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这部欢迎来到地球,我看了两遍,格外喜欢的关于火山和深海的两集看了三遍。威尔史密斯和探险家们,一起去探索火山,深海,沙漠,草原还有海岛,用不一样的视角给我们展示了地球的壮阔。
原来,近距离的看活火山口犹如窥视地狱大门,海底1000米深处,神秘的生物也会在海岸世界里带来一场光爆,通过设备我们也能在黑夜里看到彩虹一般的月虹。很多画面,出现时候,美到屏息惊叹,生怕扰了屏幕里的可爱生灵。
世界如此广大,总想着能够多一些体验,这两年脚步停滞,我却仍旧记着之前一些让我惊叹至今的场景。想起在北岛徒步火山口时候,踩着火山灰深一脚浅一脚的艰难,却在山顶收获了无比壮美的精致,想起在澳洲不知名的盐田,我们宛若在天地中央,屏息看天边的闪电,想起潜水的那两年,在blue corner 看到的鱼风暴,成群的manta优雅游过,想起洞穴潜水那次,在黑暗里打着手电筒看小小的鱼虾,想起凌晨两三点我们在大岛的海岸边看银河,用软件找星座,想起在巴黎拉萨朝阳里海面跃起的海豚……这世界壮阔又瑰丽多姿,有幸窥视万分之一,只想要保持热爱,保持好奇,奔赴山海。
我们的确困于原地,但却有这部片子,让我们继续惊叹,是的,去看它,因为它带给你的,远远超越我的文字。
史皇带你领略地球之美… 其实关于地球的纪录片很多了,毕竟看过发现频道,看过bbc的纪录片的,其中很多都是关于我们这个星球的故事的,这些有的侧重于地球上的某个区域的风土人情,有的倾向于介绍这个星球上的某些趋势的,但是有一点他们很少有类似于"导游"的人物引导,或者说,其中选择的"导游"都是相关的专业人士,或者是某某生物学家或者是某某理论的专家,这样的纪录片,专业度有了,但是距离感有的时候也就不可避免了… 这次迪士尼选择了will smith作为纪录片的"主持人",其实自己对于史皇,最开始的记忆不是他的音乐作品而是他的"黑衣人"系列,但是毫无疑问,有这样一个非专业人士在其中,和观众一样的"外行"在这种纪录片中,观众不由自主的会有一种亲近感和参与感… 这一季一共六集,每集基本上38-45分钟,这样的时长让人看的时候不会因为时间过长而疲劳(原谅现在的观众,耐受不住"长篇大论"的人越来越多,包括俺自己),同时又不会因为时长过短而内容不够丰富… 画面上,感谢现代科技摄影技术的日新月异,这部纪录片毫无疑问使用了现在的各种拍摄技术和手段,画面的逼真,画面的细腻,还有很多看似不可能捕捉到的地球的角落的画面,都一一呈现,我们可以看到活火山火山口的烈焰,我们可以看到深海中黑暗中的点点斑斓,我们可以跟着玻璃独木舟一起观察鲨鱼的游弋,我们可以观察一座城市每天的太升和下降,我们可以看到地球缝隙中的安静,先进的画面拾取和声音捕捉技术,让我们对于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认识… 主题上,对于自然的认识,对于生物的赞叹,对于美景的欣赏,毫无疑问,都提醒我们,要善待这个美丽的星球… 总的来说,轻松的,毫无包袱的去欣赏地球的美景,地球的奇观,无论是声音,还是画面,无论是最高处,还是最深处,无论是最冷的地方,还是最热的地方,无论是最喧闹的地方,还是最静谧的地方,跟着史皇一起去体验体验,感谢现代的技术手段,同时要佩服一下那位盲人,甚至俺都觉得其颜值也很能打,当然啦,人家作为盲人都可以登顶珠峰,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对于自己遇到的困难说,i can't呢,个人评分9.2分,推荐指数五颗星。
怎样让人的一生“不虚此行”,看了不少文章,提到了要提高它的长度、宽度和密度;我却想到了提高它的“难度”。想法的来头是最近看了一部六集、每集半个多小时的纪录片:《欢迎来地球》。
描绘地球的纪录片,如BBC摄制的《蓝色星球》和《地球脉动》都是经典之作,几乎穷尽了地球的瑰丽之状,怎样拍出新意,确实让编导们煞费心思。但是《欢迎来地球》成功了,我不但跟随主持人去了活火山、冰川、草原、深海、沙漠和海岛,陪伴他们一起探险,观赏到了奇景,还生发出了一些对生命的思索——这是以前看《蓝色星球》和《地球脉动》所没有过的。
主持人是大名鼎鼎的好莱坞影帝威尔.史密斯,他是个零经验的“探险小白”;每去一处都有一位探险家当他的向导老师。探险家都是“资深级”,有几位还是重度的残疾人士。影片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视听盛宴,更通过“老探险家”们毕生的体会和史密斯的感悟,让我窥见了另一种人生,不由得深为敬畏。
世界上确有“职业探险家”,我国也开始出现了。他们的工作就是出生入死,去人迹罕至,甚至是人类从来没有留下脚印的地方;虽然有装备,有体力、技能和精神准备,但前程充满了死亡的威胁,可以说每一步都是踩在悬崖间的钢丝上。这样的“玩命”究竟意义何在呢?我想,一不能给世界创造物质财富;二如果他不写书不做报告不张扬,一切都藏在记忆里,那也不会给人类创造精神财富。那么,他们仅仅是在追求刺激?……
于是我想到了“生命的难度”。
有条件把探险当成职业的人,不是一般的小康,需要一笔巨大的开支;要得到资本的赞助,起码也得先有一点建树,所以应该是生活无忧的了。静好的生活,大部分人乐在其中,但就有一些人不甘于此,他们的人生观决定了他们永远在给自己设立目标,而把生命当成为实现目标而奋斗的过程。如果人类社会没有这样的目标,那么就去浩瀚的自然界寻求。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别人走过的路没意思,探寻险阻,哪怕冒了 生命危险也要去秘境走一遭,看个一清二楚!我看了一些探险家的传记,绝大部分都是倒在了“最后一次”;他们的平均寿命不知道比一般人低了多少,可他们依然前赴后继,乐而不返。他们看来,生命的长度度远远没有生命的厚度和密度、新鲜度和刺激度重要,宁死不安逸!
这样的生命观不是我们凡人能理解得了的,他们的勇气、毅力与无以匹敌的行动力,让我们望尘莫及。可是他们对生命“难度”的孜孜追求,还是能给我们许多启发。
安逸静好的生活里,科技的高速发展,替代了人类许多劳累琐碎的工作,许多最苦的活儿技术都去干了,人们充分享受着结果,不再能感知产生结果的过程。看起来确实轻松惬意,但是后果也就显示了出来:那就是大家普遍觉得,现在的感受,不管是快乐还是感动都比从前稀薄多了。还会开心得跳起来吗?还会感动得热泪纵横吗?一切都有,但一切都是淡淡的,就像加了太多水的酒或茶。这不奇怪,一份耕耘,十份快乐,当缺少了“耕耘”的环节,坐享其成,哪里还有那份收获的喜悦呢?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于是有不少人就去找苦找难吃了。旅游就是典型的“花钱买苦吃”。吃点苦,感受更大的乐。值。西方社会和中国电影《甲方乙方》里,都有花钱当乞丐和囚犯的事儿,虽然有点搞笑,但的确反映了人性里的某种需求。生命力需要张扬,创造性劳动固然是一种,但是对于广大从事单调工作的“打工人”来说,确实需要用“难”来激发活力。况且现在自找的苦难不是从前的饥馑、战乱、瘟疫,那是无处遁逃的劫难,而现在谁都知道“风雨之后有彩虹”。
《欢迎来地球》里,探险家们说探险里最常见的情绪便是恐惧,他们已经学会与恐惧做朋友,并且让恐惧激发出巨大的力量。这样看来,其实生命的“难度”会产生生命的“强度”,而这种“强度”恰恰是最重要的“度”!
谁说探险和探险家没意义,他们那一份探险精神就是人类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虽然无“险”可探,也无需去找多大的“苦”去吃,但多花点力气、多动点脑筋,有时在“舒适区”以外溜达溜达,肯定是有益身心健康的,说不定还能又一次品尝到生命深刻的甘美。前途茫茫,需要“高强度”的地方太多太多,就从提高生命的“难度”开始吧。
更正一下,地球的瑰丽是穷尽不完的,发展的科技和永不凋谢的探险精神结合起来,永远有“新大陆”在等待着那些提高生命难度的人。
一集上瘾,作为户外爱好者更加有带入感,will作为明星,也是户外素人的视角引导甚至可以说代替观众,在各类探险家的带领下,像是在完成'遗愿清单'般的探索火山,深海,沙漠,峡谷等常人无法触及的边缘地带,每一集中,will都在替观众重建世界认知,而他也不仅仅是旁观者,参与且乐在其中,无法想象大自然的神奇有如此惊艳。
影视级镜头非常大气,人与自然的大场景画面很有张力,试听盛宴。
强烈推荐导演的2部电影:梦之安魂曲,黑天鹅
第一集:声音
盲人探险家带队,进入声音世界,大自然的音乐创造超乎想象。
第二集:光与色彩
大海1千米深处的红色无头鸡鱼,洞底300米的无色洞螈,伊瓜苏瀑布夜间肉眼无法看到的月虹,如此这些震撼画面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触及,尤其是片尾海底生物发光群,感动到哭,怪不得卡梅隆喜欢潜水,阿凡达灵感既视。
第三集:智慧
个体智力不足,可以利用群体,印象深刻的集体迁徙动物规则,规则一别离你的邻居太远,规则二也别离你的邻居太远,规则三追随邻居的每一步,恰恰和人类相反,人总是自以为是,反而造成了群体无智商。
第四集:气味
以悬疑方式展开,首尾呼应的恰到好处。成百上千的海龟虎鲨通过气味围绕雷恩岛,如麦加朝圣一般震撼,相同气味,却意义不同,我们闻到鸟粪,它们却闻到家的味道,气味代表的意义私密且独特。
第五集:速度
从宏观的宇宙到微观的菌群,各自以不同的速度发生着千变万化。
第六集:勇气
探险不是与恐惧对抗,而是与之共存
我们绝大多数人穷极一生能到达的地方也屈指可数,甚至很多地方根本不可能抵达,然而有一群勇敢的爱好者们,不仅自己探访了那个未知的世界,还将这一切带给了普罗大众!而且这一趟旅程的导游是影帝!Welcome to Earth!
然后,记录一下欣赏(学习)到的内容!
E01.无声的咆哮
第一篇章是关于声音的
威尔.史密斯一行来到了南太平洋坦纳的一座活火山亚苏尔火山。
由此,引出了关于声音的话题。
以及,墨西哥的一种关于声音的奇怪活动。
而后,引出了次声波。
又引出了以下话题:
最后,引出“地球潮汐”
E02.坠入黑暗
这一篇章是关于颜色的。
这一集中威尔·史密斯一行人来到了巴哈马群岛,一探海洋深处的秘密!
他们乘坐潜水器,深入海洋下1000米处。
越往深处,光线越弱,在海洋1000米之下更是一片漆黑。于是,提及了18.1020°N;65.4453°W的波多黎各蚊子湾。
在这里,你可以见到一种奇异的景象!
在这片水域有一种神奇的微小生物,当受到惊扰时会突然发出亮光(生物学家认为这是一种防御机制),当船从中划过甚至可以制造一场光爆! 潜水器继续下潜,光线继续减弱,但在黑暗来临之前有暮色!这就要提到位于25.6952°S;54.4362°W的巴西伊瓜苏瀑布,在这里将上演神奇的暮色现象——月虹!
而这是被隐藏在黑暗中的现象,因为一般月光不足以强到让我们肉眼见到月虹。当然,海洋深处也有类似的现象,在海洋的“暮色”层里我们能见到许多前所未见的生物。
由于海洋深处没有自然光源,所以生活在这里的动物们见到的可跟我们不一样!因为我们带了光源,在不同光照射下看到物体的颜色也不一样。
而在海洋深处如果不借助灯光我们又能看到什么呢?在海底如此大的水压之下什么生物能生存呢?
有宇航员在斯洛文尼亚喀斯特高原几百米深的洞穴里发现了被称之为“人鱼”的洞螈,一种由于生活在黑暗中而没有眼睛甚至每十年进食一次的生物。那么海洋深处有什么呢?
他们发现了可以利用水中的氧气进行化学反应而发光进行交流的生物!
EP03 大迁徙
这一集中,我们将看到壮观的牛羚大迁徙。
这是在坦桑尼亚的大草原上,上百万的牛羚进行大迁徙。
一般来说动物大迁徙都会遵循以下3点规则。
当危险降临,如果孤身深入就有可能面临死亡…
因为其中生活着鳄鱼,形单影只的个体将被鳄鱼吃掉,而这将会吓到其他的牛羚!所以,想要渡河就需要集体行动!
就像所罗门群岛的手电筒鱼,单独一条行动其他鱼群不会跟随,而当有两三条一同行动时,就会形成集体行动!
经过一阵骚动不安后,终于形成了“统一意志”,虽然也有个别伤亡,但大部队终于成功渡河!
EP04 气味的秘密
在大堡礁,生物学家们用设备追踪了一条虎鲨。而这条虎鲨随着鲨群一起游向了一座岛屿——澳大利亚的雷恩岛,并且在途中还有大群的海龟也游向了这里,这是为什么呢?
在这一集,威尔·史密斯和生物学家们将带领我们一起探寻气味的秘密。首先,每一种生物对气味的敏感度不同,人类算弱的了,虎鲨的嗅觉就远超人类,海龟等生物的嗅觉亦非常突出。
最终,经过一集的探索,发现原来海龟来到这座岛屿是为了产卵,鲨鱼来到这座岛屿是为了食物。
气味的秘密就在这,不过同一种气味对不同的人,不同的生物代表的意义却截然不同!
1
当和一个比你大二十几倍的抹香鲸同处时,你会感觉他们的说话声能够震破你的耳膜,那种声呐从远处穿透而来的声音,又让你想起在雅苏(巨人)活火山听到的声音,Silent roar. 或者是墨西哥的棒槌游戏。火山飘起的火焰,让你感觉到那是恶魔的双眼,也像指环王的恶魔,他的凝视是有节奏的。
到底是顶级导演,做出来的画面,超有体验感。说实话,很多场景我们在BBC纪录片中都看过,但是从来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体会,去感受,去把握,去看去听去闻去感去触。
而到了1500英尺以下你却听不到任何声音,这是一种奇怪的沉重感受。但第2集更酷,在波多黎各的蚊子湾,他们下降到了1万米以下(詹姆斯霍纳做过类似的节目)。在伊瓜苏瀑布月光造成的彩虹下,也能听到类似的声音。
在威斯康星州能够拍到夜间的鼯鼠活动。在斯洛文尼亚看到完全看不惯光的白肉色动物。
反倒是第3集看非洲大迁徙,无比雄壮,你倒觉得以上是无比的神秘和优雅。对的,那就是康德所说的优美和壮美的区别。 2
第4集到了故事的一半,才介绍了导游的生平。他原来生活在非洲大地上,因为参加火并,他差点就把命丧在了别人打出的第1颗子弹之下。他想我是不是应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呢?
所以他就当了探险家。
这真是一个很深刻的领悟,他真的立地成佛了。我们说涅槃就是活在当下,他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我想很多人也应该有这样的选择。
看到周围那些六角形的石柱,我们知道这里是火山形成的地貌。在夹岸之间形成的激流,让人觉得有点恐怖。
“ There is a logic for everything.”
真正的大片来了。
曾经的票房神话——“史皇”威尔·史密斯主演了一档纪录片。
但主角不是他,主角是地球。
《欢迎来地球》
Welcome to Earth
共6集 | 单集40分钟左右
《欢迎来地球》,本月新上线Disney+。
将目光对准地球的类纪录片,大多都是质量不俗,比如BBC制作的《蓝色星球》系列、《地球脉动》系列,至今都是难以超越的经典。
敢把主题对准地球,这个题材本身就带着至高的门槛,太差的团队怕是都不敢插手。
Disney+的这部《欢迎来地球》,就给观众带来了一个满意的答卷。
只有六集,每集40分钟左右。
E01 The silent roarE02 Descent into darknessE03 Power of scentE04 Speed of lifeE05 Mind of the swarmE06 Beyond Fear
剧名Welcome to Earth取自主演威尔·史密斯在《独立日》(1996)中的经典台词,当他杀死外星人时说的一句话:“欢迎来到地球。”
当时的威尔·史密斯还是20多岁的青葱年纪。
如今已经50有1的威尔·史密斯,将带着观众环游世界,来一场迟到但不晚的地球冒险。
第一站来到了位于南太平洋坦纳岛上的亚苏尔火山口。
而在此之前,威尔·史密斯是个十足的探险小白,从没爬过山,从没在湖里游过泳,从没在帐篷里睡过觉的零经验探险者,跃跃欲试地,想去世界的尽头瞧一瞧。
他此行的探险伙伴是一位盲人探险家埃里克。
在威尔·史密斯的眼中,火山口喷发的炙热熔浆,就好像渺小无知的人类在窥视地狱之门。
而在盲人探险家埃里克的心中,却感受到了火山的呐喊,充满了力量,传达到空气中的每个分子、再到他们身体里的每个细胞中,是寂静的咆哮,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声音。
人类对声音的迷恋,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在墨西哥,有个不惜死亡也要追求爽感的年度庆典,名字就叫锤榔头节。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都会参与到这档盛事中,在特制的铁锤里,放置适量的炸药,然后朝着地上轮一锤,便是震天动地的“嘭”的一声。
瞬间爆炸的冲击波甚至能把砸捶者直接炸飞,所以,节日进行中中担架时刻待命,炸断腿也是稀松平常,毫不意外。
我们没有资格评价其他族裔的节日行为。
但那一锤,观感是真的爽。
五星给这部《欢迎来地球》也是妥妥的。
这仅仅是首集,威尔·史密斯带着观众,从活火山之巅到遥远的冰川,从无际的草原再到极限的深海,从广阔的沙漠再到偏僻的海岛,全都是观众从未见过的风景,用全新的探索角度与方式,带着观众一起去冒险。
不仅仅是绝美的视听盛宴,还是在认真记录世界的最珍贵的存在,真正地激起人类敬畏之心。
能来地球一趟,也是三生有幸。
《欢迎来地球》,入坑不亏,不会辜负观众的四个小时。
还是值得看看,还是喜欢他的当幸福来敲门和我在传奇,这算是跨界么,拍纪录片,比较喜欢再海底坐深海探测器探险那一段,寂静的海底和红色的生物,因为红色在海底不容易被发现,又学到一个冷知识,只能说大自然太神奇和可怕了,很多我们还不知道的,未发现的地方,保持谦虚才是人类应该做的,在自然面前的确很渺小
壮阔的大自然!无以轮比!我就想知道要给威尔史密斯买多少钱的保险才能如此上天入地!
威尔史密斯化身探险家,看着就很爽
纪录片一词已失去意义,这剪辑/叙述的精心超越不知多少叙事片,戏码编排的也是够多~大自然太美,人类也是毁其不倦~
这里面大多数的奇观 如果不是专业人士(或者做节目的名人)可能都很难亲眼所见 不过第二集里月圆之夜的伊瓜苏有幸看过一次 的确感受到这辈子都难以忘怀的震撼和敬畏 应了那句 Nature reveals itself in the most beautiful way. 希望以后能有机会看看乌尤尼的星空和塞伦盖蒂的大迁徙 (甲鲇那段...在茫茫沙漠里出现一条向前快速行进的鱼就像是神话传说中出现的事
威尔史密斯带你探索大自然。世界真奇妙。
1、奇妙世界属于探险王者,当乱入其中的“普通人”是史皇时就显得更妙了。每一集做任务前脸上都写着“我想回家”,任务完成瞬间支棱起来实在写实又好笑。2、怕水怕高怕黑,“普通人”的代入感太强了,谁不想看到史皇跟自己一样怕到表情管理失控。3、水下一千米的世界忽然五彩斑斓起来,光这一个镜头便胜却人间无数
我何德何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如此震撼如此让人惊叹的纪录片。
天哪,顶级导演拍这个。第1集活火山都能听到它的极致处。让抹香鲸的声纳穿透你的肉体。只注意一件东西的呈现:体验。远超BBC。
这应该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自然纪录片了,这个是用故事线穿成了一个视觉盛宴。但是Will Smith的加入,就有点儿违和,让我觉得整个片子,演绎的成分太重了。
威尔史密斯很上镜,比起去年戈登拉姆齐的两季,这部更沉稳些,镜头更华丽
地球冒险 你值得拥有
五星推荐。PS:史皇憨憨的
6集不够看
和BBC对比老看,略微轻松一些,当然了出于普及需要,带上明星,没毛病,关键是主角不能矫情即可!大自然真的很美,很残酷!好片推荐!
壮美自然,快意人生,特别适合放在客厅电视上当background movie过周末时候看~年纪大了果然很喜欢纪录片了我越来越像我爹
威尔史密斯与残障人士、女性和少数族裔的人物故事线不值得,比世界尽头还要远的地方的风景却值得所有。在亚苏尔火山聆听地球的脉搏,在海平面一千米下观赏深海鱼的灯光秀,地球的确是壮丽、梦幻而美妙的。
策划和执行能力很强,选了残疾、少数族裔等探险家,故事讲述结构一般…到意大利Dolomites山底部去寻找绝对安静的地方收录月球牵引地壳的声音,墨西哥的exploding hammer节太不可思议;巴西的伊瓜苏瀑布满月的晴朗夜晚出现月虹,夜间在波多黎各蚊子湾划船超梦幻,受到惊扰的微生物会发出荧荧蓝光;深海里的生物有红色的华美游梦参,因深海中红光被吸收相当于隐身衣,而斯洛文尼亚喀斯特洞穴里的洞螈是白色的,没有眼睛,十年吃一次饭;尼泊尔蜂群的防御机制像是海浪拍过的连锁反应;上雷恩岛前的气味同化仪式,海龟可以记住岛上鸟粪的混合味道数十年而找到回家产卵的路,而虎鲨会跟着晒死海龟的气味来到岛周;虎鲸用尾巴拍水形成冲击波击晕鲱鱼,到纳米比亚的岩洞底部的地下湖潜水,在盐湖夜里拍银河群星看到地球的自转…
我最喜欢下海底那集。
顺顺看了一集后,说有些恐怖,可能是火山爆发的缘故。#20220306
地球真的太美好了,希望人类多多珍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