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是一个感性的人,也很少愿花时间来为一个电影电视剧写评论。然而这个剧(火线)是我唯一看过后感觉需要写些什么的。除了因为这是很好看以外,更是出于一种个人的心理记录和感悟想和人分享,同时还是对一个用心杰作的致意。所以借肺炎时期又看了一遍,写完了这个剧评推荐。
我第一次看这个电视剧,是因为当年一个很让我尊敬的前辈同事的极力推荐,他说这是美国几十年来深刻描写美国社会的最好的一部作品。作为一个出身在普通人家但通过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成为著名学者的人,他是美国人里很少见的对美国自豪的同时又愿意对其历史和现实进行批判思考的人。更为不易的是,也许是因为出身和求学经历类似的缘故,他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我这样一个外国人来分享。而不像大部分美国人,尽管是人来熟的性格,表面非常外向和友,好但一般不和人谈政治和社会这种严肃话题。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其实并不觉得惊艳,反而觉得开始出场人物多、关系复杂而节奏平稳缓慢,只是因为人家的推荐才没有中途弃剧,不过看到第一季过半时开始被故事吸引,而看完一整季后就深有感触欲罢不能了。
The Wire 翻译成“火线”,主要是围绕wiretap (窃听)展开的警察和贩毒黑帮间的斗智故事。贯穿整个电视剧五季的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所以真正的主角是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别名 Bodymore Murderland),剧里面的警察毒贩政客记者等等每个人物,形成了这个城市的鲜明众生相。巴尔的摩这个城市我生活了5年,度过了非常快乐充实的一段时光并在这里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家,所以常半开玩笑说这是我的第二故乡。离我们医学院不远就是毒品交易泛滥的街区,因此听到剧里提到的街名非常熟悉也大致知道不同街上的声名。而这个剧其实就是关于一个城市在千禧年前后的一部生活历史,像极了动态的清明上河图。
接下来我会尽量不进行具体情节的剧透来谈一下这个剧,除了一些小片段的仔细解读 (有点长)。
电视剧在纵向上有两条平行的线索,分别是讲诉展开窃听的警察和被窃听的罪犯黑帮这两个集团的故事。而在时间上,则讲述了以巴克斯戴(Avon)和线哥为首的老帮派的由胜到衰 (1-3季),而被以马洛为首的更狠毒更没底线的新帮派取代的历史(3-5季)。和典型的美剧所不同的是,火线的每一季都是从不同侧面围绕同一个毒品主题紧密布局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一季是提出了整个主题,讲了反毒品之战(war on drug)在巴尔的摩是怎样展开的,讲述了警察局高层的见好就收策略,导致了办案干警很聪明努力,却也只能是赢得战斗却不可避免地输掉战争的必然结果。就像其中借一个一个小毒贩之口说的,这个所谓war on drug 不能说是战争(其实比战争更糟),因为正常战争不管多久总有结束的一天。有趣的是,贩毒帮派里面的组织行事方式,和警局在很多地方相似,尤其是每个人按照相似的潜规则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同体制里有同样的仗义、欺骗、心机、告密,给人有着相似的人在江湖的宿命感。而第一季的结尾是抓到罪犯却要讨价还价来定罪,让人对谁胜谁败产生疑问。 在接下来的2-5季里,分别针对经济、政治、教育、与媒体层面,讲述了毒品交易的深层社会原因,让人明白这个围绕毒品的问题远比表面看到的更深,甚至涉及到了社会的每一个方面,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又导致了新的问题产生。所以反毒战争无法结束,而只能是不断地造就新一代的毒贩枪手劫匪瘾君子在大时代里生存、斗争、死亡、腐朽和回魂,以及警察政客媒体商人的在同时不断地牺牲或发迹或堕落或提升或隐退。
本剧结构精巧的地方在于,每一季的第一集开头的1-2分钟讲故事背景的片段都非常有深意地暗示了主题。比如第一季开始,用关于街头一个普通凶杀案聊天,暗示着一种宿命感:叫鼻涕虫的小混混总来街头玩骰子赌钱,但却总是抢了赌注就跑,其他人通常只是把他痛揍一顿,却不禁止他下次接着玩,因为这是在美国总得给人这种自由。在这种黑色幽默的后面暗示了游戏的残酷和不可避免,也用鼻涕虫被杀来暗示着游戏规则也会不时被打破和重建。接下来的整个一季故事,就是在讲述这个街头游戏的玩法,比如D和其他小毒贩用象棋来讨论贩毒团伙里面的分工,Omar 总挂在嘴上的 ”All in the game, Yo“。 结尾以大头目巴克斯戴被抓,但警察并不觉得他们胜利,来说明这个游戏还会继续玩下去。
第二季其实是讲述毒品被背后的经济原因。上一季立功的警察都被穿小鞋,其中McNulty 被分配到他最不愿意做的水警。开头的一段背景,两个警察在巴尔的摩的海港里巡逻,远远看到工厂闲聊,两位警察都说到他们父辈都是在70年代被下岗,然后工厂关闭等着被重新被开发成商业地产。接着他们被呼到了一个举办派对的游艇上帮忙,游艇失去动力但主人希望警察把它拖离主航道让派对继续举行,这些高犯罪率城市的警察就只是在为富人的派对来护航,而最有意思的是游艇的名字叫“Capital Gain”,暗示意味非常明显。 第二季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季,尽管有些人觉得故事和第一季脱离太远且风格突变。这一季把故事引申到巴尔的摩外的世界背景里,也把第一季只是关于穷黑人和警察的故事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说明了犯罪问题本质上其实是一个经济和阶级问题,而不是种族问题。关于最后一点,国内甚至海外华人的流行的观点其实有很大局限,比如说起美国犯罪就总想着是因为黑人和墨西哥人 (而对中国犯罪也有类似的地域歧视,这里就不展开了,呵呵)。
第二季里讲的经济空心化,使得以前靠力气吃饭的码头工人尽管努力工作也难以维持生计,所以只能走向犯罪 (帮人从码头运各种非法的货)。延续第一季的故事被放在了背景中,Avon被关起来而团伙老二线哥在试图找到新的毒品货源来维持‘生意’。这一季新出来的主要罪犯,其实本质都不是坏人,尤其是码头工会的头目Frank Sobotca, 他犯罪的主要原因也算是向生活的一种抗争,同时他们的义气和乐于助人让人不免对他们同情。在第一集里面,其实用很温馨的情绪讲诉码头工人这些粗人的生活,几处背景音乐的使用非常用心。比如在第一次在酒吧的镜头里工人们下班欢乐聚会,后边乐队演唱的几句是摇滚版的 《Sixteen Tons》,这首老歌很多美国的年轻人都不太熟悉,直到后来在《南方公园》里又用了一遍才又火了起来。大家如果没听过可以去听并了解一下背后歌词的意义,如果说国际歌是工人愤怒的怒吼反抗,那这首歌就是社畜无奈的哀鸣自嘲。这种悲剧故事背后的复杂情绪,很像《钢的琴》,所以说这季剧讲的巴尔的摩的港口,也是在讲曼彻斯特和铁西区的旧工厂。以至于在Frank 的感慨中,讲到美国这个国家的问题时说过,“You know what the trouble is? We used to make shit in this country, build shit. Now we just put our hand in the next guy's pocket." --这个国家曾经是能造东西的,但现在人们只想着把手伸到旁边人兜里去掏钱(熟悉的金融创新)。这台词是在08年金融危机前写的,却说出了一个无奈的宿命,也是后来Trump 上台的背后原因。
而真正悲剧的是,以Frank 为代表的码头工人同时对生活的努力,想为自己的孩子维持的一个生活方式,却让自己成了国际犯罪链上的一个环节,让外国来的女孩子变成新时代的性奴隶甚至意外丧命,从港口来的高纯度毒品给黑人区和穷白人的孩子一个贩毒职业,并最终送他们走向末路。而同时Frank并没有挥霍“偷”来的钱,而是把它送给律师变成政治献金最后流到政客的口袋里,资本社会就是这样用钱来推动运行,就像在剧中被反复提及的:“如果你来追毒品,你会找到毒贩和毒虫,而如果你来追赃款,你根本不知道会找到什么”。一个残酷的事实是,FBI和联邦政府执法者其实最担心的不是毒品人口走私甚至命案,而是工会的组织。这在剧里也是充分表现,听说有可能找到Frank的犯罪证据来对付工会,整个FBI 都来到窃听组帮助办案,而发现这个只是Frank 自己的问题而不能来对工会起诉(尽管涉及毒品谋杀强迫卖淫),那些人就失去了兴趣。这里面的内涵不言而喻并让人寒冷,也说明了为什么毒品战争的复杂性。
第三季讲的是对毒品的政治解决方案,以及为什么这些方案无法成功。又一次在开头的两分钟给了暗示,市政府希望拆除毒品横行的公共房屋计划,这样就把Avon的贩毒地盘去掉来减少贩毒,但爆破拆除大楼仪式上粉尘乱扬,其实也暗示了这种解决方案的副作用。果然,失去大楼的Avon 和线哥开始扩张到其他的街区,和新团伙Marlo 产生正面冲突。Marlo 团伙从最初的小角色也开始崛起,其实也是重演了Avon 他们当年在街上的暴力打拼史。同时线哥一直想把毒品交易像正经生意那样做来减少血案,并且洗白团伙生意,这种努力及其失败我们在《教父》系列里也看到过,但是这个剧更是直接和现实。有趣的是,在黑道里精明的大佬线哥发现,政府大楼里的欺骗背叛并不比街上更少。最后的时候Avon 和线哥的一段房顶聊天讲当年奋斗史的戏,是整个一季里面最让人感触的地方,同样也是有古典悲剧的意味。另一条线里开始讲的巴尔的摩市长选举和警察的试过的解决方案也是同样精彩,这时候的剧已经走出了街头,走进了市府和州议会,让大家看看毒品背后的政治背景。
第四季第五季里,线哥已经谢幕,Avon 也几乎淡出,毒品那里Marlo 成了新大佬, 成了新一代的Avon。这两季讲了教育和媒体面临的有关毒品的挑战,尤其是在教育和反犯罪方面资源的两难选择和困境。第四季是多数人公认的最好的一季,也是最打动普通人的一季。通过几个孩子的教育历程,讲诉了为什么毒品问题的代代不绝。这里面的在街头长大的孩子才是初中生,纯真的同时已经是犯罪老手了。其中一个孩子是第一季的Avon手下首席打手威贝的儿子,他和妈妈的故事其实很反应了街头的价值观。几个孩子的经历温馨和血腥并存,让人感慨万千却欲哭无泪,也揭示了他们作为一个普通人成长在整个社会里的宿命。每季的开头同样暗示了整个主题,因为篇幅关系我不做详细介绍,但最后两季也真的值得一看。不过一般人看过前三季已经很难停下来了。
从第三季出场的白人市议员/市长,在后两季成为一个主要角色。他是有原型的,就是我们当年的市长Martin O‘Malely,当年在巴尔的摩的还是很受欢迎的,后来也当上了马里兰州长(剧中拿他想当州长没少做话题),在2016年参加了总统候选人的初选,但成了希拉里和桑德斯的背景。这里放几张他的照片,第一张不是剧照但可以感受到这个剧的神韵,尤其是和他走在一起的警察就像是从剧里走出来的。
不是剧照但很像剧照,蓝衬衣是当时的Baltimore市长 O'Malley
这里可以比较剧中人和真人,其实他当年非常帅气并是一个当地的乐队成员,筹款活动时来过霍普金斯演奏我见过。而小指头演的也很好,直接导致了他被HBO青睐演了权力的游戏。不过要是先看了权力游戏后也许会有些出戏,哈哈。
这是2016年民主党初选时的镜头,其他两个人不用介绍了吧。所以说这个剧神奇的地方,是从街头小混混一直讲到了美国政治社会的深层,并说出了其中千丝万缕的联系。
2016年民主党初选,左一是小指头演的市长,最后是希拉里出线败给Trump
这个剧的第4-5季中间耽搁了很久才完成,尽管有非常好的口碑但是没有获得任何艾美奖(好像剧本被提名过)。整个剧是一个完整故事,尽管每一季相对独立。每一季的最后几分钟都是用时间上的长镜头进行总结讲诉生活的继续,使得我看完每一季后,因为被其中悲天悯人的气氛感染,都要缓几天才能看下一季。更难能可贵的是,最后一季尽管比起其他季有些弱,但比同时代一般的电视剧也是强了不少,没烂尾反而更升华到文化的成面上。最后一季最后的几分钟回顾巴尔的摩市,会让人有一种爱恨悲喜交加的复杂心情,而这种心情的产生不只是由于美国城市特有的故事,而是对你熟悉的任何城市进行长时间观察思考感悟后都会有的心情。所以在这个剧结束后,才慢慢被人欣赏并越品越有味。很多人说这个剧没有获得艾美奖的原因是,它其实应该得诺贝尔文学奖。而不同的段落常被美国的大学作为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传媒学等课程来分析解读。就像是古典的希腊悲剧,会被人不断地重新来看来体会。我想在100年后,人们看这段时期的大众传媒史,这个剧仍会被研究,而一些所谓神剧会被忘掉。
像HBO的很多长剧一样,这个剧里并不缺少血腥和性爱的场景,尤其是同性间的几个直接场景更是在当时属于惊世骇俗。这些场景或美好或暴力或可笑或丑陋或无奈,但没有一个是多余,其实是描写人物推动故事的必须,好在网上的版本删节不多。这个剧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尽管故事线众多,但一直平铺直叙并不加解释而让你自己体会(这和充满画外音的很多剧不一样)。因为故事本身已经足够精彩深刻,多余的解读成为累赘。结果会导致不同人对剧里的体会都不一样,而使一些伏笔容易被忽视(我有的地方看过三遍,还能发现以前错过的重要细节),好处是也使得不同的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角色。比如Obama 说他最喜欢追这个剧并喜欢其中的Omar。而我个人喜欢看的角色是线哥Stringer Bell(当时不知道这是个英国演员,没想到一个外国人能把美国城市的复杂任务演的这么出色),当然这个演员Idris Elba后来名声大振,最近他的消息是得了新冠肺炎。放两张照片。
学者气质,把毒品生意用正规商业模式来做的忧郁黑帮大佬
这个Stringer 和Avon 及后来的黑帮团伙的Marlo 的命运形成非常讽刺的对比。Stringer 尽管指挥杀过不少人但骨子里并不喜欢暴力,他杀人都是为了生意的必要。他一心向往的是合法化没有流血的生意,并几乎成功变白。而Avon 和Marlo 骨子里是属于街头的斗士。Stringer 曾经劝过Avon,也教过 Marlo 怎样来把毒品作为正经生意来控制其负面作用,这个想法其实和一些政界人士试图让毒品合法化的想法是类似的。而可悲的是,他没有成功,而Marlo 几乎明明能Stringer向往的东西,却又走回了街头。这时,不同人有不同命的感觉已经是呼之欲出了。这部剧里,类似成功地人物塑造比比皆是,都是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人物是不成功的,很多角色都有原型甚至是退休警察和释放的黑帮来扮演的。
这些所有鲜活人物,以及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欲望、悲喜和挣扎,组成了2000 年代前后的一个城市历史,这是美国历史,也是工业社会晚期的世界史,给人的感觉像极了《双城记》。而在最后一季里透过记者口中,也不断地说要从狄更斯试的描写视角来报道巴尔的摩,也算是挺明显的一个暗示。
剧作者和演员们用人道主义和辩证的视角,用心描述了这个时代的血腥、愚蠢、黑暗以及责任、温情和家庭,其中的宿命感一言难尽。所以说人类社会尽管千年,却总在进进退退而本质变化很小,让我引用狄更斯的话来结束这个剧评吧。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目前为止我认为最出色的一部美剧,出自HBO,imdb 9.7分,Emmy奖两次提名,但都没有得奖,但我想用The Wire里的口气表达一下我的观点:
"Fuck Emmy Award,这部剧应该得诺贝尔文学奖! Absofuckinglutely!"
一切开始于这个5分钟长的对话: 巴尔的摩深夜街头,探员James Mcnulty和一个街头混混聊着刚刚发生在这里的一起谋杀案,从混混嘴里得知,死者是一个外号"鼻涕虫"的无赖,每个周五晚上,这帮家伙都在后巷玩骰子赌几个小钱,鼻涕虫每次等地上筹码一多便忍不住手贱,拿了钱就跑,大多数时候被抓住,也就是打一顿了事,但这次,一个家伙掏出枪来结果了他。Mcnulty不解,"这个黑鬼每次跟你们玩都偷钱,你们干嘛还让他参加?"
"Got to. This America, man." 混混答到。
巴尔的摩破败不堪的公房区,三教九流混迹于此,10几岁的半大小子在每个街角兜售毒品,公房区是他们出生长大的地方,要么做个瘾君子,要么做个毒贩,要么杀人,要么被杀。人生的轨迹清晰明了。The Wire用了5季的时间来讲述发生在这里的恩怨情仇,警察,毒贩,
政客,这里有道貌岸然之人假道义之名做出的伤天害理之事,这里有一言不合就拔枪相向,横尸街头。同是欲望了无边界,那里来什么善恶之分。
对于那些生活在煎熬里的剧中人,五季的时间太长。Bubbles,第一季就出现,戏份还很多的一个瘾君子,在第五季里终于讲出了"到现在为止,我已戒掉毒品1年了"。Poot和Bodie,同时把贩毒做为一项事业。一个最后横尸街头,一个心灰意冷当起了鞋店售货员。小人物的生命轨迹只是政客们文件里的一项项冰冷的数字,体制下的生态系统如一个巨大的漩涡,要想浮出水面不被吞噬,需要卸下良知,尊严,轻装上阵。城头变幻大王旗,市长,警察局长,黑帮老大换了一界又一界,巴尔的摩的街角的悲喜剧还是每天准时上演,从来没有改变。"Yo, It's all in the game."剧中人Omar对全剧的一个注脚。
第3季是我最喜欢的一季,前两季留下的伏笔终于在这一季汇拢,形形色色的角色的慢慢加入,体制下的方方面面得以显现,使得这部戏超越了一般的罪案剧的范畴, 经典场面不断,其中Omar和杀手Brother Mouzone的相遇,虽然一枪未发,在我心中已经排名已在
吴宇森的几个经典枪战片断以上。
剧里巴尔的摩警察有一个传统,和死去的同事在酒吧喝最后一杯,第3季里,探长Jay在酒吧里举杯致辞:
Did he say the wrong shit now and then?
Did he bust balls and cheat on his taxes...
and forget to call his mother
and fuck the wrong broad...
for the wrong fucking reason every now and then?
Who fucking doesn't? Christ!
His shit was as weak as ours, no question.
But Ray Cole stood with us...
all of us...in Baltimore...
working, sharing a dark corner of the American experiment.
He was called.
He served.
He is counted.
Old King Cole!
音乐响起,是The Pogues的"The Body Of An American".
电影是一种宗教,当夜幕初上,灯火渐暗,那爿灰白的巨幕上越来越亮时,一种造梦的信仰便从中升起,像创物者的使徒,引领出一个个庄严肃穆、明艳瑰丽的星辰。待两三个时辰后的梦醒,或微笑嬉戏、或怅然所失、或怔怔不语、或破口大骂。总之,在一个远离现世的维度中走了一遭。
电视剧则限于资金的多寡、制作规模的大小而显得不那么的梦幻和华丽,像是迷你的宗教。但总体而言,电影和电视剧的共同特点都是创作出好的故事来吸引观众,借于逃离现实的平庸、暗淡和堕落。
《The Wire》不是,它直面人生,抽取真相,比现实还冷冽,比生活更残酷。
多视角
从小在电视、电影、书籍中总怀有很强的代入感,这样强烈的感觉使得叙事主线稍微偏离一点主线,便意兴索然,索性掩卷而去。印象最深刻是看金庸的《天龙八部》,第一册木讷的段誉讲完,金庸开始讲述豪气干云的乔峰,我竟不看了,那些精彩的片段和章节不知是多少年后才重温的。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当经历的越多,挫折越甚,便越发能从不同的视角、迥异的立场审视事物,那种非左即右的思想大概是用了多少年才有所察觉,又过了不知多久才一点点地慢慢矫正。之后接触的创作者,兴许是从浦泽直树,或是从京极夏彦,我开始能欣赏不同视角、不同人物带出的精彩了。
《The Wire》便是一部从多视角描述美国城市、社会、体制的风情异域图。
它的主题表面是以美国的缉毒警察和毒贩的斗争为主,实则故事线的开展涉及美国的政治的低效与腐败、教育的无所作为和流于形式、工人阶级的衰败和挣扎、媒体现状的光明与堕落;名义上的主角Jimmy McNulty在第二季、第三季出场不多,在第四季中甚至没他什么事情,倒是很多开始时的配角,后面剧情颇多。也许应该这么说,在《The Wire》中,并没有什么主角、配角之分,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人生,每个人都是各自舞台上的主角。
整部剧集中,有两个人的精湛演技和气场是超越其他角色的,其中一个是
Omar Little:
Omar在片中是专门打劫毒贩的强盗,他身着风衣、手挟长管双筒猎枪、口里吹着童谣《The Farmer in the Dell》(山谷中的农夫)注一、漫步于街头打劫的模样桀骜不驯、特立独行、嚣张跋扈。他有原则,只打劫贩毒的毒贩,从不向平民出手;虽然浪迹在街头,但为替男朋友复仇,却能做警方的线人、证人注二;他在黑暗的小巷中与Brother Mouzone持枪对峙的场景令人难忘;他以一己之力接连刺杀boss的勇气和胆识让剧情有超出现实的戏剧性;Omar身上同时兼具着以血还血的戾性和置身事外的淡漠,他是现实的异类,江湖的传说。剧中最神来之笔的一场戏发生在某天早上他醒过来,由于左轮手枪太大碍事,他赤手空拳穿着睡袍去买他最喜欢的蜂蜜杏仁甜麦圈,一路上只闻毒贩们的大呼小喝“Omar comin”,回去的路上他在某处门阶上点烟,一袋毒品便从二楼窗户边从天而降。于是,他带着食物、香烟、和空手捡来的毒品回巢。注三
Omar的眼神中总是会泛出某种异样的神采,似乎与某种温驯的动物类似,有着温柔、悲悯的成色,在Bunk的劝说下,Omar一度心灰意冷,大干一票后离开他赖以生存的街角,但为了报仇还是回到了街角。最终生于街角,死于街角。
“You come at the King, you best not miss” (若要暗刺王,就不能失手。) ---------Omar
Omar,一个以抢劫毒贩为生的山谷农夫。
Bubbles:
Bubs是 剧中街头众人中唯一得到自我救赎的两人之一,他在第一季开头发誓要替受伤的同伙复仇时的凌乱发型、犀利眼神、低沉嗓音、强烈气场、稀疏的胡渣子让我触动不已。
在以毒品为中心的“食物链”中,Bubs是最低劣的一环----吸食毒品的瘾君子。他每天游走于街头,为了筹集毒资而奔波。以他的天资、品质,讨生活是绝对没问题的,他却被毒品深深地拉入地狱的漩涡中。每天都在炼狱中煎熬。他的性格中有好义的一面,由对待早期的伙伴Johnny注四可见一斑。在后来,由于他的疏忽,同伴Sherrod意外身亡,而Bubs也彻底崩坏,自杀未遂。
在经历漫长的自我救赎恢复期后,站在地狱与现实的交界,夕阳辉洒,暮影西斜,Bubs回首来路,狼籍且悲凉,一切的美好与苦难陡然袭来。这时分,心中又涌出再吸一次的念头,地狱的诱惑从未远去,伴君同行。Bubs摇摇头,缓缓徐行,夕阳在他背后拉出长长的倒影。这汉子,从地狱回来了。
心怀悲伤并不是可耻的事情,只要你还为其他向往留出空挡。 ------Bubs注五
Bubs是《The Wire》众生相中最生活、鲜明的角色之一,他的疼痛和欢喜,感同身受。
两个系统之外的角色却凸显出熠熠生光的神采。其余的诸人在系统内挣扎、游离、隐遁、承受。的确是如主创所说的,无论是警察团队、码头工人方、毒贩集团、媒体、政客,个人欲望和团体利益的冲突最后总是由个人来妥协和承担,无论你是毒贩还是警察高管,没有人能幸免,妄想超越体制,只会被它吞没。最后要么服从,要么离开。
孩子们
在第四季中主要探讨了美国城市的教育体制。在巴尔的摩的贫民聚集区,学校是孩子们的栖息地,是他们成为窃贼、强盗、妓女、吸毒者前的缓冲区。教育并没有起到塑造三观进而改变人生的效用,它教授空泛而无用的理论知识,应付自欺欺人的考试,到时间就把孩子们赶回街角。在学校中,孩子们对待社会、人生的观点并不是从学校、老师学到的,而是来源于街角的毒贩、黑帮的头目。学校犹如浩海中的孤岛,瞬息中就被无边的黑暗吞噬。一位大学的学者申请了一笔资金试图进行创新型的教育方式,由于政客的腐败致使资金短缺,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剧中主要讲述了四个孩子Michael、Randy、Dukie、Namond。Michael有运动天赋、Randy极具商业头脑、Dukie对电脑熟谙,Namond性格开朗活泼,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天赋能在未来的天空划出别样的彩虹,但是除了Namond被Howard Colvin警长收养外,其余诸人皆会生于街头,死于街头。街头就是他们的系统、命运。没有人能逃脱或者超越。
Michael会成为新一代的Omar;Randy在收容院中暴力倾向严重,新一代的黑帮分子;Dukie沉沦于毒品,新一代的瘾君子。命运的候车室,来来往往,熙熙攘攘,有人上车,有人下车,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图片
对了,补一句,Kenard这小矬子,继Avon和Marlo后新一代的Boss。
图片
这些小子的足迹,前人早已走过。在第一季中的平房街角注六,Avon的侄子D'Angelo曾教导Wallace和Bodie下国际象棋,比喻Avon是王,Stringer是后,藏毒点是车,士兵是卒,在游戏中士兵会被早早吃掉。果不其然,三个年轻人在剧中相继被杀。
图片
Wallace似是Namond原本的结局,黑暗、暴力的街头并非本性淳朴、善良天真的他能玩的转的,而他被自己的玩伴Bodie和Poot亲手杀害的场景,堪称剧中最残酷的人物结局之一。注七D'Angelo的命运则更加让人唏嘘不已。受Wallace横死的刺激,他本想供出组织,却被他的母亲阻止。在狱中,原本已准备和过去一刀两断,从头开始。结局还是逃不了被Stringer雇凶杀害。
Bodie:(图片)
Bodie是街角上的斗士,他和Wallace、D'Angelo、Namond不同,他天生就属于街头,忠于体制。每次想起他,总是想起他从牙缝中挤出一注口水的样子,极其的叛逆和凶恶。他在Avon集团衰落后迫于无奈转投心狠手辣、迅速崛起的Marlo。在第四季的结尾注八Bodie持枪面对伏击他的Marlo杀手群。寒风中,他在浓得化不开的黑暗里疾呼:“这是我的地盘,我哪儿也不去。我在这里,你们来吧。”他决绝的对劝他离开的Poot摇摇头,之后殒命于街头。
他的死亡犹如寂静水面下破裂的一个苍白的泡沫,并不会引起任何黑夜的波澜,但我刹那间对这个亲手枪杀自己兄弟的街头混混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悸动,每个坚持自己价值观并用生命为之捍卫的个体都值得尊重,就算你不认同他的行为。
再见,Bodie。并为你送上AK-47状的花圈。注九
在第四季中协助学者的Howard "Bunny" Colvin原是西区警长,在第三季中因为他的“哲学实验”而提早降级离职。
实验与政客
在第三季中,政客们为了利益、政绩向下面的部门施压以提高统计数据,西区警长Colvin临近退休,在压力迫使下,尝试了次有趣的“哲学实验”。他把辖区内所有的毒贩和瘾君子赶到提前设定好的无人区统一管理,在无人区中,吸毒和贩毒是被默许的,警察甚至维持无人区中的秩序,以保证贩毒交易的正常运行;而其他的街区由于街角的吸毒者、混混、贩毒的帮派都被清理出去,犯罪率立马大幅下降,社区治安也日益好转。这次实验中涉及到的问题是贩毒和吸毒被许可了,Colvin认为社会中的黑暗是无法避免的,他让这一小撮社会的废渣自甘堕落、任其自生自灭,而换取居住在社区的大部分人的利益。
可以为了大部分人的利益而牺牲小部分人吗?这是个哲学问题,如果可以,那就是英国哲学家边沁提出的功利主义注十;如果不可以,那是以德国哲学家康德代表的绝对主义注十一。系统是不会容许功利主义的,Colvin的下场和结局显而易见、不言自明,他做为个人的努力和挣扎是徒劳而无力的。可是社会的黑暗与污渍真的可以永远消失吗?或者视而不见?编导们把无人区命名为Hamsterdam注十二表达了他们的观点和主张。
Colvin身上兼顾着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神采,他有老派正统的原则和基于现实灵活应变的处事方式,他的折中妥协是出于对社区、对人的深爱,是了解底层疾苦、确实想改变现状的真正警察。在这次实验中、在他身上深刻的影响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Carver。
Herc和Carver是剧中的活宝组合,尤记得两人讨论可以随便上一个心仪的美女前提是先上一个男人的搞笑段子。Carver从开始的单纯到后来为了晋升急功近利,再到这次实验中刚开始的抵制,到逐渐了解Colvin的良苦用心,了解到责任与妥协、管理与团队而慢慢成长、逐渐成熟。
(三人的图片)
Jimmy曾和一个政客助理搞一夜情时曾想过与其相处,但因理念差异过大而放弃。他这样评价两人的关系;“自己犹如为了鸡鸡而喘气的机器,我是三个警区中最聪明的混蛋,在她眼中,就像在街边玩几角钱的赌博。”
在政客的眼中,一切的社会关系、社会资源、突发事件都只是其政治旅途上的垫脚石,前任市长在任时的冲突、问题,现任市长在任时依然存在,甚至更为加剧、恶化。问题可以掩盖、拖延,罪犯可以交易、妥协,政客们上位前是圣女,信誓旦旦为选民谋福利;在位时是婊子,只关心如何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州议员Clay是其中的翘楚。他长袖善舞,一面结交黑帮,收取从毒贩手中得来的政治献金;一面在政坛上左右逢源,风生水起。他在案发后还能巧妙地煽动民意成功脱身,尤记得他的那句shi~~~~~~~~~~~~~~~~t!!!传神极了。
猫和老鼠
Jimmy McNulty:(图片)
Jimmy爱搞事,五季中一大半的案子都是他挑起来的,在第五季中他为了办案的资金甚至越过界限和资深探员Lester对猝死的流浪汉身体添加谋杀的痕迹而虚拟出一个连环杀人狂,之后又绑架一个痴呆的流浪汉充当杀手,为了办案不留一点余地。他怎能为了工作而疯狂至此呢?他把所有的一切赌在办案上是为了什么呢?我的大脑中影像出Jimmy轻蔑的淡然一笑,倏地转身而去,不带一丝的留恋。
Jimmy有着轻度的自我毁灭倾向,在没案子的时间,他愤世骇俗、恣意酒色,他的生命在性爱的高潮和酒精的晕眩中肆意浪费,在寻常日子,他是一具为了胯下的鸡鸡而喘气的机器;他的生命只有在办案中、追查毒贩的时候才有实现自我的价值,他的聪明、他的才智在与黑暗的对峙中才是那么地有意义。
Jimmy的一次次搞事是对系统的倔强反抗,不计成本,不顾后果,纵然头破血流,千山万水,依旧痴心不改。最后一季的最后一集结尾,他回看巴尔的摩,在各种人物的闪回中,叛逆小子,隐退了。
谢谢Jimmy,带给了观众那么多的福利。(记得诱捕时他叫的那两个妞吗?
Stringer:(图片)
“那就来吧,混蛋。”Stringer轰然倒地,一代枭雄就此谢幕。所有的隐忍和睿智,所有的奋斗和挣扎,所有的青春和热血,尘归尘,土归土,在尘土飞扬中,他倒在了街头。
Stringer是要逆天的屌丝,他差一点就成功了,就差一点。
他死后,Jimmy去他临海景的住所,环境幽静,格调雅致,Jimmy随手从书架上捻出一本书,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他喃喃自语道:“我追查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Stringer从街头贩毒发迹,之后进修经济学课程,在生意的同时,贿赂政客,投资房地产,联盟黑帮,在他雄心勃勃的野心中,街头只是最初的原点,斑驳的垫脚石,千年的老二要飞天,街头的老大成了牵绊,凡阻碍的,摧毁它。
灿烂如火般的夜景阳台是两人的最后一次对话。注十三兄弟俩回溯了童年时的欢乐时光,却知时光已逝,一切的美好已颓然,过去回不去了。老大要继续着街头的喋血梦,老二要建筑他的金融帝国,最后一次的拥抱,最后一次的击拳,阴影的背后是老大试探的杀机和老二酝酿的计谋。兄弟情,转身成过往。(不能不让人泪流满面
(图片)
Marlo: (图片)
Marlo是街头上的嗜血野兽,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他的血液中流淌着丛林法则中事情做绝的因子,一点点的不妥,就用暴力解决;他也聪明阴险,设伏Omar,拉拢街头小孩人心,巧破Avon的美人计,反而将计就计,重创Avon。故事的最后,他在检方压力下,被迫金盆洗手,退出街头,在律师的建议下,他局促的参加了一次投资者的酒会后,之后,他回到街头,身着西装革履嚣张的挑衅小混混,并之后殴斗,打跑了混混后,他嗅着被枪划破的伤口,听着警笛的呜呜声,望着昏黄的街道上的枪与匕首,惬意的长吁了一口气,街头,才是他的丛林。
他的结局,显而易见。
人生如此的讽刺,想要逃离街头的Stringer逃离不了,能离开街头的Marlo却离开不了。
戏剧与现实
火线是部现实的电视剧,它没有话外音和回放,除了开头和结尾的配乐,其他的音源都是当时的背景音,没有过多的动作或激情,非常节制和简洁;节奏平缓,没有过多的跌宕,剧情在每一集末一般不留悬念,不去勾引观众的胃口。
但火线又却具有勾人心魄、摄人心魂的戏剧张力,它的开头总是由一个看似与后面不相关的内容切入,之后像小说的篇章一样,用一句人物的台词做为本集的条目。它的确和小说很像,慢慢展开剧情,酝酿冲突,待冲突到达一个爆发点后,迅疾的爆发,之后立刻转入下一篇章。譬如Stringer死时最后说了一句:“那就来吧,混蛋。” Omar和Brother Mouzone枪响,Stringer倒下,之后音乐响起,屏幕转黑,开始出职员表。那种观众积攒起来对人物的情感在迅速转化的剧情中显得突兀、苍白,反使人物形象如一颗苦橄榄般在内心渐渐回甘。
它在高潮时的克制、隐忍反而带来沁人脾脏、意境悠远的影响。
其次火线主创在打磨剧情的同时,也注重刻画人物内心,锻造台词,完美细节。譬如被称为最有名的罪案现场,Jimmy和叼着雪茄的Bunk在罪案现场勘探时没有多余的表情和话语,通篇只用了一个词F-U-C-K。在这大概三十多次的F-U-C-K中,观众跟着两位警探,逐渐了解案件的脉络。在普通、平常的现场,两人用一个突兀的词语达到了最大效果的戏剧效果,这样的例子例如活宝警探斗嘴、Ormar买早餐等在剧情中随处都是,举不胜举,就不赘述了。
最后火线整部剧情中塑造了无数的小人物,无论他是警探、毒贩、瘾君子、码头工人、新闻记者云云,在无数与系统的搏斗中,个人与系统的碰撞 如鸡蛋砸在墙上,渺小与崇高交相辉映,激昂悲壮。
结局
在火线第五季最后一集的回闪中,我们能清晰的了解到系统的巨大与个人的渺小,没有任何事情有所改观,两个突兀的异类离开了警队;Ormar is Ormar;政客依旧善舞如云,问题还是亘古的竖着,没有倒下的希望;在它截取的这段窃听风云中,我们感触着人物搏斗的悸动,聆听着血脉的跳动,如同黄粱一梦般在异国的青春般走过世事的虚幻和苍凉。
所谓经典,是指无论经过多少年,都会有人欣赏之倾倒之,而流行大概是指在一段短的时间内的大众流行性感冒似的病毒肆虐。《The Wire》从没获过艾美奖,真正伟大的东西很少能流行起来,若干年后,谁还会记得2012年的世界最流行的一支视频是《江南style》,中原最流行的一句短语是:元芳,你怎么看? 但是绝对会有人像我一样对《the wire》痴迷或者感动,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注一:Omar哼童谣的片段收录在其原声大碟《The Wire: And All the Pieces Matter》第十九首‘"Omar comin"’中,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搜索。
注二:Omar穿着运动衫、脖子上捆着领带上法庭作伪证的穿戴酷毙了。(第二季第六集)
注三:详见第四季第三集。
注四:Johnny在那场著名的由Colvin警长尝试的哲学实验中做了恶魔的祭品。
注五:Bubs这段袒露心迹的告白,详见第五季第九集。
注六:详见第一季第三集。
注七:详见第一季第十二集。
注八:详见第四季第十三集。
注九:D'Angelo葬礼上,Bodie曾为他送上AK-47形状的花圈。详见第二季第七集。
注十:功利主义:凡是能将效用最大化的事就是正确、公正的。
注十一:绝对主义:道德有其绝对的道德原则,有明确的职责,明确的权利,无论后果是怎样的。
注十二:意为巴尔的摩的阿姆斯特丹。
注十三:详见第三季第十一集。
PS: It's not TV, it's HBO. ------HBO
的确,这不是电视,这是HBO。向HBO致敬,它没有污蔑受众的智、情两商,它真挚、用心地去呈现它的作品。
向翻译这部不够热门、但绝对伟大的美剧的风软字幕组致敬。
链接:文中的图片和资料大概来自于以下这些地方,就不一一致谢了。
火线重案组百度贴吧
http://tieba.baidu.com/f/good?kw=%BB%F0%CF%DF%D6%D8%B0%B8%D7%E9&cid=0&tp=0&pn=0
火线中文维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cn/%E7%81%AB%E7%BA%BF_%28%E7%94%B5%E8%A7%86%E5%89%A7%29
the wire 中文站
http://blog.sina.com.cn/thewire
豆瓣The Wire小组
http://www.douban.com/group/thewire/
完整版 请看:
http://i.mtime.com/windgxh/blog/7499981/
今天再次展现了一下我无可救药的本性,明明星期天就要出的《The Wire》最后一集,但我今天就给看了。不夸张的说,《The Wire》绝对算得上是美国连续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我这一生看过的最佳的连续剧。
这部连续剧的设置十分与众不同,很难将其定义为某种类型。在第一季,故事的主角包括了警察、法官、律师等所谓的白道到吸毒者、毒品贩子、抢劫者等所谓的黑道,故事主要描绘Baltimore市警匪之间的斗志斗勇。从第二季开始,《The Wire》虽然还是围绕着贩毒等因素展开故事,但人物逐渐加入了码头搬运工、政客、学校学生和老师以及媒体报刊等社会的其他层面,完整的呈现了美国社会的各个体系的互动。《The Wire》描绘了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们,可以算是美国市中心贫民区(inner city)、甚至整个美国的浮世绘。
虽说有警匪因素,但这部连续剧和传统的类型片完全不同,是美国少见的角色类(character study)作品,而不是24小时一类的商业情节剧。连续剧中所有的角色都异常真实丰满。比如连续剧中最大的反角之一Stringer Bell是个心狠手辣的黑帮老大,但却梦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企业家;在他的床头摆放着Adam Smith的《富国论》。而连续剧人气最高的Omar Little则是一个抢劫犯;他非常讲道义,只抢毒品贩子,并施舍于周围的穷人;最绝的是,这个为人敬畏的江湖人物还是众人所不齿的同性恋。诸如此类的精彩设置比比皆是,粗粗一数大约有数十人之多,而每个人的情节又都可以独立成篇。作为连续剧第一季的主角,Jimmy McNulty在第二季和第四季甚至都没有出场的机会,而没有了他的故事依然十分精彩。
故事既由人物推动,那么其发展注定和一般连续剧不同。和商业片的直线因果(linear)叙事不同,《The Wire》的故事充满了随机性(randomness)和互动性(interaction)。剧情没有一点想当然,完全好像博弈论(game theory)一样,角色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比如好警察想抓贼、官员想升官等)并作出行动(action),而随之而来的是其他角色对其作出的反映(reaction)。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和现实生活十分贴近。事情的发展即在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得不叫人拍案叫绝。
但不论故事和角色如何发展,唯一不变的是连续剧的写实主义(realism)。《The Wire》的发展拿捏做作之处,亦没有因为主创对角色的同情或眷顾而使其命运有任何改变。和充斥了俗套(cliché)和定律的一般连续剧不同,观众很难根据观剧经验判断出故事或人物最后的结局。即使是主要角色,在《The Wire》也会随时有掉脑袋的可能。看《The Wire》唯一可以确定的只有两点:角色发展所透露出的悲凉的宿命感以及在看完连续剧后常见的终结感(closure)的缺失。在这方面,《The Wire》更像契诃夫的戏剧或德·西卡的电影,而不是传统好莱坞产品。
与之相符,《The Wire》在美学上选择了绝对的现实主义。这种现实主义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音乐方面,剧中没有一丝用于烘托气氛的配乐,所有的声音和音乐皆来自于剧情中(diegetic sound)。在语言方面,剧中的人们都使用了极其生活的语言,其中充斥了大量行话和术语。而即使是一般人很难听懂、甚至完全不知其意的黑话,《The Wire》也不会提供任何解释(不管是通过字幕还是通过其他人物的口中)。片中甚至有许多演员原来就是警察或黑帮,很多看似不可思议的情节(如Omar从六楼跳下逃走)其实都是真人真事。这一切努力使得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好像自己就处在Baltimore的街边。
但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The Wire》许多精彩之处显而易见经过了高度的艺术提炼,最明显的就要数各个粉丝如数家珍的经典台词。和一般大片不同,《The Wire》中仿佛每人都字字珠玑。即使Marlo Stanfield这样不喜言语的角色也有不少让人记忆深刻的片段。如一次Marlo的一个手下告诉Marlo自己被Omar抢劫,要求Marlo不要收取这段时期的费用,因为Omar是和911恐怖分子一样的不可抗力。Marlo即曰:“我非美国政府,Omar亦非恐怖分子,他不过是一个拿着猎枪的黑鬼”(I ain’t the US government, and Omar ain’t no terrorist; he’s just a nigger with a shotgun)。这些语言不仅精炼,而且充分体现了角色个性。连寡言如Marlo者都如此,像Proposition Joe等人的长篇大论自然更加精彩。《The Wire》的台词不但远胜于现在多数电影的水平,甚至和好莱坞老片中最经典的台词(如《日落大道》)也毫不逊色。
能够塑造如此之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和精彩剧情的最主要的原因是《The Wire》一流的制作团队,而其中功劳最大的又数这些出色的演员以及优秀的编剧团队。《The Wire》的演员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各个功力了得,其中多名演员已经通过此剧上位。目前最成功的恐怕要数饰演McNulty女友的Amy Ryan,这名百老汇资深演员去年刚刚应为影片《Gone Baby Gone》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提名。
但演员水平再高最后还需依附编剧提供发挥的空间,而《The Wire》的编剧只能说是很好很强大。连续剧的主创David Simon作为资深Baltimore太阳报的记者,对城市的各个方面都深有了解;是他为《The Wire》设立了一个大的方向。而连续剧的其他编剧亦大有来头,如Dennis Lehane就是著名的小说家,其最有名的作品就是被Clint Eastwood改变成电影并一举赢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神秘河》(Mystic River)。
如果仅仅因为制作精良,那么《The Wire》充其量不过是一部和《The Sopranos》相仿的爆米花大作。真正让《The Wire》鹤立鸡群的是其社会意义和社会责任感。《The Wire》对社会百态的描述并不居高临下。主创虽然有个人观点,但却没有任何希望说教的心态。与其相反,《The Wire》冷静生动的描述了社会各个层面,并通过对其他层面的描述增加了既有内容的深度。比如,《The Wire》最深刻的应该要数描述教育系统的第四季。通过四个孩子的境遇,《The Wire》展现了环境对儿童的主要性和决定性,并通过对孩子的描写为其他角色(这些孩子的经历即那些已经长大成人并成为警察、黑帮的角色的经历)提供了背景信息。虽然任何没有在美国成长的人对此剧的理解都可能非常有限(如黑人社区的败落等问题国际上知情的人数并不多,而且极具美国特色,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社会原因,在这里恕不多言),但其描述的其他诸多方面,如全球化对蓝领阶级的冲击、民主政治的黑暗面(如募集基金、交换利益等)、官僚和假大空政策的负面影响、教育硬性化分数化的不足以及媒体在网络时代的地位和变迁等问题却是一些大家都可以关注的问题。看《The Wire》,看到的是对社会现状的无奈和痛心疾首,以及对改革和变化的渴望和期待。可以说,作为社会的一员,察觉到《The Wire》中所描述的诸多尖锐问题并以此努力进步、推动改革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为故事的题材和艺术上的选择,《The Wire》的商业性和受欢迎度一直不高。很多观众是对此题材不感兴趣,但更多的则是怕面对连续剧所描写的残酷的社会现实。如此一部并不流行的连续剧能够坚持着许多年不可不说是一个奇迹。写一本卖不出去的现实主义小说的成本可能不高,但连续五年耗资数千万美金制作一部敢于说真话、不受欢迎的连续剧却不能不说十分难得。因此,除却社会必要的多元化、言论自由和思想性不说,也只有在美国这种商业体制下,才能有这类的连续剧产生。首先,连续剧制作和播出方HBO是高端收费频道,基本没有广告,因此不用像FOX等公共频道估计收视率。第二,美国多样的利润渠道保证了连续剧即使在收视率不佳的情况下也不至于血本无归。像《The Wire》一样的连续剧只要保证有忠实的观众,就算观众数目不多也可从纪念品、DVD等销售中获得一些利润。因为这些商业元素,这部戏的主创们才可以在没有获得主流观众的认同的情况下不妥协自己的创作初衷,并根据本意完成这部杰作。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一部在美国都不出名的连续剧自然也很少有人听说。加上其题材晦涩、翻译困难等原因,观者寥寥也就不足为奇了。但不论如何,如有机会观此剧者玩玩不能错过这个难得一见的连续剧。总而言之,有四类人不可不看《The Wire》:希望体验一流娱乐者不可不看《The Wire》;希望欣赏一流制作者不可不看《The Wire》;希望思考深刻命题者不可不看《The Wire》;希望了解美国社会者不可不看《The Wire》。
综上所述,将《The Wire》形容为现代美国的莎剧也并不过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能够观看此剧可以说是我的荣幸。今天看完此剧先说两句纪念一下,日后五季套装DVD出版时我一定吐血200美金以作收藏。
多角色多线索多元素多角度,角色主导线索,元素决定角度。被力捧的写实主义其实倒并不算我关注的重点,但问题在,正是这种剧组所坚持的写实主义,才完善了整体相对独特的推进,以及线索收束的不易预测。角色丰满角度详尽台词够味细节精良,HBO一贯的好制作。
名不虚传,补课值得。看这种阴暗的剧,除了深入揭批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同情理解功夫熊猫小碗熊,就是让人觉得周遭多大破事简直就跟儿童乐园一般。绝对正能量。
一部没有配乐、花哨剪辑、美女、胡乱粉饰人生的现实好剧,但暂时没看出来神。
看了这片儿我忽然听懂 JayZ 那首 99 problems 在唱什么了。
虽然有些慢热,还真是越看越好看~不同立场的人生各自的困境,life sucks,所有人都有残酷和柔软,都在岔路前选择向左还是向右,各种唏嘘感叹~看完好心塞,那谁中枪那集直接看哭~不过在黑暗中的星星虽微弱而无力,但唯独执着格外动人~完全理解true detective何以从此剧中寻找的灵感~
#有一种作品叫你知道它很优秀但你真的很难集中注意力观看 此剧编剧真的很认真 wow 2002 在iphone出现以前 在很多人用打字机6过电脑前~ 演技都不用说了 竟然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MICHAEL B JORDON!? 当时他才十五六岁啊啊啊~ 还有一些特别特别搞笑的moment 比如男主对上司说 我知道你有很多种机会搞死我 但你没有 你本可以把我从车库拽出来 直接在引擎盖上开搞 但你对我一直很温柔 上司淡淡一笑回答 是啊 我知道是你的第一次 我想让你的第一次变得special 哈哈哈哈哈爆笑!!!还有一个配角在电话里说 猜猜现在谁是老大 哼?!(说着把电话放到裆部)听到了吗 现在是我的丁丁在跟你说话!心酸一刻是线人对警察说 dont tell her(一个受过枪伤的和他接触过的警察)然后线人走远了就又复吸了TAT 剧里最后一句话是 its all in the game 这就是江湖
黑人英语听力大涨
角色比毒师,台词比律师,纪实比毒枭,潇洒比萤火虫,情怀比真探。至于故事,是文学是艺术,警匪红楼梦,巴尔的摩人间喜剧。约翰勒卡雷写资本论,钱德勒写金瓶梅,海明威写水浒传,卡夫卡写罪与罚。这东西怎么会没看过,"F*k me,you happy bitch?"。TOP ONE,神奇。
镜头用的蠢蠢的 不过真是一片风生水起鸡冻人心
好看好看,反腐打黑的社会写真拍出武侠小说的气息。没有一个人物脸谱化,个个活生生。
没有美女
“你他妈毒品都能算的清楚,教科书上的题目怎么就不会算呢?” “算错了,他们会搞死你。”
终于看完了THE WIRE全季。我一直以为史上最棒的美剧只有黑道家族,没有之一,看来我错了,真的很难取舍,何况还有去年开播的大西洋帝国。强烈推荐,喜欢越狱之类肥皂剧的朋友请止步。
It's all in the game, yo
对这片子已经无话可赞了,编剧制片是现世莎士比亚,作品是现代美国社会浮世绘。拿《the wire》和现在流行的美剧一比,立马觉得那些太小儿科了。搞不懂,为什么《纸牌屋》能活,《the wire》却那么小众,难道是因为太贴近真实?
其他电视剧请自行退散吧。
唯一肯定的是,把时间推后五十年,当人们已经忘记《迷失》,《24》,《越狱》等电视剧时,《线人》仍然会被反复地观赏播放,不只是在电影学院,还在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课堂上
理想本是轰轰烈烈,现实只能跌跌撞撞,想完成一次摧枯拉朽般的清洗,到头来不过是新的轮回:游戏永远存在,只是玩家更迭;真他妈黑。"-What the fuck did I do? -You happy now,bitch?"
一部优秀得让人瞠目结舌的美剧,对于其他的美剧来说相当的与众不同,不刺激,没有快节奏,也没有高概念,冷静、克制,缓缓地绘制出一副社会的浮世雕,观看的过程就像是在真实存在的地狱中漫步。
扛过前两集,你就能获得一张巴尔第摩西区的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