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经

爱情片大陆1934

主演:高占非宣景琳郑小秋王献斋胡蝶

导演:吴村程步高李萍倩沈西苓徐欣夫张石川郑正秋姚苏凤陈铿然

播放地址

剧照

女儿经 剧照 NO.1 女儿经 剧照 NO.2 女儿经 剧照 NO.3 女儿经 剧照 NO.4 女儿经 剧照 NO.5 女儿经 剧照 NO.6 女儿经 剧照 NO.13 女儿经 剧照 NO.14 女儿经 剧照 NO.15 女儿经 剧照 NO.16 女儿经 剧照 NO.17 女儿经 剧照 NO.18 女儿经 剧照 NO.19 女儿经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7:11

详细剧情

胡瑛在家举办一个宴会,邀请许多以前的女同学来参加。宴会上,每个人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宣淑被无情的丈夫抛弃。严素认为宣淑太软弱缺乏手段,向众人讲述自己怎样制服丈夫。校长向大家讲了来了一会就回去的高华的虚伪,她边鼓吹“妇女运动”边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朱雯因为拒绝股东少爷的侮辱而失去工作。徐玲丈夫的来信,信中告诉大家徐玲已经去世。老校长又讲了徐玲因赌博导致悲惨结局的经过。夏云是个电台的播音员,丈夫因患肺病而死,孩子也不见了……夏云受不了打击,精神崩溃了。胡瑛向众人讲了已走的交际花徐莉和别人争风吃醋的事之后,胡瑛自己讲述了在北伐时期救了一个革命者的过程。

长篇影评

1 ) 从女性电影看父权社会

《女儿经》是一部群星云集的女性电影,以一家人的宴请开始,几个分散多年的女同学聚集到一起,细说十多年的遭遇各有各的心酸或意趣。这部电影作为民国时期宣传新生活运动的主旋律大片,其中充满了对新生活的说教,“教育”意义极强。

电影中让人受教的是对于女权的主张,但于当时而言进步的也是对于女权的主张。相较于此前的电影来说,这部明星出品的大片由许多左翼文人领衔,从对于吃人的封建社会和封建家庭的批判,到对于当权者的虚伪的嘲讽,都充满了左派风格。全都是由女性娓娓道来的故事中,生动的展现和洋溢着女性需要独立,女性可以独立的正向意义。将女性的故事作为主要内容,觉醒女性作为电影中的光辉形象,都表现了当时的电影人的专注重心和价值导向。

导演通过对于不同女性境遇的刻画,想要宣扬出女性需要觉醒的主要意图,电影中七个短故事的组合,形式上乏味,但如今同居一堂曾经同处一个教室的人,竟有如此不同的境遇,让电影中想要突出的形象——最终只有投身革命的女性才能获得最好的归属,更加具有说服力。苦总是在甜的对比下更苦。但电影对于女性需要革命的观点却难以过脑深思。

因为听信了男人的话却最后落得“在暴风雨中开启新生活”的;十分聪明懂得拿捏男人的女人;在工作上被男人欺负的女人;被男人包养成为“唇舌‘的女人;因为好赌害怕丈夫责怪而跳楼的女人;成为交际花的女人;投身革命获得爱情与成功的女人。电影中,除了最后也是最开始宴请的主人公,其他的女人成也在男人,败也在男人。很嘲讽,一部宣扬女性独立的电影,却深深浅浅的把女性是否独立是否获得好的结果归根于她与男人的关系是否征服男人看作成功的标准。影片中对于管理丈夫有手段的女人,大家都另眼相待,充满取经之意;对于沉溺爱情信任男人最后却落得个人老珠黄无人在意的结果的女人充满怜悯。整个画面尽是女人,但讲的却是男人。如此新生活,新女性,不要也罢。流于表面的女性电影,显得刻意又矛盾。

而跟令人瞠目的是,在几十年近百年的今天,我们看来仍有同感。弹幕中有人写到:”不同的时代,同样的渣男。“在共同观影中,也有大批的女性观众对于影片中的反派男性的行为义愤填膺。如此共情,不知是人类的两性关系进步微小还是是导演选材高超?而独立女性在今天也是议题,从网络打拳到现实中要求男女共责共担,男女平权意识在不断激增,女性争取独立的行为换了一种又一种。但,好像女性就像《女儿经》中的表演者,在不断的歌颂平等独立,又不停的用父系氏族的标杆衡量世界衡量标准。而男人就像当初坐在银幕后面的主流人群,欣赏表演。

什么是属于女性的独立自由?”等男厕所门口排队时。“嘲讽至极。而当代女性在正视差异,以女性为标杆而竞争时,男女平权可能踏出了阿姆斯特丹的月球探索第一步。

记一次很多观点混合的影评作业

2 ) 从30年代老电影看十年同学攀比会——《女儿经》简评

1.剧情:以十年同学会为线索,讲曾经的老同学聚在一起讲述大家十年经历的事情。还是以女性故事为主。不同性格的人经历不同的人生,有太温柔付出被丈夫抛弃的女人;有十分聪明会调教男人的女人;有丈夫得了肺炎又丢了孩子的女人;有明明被包养却还虚伪的到处做女权主义演讲的女人;有因为好赌倾家荡产自杀的女人;有工作上受尽不公平对待的女人;也有游转在众多男人之间的交际花。总归是一点,过的最好的还是聚会的号召者,日子过得又富裕又体面 2.人物:虽然每个人出场时间并没有多久,但是每个人的穿着仪态细节上处理得非常好,表演也更加生动自然,台词也更加灵动了。印象很深刻的是第一个故事的女主和丈夫吵架的片段,台词功力比之前的老电影有明显的进步。还是有一点,表情僵硬单一,可能借图的话有很多祯表情都是一样的。 3.立意:核心还是女性,从婚姻,工作,社会地位各个方面来讲述女性的故事。通过正反的例子给人启迪意。但是同学聚会唠嗑的背景展开会有一种世俗和批判的感觉。另外同学会上,十年之后大家身份的差别以及在同学会上的一些作态简直和当今调侃的同学会攀比的场景相差无几。让人感觉这个开头的展开就有一股子讽刺味。

3 ) 左派的故事拼盘

1934年的明星影片公司的大片,导演、编剧和演员阵容在当时可谓豪华,影片由八个故事组成,该时期的明星公司已经是左翼文人领衔,因此左派风格昭著,前期还是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对当局的指责,以及颇有女权意味的主张,到最后的故事已经将革命推出最前……事实上,苛责来说,电影有很多部分几乎还是处于默片状态,考旁白推动,这对其中两个叙事故事而言是最典型的,其次,演员的表演也是非常做作不自然的,几乎音效也没有任何使用,语言和配音过于刻板,不真实,剪辑比较简单,构图单一,几乎都是中景和近景,感觉像纪录片一样叙事也是老套的……但是这毕竟是1934年的作品,作品看起来虽然割裂,但还是流畅有观影快感的,特别是开场一段长镜头,镜头不断摇移,这个片段的处理实在精彩,而来客人公馆外的京剧配乐、公馆内的爵士音乐,第一段故事的小调等等,在音乐技术不成熟的时期,电影人们依然做出了最大的努力……除了革命题材的左派风格外,这部电影的女性意识的确是十分明显的,然而一如鲁迅所讲,电影只是号召妇女们娜拉出走,而出走之后却阙如,对于每个故事而言,似乎只有征服有能力男性才能保持优雅的生活,这不得不说是对现实及传统价值观的妥协,而最终的革命故事,又刻意搭界,难道女性出走的去处是革命?还是硬要加进来的革命?无论如何阐释,都显得有些刻意和突兀……

4 ) 明星出品《女儿经》(推荐)

胡瑛和高国杰家庭幸福美满,他们举办了一个宴会,邀请许多胡瑛的女同学来参加,大家欢聚一堂。宴会上,每个人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宣淑的年龄最大,她现在被无情的丈夫抛弃,回娘家后,又被嫂嫂看不起,因此十分痛苦。骄横的严素认为宣淑太软弱,又缺乏手段,向众人讲述自己怎样制服丈夫。这时,高华匆匆赶来,她向众人解释自己太忙,转而又匆匆离去,弄得大家莫名其妙。于是校长向大家讲了高华的虚伪。一边整日鼓吹“妇女运动”,一边自己却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朱雯曾是做女店员的,现在失去这份工作是因为拒绝股东少爷的侮辱。朱雯刚讲完,漂亮的交际花徐莉来了,这时仆人拿来一封女同学徐玲丈夫的来信。信中告诉大家徐玲已经去世。老校长又讲了徐玲因赌博导致悲惨结局的经过。夏云一直沉默不语。其实夏云是个电台的播音员,丈夫因患肺病失业在家,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夏云一人承担。丈夫逐渐对生活失去信心,一个雨天,他狂奔出家门,跌倒在路上,再也没有回来。夏云回家后,发现被自己视为掌上明珠的孩子也不见了……夏云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打击,精神彻底崩溃了。徐莉听到此处,立即离开了聚会。胡瑛向众人讲了徐莉和别人争风吃醋的事之后,胡瑛自己讲述了在北伐时期救了一个革命者的过程。   影片在情节的结构、场景的衔接、人物形象的刻画等各个方面,都颇具特色。剧本由每个编剧各写一个故事。由夏衍汇总贯穿。这些故事加一幅幅笔触简洁的素描,似乎各自独立,合起来又完整统一。各部分片断的不同内容,也由不伺导演运用不同手法处理,有悲剧色彩,也有喜剧效果,有严格的生活化描绘,也有大胆的艺术夸张,这些都统一于表现影片的总主题,同时又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调和风格。

影片通过几个女人十年后聚首回忆往昔,形成了《一千零一夜》和《坎特伯雷集》的叙事模式.
影片中受苦的女人都是诉苦,而像反面女性形象的高华和徐玲,都是男人叙述的,当然,女人是不会把自己的缺点说出来的,这就需要一个人来代替她叙述,这时候男性角色就出来了。姑且不论这个男性角色是否能够充当这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这种男性叙述,代表着一种男性的“看”。
宣琳是大姐,她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所以她追求自由恋爱和小家庭,但在过度操劳下变成了憔悴的黄脸婆,丈夫嫌弃她。在发生这种不幸后,她试图寻求庇护,她像惠焘妈求助,惠焘妈还怪她的理念带坏了她的儿子,说她现在只知吃斋拜佛;她像娘家求助,在娘家受到了弟妹和嫂子的欺负。她有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即“在暴风雨中找我的路,外面风雨大,里面也不一定安全的”。这是一个在婚姻受伤后寻求在社会上自立的女性。
严素则是一个很会算计丈夫的妻子,最后她通过搜尽丈夫的小金柜、智斗小三而把丈夫抓得死死的。影片中有个场景挺有意思的。做丈夫的跟外面的情人吹嘘自己,老婆是老虎,那他就是打虎的武松,但老婆真正在场时,情人嘲弄他怎么不去打虎,他说,这里不是景阳岗,他也没有喝醉。还有一个时钟滴答滴答的画外音和着二人藏钱拿钱的颇具幽默的场景,很有寓意。
在高华的故事里,校长讲述了她虚伪的女性独立生活。这里面有很多的趣味性,她的高谈阔论和她的作风奢靡堕落形成鲜明对比,让人印象深刻。有句话是这么形容她的,她是大皮包的魔术家,演讲稿的传声筒。画外音带有很强的批评性。
朱雯。
好赌女人徐玲。戏剧性很强。画外音带有很强的批评性。
播音员夏云。
交际花徐莉。画面分割时,打接电话,姓翰的画面大于她的画面。姓孙的和姓王的对立。画外音带有很强的批评性。影片中为什么这个故事用女人的画外音,这是因为,对于交际花,男性叙述是很难形成批评的,他们可以说人好赌、虚伪不好,但他们一般不会说花心不好,即使知道花心不好,但他们也很难做到,因此在这里,校长就没有作为画外音的提供者而出现,而是一个女性,女性天性的从一而终的天性让她们最反感交际花了,正如谈论徐莉的是这三个受了社会受了家庭伤害的女性。
胡瑛。
影片中的叠印、画面分割等镜头语言十足。在声画同步、声画分立、声画对位方面也运用娴熟。
影片中最后提到女性不仅要独立,要自由,更要为国家效力。

5 ) 女儿念经

与其说它是一个电影拼盘,不如说它是一部为女性撰写的群像小说。本片大致把女性分为三类,一类是被生活、被男人压迫和欺凌的穷苦女性,一类是依靠男人表面风光的虚伪女性,最后就是胡蝶所饰演的充满正义感、热情大方为革命尽一己之力的新时代女性。编导的目的白晃晃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篇幅又比较平均,令人感到有些疲惫。

6 ) 美人在骨不在皮|和所有女子的悄悄话

上世纪三十年代,胡瑛和她的丈夫准备在家宴请当年和她一起读书的同学。胡瑛邀请的,是一群女校的同学,以及她们的校长先生。

当宾客陆续到来后,胡瑛作为主人家,提议大家聊一聊从学校毕业后,这几年的境遇。而女性的话题,总也绕不开男性的,第一位发言的是同学中最年长的大姐,她谈的便是自己和丈夫的一段往事。

结婚初期,两个人也是你侬我侬过一阵子。但好景不长,很快“大姐”便很难见到丈夫的人影了。好不容易等到他回家,不过是换身衣裳就要出去。“大姐”抱怨了几句,却勾出丈夫一箩筐的话来。丈夫嘲讽她这幅人老珠黄的样子,凭什么把他留在家里。也是自己心肠好,才养着她,如果是其他人,恐怕早就把她扔大街上不管了。“大姐”质问他,自己是如何变得人老珠黄的,还不是因为生孩子操持家务。当年追求自己的时候,却不是今日的嘴脸了。丈夫好笑起来,哪个男子追求女子的时候,不是做出鞍前马后的样子,这也能当真。

“大姐”气的跑回娘家,却被娘家人说闲话,说她整天躺在床上装病。已经嫁出去的人了,却在娘家吃闲饭。连底下的老妈子,也摆脸色给她看。

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电影里,女性的自主意识已经开始萌芽了。可是“大姐”的故事,即便放到今天,仍在不少家庭中重演。闲时和姐妹们聊天,若说起自己相恋的男友,总是要强调一下,对自己是如何如何的好。仿佛依仗了这个“好”,其他一切都变的不重要了。交往的就是个“渣”,冲着这份好也能守一辈子。

只是这部电影的第一个故事,就道出了真相。哪个男子在追求的时候,会不卖力表现呢?尚若和“大姐”一样抓住这恋爱时短短的表现出的好,却忘记认真的观察和思考一下自己相处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最后也怕是要被嫌弃“人老珠黄”扔在家里了吧。

接下来,便轮到“四姐姐”讲述她的故事了,自然也是和她的丈夫有关。她的丈夫,背着她时,就去哄其他女孩子,哄的人家和他去约会。别人自然要问他,你既然有妻子,怎么能和我约会呢?“四姐姐”的丈夫也没什么高明的手段,总不过是些用旧的套路。就是告诉那些女孩子,和妻子早没了感情,已经找了律师准备离婚。那些个女孩子听了,便认为和他出来约会也无不可,都答应了,以至于丈夫的约会倒是排的很满呢。

只不过“四姐姐”是个有手段的人,悄悄的打听清楚了丈夫在外面的情况,便把那些女孩子约到家里来玩。在人前做出恩爱的样子,问丈夫说,外面有些可笑的传言,说我们要离婚,你说奇不奇怪?丈夫被她问的说不出话来,那些女孩子也都明白自己被骗了,自然不再和丈夫约会了。

放到今天,这上世纪老掉牙的手段,还不是被许多已婚的男子在用吗?所以说套路不怕老,关键是管用。想要拈花惹草的男子,哪一个会对着外遇对象说,自己不过是厌倦了妻子,想找些新鲜的刺激。每每用谎言去欺骗姑娘们,却总能成功。等姑娘们投入了感情,总要盼着对方离婚,兑现之前说的和妻子感情不好的话。之后男子就是不做什么,那些姑娘自我欺骗着,就能一年年的潜伏在对方的婚姻之外,期待自己卑微的爱情也有见到阳光的一天。

“小妹”还未成家,也没恋爱的经历,她要讲述的是作为职业女性,在工作场所遇到的事。在百货公司做营业员的“小妹”,还要养活家里生病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妹,自然穿着上就不能很讲究。于是,被经理叫到办公室责问,关照她要穿的体面一些。

可是其他同事却在背后议论纷纷,说她被经理单独叫进办公室,只怕是经理看上了她。明明没有钱置办衣裳,已经愁的不行的“小妹”,却还被几个同事在背后指指点点。别说那时候职业女性本就不多,就是现如今女性早就成为职场主力军了,还是无法避免类似的流言。但凡一个女子,长的出众一些,升职快一些,“一路睡上去”的论调总会出现。更有一种说法,乍一听仿佛有些道理,说女子长的好看点,在职场上总是不吃亏的。但背后的潜台词,不过是无视了女性的工作能力。

“小妹”的薪水也不过勉强够着家里的开销,拿不出钱来买漂亮衣裳,只能去问隔壁相熟的邻居借。借的时候还要撒个谎,说是借了去打样子,不敢说是自己穿了去上班。第二天穿着鲜亮衣服的“小妹”,更是坐实了同事们的猜疑,认为定是跟了经理,才给买了好衣裳。

更有男顾客,看她穿的鲜亮,人也年轻漂亮,就过来吃豆腐。“小妹”气不过,骂了对方几句,就被对方泼了墨水,借的衣服自然也糟蹋了。经理听到吵闹走出来,也不分青红皂白,就说她的不是,还把给她开除了。

原本以为那不过是旧社会发生的事,现在是绝无可能发生了。可是物化女性的事,却一直在上演,只不过有时形式不同罢了。话说前不久盐城“扒灰”事件,不也是物化女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吗?视频刚出现的时候大众还以为是这个公公的问题,是个别现象。后来男方家里几位重要人物一起上直播,说明这就是他们当地的风俗,全家都和睦着呢,一副你能奈我何的姿态。还有人留言说,这不过是孝顺。孩子长大了,便如同乌鸦反哺,吃到好吃的,也想着给父母尝一口的意思。那娶的新娘,是好吃的东西吗,还要想着孝敬父亲一口?若说是风俗,也不过是陋习。只是在这里好奇一下,被当做一个物件嫁入这样的人家,日常相处只怕都要提着心吊着胆。这新娘的自主意识,还不如上世纪电影中的几个女子呢。

后来校长也说了两位同学的故事,其中一位倒也是来了,只不过匆匆忙忙的到了个场,就跑了。说是自己外面有许多演讲,都等着她去呢。演讲到也是有的,不过没她表现的那么多,自然也没那么忙碌。不过在老同学面前装出忙碌的样子,表示自己是被别人需要的。这位“演讲者”更厉害的地方,是她演讲的内容不过是她丈夫写的稿子,自己却是没什么想法的人。虽然到处宣讲“新女性的精神”,自己的行为和想法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这类所谓同学中的“大人物”,倒是不论男女身上都会出现。只不过影片中的这位,变成了自己丈夫的喉舌。在人前台上的时候,表现出自身比其他女性先进的地方。然而背着人的时候,对自己的母亲颐气指使,对自己的丈夫却俯首帖耳。不过是男子的工具,却偏要做出一副新女性的样子给其他人看,放在今日也并不少见。

还有一位从校长转述得知的女同学,并没有到场,也是无法到场的了。因为沉迷赌博,将家中的东西典当一空。以至于丈夫要去会客穿的狐皮袍子都被当了,只能和老妈子一起,瞒着丈夫拿其他衣服去换。谁知道好不容易换回来了,丈夫一穿,嫌短,又要换其他袍子。弄得她手忙脚乱,最后不免被丈夫发现家里值钱的东西原来早没了。最后逼的没办法,只能去跳楼。这个故事结局固然悲惨,但表现形式却颇有些黑色幽默的意味。只不过在呈现主题方面,有一些跑偏了。

做东的胡瑛,也说了同学中一位“交际花”的情况。周旋与几个有钱有势的男人之中,看起来是风光的,出门也是锦衣玉食的阔小姐样子。只不过调停摆布几个男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最后免不了被戳穿了,总要付出一些代价的。这样的故事古往今来一直在重演,然而为了一时的虚荣,时至今日依旧有不少女性,前赴后继的去走这条路。

最后两个故事,一悲一喜。一个丈夫得了肺痨,孩子又走失了;另一个救下了革命党,并带着丈夫一同成就了一番事业。但也因为故事太多了,导致影片时长近三个小时,变的冗长了。所以我也放到最后一笔带过,不做重点介绍。

为什么拿这部1934年放映的电影来介绍呢,因为我也没有想到一部几十年前的电影里人物的境遇,放在当下却毫无违和感。而没有违和感,难道不是最违和的事情吗?似乎这几十年,本以为早就改变的东西,却没有改变。盐城拿着旧习俗说事,理直气壮的在婚礼上欺辱新娘。小二姐打着爱的幌子,大张旗鼓的宣称自己睡了已婚名导。这到底是女性独立的进步,还是退步呢?

我认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总要当得起一撇一捺这个“人”字。能投入去爱,也能勇敢离开;能独立思考,也能大胆表达;能守着丈夫孩子锅碗瓢盆,心安理得花丈夫赚的钱,也能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美人在骨不在皮!无论你几岁,无论你处在什么状态中,无论你曾经遭遇过什么或得到过什么。若珍视自己,都可以修炼成为最自在,最幸福的那个美人儿。

想加入影心理读者群 请联系平台助理微信:xinliwanka,通关密码:我是读者。如果觉得我们的文章还有些趣味,或许还能给一些提点和帮助,欢迎点赞转发,或打赏支持主创。想跟进一步了解主创,可以关注微博:心理咨询师贾睿。

短评

集锦片,九位导演,五十六位演员;编剧委员会的介入,故事极左;开头的动画万氏兄弟,整体像一个茶话会穿插叙事段落;提倡男女平等,八个故事八个不同的女性的自我命运选择,革命最佳;部分段落没有自然和人工音响,技术尚未达标。

4分钟前
  • 沙漠中的常春藤
  • 推荐

十年重聚唠嗑同学会,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8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明星的全明星阵容,通过一千零一夜讲故事的方式进行串联,有潦草和笨拙的感觉。被物化,求自由,聪明反被聪明误,死亡和离散,折辱和痛苦,故事里的女性各有各的追求和苦痛。今天看1934年的片子格外讽刺,女性想追求平等,追求自己的权利仍然会被辱骂被打压,真就像片尾说的,革命尚未成功。

11分钟前
  • 跳出框的鱼
  • 推荐

同时看了希胖同一年拍的擒凶记,确实本片幼稚很多。好在题材,对妇女命运的关切,作者们愿意去表现这一点就很不错。从妇女依赖男性角度写她们的悲剧,苦的为多。中国人看戏就喜欢悲欢离合,本片不外如是。有苦情戏,有喜剧闹剧,算是风格多样。女演员都漂亮。

14分钟前
  • wlhui
  • 还行

“胡瑛在家举办一个宴会,邀请许多以前的女同学来参加。宴会上,每个人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宣淑被无情的丈夫抛弃。严素认为宣淑太软弱缺乏手段,向众人讲述自己怎样制服丈夫。校长向大家讲了来了一会就回去的高华的虚伪, 她边鼓吹“妇女运动”边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朱雯因为拒绝股东少爷的侮辱而失去工作。徐玲丈夫的来信, 信中告诉大家徐玲已经去世。老校长又讲了徐玲因赌博导致悲惨结局的经过。夏云是个电台的播音员,丈夫因患肺病而死,孩子也不见了……夏云受不了打击,精神崩溃了。胡瑛向众人讲了已走的交际花徐莉和别人争风吃醋的事之后,胡瑛自己讲述了在北伐时期救了一个革命者的过程。”

16分钟前
  • 这么近,那么远
  • 较差

由一场同学聚会串联起来的女性命运集锦,追求男女平等、自立自强、救国图强,宣扬新生活运动等正统价值观念,有声对白片,无音效,比较有趣的是那个关于“伪女权”的故事,然后三段通过他人转述的故事中,转述者全程讲解(类似于弁士),画面几乎成为了“叙述”的附庸。

17分钟前
  • acidpinkAnt
  • 还行

原来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这样的集大牌编导演于一片的“拼盘式”大电影存在。那时候的都市女士们,从穿戴到家居用品,时尚程度绝不亚于现在……

19分钟前
  • 舒克
  • 推荐

生意场、交际场、娱乐场、家庭场,虽然说女性在民国已经得到了很大解放,但是仍旧依托于男人的世界,每个场都离不开男人的支撑。女儿经何尝不是展现社会中女性地位依附的群像。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如今,女性的解放已经到来了,而且是彻底的解放。若是片中的胡蝶、宣景琳、夏佩珍、严月娴等人看到如今的景象,想必会乐得发狂。那时候,做个售货店员对于女人来说都是贼有面的事情。至于电影明星,虽然出入于交际场,众人簇拥,但也不过是男人手中的玩物而已。女人的自立只能融入到群众运动的洪流当中,争取彻底的解放。夏衍在《脂粉市场》等片中,一再强调这种理论。

22分钟前
  • 小袁同学
  • 还行

其实感觉可能每个导演的立场想法是不一样的,最虚伪的是前边有个故事刚刚揭示了阔太太们搞妇女运动的虚伪性,最后一个故事就开始由阔太太推动新生活运动了,把我给笑得不行,太虚伪了

24分钟前
  • 一步之遥
  • 还行

充满了新生活运动的说教

27分钟前
  • 安托万
  • 还行

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拼盘电影吧,构思很巧妙,也具有当时社会教育的意义

28分钟前
  • 春夏秋冬
  • 推荐

7分明星公司制作,布景精美众多女明星,一百六十分钟应该是当时国产电影最长的,画质和音质可以说很难看到早期电影保存那么好的,开头动画是万氏兄弟做的,拍摄技术上在早期国片应该是比较先进的,整体来说不出彩,故事讲的有些笨拙,加分的地方挺多,第一段拍的比较好,虽然说是女性电影展现出来的内容并不够深层次,还有几部完全是类型片为了吸引观众拍的,演员竟然还有舒绣文和赵丹,女明星里严月娴最好看了,王献斋演的真好

31分钟前
  • 带子狼
  • 还行

出乎意料地好,没想到34年就有有声片了,我们做影迷的太遗憾了,无法听到阮玲玉的声音!以毕业十年同学聚会为契机,讲述女性个体遭遇,胡蝶的角色起到了主持人的作用,除了徐莉和胡蝶最后两个故事有点儿扯,但徐莉那个mafia枪战那段,太有好莱坞的味儿了,胡蝶那个我堂堂正正交男朋友怎么了的逻辑非常自恰,我竟无力反驳。其他六位女性的经历都挤走代表性和普遍性。安分守己兢兢业业做家庭妇女,被丈夫瞧不起,被娘家人奚落,被婆婆diss。另一个成功的家庭妇女要跟老公斗智斗勇,才保全自己的地位。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女权主义呼吁者。养家单身职业女性职场被霸凌与性骚扰。已婚职业女性老公有病自戕,女儿丢失,老板只关心你能不能完成工作。还有误入赌博,倾家荡产的。最后也没有解决办法,主创只是呼吁女性自己靠自己,多么苍白无力啊!

36分钟前
  • 我们在一九八四
  • 力荐

十年之后姐妹淘的聚会,每个人开讲一段自己的故事,展现家长里短,生存困境,情感经历,有悲有喜,是了解民国女性的第一手资料。反倒是胡蝶的那段最没意思,有美化之嫌,不过她本人的明星气场是最足的。电影的手法简单直白,结尾流于说教,再看看1934这个年代,不能要求更高。

40分钟前
  • ofelia11
  • 还行

22.07.06 百子湾 4.5想不到在2022年的今天依然很有必要来看这部1934年的女性电影,即使创作班底多为男性。他们试图站在女性的角度去体会女性的遭遇,从家庭到社会,仿佛只要身为女人就注定伴随着流言蜚语,并通过戏剧化手段去放大个中冲突,探究造成苦难的根本缘由。但其中关于“真女权”还是“伪女权”的辨伪不免有些恶意揣测—所做的一切努力是真的如旁人所说,还是被添油加醋,这又有谁知道呢。估计第一个故事应该是由张石川导演,宣景琳顶着那张过分清苦的脸庞去演一个怨妇说服力十足;职场新女性的故事着力突出了男性对于参与社会工作的女性的“围剿”,看的人好生气愤;最后一个故事稍显刻意,但这是否又带有一点对于“养尊处优”的女性参与“革命”的讽刺意味呢真是不知道“娇妻文学”为什么依旧在当下流行了…

45分钟前
  • mr.left
  • 推荐

开头段落中有一个镜头:“庆同天普”四个字从左往右写,而镜头是从右往左摇——跟这时候的明星公司一样,左不左、右不右,两边打架。这片子现阶段对我来说最大的用处是认人……特地去查了一下当时的报纸,找到本片各部分编导情况如下:李萍倩编导宣景琳部分、程步高编导严月娴部分、姚苏凤编导高萍倩部分、吴村编导朱秋痕部分、陈铿然编导徐琴芳部分、沈西苓编导夏佩珍部分、徐欣夫编导徐来部分、郑正秋编导胡蝶部分。(《新闻报本埠附刊》,1934年10月10日)

48分钟前
  • peter panic
  • 还行

群英荟萃,新生活运动植入。

52分钟前
  • 某位
  • 推荐

几个故事功力不一,也正好是人生百态:有些人活着就是尽力,有些人不知道什么是人间疾苦。话说胡蝶真的get不到,虽然比后门的时候强一些,但也没觉得特别出众。演技最好的还要数赵丹。

55分钟前
  • 安魂
  • 推荐

至今还未成功的女性运动。浅浅看了,每场戏的镜头最多不超过六个。不过最初的蒙太奇跟随戏剧的逻辑精准分切,倒是最初的高质量工业表现。

60分钟前
  • 燃烧的食盐
  • 还行

表现手法在当时应该是走在国际电影界的潮流中的,蒙太奇手法用得相当娴熟,且恰到好处。主题是女性在新旧时代过渡中遭遇的种种困境,并讽刺了虚伪的“妇女运动”,对女性社会及家庭身份的认识,近百年后再来看,并不陈旧。就是演员戏剧感的夸张表演太雷人了,尤其那南腔北调的国语腔。

1小时前
  • 枫露茶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