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端地想重温这部电影。 十四岁,我走进住家附近的一个音像店,随手挑了几个轻松系的电影,其中一部就是它,好像就是那一年,我把音像店里欧美90年代的经典爱情轻喜剧看了个遍,宛如流蜜的梅格瑞恩,木讷沉稳的汤姆汉克斯,大大咧咧的茱莉亚罗伯茨,再加上英伦情人休格兰特,流水的剧情铁打的吸金主角。 而到了四个婚礼一个葬礼,我同意普遍的观点,尽管这里面有休•格兰特招牌式腼腆羞涩的笑容,安迪•麦克道威尔古典妩媚的眉眼,以及满溢的英伦风光,但还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英国式的笑料蛮作,这对主角除却演员本身魅力套上剧情也甚无萌点,ONS发展成纠缠不清念念不舍的Long-term,欧美系的惯用套路,居然也能拍的如此乏味无趣,每一个眼神每一次接吻甚至做爱,都令人觉得死气沉沉。人所言登对合称,在这对英美混搭前完全败北。 所以,当我再看这部电影时我在看些什么。 两个名字——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约翰•汉纳。 红唇黑衣的菲欧娜,在凯瑞的婚礼上下巴枕在查尔斯的肩膀上,陪他看着他心爱的女人在舞池着白纱翩跹,莞尔一笑说,你一定很喜欢这个女孩。查尔斯没有回头,说是的,是的,而且她要另嫁他人。她靠在门上,点燃一支烟,他突然问她,你找到终生伴侣了吗。她低头回答,没这个必要,我早已找到了,多年来我一直爱着一个人。查尔斯回头问她,是吗,是谁。——你,查尔斯。她露出笑容。 托马斯这段的表演我印象极深,她的不落痕迹云淡风轻,瞬间的失控又收紧。好友说她在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时,把那个只戴着帽子的萨宾娜完全代入托马斯在这部电影里的形象。她的美矜持内敛又凛冽乖张,她的情感如潜伏暗涌的地下河流,在这部英伦轻喜剧里,轻轻点缀一笔,便足以破坏一种平衡——在《苦月亮》里她的破坏力收敛屈于塞尼耶成为了点缀,而这种平衡由另一种张力支撑后,就生发出了凯瑟琳,以史诗般的波澜壮阔成就一段爱情。 我很高兴编剧没有使剧情落入俗套,没有再在二人的友谊上多费笔墨,也没有让最后一个未完成的婚礼变成菲和查尔斯。——我一直爱你,请让我守口如瓶。所以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也并无什么关系。 这部电影我时隔七年依然记得的,必须得是唯一的一个葬礼,葬礼上奥登那首著名的诗,还有念完这首诗的作悼人。马修在整部电影里一直是“亲友团”里的辅助角色,插插科打打诨,绽放顽童式的玩世不恭的笑容。若不是加雷斯去世,我都不会注意到他们是一对爱人。他铺白了大段大段别人对加雷斯的评价,说到自己时,很遗憾,我欲言无语——他是我的南北西东,是我作息的意义/是我的日夜,歌唱谈话的内容/还以为爱可以天长地久/我错了/繁星已经无用,把它们熄灭吧/收起月亮,掩盖骄阳/把海水抽干,把林木扫掉/从今以后,世上再无美事 汉纳是英伦派我最开始喜欢的几个男演员之一,《马普尔小姐探案》穿着风衣的探长,帽子下掩藏一双深幽玩味的眼,查无头悬案兼与心上人斗智赌勇;《双面情人》事业有成的成功男人,斜眼微望格温妮丝,却不忍令她知晓自己心意,被宿命捉来弄去。他的轻佻浪漫与敏于爱而讷于言,产生出最令人心折的化学反应。往往到了最后,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他这么爱,而这份爱意,早已藏在前面点点滴滴蛛丝马迹里了。他的讳莫如深的微笑,倒合了唱词里一句“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 托马斯是一种破坏,汉纳是另一种,他们二人对这部戏的影响不能互抵,不能折中,却各显神通中和了这戏的“作态”和“乏味”。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深爱着你们。 加雷斯说得不错,找一个谈得来的人去度过余生——这是婚姻的真谛。关于爱,这部电影并没有教太多有意义的东西。因为千姿百态,并无太多道理可言。
英国的文化体系包罗万象,各地风俗习惯也有差异,但是就婚礼文化而言,就有相同之处,从而使影片《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的内容丰富多彩而又主题鲜明。
通过电影中的细节我们能够了解到英国的婚俗文化,而通过四个婚礼中男女角色和影片创作者意图的分析,我们更能了解到基督教在英国民间文化中的地位和影片所诠释的婚姻的内涵。
《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1994年上映,曾获得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的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最佳导演的奖项,以及最佳女配角提名;
并获得金球奖音乐剧或喜剧类电影的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编剧等奖项。
这部著名的英国喜剧电影围绕一名帅气迷人的英国绅士查尔斯与一位美丽动人的美国女子凯丽的爱情故事展开。
其中描绘了英国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婚俗文化。
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这部影片对英国人的婚俗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且看到在他们的精神领域,宗教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只有受到上帝祝福和监督的婚姻才能得到幸福,因而双方都有权利和义务呵护它。
作为一个基督教国家,英国人的婚礼仪式一般都是在教堂举行。
尽管有时候新闻报道说英国哪个地方有一对新婚夫妇别出心裁,以飞机跳伞的方式举行婚礼之类的消息,但教堂还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教堂的钟声,牧师庄严沉稳的主持,亲朋好友的观礼,交换戒指时神圣的宣誓,再加上新娘身上洁白的婚纱,成为一些中国当代年轻人憧憬的场面。
也许,中国传统的大红礼服,端茶敬酒,叩拜双亲等形式更注重婚姻中与周围他人的和谐关系,而不是爱情本身。
西方的教堂婚礼显得更有民主自由的色彩,问的是爱或是不爱,爱情似乎才是通向幸福之门的钥匙。
英国法律规定,如果男方和女方的家庭都是英国教会——即圣公会的教徒,就必须到当地的教堂注册并且保证没有任何人反对此事。
在新教即基督教教堂举行的婚礼上,新娘由其父或家中年长的男子陪伴,随着《婚礼进行曲》步入圣坛。
接着新郎和新娘在主持婚礼的牧师面前宣誓并交换戒指。
宣誓的誓言都是取自圣经,双方重复着牧师的每一句话,承诺给爱人一生的幸福和责任。
最后,牧师宣布两人结为夫妇,新人又在《婚礼进行曲》和众人的祝福中走出教堂。
各地教堂的婚礼誓言和牧师的主持程序大同小异,在电影《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中都有各自的体现。
01
四个婚礼相同之处就是都是在教堂举行的,都经历了神圣的宣誓仪式的。
但四个婚礼的地点不相同:
第一个婚礼的地点在英格兰的萨默赛特的一个小镇的圣约翰教堂;
第二个婚礼是在伦敦的一个天主教堂中举行;
第三个婚礼是在苏格兰的彭斯郡;
第四个婚礼是在伦敦的基督教堂。
在不同的场景下,我们得以领略不同风味的英国民俗和民间文化,并对基督教在英国和英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有了充分的认识。
四个婚礼在影片故事情节发展上有一个延续性:
第一场婚礼上定情的伯纳德和莉迪亚是第二场婚礼的主角;
第二场婚礼上,凯丽和未婚夫汉明逊一同出现,又是第三场婚礼的主角;
第四场婚礼的主角则是男主人公查尔斯与安娜的婚礼。
在这个过程中,影片对这四个婚礼仪式的不同表现,不同的侧重点,避免了让观众产生重复感,既能够欣赏英国的婚俗文化,又能够充分认识宗教与英国人的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安格斯和劳拉在萨默赛特举行的是典型的传统的英国式婚礼,具有浓郁的乡村气息,作为观众我们仿佛也成为了婚宴的客人,聆听牧师对两位新人的祝福,齐唱颂歌,享用美酒佳肴;同时听着英国乡村歌手的演唱,我们也会情不自禁的随之摇摆起来。
通过这个婚礼,电影详细展现了英国教堂婚礼仪式的前前后后,包括婚礼结束后新郎和新娘接受众人的祝福,坐车去度蜜月。
而我们平常看到的电影电视中的教堂婚礼仪式这次重点放在了交换戒指的环节上。
虽然,伴郎查尔斯忘记把戒指带到现场,临时找了一个塑料的花戒指和一个骷髅头图案的戒指来代替,所有的宾客仍都为这对新人的结合而高兴。
影片在这一开始就以喜剧的一幕给婚礼的喜气增加了幽默的气氛,使观众忍俊不禁,同时向观众暗示着,婚姻不在于形式,而是结果——相爱的两人能够最终幸福的结合
但是,教堂的神圣仍然令人感到敬畏,尤其牧师在新人均步入神坛站定后的一段宣言,这段宣言告诫新人和旁观者,结婚是在以上帝的名义,对上帝尊敬的前提下,才让这一男一女神圣的结合。
这种结合是一种荣耀,象征着人类的纯洁。
爱情是婚姻的基础,但只有得到上帝的赐福和准允的婚姻才被视为合法。
而宣言的最后一句,“如果有人以任何正当的理由或阻碍证明两人不能在法律上结合,就要在此刻说出,否则就要永远保持沉默。”
就中国人的角度来说,这似乎有点多余,好像是唯恐天下不乱。
但在西方人眼里,这是对婚姻大事的谨慎和负责任的态度,两人的结合必须是在维护自身意义而又不伤害他人利益的条件下。
而且,这一句宣言又往往使故事的发展本身充满戏剧性。
比如夏洛特·勃朗蒂的《简·爱》总的一幕:
罗彻斯特先生隐瞒了自己妻子发疯并且健在的事实,执意要与家庭教师简结婚,婚礼进行到“是否有人反对”这一环节时,突然冒出他妻子的弟弟说出了事实,结果导致简离开罗彻斯特家。
夏洛特·勃朗蒂对此的处理是传统道德标准下唯一正确的做法,也表明了婚姻是关乎道德的,光有爱情还不够,因为爱情还没有神圣到可以侵犯法律和亵渎上帝。
所幸,无人敢于安格斯和劳拉的幸福,婚礼顺利进行到最后。
通过这场婚礼,影片让观众们接受到另一个暗示。
那就是两个新人与牧师间的一问一答:
牧师:“你愿意承诺去爱她,安慰她,以她为荣,无论疾病健康,都从一而终,在有生之年都视她为妻子吗?”
安格斯:“I do。”(我愿意)
这一段也是我们在英语电影中常常听到和看到的,神圣的宣誓仪式意在告诉新人和其他人,婚姻不应该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生的责任和义务。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要是有人怕被婚姻绑住,那么就没有资格走进神圣的婚姻殿堂。
只爱不婚的人虽然大有人在,但是内心充满矛盾,感到寂寞的同时,爱情仍然是他们心中的美好期盼。
就像前面所说的,这第一个婚礼起到一个介绍的作用,为后面发生的许多的事情拉开了一个序幕,比如:
查尔斯遇见了凯丽,开始了自己的爱情征途;婚礼上牧师的问话,为查尔斯日后的临阵反悔埋下了伏笔;新婚夫妇的宣誓,折射出所有单身男女既羡慕又害怕的心理;最重要的是,伴娘莉迪亚接到了新娘抛出的捧花,并找到了爱情和激情的源头——伯纳德,成为下一场婚礼的主角。
因此,通过第一场婚礼,我们可以大致了解英国民间的婚礼仪式的各个环节,了解基督教在其中的重要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02
第一场婚礼之后不久的一个星期六,又迎来了第二场婚礼。
如今,英国人都是选在星期六结婚,过去这可是不吉利的日子。
星期五也曾经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如果碰到十三号和星期五是同一天的日子,那是大大的不吉利。
过去,英国民间对于择日而婚也有一番讲究:星期一生财,星期二保安康,星期三大吉又大利,星期四失财,星期五似办丧事,星期六倒霉透顶。
在他们看来,一星期中最好的日子是星期三。
但是由于现代人现实生活中工作的实际情况,大家还是选择了“不吉利”的星期六来举办终身大事。而且不仅是日子,在英国选择哪个月结婚也有讲究,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虽然后三个婚礼的具体时间没有提到,但是从发生在五月一日星期六的第一个婚礼的时间推算下去,这四个婚礼相隔时间不超过两年。
在查尔斯的婚礼上我们也得知了前面三对夫妇的婚后生活:安格斯和劳拉已经有了可爱的孩子;伯纳德的婚姻感言是“真累”;凯丽早已离婚。
显然,民间迷信并不能算准人生的轨迹。
人生有许多的意想不到,就像伯纳德和莉迪亚,伯纳德不是让莉迪亚一见钟情的男子,因为两人早已认识,他不是她理想中的爱人。
可谁也没有想到两人一吻就订了终身。
他们的婚礼在天主教堂举行,本来比基督教更为严格的天主教仪式在这里被导演小小的调侃了一番。
伯纳德和莉迪亚的婚礼及宣誓的场面充满了戏剧性和戏剧性,就像两人的闪电爱情。
他们的婚礼主持是天主教神父杰拉德,由于是第一次主持婚礼,他特别紧张,其间闹了不少笑话。比如他把上帝念成了圣羊,把圣灵念成了木塞,把结合误读成苟合。
庄严和神圣的宣誓仪式搞笑不断,变成了杰拉德折磨一对新人的文字游戏。而婚礼进行中,新郎新娘婚宴未完便迫不及待的洞房花烛,顾不得身为主人的体面。
导演在这里是暗讽天主教的道貌岸然,不切实际,违背人性。
导演很明显的称颂基督教,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在英国基督教作为国教的势力和影响之深。
03
接下来就是凯丽和汉明逊的苏格兰婚礼。毫无例外,也是在教堂举行的。
也让我们初步了解了苏格兰的民间文化——风笛、苏格兰裙、苏格兰舞蹈。
这场婚礼的表现重点是新郎汉明逊和新娘凯丽的致辞,以及苏格兰婚礼的特色,其他的宣誓和交换戒指的环节则一笔带过。
前两场婚礼的致辞者传统上都是伴郎,如查尔斯还有汤姆。
伴郎在古代西方的风俗中是帮助新郎抢新娘的人,如今新娘不是抢来的了,请伴郎的风俗习惯却延续了下来。
他的职责就是不让新郎霉运缠身,不会在去教堂的路上走回头路。
从《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中看,他还需要负责保管新人的婚戒,在婚宴开始之前既吃甜点的时候发表致辞。
查尔斯的致辞幽默新潮,年轻人喜欢,年长的人却觉得不可思议。而汤姆效仿查尔斯的风格,说一些新郎的糗事取悦大家,却适得其反。
而这一场婚礼的女主角凯丽却摒弃传统,首先致辞,向所有到场的宾客娓娓诉说着自己对丈夫的爱,坦诚、直率、明艳动人,让大家认识到美国女人不同于英国女人的一面。
她引用了约翰·列侬的一句话,“爱就是答案”,表现出面对爱情时的极大勇气和毫不畏惧,与查尔斯这位英国绅士的含蓄内敛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也是导演眼中美国文化与英国文化之不同处。
在这场婚礼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强烈的文化冲击和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
苏格兰文化本来在英国的文化体系中自成一体,具有独特的风格。
例如英式婚礼上新郎和新娘会在乡村音乐的伴奏下跳起英格兰民间舞蹈,第一场婚礼中的安格斯和劳拉双脚蹦跳,像袋鼠一样;而贵族出身的汉明逊和美国姑娘凯丽跳的苏格兰舞就显得优雅大方得多了。
爱情促成了两位新人的婚姻,而正如所有人说的和所有的实践所证实的,相爱容易相处难,何况两人之间存在的巨大的文化习俗的差异,更需要彼此付出加倍的耐心去弥合。
盖瑞斯在婚礼上的突然去世,实际上就暗示了两人的婚姻结局是无果而终。即使是在同一种文化中,人们的隔阂有时候也会很深。
查尔斯从不知道好朋友菲尔娜多年来一直爱着自己,乍听到她说“是你,查尔斯,一直都是你”时,竟无言以对。
滑稽的是,查尔斯自己也无法向他所爱的凯丽倾诉真情,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嫁与他人。
人和人之间的隔阂始终存在,但影片仍然给了我们希望,爱就是动力,爱,无处不在,一如影片的主题歌所唱的。
04
第四场婚礼的主角是查尔斯,女主角是谁呢?影片卖了一个关子,请柬上的新娘的名字被花遮住了。
我们不禁浮想联翩,到底是谁让曾经的情场浪子查尔斯决定结婚了。直到我们看到身着白纱的汉娜对着镜子审视自己时,才揭开谜底。
至此,四场婚礼的女主角都无一例外的穿着白纱,象征着纯洁和忠贞,这是英国也是西方的传统。
几百年前,姑娘们总是穿上自己最好看的裙子去结婚,颜色则各凭喜好。
1499年时有一位叫安的郡主,穿了一袭白纱结婚,开了这个传统之先河。其他的贵族和有钱人也开始穿白色的裙子在自己的婚礼上。
而直到维多利亚女王结婚时,她摒弃了皇家传统世袭的银色礼服而改穿白色,使这个传统就此就延续了下去。
新郎的穿着一贯以来都相对简单,黑色西服就行。而新娘不仅穿的婚纱有讲究,连面纱和身上的物品都要煞费心思。
在西方,从前的人认为新娘身上会招惹邪恶的东西,于是许多的风俗习惯和传统就是为了保护新娘而产生,面纱就是其中之一。
在婚礼上戴面纱的习俗始于罗马帝国时期,据说可以帮助驱魔逐妖。英国人结婚戴面纱是从十九世纪开始的,象征着谦虚和纯真。
关于新娘身上的其他东西也有讲究,比如“旧的东西”,代表男女方的老朋友,一般是一个已婚的大家公认嫁得好的女子给的;“新的东西”代表新婚美满,生活甜蜜;“借来的东西”是向娘家人借来的,通常是家里珍藏的物品,而且新娘必须归还才会有好运;“蓝色的东西”是指新娘头上所带的绸带,象征忠贞不渝,始于古代以色列人的风俗;“鞋里放六便士银币”是保佑新婚夫妇未来衣食无忧,而今六便士的银币不容易找到,都用一便士银币来替代。
回到影片中,新娘汉娜是十分紧张的,却努力表现出最自然的模样,毕竟多年的爱恋终于修成了正果——虽然中间两人分分合合。
可是,正当牧师进行到“是否有人反对”这一环节时,往常的例行公事突然有了实际的意义,在弟弟的提醒下,查尔斯终于能够看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承认自己另有所爱之人!
新郎的坦白让新娘失去了理智,查尔斯被一拳打倒在地,喜气洋洋的婚礼半途夭折,变成了一场十足的闹剧。
忽然之间,一切形式的东西变得都不重要了,无论你多么讲究,多么遵循传统,都抵不过一个“爱”字。
而这正是影片背后要传达的信息——真爱是幸福婚姻的首要条件,人在面对婚姻时,就要面对自己的心,这是最起码的责任。
电影中的四个婚礼有喜有忧,有乐有苦,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人生百态,以及世俗间普通人的心态。
影片《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所表现的四个婚礼毫无重复之感,以婚礼形式表现了英国文化中的一个方面——婚礼。
影片通过对英国民间的婚礼习俗和传统的呈现,以及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和一众男女角色们心理的演绎,深刻的体现出了这部电影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不但是基督教在英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更是了解了英国人的生活理念,也是所有平凡的普通人所期望的幸福——拥有真爱。
冲着休也要给5星哇!
是不是这个不给力的分数大部分都要归咎于一个不给力的女猪脚和她30+个SP,但是单归咎于女猪脚,这个分数是不是又显得过于给力,于是是不是这个相对给力的分数大部分都要归咎于一堆有爱的男银和一个有爱的男猪脚和一个有爱的女配脚和他们之间各种纠葛或者莫名其妙的...情愫?
随便玷污婚姻的人不靠谱
英国94年思考的事情,我们现在思考。落后多少年。
只有偶尔笑呵呵的过程和翻白眼的结尾。
All the couples are perfect。我也有迟到症,也希望某人用那么多闹钟的心意将我叫醒。能够相爱的感觉从来只存在于见面的十秒之内,这点我深信不疑。所有人都会长大,但不是所有人都会离开家乡和童年,离开旧的自己。失去后才懂可贵。你对人生的要求首先是度量自我的标尺。
休·格兰特魅力绽放,英国男人是生来就那么有绅士的感觉吗?
可能是看太晚了吧,并没有太多惊喜,看开头知结尾
英伦幽默,当年英国票房第一的小成本喜剧,婚姻果真是爱情的坟墓?以查理视点展开,管窥了当下青年人错综复杂的价值观念与爱情观念,剧作扎实,丝丝入扣。查理周围遍布着单身女性,却找不到合适的伴侣;自己是婚礼常客,却极力排斥婚姻。人生如戏,悲喜同演,结局耐人寻味。
任何一个男人只要有十分之一的休格兰特气质就可以算得上是绅士了。
我一直就不喜欢女主……(19年重撸 悼词太美)(21年再撸 克里斯汀妆发衣品太美)
只因hugh grant
誰能想到一部格局小但製作精緻的愛情喜劇曾提名Oscar最佳影片。Richard Curtis的Oscar最佳原創劇本提名實至名歸,葬禮開始到結束的半個多小時構局精巧,精心打磨的英式幽默綿而不膩,我最愛第二個婚禮。Hugh Grant當年魅力十足,只可惜現實里管不住自己的生殖器。
和第三十二个炮友的故事
but what about Fiona!?!??!?!?
昨晚和今早看了两遍《四个婚礼与一个葬礼》。我记得那是我初中时最爱的电影,理由是女主角有三十三个炮友。如今再看,故事写得炉火纯青,笑料层出不穷,笑料虽然俗但是因为电影整体质感好,也不显得低。电影里一群怪咖,每一个都有特点,有灵魂,有情怀。点睛之笔是那个葬礼,将飞扬喜剧变得沉郁动人。
笑中带泪的喜剧。Hugh适合演这种角色,紧张时脸红到耳根犹豫时眼神里的彷徨。
将黑纱系于信鸽白颈,让交警带上黑棉手套.他曾是我的东,我的南,我的西和北,我的工作日,我的休息日,我的正午,我的子夜,我的谈话,我的歌唱;曾以为爱情可以永久:我错了.不再需要星星:熄灭每一颗;包起月亮,拆掉太阳;倒掉海洋,扫除森林;因为现在万物都不再有意义.
这部片子的经典之处就在于用了5场典礼就浓缩了人生的诸多特别情景。从一见钟情到失去爱情,从乐极生悲到参加情人的婚礼,最后的从悔婚到终成眷属,无一不是爱情的神奇之处。另外,憨豆绝对是亮点。
4.5 小时候看笑笑就过去了,大银幕重看竟好几处感动不已,葬礼致辞更是眼泪汤汤滴,经典的英式喜剧,值得临摹的剧本,写尽感情的多重形态和阴差阳错,“爱就是答案”,“我们都无能为力,这就是人生”;女主说睡了33人是为了假装不在乎,不是真的呀,她和男主第一回早晨问何时宣布订婚难道忘了吗 20160911@大光明上艺联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