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摩加迪沙

动作片韩国2021

主演:金允石赵寅成许峻豪具教焕金素真郑满植金在华朴庆惠尹敬浩

导演:柳昇完

播放地址

剧照

摩加迪沙 剧照 NO.1 摩加迪沙 剧照 NO.2 摩加迪沙 剧照 NO.3 摩加迪沙 剧照 NO.4 摩加迪沙 剧照 NO.5 摩加迪沙 剧照 NO.6 摩加迪沙 剧照 NO.13 摩加迪沙 剧照 NO.14 摩加迪沙 剧照 NO.15 摩加迪沙 剧照 NO.16 摩加迪沙 剧照 NO.17 摩加迪沙 剧照 NO.18 摩加迪沙 剧照 NO.19 摩加迪沙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7 15:05

详细剧情

《逃离》是以90年代索马里内战中被孤立的韩朝大使馆的公关人员生死存亡的逃离事件为主题的电影。以韩国外交史上空前绝后的真实故事为基础。

长篇影评

1 ) 摩加迪沙,内战之惨;朝鲜半岛,分裂之痛

摩加迪沙,索马里,内战一触即发,而同样处于半岛分裂状态已数十年的朝韩在此都有大使馆,在混乱的治安中如何撤离,双方必须携手同进退。(详见长评)

《高地战》之后又一部韩影,依然有南北元素。南韩容易招中国人反感,这点可以理解,因为南韩已经过了政治高压时代,必须尽力展示其自身的优越来凝聚“右派国家”的爱国情感。南韩明白南北关系不是半岛自身能解决的,各方裹挟之下,南韩没有实力和资源去主导南北关系正常化,遑论和平。但是,南韩电影不会回避分裂这个事实,而是尽可能尊重北朝的基本政治状态,从普通民众的角度来叙述故事,以共同文化推动情节,呼吁民间和平。

摩加迪沙,索马里首都,正在发生内战,朝韩在此都有大使馆,韩国大使馆(韩馆)的目的是争取索马里给韩国入联合国投赞成票。朝鲜大使馆(朝馆)则是破坏这项交易。

影片前1/3是大致铺垫,朝韩大使打嘴炮,当地腐败丛生、治安混乱的情况。到了中段,内战打起,匪徒冲破朝馆,此刻全片的冲突和情节才被充分拉起。1)朝馆队伍,有十几人,含妇女与儿童,他们走向中国使馆求援,穿过交战区,遇到三个持枪的儿童手持冲锋枪指着他们(类似电影上帝之城),一阵惊慌后,孩子们率先意识到这可能玩耍,于是佯装倒地,持枪的儿童顿时哈哈大笑,随后其他人也意识到纷纷倒地,持枪孩子们开心大笑,正当朝馆人人露出轻松的笑容之际,持枪孩子们突然朝天开枪,好在无人受伤。2)朝馆求援无门,只好走向韩馆,韩馆雇佣了当地警察保卫,经过一番猜疑和犹豫,韩馆暂时接收了朝馆,朝鲜家长捂着孩子的眼睛穿过汉城奥运会的展架,聚到客厅,吃了一顿充满猜疑的半岛统一餐。3)韩馆争取到了意大利使馆提供的飞机,但是意大利拒绝带上朝馆,于是韩馆临机应变表示朝馆已经全数“投诚”。毕竟是韩国外交官,肯定十分熟悉脱*北操作。4)朝韩一起将汽车外壳加固,历经枪林弹雨冲过交战区,抵达了意大利使馆。5)飞机落地肯尼亚,朝韩双方都派出接机队伍。当韩馆在舷窗里观察到气势汹汹的韩国驻肯尼亚馆员时,意识到他们将会来带走“投诚”的朝馆人员,而投诚只是权宜之计罢了。于是他们立即决策,分开下机,并互相直接装作不认识。朝馆妈妈们捂住孩子们好奇的眼睛,防止任何蛛丝马迹被朝鲜特工捕捉到,双方各自走向不同的接机大巴。朝韩大使最后上车前,都给了停顿的背影定格镜头,为了不给回国后惹出麻烦,最后都没有回头。

补充:

1991年9月17日,第46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朝鲜和韩国同时加入联合国。

2006年10月13日,潘基文在第61届联合国大会上当选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他是首位来自东亚,也是第二位来自于亚洲的联合国秘书长。

2 ) 酸了,人家的主旋律

注:本文首发第十放映室,现经授权发布

作者:兔丸

颁奖季将近,各国都在准备申报各自的冲奥片。

没想到,韩国今年选送的不是《兹山鱼谱》,而是这部政治惊悚片——《摩加迪沙》

说是惊讶,其实倒也不难理解。

纵观韩国近几年来的冲奥片,特征大抵相似:既符合普世价值观,又有强烈的本土化色彩。

《寄生虫》以阶级差距与社会公平为切入口,获得了全球性的成功。

《米纳里》从美国韩裔二代移民的身份出发,关注移民、身份认同、种族话题。

按照这个标准,比起讲述士大夫生活和重视哲学思辨的《兹山鱼谱》,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关注朝韩问题的《摩加迪沙》确实是更好的选择。

朝韩问题,严格来说算不上什么新鲜题材。太妃糖,有着丰富的味觉层次感。

它的外壳是仿照好莱坞工业标准制作的商业片,枪战、打斗、追车,要素齐全,负责给观者提供肾上腺素飙升的快感与爽感。

内馅则是韩国人最擅长的政治惊悚片。它主要讲述身陷索马里内战的朝鲜和韩国大使馆外交官们并肩作战,最后成功逃离首都摩加迪沙的故事。

剧情简单到两句话就能概括完,但并不妨碍过程的惊心动魄。

主角们不光要找到最佳的求援路线,突破叛军的包围,同时还要接受纠结的内心考验:如何与你的仇敌结盟,又如何接受“民族分裂难以挽回”的事实?

01.

作为一部复合类型片,《摩加迪沙》首先展示的是对各类商业元素驾轻就熟的操练与融合。

师承自《1917》的枪战场面与长镜头调度,赋予了观众极强的临场感与沉浸感。

装甲战车的设计与追车戏虽不及《疯狂的麦克斯》废土飙车的炫酷炸裂,也值得一品。

影片不光注重视觉轰炸与动作场面的狂野,更从细部揭开了战争的真实残酷,构成另一种冲击力。

1990年,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爆发政变。

当地的叛军势力与心怀不满的民众形成合流,他们上街游行抗议,要求现任政府下台。

为了镇压暴乱,当地民众被政府军肆意地拖行、践踏、暴打。

来不及逃跑的人在枪林弹雨中倒下,留下遍地鲜血。

镜头扫过,死亡占领了摩加迪沙的黎明。

死不瞑目的尸体侧歪着头,仿佛在目送主角离开废墟。

比死亡更残酷的,是渗透进整个国家的毛细血管中的“暴力因子”。

深夜,毫无防备的朝鲜大使馆被叛军洗劫一空,外交官林龙洙(许峻豪饰)只好带人连夜出逃。

逃亡途中,他们遇到了儿童叛军,叛军拎起比自己还高的冲锋枪,嘴里嘟囔着,“突突突突!”

一看这架势,大人们一脸懵逼,只有几个小孩子立刻心领神会地捂住胸口,配合他们的表演。

然后叛军们就哈哈大笑,心满意足地走了。

在战火掩映下,这场闹剧显得尤为戏谑。

同样是仍然懵懂无知的稚童,却在命运的挑拨下走向了两处极端。

一方被暴力思维浸染,被裹挟进战争,去帮助大人捍卫所谓的和平。

另一方却得到了大人的保护,得以保持童真。

眼看着就要被叛军追杀,走投无路的林龙洙叩响了韩国大使馆的大门。

故事的高潮,由此拉开序幕。

02.

电影的前半段,并非只为炫技和提供故事舞台那么简单。

它的意义,在于摆好了一面精心设计的镜子——

陷入内乱、互相残杀的索马里实际上正是朝鲜半岛的对照组。

只不过,前者展现的是“战争进行时”,后者的重点放在“战争后遗症”。

1948年,二战结束后,在美苏介入下,朝鲜半岛正式分家,南北两大政权各自强调了其合法性。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南北韩迟迟未能统一。

自此,“分裂”带来的不仅是地理上的区隔,更是心灵上的隔阂、身份认同上的游移与抗拒。

同样的,片中主角们也不得不陷入多重身份的切换与挣扎。

第一重身份,是仇敌

故事开局,为了争取加入联合国的关键票,朝韩双方的外交官展开了激烈的外交竞赛。

他们一边努力游说索马里总统,一边想方设法阻挠对方的进程。

你在明处使绊子,那我就在暗处捅一刀。

朝鲜外交官派人抢走了韩国准备送给总统的礼物,并抢先一步与总统会面。

随后,不甘示弱的韩国外交官进行了反击——新来的顾问姜参赞(赵寅成饰)借外国记者的手,放出了朝鲜为叛军提供武器的消息,以此挑拨对方和当局的关系。

*参赞指地位低于大使的外交官,一般作为大使的顾问和助理。

《降临》虽然是个科幻故事,但它的故事根基来自语言学家萨丕尔-沃尔夫提出的假说:语言决定思维。使用不同语言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反过来说,相同的语言有利于拉近人与人的距离感,促进有效沟通。

但可悲的是,语言已经无法弥合朝韩之间的裂痕。他们情愿说着蹩脚英语与异国人结盟,也不愿意与说母语的人为伍。

私底下,他们提起对方都是“北边那帮家伙”、“那些韩国的混蛋”,语气不善。

哪怕活生生的人就站在眼前,脑海里最先想起的还是带有妖魔化色彩的传言。

哪怕为了活命,他们选择暂时结盟,也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绝不能报以信任。

正如韩国大使韩信圣(金允石饰)所说,“有时候会有两种真相。”

在国家立场面前,无论信或不信,个人眼中的真相根本不重要。

巧妙的是,除了直接用台词昭示双方价值观的分歧,片中还以“奥运会”作为意象。

在韩国人民看来,“奥运会”是民族自豪的象征,所以才在大使馆里挂满汉城奥运会的纪念品,彰显国威。

在巴力总统看来,这既是代表先进文化的产物,更是稀缺货。

为此,韩国外交官才决定把开幕式录像带作为礼物,送给总统。

而在朝鲜人民看来,“奥运会”却成了“资本主义腐朽的产物”,仿佛多看一眼,都是对于共产主义信仰的玷污。

第二重身份,是同胞

起初,饭桌上的双方面面相觑,谁也不说话。明明是在一张桌上吃饭,气氛却比吵架还尴尬。

有人夹不起菜,坐在对面的朝鲜女人默默帮她压住了菜叶。原本僵硬的氛围,出现了一丝松动。

如果仔细留意的话,你会发现片中存在多组人物镜像——

韩大使对应林大使、姜参赞对应太参赞,韩大使夫人对应林大使夫人。

无论是衣着、外貌还是人设,他们都极其相似。

而这样的镜像设置到了此处,更显荒诞。

以下场景无疑对朝韩双方长期以来僵持处境的一种真实写照,亦或说缩影——他们既是随时可能同室操戈的仇敌,又是文化同源的同胞,唯有在生死危机面前,才能暂时搁置分裂,以家人的姿态共进晚餐。

说到这,韩信圣这个人物值得单聊两句。

作为使馆的一把手,此人疑心极重,相当势利。

当初录像带被抢,他第一时间把矛头指向姜参赞,怀疑他是内鬼。

在姜参赞提出哪怕看在孩子的面上也应该收留朝鲜人时,他不为所动,觉得还是先顾好自己比较要紧。

直到卸下“敌人”的包袱,他才发现朝鲜人并非难以沟通。

当晚,他和林龙洙来了场“非正式会谈”:

“当左翼是不是有很多不便啊,我看你用左手呢。”

“我双手都用的,只用左手的话,怕别人说我是左翼分子。”

此话一出,你立刻就会明白——这是个相当于“沟通桥梁”的关键人物,或者说中间派。

后来,果然是他信守承诺,替朝鲜人争取到了救援。

从冷酷的利己主义者,再到不愿放弃同胞的“圣母”,他的态度转变恰恰证明这场充满了符号与符号的碰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对垒的政治大戏之中,仍有三分真情。

可等待这三分真情的,却是十分的残酷。

在意大利的牵线下,主角一行人终于坐上了飞往肯亚的救援机。

为了不惹祸上身,这群共患难的盟友一旦走出舱门,就必须装作陌生人。

这一别,自当是余生不复相见。

那个美好虚无的泡影,终归还是会破灭,那双曾捂住儿童双眼的手,也要再次伸出。

两个原本处于分裂的民族在战乱中抱团、成为命运共同体,最后又不得不在外部势力的注视下回归原点。

个中的悲剧性,无需多言。

最虐心的,当属本片的最后一幕。

离别前,两位外交官谁也没有回头,一个欲言又止,另一个只停顿了三秒。

两处近景,两张沉默无言的脸庞,两辆背道而驰的大巴车,它们象征着无法真正志同道合的遗憾,也像极曲终人散时的一缕哀叹。

出于种种原因,这起真实事件最后并未被载入韩国外交史。

要不是被拍成电影,这段经历或许会就此石沉大海,消失于历史的长海。幸好,现在有人替他们画上了更圆满的句号。

03.

最后,既然《摩加迪沙》是部政治惊悚片,那怎么能不聊政治呢?

而且吧,你别看片里没有明着出现“政治”字眼,实际上到处藏着暗示。

比如,姜参赞对待太参赞(具教焕饰)的态度很是耐人寻味。

两人初次见面,面对对方的挑衅,他的反应不像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倒有点像是老大哥想教训不听话的小弟又碍于面子,不好当众下手。

包括后来二人大打出手,姜参赞那副居高临下的态度自带嘲讽,仿佛在说:“别逼我动手,你个战五渣。”

在国力弱小的北韩面前,经济更发达的南韩自然能以强者的姿态自居,甚至在保护“小弟”的时候,还不忘耍个嘴炮。

然而,后续剧情却来了个一转攻势——等赶到意大利使馆,韩信圣才发现到底能不能安全撤退,全凭人脸色。

在真正的老大哥面前,韩国只能是个弟弟。

看到最后,他们一行人之所以能逃离索马里靠的不是运气,也不是实力,而是外部援助。

无论他们前期如何英勇,最后一锤定音的还是强大的西方势力。

再说一处很有意思的细节改动。

故事原型里,朝韩大使们冲向使馆时挥舞的是太极旗,这本是政治意味极其浓厚的一幕——这意味着,朝韩双方跨越了意识形态的鸿沟。电影里,太极旗被换成了白旗。

一开始,我的理解是为了外交官从车窗里伸出白旗,结果被政府军扫射的情节做铺垫。

但后来一寻思,这或许是种更隐晦的政治表达,否则的话,直接照搬历史岂不是更好?

太极旗即大韩民国国旗,象征着国族身份,以及身份认同。

白旗,则代表投降和示弱。

那么,到底是谁在示弱?仅仅是这些寻求庇护的韩国人吗?还是说,指代现实中的韩国呢?

为了防杠,不妨再来看叛军与意方对峙的这一幕。

使馆门前,叛军怒吼道:“这是我们的国家!”

意大利守军手握机枪,不停重复:“禁止入内,这里是意大利领土!”

对峙过程中,其他角色一直躲在掩体后面,默默旁观。

我想,主创怕是在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说白了,就是想借索马里叛军的口,舒泄心中的怨气。

非洲和亚洲,同样曾是在欧美霸权凝视与掌控之下,被打上殖民烙印的他者。

从19世纪上半叶起,意大利与英法共同瓜分与统治索马里,长期的殖民统治为索马里日后的分裂埋下了祸根。

放眼韩国的近代史,它先被日本殖民长达35年。

他们的民族精神与凝聚力,正是建立在这段屈辱殖民史的基础之上。

自朝鲜战争起,美军又长期驻扎在韩国境内,影响极其深远。

像《寄生虫》里的朴社长一家明显都是“精美”,比如社长夫人偏好美国货、女儿想学英语、儿子是个印第安控。

顺着这个角度,以上桥段影射出的无疑是韩国这个小国家长期身处于紧张的地缘局势里的危机感与焦虑感。

我猜,如果换做韩国民众,看完《摩加迪沙》估计会有种“爽了,但又没完全爽,除了爽,似乎还有点不爽”的复杂观感。

作为一部韩式主旋律,《摩加迪沙》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我的预期。

它有着极高的完成度,成熟的视听技巧,还以里外嵌套、大格局映衬小格局的结构,表达着韩国创作者对待分裂的态度与政治期许。

本质上,它反映的又是对于人性微光的追索,对于和平愿景的向往。

这,才是它最为动人之处。

3 ) 2021最好看的真实改编韩影,讽刺与悲悯的克制表达

(首发于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

最新韩影《摩加迪沙》由柳昇完担任导演兼编剧(导演代表作《军舰岛》、《柏林》),金允石、赵寅成、许峻豪、具教煥主演。

讲述1990年代索马里内战爆发背景下,韩国与朝鲜外交官们为了生存而联手逃出摩加迪沙的故事。《摩加迪沙》耗资200亿韩元,全片于摩洛哥取景拍摄,在韩国已经突破300万观影人次,成为2021年韩国年度票房冠军,并收获了超高口碑。目前豆瓣8.4分。

说起近年的韩影年度代表作,2019年看《寄生虫》,2020年有《南山的部长们》,2021年应该要属《摩加迪沙》了。这部融合了战争、政治、动作的类型片,究竟厉害在哪儿?

真实历史事件改编

首先,豆瓣简介中一句话似乎有些混乱:“影片将基于一个从未出现在韩国外交历史上的真实故事改编。”

容易使人误以为是韩国把自己凭空“套入”了本无关的真实历史中。有必要说明一下,避免误导。

实际上,索马里内战背景下朝韩联手逃生,是真的发生过。但因为某些原因,没有被记录在韩国外交史上。

电影中金允石扮演的韩国外交官韩信盛大使也确有其人,原型是姜信盛前大使。

姜信盛仍然记得1990年12月30日,叛军进占首都;91年1月,他与6名大使馆人员试图赴机场离开这个动荡的城市,遇见了朝鲜大使金勇洙(音译)以及13名职员和家属。结果机场也一片混乱,他们都无法离开。

朝鲜大使馆已遭到袭击,姜信盛提议一起去韩国大使馆等待。当晚他们对坐用餐的场景,大概就像电影里描绘的那样,尴尬而别扭。

不过姜信盛描述当时心境:“感觉像是一家人。我们试图克服我们的难处,像家庭般团结起来。那超越了意识形态、国家之分。”

后来,姜信盛向意大利大使求助,意大利大使同意送韩国人撤离,但不愿帮助没有邦交关系的朝鲜人,“我向他抗议,说我怎能抛下那些朝鲜人,要不一起走,要不一起留。”姜信盛这样说。

这里与电影中试图让朝鲜大使投靠韩国而产生肢体冲突的情节不同。姜信盛表示从未有过让对方归顺的提议。

改编真实事件的电影,一定会在保留原色的基础上润色,为了戏剧张力而增加冲突。我认为就影片本身来说,完成度已相当高,尤其体现在导演对复杂题材的掌控,角度的选取,以及尽量克制的观点表达。

异域中孤立,讽刺却悲悯

从影片一开始便强调了“异域”与“孤立”强烈氛围感。国外取景、异域风配乐增强了可信度,将人物放进陌生、未知的环境中。

开头,赵寅成饰演的韩国参赞因为外交身份而迅速通关,免遭搜刮,其他人则被开箱、贵重物品被扣。

侧面反映了压迫、混乱、不公,矛盾一触即发的状态,为后面的爆发铺垫。而参赞孤立于这样环境中,他英文不好,看上去还有点“虚势”。

当战争爆发,冠冕堂皇的广播内容与混乱失序的暴力形成了鲜明讽刺。

镜头透过浓浓的烟雾记录了束手无策的平民被暴打的场景,广播声音放着:“家人像朋友一样,朋友像家人一样。”画面却放着男人被拖行留下的一道血痕、女人捧着一只鞋绝望痛哭······

而此时在大使馆内的参赞仍是孤立于战争的旁观者状态,他在高处亲眼目睹了暴行,镜头拉近,烟雾散开,他震惊的表情暗示着这一场危机从此刻开始,不再与他无关。

与韩国大使馆相熟的司机竟然是反叛者一员,他被打死时流下一滴泪的特写镜头,和高处的俯角镜头,是对战争中个体的悲悯。

导演特别把目光放在了不同境遇下的“孩子们”身上,反叛的孩子们拿着枪发出“突突突”的声音,玩游戏一般,而逃亡中的朝鲜孩子们率先配合地佯装中枪倒地,大人们先是愣在原地,才配合“游戏”,谁知下一秒反叛的孩子仰天疯狂开枪,然后满足地离开了。

年幼的孩子们还不懂得战争、死亡是什么,但他们懂得游戏的暴力,并拿起了真正的武器。最简单的游戏语言不分国籍即可相通,暴力也是。

被救援后,又拍路边拿枪的孩子们,和车内撤离的孩子们的处境对比,一窗之隔,却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世上有时存在两种真相

《摩加迪沙》野心很大,又讽刺又悲悯,既要拍索马里内战,又要拍朝韩关系,戏剧的张力就藏在这内战中的“内战”。自相残杀中的“自相残杀”,电影中浓缩成参赞两人之间的冲突。

赵寅成与具教煥分别饰演两方参赞,一开始是水火不容、因为归顺问题而大打出手。

最后朝鲜参赞在车内没能出来,导演偏偏让韩国参赞去开车门,发现了他已经中枪身亡的事实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即使中了枪还是到达后才死,眼睛都没能好好闭上的这段情节,导演并没有故意去煽情,只是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大家一起为死者举行了葬礼,这也是全片最唯美的一个画面。是对死亡的悲悯。

有些事情是不会改变的,死亡与日出都是。

看完仍然记得那句台词:“有时,存在两种真相”,其实全片都是对这句台词的论证与省思。

反叛者眼中的真相跟军队眼中的真相一定是不同的,朝韩两方的真相也不同。世界上任何对立的两方眼中的真相可能都是截然不同的。只有暴力、死亡、以及大自然的真相永远相同。

多亏了导演克制而冷峻的表达,这部电影里没有一个超人般的英雄人物,这点很难得。没有谁“开挂”拯救全部人,他们只是艰难地互助,因为惧怕死亡而多出了一丝逃生的勇气和蛮劲儿。

直到最后回归安全地带,才回归“现实”,两方在飞机上致谢、握手道别,下了飞机连看对方一眼都不能看,孩子们忍不住看的话,还要捂住他们的双眼。

而大人们是不需捂住双眼就能离别的人,即使对方是过命之交。这种“现实”还真是冷酷啊。

公众号:霧風誌

4 ) 《摩加迪沙》:我们与和平的距离

首发于【韭菜文娱】

文/李镇

后疫情时代,由柳承莞执导,金伦奭、赵寅成等人主演的影片《摩加迪沙》以黑马之姿在韩国电影市场一骑绝尘,不仅勇夺韩国电影票房冠军,还将代表韩国征战2021年奥斯卡。

影片改编自非韩外交史上的真实事件,讲述上世纪90年代初,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爆发内战,朝韩外交人员于生死攸关之际联手解救同胞,逃出摩加迪沙的故事。

“朝韩南北问题”早已不是新鲜题材,有《共同戒备区》《铁雨》《生死谍变》等珠玉在前,《摩加迪沙》为何能突出重围,实现“旧瓶装新酒”?

01 对立

《摩加迪沙》是一部建立在“对立”之上的电影。

因为对立,人与人之间才产生不敢正视彼此的信任危机,阵营与阵营间才非要拼个你死我活誓不罢休,国与国之间才筑立起无法互利互惠的高墙。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寻求消除对立、和平共处的良方,但导演柳承莞在影片中颇为悲观地告诉我们,对立无处不在,它如病毒般渗透进世界的各个角落,且存在着无数变体。想要消除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

这种对立可以是国家间的意识形态和利益之争。

影片伊始,导演便利落展现了朝韩双方为争取到加入联合国的宝贵一票,而展开的各种勾心斗角。除了明面上对索马里进行教育和资金扶持外,双方在暗地里雇佣劫匪抢劫国礼、买通记者散布谣言等有失外交体面的行径,都赋予了影片浓厚的现实荒诞性和黑色幽默色彩。

如果说韩大使和林大使碍于外交官的言行代表国家形象,尚能压抑心中怒火,进行理智平和的交谈,他们身边两位血气方刚的参赞,则最大程度外化了朝韩意识形态上不可调和的矛盾。当姜参赞揪住太参赞的领子大骂“赤色分子”,太参赞因姜参赞伪造投诚书而大打出手时,影片剑拔弩张的火药气息几乎要溢出银幕。

这种对立也是不同阶层间巨大的贫富差异。

影片的另一条暗线,是为我们剖析了“摩加迪沙之战”缘何会爆发的社会原因。从索马里海关收受贿赂、官员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总统府富丽堂皇的装潢等细节不难看出,韩国极力取悦的巴里政权已然腐败溃烂,气数将尽。

与之相对的,是影片跟随韩大使、太参赞等异乡人的目光,所描绘的索马里底层图景:人民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露宿生活,在贫民窟垃圾堆里艰难求生,孩子们在破败的棚屋内接受知识。

这种他者视角客观却悲悯,也揭示出在无能政权刻意制造的贫富对立中,反叛力量滋生的必然性。

如果说以上两种对立于观众而言太过宏观和遥远,那么内战爆发后,集中于个体身上的对立则令人触目惊心。

无需过多笔墨,导演便为我们描摹出一个充斥着狂热与死亡的人间炼狱。上一秒还与太参赞称兄道弟的索马里情报员,下一秒就用枪打烂他的耳朵,并把朝鲜大使馆洗劫一空;如天使般渴望知识的孩子,此刻却成为怀抱枪支以杀人为乐的魔鬼;韩国大使馆喇叭里播放着“像朋友一样的家人”的外交辞令,街道上同根同族的索马里人民却打作一团,尸横遍野。

影片前半段,几乎所有人都陷入了出于意识形态、国家立场、阶层差异、身份壁垒、个人利益等“枷锁”而彼此仇恨、自相残害的怪圈,好不容易建立起的信任、文明和人性在种种对立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02 破冰

正是在这样礼崩乐坏,充满仇恨与对立的“失落世界”中,朝韩双方放下偏见、携手求生的“破冰之旅”才如此让人动容。

于细节处探索人性幽微,推展情感关系向来是韩国编剧的强项,《诗》《燃烧》《阳光姐妹淘》等佳作业已证明。而作为一部散发着尘土味道的战争题材商业片,《摩加迪沙》在朝韩双方的情感处理上也不失细腻,可圈可点。

朝鲜人初到韩国大使馆避难时,朝韩双方如宗教油画般分坐餐桌两侧,这是一个极具戏剧性的历史瞬间。这群同根同源、血浓于水的异乡人,因为历史问题被迫明争暗斗,相互攻讦,如今却不得不坐下来面对彼此,共同思考生存问题。

而他们之间对立关系的松动,始于韩大使主动为林大使递过饭菜;孔秘书总能与朝鲜人夹到同一盘食物;林夫人帮韩夫人压住紫苏叶。在这些默契的餐桌细节中,双方都意识到先前的对立是多么荒诞可笑——他们说着同样的语言,有着相似的饮食习惯,甚至在索马里人眼中,他们并无二致。

韩信圣和林龙洙两位大使,也在这次“破冰之旅”中展现出外交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灵活机动的头脑、沉着冷静的心智和以人为本的宽厚胸襟。

当韩大使因为伪造投诚书一事向林大使道歉,林大使不仅当场谅解,还换位思考道:“换做是我们也会这么做的。”而当意大利使馆告知韩大使,救援机只能带走韩国人时,韩大使在这宝贵的逃生机会面前,陷入了痛苦的纠结。

一句谅解和无言沉默,让我们看到朝韩大使身上闪烁的人性之光。逐渐卸下心防和面具的他们,此刻真正把对方视作手足同胞。彼此不再是值得仇恨的符号,而是一个个血肉丰盈的普通人。

影片最动人心魄的,莫过于那场关乎生死的大逃亡。

临行前,所有人都紧张却有条不紊地做着准备工作:妇女们缝制麻袋和白旗,孩子们帮忙递送衣物和兜沙子,男人们则用书籍和门板武装汽车。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再也看不到任何意识形态与国家立场上的对立,势不两立的朝韩双方此刻融为一体,为了“活下去”这一目标而共同努力。

逃亡途中,他们不幸遭遇政府军和叛军袭击,汽车在枪林弹雨中疾速穿梭,书页漫天飞舞。这既是导演出于视觉考量而进行的浪漫化改编,也警醒着世人,在生死存亡面前,意识形态如同纸张般脆弱,唯有放下对立,携手共进,方能逃出生天。

03 天下大同,道阻且长

《摩加迪沙》不甚明亮的结局,赋予了影片千钧的重量。

刚从鬼门关走过一遭的朝韩双方,在救援机上向彼此道着迟来的感谢。可悲的是,已经卸下心防,成为生死之交的他们在即将着陆时,出于人身安全考虑,又不得不重新戴回面具和枷锁,假装陌路,被迫延续仇恨与对立。

此处,导演将朝韩双方的复杂心境处理得克制隐忍:孩子们望向彼此又被大人捂住双眼,大人们强壮镇定与冷漠的决绝步伐,两名外交官挣扎一番后只留给对方一个不舍的背影。我们眼见着在飞机上深沉拥抱的两群人,抵达现实世界后队伍逐渐平行,然后分道扬镳,一个向北,一个向南,留下无尽的唏嘘喟叹。

孔子曾憧憬过人类社会的美好愿景:人人为公,天下大同。人人相互友爱,没有差异,没有战争。生活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固然再难亲历《摩加迪沙》中那样惨烈的战役,但影片所传达的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纷争及对话的不可能性,相较于上世纪90年代却有增无减,愈演愈烈。

且看当下我们的生活环境或网络环境,处处充斥着因为意识形态、立场、身份、圈层、地域、性别、个人利益等不同而进行的相互攻讦和谩骂。给对方贴标签与妖魔化成为维护自身话语权的唯一手段,视野越来越狭隘,头脑越来越低智,情绪越来越亢奋,以拉黑、举报、辱骂为首的赛博暴力更是随处可见。

如韩大使所言:“有时候会有两种真相。”在敌对和偏见面前,人们只愿意相信自己所认为的真相,这是无论科技如何发达,都改变不了的根植于人类基因中的劣根性。

由此可见,《摩加迪沙》不仅是一部记述历史的杰作,更是一个观照当代乃至未来社会的冰冷寓言。


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

5 ) 标准影迷的非标准影评:零三五

在电影院观看了电影《摩加迪沙》。

摩加迪沙,索马里的首都,也是这部电影的片名。不过,众所周知,这部电影是在摩洛哥拍摄的,耗时四个月,从二零一九年十一月拍到二零二零年二月。之后,疫情爆发。导演没有选择在摩加迪沙实景拍摄并不是受制于投资,而是因为危险系数太高——毕竟索马里这个国家最著名的人文关怀是索马里海盗,倘若选择霸王硬上弓,那么,现在上映的电影可能就不是《摩加迪沙》了,极有可能是纪录片《解救摩加迪沙剧组》。除此之外,这部电影的题材也比较敏感,虽然讲述的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儿,但总归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儿。

实际上,这部电影的拍摄地对我而言无关紧要,因为我是井底之蛙,既没去过摩加迪沙,也没去过摩洛哥,所以,就算这部电影是在摩尔多瓦拍摄的,我也鉴别不出它的真伪。电影不是纪录片,而是虚构的艺术,片名叫《摩加迪沙》并非一定要在摩加迪沙取景,难道《逃离德黑兰》就是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拍摄的吗?未必吧?据说是在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尔拍摄的。不过,《可可西里》的确是在可可西里拍摄的。

这部电影让我联想到以下三部电影,一,《逃离德黑兰》;二,《菲利普船长》;三,《孟买酒店》。《摩加迪沙》与它们可规为一类,即,逃生类电影。逃生类电影基本不需要过于复杂的剧情,只需要一个简单的起因以及一个“笼子”。“笼子”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可圆可方,在电影里面起到引渡的作用,相当于跳高运动员使用的长杆。对于逃生类电影来讲,怎样从“笼子”里逃出来才是最重要的。逃离的过程是逃生类电影的核心,如何将它拍得惊心动魄、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成为了电影成败的关键。与此同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前面提到的包括《摩加迪沙》在内的四部电影均改编自真人真事,如果导演一味地追求快感,追求紧张刺激,极有可能将写实片拍成科幻片,度的把握便显得尤为关键,在这一点上,四位导演做得都不错,即便有一些科幻元素存在,但瑕不掩瑜。有些人喜欢将科幻元素称之为奇迹,然而,在《孟买酒店》里面,当躲在柜子里的婴儿一声不响的时候,这样的奇迹实在是很难让人信服。《摩加迪沙》当中也同样携带着几处诸如此类的科幻元素——四辆汽车在枪林弹雨中横冲直撞,最后只挂了一个,其他成员毫发无损。对于一个十几二十人的逃生团伙来说,这也太神了吧?四个司机以前都当过赛车手吗,为什么车技一个比一个惊人。子弹个个会拐弯,自动绕着汽车走,这么多发子弹,居然没有一发子弹能够命中汽车的轮胎——飙车的桥段固然过瘾,也起到了让观众的肾上腺素飚升的效果,但是,我想说的是,主角不死定律不是万灵丹,多死几个耽误不了多大工夫。或许是我的要求太高了,抑或是我的恶趣味在作祟,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总是希望这部电影的结局能像《非常突然》一样非常突然。

这部电影有两方面做得很不错,一,没有过分地打爱国牌,要不然就成《战狼2》了;二,没有过分地煽情,要不然就成《你好,李焕英》了。我最讨厌过分地打爱国牌的电影和过分地煽情的电影。

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才是好猫;不管南朝鲜(韩)北朝鲜(韩),携手逃生才是上策。《摩加迪沙》再次描绘了南朝鲜(韩)一方与北朝鲜(韩)一方从对立到和解的过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在生存面前,国家之间的恩恩怨怨被束之高阁。这就对了,先保住性命,日后再反目成仇也为时不晚嘛。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俗话还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贰零贰壹/零捌/零伍

6 ) 和平真好

《摩加迪沙》更准确的片名应该叫《逃离摩加迪沙》。

这不是爽片,没有紧张刺激的双方对战,有的是狼狈逃窜,卑微求生,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当身在异乡的同胞面对共同的灾难,即使曾经剑拔弩张,也可以互相搀扶摆脱危险。

关于南北韩题材的电影我们看过不少,如《共同戒备区》或《隐秘而伟大》,而《摩加迪沙》因为有着真实事件改编而更让人深有触动。

同样的民族,一样的饮食习惯,相同的语言文化,因为政治,多年来互相仇视彼此敌对,可是当危及生命的灾难来临时,他们都表现出对同胞莫大的同情,大家冒着枪林弹雨同生共死,可惜,个人的惺惺相惜终究左右不了国家的对抗,下了飞机,依旧只能装作不认识。当相互对视都成了奢望,彼此心底留存的感念,才是最刺痛人心的部分。

本该坐在教室读书的年纪,索马里的小孩却端着枪烧杀抢掠,可是他们佯装开抢杀人的模样明明还是个孩子~残酷的战争,让人性泯灭,让世界灰暗。

世界本就是求同存异的,但和平真好。

短评

是一个只有在动荡的年代里才能诞生的伟大故事。敦刻尔克之于大英帝国,大兵瑞恩之于好莱坞,战狼之于广电总局,固然能有各自的好,但通通不如这部,索马里的政府军反叛军以及韩国的南边与北边反复交错的比照里,只用四两的力气就掀翻了战争与政治里的千斤虚伪与荒诞。

6分钟前
  • 子非鱼
  • 力荐

即便对标奥斯卡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摩加迪沙》仍拍出了特有的冲击和震撼。生死战乱,让水火不容的南韩和北朝打破隔阂,蜕去敌意,活得像一家人;和平安宁中,曾经同生共死,讲着同一种语言的他们却又要带上面具,装作陌生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但作为人类,我们又何尝不是殊途同归?

9分钟前
  • 女神的秋裤
  • 推荐

就算一起出生入死,我們也注定成為不能相望不能問候的陌生人。叛軍反抗獨裁追求民權,卻不完全是正義的一方。啊,你看小孩都懂得舉槍殺戮了。

10分钟前
  • 橋本喵
  • 还行

最后一幕镜头拉远,两辆车朝不同的方向驶去,那是一个民族分裂永恒的伤痛

12分钟前
  • 可爱的溪山喵
  • 力荐

不论陪哪一个男朋友一起看,他都会满意的。这就是韩国商业电影的魔力。

15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这。。。等于国产主旋律

17分钟前
  • Dionysus
  • 很差

看之前:这韩国旧时代政治剧能有啥好看的。看之后:怎么办,韩国影视剧已经把其他亚洲地区甩得越来越远了!至少也是奥斯卡最佳外国语

19分钟前
  • 一粒沙白
  • 力荐

《摩加迪沙》再次描绘了南朝鲜(韩)一方与北朝鲜(韩)一方从对立到和解的过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在生存面前,国家之间的恩恩怨怨被束之高阁。这就对了,先保住性命,日后再反目成仇也为时不晚嘛。

22分钟前
  • 张翔森
  • 推荐

韩国再一次展示类型片自信之作。如果说《特工》对标的是《间谍之桥》,那《摩加迪沙》对标的就是《逃离德黑兰》。对于非洲战乱的还原非常精彩,朝鲜大使馆夜逃的长镜调度复杂,临场感强;非洲孩子的威胁也有着微妙的情绪节奏,顽劣童稚与野蛮疯狂并存,又一个没有上帝的上帝之城。有了环境的铺陈,韩国人与朝鲜人在针尖对麦芒的间隙里的短暂融合所闪现出的人性光芒便更为耀眼,这也让影片有了厚度。高潮段落的逃离囿于套路,好在有了贴书防弹、四车同行等等出人意料的设计,其中,不仅有类型元素的变奏(书点燃、串糖葫芦的撞车与运镜),也有诸多巧妙的隐喻象征意味(在混乱的世界,文明失效)。最后的告别与沉默,已经有了好莱坞颁奖季影片的意蕴了。

25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柳昇完作为韩国首屈一指的通俗动作情节剧导演,于《柏林》后第二次关于严肃南北题材的跨国大制作类型电影的高水准发挥。视听上对保罗·格林格拉斯与巴里·埃克劳德模仿得有模有样,而一以贯之的对香港动作电影癫狂过火的场面设计的精神借鉴,在本片高潮的车队逃生戏中展现出了绝佳的夸张想象力——被书本“装甲”的汽车,飞驰在现实与魔幻之间,达成了紧张的调度平衡,而在彼时的摩加迪沙,丢掉了象征规定规则的文本纸刊,无序的暴动浩劫来临,也是在这其中,本被政治意识法则束缚的半岛人民,放下对立联手搏命。煽情比预想中的克制,最终的分别值得琢磨,离开乱世回归秩序世界后却又背上了枷锁。渴望统一的表达安置于这样一个文本中实在是让人不得不钦佩韩影顶尖创作者们对可改编真实事件与虚构故事的敏锐捕捉,并进一步构建出一个个南北关系的新传说。

29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难以置信 二战著名软蛋意大利居然在索马里混成了真正的战狼…

30分钟前
  • 亚森罗萍
  • 推荐

兩個同民族同語言的人,經過生死之交,卻要保持沉默。可能此生也無緣再見。

35分钟前
  • 与大人
  • 推荐

让我特别感触的一个细节,在饭桌上朝鲜女人帮韩国女人压了粘在一起的腌苏子叶,这是韩国家庭之间经常有的亲密行为,而此刻对于同祖同族的“兄弟”,在面临重大困难面前,他们能感受到紧密相依,可是人民有什么仇恨呢?“兄弟”之间的仇恨不过是国家的仇恨,是政党的仇恨,是当权者的仇恨。最后希望世界和平,没有战争!

40分钟前
  • 木兮
  • 力荐

明明都是人类还是要向左走向右走

45分钟前
  • V
  • 力荐

是谁给这片加了个#真实改编的标签?我不想认识他/她。

50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还行

印象很深的一个情节:叛军小孩假装打枪嘴里发出“突突突突”的声音时,对面一群人由惊慌转为短暂的怔愣,队伍里的小孩率先明白过来并假装中弹倒下以后,大人们也有样学样,叛军小孩心满意足朝天开了数枪之后还是放过了他们。这个时候观众猛然意识到是哦原来他们也只是小孩啊,麻木不仁的杀人机器和偶然流露的少许童真投射于同一人群上造成的强烈反差,无疑最大限度展现了战争的残忍。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我们都明白,有时候,世界上存在两种真相。

55分钟前
  • 麻薯奶油波波兔
  • 力荐

赵寅成演技太寒碜

58分钟前
  • FGS
  • 还行

笑死,结尾朝韩形同陌路我竟然哭了,我和前任碰面还都没这么哭过呢~

59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还行

赵寅成出场时候影院里的姑娘都在尖叫,啊啊啊,人奶手厉,打起人来了一点不含糊。南北韩短时间统一了,还是统一力量大。《黑鹰迫降》的另个大使馆视角,这个枪战场景拍的可真是令人浑身颤栗。小孩子捂眼睛太真实了,不能被资产阶级糖衣炮弹腐蚀。在扭腰林肯中心电影院看得纽约亚洲电影展,韩国驻美大使出席,结束时候我回头一看,哎,大师夫人这发型就跟电影里大使夫人一毛一样,可真是阿姨们钟爱的烫发发型呢!

1小时前
  • 猫觅
  • 推荐

意大利人没想到,02年世界杯被韩国黑惨了。

1小时前
  • 时光电影院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