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无题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二二一(来自豆瓣) 来源://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8104079/不得不说它的的确确不能称之为一流的影片,它的匠气颇浓,有些台词不过是照本宣科,应当是套用了某些名句,后半段略有欠缺,前半段鬼片?喜剧?嗯哼?但是还算是不错吧,至少治疗与被治疗这个梗还没烂,的确也做了一些准备知识,看这个电影时突然想起杨绛先生对鬼神之说的论证,我曾不满于最后模棱两可的说法,因为我胆小啊,而现在却有了深一层的领悟,倒觉得那说法是对极的,鬼神的存在感强弱改变不过源自内心情感。所以他是有的也是没有的。
2 ) 真正意义上的国产悬疑片标杆从此诞生
4月23号,有幸抽中电影催眠大师的晚上在北京CBD万达店的首映场票,观影同时还有主创红毯和见面会,不得不说,有了贵人相助的我们太幸运。
晚上七点场,六点半左右到达大厅看了会主创红毯就进入影厅了,先是主创见面会,每个主创都对电影有自己的期望,并希望大家观影后如果觉得好的话就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其实我很少写所谓的“影评”,一是没太多时间,二是自己的文笔也不好,怕有丢人现眼的嫌疑。不过对于这样一部电影,我觉得还是有股力量让我尝试写一下个人感受的,算不上什么文艺高大上的影评,仅是作为普通观众表达下个人感受和看法而已。背景和闲话铺垫完毕,言归正传。
本片说是悬疑惊悚片,其实远远不够概括本片的性质,悬疑只是本片一个贯穿始终的基调和风格,其实里面依然充满着特别纯真和美好的情感,而且它面对的是人的心理,当一个人真正面对自己的内心之前,他真的无法估计出内心能产生多大的能量。
本片确实在悬疑上做足了功夫,逻辑缜密,故事前后的铺陈和发展都有条不紊,轻重缓急导演都拿捏得很到位,观众除了身临其境,更多的是心临其境,能够与主角们产生某种内在心灵的沟通,正是由于前面做足了铺垫,才有了后面的揭秘和起底的天翻地覆,令人惊讶不已、拍案叫绝、啧啧称奇,通俗的感觉就是,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真真有种看到开头,你以为猜到了结尾,但结尾远远不是你想象的那个结尾,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说,悬疑部分已经算是成功了。除此之外,更难能可贵的是,观影后仔细回想其逻辑的严密性,确实几无漏洞可寻,算是一部逻辑缜密的悬疑片。
除了悬疑成分外,里面的情感因素也非常动人,相信一些感性的观众会为主角间的情感而感动落泪。情感是人类最宝贵的东西,特别是面对已经失去的情感的时候,就更显弥足珍贵,人只有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注意自己的内心,一个人才会活得自在。从这角度来说,这部影片也是一部非常难得的关注心理的电影,所以才会有人将本片概括成心理悬疑类型影片,这一点不无道理。
除了故事本身以外,主演们让我们惊喜连连。两位主演徐峥、莫文蔚选的太好了,对手戏火花频频,细节拿捏得非常到位,把各自的人物性格诠释也淋漓尽致,给观众很强烈的代入感。徐峥一改往日喜剧面孔,演绎出了心理医生的那种心思缜密、理性自信的风格,一切尽在掌握的那种感觉很真实,很难让你感觉这曾经是创作出很多喜剧的喜剧大师,所以说,一个好演员或者实力演员的标准,就是不会局限于某个领域或某个类型,而是驾驭得了很多其他类型,也就是俗话说的演什么像什么,不得不说,老徐做到了,从无人区到摩登年代,再到现在的催眠大师,这些影片的成功足以说明,徐峥并不单纯的是喜剧演员,并不是只会演喜剧,他是会让自己做诸多尝试,钟情于不同类型片的导演和演员。泰囧的成功,并没有让他急于再复制出一部泰囧2,借着自己的东风,圈老百姓兜里的钱,而是在碰到好剧本、新类型片时,毫不犹豫地去大胆尝试的人,他自己也总强调,他主业还是一名演员,他其实更希望去演戏,当然是在有好剧本的条件下,如果实在没有好剧本,那只能自己去写去导了,这也就成了泰囧诞生的原因了。说得远了。再说说莫文蔚,说实话,还是非常佩服她的,作为歌手唱歌非常好,作为演员又敢于牺牲自己的形象尝试各类喜剧,但个人觉得这部片也有力地证明了她演这样类型的电影依然是绰绰有余,演技自然了得。尤其是影片中她美妙的歌声,给电影着实增色不少,为电影的情感释放创造出了一个比较好的出口,观众也会因情节发展配合着动听音乐而产生情感共鸣,也算是悬疑解秘酣畅淋漓过后的一种心境的平复。整部影片看下来的感受就是,前面部分的故事铺陈到后面部分的悬疑解密,就犹如夏日炎炎时突降倾盆大雨,酣畅淋漓;而悬疑解秘后的情感交代和演绎,更犹如雨过天晴后小桥流水的静谧与祥和,观众会因为这样的一种感受经历而久久难忘,这也正是我在第二天依然能够回忆起当时感受的原因,可能别人会觉得我夸大其词了,但这就是个人的感受,每个人的经历和情感都不同,喜好更不相同,所以观影感受也会千差万别,如果能产生这样的感受,那我想可以和陌生的你握个爪,如果没有这样的感受,甚至觉得我这就是在自说自话,纯属歪歪,那其实也无所谓,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权利。但不管怎样,我觉得这部影片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国产片,在国产烂片扎堆的时代,出现这样一部诚意良心之作,非常需要观众的支持,这也算是对我国电影市场的一种贡献,当制片商觉得只有好好做电影、好好讲故事才能赢得观众支持的时候,那我国的电影市场将会呈现出另一番天地,希望到那时大家都竞相比拼谁更有创意,谁更会讲故事,谁更会演戏,我想这对我们观众来说也是一个福音,不再因为看到烂电影而骂街和吐槽,不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额,又扯远了。
简单总结一下,本片不能做过多的剖析和解密,因为任何的点滴透露都会影响到本片在最后给观众带来的冲击感,只能用个人的一些观影感受来写,所以网上也会有很多人说,这部电影怎么写影评怎么剧透,任何剧透都会影响到影片本身的魅力,所以我也只能写到这里,更多的精彩,更多的震撼,只有进入电影院,才能体会的更加深切和真实吧。(四星半)
3 ) 听说原来还有一版的结局
今天听了《观影风向标》,里面一个主持人,应该是媒体人透漏,万达就是片方,以及陈正道导演其实是有另一个版本的,具体就是胡静和王耀庆也就是剧中徐铮和莫文蔚的男友女友,有奸情,然后被徐铮以及莫文蔚撞破,因为这两人是心理专家,于是这两人就设局害死了奸夫淫妇,但是徐铮因为心魔挣扎已经要崩溃,莫文蔚就将计就计听从吕中演的老师的安排,一个为了帮助徐铮解脱,另一个如果徐铮守不住秘密,就伺机灭口。但这个有点复杂,而且徐铮作为监制也和导演沟通,认为他还年轻,以后还有机会,如果这个梗放进去了,稍有不慎就是给自己挖坑。 但就现在这个版本来讲,已经不错了,对于一些对国产恐怖片已经失望多年的大陆观众来讲已经是惊喜了。
4 ) 从《催眠大师》看陈正道
陈正道,1981年3月3日,中国台湾导演、编剧、 制作人 、艺术指导。
2004年其电影短片作品《狂放》入围威尼斯影展国际影评人周竞赛单元与东京“亚洲之风”竞赛单元;2005年作品《宅变》与2006年作品《盛夏光年》均创票房佳绩;2008年只身到内地发展,先后接拍《幸福额度》、《101次求婚》、《催眠大师》、《重返20岁》等作品。并凭借《催眠大师》获得第15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提名。
看以上他的经历和作品,似乎这是个满身光环的青年导演,年少有为,80后,现在已经取得这么多成绩,导演之路应该是走得顺风顺水,属于天资聪颖的天才型人物。其实不然,陈正道一直是一个自学成才的草根派,初次执导时在片场连对焦都不知道是什么,被跟焦员戏称为“导演小朋友”,23岁拍摄首部作品即入围威尼斯与东京竞赛单元的《狂放》,在威尼斯展映场,电影放到一半时观众已走了一半,第二天场刊评价毫不客气的表示“为什么威尼斯要选这部片,它应该在这里止步的”。后来的真相是因为三大影展正在关注台湾电影,他又很年轻,作为代表才有了这次入围。受此激励,回台湾后他的事业有了短暂的小高潮,《宅变》《盛夏光年》均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被成功的喜悦冲昏头脑,他开始骄傲起来,拍片时谁也不理,谁的意见也听不进去,很牛逼,自诩天才,几乎得罪了台湾所有电影人,毁约,赔钱,再毁约,自己“作”死,最后到了甚至连他父亲都不愿和他说话的地步。
关键时刻,彭浩翔拉了他一把,带他走进“4+1”电影计划,网上短片过亿的点击率让他重新找到了做导演的“快感”。六年,他知道了珍惜,其后的《幸福额度》《101次求婚》让他成为“亿元俱乐部”的首位80后导演。这之后,他才开始拍摄他最喜爱的题材:悬疑惊悚。
《催眠大师》,豆瓣评分7.6分,好于同期悬疑片的76%,在国产悬疑片,这样的成绩足够傲视群雄。《催眠大师》的场景不多,主要集中在那间复古阴郁的心理诊疗室中。而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容纳了超过1000多个道具及细节的设计。电影中的催眠世界是用一砖一瓦的细节构建起来的,美术和道具上做得很细致。房子里的地板的纹路,墙上画的摆放,桌上的道具等细节去呼应电影中一层又一层的这个概念,像时钟不管拍不拍的入镜,那个时间都是完全对应的。
对于努力做的这一切,陈正道是这样解释的,“就是希望剧本没有硬伤,这是我第一部悬疑推理类型片,我自己的期许就这些了,接下来我会让观众看到我的原创性,我所掌握的大场面,《催眠大师》对我来讲最大的意义,就是做好这个类型的准备。”
凭借《幸福额度》、《101次求婚》、《催眠大师》重获成功的陈正道,骨子里有台湾人的文艺,在内地呆久之后又浸染了粗犷气息,对电影艺术与商业创意之间把握着平衡与自由。作为导演,他想做的是尝试更多,更好。2016年底的《记忆大师》,也许正是他梦想实现的更高山峰!
5 ) 我们终于可以聊聊国产惊悚片
在我的电影分类里,惊悚片和国产惊悚片绝对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后者骨骼惊奇自成一派。由于宇宙第一无敌的广电总局要求中国内地影片中不能出现鬼的元素,所以国内惊悚片到最后大都是一副坑爹的阴谋论嘴脸。虚张声势的音效,僵硬的呼喊,性感女主角若隐若现的裸露镜头,加上最后审判者与忏悔者并存的嘴脸,构成了国产惊悚片的全部特征。当然了,两者的刺激部位也完全不同,惊悚片让人胆寒,国产惊悚片令人反胃。
所以当我在看到《催眠大师》的时候并不对这部片子报什么期待,甚至在看到“零差评”的评价的时候,一度认为是浩大的水军刷分。事实证明,《催眠大师》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电影,至少在国内惊悚片领域,一扫之前烂片给观众留下的坏印象,可以说是国产惊悚片的新标杆了。
影片是一个不断解密的过程,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几层梦境的设置都有理有据,留下的线索之后全部都得到了解释,既没有挖坑也没有随意搪塞,这在国产惊悚片中已经属于大不易了。
片子的音效做的很用心,在影片一开头,恐怖的音效渲染的很到位,着实令人捏了一把汗。弹珠的声音尤其逼真,闭上眼睛都可以听出珠子的方位,滴答的滚动声和漆黑的夜色配合,加上乍现的人头,嘶……推荐有条件的话一定要去升级了杜比音效的影院观看。
徐峥和莫文蔚的表演基本属于爆棚发挥。大部分的场景都是在一个办公室之内完成,虽然有梦境辅佐,两个人在这样一个局促的空间里互相斗智依旧是非常考验功力的。虽然这个设置不能与《十二怒汉》相比,但一定值得给两位演员点赞!
很多人将《催眠大师》与《禁闭岛》和《盗梦》等影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他们自然不在一个量级上。虽然在情节上《催》与他们有不少的相似之处,但你如果经历了《孤岛惊魂》《荒村公寓》《不可靠岸》等片子的轰炸,相信你就会对《催眠大师》宽容很多了。可以说它开创了一个新的戴着镣铐跳舞的方式,没有审判与忏悔反而充满了温情与关怀。在这部影片之后,我们终于可以摆上桌面,来聊聊国产惊悚片了。
当然,在这一档期的压力下,《催眠大师》的票房或许不见得能有想象中的漂亮,但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在种子发芽的时候是不能多浇水的,哪怕这水是善意的甘霖。
6 ) 拥抱自己的潜意识好好哭一场
不知道为什么,看完这部电影特别想哭。
悲情的电影看过太多,悲剧的结尾见过太多,沉重的话题说过太多,压抑的剧情演过太多——但是这一切之后,都不曾有过想哭的念头;可是区区一部《催眠大师》竟好像真的把我催眠了。
是不是每个人心里都压着几件事或是几个人,而我们都在假装坚强。
是不是每个人都从没考虑过自己的潜意识,显意识笑着对自己说“我很好”、却忽略正悲伤的流着泪的潜意识。
回想起《禁闭岛》《盗梦空间》,莱昂纳多的眼神开始令我心碎,只是国外的电影拍得太过传神,剧情太过紧凑饱满、张弛有度,我们被深深的吸引,却没有深深的入戏;《催眠大师》是无法与上述两部电影相比肩的,中途我曾不止一次的为了躲避惊悚恐怖的氛围而出戏,最后的结局也好、台词也好,有的我也能提前猜到或说出来。但正是这些“闲置”出来的“空白”的时间和精力,才让我开始思考,思索着自己的潜意识、思索着心理学意识层面的问题,我不是专业的、做不到理性的分析,但每个人都可以去感性的认识它。换句话说,我开始入戏了,或者说,我开始入自己的戏了。
影片的最后,徐峥和莫文蔚两人并肩凭栏而望,徐峥说“没有人可以原谅我”,莫文蔚答道“是,没有人可以原谅你”,在那短暂而又漫长的沉默中,我已经说出了莫文蔚之后的那句台词——“除了你自己”。
很符合套路的一句话,甚至我已经对它有了预期,但是我却开始不能自已。
就像徐峥说的,“我不是不能被治疗,我只是不想被治疗”;太多太多的事情、太多太多的人,不是我们不能,只是我们不想;可是所谓的“不想”又暗含了多少令人心碎、无奈甚至绝望的“不能”?
是我们自己“不想”,所以我们才“不能”;我们就是希望自己“不能”,所以才“不想”。
我又想面对自己的潜意识,又害怕面对自己的潜意识;我仅仅想拥抱它,好好哭一场。
“我知道不是你不能,只是你不想。”
可是,执念是最不该拥有的东西——每个人都是被困住的灵魂,每个人心里都有座围城,每个人都有座心灵的地狱。
柯云路有本书叫《走出心灵的地狱》,他写的很科学、很理性、也很达观,看完让人心里舒畅、轻松;但是当我看完这部电影而再一次想起这本书时,心里满是苦涩。
“人就是在自己的情绪中,在自己任性的潜意识的支配下,扮演着各种各样滑稽可笑的角色”;“‘执着’乃是身心修炼中首先要破除的东西”。
就连这些话,也变得苦涩,而不再是开导。
我知道自己也是事有凑巧,偏偏在心情不佳的时候看了这部电影、又多想了很多,但是这又何妨?不如就看做是一种发泄,我深知写在这里是不会被人看见的,但是这又何妨?反而更好,写给自己看,“你是你。我是我。你是我。我是你。一个人的主体、客体可以变换。一个人可以从客观的角度看自己,像看另一个人一样。”
我的显意识审视着潜意识——很抱歉,忽略你太久了。
所以,所谓的“坚强”到底是一种真正的坚强,还是仅仅只是一种“病症”?我们很难去分别,但是我知道人是不可能一直坚强下去的,始终如一的坚强只会导致最后的崩溃、彻底的逃避;相反,偶一为之的软弱正是坚强力量的蓄势过程。关键的是,我们享受于、或者说沉溺于哪一种过程?沉溺于软弱,或者说潜意识里沉溺于软弱,我们就变得“不想”、“不能”;沉溺于坚强,或者说潜意识里克服了软弱,我们就克服了“不想”、“不能”。
写到这里,似乎离电影已经很遥远了;但是,我却觉得,这难道不是一部好电影吗?无关乎剧情,无关乎逻辑推理,无关乎主题,无关乎拍摄手法,无关乎是否足够经典、足够类型、足够概念或者足够意识,它带给我触动、产生共鸣,这就够了。
当年哼着罗志祥的那首《自我催眠》,还不太懂那首歌到底在唱些什么;而现在,仅仅那一句“我想要学会自我催眠”就已经让我黯然销魂、潸然泪下。
“没有人原谅你,除了你自己。”——拥抱自己的潜意识好好哭一场,明天之后,依旧是坚强的自己。
7 ) 从催眠专业的角度深度解读电影《催眠大师》
今天电影催眠大师上映了,凑了个热闹,第一时间看到这部电影的公映,以国产电影的水准,应该算得上一部‘好电影’了,悬疑+惊悚,不仔细推敲的话,应该是勉强达到了观众的期待值。同时,电影里运用了大量的催眠理论和催眠技术,并且做了艺术的夸张,相信一定让很多观众迷惑,怀疑,不解,让人感觉玄之又玄,虚之又虚。本文,笔者就根据所学的有限的催眠知识,免费给这部电影做一次答疑解惑,也尽自己的一份力解除电影对于催眠术的误导。解释过程尽量做到不剧透吧,免得被喷!
首先科普一下催眠的几个深度,最广泛接受的划分方法是将催眠程度分为六个等级:
第一级催眠深度:小肌群受到暗示被操控,如暗示被催眠对象眼皮睁不开或嘴唇张不开,被催眠者受到暗示无法睁开,被催眠者不感觉被催眠,觉得完全清醒,这阶段已经可以做到减肥、戒烟等心理治疗了。
第二级催眠深度:大的肌群受到暗示,如手臂无法抬起或无法落下。此时被催眠者更加放松,也更加专注与催眠师的指令。
第三级催眠深度:可以完全控制所有的肌肉系统,产生数字阻滞。如无法从椅子上站起来,无法走路,无法说出某个数字,但并不是忘了那个数字,临床催眠师的大部分工作,一般在这前三个等级之内。
第四级催眠深度:开始有失忆现象,被催眠者可以遗忘掉自己的名字,地址,某个数字,并可以产生痛觉阻断,可以做一些手术,拔牙、开刀等。
第五级催眠深度:开始产生梦游状态,产生正性幻觉,可以看到不存在的东西(是真的看到,而不是想象出来的)。
第六级催眠深度:更新的梦游状态,可以产生负性幻觉,看不见,听不见,确实存在的事物或声音,如暗示被催眠者看不见别人的身体,只能看到头部,那么他就只能看到一个的头。
在影片《催眠大师》中到底达到那个深度,也有人在争议,有人说三级,有人说四级;我认为,至少达到了第五级催眠深度,甚至是第六级,因为被催眠者已经完全不认识自己很熟悉的人(具体情节电影中会交待,此处不详细说的话要剧透),用自己的幻觉代替了现实,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想像的范畴了。但大多情节中出现的现象达到前三个等级就可以完成,如回忆起以前自己想不起来的事情,跟想象中的人进行对话交流(这在催眠治疗中十分常用,实质是跟自己的潜意识在交流)等,另外,演员在在催眠状态下的表现也符合催眠的状态,如,莫文蔚在催眠状态下产生的眼皮跳动,快速动眼活动,肢体放松,泪水增加,眼白部分变红等等,说明剧组确实注意到了催眠状态下的细节,大家在观看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
最意思是影片中使用的各种催眠技术,种类繁多,甚至可以作为了解催眠技术的一个入门教学了。
先说直接催眠法的技术,首先是眼睛凝视法,影片中使用的道具是怀表,用它的好处是让被催眠者不仅可以凝视重复的摆动,还可以听到单调重复的滴答声, 从而快速导入催眠。影片中的用的凝视法并不限于盯着看怀表,还包括催眠师的眼睛,烟头,笔尘(沈医生在试图催眠徐瑞宁时所用到的)等等,让观众感觉处处有催眠,防不胜防。
其次是联想法导入催眠的运用,通过让被催眠对象在头脑中产生想象的画面,进而引导他进入更深的催眠状态,这个想像的画面,既可以是对象凭空创造的一个形象或场景,也可以是过去记忆中的的一个场景,这种方法在影片中使用的次数也非常多,如果有兴趣,大家在观影过程中也可以注意一下。
再次是反复加深技术,这种技术的做法就是不断引发被催眠对象唤醒,再不断地导入催眠,从而让对象进入更深的催眠状态,影片中徐峥和莫文蔚不断的互相催眠,又不断的唤醒,再不断的进入催眠……实质上确实使用了这种反复加深技术,不知道是剧情的需要,还是编剧越催眠技术的特意安排。这也是我很喜欢用的一个技术,效果很好,在催眠中,把对象唤醒调整下身体的姿势,反馈一下感受,接着再导入催眠,可以避免被催眠对象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造成的肌肉疲劳。
然后再说一下间接催眠,这是影片中让观众感觉比较玄乎的地方,在影片中叫做清醒催眠,也有人叫做隐性催眠;就是让人在清醒状态下,通过交流谈话或者环境暗示,让对象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催眠状态。整个影片框架也是在这种理论的基础上搭建的,为了让观众了解这种催眠技术,影片还特意让主人公对这种理论做了一个讲解,给剧情的勾画做了一个铺垫。如,影片中多次用到了环境的暗示,通过水,声音、光线等,或某一个词语(如影片中用到的“船长”),让对象不知不觉中产生联想和回忆,从而再进一步导入催眠。
另外,影片中有这样的一个比较的高级催眠技术是:混乱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一些异乎寻常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让被催眠对象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造成信息过载,引发神经失衡,触发战斗或逃跑反应(Fight-or-flight response),绕过对象的意识评判区,从而导入催眠。仔细分析一下,影片中一直在使用这种技术,如,影片中心理咨询室故意布置得非常怪异,无形中给予被催眠对象一些混乱;催眠师故意把怀表掉在地上,也是一种混乱;来访者任小妍怪异的心理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混乱,突然去拨弄钟表指针,突然把水泼出来等都是一种混乱技术的应用,以及从其他咨询师传来的大量信息,也加强了这种混乱,所以,对象没有理由不进入催眠状态了。
当然,能把这种隐性催眠技术运用的如此娴熟,绝非等闲之辈所能及,我想,即使催眠大师艾瑞克森还在世的话,也未必能做到。
现在问题来了,现实中,到底有没有可能做到影片中那样的催眠?我的答案是,有可能。但前期必须做大量的铺垫工作,我不可能在一次咨询过程中做到这样的效果。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另外一种心理技术技术,这就是“心锚”的建立。所谓“心锚”,就是人的内心某一心理状态或行与另外某一动作或表情之间的锚定,它的基础是条件反射。比如开车时看到红灯就不自觉的踩刹车,这就是一种“心锚”。影片中,被催眠对象,一看到有节律的“一,二,三”运动形式就会被催眠,如听到数数123,看烟头有节律的3次一熄一灭,三次晃动水杯,拨动三下钟表针等都能迅速地导入催眠状态,要实现这种简单的瞬间催眠,一般就需要“心锚”的建立,而建立这样的“心锚” 一般还得在催眠状态下,所以这样的“心锚”又称为“催眠后暗示”。
看完影片后,观众还可能有一个担忧,担心自己会不会像影片中那样,某一天被不知不觉的被催眠、被控制,从而说出自己不愿说出的事情,作出自己不愿做的事。其实,大可不必担心,首先,能做到这样快速隐性催眠的催眠师少之又少,凤毛麟角,即使有,也早忙着去某个商业机构都赚大钱去了,恐怕也没有时间闲的蛋疼催眠你玩吧;其次,人在催眠状态下,潜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是非常强的,一旦有人要求你做违背个人意愿的事情,很快就能从催眠状态下次苏醒过来。
调查显示,很多普通大众对催眠有很深的误解,认为催眠可以控制人或者让人失去意识进入昏睡状态。因为催眠术早期多用于巫术和宗教等,让它蒙上了一层迷信和神秘的色彩,影片的播出,也可能让许多人加深了这种误解,所以普及和了解一下催眠知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实,任何一种催眠状态在平常生活中都出现过,如在睡觉即将清醒或快睡着的时候,突然身体无法动弹,出现‘鬼压床’的现象,就是一种催眠状态;人在某个极度的悲伤或恐惧情绪状态下,眼前突然浮现某个人,就是一种正性幻觉;又如某小美女穿着超短裙去玩,回到家发现青一块,紫一块,什么时候碰的都不知道,这就是一种催眠麻醉状态;有时候时候拿着钥匙找钥匙,拿着电话找手机,或某个东西明明就在桌子上就是找不到,看不见,这就是催眠状态下的一种负性幻觉;所以说催眠一点儿也不神奇。
最后再回答一个问题,催眠术可不可能被用于犯罪?答案是可能的!任何一种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历史上也确实出现过催眠犯罪的案例,如着名的“海德堡事件”,所以不要轻易找不熟悉的催眠师进行催眠,进行催眠之前最好对催眠师进行一个调查了解,既有利于对催眠师产生信任更好地进入催眠状态,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被催眠了,不知不觉中时间都这么晚了,哈哈哈!有些东西可能说的还不是太清楚,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下面留言,也可以加我QQ:315678525。(吕艳朋,2014年4月29日,于济南宝华苑。)
故事本身的支离破碎完全无法被结局的突然反转所掩盖。炫技和抖聪明的直观感受太强烈。主要演员的表演从头到尾都很表浅,吕中作为配角倒是最自然最好的。
片头不错,欧美悬疑看多结局相当不难猜。片子更大的意义在于可能算是打开了一个国产类型片的大门。导演80后,加油。三星半。
徐峥说了这么一句台词:你知道什么叫蒙太奇么?我不禁放浪地笑了出来,然后发现电影院周围人全无笑点……然后就在想,该被治疗的难道是我……本片遵循了内地恐怖惊悚片三大原则:1、当然没有鬼啦 2、当然是神经病啦 3、当然是很怕观众和总急没看懂。鉴于东拼西抄的对象还算对路,鼓励下
《催眠大师》并不催眠,题材新颖,开篇抓人,叙事结构有盗梦的影子,剧情多次翻转出乎意料,加上保险的治愈系基调和优秀的演员,好久没看过这么好看的华语商业片了!徐峥永远不会让人失望,80后导演陈正道值得关注,支持国产电影,五星推荐!
完全可以再做一翻儿,甚至两翻儿。催眠大师是谁?当然应该是徐峥,如果情人和朋友是他蓄意谋杀呢,他是在借这次催眠斗法,打消所有人对他的怀疑,然而尘埃落定之后,莫文蔚识破了他。。。我猜主创们考虑过这个方案,但也许因为审查,因为价值观的衡量取舍,最终,大家选择了温暖结局。
看完简介第一反应是异度空间徐铮的故事弱了点,太普通了
结构缜密,想到Stay+Inception。医患关系和道具的意象化耐人寻味,鬼故事和心理分析相互解构,催眠意识和梦的嵌套故布疑阵,用来素描心理轮廓。对看惯该题材的观众来说其实并不复杂,但在国内的确是个巨大突破。导演向观众催眠前在细节上也做了番心理暗示,稍不留神就错过了,结尾能稍作减法会更好。
完全超出预期的精彩,编、导、演、摄及后期制作都极为用心,特别是前半部分,近乎好莱坞水准。当然也有不足之处,背景设定过于单薄,翻转有点手忙脚乱、不够简洁有力,结尾略显拖沓缺少余味。但作为一部制作用心精良的国产悬疑惊悚片,还是要给个大大的赞。要知,很多国产惊悚片最后都给拍成了搞笑片
制作水准精良,14年国片可一看。推荐有条件的影迷去杜比全景声影院观看。这是首部采用Dolby Atmos混音的内地悬疑片。基本上是两人室内戏,除了声音技术的突破,美术和道具也花费心思,冷色调和漩涡形陈设,有几分精致感。剧作完成度极高,仿西片有效。现实部与催眠部,交叉进行,节奏有序。
国产心理惊悚片制作精细化程度最高的一部,视听俱佳,解谜复盘段落尤赞。全程靠徐峥莫文蔚的猫鼠对峙支撑,节奏略拖略单调。全片无坏人,最后应该至少再加一翻,这样在格局上才能满足观众的阴谋论需求,但也属国产同类影片上乘之作了。
以为是烧脑巨片,结果看了三四十分钟就基本猜出结局了!然后剩下的60分钟,就在夸自己真聪明中度过,导演,演员,灯光没什么大问题,特效也还过得去,编剧大问题,群众想要烧脑神片,想要智商捉急,想要被蹂躏的感觉没体现!现在变成半个鬼片,还是国内鬼片加上小学生推理,还不是柯南推理级别的!
“我那些苦练清醒催眠的同学,如今都在广告圈......”
1.就结局而言或许并没有太大的惊喜,但是就类型片而言,对于中国国产片已经算是一个惊喜,3星半;2.不要低估对手的能力,也不要高估自己的实力,有时候往往在自己最自信的地方跌入陷阱;3.每个人都说过谎言,而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有都有自己想要隐瞒的事情,你敢说你没有吗?那是自欺欺人。
如果第二幕的对抗阶段在莫文蔚的角色反转之后再增加一个冲突序列,把最后的解密时间去掉,这个片子会更上一层楼。虽然心理惊悚片的创意、桥段、表现方式和视觉效果都不够新鲜,但它的套路和感觉都是对的,结构缜密,逻辑清晰,而且故事、伏笔、道具和美术在细节上都有精致的设计感。★★★
果然在悬疑的同时还带些一惊一乍的惊悚。如果看过一些靠反转剧情推进故事的片子,这样的电影并不太新鲜,或者说很容易猜到情节走向。不过创作者确实用心在讲整个故事,影片大体也没太多漏洞,讲得基本很顺。密闭空间,两名主要角色,身份转换,很熟悉吧。只可惜最后的解释太多了。
国产电影拍到这个水平非常难得,导演很用心,故事讲得好,剪辑流畅。不管是哪个职业,每个人都有不愿提及的一件事,正视这件事,不要用谎言掩盖事实。接受真相,就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有时候聪明的谎言,比真相更可信”,悬疑剧情像是2014年的《全民目击》,但又示弱很多,很多反转都能提前猜透,新鲜感打折。只是能如此流畅清晰前后合理的讲一个关于失去和惭愧的故事,在国产电影已属不易。“亲人分两种,一种是天生的,一种是后天通过努力付出得到的,我想成为你的亲人”
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
厉害了我的莫文蔚。好电影值得点赞。
剪辑流畅,镜头到位,配乐也不错,看的出来是“真有诚意的片子”,故事没什么那好说的,第六感的带入,盗梦空间的设定,以及内地审核制度下“我绝不相信这世界上有鬼”的毫不意外的结局。 当下的内地电影,好片是交给姜文、贾樟柯这类人的,之外的只看是否有诚意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