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写观后感,目的是因为年龄大了,担心看过的影片全忘了,留此存照而已。看和写的同时,也在网上看看影评。又有了一些对影评的看法。下面就借着对影片《战争与和平》的观感,把这些看法讲讲,也是怕以后忘了。
我知道的《战争与和平》有四个版本。
一是美国版的,1956年放映。亨利·方达、奥黛丽·赫本共同主演。得过奥斯卡的多个奖项。
二是1967年前苏联版。邦达尔丘克导演并与柳德米拉和吉洪诺夫共同主演。获得奥斯卡和戛纳电影节奖项。
三是多国合拍的2007年版,亚历山大·贝叶尔、克蕾曼丝·波西等主演。严格说起来,应该叫电视电影。
四是2016年版的英国BBC的六集电视剧。莉莉·詹姆斯和保罗·达诺主演。
其中,没看过2007年版的,无从评论。其它三部各有千秋。
先说美国版的,初次观赏是在八十年代,有几位赫赫有名的角色担纲,影片的故事性很强,结构也不错。但是删减太多,看不出原著的深刻的主题和宏大的情怀,也缺乏了那种俄罗斯的情结。不过还是很喜欢。我想影片是拍给美国人看的,更多的是考虑美国人的观赏习惯,让大家一目了然的了解故事欣赏故事。总之是一部精心制作的标准娱乐片。
再看BBC的六集电视剧。在环境设计和情节描述上,和原著很贴近,但是反映原著的精神实在不够。为了讨好观众,还安排了几个床戏,越发不像话。在十九世纪的俄罗斯上流社会,这样赤裸裸的表现肉欲是绝对不许可的,是有违道德的。这在托翁的原著中也是极力回避的。
本人最推崇的仍然是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总共看了三遍,第一次看是1975年,还是所谓的内部电影,也不是上影译制厂的那个版本,完全是俄语,由一男一女俩翻译拿着麦克风,演到哪儿翻译到哪儿。说实话,第一次看印象并不好,觉得太拖沓了。俄军急匆匆的奔赴前线,彼埃尔却在路边傻站着瞎琢磨。那时我二十多岁,更关注的当然是情节的发展。
写影评,归根到底是在描述自己的感受,这当然是此时此地的感受,随着环境的变化阅历的增加,人的感觉是会产生变化的。比如《哈利波特》,成年人认为这不过是一本普通的少儿读物,而孩子们却当成是人生的教科书。还有人说,托翁的《复活》必须在五十岁之后看才能勉强读懂。这些不同的看法也许就是俗称的代沟,很正常。无需去辩个没完没了。再看环境的变化。现在十五岁左右的年轻人,热衷于网游追星视频,而我十五岁时候,没有这么多的娱乐,只剩下读书,所以那时候把所有翻译过来的译著小说几乎全看了。因此两代人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当然会有很大的不同。
看《战争与和平》也是这样,年轻时候喜欢美国版的,因为它的故事性趣味性比苏联版的要强多了。在九十年代,第二次看苏联版的,感受就不同了。一是由于看的是上译厂的版本,理解起来更直接,二是关注的不仅仅是故事,而是在想托翁通过对俄法战争和俄罗斯上流社会生活的叙述,想告诉我们什么?也初步了解了托翁通过普拉东之口带给人们的“勿抗恶”主义的思想。
第三次看是在今年。看电影之前,专门重读了一遍原著。在电脑上慢慢看,边看边琢磨。似乎自己在和托尔斯泰本人对话。看到彼埃尔和安德烈在河边码头的谈话,看到安德烈两次经过老橡树前的感概,都有一种无名的感动。战场上的厮杀,娜达莎月光下的独白,乡下庄园冬日的狩猎,无不体现了俄罗斯独特的民族精神。正如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不能甘心在人类事业中扮演次要的角色,甚至于不甘心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而是经常地和专门地扮演独特的角色。
写影评,重点是什么?我自己的感觉重点是电影的内容。这也许和许多影评人的想法不一致。外在的形式仅仅是为影片的内容服务的。可惜现在都搞反了。人们热衷的是角色扮演者的逸事和花边新闻,探班的感受,片场的调度,演员的访谈。而我关心的则是影片的情节,柳德米拉是否有婚外恋与娜达莎的遭遇没有半毛钱的的关系,吉洪诺夫的片酬是多少也和安德烈的经历毫不相关。当然我也想知道彼埃尔是谁扮演的?他的演技如何?好在邦达尔丘克满足了我的期待,塑造了一个托翁笔下真正的彼埃尔。
此外,我还知道了这样的数据:为了拍《战争与和平》,动用了12.5万人的部队、1500匹战马、上世纪六十年代约5.6亿美元的投入。其实就是再打了一遍仗。苏联方面筹备了695门法国拿破仑时期的小炮和587门俄罗斯同一时代的小炮,其中20门是从博物馆里拖进去的。为航拍筹备了30多架直升飞机以及3架喷气式飞机,40吨燃油,52吨发烟用炸药,23吨枪枝发火用炸药,16600枚手榴弹,6600枚发烟弹,4500条引火线。服装共有20900套,47个工场为影片供应军服/军帽/僧侣的衬衫等。马具以及皮革废品则由两家工场生产。苏联用了两年光阴正在莫斯科西南郊搭建了一个占地足有十万平方米的假莫斯科,包括住民居处、当局机构以及一个完整的克里姆林宫,可谓世界片子史上绝无仅有的后台。最终一把火烧成灰烬,塑造了火烧莫斯科的场景。
这些资料,只是让我知道了电影的耗费巨大以及编导的认真程度,而电影是否好看,关键还是在于影片是否贴近原著,是否反映了托翁的精神。我感叹影片中战争场面的宏大,惊讶皇宫舞会的规模和奢侈,但是我更关心的是人物内核的塑造,感动于安德烈彼埃尔娜达莎的命运。
写影评,当然要有自己的观点。有的影评人经常是暴露些片场内幕,与导演的私交,与明星的饭局,华丽词藻堆砌满地,洋洋洒洒拐弯抹角,却丝毫没谈自己的看法,只能说这些影评人“知道”了,而不能说他们有“知识”。好的影评,应该是如金圣叹于《水浒》,脂砚斋于《红楼梦》,黄裳于京戏。有赞美也有抨击,有阐述也有分析,总而言之,要有自己独到的观点。
要表述自己的观点,当然有可能产生错误。但只要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我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说对了,大家共勉;说错了,也可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但是尽量做的不要太离谱,尽量去掉个人的成见。尤其是别老带着意识形态的眼镜去看电影。我看过一个评论,讲到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时,他这样说:“苏联版本没有看过,但好评很多,据说拍摄战争场景动用了苏联红军和千匹战马,个人猜测拍出了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英勇和苏维埃的革命精神吧。”这位的猜测已经近乎荒诞了。
我写观后感,第一目的是为了自己留存。留下现在的感受和思考。过上几十年后(如果还没死),翻出来看看,发些感慨,引起回忆,这就很好了。放在网上,当然也欢迎朋友们看看,要做些文字上的组织,免得自己凌乱的思想耽误大家的时间。喜欢看,我会很高兴。不喜欢看,以后就别看了。但是本人实在是没精神去和谁谁辩论。有这功夫,我还多看几部电影呢。
毫无疑问,1966年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这部气势恢宏、制作精良,时长达七小时,前后耗时五年耗资无数,几乎是倾举国之力制作成的电影,是一部史诗级的影片。
然而,看完后我只觉得遗憾,因为精彩欠奉。也许,世界名著的改编,注定都难逃厄运。
影片最大的优点是不计代价、几乎忠实地还原了原著。但这也正是它最大的缺点——很遗憾,创作者被世界经典困住了手脚,没有把影视语言独有的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好的改编应该是形神兼备的,而本片只做到了前者——有形,却无神。它只是实现了世界文学名著的影视化,最终遗憾地流于平庸。
观看本片正值俄乌战争爆发之际,遗憾之余不禁感慨:人类什么时候才能真正从历史中学会教训呢?
惟愿世界和平!
中秋过后的这一周,我一直在看这部前苏联拍摄的《战争与和平》,这应该是第四次看了。这部电影总长六个多小时,每次看都要花上几个晚上。这次看得更细些,更入迷些,以致于前后快一周时间。
之所以看了这么久,是因为这次看到的是标准公司发行的蓝光版,画质更清晰,色彩更饱满,层次更丰富,如油画般的画面看得我沉醉不知归路,有些段落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都看不够,还叫上家人一起欣赏。没办法,这电影确实让人爱不释手啊。从发掘老电影的努力上,CC这份功德无量,无人能出其右。
前苏联这部《战争与和平》筹拍初衷多少是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当初美国先拍出同名电影,前苏联引进后造成巨大轰动,给当权者以极大触动,立志要拍出更好的托尔斯泰。现在看来这部动用国家力量拍出来的电影确实把对手比下去了。仅拿舞会一场来看,美国版就象在是在地窖里拍了一样,舞池太小、人物太少、衣服太廉价。前苏联版用金壁辉煌、光彩夺目来形容也不为过。后面的博罗迪诺战役就更没办法比了,苏联人用一万两千人来拍,几乎完全复制了当年的战争。至于莫斯科大火、乡下打猎等段落都是极尽铺张,长镜头、大广角的运用力图以全景示人,给人造成极为震撼的视觉效果。说这部电影是空前绝后也没有错,想来以后如此消耗来拍电影是不会再有了。
当然如果只是这些物质上的支撑,这部《战争与和平》还不足留名后世,说到底这部电影是拍出了原著的思想性,刻画出小说的精神主旨。托翁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人类真善美的追求,对于邪恶的抗争与奋斗,明明白白地感染着每一个观众。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日本教育局会把这部电影推荐给每名日本学生来看,这部小说,这部电影所要表现的,所要向人们倾诉的正是人们对于生活意义、对于人生价值追求的定义。电影中的主人公虽然经历了挫折、生死、毁灭与重生,但只会是更加地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人生本是那样的丰富多彩、那样的无穷无尽,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浪费它、忽视它、破坏它。
虽然这部电影起意于意识形态之争,但前苏联政府和艺术家们真真正正做了一件伟大的事业,拍出这样一部博大、深刻、高尚的电影,以至于无论何时来看它都能从中感染到力量、受到鼓舞、提振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美好的追求。
剧中三位主演,吉洪诺夫、达邦丘克自不必说,演娜塔莎的柳德米拉人称“苏联赫本”,我以为她比赫本要演的好太多。娜塔莎那份从少女的天真到劫后的成熟,她表现的很到位,人物刻画立体,层次感极强。也许是因为生在苏联,阻碍了她成为国际影星,假想如果她是在西方,相信会比赫本有更大的成功。真要是论容貌、气质,我觉的赫本还要差她一些。
本来以为加上上译的国配更为经典,后来发现前苏联这些表演艺术家台词功力了得,听原音更有魅力。
最后吐槽一下CC的封面,确实难看。把安德列画成了猥亵的老头,一点贵族气质都没有了。
少年轻浮,爱读法国小说,罗曼·罗兰、莫泊桑、乔治桑、福楼拜、左拉等作家的作品,浪漫唯美多情趣。俄国小说因人物名字冗长致使阅读心生一丝厌烦,但托尔斯泰翁的巨著还是不得不读,为的是那丁点文学的虚荣,不落人伍。老托翁的《战争与和平》文字浩瀚如海,思想庄重似山。爬山或渡海,我皆视为畏途。不得不面对时,就如同老鼠搏大象,虽上穷碧落下黄泉,也不得要领,懵懵懂懂,留下的印象鸡零狗碎,之后又未曾重读;好在,有1968年苏联版的同名电影给补上一课,收回满满漏网的记忆。
2018的烟雾弹带走所有爆炸性新闻,留下黑天鹅与灰犀牛的阴影。2019开年,新造电影食堂以《战争与平和》开篇,很是提神醒脑。是的,无论任何时候,人们只关心美食、健康、娱乐、科技进步、及对时政发发议论,打听明星八卦及各种小道消息,就像莫斯科的贵族沙龙,盛大的宴会和舞会洋溢情意绵绵与欢声笑语,只要敌军的炮弹还没殃及她的处所。而电影展开的美好生活却险象丛生,个人命运,包括死亡,都身不由己,这才是生活的全部。
据说为了匹配托翁的这部巨著,忠实于原著精神,这部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共耗资5亿6000万美元,堪称影史上最昂贵的巨制。在当时没有电脑特技的情况下,将数十万人恢宏的战争场面,以及俄罗斯幅员辽阔的土地、草原、河流、森林……等自然风光,一一还原,展现得既波澜壮阔又从容不迫,令人身临其境,沉浸其中。而不像现在的3D大片,在眼睛之上再搭上眼镜,整个绑架你的视觉,除了画面效果,毫无余味。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前者的眼睛(镜头)可以直通心灵;而后者除了映射景观,神马内涵也没有。而前者就像娜塔莎的眼睛,纯净而神秘,当你跟她定睛对视时,能听到百灵鸟的歌声,看到月光荡漾的湖水,以及闪烁的希冀和渴望。
这部史诗的伟大,在于托翁既具备诗人的天才,又是道德-思想的立法者,更是个活生生的人。即使是残酷的战争场面,或人物命运的陡变,他诉于旁白的话语,仍能令人折服于他对历史及人生命运深刻而深情的注视。
在《战争与和平》中,托翁充分展示了他善于将多个人物的命运线索交织并展开的写作才能。安德烈公爵被赋予油画般鲜明的形象,代表典型的俄罗斯贵族的德性。厌离庸常无聊的生活,试图通过参战去获得荣耀实现个人价值,但差点就死于沙场。他在中弹仰卧的瞬间看到死神与虚空,并突然获得从未有过的清醒;加上妻子在难产中的死去,巨大的痛苦与歉疚,几乎杀死了他那颗孤傲的心。电影第一部末尾留出一段安德烈缓行于乡野林子的内心独白。当白桦林、赤杨都绿了,春天、爱情、幸福只属于年轻人的迷梦,他的心却已像极了那棵老得枯干的橡树。但是娜塔莎正当青春,渴望爱情,她的热情像百灵鸟的歌声唤醒春天,将安德烈那棵老橡树般死去的心,重新被青春单纯的爱点燃。而一直深爱着娜塔莎的皮埃尔却将内心隐藏,扮演起他们的红娘角色。皮埃尔的形象像一幅水墨画,模糊,却常常有出人意外的行事方式。他常挂悲悯的面相让人以为他“自学成佛”了,其实不然。他曾经有过许多荒唐的行径,甚至将干预他们一伙胡闹的警察和一头熊,背靠背捆缚在一起扔进河里。而当劈腿的亡命徒多洛霍夫挑衅他的底线,“决斗”的字眼便毫不犹豫地从他嘴里蹦出,哆哆嗦嗦的手枪差一点就结束了这条俄罗斯著名恶狗的生命,所谓“憨面释心杀人胆”,正其写照也。然而,他的每一次出手,都是天性善良的“自卫还击”,但如此“被动”的性格,却总是获得命运最好的安排……同时也让他备受内心的煎熬。影片第二部的结尾,在历经风霜的安德烈的理性、尊严面前,情窦初开的娜塔莎无法承载爱情熊熊烈火的烤问,差点失足于浪荡子阿纳托利的勾引。安德烈好不容易燃起的爱情再次绝望……
至此,又一场情感风暴即将席卷而来,我不得不暂停一下,让激动不安的心灵,稍稍平息……
缓过神来,在新造电影食堂再续盛宴——《战争与和平》。
讲真的,让你看一部长达八小时的电影,即使中场休息,也难保疲沓困倦。但眼前这部影片,它的“高能”足以令人意兴勃发且持久。视觉的宏大叙事,我们司空见惯的都是酒精兑水的假大空,但它却像七、八十度的高梁陈酿,只会使你在细斟慢品之后精神奋发。这种特殊的“好酒”只有当极品的原材料遇到极品的酿酒师才会出现。
影片第三、四部均有长镜头的战争场面,硝烟人马,嘶杀震天。同样是视觉震撼,它的急骤与舒缓,混乱与秩序,揪心与空茫所具有的节奏旋律,如同鱼遇惊涛,鸟会风云(看着惊艳,但笔力不逮,万难形容,亲自观看胜余千言万语)——总归源于内心的“神视”。不久前看《流浪地球》,视觉也算被震到,但心脏承受不了压迫,只好常常闭目装作在看。我都不好意思说出,怕被怀疑为票房造假而来。
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兼主演安德烈角色,才华横溢与仪表堂堂让人原谅他出演这一角色显得有点儿老相),善于运用比照镜头,对比强烈的画面有时同屏并置,有时接连出现。如王室宫殿里还在歌舞升平,西欧军队已跨过俄罗斯边界。一场反人类理性与本性的战争已在俄国国土爆发——莫斯科,焚城在即。刚刚经历情感灾难的安德烈公爵,死的心都有了。这场卫国战争正好成为他情感意志的唯一出口。他谢绝了总司令库图佐夫的善意安排,选择去执行前线带兵的危险任务。他带领后备军一直在原地待命,这漫长的待命空档恰好成为他思考战争、死亡、生命、生活的“独白时间”。电影巧妙地将小说中托翁思想侧漏而略嫌絮叨的话语作了最好的画面安放。在博罗季纳这场决定性的战役中,安德烈在一枪未放的“后方”再次被炮弹炸成重伤。相对于乱轰轰的激烈战场,“出师未捷身先伤”的安德烈却可说是“静态”的:原地待命之后就直接躺到了担架上,然后便是病房,与同样负伤却被截肢的“情敌”不期而遇。随着镜头缓慢推移的内心活动,恰好形成波澜壮阔的战争表象下的静水流深,使观者亦能由表及里,与之产生共鸣。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安德烈巧遇娜塔莎并由她陪伴着走向终点,完全了他们之间不带遗恨无需宽恕的爱。“是的,死亡是一种觉醒”,当安德烈在白房间里安息的时候,他离去的灵魂却奋力推开房门,留给我们一个走进黑暗也是“明天”的背影。
俄罗斯卫国战争成就了库图佐夫的英名。俄国人将被侵略的屈辱化为复仇的力量,他们将斯摩棱斯克圣母像抬至战地,使卫国战争成为一场“圣战”。信仰使俄军首先从精神上获得胜利,“自神”的征服者拿破仑碰到了最强硬的对手。与诸葛亮的空城计不同,库图佐夫弃守莫斯科的目的是拖垮拿破仑的军队,让法国人吃马肉。庞大的俄罗斯帝国的生死存亡,一命系于库图佐夫的腰带。在那场他将宣布这个沉重决定的会议场景中,镜头里出现了一张扒在窗口偷看的小女孩微笑的脸,预示着“先为不可胜”的最后胜利。当隐于暗处的库图佐夫听到法军撤出莫斯科的消息时,他双手掩面,为上帝保佑俄罗斯而老泪纵横。我们也不禁为这位可爱的独眼老头高兴,为他“示弱”中的“坚忍”,大智若愚背后的不屈信念,以及不战而胜的超级“赌运”。终于结束了,战争!这人类最可诅咒的悲催戏剧……
影片后半部,皮埃尔作为一号男主正式登场。他让仆人为他准备一套农民衣衫和一把手枪,选择留在死城莫斯科,目的竟然是为了暗杀拿破仑——这位他曾经无限崇拜的“伟人”。与内心复杂矛盾的安德烈不同,皮埃尔经由内心升华做出的这个决定,体现了一种“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大无畏精神:“永别了!”他目送娜塔莎远去时说出的这句话,是准备牺牲前的真心诀别。但由于本性“慈悲”,皮埃尔最终还是放弃了暗杀计划,相反,却因抢救火海中的小孩,阻挡法军对逃难妇女的凌辱,而被当成“纵火犯”推至刑场。眼看同行的许多囚徒都被枪决了,“死神”却再一次与皮埃尔擦身而过。关键时刻,总是逢凶获赦;托翁之意,显然是想通过皮埃尔的幸运,让人勿忘“天赐”与“福音”。
“虫子想吃掉卷心菜,可丧命的总是虫子”。被虏士兵卡拉塔耶夫的朴素思想给皮埃尔补上一课:忍耐一阵子,受用一辈子。影片结尾,在大笑不已中走出死亡阴影的皮埃尔心无挂碍地走到他心爱的娜塔莎身边,感受到“复活”生命的无限美好。
最后,让我们不厌其烦地再一次倾听巨人托尔斯泰的心声: “那些产生巨大影响的的思想往往是极其朴素的。我的全部思想无非是,当那些不道德的人聚集在一起,可以形成一股力量的话,那么正直的人就应该这样做,道理就这么简单。”
2019/3/7
影史最贵的电影
如果有人问你,影史耗资最高的电影是哪一部?可能有人会说是2019年的《复仇者联盟4:无限战争》(拍摄成本为3.65亿美元,宣发成本1.5亿美元,合计5.15亿美元)。
如果考虑通货膨胀,也会提到《埃及艳后》(1963年,成本440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52亿美金。
但影视耗资最贵的,却是一部非好莱坞巨制,并且几乎也不会有后来者能够赶超。那就是1966年苏联版《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 1966-67 年的苏联战争剧情片,由谢尔盖·邦达尔丘克共同编剧和导演,改编自列夫·托尔斯泰1869 年的巨著《战争与和平》。这部电影于 1966 年和 1967 年分四期上映,由邦达尔丘克饰演皮埃尔,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饰演安德烈公爵,以及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饰演娜塔莎。
影片耗资方面,参考维基百科,《纽约时报》报道称,这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电影……俄罗斯人说耗资 1 亿美元”;1979 年吉尼斯世界纪录也公布了类似的数字,称《战争与和平》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电影”,因为“官方称总成本超过 9600 万美元”。
拍摄《战争与和平》,单是拍摄用掉的胶卷总长度为1540公里。参加拍摄的演职人员共595193人,重要角色36名 ,有对白的角色599人。服装20900套,其中47个工厂为影片提供普通服装,马具和皮革制品由两家工厂生产。由58家博物馆提供了各种绘画,家具,吊灯,餐具,枪支等19世纪的生活用品,完整再现了当时的贵族生活风貌。除了博物馆外,还有数以千计的苏联人给剧组寄来了家中收藏的私人珍品。
当时苏联准备了695门法国拿破仑时代式样的大炮,以及587门沙俄时期式样的大炮,其中20门是从博物馆里拖出来的。为航拍准备了30多架飞机,40吨燃油,52吨发烟用火药,23吨枪支发火用火药,16600枚手榴弹,6600枚发烟弹,4500条导火线。
为了真实取景,苏联花费两年时间在莫斯科东北150公里的地方,搭建了一个占地面积足有十万平方米的假莫斯科,包括城市街道、居民住所、政府机构、文化设施甚至还有一个完整的克里姆林宫,堪称世界电影史上绝无仅有的布景。最后为了拍摄莫斯科大火,居然一把火把这个“莫斯科”全烧了……
在拍摄拿破仑入侵俄国的战争场景时,军方甚至试图让片中兵力尽量与实际战役的参战人数基本相同。共动用了12.5万名演员和35000匹战马,并且每位“士兵”都有自己的武器和军装,这一数字等于当年拿破仑那次战役的前线人数,等于重新打了一遍这场战争,后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由于拍摄《战争与和平》是苏联当时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众多政府机构、军方都是免费参与,实际耗资远远不止这么多!
所以,影史耗资最贵影片,前苏联版《战争与和平》当之无愧!
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
1950-60年代,美国好莱坞热衷于拍摄史诗电影,接连拍出《宾虚》(1959)、《埃及艳后》(1963)等等巨制。美国拍摄的《战争与和平》(1956),就是前苏联版《战争与和平》拍摄的起因。
1956年美国版《战争与和平》上映,由金·维多执导,亨利·方达、奥黛丽·赫本主演,上映后就席卷了整个美国票房,之后在苏联上映时,吸引了超过3140万观众前往影院观看。那么多苏联人去看一部美国人拍摄的俄国名著,这一现象很快引起苏共高层的关注,并指示电影局和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必须对此进行反击。
彼时正值美苏争霸,不单单有政治上的角力,军事上的制衡,甚至连文化上都有相互斗争,苏联版《战争与和平》可以说是冷战时代背景下的产物。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舆论战、文化入侵。
虽说文化无国界,但俄罗斯文学的珍宝被美国人拿去拍摄,反过来在苏联大行其道,可以说对苏联电影工作者而言,是相当耻辱的。并且就电影本身而已,美国拍摄的《战争与和平》,并没有把托翁对战争的反思、人性刻画很好的表达出来,而是一部媚俗圈钱的爱情片。
所以,苏联除了要拍摄出更符合本国文学巨著的电影,更是要对美国式的文化劫掠与入侵说不!
空前绝后的影史巨制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创作于1863-1869年,耗时六年。巧的是,苏联导演邦达尔丘克拍摄《战争与和平》也耗心耗力六年,甚至拍摄过程中累得两次心脏病发作。所幸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电影同小说一样被分四部,共七个小时,在穷尽细节和追求真实方面达到了极致。从豪华奢侈的上流阶层的舞会,到血肉横飞的博罗季诺战场 ;从飞雪与狂风并作的俄罗斯的冬天,到莫斯科大火和铺天盖地的灰烬,每一个场面都非常宏大。场面壮阔,气势磅礴,完美地融托尔斯泰原著精神于其中,再现了俄法战争时期俄罗斯大地广阔的历史画卷。
和美国版相比,苏联版才真正称得上“大气磅礴、史诗风范”。与美国版偏重爱情故事不同,苏联版就是实打实的战争场面。并且人物刻画也非常出色,完美还原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以及个人在战争中自我人格的完善过程。
艺术层面已经登峰造极,票房上也是十分成功。以日本为例,1969年正式上映,极为轰动,一票难求,最终日本的总票房高达两亿五千万美元(当时);后来日本于1971年再度上映苏联版《战争与和平》,票房火爆依旧。
1969年,苏联版《战争与和平》赢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可以说是冷战时期,苏联文化对美国文化的一次胜利;也可以说是美国电影界,对苏联电影的一种致敬。
苏联版《战争与和平》的成功是举全苏联之力,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色,它背后实际付出的成本代价,是很难用具体数值去考量的。这是在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完成的伟大作品,如今或者将来,恐怕很难再出现类似这样的影片了。
这应该是苏联留给影坛的一份礼物,也是一道不可跨越的巅峰。
真正意义上的史诗,古典主义之美感仅次于大卫里恩....
还是前苏联版的最经典,7个多小时,既有恢弘壮阔的大场面,又有细致入微的人物心理刻画,那些华丽的布景和长镜头充分展现了导演非凡的调度能力……
1966年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是世界电影史上耗资最贵的电影,它的制作成本是5.6亿美元,这部电影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列夫托尔斯泰笔下恢弘的战争场面与动人的情感纠葛都在这部近七个小时的电影中细腻地展示出来。不论是电影的长度还是剧本的深度,这部《战争与和平》的确是影史珍珠。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的艺术手法不仅体现在对文学性的把控上,他的运镜,转场,调度,配乐都值得反复研习。
慕名已久,终于观影。1.未看过原著,想借由电影来了解这个故事。哪知前两部分看完,对某些人物关系、情节发展一头雾水,于是便去查看故事简介,回顾下剧情,再继续观看后两部分;2.看到那些人山人海的画面,叹为观止的同时,感觉也看到了昂贵制作经费的去向。在缺乏特效的年代,动用如此之多的人员演绎那些场景,实在是难得的厉害。不过庞杂的战争场面,缺乏线索人物的引导,让「对相关历史所知甚少、不太了解来龙去脉」的我只是观战而没有代入感。3.时光网:影片拍摄耗资高达5亿6000万美元,堪称影史上最昂贵的影片。影片拍摄得到了苏联军方的大力协助,甚至军方试图让片中兵力尽量与实际战役的参战人数基本相同。在世界影史上,本片成为动用临时演员最多的影片之一,超过本片的只有1982年的《甘地传》,参加该片拍摄的临时演员多达30万人。……-12105
《战争与和平》是我最爱的一部小说,故对本片的评价难免更受其外的因素影响. 尽管它探索了几乎不可尽数的诸多技法――(声音)叠化、分屏、动作匹配剪辑、极快速的跳切,漂亮的轨道镜头,几处近乎费里尼式的调度――影片依然有佳句而不成佳章;关键原因在于它采用了一种少见的笨拙形式:某种"连环画电影"――通篇依赖原文旁白推进叙事,配以宏伟丰富的画面或是角色们若有所思的表情(第三部结尾的照片集朗诵尤其如此),这展示-解说的模式在大远景大规模的人群调动下像极了一套社会主义特色的文艺汇演,而消解了影像本身的力量,唯有第四部莫斯科大火一场凭借推向无度的混乱跳出了这一窠臼. 不过应当承认的是,在如此巨著的文本厚度之下,本该作为"前文本"的电影确实难负,而注定只得沦为民族主义者自恋的文化宣传品.
9.3 本以为只要将原著四平八稳的还原便是经典,没想到竟还是技术控,摄影运镜无一不佳,大量意识流镜头尽彰俄国诗意,无时不沉醉于磅礴的流动之中。1.场面盛大、摄影华丽,诗意空镜与意识流还原托翁心理描写,确实可谓迷人画卷,只是人物刻画与剧情推进显得浮光掠影。2.由感情纠葛主导,舞会场面不比战争小,抒情华美的画面仿佛在流动,堪称视觉盛宴。皮埃尔对娜塔莉隐秘的爱最让人感动。3.镜头一移,便是满目硝烟漫天、万马狂奔、炮火齐鸣、死尸遍野,战争场面豪华恢弘至极,怀疑至今首见。心如死灰安德烈遭遇炮弹之时迷恋可贵生命,见情敌截肢将仇恨释怀,一切都像云一样散去了。4.莫斯科焚城又可媲美舞会与战场,更多意识流镜头涌现。拿破仑的煽动演讲正对法军狼狈撤退长镜头,战争的虚伪无用直奔眼前。最终获胜的、应当要颂扬的,还是生命啊。
1969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与细腻动人的心理描写水乳交融,堪称完美的名著改编电影。演员形象气质演技俱佳,配乐布景舞蹈服饰都是神还原。影片运用大量独白和画外音表达哲思,摄影和剪辑虚实结合,表现力非凡(色调变换,镜头模糊,画面分割,抽象与表意空镜头)。那云那树那人。(9.0/10)
我对名著文学之类毫无兴趣,画面和女主超五星。还有,就是俄罗斯,这才是俄罗斯,我拜托美国人法国人之类不要再糟蹋毛子的名著了成不成
俄羅斯的名作還是要俄羅斯拍才正牌。確實像史詩。建築舞會城堡音樂服飾言談都是典型的俄味。戰爭中的愛情親情友情。比美版晚十年倆男主角從外形上顯然不如前者但一個是自導自演女主角就是照著赫本的模樣。老配音翻譯這麽部長篇400分鐘厲害。
画面好到丧心病狂(战场上方那个盘旋的硝烟太牛叉),节奏非常赞,有一种独特的属于俄熊的压抑感,原作的思考也很好地用抽象镜头表达出来,苏联好片真是狂砸钱不计回报拍极品好电影的典范,娜塔莎比赫本还美(不懂了,同样社会主义国家为吗美型指数逼格差这么多,人家拍得出战争与和平我们只有地道战
国家制片厂时代最壮观的作品,无论场面还是群演都非常豪气,有种不管不顾不差钱的豪横。在大场面之余,摄影和调度竟然也有非常多小的心思,包括很多视点的变化。邦达尔丘克自己演,还是怪怪的。
大体上可以看做是 「诗电影」的扩大化,重点还是聚集在几个主人公个人理想与现实、爱情与心灵挣扎的过程中,情感戏诠释如同琼瑶剧,而战争场面虽然有国家无制作成本限制,但是在调度和呈现上却混乱过多,唯有在第三部展现战争全景的平移镜头非常牛。
1. 每一帧构图和色彩固然已臻化境,其充满力量的镜头语言更为可敬。1a) 在人物心理刻画方面,电影能够只用一个或一组或充满细节(旋转的、冒着火星的手榴弹)或干净空灵(战场上空的白云)的画面,就说清原著中持续数页的哲思。1b) 在环境描述方面,上一秒还是大气磅礴的千军万马航拍场面,下一秒便切换到平视角度的铁蹄烈火下的折戟与残躯,再下一秒又展现微风吹拂下萧萧碧草的每一个细节,这一切的叠加是非常高级的表现手法;2. 配乐精彩。2a) 莫斯科交响乐团的演绎,戏剧性无与伦比。尤其是在对白穷尽时,忽而惊心动魄,忽而柔情百转的音乐,胜过千言万语;2b) 电影中有数次彻底沉默:没有台词、画面凝固、配乐消失。这种偶一为之的留白选择往往出现在最富戏剧性的场景下一刻,仿佛在消化巨响后回声。3. 卡司不能更精准,除了不够漂亮的海伦。
在影院坚持415min还是值得的,生与死,灵与肉,微茫与恢弘,忠贞与背叛,战争与和平……这样的电影以后再也不会有了,话说电影原来也可以这样拍。饱含人文哲思,诗意的镜头传递着悲壮苍凉的情绪,特别是片中异常逼真的全景式战争场面(不惜血本实景拍摄,即使现在看都无比震撼),作为高潮段落的博罗季诺一战惨烈异常——以拿破仑为代表的法兰西侵略者,库图佐夫将军为代表的沙俄卫国战士们,正邪之间殊死搏斗,被铁蹄蹂躏践踏火光冲天的莫斯科旧城,其间穿插了几位主人公的成长蜕变爱恨纠缠,看得出托尔斯泰对战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一面肯定战争的暴虐残酷,却找不到挽救苍生的更好替代物,只能借助于宗教和人心向善。第一次在影院欣赏片长超过7小时的电影(现场还有意想不到的放映事故与观众版“战争与和平”),值得纪念一下。#资料馆留影#
俄语系老学姐补课ing。今日俄罗斯影展看一天。如同健身一定要办卡,史诗一定要去电影院:不花钱你就胡乱暂停快进和聊天,对得起皮导吗?!自带护目镜本片我打五星。感情线方面,皮埃尔vs安德烈,我坚定站胖子。不过胖子开挂得有点过分了:继承遗产,迎娶白富美(不是),现场学决斗规则速成立马打败男小三陶洛霍夫;嫌自己不再是自由人呢老婆就很配合地便当了;战场不死,被俘免刀,最终熬死老友迎娶女主……虽然一通吐槽,但我是喜欢皮胖的。女方最喜欢的是玛丽亚,但谁能告诉我她的感情线去哪里了?好了,细节放一边。跟傻白甜恋爱脑娜塔莎相比,玛丽亚知性又优雅。当然,娜塔莎也好,安德烈也好,别人说他们演技浮夸独白尴尬我是不承认的,因为那很俄,老学姐表示就是这个味儿正。好了,最后赞一下炮兵、炮灰、土豆达人,他们演技全场最佳。
七个小时啊……安德烈的大树和天空。
毕勃列日涅夫一朝之资源(耗资数亿美元,参与人数逾50万)拍这四部曲电影,真是冷战最酣时才有的“不世出”作品。更可贵是这部片的高艺术追求(尤开创性的舞会摄影与战地调度)及低意识形态干扰,堪称名著改编及大片高作两范畴的典范。
战争与和平最佳版本!据说为了拍这部电影举国体制拍摄,甚至搭建了一个假的莫斯科!BBC无论什么都能拍成爱情片也是醉了,这部才是真正大气符合俄罗斯文化的最佳改编!《战争与和平》无疑是部博大史诗。恐怕只有本民族才能更精准的理解。
有点害怕读书所以把电影看了。娜塔莎的侧脸皎洁得让人叹息。舞蹈,配乐,聚会,歌剧,雪夜,非常美,看的我这重等俄罗斯情结者浑身直起鸡皮疙瘩。刻画不能说到位,安德烈的转变和娜塔莎的私奔姑且可以称为细腻,但罗斯托夫基本隐形,皮埃内心戏则太少太少,终究得把托本人的基督思想撇开来拍片子吧,
娜塔莎打猎后在吉它音乐中跳舞的那一段,美丽不可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