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用行刑前的心理崩溃,狱警冷漠的重复官方问话,哭声,失禁,来回穿插的闪回和旁白,尽力还原了死刑的场景。让人有强烈的不适感。
男主的表演也很好的表现了正常人在精神失常,心理问题严重状态下的应激状态。
本作设定男主初始年龄,限制了其心理成熟性,把心理不健全的个体放入极端环境,直接结果就是,对个体心理发育造成不可逆伤害。男主在行刑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健全人格。外加条件限制,没能得到心理干涉。以至于后期看出,男主在身体上控制犯人,行刑在精神上影响了男主。最终挤压的问题在一次失败的行刑后爆发,酿成悲剧。
本作是反死刑作品,但探讨的并不是废除死刑问题,而是死刑对行刑者的伤害。死刑原本是对犯人的惩罚,却悄然变成了行刑者的惩罚。本作中除了男主,还有律师的妹夫作为暗线,也因为工作特殊时长接触死亡。看似一个走向罪恶一个坚守正义,其实都在收到杀人这件事情的伤害。可见,其反死刑并不是反对惩戒凶手,而是如何才能让近距离接触死亡的特殊人群不再受死亡的阴影的伤害。
他不是天生的屠夫: “在战场上你不把敌人当作人看,你射杀的是制服,不是人类,比杀死一个陌生人更糟糕的是,杀死一个你认识的人” 主人公只有17岁,为了逃避兵役,他选择去监狱工作,不愿兵役的理由是他不想在战场上杀人,可命运似乎偏要让他做一个屠夫。监狱工作的第一天,监狱长就强迫他选择一个死囚,由他第二天亲自押到执行死刑的现场,监狱长属于强迫性,主人公只能选择,没有工作培训,没有征询自己意见是否接受这活,事后也没有安排心理辅导。第二天,主人公目睹了死囚们恐惧的神情,他们在哭泣,在哀嚎,可狱警们却无动于衷,毕竟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何不愿意都会受到毒打。在行刑前,大家会让死囚们脱掉鞋子,又被戴上头巾,问他们有什么遗言,再用布遮住眼睛,套上绞绳,在执行现场并列一排。有人因次吓的大小便流出,随着开关把手一拉,死囚们脚下活门打开,他们都一块下坠,直到断气,死亡。 监狱就像一个杀人磨坊,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主人公见证了164个人的死刑,每一场杀戮他都参与,都在现场,大家对杀人都习以为常,甚至乐此不疲,好像已经没有思想,没有感觉,没有情绪,在他们眼里,这些人不是人类,死不足惜。可主人公不想这样,他会害怕,会忏悔,偶尔会给死囚们读读《圣经》,不仅是对死囚救赎,也是在给自己救赎。其中有一个死囚与他成为了朋友,一些死囚获得了减刑,死囚朋友却没有,注定了就是死,朋友选择主人公执行自己的死刑。于是主人公负责给朋友量身高,体重,以衡量绞绳尺寸,因为如果有偏差,会造成死囚的死亡过程中加长,会很痛苦。就像古代刑场的刀斧手,他们负责斩杀犯人,熟练的人知道对不同的人用多少力度,在哪个部位下刀,所以一刀结果,让犯人死的没有痛苦。 就在主人公出事前几天,他参与了镇压死囚的反抗,他挥舞着棍棒,一起把死囚们制服,似乎他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了。他们当场给死囚们穿上约束带,连踢带打,立刻套上绞绳,也无所谓仪式,也不问他们有什么遗言,快速的结果他们性命。还是活门打开,还是一起堕落,如果有一时没有断气,在不停挣扎的人,监狱长让大家把绳子拉起来,再松手,就这样反复几次,直到死囚断气。然后他们一起下去,冲洗地板,放下死囚,剥光他们衣服,装入木板钉成的棺材,再以抛硬币的方式来决定谁把这些尸体运到墓地,毕竟没有人愿意干。就是这样的工作环境,主人公已经神经兮兮,什么风吹草动都会吓一跳,害怕,也情绪暴躁,就像是觉得是那些死囚的鬼魂,就在自己的周围。是精神创伤让他出了意外,他把一车的七个球员都射杀了,看起来他很残忍,可事实上他都不知道会发生这些事,该为法律负责的不是他,是一个没有怜悯,只有屠杀的体制。
死刑犯看守de杀人事件 1.男主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否 : 这是15岁的童工吧?即使列入公务员序列也是童工吧?还是80年代的南非根本不讲究这个? 2.题材 : 大好影视题材白白浪费!没有悬疑惊悚且破朔迷离刑事调查、刑事鉴定,也没有谁与争锋+胜天半子的庭辨、还不是忍辱负重般的"局内人"……整个片子太尴尬了!大段大段的留白,再加上史蒂夫库根梦游似的表演,哎,男主你不问问他,你确定不是上天派来玩我的麽?
狱警工作场景,特别是死刑执行片段真实到触目惊心。作为片子主体的法庭交叉质询环节和心理分析拍的却只有一般水准,编剧融合了两个真实事件倒是不小噱头。年轻的男演员Garion Dowds贡献惊艳表演,安德丽亚·瑞斯波罗格在有限的发挥空间里表现出了最佳,倒是男主史蒂夫·库根没有进入状态。
20151110&20151207 version1&2
观影时全程毛骨悚然。
在是否废除死刑这个问题上短时间内人们应该很难达成共识。本片废话有点多了。
抽丝剥茧的佳片
法庭戏拍的还是蛮吸引人的,冷静克制,绞刑场面又拍的非常直白残酷,对于人物心理层面的刻画还是挺到位的,男主角的表现有些失望,而且这个主题呈现还是有些避重就轻,但的确是个很值得讨论的议题。
与其去纠结死刑对人性的伤害对刽子手的PTSD,不如用“你们”(编剧们)最恐惧的人工智能去做脏手,就像狗家的识图AI所作的一样,机器人把死刑犯赶在一个房间里,机器人到了时间一按毒气按钮。问题解决了,道德不用纠结了,AI也完成了“你们”一直构想的工作—杀人。
3.5 这位南非小哥Garion Dowds的细微表情处理得真不错,一丝的惊恐或微笑,似乎都刚刚好。他当然错了,但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错。
3.5.关于杀人动机,杀人者心理的探讨作品。//前几天才讨论过姜博士...
判决是公正的,一年执行174件绞死他人的任务,也没有心理辅导,对十九岁的小伙子来说,确实对认知影响极大。但并不支持废除死刑,由绞刑改为注射法比较好,对行刑的影响好点儿。
三星半。非常克制和纪实的叙事方式,除了与改编自真实事件不无关系外,导演对包括几场死刑执行戏的控制能力也比较惊人,能带给观众很强的感染力,相较之下法庭戏份倒不是那么精彩。与其说这是一部犯罪悬疑片,不如将其看作一部有着历史意义的新闻纪录片,这个新闻的标题亦可以是:“我的职业即杀人”。
【台北金马影展展映】抨击死刑制度的影片。绞刑场面拍摄得真实而触目惊心。整体还算不错,但并无太多值得回味的地方。法庭戏基本都是套路。所谓悬念要靠“失忆”来一点点挤牙膏似的推进叙事,似乎能感受到编剧的刻意。没想到这场影片居然坐满场。三星半
一起非常有意思的真实事件,可惜导演有些走偏了,过多去纠正于废死,将绞刑的残忍与死刑混为一谈,其立场就决定了这部影片无法有所突破。死刑是否该废除,是可以讨论的,但理由并非是处死犯人的方式太过残忍。就如剧中一个角色所说,杀人者被处死很残忍,但谁又去关注那些受害者是如何被残忍地凌辱与杀害的叱?
杀人偿命,这是社会秩序。
节奏不错,几乎没有拖欠的地方。演技挺好,细节也到位。难得的佳片。
“你们不能要求一个人,同时要作牧羊人,又要当屠夫。”
本片演员的口音应该是本地化后的结果,Andrea Riseborough比较突出。牧人和屠夫,一边是拯救,一边是杀害。
不错
我的态度很明确,死刑不应该废除
观感超出预期,虽然作为主体的法庭戏比较一般,也有几处转折较硬,但整体的节奏掌控和情绪把握相当不错,演被告的小哥演技惊人,完全盖过了没好好发挥的男主库根叔。但是,叔穿着律师服真是太!帅!了!五十岁之后感觉可以靠脸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