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黑自己最狠的一回
大家好,我是大仙儿。
昨天大仙儿又去影院刷了一遍《罗马》。
可莉奥和渣男费尔明在影院缠绵的时候,影院放的是《虎口脱险》。
1966年在法国上映的《虎口脱险》,在1970年的墨西哥还如此火爆。
没办法《虎口脱险》就是这么火,谁能想到,它在法国电影票房榜第一的位置上呆了42年。
2008年才被《欢迎来到北方》打破,这部电影在2008年一共有2049万的观影人次。那会儿法国的总人口也就6000万刚出头,基本上等于3个法国人中就有一个人看过它。
导演丹尼·伯恩现在是法国喜剧导演中的C位,他曾经有三部影片在国内公映过,《私奔B计划》(2013年)、《火山对对碰》(2014年)、《疯狂特警队》(2017年)。
今天就说说他最新的作品。
《欢迎来北方2》
算起来,《欢迎来到北方2》已经是法国徐峥自编自导自演的第六部作品了。
虽然在情节上与上一部没有一毛钱关系,续集还是一个关于“地图炮”的故事。
主人公瓦伦汀是巴黎一个知名家具设计师,他出生于法国的北方。
如果大家看了上一部就明白,法国南方人特别瞧不起北方人,把北方人当成了没有礼貌的村炮。
瓦伦汀来巴黎读书,成名之后,为了不被人发现自己是北方人,跟家里就断绝了关系,谎称自己是孤儿。
而一天,他母亲过生日,带着他哥和他嫂子,来到巴黎想给他一个惊喜。
之后瓦伦汀出了车祸,导致失忆。
他怎么能找回从前那个纯真的自己,就是续集的主题。
大家总以为巴黎是个艺术之都,鼻子里呼吸的空气都带着艺术气息,电影肯定看的都是艺术片啦。
其实不然,《复联4》上的时候,巴黎影院一票难求,别说巴黎,整个法国都爱看。
法国人民也不是每个人浑身上下都是艺术细胞,法国喜剧片才是他们的最爱。
以去年为例,法国本土票房冠军是《杜什一家3》(570万观影人次),《欢迎来北方2》(560万观影人次)屈居第二。
不过跟《欢迎来北方》第一部比起来,观影人次下降得比较明显。
再看看文艺片,去年最高的是《希尔斯特兄弟》,观影人次84万。
这么一比,就知道法国喜剧片的地位了。
作为C位,丹尼·伯恩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
“欢迎来北方”系列,其实就是他的亲身经历,他就是一个北方佬。
小时候只会说说方言,要按照咱们普通话考试等级划分对横向对比的话,也就是个三级乙等的水平,一张口外地人根本听不懂他说什么。
他干喜剧这行是半路出家,当年他学的是美术。
要是把《欢迎来北方2》里瓦伦汀的职业改成电影导演,那基本上说的就是伯恩本恩了。
如果《欢迎来北方》是从南到北,那么这部电影就是从北到南。
把那些忘本的“巴漂”人,包括他自己统统黑了一遍。
那就看看他是如何自黑的。
上面说了,一个法国北方人要想在巴黎闯出名堂,就不能让人知道他的出身。
瓦伦汀已经是一位在法国很知名的家具设计师,此时他早已从一个纯真的乡下小伙变成了一个冷都男。
在自己的公司里,属下跟他打招呼,眼皮都不会抬一下。
他的作品也跟他本人一样,越来越没有烟火气,只强调设计的概念,而不考虑实用性。
说的通俗点,他设计出来的家具就是摆着好看,根本没法用。
比如把四条腿的椅子,设计成三条腿,差点把买了这件“艺术品”的富婆摔成腰间盘托出。
他家洗手间的设计更是反人类,把手放在左边的水龙头下,右边出水;把手放在右边的水龙头下,左边出水。
买了他作品的那些客人,就算是摔成狗啃泥,也不能四处抱怨,生怕被人当成没文化。
作品没有人情味,设计它的人更不会有人情味。
为了这件“皇帝的新衣”,他撒谎称很小的时候,他就被母亲送进了孤儿院。
他用拒绝家里人的存在,守住了自己的成功。
当他的家人出现在他的作品展上时,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去拥抱母亲,而是赶紧躲了起来。
当谎言被戳破的时候,他的母亲伤透了心,并跟他断绝了关系。
其实像瓦伦汀这样的人,并不是只存在于电影当中,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并不少见。
有些来自五六七八线城市的青年,来到大城市之后,怕被人瞧不起,就刻意地隐瞒自己的出身。
不会在公众场合用方言讲话,从里到外给自己洗脑,说自己是城市人。
还记得《失恋33天》里的张子萱么,明明是河南人,却说一口流利的台湾腔。
就像片中,瓦伦汀在失忆以后,他的太太带着他去矫正口音,一口纯正的巴黎腔至少不会被人当成乡巴佬。
就像在大城市生活的人,或多或少都要催眠自己是个城市人,一些在老家的生活习惯不能带到大城市去。
瓦伦汀就是这样,出门西装革履,吃的都是螺旋藻芦笋沙拉。
他努力经营着自己的形象,不让包裹着自己的泡泡被戳破。
那他是通过什么打脸的方式找回初心的呢?
这种类型的电影一般有这几种套路,失忆型、时空穿越型、一夜回到解放前型。
电影用的是第一种,从病床上一睁眼,他就回到了17岁的时候,让彼时还很纯真的他直面早已是油腻不堪的自己。
导演用这种方式反思了城市、阶级对于一个人的影响。
但导演在片中回避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瓦伦汀会十几年不跟家人联系呢?
问题永远不能用二元论的角度来处理,这样一部法国版东北一家人也可以套用原生家庭的概念。
导演用一种嬉笑怒骂的方式粉饰了瓦伦汀老家的问题。
他用一种简单的方式判定了南北方之间的差异,就拿瓦伦汀一家与他岳父一家做对比。
瓦伦汀的失忆是因为被岳父倒车撞了造成的,他岳父却谎称是别人撞的。在他岳父的眼中,瓦伦汀只是一个摇钱树。
而瓦伦汀的老家,即便他的哥哥是一个一事无成的废物,他父亲是个机油拌色拉的大老粗,但这是家啊,家就一定是“好”的。
一个“坏”,一个“好”,一个人不论多大,都摆脱不开家庭的影响。
地图炮的梗贯穿了两部“欢迎来北方”,其实想在中国,大家随时随地都在开着地图炮。
大仙儿以前看过一篇文章,上面总结全国各地的特点,说东北对外只输出黑社会和妓女。
就连输入法都能开地图炮。
大仙儿用搜狗输入法打“东北人和”,出现的是下面的情况。
就连电影电视剧上,东北人的形象都是大金链子、小金表,能动手绝不动嘴。
这地图炮啊,就等同于大规模无差别杀伤性武器,一扫就是一大片。
XX地方的人都那德行,想必这种话大家时不时就能听到吧。
说得婉转,叫地图炮,说得严重点,就是地域歧视。
像北方人瞧不起南方人,南方人看不起北方人,帝都瞧不起魔都,魔都瞧不起帝都,都数不过来。
就连春晚上的小品,只要是农民工,肯定一口河南话。
河南人一直都是地图炮的重点打击对象。
地图炮这件事自古就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就是个地图炮。
第一炮,粤犬吠雪,广东的狗见到雪就叫,黑广东。
第二炮,蜀犬吠日,四川的狗见到太阳就叫,黑四川。
第三炮,黔驴技穷,这个故事不用解释了,黑贵州。
地图炮,当当玩笑也就罢了,希望大家不要总把它当做标签,贴在别人的身上。
-FIN -
公众号:小鲜电影(xiaoxianmovie)
近些日子上映的院线电影中,一部叫《欢迎来北方II 》的法国电影引起大家的注意。电影讲述巴黎著名设计师瓦伦汀一直隐藏自己北方出生的事实,声称自己是个孤儿,直到久未谋面的母亲和兄嫂来到巴黎,展开一场鸡同鸭讲的闹剧。后来瓦伦汀遭遇车祸,记忆回到17岁,乡音复归、身份错位,故事急转直下,最后在大团圆中收尾。
《欢迎来北方II》是一部典型的法式喜剧,但在喜剧外表下探讨一系列法国社会积习的现象:法国的南北差异、巴黎对外乡人的歧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原生家庭”困境等等。最终打造为一部裹含着温情与感动的回归之旅,揭示出“勿忘初心”的教义。可以说,这也是一部典型的“寓教于乐”的作品。
相对而言,《欢迎来北方II》对中国观众并不友好,电影的笑点除了传统喜剧习以为常用来制造笑料的通用机制外,很大一部分来自法国的北方口音与巴黎口音(标准法语)之间的差别,前者粗鄙、低俗与后者优雅、美丽形成鲜明对比。不懂法语的中国观众对此会感到困惑,如同一位外国观众想要看懂中国小品那样。但如果联想到中国实际也存在着因文化和口音差异导致的沟通障碍和闹剧场面,大概能体味到相似的喜感。
电影通过身份的错位将戏剧冲突推向高潮。瓦伦汀在车祸后遭受精神错乱,记忆回到17岁前,他将嫂子认定为自己的情人,从而揭开两人不为人知的过往:原来两人在高二时曾经有过一段鸳鸯恋情。因为失忆,瓦伦汀自然而然丢弃了让他成为巴黎市民的标准法语,讲起一口地道的北方方言。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瓦伦汀无论如何在巴黎获得声望(成为著名设计师)和摒弃自己的北方出身(称自己是孤儿,说一口标准法语),归根到底都难以逃脱自己的根——北方。
电影以一场车祸形象地呈现出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重新回归意识的病理学现象,这是从精神分析意义上得出的结论。剧情由此指向了背后的教义:无论人能走到多远,故乡和家庭的痕迹都会遗留在他的身上,我们要做的不该是抛弃自己的出身,而是认清自己从何而来,在漫漫人生路上“勿忘初心”。 引用当下流行的“原生家庭”话题便是:人无法逃脱“原生家庭”,只能在接受的基础上认清它。
需要指出的是,这部电影虽然明目张胆地取名为《欢迎来北方II》,但与十年前在法国取得票房奇迹的合家欢喜剧《欢迎来北方》并没有太多关联。不明就里的观众可能以为这是一部延续《欢迎来北方》剧情的续作,但事实上,两部电影的相似点仅止于主创团队的相同和表达主题的相似。由此可见,中方宣发团队在强行挪用大“IP”的举动上用意之深,将电影打造为一部票房冠军的续集,无疑会让观众产生强烈的观看欲望。
这种宣发方式让我们想到去年年末毕赣的《地球最后的夜晚》上映时引发的口碑断裂,宣发团队被指责“将观众骗进电影院”。当时,《地球最后的夜晚》打出的宣传口号是“一吻跨年”,这对于热衷于仪式感的中国人来说具有极强的号召效应,其结果是大量“小镇青年”本想借电影来镌刻珍贵的跨年记忆,结果却被沉默乏味的剧情折磨得沉沉睡去。电影最终引来一片责骂之声。
虽然《欢迎来北方II》也有类似于此的讨巧嫌疑,但因为片方仅在片名上做了小动作,结果不会那么难堪。电影原名是“La ch'tite famille”,翻译为中文的话,“北方一家人”或者“东北一家人”更加合适。但很显然,两者的翻译带有浓重的中国本土味道,尤其是后者,不仅已有一部同名电视剧,还容易让人想到赵本山式的小品,这或许是宣发摒弃已有片名,另取它名的原因。
《欢迎来北方II》的导演丹尼·伯恩大有来头,当年因执导《欢迎来北方》名声大噪。《欢迎来北方》讲述一个能帮助人们消除对北方“寒冷可怕”偏见的故事,吸引了1740万法国观众到影院观看,最终超越《虎口脱险》成为法国最卖座的喜剧片。《欢迎来北方II》的主题也是法国南北文化与口音上的差异,也是拿“北方”开刷,因此将其看成续集似乎也无不可。
可以说,中国的宣发团队在影片片名上打了一个漂亮的擦边球。再加上《欢迎来北方II》并未难看到让人沉沉睡去,而是保持在一贯的法式喜剧水准之上。去影院看电影的观众虽然可能被片名欺骗,但电影多少会让他们觉得值回票价,因此不必担心《欢迎来北方II》可能会像《地球上最后的夜晚》那样重蹈覆辙。
我想是年龄的增长让我越来越注重父母亲的感受了吧,就在最近这几个月里,至少有两个细节让我深刻地思考起陪伴父母的职责。
第一个细节发生在年初回家过春节的时候。
我的母亲打小就是一个性格很独立的女性,为人处世很有主见,自己能处理的事务,基本不会让他人帮手。这种独立的个性源于她年少时期的艰苦经历。在她还年幼的时候,我的外公外婆就早早地故去了,留下她和我两个舅舅、一个姨妈相依为命。因为家境贫寒,四兄妹不得不过早地学会独立生活。为了不让肚子饿着,四兄妹经常分开行动:有人负责上山挖笋、摘野菜,有人负责下河捉鱼、捞河虾,有人负责到田间地头捡拾他人剩下的稻谷或红薯,有人负责到处搜罗鸡鸭羽毛送到收购站换点小钱。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母亲生活的环境里其实也没有多少真正日子过得宽裕的。家家户户都比较贫穷,几乎每个年少的孩子都被迫早早地成熟。我的母亲便是在保障四兄妹不被饿死的生活压力下,早早地养成了独立的性格。在我们的成长记忆里,母亲做事总是雷厉风行,性格坚强独立,似乎很少有脆弱的时候。这让我和我妹妹至今都觉得她是一个了不起的母亲。甚至还一度形成了“不用太担心她,她什么都可以搞定”的印象,以致于我在北京漂泊多年期间,对家里总是很放心。
可这些年回家,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她开始在我们面前变得“柔弱”了起来。尤其是今年年初回家过春节,以前从来不会喊着我一块陪着看电视聊天的她,居然会多次要求我多在家待着,陪她看看电视聊聊天。她总喜欢跑到镇上逛逛街买买衣服,以往要么是她自个儿独自去逛个大半天,要么就是由我父亲陪着。而这次春节期间的某一天,她拉着我陪她去买衣服,说是一定要我帮她挑一挑。起初我还不太乐意,想着在家烤烤火看看比赛。但她那眼神里透着一种做儿子的难以抗拒的期望,似乎只有我陪着她去,她才能心满意足。
在陪着母亲逛商场的时候,她会挽着我的手走来走去,脸上洋溢着喜悦。特别是碰到熟人的时候,她会格外的高兴。当别人问及“这是你儿子啊?”的时候,她会非常自豪地回答“是啊!”。
仿佛母子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心灵感应似的,每当母亲非常自豪地回答时,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她内心的那种满足感。她还是像以往那样,总觉得我没衣服穿,或者总是买不到料子好的衣裳,走在商场里,她还是会拿几件衣服让我试一下。就在她一排一排地挑适合我穿的衣服的时候,跟在后面陪着她的我,看到了她头上几根扎眼的白头发,看到了她渐渐佝偻起来的身型,看到了她仔细挑选衣服时,那双眯起来的眼睛周围趴着的皱纹。
就在那一刻,母亲在前面兴致勃勃地选衣服,我却在后面不禁鼻子一酸,内心里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母亲似乎一下子就老去了许多。也正是在那一瞬间,我意识到自己应该多陪陪她。我知道,母亲那独立坚强的性格其实一直没变,只是因为我们做子女的长期没能陪伴左右,在她也发觉自己在老去时,便会格外珍视我们回家的时间。那个挽着我手的朴实动作,不仅仅饱含着一份母爱,更饱含着一种珍惜:要紧紧抓住和孩子相处的时间!
这个春节,我在家多待了一个月。
而另一个让我产生触动的细节,则发生在我回北京之后的一次与父亲通话的过程里。
我的父亲脾性相对温和,但作为一家之主,对我们兄妹的教育却很严厉。他总说并不希望我们能成就多大的事业,只希望我们能学到好的东西做一个好的人。父亲对待他的父母极尽孝义,对待他的妻儿充满爱意,这都潜移默化地给我制造了良好的影响。他的人生信条里视勤劳上进为重要品性,打小就督促我凡事都要努力。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担收割完的谷子,那时候大概十岁上下,身板还很瘦小,父亲就教我如何使用扁担担起两只箩筐装起来的谷子。在炎炎烈日下,父亲先将谷子从打谷机里盛出来放入箩筐里,等到放入三分之二的量了(怕我承受不了太重的重量,所以未放满),用箩筐的挑绳缠好扁担的两头,亲自示范如何蹲下、如何把扁担放在肩上、如何平衡好位置、如何迅速站起以及如何有节奏地挑着走起来。一套动作示范完之后,他便让我半蹲在两个箩筐中间,然后把扁担放上我的肩膀,亲手将我的两只手摆到恰当的抓扁担和挑绳的位置,然后鼓励我挑着走起来。
我那时候虽然心里不太敢挑那么重的谷子,但又生怕父亲批我胆小怕事,更怕他指责我不够勤奋太懒散,只好硬扛着也完成了挑谷子的任务。父亲也许早就不太记得这种小事,但我却记得很清楚,因为那时候我觉得我自己算是长大了,成了家里干农活的一个重要劳力了。等到我参加了工作,逐渐有钱贴补家用,我就渐渐让操劳了大半辈子、已经有高血压的父亲不再去干任何的体力活,就好好地在家养养身体打打牌。
我一直以为父亲会很享受这样修养的生活,从没问过他到底喜不喜欢待在家里看看电视打打牌的日子。直到三月里的一次通话,我出于父亲身体考虑,建议他也不要打太多的牌,坐久了对身体也不好,不如多去干点别的。然后父亲叹了一口气,说自己也不太想老打牌,但是除了偶尔打打牌,还能做些什么呢?
我突然被这一句话给问住了,我好像真的没有仔细考虑过父亲独自在家(母亲在深圳帮妹妹带孩子,父亲独自一人在老家)平时都会做些什么。除了下午出去和老友们打打牌,他其余时间的生活是怎么安排的呢?又能做什么安排呢?他们那一代人本身精神娱乐活动就很少,待在家里没人陪伴的时候,可能真的会很无聊,甚至很孤独吧?
一想到这个,我的心里就一紧,无限的愧疚感便汹涌而来。父亲最近几年的心愿就是希望我能尽早成家生娃,我却迟迟未能遂愿。加上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漂泊奋斗,缺乏对他的陪伴,大概也让他如母亲一般对我抱有更多诸如陪伴陪伴的朴素期望吧。尽管父亲从未说过类似“你回来陪陪我”这样的话,但每次通电话或通视频的时候,他那种越来越“听我的话”的温和态度,都会让我觉得心怀愧疚。
尤其是最近的通话结束语里,他都会叮嘱我一定要保重身体,并说上一句这样的话:“你现在是我们整个家的全部支撑”。
突然间,我有一种重担上到肩膀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多年以前父亲教我用扁担挑谷子的下午。只是,我的肩膀上担起来的不是两筐谷子,而是父母二位双亲寄予我的期望,更是我应该多陪陪他们的自我反思。
上述两个细节让我有了许多关于陪伴父母的思考:比如对居住城市的选择,比如对将来事业的规划,比如对婚姻生活的期盼,比如多腾出时间去陪伴他们,如此这般,都开始围绕着“多陪陪父母”这个核心想法展开。
有了这些思考,内心也会对父母有了更多的关怀,对外界的一些事物的感知也因此变得更为敏感。前两天去参加电影《欢迎来北方II》的媒体观影,原本是一部意在让观众轻松欢乐的法式喜剧片,却愣是让我看得眼含热泪。
这部电影如果仅仅是以一种放松的心态去体验,那必然能从片中的诸多喜感中收获愉悦。导演丹尼·伯恩本身就是法国著名的演员,同时也是非常受欢迎的脱口秀明星,很擅长制造令人捧腹的喜剧笑点。早在2008年推出《欢迎来北方》的时候,就曾通过讲述一个能够消除人们对北方“寒冷可怕”的偏见的故事而吸引大量观众观看,并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如今这部《欢迎来北方II》,不仅再次利用地方偏见与口音差异制造笑点,还通过一种典型的法式幽默传递了关乎身份认同、关乎亲情和解的动人情感。
也正是片中对“身份认同”与“亲情和解”的表达,让我深有感触。由丹尼·伯恩饰演的主人公“瓦伦汀”,青年时代离开位于“北方”的故乡,毅然前往法国大都市巴黎求学深造并展开奋斗。他离开了故乡,也离开了家人,甚至在取得巨大成就之后,竟因羞于承认自己来自“北方”而对众人表示“自己是个孤儿”。他努力地纠正自己的方言发音,一度将自己包装得近乎完美。但在一次“意外车祸”后,他不仅重新取得了与“北方”、家人的关联,也重新找回了自己。
在这个故事里,瓦伦汀的那种“羞于承认自己是北方人,并努力纠正方言口音”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身份认同上的选择。他希望自己是一个“大都市成功设计师”的身份,而不是一个“口音明显的北方佬”。
这种心态其实并不难理解,我们大多数人,至少我个人在北漂的这些年里,也有过类似的身份焦虑。我也曾羞于告诉别人我来自农村,更是对自己不标准的普通话而深感自卑——每次公开场合做主持或者做节目,我都会提前说自己是个普通话不标准的湖南人,以这种调侃的方式掩饰自己的不自信。甚至在我的父母来北京短住期间,我也不太自信于让他们和北京的朋友们共处。
这种心态让我在看《欢迎来北方II》的时候收获了深深的内疚,我怎么能对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父母如此不自信呢?瓦伦汀的行为让很多观众捧腹大笑,而我却感受到了深深地愧疚,并因此展开了反思。而在瓦伦汀重新回到家乡、回到家人面前,诚恳地向以往不愿承认关系的父亲母亲表示歉意并实现亲情的和解时,我也深受触动。看到瓦伦汀与父亲拥抱在一起,看到他为母亲贡献独具创意的生日祝福,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亲,在内心督促自己一定要多给予父母以陪伴、关怀与爱。
我们大多数人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或者追求不错的事业而不得不远走他乡,远离了自己熟悉的故乡,远离了自己深爱的父母。这种漂泊于异乡努力奋斗的过程可能充满着只有自己才能体会的艰辛与酸楚,但却很少会道与他人说。尤其在面对父母的关心时,总是会选择报喜不报忧的让家里放心。
而在漂泊奋斗的时间流淌中,我们回到故乡的时间往往很短暂,而陪伴父母的时间往往也很少很少。这是一个令人伤感的现实状态,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并做好改善的状态。要知道,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他们内心对于陪伴的需求可能会越来越强。
你在外面追逐梦想固然重要,在外面成就事业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忘了,时间的力量总是会让我们清晰地意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重要。也许我们总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无法轻松地实现对父母的陪伴(比如住房问题、事业问题、婚姻问题等等),但也不能因此而忽略了陪伴的重要性——那是亲情最好的羁绊。
倘若你已经有那么一些瞬间意识到了要给予父母更多的陪伴,那就试着做点什么吧。我总觉得,哪怕只是做出一点点的改善,我们的父母可能就非常满足了。漂泊在外再不容易,也别轻易忘记。
共勉。
PS:文字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络。
首先声明,本人就是丹尼·伯恩粉丝,绝对不黑谁。
这部片子笑点其实很尴尬,基本就是拿法国北方口音打岔,类似于某年蔡明、郭达的小品《父亲》(蔡明摇身一变成了大明星海伦小姐,老家不修边幅的父亲思女心切去看女儿,反倒无意中搅局……)。
从无厘头、搞笑的角度讲,本片中规中矩,也能够满足观看过《欢迎来北方》的观众对法国北方口音的猎奇心理,让学法语的朋友们当个乐子听听。但是,这部影片跟2008年大红大紫的《欢迎来北方》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任何关系!
片名《La ch'tite famille》根本就没有丝毫《欢迎来北方II》的意思,翻译过来类似于《东北一家人》。不知道发行方出于什么目的,非要弄出这个误导性很强的片名。
再看豆瓣里关于电影简介和海报,什么“寻找初心”、“落叶归根”、“北漂情结”,这简直跟剧情驴唇不对马嘴的生搬硬套……
明明一部无厘头喜剧,硬要跨着文化隔阂包装出这么多情怀来,里外不是人,可笑至极……
主角从相对贫穷北方来到南方繁华的巴黎,主角很有才华,努力跻身巴黎上流社会。 上流社会的人容易看不起底层出身的人,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容易看不起经济相对落后地方的人。这是一种很普遍的观点,无论在法国还是在中国 无论在当代还是在古代。为了不影响自己进入上流社会,所以作者谎称自己是个孤儿,同时很少和家人联系,把自己说话改成巴黎口音,努力不让人看出故乡和家人的影子。 本片冲突的点在于,失忆前的主角和他的伴侣还有岳父一直在努力的让他做一个巴黎人而以妈妈为首的家人在努力找那个他们记忆中的北方小伙,一场拉锯战。 较为土气的乡下佬到了繁华大都市,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洋相频出,看起来有点傻气,贡献了诸多笑点。这是许多喜剧片都会采用的手法。当然,我并不认为他们傻气,愚蠢。反而十分的纯朴,善良,只是他们以前没见过这回事而已,城里人到乡下也会出洋相。 主角意外失忆了,只保留了高中以前的记忆,他深爱着自己的妈妈,喜欢家乡口味的菜,讲话带着浓重的北方口音,一切他努力摆脱的东西又回来了。这时才发现故乡,家人的痕迹深深的烙进了自己生命的底色。 出身是我们无法改变也无需改变的,赢得他人尊重的更应该是自己的门户,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我们的出身。家人温暖无私的爱让主角度过困难的时光。让主角最终意识到家人的重要性。也是主角找回自我的过程,重新找回身份认同的事。是的,我生活在巴黎,但我是一个北方人,这点无需隐瞒。北方是我的故乡,有美丽的景,特色的菜,热情的人,欢迎来北方!
之前看了一部电影,叫《同义词》,讲的是主人公力图摆脱以色列式的命运,企图忘掉自己的母语来融入到法国文化当中。这是对自己母语的背叛,对自己原生文化的背叛。而今天我评论的这个电影,有人说它不应该翻译为《欢迎来北方II》,因为它没有承接上一部的剧情,这倒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这一部里仍然体现出了法国北方方言,而我之所以要提到《同义词》这部电影,就是因为这部电影与《同义词》有着相似的桥段就是主人公在25年间对外宣称自己是孤儿,企图摆脱自己家乡的语言文化对自己造成让外人看来是很不好的印象。他从北方来到了巴黎,过着上层人士的优雅生活,在言谈举止上就像一个高雅人士,直到他母亲带着他哥哥嫂子一家人来到巴黎找他,真相也就渐渐地被揭露出来。巴黎确实很繁华、很浪漫、很高雅,可也蒙蔽住了一个人的初心,主人公就是被表面的浮华所牵引着,25年竟从未回过家。可即便就是他在努力摆脱,在他听到母亲对他说这辈子都不想再看见他后,他的那些还是隐隐作痛的。后来主人公经历了由他岳父造成的车祸之后,身份发生了错位,思想回到了最初的状态。所以在他的记忆得到恢复之后,他便开始一点一点用行动来弥补过去。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片段是主人公的侄女对他说:真是复杂。你们大人总是说。你不会理解的,这很难解释,别问那么多问题,等你长大了以后就会明白了。可是你们长大了,生活变得更难理解了,你们反而最怀念的就是小的时候。是的,长大以后我们距离自己的原点越来越远,走得太远,之后我们真的会忘记自己为什么要出发,可能是路上遇到了太美的风景,让我们流连忘返,不再想着回去看一看。在社会生活中的磨练,让我们的思想也慢慢变得复杂,我们学会了圆滑处世,学会了追名逐利。但小时候真的是思想很单纯,纯粹,那样一个还“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却是最简单、最美好的自己。值得庆幸的是,主人公领悟出这样的道理也不算晚,尽管已经过了25年。也许生活会磨平我们原来所有的棱角,但仍希望自己还像当初一样单纯善良,愿我们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你从农村走来,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
同学们孤立你,觉得你老土又无趣;老师们避开你,同你讲话太费力;
你渐渐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时髦的穿着,你与城市里的人谈笑风生,互相虚伪的恭维着对方。
你从来没告诉他们自己出身何处,甚至畏惧对方的询问,你甚至无比希望自己是一个没有过去的孤儿。
农村的家不再回,打给父母的电话在变少,方言早已深埋心底。
你在城市站稳了脚跟,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人们为你欢呼。但你的灵魂正走向枯竭,因为你抛弃了自己的根。
你猜,假如17岁的你看到现在的你这副模样,该哭还是该笑?
反正,远在法国巴黎的著名设计师瓦伦汀是哭了——
《欢迎来北方Ⅱ》
2008年,法国喜剧大师丹尼·伯恩导演的电影《欢迎来北方》在法国上映,观影人次达1740余万,一举打破由喜剧大师路易·德·菲耐主演的《虎口脱险》保持了41年的记录。
时隔十年,丹尼伯恩再次触碰到了这一题材,于是有了《欢迎来北方Ⅱ》。
巴黎炙手可热的设计师瓦伦汀,羞于承认自己是法国北部工人阶级废金属商人的儿子,一直声称自己是个孤儿,不料在某一天,自己的亲生母亲与兄弟却找上门来,他该何去何从?
其实译名为《欢迎来北方Ⅱ》,显然有蹭第一部热度的嫌疑,且不说影片与第一部的内容毫无关联,单从内容来说,似乎叫《东北一家人》或者《北方人在巴黎》更为贴切。
影片从开头便充满着高级的气息,圆规、设计、绘图,随着杂志采访的镜头,主人公瓦伦汀的身份显露出来:
一个登上杂志封面的高级设计师,受人追捧、口音纯正、礼仪优雅。
标准的上层成功人士。
随后镜头一转,在一个破落的小村庄,一个衣衫不整、面容肮脏的糟老头子正在鼓捣报废的汽车,似乎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那满满的柴油味。
毫无疑问,这就是瓦伦汀的老家。
一个极致优雅,一个极端没落,但二者却注定碰撞, 鸿沟般的落差构成了一个喜剧的基础条件。
从这一点来说,它与第一部的处理是相似的。不同的是,这次变为了北方人来巴黎。
于是我们看到,在面对这一家不速之客的闯入后,瓦伦汀与他身边每个人的转变。
丹尼·伯恩是犀利的。
他对巴黎所谓的上流社会极尽讽刺,比如瓦伦汀与他女朋友共同设计的家具在概念上“前卫、艺术”,却并不实用,甚至有些“反人类”。
无数人在购买之后吃尽了苦头,被摔的生活不能自理。
但他们却有苦不敢说,一边看着骨科医生,一边继续参加瓦伦汀的设计展会,并互相交口称赞。
唯恐被别人笑话自己的庸俗,那毕竟是高级产品,他们似乎忘记了,家具本来就是为人类服务的,他们更应该适应人类,而非被他们的设计所绑架。
但身在高处的艺术家们,却将这些丢掉了。正如某首歌中唱的那样:我知道你们都有精明脑子,有广阔路子,还有艺术家们的优越感。
所以,可以将别人对自己作品的不满当成傻逼、土帽们的发泄。
丹尼·伯恩又是温柔的。
他延续了法国电影中一贯对爱的歌颂。瓦伦汀的“假高大上”被戳穿,漂亮女友不仅不离不弃,反而主动去靠近了解,甚至融入。
她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瓦伦汀。
毒舌妈妈发现儿子不认自己之后,愤怒的留下一句“就当没有过这个儿子”,却在儿子出事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无能哥哥虽然身材走样、一事无成,却与老婆相亲相爱,也是因为他们互相记着对方的好,心中充满爱。
修理工父亲看似无情,却在儿子说完软话之后第一时间红了眼睛,主动张开双臂拥抱。
如果说找回初心是影片一道主菜,那么其他关于爱的故事无疑让这道菜更多了百般滋味。
虽然只是一个喜剧,却让人在观影过程中对人生有了更多思考。
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如果记忆回到17岁,现在的你,让他失望了吗?
Laurence Arné说北方法语口音骂人那里太优雅了
“我們第一次見面和第二次見面你更喜歡哪次?”“第三次”……法國人的情話
没想到汉化组这么有梗,各种东北方言字幕,代入感很强,这要是学过法语能听懂原声梗,估计观感翻倍升级。喜剧的尺度把握得很到位,很有意义,家人永远是家人,需要长大了回头来接受自己,接受家人,什么时候都不晚。
与其说是在明贬暗褒北方人 不如说是在赤裸裸地黑巴黎人 或者说是在嘲讽大城市里装逼成风人情淡薄 就像Valentin的性冷淡设计风格一样毫不实用 尽管缺少了《欢迎来北方》那种惊艳的感觉 但仍是部不错的喜剧 并很有可能是今年法国票房冠军 那句Que j'te keeeer真的洗脑了
字幕组也是尽力了XD
飞机上看的,一开始对英文字幕感到很困惑,还以为是翻译的问题,后来才看出来是法国方言的缘故。P.S.女主很漂亮,服装搭配也很赞。
在俄航上看的,这次丹尼伯恩好像突然变帅了
对中国观众来说,最大的笑点可能是法国也有“南北差异”和“原生家庭”困境。
带上你那不平等(差异性)的眼界《欢迎来北方2.0》体验更不平等的后现代生活。作为一部穿越到久远过去将自然与文明对立起来的电影,尽管丹尼伯恩这部隐约致敬雅克塔蒂的新作可能会遭到达尔文主义者们的批评,但他这部都市讽刺喜剧至少没有让那些卢梭主义者们失望。可惜自己不是这两者的拥趸,我只对日常生活中那些制造“笑料/麻烦”非人性化的现代设计(沙雕文化)抱以兴趣。
很标准的丹尼·伯恩制造,无功无过;而之所以会去看这部电影,更多是一种念旧:看《欢迎来北方》的时候,我还在北京工作,在小西天看了一场伯恩双片连映也见到了他本人;不过开场后我就悔恨起自己的不加小心和国内发行商的无良宣传,这是一部除了依旧以北方特色为卖点之外与前作毫无联系的所谓“续集”;当然多年后我对这部电影最深的印象可能是我在散场后上厕所看到一位小哥因低血糖骤然倒地嘴角抽动双手颤抖然后几秒钟后自己坐起来向赶过来的影院保安要糖吃的略显可怕却又可爱的场景。
影片本身剧情很平淡,三星不能再多了。多一星给自己的听译和特效
温情喜剧巴黎漂。法国人骨子里的浪漫啊,特别适合母亲节看。
中译真是强行挂羊头卖狗肉。伯恩现在的创作真是自恋狂本狂了,我嫌贫爱富,我攀亲附贵,但我是个好男人,家人、老婆都不会抛弃我。哦,那你很棒嘛
飞机片,还行吧……一上了飞机总是丧失判断影片好坏的能力。
很温情的喜剧,配音的东北方言真是神来之笔
这口东北话真听到头晕……男女主都蛮可爱
懂法语看着很有意思
《Die Sch’tis in Paris – Eine Familie auf Abwegen》应该是个系列片吧,我记得看过前面一集是被调去北边。这部更有情怀,更符合我的价值观:真正酷的人能用家乡方言和朋友侃大山,也能用英法德西阿语在TED做演讲。但是结尾有点超现实了……
2.5,基本上完全依靠口音做梗,灾难级的贫乏
看了开头就匆匆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