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来啊互相伤害啊
其实是一个“来啊互相伤害啊”的故事。
原著比电影要更进一层,女儿觉得“母亲和富婆互相依恋”,不存在的。老太太到死都是个女王,遗嘱和“女人不狠活不下去”的建议只是偶发温情;母亲几乎天天盼着老太太赶紧死(就像我以前天天盼着老板暴毙一样);女儿心理阴影选择性遗忘的表现就是我死以后哪管洪水滔天,觉得这个世界有问题但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性教育啊,同志们,性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于是对一切主动靠过来的关心表示抗拒,却模模糊糊总是记得父亲的那么一丁丁点高光时刻……
原著里富婆一直碎碎念着自己的儿女,导致多萝西在得知遗嘱内容后惊呼不可能她的钱是留给她孩子们的,那个场面简直高潮。这也是互相伤害的另一个结果,这个故事里人人(除了那个人渣爹)都在想办法了解爱,表达爱,然而粗砺的生活就是不肯让这爱开花结果,盐碱地里长不出玫瑰。
斯蒂芬金的很多故事表面上是恐怖,内核里还是在讲如何去爱的,这大概也算是另一个角度的细思恐极。
这个译名我很喜欢,即使最后以热泪去化解坚冰,那曾经的伤痕也是永远不可能消弭的。当然,按照老金的善良,也可以说是虽然伤痕永远都不会消弭,但热泪总是能将血污与疼痛冲刷干净~
2 ) 可悲的母亲的一生,可怜的女儿的童年
影片内容和它的名字一样,令人伤感。。。
其实,国外的月亮不一定圆,并不是所有外国家庭都像主流宣传的那么和谐、欢乐、温馨,令人向往,国外也有坏爸爸坏妈妈,不负责任的甚至禽兽的亲生父亲,伤害自己的孩子,有争吵、有暴力、有辱骂,生活在无尽的折磨里,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的母亲,放任了自己老公跌进枯井而死,母亲靠着给别人当老妈子赚着辛苦钱,供给女儿。
最后官司赢了,母亲得到了巨额遗产,却开心不起来,此时她已经两鬓苍白,女儿也离开她去远方生活和工作。
影片中母亲回忆自己一生,那双苍老粗糙的手格外刺眼。
是一部残酷的现实电影。
3 ) 女人不坏,日子难捱
相较别的改编作品,这部改编自史蒂芬·金的《热泪伤痕》显得低调许多。凯西·贝茨曾在同样改编自金家二少爷的《危情十日》 中扮演了一个变态的疯狂粉丝「安妮」。而此次,她则扮演一个刚毅的毒舌母亲桃乐丝(Dolores Claiborne)。
电影自一个缅因州的一个小岛上的孤独房屋开始,一名老妇人薇拉从楼梯上摔下。桃乐丝在慌乱中奔跑到厨房寻找凶器,当她将大理石擀面杖高举过头顶时,送报员走进来阻止了她的行为。他摸着楼梯上老妇人的颈动脉,宣布桃乐丝杀害了薇拉。颤抖着的桃乐丝松开了手,擀面杖就这样顺着地板一直滚。3分半的时间,凶杀案就立刻铺排开来。因为慌乱而造成厨房一片狼藉,炉子上鸣笛的开水壶被直接打翻在地上,用力过猛将整个抽屉的刀具洒落一地……此刻的观众心里想的就是: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杀人?
顺着擀面杖,紧接着场地到达纽约。一个报社的记者莎琳娜(由詹妮弗·杰森·李扮演)在与主编聊着她想要去做的新的采访——她与主编亲密关系,以及她的性格呈现开来。一封传真扰乱了她的生活。影片开始时的凶杀案件的传真递过来,「真的不是你妈妈干的吗?」写在一张纸上。
两场戏,干净利落地将电影的事件、人物与地点清楚地交代。那么人物关系呢,是如何呈现的呢?当莎琳娜到达缅因州的警察局去带母亲回家时。透过与老警官约翰·麦基的交谈,得知了麦基在莎琳娜13、14岁时见过,负责她父亲死亡的案子。此后麦基特意提起的「日蚀」在此埋下伏笔。接下来的母女相见,巧妙的设计一下子就将母女关系娓娓道来。当莎琳娜被引领着去带走母亲桃乐丝时,后者以为是警方安排的律师——看来她们已经很多年没有见面,才会导致桃乐丝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没有认出来。当被告知对面的姑娘是自己的女儿,桃乐丝情绪有些复杂,话都有些说不明白。两名警官将母女二人送出警局,年轻的警官叮嘱着莎琳娜需要看护母亲至少4天。孩子们与街坊与对桃乐丝态度,可以看出街坊邻居都已经将她定罪,但她却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不肯请律师、毒舌般地与警官对话。接下来母女两在车里的对话,桃乐丝将自己对待别人像泼妇一般的态度给了一个看似具有哲理的说辞:「有时候女人不坏就活不下去」。这句台词此后出现过两次,一次出自影片一开始时摔死的老妇人薇拉,一次是莎琳娜。如上所述,编剧的故事编得巧妙,悬疑感觉十足。同时,剧本台词功力强大,使人在观看的过程中会有一种「爽」感。这不仅来自于桃乐丝的「理不糙的糙话」,也来自于她与女儿之间巧妙的对话。比如桃乐丝问莎琳娜:「你租的车是按天租的还是按周租的?」莎琳娜回答:「你是要问我要待多久吧?」又比如,刚进屋子,莎琳娜拿起电话,电话没有反应。她失望地说:「电话不管用。」桃乐丝说:「已经坏了三年了。」(莎琳娜已经三年没有打电话回家了。)
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与同情,是这部作品的观点。很多年前,桃乐丝一家三口住在一起。看起来幸福美满的一家人,桃乐丝却被酗酒的丈夫家暴,在反抗之后,丈夫倒是不敢对她动粗,但却从他们的共同账户上偷走了所有的钱。桃乐丝不得不在一个苛刻的富婆家当佣人,拿很低的薪酬——她只是想存下一笔钱留给女儿。而此时她察觉叛逆期女儿的异常,她在日蚀日之前愤而出走,在追逐女儿的过程中,无意发现家门前的小土丘处有一口被杂草覆盖的枯井。女儿的饰品让桃乐丝更加担忧:女儿可能被丈夫猥亵。薇拉知道她的担忧后,日蚀日提前放她回家与丈夫赏日蚀。他的丈夫在那天掉下枯井。
之后,女儿莎琳娜拿到奖学金,考上大学,离开小岛,再也没有回来。直到影片的一开始。这位说话极其毒舌、有着极大嫌疑杀害自己丈夫的桃乐丝,却也是一个活泼开朗、热爱生活的女人,喜欢与丈夫打趣,也在被丈夫家暴后体现出来坚韧;爱女儿,要保护女儿,想要带着她逃离,多年后再次重逢看到女儿包里的药罐,悲伤、愧疚、担忧顷刻间布满她的眼眶;她对薇拉怨言满满,但却二十几年不离不弃,照顾陪伴,这些无不使这个角色立体丰富,具有生命的弹性。薇拉在桃乐丝的嘴里就是一个毒妇,一个尖酸刻薄的婊子,一个喜欢「虐待」人小气且有洁癖的富婆。她很富有,但似乎并不快乐,丈夫每年与她很少碰面。丈夫去世之后,她却更加容光泛发,在这个小岛上定居。桃乐丝一直照顾着她,两人一处就是22年。直到电影最开始薇拉死去。这位「婊子」虽然有着不近人情的洁癖与苛刻,面对被丈夫偷了钱的桃乐丝,她给与同情的安慰,在日蚀时给她放假,在她去世八年前就已经订立遗嘱将所有的财产留给桃乐丝,而桃乐丝对此并不知情。
而桃乐丝的女儿莎琳娜忘记了许多过往,对于母亲是不是杀害父亲的凶手,她是有着疑虑的。甚至她是认为母亲就是凶手。而在母亲的新案件里,她一点一点地接近真相,在离开的渡轮上回忆起被她封锁起来的不悦记忆。她折返岛屿,与母亲和解,也与自己和解。这是贯穿故事的核心:和解。这种情形下的和解,是编剧给与女性最大的支持与同情。
这部电影中很巧妙的一个做法是,导演将「过往」以色调的变换与「此刻」不经意间悄悄地揉开。第一次是当母女俩驱车回到老屋时,桃乐丝看着远处一片小土坡,回忆里的声音与场景依次铺开来。「此刻」的生活的色调一片冷蓝,而「过去」则明亮温暖。此后在桃乐丝与莎琳娜的交流过程中,我们顺着桃乐丝的思绪一次又一次地回到过去,看着当时发生的一切。看到她在昔日是如何为自己争取,为女儿打算。
不仅是时空的转换,颜色发生了变化。导演对颜色的运用也是颇费心思。大面积红色的运用,不仅增加了悬疑感,血色的气氛迎面扑来,同时还制造了一种恐惧,挥之不去的恐惧。
很多人可能没读过他的书,但却为他的电影痴迷过,其中最著名的是《肖申克的救赎》、《闪灵》、《危情十日》、《魔女嘉莉》(校园恐怖片鼻祖)、《苍穹之下》(电视剧)、《迷雾》(电视剧,不是韩国那个)、《小丑回魂》等。 斯蒂芬·金的每一部小说几乎都曾搬上过银幕。据说,论原著被改编为影视剧的比率,斯蒂芬·金可以排第二,第一则是莎士比亚。以写恐怖小说著称的斯蒂芬·金,这部作品在我看来是最温情的一部。焦点聚集于女性,是我推荐的最大缘由。
完。
文丨 岳漟 图丨影片截图
本文原载于「添糖电影院」(微信号:BrilliantFilms)公众号,热切地欢迎关注。
4 ) 最柔软的蛤蜊,往往需要最坚硬的外壳来防卫 --《热泪伤痕/惊鸟》
片名:《Dolores Claiborne》(《热泪伤痕/惊鸟》)年代:1995年 国家:美国 导演:Taylor Hackford(泰勒•海克福德)主演: Kathy Bates( 凯茜•贝茨);Jennifer Jason Leigh(珍妮佛•杰森•李);Judy Parfitt (朱迪•帕瑞福特);Christopher Plummer(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送信的邮差推开的房门,正好看见保姆Dolores Claiborne手持棍子,准备砸向她护理多年近几年已瘫痪在床,而此刻却躺在楼梯上奄奄一息的老寡妇Vera Donovan,毫无疑问Dolores成了谋杀Vera的犯罪嫌疑人。Dolores受雇于Vera超过40年,多年来却一直饱受主人严苛的挑剔和责骂,Dolores多次在私下愤言要杀掉变态的Vera。面对警长的询问,Dolores否认杀害主人,对其他言论并不做辩解,相反还用“我就是想杀她”这样的语言不断激怒警长,至于聘请律师可以帮自己摆脱可能陷入的困境,她是想都没想。
Vera是个有钱的女人,在小岛上有一栋大别墅,之前Vera有一半的时光在小岛上,其丈夫偶尔过来陪伴,后来丈夫去世后,Vera就定居小岛。Vera有着一个有钱女人的趾高气扬和颐气指使,对于手下的女佣有着异于常人的严厉要求,很难有人能在她手下长时间干活。而Dolores虽常有怨言,却在咒骂中陪伴Vera 40余年。Vera对人对事都表现其最泼辣的一面,按照Vera的说法:有时候,当泼妇是女人活下去的唯一办法。
在这个小岛上,警长有着卓越的办案成绩,他一生中破案86次,85次成功结案,一次没有成功,那就是Dolores的丈夫意外死亡的案子。警长一直怀疑Dolores杀害自己的丈夫,却因为缺乏证据,未能将Dolores捉拿归案,这件事像是警长心上的一根针,常常隐隐作痛。这一次Dolores涉嫌杀害自己的主人,警长铆足了劲。有了人证,有了证人证言,杀人动机显而易见是Dolores对Vera刻薄的仇恨。警长还很自信的一点就是Vera留下遗嘱,把100多万的遗产留给Dolores,而Dolores在知晓这件事后,迫不及待想解决掉她的主人。虽然缺乏直接的杀人证据,但是警长却胸有成竹,警长在退休之前,不想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留下遗憾,而这个遗憾恰好是同一个人造成的。二十年Dolores丈夫的死亡和现在Vera的死亡,对于警长来说,都是Dolores的谋杀。
Dolores的女儿Selena St. George很早就逃离家乡,远在纽约当记者,15年未曾与母亲谋面的她,此刻收到传真,获知母亲杀人。与母亲再度的聚首,对于Selena来说没有任何喜悦可言,她一直怀疑母亲杀害父亲,而这件事让她至今不能原谅母亲。
小岛不大,一生没有离开海岛的Dolores,一方面饱受杀害自己丈夫流言的困扰,一方面却遭受自己主人严厉的责骂。Dolores像是一个坚硬的石头,那些在她墙上画杀人犯图案的,半夜扔石头砸向她的,或者骂她是杀人犯,她无一不是破口大骂,怒怼回去;对于她陪伴多年的主人,她的评价这是一个尖酸刻薄的婊子。
Dolores跟女儿的相处是共同对过往时光的探寻,Selena以为自己不能原谅的是母亲可能杀害父亲,其实是自己不敢面对那一段不堪回首的阴暗时光。父母关系的不睦,父亲常常对母亲施与暴力,以为是自己依靠的父亲却背母亲对自己猥亵,面对母亲的质问,只有逃离和不敢面对。回忆只能选择性遗忘和埋葬,记忆中所有不幸的根源都是与母亲造成的,而父亲的死亡,毁掉自己奔向幸福的可能,这归咎于母亲。
现在这段往事渐渐被挖掘,Dolores设计害死丈夫,不是不能忍受这样的婚姻和暴力,是因为这个禽兽的丈夫,已经把魔掌伸向自己唯一依靠和希望的女儿。Dolores向自己的主人Vera哭诉自己辛苦攒下的3000美元没丈夫偷偷从银行取走,而这个钱是她发现丈夫已经对女儿有不轨行为,准备带着女儿逃离的丈夫魔掌依靠。这个外面强硬的女人Vera此刻却眼含泪水果断而狠毒地说:意外是怨妇的良友,一个丈夫可能死于从情妇处归来的路上,死于一场意外的车祸。Vera的故事而给了Dolores最后反击的勇气,在Dolores的安排下,丈夫死于一场意外。
父亲这个恶魔的身影在Selena心中被唤醒,她明白了母亲Dolores的选择,对于母亲当年杀死父亲的心结,Selena终于释怀,母亲所表现的强悍,不过是在艰难的生存状态下的苟活。
而对于Dolores主人Vera的死,不过是其瘫痪后,她再也不能衣着光鲜亮丽,像女皇般高高在上。相对于身体的残疾带来的苦痛,精神上的失落更令她承受不了,她厌恶这样的苟活,没有一丝尊严。
影片中三个外表强悍的女人,都只是有着一副凶悍的外表,却藏着一颗卑微的心。高高在上的Vera一直承受不忠丈夫的欺骗,不论自己如何装扮自己,换来不过是丈夫的漠视和背叛。自己在女佣面前的盛气凌人,不过是为了低到尘埃也不能求得的爱情,自己想要得到的尊严。于是有了自己丈夫一场意外的车祸,获得了丈夫留下的遗产和自己的尊严。Dolores下嫁自己的丈夫,却未能享受感情的甜蜜和温情,自己如何挣扎为了维系家庭,换来的不过是丈夫的嘲弄和毒打,自己的委曲求全更是换来丈夫把魔掌伸向自己的女儿。她绝地反击,利用发现的防空洞制造丈夫死亡的意外。Selena以为远离母亲就有了快乐的人生,殊不知工作的压力,感情的背叛,过去的往事,都像是压在心头的巨石,只能依靠药物和烟酒让自己有着喘息的机会。这三个女人外在的咄咄逼人,不过为了自我的防卫,也不过是脆弱的自己背负的一张硬壳,让自己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有一个安全的所在。
Vera一边表现出对于Dolores的趾高气扬,一边却悄悄把巨额的财产留给了她;Dolores一边诅骂Vera,一边却是无微不至的照顾,不离不弃。Selena痛恨母亲的不可理喻,却在最后牵着母亲Dolores的手说“以后我不会再让任何人伤害你”。这三个女人对于爱恨有自己的诠释和理解,最后都在女人的身上寻找依附。Vera和Dolores有罪吗?当然有罪,我们要审判她们吗?这需要一个肯定的答案吗?
欢迎关注法律电影公众号“大抵浮生如梦”
5 ) 反抗
Sometimes being a bitch is all a woman has to hold onto
为什么不得不做一个“婊子”?为什么不得不?只是因为生为女人,在这个男权的社会中不得不如此”苟延残喘“。
为什么一定要杀了丈夫,因为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逼着女儿努力的学习为的就是不要像自己一样在这个小岛上被丈夫鄙视、嘲笑、非打即骂。开始确实想要逃出去,可是逃到哪里?怎么养活女儿?被发现了怎么办?而且外面就能过的很好么?在银行不也是仅仅是身为女人而被瞧不起。
长大了的女儿选择性的遗忘了儿时的惨痛经历却还是要用药物来抵抗痛苦,拼了命的寻找值得报道的新闻去证明自己,对编辑自己只有用身体去交换,不得不做一个婊子来让自己能够好好的生活,却依旧不尽如人意。
女人不是应该被当作公主一样对待么?因为她们本来就是。可是你看看男人们都把她们当成了什么?猎物、仆人、工具。仅仅是性别的不同,那身为女人在这种不公正的环境下被逼无奈有时只能”做一个婊子“如果这样还是不能够幸免那又如何?站起来反抗,争个你死我亡毕竟处境已经不能变的更糟糕了。
女主人发现自己已经苍老到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什么都做不了只能一点点被蚕食,感受死亡渐渐逼来的恐惧。选择死亡是对死亡的抗争还是也有不忍桃乐丝继续如此被自己“折磨”?也许两者皆有。
女性,有着远超男性的勇气和坚韧。
最近在看自私的基因。有个观点可以引申为救儿女比救丈夫更划算,因为儿女有着和自己一般相同的基因。 呵呵呵
6 ) 经典
两个女主角的演技真是经典,不得不佩服。剧情也只有内心柔软,却要坚强的女人才能体会,那份母爱浓的久久不能淡去。
7 ) 太阳下的复仇——比较《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与《热泪伤痕》
1995年在美国上映的《热泪伤痕》改编自史蒂芬•金的小说,《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则是2010年上映的韩国电影,背景与时代都有很大的差异,但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相似处。
(一)
相似处:从剧情层面,两部影片的剧情都可以这样概括:忍辱负重的母亲为了保护女儿免受父亲家暴侵犯而作出举动。且有趣的是,两部影片中都有太阳这一意象出现作为见证,在这里将主要就这一点分析一下。
电影《热泪伤痕》中,母亲采取行动的时候发生了一场时间长达6分钟的日食: 我们可以看到母亲Dolores似乎最后决定着什么,她买了酒,面包,并且换了美丽花纹的衣服,试图与丈夫协商,并与丈夫确认着她最不愿意看到的事实。而在确认后,绝望而愤怒的她主动引导了这场意外的发生。这里的画面表现是这样的:
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Dolores明白丈夫确实侵犯了女儿,且伤害可能还会继续,她故意激怒他,丈夫在殴打追赶她,她来到早就发现的一个洞口,一跃躲过,丈夫正好落下。之后丈夫求救,而她看着他掉下。
在分析这一段画面语言之前,可以注意的是,电影中巧妙布光是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的,如戴锦华老师曾经讲过的2011年翻拍的《简爱》中使用的伦勃朗布光,主要使用散光与脚光,通过模仿19世纪油画的真实感带来一种历史的真实感。再比如《那个杀手不太冷》当中的无源光,当女孩经过自己弟弟的尸体走到邻居家,而莱昂打开门的时候,女孩沐浴在温柔的亮光中,几乎有一种宗教感,虽然莱昂是杀手,那个画面中他的意义却是正面的。
回到上面的画面,首先可以注意到的是日食的画面被多次强调。在与丈夫的谈话中,在一步步谋杀的过程中,观众都会看到给出的日食不同阶段镜头。日食是一种自然现象,观众有心理预期知道这一现象会继续,而谋杀行为与之同步,带来的效果即是仿佛我们知道谋杀也会一步步继续下去,不会终止,不可抗拒。主人公的行为与这一自然现象同时发生时,她的行为一定程度上被从视觉上肯定了。
再者,月亮经过太阳时,整个画面暗下来,带来极大的视觉震撼,但这不仅仅是炫技。很多文化中(希腊神话,中国,日本等),太阳经常被当作阳性的象征,月亮则相对是阴性的象征,那么日食时刻正是月亮遮住太阳,阴性力量盖住阳性力量,feminine 反抗masculine的一瞬间。且如果结合影片中常出现的主题式台词,“It’s a depressingly masculine world we live in.”“sometimes you have to be a high-riding bitch to survive. Sometimes being a bitch is all a woman has to hang onto.”再结合影片中出现的三位主要人物遭遇来看,其实她们都可以算作男性化社会中的受害者身份。Vera看似出场时嚣张跋扈,但这个富有而苛刻的女人未必多幸福,她的丈夫一年回家一次,从不理她,丈夫事故死后她选择独居,再没有与其他人接触,除了医生与送报的,只有Dolores,可见是并不寄希望于感情。Dolores一出场就骂骂咧咧,感觉真的是一个bitch形象,但我们看到回忆中,她也曾经是温柔的妻子和妈妈,她尽了妻子的义务,干活养家,但是丈夫酗酒打骂侮辱他,女儿因为家庭阴影离开她十五年一次都不回家,年老后她满手老茧,倔强且让人讨厌,被牵扯进谋杀事件而不愿请律师,毫无求生意志,对世界也没有多少留恋。Selena最初是一个懂事可爱的小女孩,她在家帮忙分担家务,在学校成绩也很棒,但是却被自己的父亲骚扰,后来受不了家庭变故更是自残,歇斯底里,甚至影片开始时她已经离开家十五年了,但原生家庭的阴影从未离开。她工作中竭力去表现自己是优秀的,其实正是需要安全感的体现。她在感情中完全禁不起拒绝,分不清公事与私事,心态极其不健康,只要她的男友兼boss不把某些工作给她做,她立刻怀疑对方对自己没了兴趣,有了新欢。她极易崩溃,利用药物控制情绪。她说他的父亲“consumes her”……虽然实际生活里她的施虐者早已离去了,但她却在受虐者的角色中一直没有摆脱。
而到再下面的镜头,Dolores沐浴在阳光中,仿佛是一种洗涤。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笼罩在她脸上金色的光芒是柔和的,神圣的。金色通常被认为是太阳的颜色,黄金的颜色。在中世纪的绘画中,金色通常是对白色光的一种提升,是超凡之光。如果把这个画面与我们之前看过的谋杀画面相比,会发现这个处理的确是不同。谋杀本来是罪恶的,但当母亲为了保护女儿,为了女儿的安全而选择这样做的时候,她在影片中被精神上理解与宽恕了。
再看《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发生到这里的时候,女儿已经被丈夫摔死,岛上的女人一起撒谎说女儿是自己摔死的,从小岛出去的警察更是和他们沆瀣一气,连金福南唯一视之为朋友的海媛,明明看到一切的她摇摇头表示自己在睡觉什么都没看到。下一个场景中,金福南在尽全力给女儿做一个完美坟,却被称为晦气,“不要做有的没的”,被命令赶快去收土豆。于是刚死去女儿的金福南在收土豆,一堆刚不久还助纣为虐的帮凶老太婆在旁监工喝酒,唱歌跳舞。
再仔细看一下这一段,如果不知道剧情,观众或许会以为这是一段其乐融融的场景,天气热,年轻的女人收获,年老的几个女人在旁歌唱,几乎是一副收获狂欢图,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甚至想到了这里:
他叫Dionysus,葡萄酒之神,可以看到他身上缠绕着的葡萄藤。他有葡萄丰收的力量,护佑农业,象征着情绪的放纵,所以西方的酒神经常和狂欢联系在一起。尼采把酒神状态称为“整个情绪系统激动亢奋”,是“情绪的总激发和总释放”。上面就有一副希腊酒神祭图,在这种仪式上,人们打破一切禁忌,解放个体束缚,复归原始自然。
再看上图,首先,观众在知道之前发生惨剧的情况(女主女儿被害死)下,其实此时内心是紧张的,我们知道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但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怎样发生。接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的祥和的画面,一边是一堆老女人其乐融融喝酒欢唱,甚至跳舞,另一边是刚刚有丧女之痛的金福南被继续奴役驱使,一边是乐,一边是悲,恶者更乐,苦者愈悲,这一段的交叉剪辑带出了这种强大的反差感。本来金福南一直在干活,她表现地仿佛真的像个动物,不知悲喜与生气,只是力气很大的干活,突然,她的动作戛然而止,在这里给了她一个停顿,且画面构图变得简单。欢快的节奏骤停,我们看到一个仰拍的金福南的身影,仰拍本是为了让主体显得高大,似乎对旁边事物有支配感的处理手法,我们看到金福南的面部特写,一双有悲哀的,被折磨的不堪不甘的眼睛。停留与特写是为了说明信息,这样的面庞更让我们不知道要发生什么,有一种吸引注意的陌生化效果。这样的画面出现一会儿后,金福南忽然恢复了麻利的动作,她大步走到阴凉处,拿起一瓶水咕噜噜的喝下,说:“太阳跟我说话了。”正当众女人又开始嘲笑她的时候,她撩起一把旁边的大镰刀,杀人了。
太阳在这里,既是激发,也是自然的授意。这里的狂欢画面,既是众旁边女人的最后狂欢,也是金福南的情绪放纵之始。
(二)
之后来分析下两个电影的差异。其实由于故事发生背景不同,尽管都可以概括为一个愤怒的母亲为了保护女儿杀掉父亲,但是其叙事手法、其故事内涵、结果等差异都很大,这是由不同的文化内核决定的。
首先,复仇主体有区别。Dolores在剧中一直很强悍,无论是工作,对人,她有柔有硬,且关键的一点是,她有经济独立大权,她赚钱养家,这一切让她在受到欺负后,不是那么软弱可欺。看图更精彩:
影片里表现出的一段家暴:
她忍痛到晚上女儿睡觉后给丈夫的教训:
金福南,活在一个未开化的荒岛上,她的境遇要凄惨的多了。她的丈夫打骂她,全岛男人都可以玩弄她,她的丈夫召妓回家,她在门口充耳不闻,大口吃,吃相难看的不像一个人,活得也的确不是人的样子。
(看那里有一个歪曲的镜头,是以福南的视角拍的,大概她的世界一直就是这么歪吧。)
她是倔强的,即使没受过教育也会倔强地反抗,只是敌不过全岛,大概平时也懒得和那群助纣为虐的老太婆争。
她那么在意女儿的教育,绝不希望女儿重复自己的命运,这一点Delores与她都一样。
第二,受虐女儿:
Selena虽然影片出现时看起来有些精神敏感,但当她小的时候,可以看出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儿,她帮母亲分担家务,到旅店打工贴补家庭,成绩不错,当父亲对她造成伤害,她可能无法接受,于是从记忆里篡改忘记了这些,正像她自己说的,如果某些事情伤害了她,”she leaves”.在影片最后,她在了解了一切之后,也终于与母亲达成了和解,选择走出了阴影。
燕儿在《金》中出现时只有十岁,心智也未成熟,她的境遇更可悲,也更发人深省。其实很多时候金福南的丈夫可能对金都是打骂虐待的,但燕儿可能都是接受的,影片中还给了她一个镜头:
很像她的母亲,她充耳不闻,专心地吃。
但更可怕的是,Selena没有主动接受错误价值观,但燕儿很主动地在童年时即接受了腐朽的价值取向,她在父亲召妓之后,迅速进入了夺取爸爸的爱的争宠行列,用错误的方式,涂脂抹粉,可怕地涂着红色指甲油,看着妈妈被打。
燕儿仍然是世界上唯一在乎金福南的,为了妈妈也愿意离开。可惜,这个刚说在狗屎一样的地方活着也比死了好的小姑娘,一会儿就在这个狗屎不如的地方死去了。
第三,旁观团体。如果说,《热泪伤痕》中的几个男性受害者——Vera,Delores和Selena在发现彼此的共同之处时是合作共谋,理解和解的关系,那么《金》则正好相反,里面的女人大多数则称为旁观者甚至帮凶。
《热泪伤痕》Vera
且不从价值观上做评判,Vera影片中在Delores极其粗糙可怕的手引起的回忆里出场,她嚣张,苛刻,严厉,让Delores有了那样辛苦的生活,似乎是个反面角色。但是我们却看到,在Delores因为女儿的事心神不定,忍不住哭泣的时候,这个女人叫人泡茶来,温和地问她原因,并且第一次不用叫夫人,而是Vera,她的教名,这个更亲近的称呼也一直用到最后。我们吃惊地看到,Vera对于Delores的遭遇既有切身关切,同时她的确理性提出了建议,逃跑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摊牌了自己的过去。自此,Delores与Vera形成同盟,也许Vera依然严苛的可怕,Delores也在不停地咒骂她,但其实她们在这个世界上是唯一彼此在乎的人。在Vera老迈的时候,Delores照顾她;Vera不能忍受自己衰老的味道,执意求死,Delores甚至打算帮助成全她,完全没考虑这一举动会为自己带来什么;Vera死去后,Delores在经过她家门口时依然要把脚垫摆成Vera喜欢的样子,不能接受警官居然把Vera的尿盆也留着当物证,她是老了也希望穿丝绸睡衣的人,怎么能忍受自己的尿液被人观看。Delores尊重Vera独立的身为人的选择,Vera则早在去世8年前把自己的一切遗产留给Delores,她们已成为完全的同盟。
《金》中的女性团体,则更让我们绝望一些。
她们大多数时候是这个样子的:旁观本来就是一种纵容,撒谎成为帮凶则是完全的恶。
她们维护男权,男尊女卑的思想早已深入骨髓,尽管自己是女性,也要极尽全力贬低女性,靠阿谀男权,榨取比自己更年轻的女性来苟活残喘。
听到福南居然丈夫说“善良个屁”,由衷地露出吃惊的表情。
她们纵容恶,对于反抗是偷听与告密者
仇视与自己选择不同的异类:
即便已经成为可怜的同类了,不去制止作恶者,对于受害者要千方百计抓住机会讽刺
即使到生命最后一刻,仍然看着远处的船,远处的男人,要找男人来杀掉眼前不听话的女人。
在岛上这样一种未开化的环境里,我们并不完全知道是什么情形,但是男尊女卑的环境,中国也是存在很久的。曾经,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文化环境下,家庭关系格外严密,一国就是由千千万万个秩序严密的家组成。那么,年纪小,地位低,性别为女的,仿佛是犯了原罪,一定要忍受种种的不平等。或许用这样的话去评论一部韩国电影并不合适,但影片中这个老婆婆的命运也是如此,如果不选择反抗,她的唯一出路就只有熬到自己年纪大了,去欺压新的年轻女子,男人仍是跪舔膜拜的对象。她的确是这样做的,无怪金福南每当要有思想异动她便那么生气,金福南反对的既是她一生的信条,也大概是她生命里为数不多的可以作威作福的乐趣。
旁观团体里更重要的一部分是她:海媛,这个坑闺蜜,带来希望又毁去一切的她。
海媛是一个都市里的旁观者,她生活在首尔,被几个人追的女孩在旁边求救,她冷漠关车窗,女孩被害她也无动于衷,自然更不想和这个小岛上十五年前的所谓朋友扯上关系,她只想享用这个小岛作为消遣。金福南求她带燕儿去首尔,她拒绝;她亲眼目睹燕儿被金福南的父亲摔死,却说自己没看到;她看到福南拿刀砍她做恶的丈夫,她终于出声了,要他们小心;更讽刺的是这个:
小的时候,她教她吹笛子,一群男孩过来了,气势汹汹不怀好意,海媛躲在福南身后,福南拿棍子与他们打,最后被海媛的笛子打倒,海媛再回来的时候,男孩们用海媛的笛子挑开福南的衣服。海媛的礼物成为凶器,海媛自己是旁观者,不干预。
长大以后,金福南在经历丧女之痛时也保护了背叛自己的海媛,她杀了众人后,递给她一个笛子,笛子却最终成为杀她的利器。
如果说笛子代表着对另一种生活的希望,那大概福南是不能有希望的,生活在那样的环境,希望会带走她本来就没剩什么的生命。
《金》中惟一试图帮助福南的是一个可爱的失足妓女,结果未交代,下落不明。
当然两部影片当中也都有旁观的男人们,《热泪伤痕》中的男人,除了有一位警官为了实现自己职业生涯的完美,一直渴望给Delores定罪,其他人差不多是教养良好,亲切善良的。《金》中则是人最自然环境下恶的完全显示:
死了也很恶心的小叔子:
就算金福南杀人,她的丈夫也一样鄙视她而不是害怕,这种对女人的鄙视让他自己最终死去
既要赚钱,又不忘害人的开船小伙
助纣为虐,草菅人命的的警察
最后,发生地背景。《热泪伤痕》结合其叙事手法,故事发生地,Selena的故乡更多的被渲染为老旧,没有汽车旅馆,没有传真机,雾蒙蒙的,要坐很久船才能到,且跟前面镜头比较,在纽约还是蓝天白云的镜头,在表现这个地方的现状时,通常出现了这样的光:
这是一个黑暗的记忆承载地,也蕴涵了过去的伤痛。
《金》中,同样是一个小岛,这个岛刚开始给我们的感觉是热热的,荒僻,岛上居民几乎是个位数,且老人占大多数,这是一个正在老去死去的岛。到最后则只剩下一个不能自理的爷爷了,没有希望的岛。
但是最后的这个镜头就比较有意思了。
影片最后,对一切都是局外人态度的海媛可能被金福南的事件触动,她指认了影片刚开始一伙人的罪行,回到家,静静躺在地板上,然后,影片给了我们这样两个镜头:
类似这样的一个岛化作一个女体的镜头其实在李安Life of Pi 里也出现过,那里是一个母亲的象征,这里呢,一个女性,看起来饱受很多磨难的静静安躺的女性。在影片中男人的对话里我们知道,这个岛原来也是有很多男人的,只是在一次海难事故中死的只剩下影评里那个只会抖的老爷爷,然后老奶奶们把爷爷先是暴打,接着纷纷请到家吃饭喝茶。可怕的少数对多数,并不知道老爷爷经历了什么,她是金福南唯一没有杀的人,金福南是岛上一群男人中现存的唯一女性,又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
或许,这个岛也记满了惨痛的过去,正如困在岛上,无路可走的金福南吧。而海媛见证记住了这些。
8 ) 看这部片子就像经历一次日食
文|鲁豫
来源:鲁豫有约公号(ID:lyyy_scndgs)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鲁豫有约】微信公号获取授权。
这几天我家里的电视频道始终固定在小米电影,于是影片就一部接一部自动播放,从早到晚我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忙自己的事儿,偶尔才看上一眼。直到昨天下午,Dolores Claiborne几个字出现的时候,我坐了下来,从头到尾看完了这部我早年看过的老片子。
这是1995年的电影,估计也是我当年在香港工作常驻的时候补看的众多影片之一。20多年后的今天重看Dolores Claiborne(《热泪伤痕》),我发现自己对这部片子几乎没什么记忆。
影片黑暗苦涩,讲的是桃乐丝(就是Dolores)被误会杀了自己的雇主——有钱的老太太Vera,于是20多年没联系的女儿Selena为此专门跑回家,但是母女之间依旧剑拔弩张的。
她们的三口之家曾经也有欢乐的时候,但是酗酒的父亲Joe家暴,偷桃乐丝的钱,还猥亵了女儿。
Dolores在Vera的鼓励之下,在日食那天,让酒醉的Joe掉进了深井摔死了。警方虽然怀疑Dolores,但始终没有证据,这么多年来一直耿耿于怀。
女儿Selena始终屏蔽着父亲猥亵自己的事实,为了逃避一切,她离家、上学、工作,很多年和妈妈和过去断绝了往来,而Vera之死让母女重新面对彼此。
最后,Selena帮助母亲摆脱了嫌疑,两个女人在码头边拥抱告别,Selena再回到自己的生活,Dolores依然留在家里,但是母女之间的纽带重又建立起来了。
来说这部影片几个有意思的点吧:
本片的作者是Stephen King,Stephen King就是《肖申克的救赎》的作者,他也是全球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最多的作家,莎士比亚都只能屈居第二。
看Dolores Claiborne你会发现,Dolores和Joe吵架的时候,她说“你会被关进肖申克监狱的!”
我当时在想,这会不会是应作者的要求。因为凡是改编成Stephen King的作品当中,都会提到肖申克,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是向作者致敬吧。
还有,本片的导演Taylor Hackford是著名的Helen Mirren的丈夫。
Helen Mirren与Taylor Hackford
两位女演员Kathy Bates和Judy Parfitt相当出色。
Kathy Bates看来是扮演Stephen King笔下压抑、黑暗、变态的角色的不二人选。1990年的Misery(《危情十日》)就让她一举拿下奥斯卡影后。
其实我个人觉得Dolores的表演更细腻、更有层次。
关于女配Vera的扮演者Judy Parfitt的信息非常少,我只知道她一直演舞台剧,就连同行对她了解都不多,试镜Vera还是导演Taylor的太太Helen Mirren推荐的。但我要特别说明一下,当时Mirren和导演还没有结婚,估计还处在恋爱状态当中。
同行对Judy Parfitt都不太了解,就连Kathy Bates都不知道她是谁,但是被她试镜时候的表演惊艳到了,一直问导演这人是谁呀?然后立刻答应和Judy Parfitt一起出演Dolores Claiborne这部电影。
想想非常可惜,这样的好演员,除了舞台戏之外,没有赢得更广泛的观众,也许她自己不在意,我会有些惋惜。
2002年在The Bourne Identity(《谍影重重》)这部电影里面,她演了一个心理学家,可惜所有的镜头都被导演剪掉了,只有在DVD版的彩蛋里面你才能够看到。
这也算是既生瑜何生亮吧,因为英国影坛有了Judi Dench,所以好莱坞有任何类似的需求,第一选择都会是那个Judi,而年纪相仿,气场一样强大的这个Judy就没那么多机会了。
在影片当中,Judy演的Vera是个让人讨厌、同情,最后又会让人暗暗欣赏、认同的女性。Vera无比刻薄挑剔,佣人洗完衣服不能够烘干,必须放在阳光底下晒,还必须吹南风,夹夹子必须要夹6只。
这段戏当时看火了我,因为这一阵我天天洗衣服,要知道一个人晾晒衣服是很辛苦的,所以我当时恨死了这个女人。
然后,Vera病倒在床上大小便失禁,虚弱、老迈,开始令人唏嘘。病中的Vera一心求死,因为不想活得没有尊严,这一点很打动人。
而最后你发现她居然洒脱又有情义,她可能干掉了自己出轨的老公,她又鼓励Dolores去干掉Joe,她才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最好地解读了Dolores在片中的金句,那就是:
Sometimes being a bitch is all a woman has to hold onto.(女人不坏活不下去)
就是这样一个女人,最后把全部遗产160万美元,全部留给了20年来照顾自己的佣人Dolores,这点暖到我了,因为我能理解女人之间的这份友谊。
再说Kathy Bates,她的五官不难看,但是因为过于丰满的身材,她只能扮演外表丑陋怪异的女人。这样的角色吧,要么脸谱化,要么就很复杂深刻,Kathy Bates当然做到了后者。
比如Misery里的变态的私生粉
还有Titanic里“不沉的布朗”等等
kathy bates(右) 饰演游轮上的热心阿姨Molly Brown
Kathy bates个人最喜欢的角色就是Dolores,而Stephen King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想的也恰恰就是Kathy bates.
欧美大部分明星都有舞台剧的背景,Kathy bates也是。1991年,她43岁的时候曾经在舞台剧中裸露演出。到了2002年,她在电影About Schmidt(《关于施密特》)里又有限制级的镜头。
要知道这对于一个上了年纪身材并不标准性感的女演员来说是需要勇气的,我非常喜欢这样的女人。
生活中Kathy bates也不容易,她在03年被诊断出患了卵巢癌,之后病情得到了控制,但到了2012年又被查出患上乳腺癌,之后做了双乳切除手术,但她依然活跃着,实在令人钦佩。
影片中另一个老演员Christopher Plummer是我童年偶像。
Christopher Plummer饰演警长John
他扮演《音乐之声》里的Von Trapp上校我看过无数遍
老人家一直到80多岁高龄的时候才获得了奥斯卡奖项的认可,回顾自己的演艺生涯,他承认当初推掉了《指环王》里甘道夫的角色是败笔,很后悔,因为这个角色后来给了Ian McKellen.
还有片中女儿Selena的扮演者Jennifer Jason Leigh,年轻的时候几乎承包了所有古怪、阴郁、极丧的女孩的角色,可惜她星光一直有一些暗淡。
Jennifer Jason Leigh饰演Selena
我一直把她看作是女版的Christian Bale,就是在准备角色的时候对自己很狠的那一类演员。80年代初,她在一部电视剧里演一个有厌食症的女孩,就狠狠地把自己饿到了只剩下86磅的体重。
但现在有个不太好的现象,那就是近两年来她开始演电视剧了,我有些担心她很难再回到大银幕上。因为目前的现实是,一线电影明星可以演电视剧,比如Nicole Kidman. 但是二三线的明星一旦演起了电视剧,回到大银幕的机会就很少了,就比如Claire Danes,还比如Chris O'Donnell.
也许看片时机不太对,但是在需要温暖的时候,我看了一部有些阴暗的电影,可是最后就像经历了片中的日食一样短暂的黑暗,黑暗过去你记住的只有阳光。
------------------------
插图|文章配图来自电影《热泪伤痕》《危情十日》《泰坦尼克号》《关于施密特》《音乐之声》及网络。
PS:更多新鲜好文好物可关注微信公众号:鲁豫有约(ID:lyyy_scndgs)每周三晚偶遇陈鲁豫,陪你走心地聊聊天,一切不止于《鲁豫有约》
剧情极为引人入胜,全程牢牢吸引观众注意力,通过回忆串联起现实和过去的叙事手法很棒。Kathy Bates演的出神入化,个人对Vera这个女主人的角色印象很深,她并不是一个恶人,她很无助也很可怜,她和Dolores之间的主仆情很感人。现实和回忆画面的闪回切换自然流畅精彩绝伦,结尾稍弱,减了一星
2011.5.26标准的美国式的cliche... nothing new. 另外,那一口很重的南部口音是怎么回事?Maine是那种口音吗?
日食短暂,阳光再度普照时,老公已死在自己手里。我觉得这里面倒没什么情理法的纠葛,女主人的一句“女人要婊子一些才能活下来”已经是很好的点题,生存本就是你死我活。全片的新旧时光的切换效果都做的很漂亮,日食那场戏的美术营造出了类似科幻电影的天启感。女主和三个次要人物的关系都做的紧绷,花大气力烘托的母女线有为最后的审判戏架梯的目的,可是就几个人聊一聊女主是否故意杀人,这设定未免太过儿戏一些了
一部绝佳的女性电影。1.根据斯蒂芬·金同名小说改编,凯西·贝茨的表演赞到难以形容,影片剧本、配乐、摄影(大量天气与景物空镜)、剪辑(回溯叙事范本,各种匹配转场,衔接闪回与现在)与色彩都无可挑剔。2.单镜头内同时呈现现在与过去两种时空:充分利用前中后景三个动作空间展开调度,并外化出直面过去的母亲与逃避往事的女儿间态度与视点的差异。3.现在时空为绝美冰蓝冷色调,压抑刺骨,过去时空则是橙红暖色调(与残酷的生活实情一道构成反讽)。4.对日全食的绝妙运用:大自然默默支持了这场“谋杀” & 仰角镜头中的“谋杀者”沐浴在圣光之中,恍若一场宽恕与净化的典仪。5.厕所镜中的背影与回过神后的正面、正常镜像,成为拒绝直面自我与最终正视内心与真相的象喻。PS:逐行校改、大幅修订了中文字幕,可以洗版了。(9.0/10)
渐入佳境。剧本严谨细腻,就是格局太小。家庭伦理题材的影片,拍出来的画面感怎么都差不多呢,这是我厌烦的地方。演员们都很好,Judy Parfitt的表演好棒,忽然就喜欢Vera了。
只要能生下孩子那就可以自称父母,哪怕是禽兽
Sometimes being a bitch is all a woman has to hold onto. 被感动到了
回忆与现实相交织的老电影,看起来那么有层次感、代入感。闪回的镜头是母女都不堪回首的往事。这样的爸爸就是人渣,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侵犯!为了女儿,又是母亲不得不杀人!要说,女人找老公。真得擦亮眼睛啊!
可能是斯蒂芬·金作品改编电影里最被低估的一部,电影基调里惊悚悬疑混杂着温情,越往后越觉得温暖,而凯西•贝茨在里面的表演几乎达到了巅峰状态,演活了那个被丈夫家暴却深爱女儿的母亲,甚至比《危情十日》里的表演还要精彩。而且电影里不断出现的回忆闪回镜头,痛苦的过去与现实的残忍无缝衔接,回忆与现实交织的观影体验堪称奇妙。
无论角色情节还是悬疑点的设置都是很中规中矩的以感情为根基的日系悬疑推理小说范本。影片拍得四平八稳,独角戏了于是女儿的角色有点弱
真正可以治愈人的電影不是天馬行空眼淚或者空虛的慰藉,而是殘忍的真實中感同身受的微小卻無比堅強的情感。是了不起的電影
四星半;凯西·贝茨神演技,看得难受之极,也只有对子女的爱,才会如此不计回报;情节和情绪上的几个转折,闪回得很自然;女性忍辱负重之路漫长艰辛,同性间的扶持显珍贵;“女人不坏就活不下去”,总算出了口恶气;日蚀桥段真精彩!
越来越喜欢美国八九十年代的电影了,流畅的叙事,饱满的感情,生动的表演,就连摄影和场景都那么舒服自然。凯西·贝茨的表现甚至比她封后的危情十日中更具有层次感。
凱茜貝茨大媽的好幾個眼神都讓我想哭。女人之間的和解經常建立在同病相憐之上,同為女性的同理心讓她們互相支持,一起對抗操蛋的命運和男人,這部片裡的男性多半都是面目可憎的。珍妮弗傑森李年輕時真漂亮。
母亲拯救女儿,大量的闪回镜头,女人才能拯救女人。女主角演好人也演得很好。
各方面都挺稳妥,Kathy Bates 的演技是最大亮点...
凯西贝茨大婶是史蒂芬金原著改编电影的御用心理变态吗
虽然讲的是家庭暴力啊这种似曾相识的故事,但是人物心理刻画的相当好,Kathy Bates的表演果然比危情十日里的还好,斯蒂芬金的成功人文关怀作品,5星是必须的!
我已经无言,泪如雨下。我什么都忘记了,只看到了沧桑的母亲。You still my good girl.You still my baby. 你告诉我:无论天涯海角,无论沧海桑田,在你眼中,我从未变过——还是你的乖女儿,还是你那个小宝贝。
有时候做泼妇是女人生活下去的唯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