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了许久,才终于打开这份观影清单,从最开始的默声片开始,希望能够在经典中找寻到一些能够让脑袋清醒的东西。
好久没有沉下心来看2个多小时的电影了,看完之后,久久失语,为战争的残酷,也为主角之间的生死相交的战友情。
整部影片结构清晰:当兵前告别——学校培训——首次空战——巴黎欢饮——再次空战——好友丧命,男主回乡。
刚打开影片时,被她爱他、他爱她、她爱他的恋爱循环迷惑,以为会浓墨重彩的爱情故事。往下看,这些情感的纠缠都是穿插其中的掠影,有,但不是重点。
男主杰克的爱情线复杂,当兵前迷惑,衣锦还乡后找回了真爱。其友谊线真挚,和战友大卫虽有误解和矛盾,但在长期的并肩作战中,早已成为最珍视的生死之交。
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时,在杰克和大卫驾驶飞机前,他们总会互相问一句:
准备就绪了吗?
另一个回答:OK。
但在最后一次起飞前,杰克和大卫产生了误解,没有回答那句OK。
后来在空战的过程中,大卫被敌军击落,失去了行踪。杰克以为大卫已经身死,将怒火发泄到了每一架敌机之上。而大卫死里逃生,只身偷袭敌军,劫掠了一架战机,准备飞回防线。可在这个过程中,战机被杰克发现,不知晓驾驶者是大卫的杰克,激烈猛攻,大卫被击落了。有的弹幕在埋怨电影给了杰克太大的主角光环,却没有给大卫一个圆满的结局。
但是美国大兵想要击落敌军的飞机,是一件使命和责任让他必须做的事情,一切都只能怪战争的残酷。
镜头转向杰克发现自己击落的敌机驾驶员居然是大卫时,只能痛苦地抱着生机渐渐消失的大卫,不断流下眼泪,久久不愿松手。而在大卫死的那一刻,杰克停在外面的战机螺旋桨才将停下,遍山的墓碑记录此刻的挣扎。这在战争中无法避免的死亡,是属于大卫的命运。
战争结束了,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带着满身伤痕离开了,只有密密麻麻的墓碑,证明曾经的存在,这是永远也无法挽回的死亡和失去。
杰克回到家乡,带着杰克的勋章和离家前携带的吉祥物小熊,来到大卫父母身前忏悔,但他们并未责怪杰克,只怪这残酷的战争。
影片结束,杰克和玛丽坐在自己曾经的汽车流星上,看到了天空中真正划过的流星,这不是杰克的战机流星,而是战争结束后浪漫涌动的流星。
希望战争带来的苦难,不要在现实的世界中再重现,美好的流星带来和平的浪漫。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十周年,电影《翼》问世,当我们在2022年回看这部电影,其对激烈战争场面尤其是空战场面的表现放在今天地丝毫不落伍。这部电影的武戏已达到其诞生时代的顶峰,并在两年后的首届奥斯卡奖上一举摘得最佳影片及最佳技术效果两顶大奖。然而或许是飞行员出身的导演把绝大部分的精力放在炫目的战机飞行与震撼的爆炸之上,致使这部电影的文戏乏善可陈,殊不知,一部优秀的战争片不仅需要酣畅淋漓的武戏来装饰其外貌,更需富有内涵的文戏来支撑其体格。 一、 过于顺遂的英雄路 时至今日,好菜坞已经有条成熟的英雄"生产流水线。大银幕上的英雄们虽然身怀绝技,英勇无畏,能为普通人所不能为之事,但也是在成长路上不停跌倒,最终才能获得桂冠。可《翼》的主人公杰克的英雄路是那样的平坦,毫无曲折——他向往蓝天, 便如愿以偿当上一名空军;首飞遇故被迫降落,他躲在泥坑里,面对敌机的来回扫射竟能轻松躲避,毫发无损;哪怕最后杰克误杀了好友大卫,他也能轻松得到大卫父母的谅解。这是多么可笑啊,战争的残酷性就这么被无形地消解了。不仅如此,在爱情与人生的战场上,杰克依旧轻松得如做游戏一般。他单恋大小姐西尔维亚,然而西尔维娅与大卫两情相悦。可为了保护杰克的感情,这二人竟不断地撒谎只为了让杰克的少年春梦不至于破碎;而被杰克一次又一次伤害感情甚至名誉受损的邻家女孩玛丽却始终深爱杰克,并最终与杰克在一起。英雄可以拥有适度的主角光环,但这绝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微微伸手便得来一切。这样不仅主主人公毫无成长,观众眼中的人物与故事也会非常悬浮。 二、空洞单薄的女性”花瓶” 《翼》中一共只出现了两名女性,分别是女主人公玛丽与大小姐西尔维娅。可惜的是,在2小时22分钟的 电影篇幅里,这两位女性非但没有被塑造得立体多面。反而仅仅成为了英雄道路上的鲜花点缀。如果说只出现在电影开头的西尔维垭是个推动后续剧情发展的工具性人物,但拥有单独条支线的女主人公玛丽的形象也如此单薄,这便无法解释。首先,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作为一名战争期间投身后勤工作的女性,玛丽身上有许多闪光点待导演发掘,可最终她只是被导演简单地塑造成了一名"恋爱脑”——她参军是为了追随喜吹的男孩杰克的脚步;为了吸引杰克的注意,她毫不犹豫地脱下军装换上火辣的裙子,多年的军旅生活似乎也没让她获得什么成长。当她开着运输车驶入因躲避敌机袭击而空无一人的小镇时,她没有丝毫的警觉,在敌机投弹时,才仓惶躲入车下。所幸的是,导演是不会让英雄的战利品在英雄胜利之前有所损毁的,不幸的是,天真烂漫的玛丽在战争中的一尘不染使得战争更像场游戏了。 三、字幕叙事下的场景缺失 在电影首结尾杰克误杀好友大卫之前,“ 反战“这个主题被导演包裹得严严实实,竟丝毫没被观众发现。其实,导演为表现这个主题做过努力。巴黎醉生梦死的生活是士兵们对战争创伤的自我抚慰。可杰克在这场战争受到什么创伤了么?或许是有的,可是被导演用一句“连续几周的集体作战令人精神崩浈”简单代过。战争对心灵的摧残本应是一部反战片中最应该花费笔墨与篇幅的地方,却没有为导演所重视。诚然在默片中字幕起着交代信息的重要作用。有时精炼、准确、富有意蕴的字幕能带动影片节奏,锦上添花。然而文字的准确性与影像的生动性并不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关系。导演过度依赖字幕叙事而忽见影像力量,使本应如动脉破裂般狰狞的战争之荡变成了像毛细血管被划破一样无伤大雅.。
这部电影是如此真实, 又如此悬浮 。一方面,在战机上架着摄影机的实拍场景,特效飞行员亲自驾驶战机上演空中追逐与翻转……大投资的武戏营造出具有高度实感的危险战争氛围 然而较为粗糙的文戏却不断拉着观众从电影情境中抽离出来——武戏没有文戏支撑, 却就好似战机找不到停机坪, 哪怕战机在空中飞得再华丽,最终也只能狼狈迫降在不知名的某处。
(还需要一些典型的案例,以及这个题目真的太大了)
《翼》(Wings,1927)是部关于一战的影片,既有壮观的战斗场面,亦有二男一女情感纠葛的浪漫元素。
我们可以清晰看到那些炫酷的空战场面,这些镜头并不是在地面上用电影特技制成,而是演员们亲自操纵飞机,用架在飞机上的摄影机进行实际拍摄,这也是为什么这些镜头在观感上有着当时特技摄影所达不到的直接性。
1920s初,大预算电影的成功带来了好莱坞短暂的的巨制热潮,史诗、战争、宗教片层出不穷,华尔街的投资更是使得大制片厂能够制作更大预算的影片。《翼》除了搞到200万的投资外,更是得到了军方上千名士兵以及百余架飞机的支持。
另一个短暂却醒目的点在于色彩,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从战斗机强中喷出的橙红色火焰,这是剧组为了加强空战部分的视觉效果,利用特殊技术加入了火焰的橙色。
当然能拍出这样的效果也得益于在1927年好莱坞制片厂投入使用的全色胶片,这些胶片于1925年伊斯曼柯达公司发明制成,便宜,稳定,更易感光,全色敏感并且能够在光纤强烈的户外场景拍出云朵。相较于10S只能感光紫蓝绿的正色片,红色不再泛黑,天空也不再是一片惨白。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修复后的版本当中有着清晰且强烈的音响效果,诸如那些富有戏剧性的音效,机枪声、泡泡声、酒瓶碎裂以及被拳头揍的声音等等,这些都是在后期修复的过程当中添加的。
(派拉蒙与1935年破产重组后才开始投入有声片的制作。)
《翼》也正因其出色的摄影和照明,连贯性剪辑的精巧编排,成为第一届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后称奥斯卡的第一个最佳影片得主。
———4.9添
当时实力最为强劲的三大制片公司特点
1 派拉蒙:资源雄厚,垂直整合制发放一条龙控制的“一揽子租片”计划,黄金时期拥有1000多家影院,拥有许多优秀导演,其中大部分是欧洲导演,其创作空间较大,使派拉蒙影片欧洲作者电影色彩强。
2 米高梅:拥有大量电影明星,影片浪漫、热闹、场面豪华,后出品最知名的《乱世佳人》。
3 华纳兄弟:为节省成本经常在户外实景拍摄,影片场景真实性较强,率先推出有声片。
两个小时的战争黑白默片,本以为是枯燥无味的,却也看得津津有味。 本来想找个带字幕的,发现连蒙带猜还是能结合动作、神态看懂的。就像我们上课讲到的,人物可以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来描写。这部片子里,把神态、动作扩大化,语言字幕化,是时代的局限,却更能让人专注去观察人物的一静一动。
亲情
战争来临,每一个母亲都忍不住抱抱自己的孩子,每一个父亲都默默隐忍着自己的感情。 大卫临走前默默亲吻了父亲,让人觉得很感动。父亲反反复复扯动自己的上衣,没有太多语言和大的神态变化,但就是能让人感受到父爱如山沉重。
爱情
一个是两情相悦的幸福;一个是暗恋成真的美好。 大卫和西尔维娅,感觉被莽莽撞撞的杰克打断了好多次约会,连临行的照片都“半抢”走了。还故意背对着大卫做告别。
争相吃醋的小心机呀…… 结果还是被大卫轻轻地保护着一个赤诚男孩儿的心意。
玛丽和杰克,暗恋成真,“当流星划过,你可以吻你爱的姑娘了”,开头、结尾照应,从“我爱你你却爱着她”到“我可以解释的”,经历了漫长的战争。
眼睛水汪汪的玛丽,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
友情 男人之间的友情,真的是很奇怪。我们可以为了一个女孩吃醋,也可以为了一场战争团结。
从情敌到生死之交。J误以为D牺牲而一心为其复仇,反而真正的打死了坐敌机回来的D。两个人一起经历了训练的艰辛和战争的残酷,结局有些巧合也有些残忍。
一个男人回来了,一个男孩儿消失了。黑白默片里的亲情、爱情、友情,让人称赞,也让人感叹拍摄的精巧。
#奥斯卡最佳影片# 第一部奥斯卡最佳,战争大片,战争场面非常多,假如有声并且是彩色那肯定非常好看,很像珍珠港,不过在战争戏方面比它厚道多了。可以翻拍啊!超级主旋律
第一屆奧斯卡最佳影片 也是最佳影片里的唯一一部默片 空戰場面和陸地戰爭場面很震撼 真的看完這部會覺得《珍珠港》都得靠邊站 最喜歡的一段是David最後的場景 手指像飛機螺旋槳一樣轉動 最後手指垂下蒙太奇切到螺旋槳停下 All set? yes!
3.5星,“你真的不认识我了吗?”这是玛丽和大卫对杰克的质问,但这都未能让疯狂的杰克恢复理智——尽管还挂着开篇天真无邪的笑容,但他早已沦为战争的牺牲品,一个无情的杀戮机器。很可惜,这一反战元素在影片中表现的非常隐晦,甚至不如结尾的同志之吻。大卫的厌战情绪则完全没有展开。比较加分的是其对战争场面的还原及较大的表现尺度
结尾拍得有意味,伤痛之后的重逢,让他们褪去了年少时的青涩,走向了真正成熟的结合。空战场面拍得有模有样,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异化。加里·库珀戏份感人,神速领便当。影片质量比想象中好,拿下BP被说水实因对手太强,除了日出、群众、七重天外,同年还有将军号、大都会,比不过很正常。
奥斯卡历史上第一部最佳影片,珍珠港的前身。不要被海报上拥抱的男女所迷惑,它的核心情感是两个男人,1927年好莱坞对男性间的亲密表现甚至比现在更勇敢。空战镜头的拍摄也是超时代的。另:黑白光影下的男人轮廓也愈显冷峻优美。
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大段空战镜头了得,大胆的同性感情表达
难以想象此片问世时的轰动,几乎是一部海纳百川的完美电影了。场面宏大,空战特效鉴于年代令人目瞪口呆,男女之情与战争之残酷交织,拍得流畅漂亮,细节格外动人。以melodrama这种对观众最友好的方式之一来作为展现残忍的战争对人的异化的外壳,剧本并非是简单的洒狗血而已。Clara Bow太灵了。某飞行员不到五分钟的出镜气场爆炸,哪像个龙套哦,简直是大牌友情客串一样。【MD, 又听到柯汉XD
谁能想到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就是基片啊
战争的残酷和真实,空中战斗的命悬一线和无助。还有好莱坞硬加进去的娱乐桥段,个人英雄主义,令人唏嘘的故事,好坏参半百味杂陈。
1927年的片子,当时算来着实了得。这部片子被《赛璐璐衣柜》提到,只能说20年代民风淳朴,没有任何亲密接触属于不当。唯一的缺点是略显冗长
1.144分钟版,修复版片头有一个派拉蒙logo的小型巡礼。2.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得主,奥斯卡最佳的评价标准似已自此定调:表现严肃话题但具有娱乐性的通俗故事,不特别追求艺术上的先锋性。3.但《翼》的质量非常高,在没有特技的年代,竟然靠直接架摄影机在飞机上实拍空战,来表现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地面阵地战的场面调度也已相当成熟。4.记下了两个有深沉反战意识的镜头:一名行军经过的战士,替刚刚死去的陌生战友,熄掉死者嘴边滑落下来的烟卷;高潮部分大卫被击落的飞机,直直地撞向一幢供奉耶稣神龛的房屋。5.虽然有美国甜心打掩护,但还是暧昧地表现出了男同意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死去的大卫具有美国南方旧世家气质,而生还的杰克则是典型的乐观阳光放荡不羁的美国平民青年。
6。飞行的特技比较牛逼,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反正看起来很真。
前喜後悲營造深度,飛行與地面戰場大場面具開創性,剪輯節奏頗佳。跑去戰場開卡車的鄰家女孩Clara Bow十分討好,相較之下雙男主都愛的城市千金就弱掉。又及男主們說是愛上同一個女孩,但腐成這樣還要女主做啥?整體而言,八十年後的珍珠港雖有致敬之嫌但絕對是難以望其項背。
这个电影最有用的安利镜头不是空战(尽管拍得很厉害),而且夜总会里穿过酒桌那段,原来要等过半部才能看到。现在的宣传材料上都把Cooper名字印上去,纯属虚假宣传,虽然这一场让他成名的戏现在看真是传奇,倒真的像是大明星特别演出。
默片經典.第一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當年不能正大光明的講同性戀,但這片其實骨子裡真的是一部同志電影,到現在依然經常被提及.
真好。战争对于美国来说似乎没有刻骨的痛苦,是一个背景。那时候的摄影技术还真不错呢,许多空战镜头出乎我的意料。戏剧冲突也有一定的复杂性,也不太俗。结构把握挺成熟。
第一届OSCAR Best Film 空战很精彩,BD版比DVD版多出了不到20分钟,交代女主为何开除的原因。珍珠港 抄的这个片
法国人说C'est la guerre,Dave母亲说It's war,Mary对Jack说I saw the war;片中最虐不是挚友死别与临终一吻,而是Jack穷追猛打Dave时无论Dave怎么绕圈子翻跟斗试图提醒他自己不是敌机,他都视若无睹,还有每次起飞前Dave都会问的那句“All set?”与死前伴着手势最后的那句“All set?”
剧情还是比较稚嫩,不过终究是首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得主啊
【派拉蒙(1)】配乐太棒,头尾不错,中间中规中矩,有板有眼,但感觉缺少灵气。经典台词【哦,大卫,大卫!我只是想为你多打一架飞机;喔!杰克,不要这样 这不是你的错】然后2人深情接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