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剑雨》三条
昨晚看了《剑雨》,比《狄仁杰》好得多。好久没看到这样的武侠片了。武侠电影也应该做得踏实,接地,走心。让我想起小时候热爱的武侠小说,有门派,朝廷,镖局,钱庄,有日常生活,有野心也有恩怨,有一个你想离开却身不由己的江湖。很多小细节都挺精致,能看到创作者的诚意。推荐《剑雨》。
《剑雨》扎扎实实的搭建一个世界:有前因后果,有日常生活,有亲人和情人,有仇人和恩人。现在太多电影里的世界一片混乱:年代不对,逻辑不通,似是而非,莫名其妙。《剑雨》因此显得更有质感和实感。
看《狄仁杰》的时候,觉得干:没有情感,任何电影都不水灵。《青蛇》水波荡漾,《倩女幽魂》水花翻滚,《笑傲江湖》浩浩荡荡。水,是情也是欲。《剑雨》里没有男女较劲,上下翻滚,是一粥一饭,寻常恩情,但是滋润饱满。决定电影品质的,不是宏伟画面,特效特技,我老觉得,还是动不动人吧。
最后一条:《剑雨》是苏照彬导演的电影。
2 ) 生错了年代
本来不打算去电影院看《剑雨》的,但看过的朋友都说不错,于是带着好奇贡献了票房。
应该说,片子还是没让人失望的,尽管它的优点和缺点一样突出。
首先鄙视一下制片方,为了卖票,生生地将这部作品挂上了吴宇森作品的招牌,苏照彬或许在大陆是名气不大,但也不应该被如此埋汰,更何况,很少见一部电影前面挂两个xxx作品,给人感觉倒像是贴牌时,原标签没盖住。
片子的成色不错,有八十年代之前武侠电影的味道,感觉上很像楚原的味道:古龙/黄鹰式的剧情,即一个吊诡而略有邪气的侦探故事,氛围渲染上的刚柔并济以及挥之不去的古朴的中国情怀。除却太过西方化的《卧虎藏龙》,徐老怪太现代太跳脱,李仁港更是“不走寻常路”,像《剑雨》这种武侠气倒真是久违了。片中一个场景,负伤在身的雷彬硬生生地依约回家吃面,桌子对面的床上,妻儿酣睡,无语亦无泪,但精妙的构图和冷光,却将意境全烘托出来了。这片子放在胡金铨的年月里,还能算是部略走邪路新派武侠(张彻和胡金铨的那种正气凌然的才算是正路,其余像华山、桂治洪这几位,都有点剑走偏锋),放到现在,简直就是一部披着武侠外衣的文艺片了。
苏照彬虽然是编剧出身,故事和对白豆编得有点意思,但在节奏掌控上显然详略上出现问题(这方面不排除吴宇森瞎指挥瞎剪辑的可能),虽然重头戏总算没掉链子,但前半部给人感觉或是拖沓,或是语焉不详,像李宗瀚演的和尚,虽然戏份不多,但对全剧作用着实关键,他的出场和离去就显得太仓促了。而在场景切换的剪接点上,尤其断得生硬,不像导演剪辑,倒像是广电剪刀手作业。不过,看多了老武侠片,这些都不算太大的问题。以黄鹰、倪匡为代表的老派武侠编剧,在剧情框架上玩得比苏照彬糙多了,有时甚至完全不通,但倒也能看得津津有味。有一个能说得过去的悬疑来带动剧情,不要求情节像the usual suspects那么丝丝入扣,主要还是以卖弄离奇和渲染角色为主。所以,如果不太严格地要求的话,这条苏照彬也勉强能通过了。
《剑雨》尤其值得表扬的地方是动作设计。每个人的武功都设计得非常有个人特点:细雨的四十二路辟水剑法,彩戏师杂耍般的双刀,雷彬的暗器,既新颖又与角色个性贴近,而且极难得地兼具程小东式的飘逸,又不失实在感。原本董玮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没想到这次发挥得如此出彩。不过,《剑雨》的动作场面仍有提高空间。这跟它整个的风格有关:骨子里的古典气质,表面上却要提升到当下电影的节奏。在表现武打时,特写用得不好,不仅不能起到看清细部的作用,还让人搞不清全局的状况。最要命的是,它过于频繁地在关键动作前定格,是的,你是看清楚了,但武打场面最重要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也被破坏了。类似的手法不仅在动作场面中,在一般性的叙事中也用得太多了,导演须知:你拍的不是预告片。
演员方面,除了大S,其他角色表现得都不错,应该说这部片子在选角上还是很下功夫的:杨紫琼的气质与角色很贴,全片演起来硬朗而深情,至于林熙蕾,从素人到熟女,她的气质越发的好了,这女人的魅力也是伴随年龄上升的。不知谁看中的郑宇盛,伊面相偏肥,且带有棒子的自然呆,给人完全无害的感觉,但又比宋康昊帅气,还能演演英雄,这种气质跟角色难得地靠近。至于王学圻、戴立忍这种戏骨,给他们什么角色根本不重要,给他们什么,他们就是什么。最后,顺便说一下毁戏不倦的大S,几乎她的每一次出场,无论场景内容是否诙谐,观众们都会抱以轻松笑声,她成功地将一名冷血女杀手演绎成兼具幼儿园和随家仓气质的脑残女,并且患有裸露狂,为了票房,你辛苦了。
总体来说,《剑雨》挺不错的,但它生错了年月了:从大时代来说,对应主流观众群的怀旧武侠片迷毕竟是少数,你下了功夫的地方,人家未必买账;从小时间来讲,《剑雨》显然是看轻了《盗梦空间》的续航能力,选错了档期,在一个远有盗梦,近有陈真、山楂树,转个身就是狄仁杰的档期里,谁上来都活不好,更何况,它的题材粗看起来,怎么都觉得跟狄仁杰有几分相似,而后者的班底要强大多了。可惜了这一腔情怀,为《剑雨》扼腕。
3 ) 俞秀莲,幸好这次你遇到了江阿生
“老婆,看来这次你闯的祸不小啊。”江阿生应该是一种宠溺的语气吧。
“回去你写一封休书给我吧。”江阿生的潜台词是,“你想的美,生生世世都要缠着你了。”
“你杀我可以,但是你杀了我父亲!”看来叔可忍婶不可忍喽,哪知道下一句就是,“先父若是知道我杀一个弱女子,他地下有知,必定死不瞑目。”舍不得就舍不得啦,还先父咧。
我一直在想,如果这个男人不是江阿生,而是李慕白。他应该会杀了细雨,然后同归于尽吧。他宁可死前说出:“其实我心中早已是深爱着你的,只是一直没来得及说出口。我好冷,抱紧一点我,我死后,愿做七天的孤魂野鬼飘荡在你身边,静静的保护着你。”他也只有死前才说得出口。死了就不用再顾忌了,就能放下其他一心去爱了。
秀莲,幸好你遇到了江阿生。快递员,跑腿帮,胆小到要你逼婚,木讷得次次帮你收摊,小气到不舍得买一张豆皮。偏偏又是这个男人,临阵磨剑,双手叉腰,痞痞地问,“我老婆是你们打伤的?”还以为这下子真要到动手了,下一句,“真的不能放她一马?”真磨蹭啊,哪有你这样当大侠的。
“你不叫曾静,我也不叫江阿生。”
那又怎样,我会一直乖乖在你身边,看你切菜时运刀成风,被你骂两声催三声才去帮你买米打酱油,家里透支了我会交出小金库的,匪徒来了老婆你可要保护我啊。
我们不是《山楂树》,也不是《雏菊》,只是还秀莲一个迟到的春天。
4 ) 最美是剑雨 (外一篇: 阳具•护具•杯具•洗具)
想找一部片子,来媲美《剑雨》,一想竟想到18年前的《新龙门客栈》,那种情节的绵密,细节的用心,演员的功力……电影好得让我不敢相信这是吴宇森的作品,不敢相信一个“松下”到《赤壁》的人,还能《剑雨》般“日立”。查了新闻,果然打的是老吴的旗号,操刀的却是苏照彬。关于苏某人,我连他最有名的《诡丝》都没看过,看照片挺有鬼才相,据说编剧本时,看的是几率论的书。
《剑雨》的好,首先好在故事,用金庸的菩萨心肠,讲了一个古龙式的诡异传奇,讲得慢条斯理,不急于揭开答案,带着文艺片的范儿。如今还有多少武侠片,肯静下心来好好讲一个故事?基本就像拍A-片,情节不情节的都无所谓,反正都是“干”的前戏,大抽大送地干上几架,然后GAME OVER,如是而已。迷上了这种武侠A-片的观众,恐怕适应不了《剑雨》不温不火的节奏,就像吃惯麦当劳的,觉得佛跳墙还不如鸡腿汉堡给力。
《剑雨》的好,好在演员。王学圻自不必说,整部戏都在他的光芒笼罩下。尤其是太监身份被揭穿后的戏,那种从威严变作滑稽的巨大反差,他演得严丝合缝,演得合情合理,演出了强大的内心戏。换作其他人,难免演成性格分裂,减了枭雄气象。
余文乐也好,自从《志明与春娇》后,觉得他越来越好,连《精武风云》中几分钟的客串,都那么有味道。不知为什么,特别喜欢“雷彬”蹲在街旁屋顶,冲着“细雨”笑的那场戏,只觉得那场戏后,“江湖”一下子生动起来。
大S出人意料地好,美得不再苍白,美得明艳不可方物,裸身裹红绸、色诱“江阿生”的娇态,更是艳如海棠。据说为演好最后“绽青”被活埋的戏,她竟然自己用大米埋脸练习。一个人到了34岁,真的会成熟很多。
还有戴立忍的“彩戏师”,林熙蕾的原版“细雨”,郑雨盛的“江阿生”,都有着不同以往的惊艳。反倒是身为主角的杨紫琼,中规中矩,不过那种敛去光华的淡定,与绽青的轻狂和易容之前的冷艳,恰成对比。
武侠小说中的高手,从不用担心去华山论剑的路费;而《剑雨》中的侠客,却要替人跑腿赚钱,连买个豆皮都囊中羞涩。阴险的杀手,也可以是个拉面师父,灯下与老婆说着“阴干的面条不会煮糊”之类的闲话;或是浪迹天涯的艺人,对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同行,玩笑般地略施惩戒;或是青楼女子,“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人尝”……一切庸庸碌碌如寻常市井,但见焰火信号,拔刀杀人,瞬间市井即是江湖。
这才是江湖,它不是人生的全部,却一定是一个人身上最血性、最华丽的一面;而不用像“狄仁杰”那样故作老谋深算,也不用像“陈真”那样45度斜跑……所以从影院出来,到一家“兰州料理”叫了碗面,那拉面师父瞅了我一眼,木然点点头,我觉得他的眼里就很有杀气。
●戴立忍概括《剑雨》剧情:有一家公司里头有一位员工想离职,在辞职之前,又利用职务之便,盗取了公司应该有的利润。然后就消失了,所以我们这些公司里面的员工,包括老板就带着我们去追捕这名员工。。。到后来我这个员工也是对于公司的退休政策,也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妙僧陆竹,只出场一次,却是故事的关键人物。他点化了细雨,才有了接下来的故事;他传了细雨破“辟水剑”的四招,最后细雨才能打败转轮王;他还道出了爱情主题:“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
演陆竹的李宗翰,咋一看我以为是咆哮的景涛,吓了一身冷汗~~~
●开场一段,有一群老弱围攻细雨。其中有一女,黑而矮而壮,不仅撑到最后,临死前还说了老长一段台词才断气。一查,是吴导的爱女吴飞霞。
------------------------------------------------------------------------------------------
★★★阳具•护具•杯具•洗具
看过一篇写“雷朋”的文章,说男人一生需要很多护具。踢足球的需要护踝和护腿板;举重的需要护腰;爱打枪的需要护肩;打排球、篮球的需要护指;爱打拳的不仅需要牙套护牙,一副护裆也是不可避免的……一副墨镜,一半为了遮挡阳光,另一半为了别让自己的眼睛暴露了内心的怯懦。一副杀气腾腾的墨镜,确实瞬间能把孬种变英雄。
其实对于男人而言,好的护具,未必能将人生变成“洗具”,可一旦废了阳具,一切都是“杯具”!正所谓,武功盖世、权倾天下、富可敌国,都比不上擎天一柱。蒙面、假胡、假嗓,甚至“转轮王”这慑人的名号,都不过是曹峰用来掩盖阳具的护具。
曹峰被江阿生发现自己是个太监,可以依然镇定自若,可以依然杀气腾腾,因为在敌人面前,他忘了自己是个太监;然而,被绽青“玉手撩阴”,说一句“你是太监”,却立刻慌了神,再怎么拿腔作调,只会愈发可笑滑稽,因为在心爱的女人面前,他忘了自己是转轮王——这个太监,其实是个情圣。
绽青说:“我们这些人拼了命抢摩罗遗体,到头来却是一场笑话。”这是篇末点题之语。
绽青并非练武的奇才,更不是个聪明的女人,不然不会“摸”到了曹清的秘密,还不知死活地胡言乱语。这个女人因为新婚之夜,发现老公“不行”,一怒之下杀了她老公全家。曹清选她替代细雨,一是看中了她的狠劲,二是看中她的美色,三恐怕是看到他们有共同的追求:阳具。
女人最好的护具,其实就是男人。对绽青这样的女人而言,曹清本是最完美的护具,财富、权势、武功。她急于投怀在情理之中,可一旦发现这个男人没有阳具,财富、权势、武功构筑的一切都土崩瓦解——一个“没有”的男人,比“不行”的死鬼还不如。其实绽青完全可以无视阳具的有无,妥帖地穿上那身护具,人生未必不能变成“洗具”,奈何她是个视阳具如性命的女人,被活埋的“餐具”在所难免。
护具与阳具的纠缠,就这样演绎了一段“茶几”般的故事。
●绽青跟踪转轮王,见他进了“国公府”,在大屋子里数票子,于是芳心可可,宽衣解带。绽青到底是个乡野女子,连太监房和国公卧室都分不清。
想起郭德纲的一个段子,说某女想当影星,就去跟导演睡觉,第二天早上两人一聊,那女的给了导演一巴掌:你怎么不早说你是动画片导演。
●曹清净身了五十年,还只是个九品太监;而化身转轮王,却能在江湖上呼风唤雨——这是不是可以拍成“智联招聘”的广告?
●武林秘笈竟然是具干尸,这个创意颇雷,最后它的作用,原来是阳具成功再生的标本。
我印象中,拿干尸说事的武侠小说,就是陈青云的《残肢令》和古龙的《剑毒梅香》(是不是?),待各位方家指正。
5 ) 感觉应该拍电视剧更好
在桥上细雨剑刺张人凤,接着是张人凤的心跳有规律的跳动声,细雨应该是知道张人凤没有死的。接着就是陆竹的出现,他说的第一句话,说明他是专程而来,我觉得应该是来救张人凤的。此时三人在同一时间出现在桥上,暗合那句“化身石桥”,意指皆为有缘人。陆竹为什么缠住细雨三个月,我觉得是因为他在桥上看到细雨剑刺张人凤后明知对方没有死而没有继续追杀,欲引之放下屠刀。陆竹也知道张人凤身体结构的秘密,所以在教完四招剑后用了张人凤的一招,实际就是他预料到了张人凤日后必报此仇,最后一招使的时候,陆竹是有能力杀她的,最后被细雨的剑刺中,这必会使得细雨生出后悔之心,日积月累之后,若临张人凤报仇使出这一招,细雨就不会杀对方,后来发展到江阿生真的对曾静使出这一招的时候,双方都是放弃对对方的索命的。所谓的禅机已到,是陆竹用自己的死换得细雨日后的明白,也就是老和尚说的“死人为活人开眼”。陆竹死前应该是告诉了细雨遗体的秘密的,细雨在那个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转轮王是太监的身份。照这样的推断,细雨之前带着银两与遗体离开或许有贪念,但到陆竹死,她已经悟了。因此她不惜重金易容,改头换面。
曾静为何回到京城租房谋生,在临睡前念那一句“我愿化身石桥”。陆竹希望她能断一切法,他的遗言应该是在她心中想了又想,所以,若干年后,她选择落户京城,等候时机。推理的话,她也会想到当时心跳有力的张人凤,只要想报仇早晚也会回到这里。
细雨在接受易容后静养,从身材上看不出一点女性体征,胸部平坦,如果是导演有意这样播给观众看,那就只能解释成暗指张人凤也接受了易容。
张人凤被刺后被水流冲走,按常理是没有等到天亮就被人救了。救他的人是个很大的疑问。
江阿生的选名很好解释,在江中获救得到新生。曾静的名字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现在想想,ZENG与CENG都可以为曾发音,如果用另一个发音的话,那么后来江阿生打开她预设的墓地,看到的就是她的曾经。
夫妻两个都知道对方会武功,这个是肯定的,习武的人的眼神跟正常不习武的人的眼神是不一样的。曾静假装不知,所以江阿生才有机会藏参差剑。她也知道江阿生就是张人凤,所以在绽青说他买了磨刀石的时候笑了。在绽青说她杀了江阿生的时候掉头就走,丝毫没有怀疑,跟她在用蜡烛迷倒江阿生后绽青举剑指向他的时候完全相反,当时很警惕。在与黑石达成用遗体换人的协议后,临走前有个镜头是曾静躺在江阿生的胸口,眼睛红红的,这也是个说明。
如果婚前还不知道江阿生就是张人凤的话,那婚后必然是会知道的,那得躺他胸口多少回啊。
两人在去取银两的那幕,只能说江阿生对曾静找到了一个试探的机会,曾静对他膝下那一拱所以江阿生根本就没有被点到,看那一幕也不似有受伤,所以他摇摇摆摆还带着铃铛响着声音站起来就是为了让她出来打,想知道她是不是就是细雨。曾静应该是明白的,所以她出来打,并且让他看不到,江阿生一直是不确定的,从一开始接触就一直在怀疑。当劫匪跟她说无关的话就可以走的时候,她拒绝了,并且是回头看了一眼江阿生的才拒绝的,所以她的立场是很明确的,是为了江阿生。
江阿生怀揣复仇之心,本就不大可能去那么苦心地去接近一个女子。老和尚的一句“去吧”,使曾静在观察过了江阿生的人品之后大胆地说出了要不要娶她的话。这就是他俩的石桥之缘吧,就算大夫真的告诉了江阿生易容后的细雨的走向,就算他非常怀疑曾静就是细雨,他也不必非娶她不可。如此看来,他还是喜欢她的,只是跟陆竹相比而言,差的是经历不同,不是情感的深浅。陆竹的胸怀为我佛慈悲,所以他可以为了细雨不惜以死开化;江阿生身背杀父之仇,处心积虑,夫妻双方身份摊牌后依然愿为她留条生路,也不是浅薄的爱。至于曾静,到故事发展到她与江阿生后,她对江阿生就是陆竹对细雨的爱了。看电影中这样的情感发展,还是觉得挺符合人性的。
可笑之人,都很可怜;能让我们心生向往的人,却又不似人间之物。
6 ) 《剑雨》:没有白鸽的江湖
作为一部同时是“吴宇森作品”和“苏照彬电影”的影片,如果我们不去理会影片背后的那些江湖纠葛,单就《剑雨》这部电影而言,它可以说是继《卧虎藏龙》之后最好的中国武侠片。
就故事层面而言,《剑雨》可以说是一部古装武侠版的《变脸》,因此影片最后字幕中标注的“吴宇森作品”也还算是师出有名。但从影片整体风格来看,作为《诡丝》的导演和《双瞳》的编剧,导演苏照彬在《剑雨》中仍然留下了属于自己的风格烙印,《剑雨》仍然是一部名正言顺的“苏照彬电影”。
作为一部武侠电影,《剑雨》不但在传统的动作场面上保持了高水准,而且在剧作结构和人物塑造方面,为中国武侠片的叙事变革创出了一条新路。作为一个几乎和中国电影同步发展起来的影片类型,武侠片对于华语电影的重要性,就如同西部片对于美国电影一样。如果说中国电影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影神话,那么武侠片就是当仁不让的类型。
中国武侠片从最早的剑仙片开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通过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的互动,很早就已经建立了一套基本叙事规则,其中的主要元素就是江湖、夺宝、争霸、复仇、奇情。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香港电影的重要种类之一,武侠片在叙事方式上就已经达到了顶峰。如《金燕子》、《侠女》、《独臂刀》等武侠经典所开创的故事模式,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都没有发生什么根本性的变革。
中国的武侠电影一直在叙事结构上有一种先天缺陷,就是剧情线索和动作场面在电影叙事过程中相互脱节,不能互为助力。大部分武侠电影的剧情,都会在发展到动作场面时陷入停顿,等待对阵双方完成打斗场面后,影片剧情再继续发展。除了少量里程碑式的武侠电影作品外,作为商业类型片的武侠电影一直过于依赖贩卖视觉奇观,因此武侠片的动作场面一直在不断革新,但在故事层面的进步却微乎其微。
即使在中国武侠片的两种亚类型(拳脚武侠和枪炮武侠)中,这种过于依赖视觉奇观性的动作场面而忽视电影故事本身的剧情张力的倾向也一直存在。但是由于此类影片在市场上一直受到观众的欢迎,因此武侠电影在叙事结构上的革新也一直缺乏动力。
国内电影评论曾经有一段时间流行将武侠片和动作片中的场景分为“文戏”和“武戏”两种,其实就是这种剧情和动作脱节所导致的观众趣味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001年由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确实是对中国武侠片的一次革命性改进。作为一部融合了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和中国武侠片传统元素的影片,《卧虎藏龙》一片中所有的动作场面,都直接参与了人物塑造和剧情推进。虽然由于时代所限,片中仍然留有传统武侠片所带来的固有痕迹,但就整体风格而言,《卧虎藏龙》确实是对中国武侠片进行了一次断代性质的革新。
中国武侠片的上一次创新浪潮,就是以1992年徐克导演的《新龙门客栈》为首的新武侠电影。但新武侠电影对于传统武侠片的贡献,更多的在于动作的创新而非叙事模式的革新,影片剧情和动作场面在电影叙事过程中脱节的问题,并没有在这一次的武侠片创新浪潮中得到根本性解决。而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如果究其本质,其实在故事类型上已经和传统概念上的武侠片相去甚远。但正是这种远离,造就了本片在武侠片叙事类型上的一次突破。
伴随《卧虎藏龙》的票房成功和奥斯卡奖的认可,中国电影也掀起了一股武侠片风潮。但是从2001年的《英雄》开始,到2006年的《夜宴》结束,在诸多作品中,没有哪部武侠电影真正能够对武侠片在叙事结构和手法上做出实质性的创新。
而在《剑雨》这部武侠片中,人物性格、剧情张力以及动作场景三者的结合,可以说是近些年来中国武侠片中做最平衡的。即使没有片中那些古装侠客的刀剑格斗场景,这部电影凭借紧凑的剧情张力,仍然能够吸引观众去关注影片中的人物命运,并被片中人物所营造出的情感氛围所打动。作为一个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称为“古装武侠版《变脸》”的故事,《剑雨》通过一个结构复杂但线索明晰的故事,结合中国传统武侠电影的叙事规则,融合了经典好莱坞叙事类型,完成了一次中国武侠电影的继承和创新。
作为一部武侠类型片,《剑雨》的故事对江湖、夺宝、争霸、复仇、奇情等所有武侠片的典型元素都有涉足。而这一点对于中国武侠片来说,其实也算是一个创新。江湖争霸、群雄夺宝,以及江湖儿女的恩怨情仇,三条故事线同步推进的同时,主次分明,营造出了紧凑的故事节奏,整个故事忙而不乱,所有人物的情感动机和故事动力都明确清晰,观众在跟随银幕上的故事推进的同时,还能深入到电影角色内心的情感世界,可以说已经超越了观众对于一部武侠类型片的期望,满足了另一部分观众对于一部好电影的渴望:在一个浪漫离奇的银幕故事中,触摸到了自己内心的世界。
(那些对≪剑雨≫感到不满足的朋友,我理解你们对电影有着更高的品位和要求,但也请同时考虑中国电影的现实水平。对于像我这样每年看一百部国产电影的人来说,≪剑雨≫无疑是一部让人激动的华语电影。)
垃圾。话说这个整容师好没有职业道德啊,客户信息还共享
佛陀阿难出家前,在道上见一美貌少女,从此爱慕难舍。佛祖问他:你有多喜欢那少女? 阿难回答:愿化身为青石桥,受五百年日晒雨打,只求那少女从桥上走过。——出家人的表白
看片过程中睡得多死都不用担心,因为片尾萨顶顶与吴青峰合唱的主题歌一响起,就算梦到第五层都能立即把你kick醒。
王学圻在里面缺乏亮点,但我还是要说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吴宇森啊,你好意思在片尾打出“吴宇森作品”几个大字!?ps.王学圻扮演太监是过时的,但是太监本身是不会过时的
我就喜欢了,拍的多工整,一点儿没有最近所谓武侠电影的浮华之气,武功方面彩戏师的整个人设都非常好,神仙索真让人神往,细雨的辟水剑也十分好看,剧情方面小细节很动人,我就觉得这样朴素的爱情比《画皮》那种稀巴烂玩意儿强多了
虽嫌传统老套了点,但是人物设置清晰,动作精彩,故事流畅,是一部没有大问题的商业片,简单评价:挺好看。
谁能想到10年前许多人眼中的“烂片”在现在看来竟然能成为武侠片里的佳作
一个男人不行,就洞房夜被老婆杀了;一个男人靠内功给自己长出了JJ,尸体就变成了传奇;一个男人被妹子嘲笑是太监,就气得把妹子活埋了。一群武林高手打打杀杀好多年,就为了一个已经62岁的男人能找回自己失去已久的JJ。这片子三观真是太喜欢了。
近年来少见的纯武侠片,摒弃了时下古装大片普遍存在的浮躁与不知所谓,水准颇高。
剑雨江湖,雷人无数。一个送快递的在梅雨季节追上了一个削骨整形的大龄剩女,夫妻二人本想卸甲归隐过一段吃面皮的田园生活,不料遭遇四位奇人异士的追杀——魔术师戴立忍,钢针控余文乐,脱衣女大S,恋尸癖太监王学圻。情节很古龙,对白很琼瑶,片尾再配上神婆萨顶顶的天籁,不似吴宇森胜似吴宇森。
我一直希望电影里的“彩戏师”和“转轮王”是有GAY情的。毕竟他们一起那么多年了。特别是“转轮王”在挖出大S时对她说,从此以后我是你父。然后指着“彩戏师”说,他是你母。这个场景让我相当的兴奋啊,我当时想,有GAY情,一定有GAY情。
《剑雨》,有幸先睹为快了。王学圻的表演当然不用质疑。郑雨盛的角色交代虽然有可商榷的地方,但本人对他在本片的表演印象很深。
昨晚看了《剑雨》,比《狄仁杰》好得多。好久没看到这样的武侠片了。武侠电影也应该做得踏实,接地,走心。让我想起小时候热爱的武侠小说,有门派,朝廷,镖局,钱庄,有日常生活,有野心也有恩怨,有一个你想离开却身不由己的江湖。很多小细节都挺精致,能看到创作者的诚意。推荐《剑雨》。
《卧虎藏龙》之后最好的武侠片。另外,片尾字幕是“吴宇森作品”,“苏照彬电影”。无论如何,苏照彬都成功地在这部电影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痕迹。
《卧虎藏龙》以来最好的武侠电影。
郑雨盛扮相不错,余文乐有长进,大S和王学圻雷死了……为何英文名叫做“刺客王朝”呢,为何大S的妓女杀手叫叶绽青呢……真的跟九州志没有任何关系么?武戏设计还不错,软剑和暗器都很到位。影片结尾算是翻拍了《飞狐外传》,被萌到了。
两个整容的,一个死太监,一个变魔术的,一个一心想煮面条的,还有一个色情狂。。哎。。。
他只培养台湾演员,不培养内地演员,甚至也不培养香港演员,他不是用港台演员,他是只用台湾演员,从美国回来后监制的7部电影一共用了11位台湾演员,创造港台导演培养单一地区演员之人数之最.监制的每一部电影女主角都不是内地的,因为看不过去内地女演员占据华语片主角
用前男友教的办法作践公司老板给现在的男朋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