉行活在当下的人。我基本上不加班,敢和老板吵架,阳光好的工作日下午会请假去公园,在打工之余看闲书,听音乐,谈恋爱,我会兴之所至坐长途去吃昆山奥灶面,穿大半个上海给男友送一瓶咳嗽药水。
但是,现在,我没有这个自信,因为我真的不敢想象如果我当年没买房,我现在是什么样的生活。因为认识过一个和我差不多大,毕业就入外企的前辈,因为一直看空房产,所以……
还好去年年底房地产贷款政策又有改变,应该在抑制炒房一族,否则去年年第的房价变动,差点把人逼疯了。
能一直持续的活在当下的幸福,是不是建立在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的运气上呢?我这潇洒自在的人生,多少是我自己的选择和想开,多少是沾了历史洪流的光和好运之神的垂青?
如果如主角那样在小酒馆演出了一场就心满意足觉得自己死不足惜,阎王爷也没给他开后门的话,那么那个开着裁缝店照顾完丈夫又照顾着儿子的妈妈,她还能继续活在当下么。
当然这是一个好电影,对于能够活在当下的人来说,享受当下,享受每一刻的幸福,就如同20来岁的我一样意气风发。
但是,我也想说,有些人的当下真心无法享受,没有人替他们负重前行,没有力气去改变当下的生活,这并不是他们的错。而我们每一个暂时当下幸福的人,享受之余,应该也多体谅一下那些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的人,允许他们对当下的迷茫,愤怒,甚至嗤之以鼻。
在当下和未来之间如何平衡,在享受和努力之间如何进退,这个答案没有那么容易找到。虽然契柯夫在醋栗的结尾里说,“您永远不要感到满足,不要让自己麻木不仁!趁您年轻、强壮、朝气蓬勃,您要不知疲倦地做好事!幸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如果生活中有意义有目标,那也绝不是我们的幸福,我们的幸福在于更明智、更伟大的事业。做好事吧!”
但更大的事业是什么,我仍然不知道。
作为一个中年人,我现在只能希望自己记住,我并没有找到答案,我要带着这样的迷茫去审视这个世界和我自己,时刻提醒自己,我的幸福,有没有建立在无视他人付出的基石之上?
创意还行,故事略硬,不够取信于人,至少没能取信于我。有种为了讲这么一个活在当下的主题,硬设计了这么一个故事的感觉。
不知有没有人有同感,全片整体都跟寻梦的发展路线太像,但后半部分却没有推上去,人物转变生硬,虎头蛇尾。以致于看完我莫名产生一种想模仿寻梦却没仿成功的感觉。
主角成功演出了一场,就直接开悟了...佛陀都没他悟性好。
他内心os仿佛是“追求了n年,成功的感觉原来不过如此!每天的地铁一样挤,汉堡也没变得更好吃!我之前为啥那么拼命?还不如拿那些时间看夕阳多美妙...”对此我的感觉是:这才迈出一小步呢就飘了...是真心热爱钢琴吗你,我咋看不出来...
总之,电影里这个所谓的“活在当下”的主题,有点假大空,说得就好像追逐目标就一定会迷失,珍惜每一天的分分秒秒、随时随地感受细节才是活着。
但是其实生活本身哪有那么简单,追逐目标的人就一定是那个不识眼前大海的鱼?感受分分秒秒的谁说就不会是享乐主义?它灌输给我的这个道理,出了电影院就不是那么相信了,因为现实不是那样。
现实是,就算你取得了小小的成功,可能你还是交不起房租,看不起病,人生需要抗争的事还千千万,那小小的成功什么都代表不了,没那么多时间喝鸡汤。如果条件到位,你当我真不会享受生活?我能在神州大地都留下五彩斑斓的脚印!
那这个主题就完全不可吗?我觉得也不是。
奋斗是生活,享受也是生活,痛苦快乐都是生活。活着就是不断感受的过程。只要能确信自己是真的按照自己心之所向在走,而不是被他人的社会的价值观绑架、以为自己想要这个而去追求他人眼中的成功,那怎样生活我觉得都是“活在当下”。从这一点上看,电影里讲得比较浅和片面。
------------------------------------------------------------
看到大家的评论~感觉可能我前边写的吐槽感比较强,意思没传达到位,遂补充~
片子肯定不是一部烂片,想象力、创意都不缺,制作水准也高,7分肯定是有的。打三星是目前评价过高了,平衡一下。
我也不是抱着要吐槽的心去看的,北京疫情的情况下我为了看它,上映第一天就去了!可以看出我对它的期待。
那我为何觉得故事没讲好呢?
1.剧本层面:
轻松娱乐没错,温暖人心更没错。但这部绝不是一部儿童向动画电影,不应当以儿童片的视角来评判。我为何说它不如《coco》,说它人物转变生硬,虎头蛇尾,阐述下观点:
全片是有一些巧思的,比如有朋友评论,主角到猫身体里换了一个视角看自己等,确实为后期在做铺垫。但到了电影高潮部分,反而开始后继无力,已经不是人物在带情节,而是情节在推人物走。两个主角的转变靠的是别人的“点化”,而非根植于自身行动,只是把“点化”这种说教包装得比较漂亮而已。感动人的是那句话,那种道理,而非人物。
22醒悟是机械降神,由别人来告诉并把火花还给她,然后投胎。人物塑造因此少了一环重要的动作,变得单薄轻飘,没有层次。(男主否定了她的火花她信了,男主肯定了火花她又信。能不能转变全靠别人,她自己的力量去哪了?说极端点,男主要是骗她,她是不是就永远迷失了。如果她是这样虚弱的人物,不投胎也罢,因为支撑不起全片给她的分量)
火花这东西,我认为到最后发现它“原来即使被拿走,也可以再度产生”会更好,因为它来自于个体灵魂对生命的悸动,应当靠22自己生成,这是更有人物弧光的。
同时,男主“收获了成功+回到人间继续活+同时体会到生活美好”的情节组合也很无力,他描绘的更多是一种刹那感受,而非主角的行动。男主没有对自己教书育人、跟配角小女孩师生关系等产生太多感受,因为他的处境实际上已经改变了,他无需再回归过去的生活。是,虽然每天还是一样吃喝拉撒,但吃喝拉撒的东西不一样。这让他最后那一通领悟的可信度降低了。说夸张一点,这有点像陈凯歌“上层人的悲天悯人”,无法打动真正身处困顿的人。最后那片叶子,其实也是为观众落的,让观众对于自己人生的“那片叶子”产生感触。这也是本片收获到很多带情绪的五分好评的原因。
写戏就是写动作,尤其是最后的角色自发动作,是融汇全片前期铺陈的关键点,也代表着全片人物是否能立得住,它缺的恰恰就是两个主角最后的动作。
其他角色更不用说,标签化的工具人,服务于剧情需要而存在。那些了不起的学者在片中呈现出来的状态单薄负面,去掉了他们身上的人性光辉,统一贴上了“无法理解普通人的高级人”标签,看了之后感觉这些人像阻碍22升级的小怪,观者不会留下好感。但现实中这些人绝大部分比常人更能体恤弱者,共情能力、毅力等都更强...基金经理贴上了“迷失”的标签,一个醒悟了不算,还要把所有人工作的电脑全推翻才行,潜台词“因为你们都迷失了!”仿佛只有他的道理是对的。这些细节都让我内心有一些抵触。感觉是把普罗大众按类型妖魔化,贴标签、搞对立。
片子创意是很好,制作精良,但这些掩盖不了它在人物塑造上的乏力。
2.主题层面:
不是说主题正能量,而我就要反对正能量。而是我认为,即使是“活在当下”这样一个略显俗套的主题,也可以讲得深刻,但本片没有做到,它只讲出了最表面的那一层,更多地呈现出的是浅显的二元对立(“追求目标、成功”与“感受生命小确幸”的对立,火花的误解含义、正确含义也放在这二者上),人物也因此而扁平了很多(尤其是22),这一点让我略失望。
它通过主角之口,传达出的这些感悟,看上去很美,但也很虚。
“活在当下”不是一个那么简单的主题,不仅是去发现和接纳生活中的美好一面就完事了,更多时候是你如何跟痛苦和黑暗的一面共处,但这些,本片放弃了探讨。
是,你可以不再执着于强求的目标,不再纠结于有钱没钱,选择去感受生活方方面面的美好细节,但是生活只有美好吗?当你冬天房租交不起被赶出来没有住的地方的时候,你能感叹雪花的形状有多鬼斧神工吗?当你面对疾病、困顿、死亡时;当你发现人生无论怎么过都事与愿违时;当你发现或许人生本无意义,所有意义都是自己强行附加上的时,你要如何跟自己和解,如何看待真正的“生活”?
我更希望看到这个片子能落地,能真正站在弱者的角度去体悟,去呈现,那作为观众的我自然会被打动。但目前我看到的故事,总有点像一个没真正经历过痛苦的人,去想象出来的“我一生只顾追求目标,最后发现不如活在当下”的故事,还把这碗假鸡汤放到我嘴边灌我喝下去。因此而产生的感动,我认为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自我感动,是自己说服了自己相信这套理论,而未经深思的感动。
几年前的我经历少,可能喝了也不觉得有啥不对。但当我在人生历程里,已经经历过了主角这一阶段的思考,但发现现实依然是铁打的现实,依然有无穷无尽的问题要去解决,生活本身其实也并没那么美好,这些感悟根本无法解决眼前问题时,对于这碗鸡汤,我学会了辩证地看待。
对我来说,生活是一个中性词,它本身是没有底色的。
而片子给我的感觉,就跟美国站着说话不腰疼宣扬的普世价值一样,告诉我生活的底色是美好的,活着的所有感受都是多么幸福,你怎么看不到?你怎么感觉不到?这种东西听听也就过了,放到生活里,当不得真的。
以上仅代表个人拙见~求同存异么么哒~
——————
对这些文字有共鸣的朋友欢迎关注公众号
放点个人创作的杂七杂八的东西,诗歌、影评、书评、微小说等,佛系更新随缘看
——————
隔了一年回看评论补充:友好探讨很欢迎,人身攻击全反弹。心中装着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你骂我,我还懒得骂你,看个电影还要当喷子,只觉得你很可悲。我追梦近十年,经历过像饺子一样在家无收入全年无休式创作的日子,也经历过好的坏的各种比主角还要跌宕起伏的故事(除了死过一次这部分哈),现在还在折腾,我自己就是在追求梦想过程中打怪升级走过来的,看这故事的角度自然跟一部分人不一样。而且人跟人想法本来就不一样,有不同观点世界才美妙,我也很欢迎针对电影本身的探讨。那些人身攻击的,我只能说劝你们少点时间臆测别人,多点时间过好自己
高纳终于实现了梦想,但他突然发现,他追求了一辈子的东西并不是他想象中那么高大上。他突然发现,他为了他的爵士梦,错过了太多太多。他错过了和母亲相处的机会,错过了丽莎……错过了除了爵士之外的一切。很多电影都是给我们灌输成功学、心灵鸡汤,讲述主角努力追求梦想,最后就实现了梦想。仿佛在说,只要你努力就能成功,如果你没成功,就说明你还不够努力。皮克斯却告诉我们,并不是一定要有多么伟大的成就才算活着,就算没有成功又怎样呢?恰恰相反,一味追求成功而忘记了享受生活,这才是最遗憾的。无论是看天空、走路,还是和家人相处、和爱人看海……只要你用心去感受,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其实都十分精彩而美好。生活的真谛不是什么宏伟的梦想,恰恰就是那些生活中平凡的小事。追求梦想是最不重要的,看天空、走路、吃披萨才是正事!
又挤又破的地铁,黄色的出租车,雄壮的布鲁克林大桥,哈德逊河上远眺万家灯火,曼哈顿的秋色,小酒吧里的爵士乐,这就是纽约啊。理想如果都实现了,那然后呢?你会继续问自己,人活着最重要是什么?不是爱,不是恨,不是痛,也不是成功与失败,而是感知,有些人把它看作是庸俗的生活,有人却认为它是活着的全部意义。两首歌太好听了,听完瞬间觉得生活美好了起来。
因为Disney+Pixar这样的存在 才使我对现代动画充满向往 我不仅向往那每一帧的画面 更向往那群创造奇迹的地方
我听过关于一条鱼的故事。小鱼游到一条老鱼的旁边说:“我要找到他们称之为大海的东西”。“大海?” 老鱼问:“你现在就在大海里啊。” “这儿?” 小鱼说:“这儿是水,我想要的是大海。” 目标不是人生的spark,生活本身才是。看完此片,关掉电脑,所有曾经拥有的Spark,纷纷涌上心头。
皮克斯献给“打工人”的年度治愈之作,这才是真正适合圣诞节和年底看的心灵大片。如果让我选一部电影跨年,我会推荐《soul》,它不但让我想要珍惜那些生命中的小美好,更是让我想要感谢那些生命中照亮过我的人和事。以及不得不说,音乐太适合灵魂这个主题了,全片的音乐太动人了。
的确在今年看,具有抚慰人心的力量,但也就抚慰了不到3分钟吧~
真的真的不必觉得排片少,目前口碑扩散还需要时间,中国的电影市场只是反应有延迟,晴雅集那股粉丝劲一过,就是这片翻盘之时,作为院线工作者很淡定地告诉大家,这片子不是不爆,只是时候未到。票房反超晴雅集甚至屠榜仅仅时间问题而已,毕竟有太多优秀动画片都是长线放映一两个月。
你不会知道,那个街边转招牌的人的心中,存在着一艘巨轮。
一部极有可能拿到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最佳原创配乐的电影;一部迪士尼皮克斯近乎满分的作品;一个出品23部长篇动画电影,拿下10个奥斯卡奖杯的工作室;排片2%
看完没有被鸡汤到 反而失落的很 我热爱生命 敬畏自然 保持一双发现美与善的眼睛 我的家人爱我 朋友支持我 我特别健忘什么事情都不记得 我不控制食欲想吃什么就马上吃 可是我都觉得活着好不开心啊 没有“火花” 没有梦想 没有热爱 没有一技之长 赤裸地来赤裸地去 又何苦非要白白走这一遭呢
电影好残酷,都说应学会放下,但倘若从未得到过,又有什么资格说不想要?有机会挑拣快乐的人都是曾爬上巅峰看过风景的人,而平凡如我们,只能将脚下俯首即是的通通当作快乐,欺骗自己生命已足够美好。决定笑着告别,将生命拱手相让,不是爱的传递,而是心已死、梦已碎。一部纯粹的情绪电影:如果得到了,再多表达一点都会破坏这种得到;如果没有得到,不会寻找原因,只会感到遗憾。
一部“圣诞福音”动画,和《生活真美好》拥有同个内核,档期应景。片中的“生之来处”并非基督教的“天堂”,而是来自宇宙高纬度的“量子空间”,甚至只要忘我就可以投魂而入,接近“天人合一之际”的概念。千年的厌世灵魂在世间走一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过着无趣日子的“音乐打工人”也在变换人生后,意识到生活的本质不是苦追目标,而是“活在当下”。“在世”也确实如此,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一生的光阴就在每一瞬,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很多时候是“时隐时现”的,“隐时”如风吹过,“现时”啃个披萨。没有目标就是目标,没有意义也是意义。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灵魂不会被压垮,压垮你的是生活啊。”三十岁的社畜看的内心澎湃,但为了维持成年人的体面又要在黑暗的影院里哭的默不作声。22迷失后,黑暗内里一句句话砸过来“你做不到”“找不到火花”“这不是目标,这是平庸的生活”和抑郁症发病的自我攻击好像…戳的我好久没缓过来。沉入心流和陷入执念只有一线之隔的设定好赞,基金经理被黑的又搞笑又辛酸XD~但故事和人物塑造还是比《寻梦》的完成度差一点点。
未必有所成才算活着,梦想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只喜欢看天、走路、吃披萨的人生也很好。(皮克斯送给社畜社恐的一记摸头
我顶着豆瓣9.2我也要说,皮克斯就这?还碰瓷头脑?车3都不如;故事主题是挺安慰社畜的,可是这剧本写的就有问题还没讲好;全电影都很赶,和看2倍速一样,全是剧情推着角色在走,打npc呢?皮克斯这点一直都不改;故事感情就摸了一下树叶这么简单就懂了?结尾还大团圆?主角牺牲的意义呢?不如《头脑特工队》和《Coco》一颗脚趾头…连《赛车总动员3》里面主角的退休的感情都比这部有感染力…
《头脑特工队》关于情绪,《心灵奇旅》关于性格与灵魂,皮克斯已经不屑于讲述简单“物”的故事,而是用最直接形象的方式拉开生活哲学命题,那是得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才能捕捉到的细节,完美幻化在作品里。执念的灵魂在忘我之境无去无从,而“我会享受活在当下的每一分钟”。
你以为所有的故事都被讲完了,皮克斯给你讲一个所有元素都见过但前所未有的故事。终于梦想和目标都不再重要,feel it
理发师用剃刀也能救人危难,造型师用针线也会缝补梦想。枝头掉落的树叶,街头鼓起的排风,地铁里忙碌人群中的歌声,角落里饥肠辘辘时的披萨,当你爱上生活的一刻,就找到了激活生命的火花。原来每天有那么多灵魂经历个体的锤炼,性格的塑造,奋力冲向地球。也会有无数灵魂被生活压垮,迷失进漠漠荒野。
3.5。凡尔赛动画,男主体验了得尝所愿,享受了人生巅峰,回头规劝大家平平淡淡才是真,能活着就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