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日记

喜剧片大陆1947

主演:耿震白杨阳华吕恩

导演:张骏祥

播放地址

剧照

还乡日记 剧照 NO.1 还乡日记 剧照 NO.2 还乡日记 剧照 NO.3 还乡日记 剧照 NO.4 还乡日记 剧照 NO.5 还乡日记 剧照 NO.6 还乡日记 剧照 NO.13 还乡日记 剧照 NO.14 还乡日记 剧照 NO.15 还乡日记 剧照 NO.16 还乡日记 剧照 NO.17 还乡日记 剧照 NO.18 还乡日记 剧照 NO.19 还乡日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7:08

详细剧情

抗战胜利,一直在大后方从事话剧工作的老赵、小于夫妇,回上海重建理想中的美好生活。谁知他俩一到上海,因租不到房子,当天在友人家八楼屋顶熬了一夜。翌日,夫妻俩外出找房子,只见许多空房被贴上接收封条,愿出租的都索价金条美元。夫妻俩无力承租,失望之余,偶遇喜爱话剧的小桃。小桃原是汉奸裴某之妻,胜利后裴某因汉奸罪入狱,房产和老婆悉被重庆来的接收大员老洪“接收”。一天,小桃与老洪吵架,赌气将一间空房租与老赵夫妇。老洪不允,又起争吵。不意裴某摇身一变成为“地下工作者”,昂然出狱,率领一帮打手回家,痛殴老洪,夺回妻子。老洪心有不甘,也找了一帮打手前来报复。此时老赵的友人也前来道乔迁之喜,于是一群人稀里糊涂地在这幢房子里展开了一场恶斗...

长篇影评

1 ) 小资产阶级的胶片剧

那个年代的电影,基本就是话剧的翻版,几乎完全靠对白来传达情节。拍电影,就是用胶片把话剧记录下来。因为可以停机拍摄,演员不需要大段地背台词,错了还可以重拍,还可以进行后期剪接。这些优势,省去了话剧的排练,演员和导演都变得非常轻松,制作成本当然显著降低,公映之后却获利很高,从而电影迅速发展。

当年,有机会看电影的至低是小资产阶级,所以也只反映小资产阶级以高的阶级,反映那些高阶的立场和情感。经常的,他们的婚姻与恋爱是影片最重要的内容,“小三”的故事也很常见。讽刺的是,“小三”又成为21世纪初大陆影视的主流,文化部门不得不出面控制。

李天际参演本片,一个小丑型的角色。当年的电影,一般都会有类似的角色,或者说是为了加入喜剧因素——这很像传统戏曲,目的是为了吸引观众。

本片的喜剧段落,明显在模仿卓别林。

——《牛郎织女》,你演牛郎? ——不,我演牛。 现代的,《神雕侠侣》中演雕的笑话,来源于本片。

2 ) 还乡无房

还乡无房

房子------花园洋房(20条金子);
公寓------顶费(3000美金);
其他------遍寻无着;

大上海,遍地房子,为何一屋难求?
皆因~~~

物价否?经济否?人心否?世道否?
市场供求吧,8年抗战,还乡良多!

钱钱钱!接收大员,永无宁日!

短评

快走快走,我们快走

4分钟前
  • 第三道闪电
  • 还行

6分钟前
  • 是一颗小草啊
  • 较差

结尾乱哄哄的。

9分钟前
  • 微风往事
  • 还行

那时候卓别林式的喜剧,很放得开,我觉得很好笑

13分钟前
  • 笨锅
  • 力荐

战后的上海,一时的蜗居,今日的上海,长久的蜗居

16分钟前
  • 寒塘鹤影
  • 还行

闹剧一场

19分钟前
  • 某位
  • 还行

9.4;開頭作為演職員表背景的漫畫

20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资料馆留影#是悲喜剧,又是一场闹剧,被忽视的经典。“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片首韦庄的诗句即是影片的内核,白描了抗战八年胜利后的上海众生相,本以为胜利了就安居乐业,可满大街的空房子可就是不租给人,好乖乖光订金就要10个金条,到现在还没搞懂到底啥是“接收”,倒是在《乌鸦与麻雀》里知道猴子一伙“接收”了别人的房子借机敲诈还要撵别人走。得了先不管什么房子好租难租了,黑社会地痞流氓以及汉奸竟然与管事的人称兄道弟,“有良心的人不会让房子空着,有空房子的人准没良心。”男主的这句台词倒挺贴切,那样昏聩的年月有几个人是真正好过呢?

25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我不想写作业,影响我看电影的心情

30分钟前
  • 科克托马斯
  • 推荐

进可撸袖打架,退可踢腿撒娇,重情疏财宠物第一的小桃真可爱

31分钟前
  • 推荐

没啥结构,很有话剧感。对话有些还是有趣的,关于空房间和良心。

35分钟前
  • ScheherazadeC
  • 还行

喜剧片,然而不符合喜剧片创作规律的是有些地方实在过于残酷,例如女主差点惨被强奸那场,延续时间过长,让观众过于揪心,但也理解,是导演对社会的批判,接收房子夫人那段大战特别像国共内战的隐喻,又看到了一个娜拉。同时,不可否认,主人公的选取是城市小布尔乔亚,其令人发笑之处恰恰在于他们试图维护自己的阶层,却困窘得与赤脚汉别无二样

39分钟前
  • 一步之遥
  • 还行

当年的冯小刚

40分钟前
  • 朱聊聊
  • 力荐

很强的讽刺喜剧!“接收”背景下围绕一幢房子的闹剧,在喜剧技巧上很有基顿与卓别林的感觉

44分钟前
  • 跳出框的鱼
  • 推荐

幽默而讽刺,诙谐而深刻。

45分钟前
  • 春夏秋冬
  • 力荐

古典好莱坞感觉的喜剧

47分钟前
  • R.C
  • 还行

抗战结束了,国民党接收大员又可以发财了,你说讽刺不讽刺?汉奸、大员、打手,看似是毫不相干的三种人,其实都是一丘之貉,身份虽然不同,但是贪财谋利、自私荒唐却是一个样子,汉奸变地下党这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个凡事讲金条,没有民族兴亡,没有是非道义的国民党在这样一般穷凶极恶人的手中焉能不亡?张骏祥以袁俊为名,转电影之后,连续两部片子讲述接收之事,可见当时接收之祸,令百姓遭殃不少。全上海都是房子,可偏偏房价昂贵,处处封条。房主为了谋利,宁愿租不出去空着,也不能便宜租了,可以说,毫无社会公德。上流阶级道义败坏,贪图私利,下层社会就注定了水深火热。最终那老头倒是说的明白,都是自家兄弟,为什么要打呢?都是一丘之貉,为什么要打呢?最后离开房子的,是心存道义者,留在房中的皆是心灵丑恶之人。

51分钟前
  • 小袁同学
  • 推荐

又是一出以“房子”为喻体的国族政治闹剧,和平路和平村1516号世界社会研究所的社会学者也难断时代分岔路口的中国事,老夫子捻须摇头叹气,外国人隔岸观火不管我们瓦上霜,一锅粥烂在锅里请诸君自行消受吧。国共内战时期拍摄的电影,接收大员和摇身一变成地下党的“汉奸”两军对垒(上层阶级),夹在中间的重庆还乡的演剧人员的安居梦难圆(下层阶级),开篇的那场佃农翻身骑在地主身上的戏中戏就像一个后世的寓言。抗战胜利后和平建国的美梦,终究像一场春梦了无痕。

53分钟前
  • 卷耳电影笔记
  • 还行

6,整个故事类似讽刺闹剧,游戏成分太重

58分钟前
  • мая
  • 还行

战后上海乱象。听到男女主描绘今后的愿景是“痛痛快快地工作,安安心心地生活”,很感慨。小桃可爱,我的快乐都是她给的。20.11.29 @中国电影资料馆

1小时前
  • 说了我是黑无常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