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些拙见
情节还是很不错的,基于现实,很有象征意义,只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也可能是先入为主吧,我还是更加喜欢泰囧,里面的情节更加搞笑,更加深入我心,而这个里面确实是更多感动存在,那个女人,那一群生活艰难的孩子,总感觉这些感动为电影加了一些分,然后还想吐槽一句,我觉得徐峥没有头发更帅,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可能是因为习惯了吧…
2 ) 羊对狼的性幻想——评《人在囧途》
这是一部美好的让人不寒而栗的电影,编导们一如既往的给我们营造那令人发指的温情,用一碗多年陈酿的愚众孟婆汤,灌输给羊,让他们对狼不再有敌意,甚至产生出适当的性幻想。作为一个石家庄人,若不是屏幕上打出的“石家庄机场”、“石家庄火车站”的字样,我会觉得这是科幻题材。当然,我并不否认《人在囧途》里的情况会发生,比如在潘多拉星,阿凡达投靠的纳美人们,他们的情商和情操或许可以实现,但在阿凡达的地球老乡阿凡提生活的中国,这样的事情,只存在于宣传材料中。
老板,外表冷酷但性格温顺如羊,在路上,被一个打工仔敲打、刺激、点化下,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挖自己错误思想的根源,最终幡然醒悟,走上了积德行善、普度众生的群众路线,生意之外获得了亲情、友情的双丰收,几近完人。
打工仔,气吞N加仑牛奶,为节约型社会舍生忘死;在路上,若不是换了N种交通工具,肯定会好事做了一火车,尤其是对素不相识的老板一帮一、一对红,最终好人有好报,于一年后转正也成为老板,脱胎换骨,功成名就。
女骗子,忍辱负重,为了伤残儿童默默奉献一生,无怨无悔,虽从事特种行业但出淤泥而不染,所幸被打工仔慧眼识珠,令其光辉事迹昭然于天下。
老板老婆,虽然戏份不多,但难掩女菩萨本色,揣着明白装糊涂,将一山不容二虎的仇恨放下,用三从四德的优良作风感化偷情的老板及偷窥的小三,其做法宛如《鹿鼎记》里的海大富海公公用的那招“化骨绵掌”,面对一切皆有可能的婚姻,一切尽在掌握。
小三,是这部片子里最为惊天地泣鬼神的角色,她将时下被人所不齿的狐狸精演绎成贤淑的刘慧芳,看到老板家里和睦美满,便转身而去,留下祝福,此情深埋于心底,相忘于江湖,当初以身相许是急老板所急,如今全身而退是想老板所想,展现出新时期都市女性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情操。
按理说看这样的片子我因该笑、应该哭,但我只觉得堵。如此和美协调的世界不能说不好,好,实在是好,好的不得了,但问题是不现实。就好比我们健身,可以定位于史泰龙、施瓦辛格,甚至是王志文都没关系,可你非要选个哪吒当目标,非要练出三头六臂来,这不是扯淡么。
扯淡不怕,别有用心且良苦就可怕了,这样的片给谁看?老板么?他们对电影的热情在投资搏票房,而不是看片搏傻;骗子么?创业者举大事不拘小节,无暇对这种小规模的美化工程留意;老板老婆和小三么?不共戴天的双方,在实战中提高远比加强自身修养来的实际。
所以,看片的而且是看得很过瘾的,只有本片中最出彩的打工仔们,这也是影片的最终目的。这里的打工仔是泛指一切为别人卖命的人,而不是最最底层的民工,这是很多主旋律电影中惯用的手法,让很多本质已很不堪的人看到比自己更不堪的,进而产生优胜感。《人在囧途》其实是在如是宣传:打工仔们啊,老板其实是善良的、多情的、脆弱的,需要你们的理解和支持;羊们啊,其实狼和你们没啥区别,长了牙你们也就成了狼,可以与狼共舞、跟它们调情甚至发生关系,多好的世界啊,放松点、再放松点……
不过,在生物界最古老的律例——丛林法则中,被捕食者对于捕食者的对策,似乎没有性幻想这个选项。
3 ) 《人在囧途》:其实我说的是别的事儿,和这个电影已经关系不大了
我在评价一部国产电影的时候,标准肯定是和外国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不同的。这是一个暂时没有任何办法的现实:如果将国产电影和好莱坞电影放在一个平台上进行比较的话,绝大多数的国产电影根本就没法看。
所以我对国产电影的标准明显是更宽松的。对于那些能表现出某种技巧上的、技术上的甚至只是态度上的进步的国产电影,我一般都会给予鼓励。(但即使这样,我仍然暴虐地批评了许多国产电影,我只能说它们实在是太过分了。)
在这样一个明显的双重标准下,对于《人在囧途》这部电影,虽然它有很多明显的问题,但我仍然觉得应该是鼓励大于批评的。
(对比同期国内公映影片,例如好莱坞进口批片《特工的特别任务》,同样是家庭温情喜剧电影,《特工的特别任务》一片无论是技术水准还是故事创意、叙事技巧,都比这部《人在囧途》明显要好不少。但我还是宁可推荐这部《人在囧途》,因为这是一部立足本土讲述中国人情感的电影,它能容易触碰到中国观众的内心世界。)
对于这部电影,我的评价很简单:“一部超过了我预期的喜剧片,它让观众笑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一些温暖。作为一部低成本喜剧,这种温情喜剧路线可能会又开创一种新的类型片市场。此片编剧不错,对内地语境的把握非常精准。另,徐峥再次证明,他是一个目前内地市场奇缺的类型片演员。可惜了《无人区》,不然他会正式跨入一线。”
随后,有不止一个朋友提醒我,《人在囧途》在剧情和剧作结构上“非常类似”一部1987年的美国电影《Planes, Train and Automobiles》(《飞机、火车和汽车》,又译《一路顺疯》)(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1775/),这部美国电影我没有看过,所以我也不好说这种“非常类似”具体到了什么地步。
不过考虑到《人在囧途》的“原创故事”是刘仪伟,而他的上一部电影《火星没事》则和一部2007年的美国电影《Martian Child》(《火星的孩子》)(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892525/)也是“在剧情和剧作结构上非常类似”,所以我想很多事情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因为我没有看过《一路顺疯》,所以我没办法具体比较《人在囧途》和《一路顺疯》。但就算《人在囧途》严丝合缝地把《一路顺疯》的剧本照原样扒过来,《人在囧途》的编剧也做到了不错的本土化处理,没有搞成那种不伦不类的生吞活剥,而是和中国现实社会做到了一个相对比较好的结合。所以就这一点我还是想要给一些鼓励。
下面讨论的关于抄袭和模仿的话题,和《人在囧途》以及《一路顺疯》都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咱们就事论事,所以有心人也不必借题发挥了。要说我是《人在囧途》片方的枪手,我不做辩解……
抄袭当然是我们要明确反对的,但合理地模仿和借鉴则是我们应该理性看待的。中国电影的创作现状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一片狼藉都是一种客气的修辞手法。泥沙俱下的淘金时代里,要想脱离我们生活的这个现实,忽然旱地拔葱凭空出来一个绝世天才之作,无论艺术性还是商业性都是世界一流水平……咱们不会这么要求中国足球吧?
小众的艺术电影咱们单论,或许还有某种可能性出来一部世界水准的作品。但要说在商业类型片方面,咱们过去欠的帐实在太多了,在什么都缺的情况下,我觉得基本没可能忽然冒出来这么一部惊天神作。即使是宁浩,即使是《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再加上绝大多数人都没看过的《无人区》,把它放在世界电影的范围里来看,它们的水准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我想大家应该是有一个基本共识的。
但我同时又对中国电影在类型化创作的未来持一种审慎的乐观态度。还是那句老话,咱们在过去的十年甚至十五年时间里,通过盗版这种特殊的普及形式,培养了一大批无论是品味还是视野都非常牛屄的影迷。即使这些影迷中的一小部分能够进入到中国电影的生产体系,他们都有机会改变中国电影的未来。
在刚刚开始起步的阶段,模仿和借鉴可能是我们现在只能面对的一个现象。抄袭是一种丑陋的偷懒,因为抄袭的动机在于急功近利,只想多快好省地赶紧搂钱回家。而模仿和借鉴则是蹒跚起步阶段的必经之路,好莱坞研究了近百年的商业类型片的电影叙事技巧,我们难道还要再重新把轮子发明一遍吗?
我希望我们的创作者能够尽快摆脱这个阶段,从掌握最基本的叙事技巧开始,然后逐步结合中国本土的文化特点和市场特点,最后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本土观众的类型化叙事模式。
重新学习和掌握类型片的叙事技巧,是因为我们自己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没有机会发展出属于自己的完整的电影叙事技巧。中国电影就像一个可怜的孩子,不停地在大人的殴打下渡过了悲惨的童年,等他长大后才发现,当他需要独自谋生的时候,他竟然没有学会什么可以养家糊口的一技之长。
当下中国电影市场所表现出来的高速增长,并不是靠中国电影人自己的本事挣来的,而是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面对这笔天降横财,是该贪婪地吃了这顿没下顿,还是抓住机会赶紧学点养家糊口的本事,那不是我能操心的事情。但对于那些长久以来一直在喜爱电影的人们来说,当然应该抓紧时机长点本事,同时也别被这个淘金时代迷惑了双眼。蹒跚起步阶段,行走的姿势不够优美,我们可以谅解;但如果以为人傻钱多的时代永远都不会结束,那就是记吃不记打了。
4 ) 搞笑中的温情
整体感觉非常流畅舒服,回家的途中有太多的意外,但每个意外却又合情合理,没有强加的笑点,却会让人不由自主的笑出声来,特别是宝强的表演,太出彩了,看到他喝牛奶真的让我瞠目结舌,徐峥给了喜剧一个非常好的定义,喜剧不仅仅是搞笑,也有温情,在这部电影里,看到的不仅仅是搞笑,有人性的本质,厚道。
5 ) 靠谱小三当如是。
看了《人在囧途》,之前一同事鼎力推荐的。虽然也笑了两声儿,但意思不大。电影里过度煽情还是没必要,而且这个情煽得也没有《落叶归根》好——相对来讲,常态的情绪永远比非常态的真切。比如父母为子女卖血,绝对比什么为供养别人家的孩子当街乞讨更能打动人。人性里有些东西是共通的,甚至不需要解释。至于出车祸啊白血病啊突然失明啊之类的韩剧桥段就更是下品中的下品。
难得的是,这部电影里有个比较靠谱的小三,主动退出了。临走还赚了情人一点儿眼泪。作为一个傍大款的姑娘,此枚小三从头到尾打的都是感情牌,而不是扎款牌。电影开头,小三骗大款说自己怀孕了,大款登时石化——其实这也说明不了太多问题——在未婚关系中,没有男人希望女人怀孕,这跟爱情啊责任啊甚至都关系不太大。他不打算娶你那自然就不用说了,怀孕是一等一的麻烦事儿,弄不好还要被敲诈勒索,现在男人都鸡贼着呢——何况在性资源中多吃多占的男人多多少少也都会有点儿钱有点儿地位,更谨慎点儿也是常理;二是就算他有意娶你那奉子成婚在百姓人家里毕竟也不太好听吧(虽然在演艺圈比较流行)。即使已经扯了证办了酒席可知道自己意外怀孕估计也要懊丧一阵儿——要娃这事儿至少是个十一五计划,不是剜筐就是菜的。
回到电影上。该靠谱小三很有洞察力跟自知之明,令我肃然起敬(即使她实在长得比正室差很多意思,不过男人嘛,肯定喜欢更年轻的)。她能在几天的对正室的跟踪追击中觉察自己对该有妇之夫的“爱”根本抵不上其正室付出的十之一二,并认清无论自己如何肝脑涂地都无法占据现有家庭在该有妇之夫生命中的地位——这个结论非常正确。这是个聪明姑娘。在给男人的分手信里,伊说“跟你在一起的大半年”非常快乐。看看,才半年就能领悟到这么多,这姑娘要是练武都得是郭襄似的人物。
两个人在一起最大的恩情是共同的经历,且这经历必须要脚踏实地——绝不是什么手牵手旅行,花前月下你侬我侬,写过多少情书起过多少誓言,挥金如土胡花滥花,干柴烈火108式……而是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共同掰着手指头计算每个月少得可怜的工资究竟是怎么流走的。从早上睁开眼睛到晚上闭上眼睛,分享不能跟别人提起的不如意,内心的惶恐,经济的拮据,人性里的阴暗,或者,衰弱的身体。
也只有夫妻能如此,你打碎了我,我打碎了你,掰开了揉碎了再塑个更坚实的泥胎(当然也有解体的)。共同谋生存,永远比什么轻飘飘的精神交流或求合体要来得实在得多。小三么,情人么,暗恋么,单恋么,只消没有共同的生活经历,你们就不会懂。
傍上再大的款,随意挥霍他的钱,像潘金莲栓西门大官人似的把他拴在你的葡萄架上,内心苦恋希望他陪你一个整夜不要再事后赶回家……你以为你流的那些眼泪买的那些醉就是痛苦么?就可以在他心里占有多重要的位置么?不,那一钱不值。只要有个明大义识大体的正室在家坐镇,男人最终还是会回家的。
我有个大学同学做了小三,以至于堕胎之类的破事儿惹上身,痛苦得稀里哗啦。快毕业的时候,她在QQ上跟我诉苦,仿佛是苦情女人的代言人,要去拍琼瑶戏。我实在忍不住,就说了她几句。她立刻乍出全身的刺,历数自己怎样想见他又见不到,想给他生个孩子又生不了,想结婚不能结……我就不再说话了。这就是典型的不靠谱的小三。
你想过他的妻子在老家照顾着他的父母么?你想过他老婆刚给他生了个儿子,老公却不在身边么?你还跑去人家家里跟正室挑衅,你还要脸么?
就算他离婚了,娶了你,你要去农村跟他爸妈住在一起,尽媳妇儿的孝道,还必须带着他跟前妻的儿子,那么你就幸福了?你就如愿以偿了?你伟大的爱情终于死得其所了?
任何一个痛陈自己悲恸的女人,其实都陶醉于自己千疮百孔的经历,沉浸于他人给的廉价的同情。现在的社会,没人用刀架在你脖子上让你嫁谁不嫁谁,选谁不选谁,所以就别整那些没用的了,苦不苦,你自己兜着,谁理你啊。
6 ) 两个男人一台戏
影片以春运为背景,讲述了玩具集团老板李成功(徐峥饰)和讨债的挤奶工牛耿(王宝强饰)前往长沙的旅程故事,可以说是很贴近生活了。
李成功
36岁,小老板,一心想成为这个时代典型的成功男人,有钱有闲,有妻儿也有情人,他一直在为这个这个人生目标而努力。但是命运仿佛总是在跟他开玩笑,得到的金钱和地位, 麻烦也接踵而来,情人曼妮逼迫李成功回家跟老婆摊牌。一时间,李成功不知所措了,不知道该怎样面对只能在每年过年时才能看到的妻子和女儿。怀揣着忐忑的心情,李成功上路了,他却不知道,他的倒霉才刚刚开始,因为有一个叫牛耿的人跟他前世有缘,注定在他这个本命年,改变他的命运。
牛耿
23岁,民工,牛耿在记忆还是很模糊的时候就跟着父母外出打工,后来父母跟他在某个城市里走散了。其实在他背后很多人猜测他父母是因为生计而将他抛弃了,但是他坚决地认为父母不会将他抛弃的。他从小浪迹天涯,现在成年了,只要是能用体力挣钱的活儿他都干过。全国各地都待过,他的口音已经听不出他的出生地了,夹杂了各地的方言。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比谁惨,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但是奶牛场的倒闭让他和他的工友们陷入经济困境。带着大家的期望牛耿踏上了长沙的讨债之路。
每个人物都自己的特征,映射这个社会中的某一个群体,之所以大家都这么喜欢,就是因为他所讲述的故事仿佛就在身边,更加平民化
7 ) 囧也是一種快樂。
人在囧途。說的是一個大老闆和一個擠奶工春節回家途中的一些事。
老闆有家有口有小三。擠奶工只有靠微薄的工資生活著。本來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兒的兩個人。因為春節回家過年這件事聯繫到了一塊兒。
“人間自有真情在。”牛耿說的。而老闆卻懷疑一切。
當高傲的李成功遭遇純樸的牛耿。終於被真情所感動。雖然經歷了一些很離譜的陰錯陽差。
平時不太看大陸的喜劇。這次正遇心情百感交集稀裡糊塗就開了看了。感覺還挺不錯的。推薦無聊人士看一哈。有聊人士忙裡偷閒也能娛樂一哈。
哈哈。
8 ) 三妻四妾 男人心底永远的梦
春运回乡,一个讨要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一个衣锦回乡的小老板,两人偶遇,事故频发,可以拍出不少笑料,本可打发打发时间,笑笑而过。
可越看越生气,甚至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不知导演和编剧到底想表达什么,讨谁的好,向谁献媚?对艺术真诚是不切实际的要求,至少对观众的钱包可以真诚点吧?找遍全城旅馆送回钱包的乘务员;收养孤儿的骗子老师;把世上还是好人多挂在嘴上的王宝强;被其感动代为支付拖欠货款的徐峥,你们在拍《感动中国》记录片吗?这些也算了,结尾简直让人愤怒,翩然离去的情人,知晓一切然而隐忍不发一言将出轨丈夫拥入怀中的妻子,这个丈夫可能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了,妻子像弥勒佛一样包容一切,情人善解人意的留下一封谢谢你让我成长,我仍然爱你的信决然离去,不提出一分钱的要求,世界还能比这更完美吗?在表现中国妇女的中国妇女的温良贤德还是和谐社会的可贵?恐怕只是躲在帐子里对三妻四妾的意淫罢了。
最后很疑惑一点,这片子是如何通过变态的审查的,从石家庄到长沙居然飞机返航,铁路塌方,公路堵塞,明显在影射四万亿的基础建设投资是豆腐渣工程啊!
每个女骗子背后都有一群嗷嗷待哺的孤儿。刨去那些尝试主旋律的东西,这部温情喜剧还是有些意思的。关于春运这个切身的老话题,一白领一农民工的两类特色人物。颇有意思。期望放低些,反而会有些小惊喜。
一部超过了我预期的喜剧片,它让观众笑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一些温暖。作为一部低成本喜剧,这种温情喜剧路线可能会又开创一种新的类型片市场。此片编剧不错,对内地语境的把握非常精准。另,徐峥再次证明,他是一个目前内地市场奇缺的类型片演员。可惜了《无人区》,不然他会正式跨入一线。
头一次首映当天看的电影,一点不后悔,,又轻松幽默亦富含生活温情
很有营养的小成本喜剧快餐片,人生的困窘也就不过如此了吧,到头来都敌不过一句“回家就好”,诙谐幽默却发人深省的小人物小电影!
唯一探过班的电影,看起来好有感觉。。扑倒那里我笑出眼泪了~
叶伟民执导+武汉拍摄=感觉奇特 小打小闹小调剂 有诚意与笑料 徐峥挺有意思 至于王宝强 就一如既往的想扇他两巴掌....
怎么跟美国大片不一样?今天爆笑登场,是目前为止我心目中的2010年度最佳喜剧片。夸张但不浮夸,笑的够呛,笑中带泪,虽然煽情部分略有刻意,但不算十分过火,不影响它成为一部好的喜剧片。
全程在武汉拍摄。好笑,不做作。《天下无贼》+《落叶归根》
老婆深明大义,小三激流勇退,男人这一辈子,值了。
今年到目前为止看过的最好的大陆电影。前大半段笑语不断,但又蕴含着不少道理,结尾并不刻意的煽情,让人笑过以后也能饱含泪水。唯一奇怪的就是,影片从头至尾一直都说去长沙,在长沙的故事,但却不是在长沙实拍。★★★★
春运版《落叶归根》。苦中有乐、笑中带泪,2010内地电影第一惊喜。ps:王宝强的乌鸦嘴真是句句深入人心
喝奶 我的天 炸到我了当年
春节将至,剧中王宝强饰演的牛奶厂职工,拿着老板给的欠条去长沙要帐,遇到了徐峥演的大老板回家,整个一路上是囧事不断,啼笑皆非,很不错的影片
“老板,黄河的水真黄啊。”“大哥,这是长江”
连小三都这么有道德,社会和谐了
把我笑死,从此开启了囧系列。王宝强简直天生的喜剧演员,又萌又好笑。
永远都会记得王宝强上飞机时喝牛奶那一段,这提醒我上飞机千万别带液体哈哈哈哈好吧
可以了 中国电影市场缺的不是大片 缺的就是这种有诚意的中小成本的电影
挺搞笑的,好多桥段现在有时还会想起,春运是场大戏。
一路搞笑,一路坎坷的回家之旅,将两个原本不相干的人牵连在一起,如果说泰囧多了很多笑点,那么这一部就是多了几分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