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十六分钟才意识到这部不是默片!
看到中间出现的一些占据整幅画面的字幕才意识到这种现在很少使用的电影技法是之前的遗留
才意识到画幅也变了!舒服多了!
……这种环境能演好歌剧就奇怪了,明白为什么台前的人要勾心斗角,但不明白为什么还要和工作人员斗嘴,难道每个台前的人都那么颐指气使吗,除非他们傻
每个人都那么傻,实在让人爱不起来
歌剧质量太差了
虽然从一开始就能猜到主题:纯真少女来到大城市,最终满腔热情付诸东流,梦想破碎,堕落童话。也能看出要讽刺哪些人,好像太露骨?
男主角长得像钱德勒哈哈!老友记里面的
妹妹的脖子是骨折了吗?直不起来?!
感动了……姐妹俩都傻傻为对方做事,也不商量一下,难道最爱的是彼此这种事这么难看出来吗?
姐姐演得真好,放弃一切时哭得我心碎
这样都能HE!真是服了
最后五分钟几乎每句台词都在前后呼应,包括舞步还是一样的,后面抱着的人换了;包括找帽子;包括姐姐口头禅小事一桩;包括姐姐对百老汇态度的转变
难道主题是相爱是天经地义的?不,主题应当是姐妹俩默默为彼此付出的感情
这部电影讲了Hank和Queenie来到纽约之后,在Eddie的帮助之下在百老汇彩排期间发生的趣事。梳理如下:①Hank和Eddie相恋,后Eddie喜欢上了Queenie;②俩姐妹节目被拒之后妹妹Queenie替代上了舞台,被富豪Jack相中;③一方面Queenie为拒绝Eddie,另一方面Jack金钱攻势,最终不听劝和Jack混在一起;④Hank自断其臂使用激将法让Eddie找回Queenie,万幸在Jack侵犯Queenie之前抵达;⑤故事戛然而止,后来Eddie和Queenie走到了一起,她们也实现了最初的梦想。
情节有点儿做作,让人摸不着头脑,神奇的四角恋,Eddie一会儿亲Hank一会儿亲Queenie,最后竟然和Queenie在一起了???还有结尾也太突兀了,嗖的一下就结尾了,太草率了。
无
好莱坞歌舞片从1929年开始兴盛起来……它的音乐主要归功于百老汇,后者为好莱坞片厂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大量表演者、作曲家、音乐改编者和指挥家……但大多数电影都不如百老汇演出的乐曲数量多:电影的乐曲比与之对应的舞台剧的乐曲分量更重,往往分配得不够均匀。例如,1929年的《百老汇旋律》只有两首主要歌曲:《百老汇旋律》和《你对我很重要》,由纳西奥·赫布·布朗和阿瑟·弗里德作曲,分别代表故事中的一个关键主题。第一首唱过三次,第二首唱过一次(不过两首歌的旋律作为伴奏都可在片中其他地方听到)。让电影歌舞片更加不同于其舞台近亲音乐剧的地方在于,它的每一支乐曲都由镜头运动和剪辑塑造,结果,观看者的视角就能随意转换:从舞台远景到靠近的特写,到俯拍甚至仰拍镜头都有,巴斯比·伯克利精彩的舞蹈编排就体现了这一点……
各家好莱坞片厂立刻争相模仿,反复制作类似的音乐情节剧,它们的主要特色包括一个拥有不幸爱情的演员、一个不忠诚的配偶、一个自私的姐妹、一个黑帮亚情节、一个走下坡路的歌手或一个奄奄一息的孩子。这些后台式歌舞片往往在题目中标明自己与百老汇的联系……表现出对舞台秀、轻歌舞剧演员、滑稽戏套路甚至马戏、口技、演艺船或好莱坞片厂本身的偏爱。(杰弗里·诺维尔-史密斯《世界电影史》)
老电影的特点是比起电影语言地使用更加强调故事本身的戏剧性部分。这片子在角色对立关系和主题变奏的设置上处理地相当优秀。片子呈现了一对追逐着美国梦的舞台女姐妹花的自我两面性的彻底分离。我们说故事中的每个角色都是主人公的分身,而《The Broadway Melody》的两个女主人公就分别代表着追逐权力和爱情的两面。在故事的最后,这个开始同一的角色彻底分化。一面和看似勇敢却只追逐浮华和外表的男人结婚,过上了没有未来的婚姻。而另一面则退回起点永无止境地追逐着虚幻的美国梦。在看似大团圆的好莱坞式结局背后,反而是令人感到深深的绝望和美国梦的追逐者和放弃者的双重困境的负面反讽。
没有浮华的电影语言的旧好莱坞经典其实也向我们呈现了作为内容的故事和优秀的表演本身在电影中的发挥的作用,故事的冲突的建置和在高潮时刻姐姐汉克在既失望又释然的双重复杂情绪的表演上尤为令人印象深刻。或许后来片子模仿和重复导致了同话题陈词滥调,但是如果深入观察的话,又会看到内容中承载的原生名利场故事的价值和意义,也说明了好莱坞故事讲述的衰竭。另一方面,和现代新好莱坞的作品对比,我们会发现早期电影更讲究电影作为戏剧的成分,而作为修辞和电影媒介本身的形式特点的电影语言则非常微弱,但这不影响内容述说本身的深刻。相对的,和现代的作品相比,缺乏了视听语言的修辞的作用只依赖戏剧性也缺失了更强的无形的视听感染力和对内涵的进一步呈现的空间。
我觉得对一个成熟的叙事媒介来说,形式对内容的修辞强化也同样重要,只强调一面都会导致内容的乏力,衰竭甚至使用该媒介必要性的丢失。但故事背后对人性和社会的洞察永远是述说的前提和灵魂所在,创作就是-你要有话可讲,而且要讲得清楚,讲得好。
没想到最早期的歌舞片已经情感纠缠那么复杂了。除了狗血的结尾,其他都接近完美,特别是那悦耳的音乐
汉克可真的是个善良又坚强的女子啊。
穿高跟鞋跳踢踏舞好NB~不管剧情1929年能拍成这样太摆了~
Talking, Singing, Dancing. 故事过于抓马,四角恋爱情也莫名其妙:华纳有什么坏让俩姐妹如此不同程度的嫌弃?而艾迪又有什么好让俩姐妹又双双爱上?而强行理想化的结尾也怪怪的。故事之外,电影本身倒是没我预期的差劲。P.S.:《百老汇旋律》幸运地在豆瓣和IMDb的评分都超过了第六届的《乱世春秋》。
米高梅公司出品的第一部大型歌舞片,也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有声片,上映当时标榜:百分之百对话,百分之百歌唱,百分之百舞蹈。影片首次运用声画对位法,为电影艺术带来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后来影片还拍摄了几部续集,还被重拍了。现在看来这部影片可能观赏性不那么强了。
取材于百老汇歌舞生活,技术上突破了《爵士歌王》只能部分采用对白和歌舞的局限,全部采用了有声对白和歌舞;开创了20世纪30年代以后歌舞片普遍采用的“后台歌舞剧”叙事范式:即影片在以舞台上表演的歌舞节目为叙事核心的同时,平行穿插后台的爱情故事。
好无聊的剧情,好无聊的歌舞...最烂奥斯卡最佳影片,果然名副其实~
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奖的有声电影。尽管故事偏老套、表演显夸张,但是歌曲很不错、艺术处理也颇有意思,从补课的角度还是值得一看。
影片以交错的音乐音响对白开场,紧接着一段完整的叙境声演奏+歌曲唱段,经由成功主旋律圆满故事。怎么说呢,完成度是相当高的,但我还需要先环比一下27-31年工业概况再来修改,虽然仅仅两年的时间便足以让电影100%有声,但事实上这段时期无声电影依旧占据主流市场。
"百分之百对话,百分之百歌唱" 呵呵 电影初期形态的稚嫩 号称最差的一届奥斯卡BP 恩 确实是不怎么好 唯一的好处是:没发现特别讨厌的地方 因此侥幸多拿走一颗星
那句话说的真好:想看好电影吗 去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吧
早期电影里歌舞剧都有股令人作呕的浮华味道。幼稚故事,放到今天充其量给2星
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第2届)的有声片,以现代眼光看,无论情节、音乐、对话、声效都是老掉牙,但假以百年前视角,简直惊艳吧!话说那时演员都是演技派,没两手上不了场;而现代偶像派演员只需要露个脸便粉丝疯狂,真是时也势也运也命也!
最早的一批奥斯卡最佳影片了,真想看到彩色版的啊,这么欢闹的片子!男女主这么讨厌那个有钱的男人确实少了点剧情的支撑,结尾也有些刻意。不过每次看到这样的老片都能找到对电影最纯粹原始的喜爱。
被评论为历届最佳电影打分最低的电影,但是这是米高梅出品的第一部大型歌舞片,也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的有声电影。一对姐妹花来到纽约百老汇闯天下却与歌舞团经理产生了三角恋,为了友情还是爱情,俩姐妹都想为对方着想,最终姐姐成就了妹妹的爱情自己组了新的组合继续事业
各种狗血伦理肥皂剧的滥觞。造型师和服装设计师娘娘腔的历史居然还可以追溯到最早的一批有声电影里。
会写几首歌的艾迪同时受到姐妹俩的青睐,然而艾迪的优点很有限,在见到更年轻漂亮的妹妹的第一眼就把矮小老气的姐姐甩到了一边,当然影片的重点不在三心二意的艾迪,而是姐妹互为对方着想,连男朋友都要推来推去,歌舞方面除了一排大长腿,基本没什么吸引力。
里面的歌如今听来都觉得悦耳。但是不喜欢这电影情节,不过这毕竟是八十多年前的电影么。
歌舞都很一般,加上技术原因看着别扭。但舞台搭建很精致,姐妹俩非常养颜。看来不是所有的男士都适合a top hat, a white tie and tails...
歌舞的比重其实没那大,编排和演出的水准只能说相当一般,舞台段落的镜头语言也比较单一和呆板,就一部早期大型有声歌舞片的定位来说,无论舞台层面还是视听层面,29版《百老汇旋律》都略显原始,感觉当年奥斯卡是有点着急扶有声片上位的意思。不过电影虽然现在看各方面都比较一般,《Broadway Melody》这曲子倒是成为了经典,近乎一则歌舞片的词牌名了。后来米高梅拍《雨中曲》,定位就是做一部黄金时代歌舞片巡礼,策划阶段就是先定好曲子再编排情节,冒着被诟病生拉硬凑的风险也一定把《Broadway Melody》定为全片高潮,也可见这曲子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