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精神

剧情片美国2009

主演:GlennGyorffyKevinGoocherRobbReinerSteve'Lips'Kudlow

导演:萨沙·杰瓦西

播放地址

剧照

金属精神 剧照 NO.1 金属精神 剧照 NO.2 金属精神 剧照 NO.3 金属精神 剧照 NO.4 金属精神 剧照 NO.5 金属精神 剧照 NO.6 金属精神 剧照 NO.13 金属精神 剧照 NO.14 金属精神 剧照 NO.15 金属精神 剧照 NO.16 金属精神 剧照 NO.17 金属精神 剧照 NO.18 金属精神 剧照 NO.19 金属精神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7:13

详细剧情

在14岁的时候,两个好朋友史蒂夫和罗伯就约定以后要永远一起搞摇滚。他们的乐队Anvil被尊崇为加拿大金属摇滚的领袖,影响了诸如Metallica,SlayerandAnthrax等乐队。这部纪录片介绍了这支加拿大传奇金属乐队Anvil的历史以及今朝,其中首度发表了多段重要影像,并配以多位金属大腕儿的访谈段落。

长篇影评

1 ) Shibuya

§


影片中的背景音乐温和舒畅,充满希望感。但那背景音乐又依附于整个影像的内容,不可分开评论。不过单独听来,还是片尾二位沧桑主角,在拥挤且又温暖繁华的东京街头坦然笑容之景象,占据大部分听觉图像……


为摇滚乐队的纪录片编配背景音乐,不仅是影像与听觉互相交叉衬托的难度,更是成熟的影像本体语言与深刻理解此语言的作者性格流露……


听一耳朵: //www.box.com/s/2kcjldkekvlafppbxqm4

2 ) 存在的意义

【Anvil! The Story of Anvil】这部纪录片中译名“重金属精神”乍看题目有些大,一个乐队怎么能代表了一种类型的音乐呢?完整的看完这部记录片,会得到答案。
在乐队30岁的时候,年近五张的Anvril,由一位热心歌迷组织在欧洲巡演,遇到了:因为乐队迷路迟到,不付钱的老板;个位数的观众;预计5000人的演出,实际导出174位观众。
更惨淡的是他们曾遇到过2000人的场地只有5位观众的演出。舞台之外,他们有着微薄收入的工作,为了第13张专辑,把房子都抵押了出去,最终乐队的第13张专辑依然没有找到大牌唱片公司来发行,他们自己印制了1000张销售。
意外的是受到了日本音一个乐节的邀请,他们1/4世纪后,再踏东瀛,看到满场的千名观众……
片尾Slash的一段话:可能有大把的乐队销售上千万张专辑,有几支乐队可以存在30年之久呢?
你看到最后的五分钟会被感动的流泪吗?

3 ) Just never die, 即使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昨晚看了一部纪录片,看完之后觉得这片子真他妈太温暖真他妈太治愈真他妈太正能量了,看完他妈不说“他妈的”真是不开心,为什么他妈的要说他妈的?没有为什么,“他妈的”在特定的时候说起来就是他妈的单纯的酷,傻乎乎的那种酷,大概就和金属乐一样,和金属乐手说话时无限执着地夹杂着FUCKING一样,JUST SO COOL.

片子叫作Anvil! The Story of Anvil,中文译名特别唬人——金属精神,译得不好。我认为大多数金属乐就似乎都没什么精神可言,它只是让人觉得自己很精神。但凡意淫摇滚精神的文章大多只能反复咀嚼Bob Dylan、John Lennon、Sex Pistols云云,绝口不提金属乐大腕,其原因大概是金属乐从根上起就是低智商的群众体育活动?重金属时代的大牌乐队往往不反战、不抗议、不左也不右,他们站在舞台上咋咋呼呼、装神弄鬼,杀兔子、玩蛇、吐火、抛洒生肉,西方版跳大神,唱着没头没脑的“杀了你”“我是鬼”“操到你爽”,逼格太低,文青意淫摇滚精神绝对不能带上他们玩。

还好,这部片子一开始就生动地展现了八十年代初重金属的光辉风采,这只名叫ANVIL的乐队,主唱一开始就站在舞台上斜眉瞪眼地拿着假阳具扫弦、用牙齿咬弦,身着束身甲、手戴黑色蕾丝,表情似笑非笑,舞台之下山呼海啸,一群短腿日本妹子作随时晕倒状。在日本,1984年,这只乐队和金属乐史上极为重要的大牌Scorpions(蝎子)、Whitesnake(白蛇)、万千少女偶像Bon Jovi 一起演出。80年代初,Hair Metal最后的黄金时代,Thrash四大天王初露峥嵘,全世界的年轻人似乎都热衷于从事这件不需要大脑的群众体育活动。那时POGO似乎还未像今天这样形成特定的模式,乐迷们不怎么甩头,只是不停地挥舞手臂,以及不时挺着腰板跳两下。

金属现场的气氛和其他音乐现场不太一样,它需要你全情投入,需要你把台上那些个留着长发、不可一世的人当作神灵一样供奉,重一点、再重一点,RIFF突然停下,尖锐的吉他跑出来SOLO,你的生理快感被这帮乐手玩弄于指尖。一曲唱罢,欲求不满,抬头大喊“牛逼”,其实潜台词就是“给我,我还要”。

ROCK STAR这个词似乎在西方世界是得意忘形、纸醉金迷、不可一世的形象,不苦不穷,一群牛逼到死的铁汉暴发户。(国摇却形成了莫名其妙的不穷不是真摇滚的潜在意识。)TO BE A ROCK STAR,绝不是什么圣洁高远、叛逆勇敢、自由伟大的梦想,但TO BE A ROCK STAR和重金属一样,其本质简单的没有理由——JUST SO COOL.

SO COOL?影片回到三十年之后,ANVIL主唱呆在儿童配餐中心给学校的孩子们配餐,当年那个鼓技超群的鼓手变成了一个搞装修的。SO SAD.但实际上,也很正常,作为一个前THRASH时代的乐队,他们的音乐似乎三十年之后依旧停留在八十年代处的重金属套路上,而现如今连THRASH都已经渐渐湮没。当下也只有METALICA这样的乐队才有本事作全球巡演,到哪都是上万人,赚的盆满钵满。其他老乐队似乎只能几年发一张专辑,被人称之为“老炮”,喊一声“牛逼”,呼一句“摇滚不死”。更何况ANVIL这支乐队身处在加拿大,在八十年代都没有赚足人气。

忽然有一天,有一个捷克老果儿献身于乐队吉他手,竟然给这个成立三十年给孩子配餐给乡亲们搞着装修的老乐队,安排了一场欧洲巡演。他们重现在摇滚音乐节上,看到当年一起演出的老炮,主场激动地跑过去叫对方的名字,只可惜别人早已忘了这个曾经不温不火的乐队。巡演,这个乐队实在是背的可以,到哪哪火车晚点,演出迟到唱完了老板送份饭了事就是不给钱,演出没宣传,十个人在那也只能接着演。别人不断地告诉他们“你们的经纪人是个傻逼”,看着这个英语比我还烂的捷克果儿,这帮大叔尴尬地说“我们没有经纪人”。他们以为他们回到了八十年代,和牛逼哄哄的金属之神们站在一起,他们以为演出能有上千人来看,他们以为会有唱片公司和他们联系,他们还以为他们的机会终于到了,他们也会觉得“我们这么努力,有什么理由不成功?”

当他们疲惫不堪地回到自己的家,回头看这场极不专业的巡演,简直就是绿茶婊骑行西藏,绿茶婊可以净化心灵,但三十年的金属老炮办不到。他们有些丧气,不过却一点也不怪罪捷克果儿,果儿和吉他手还结婚了,ANVIL在婚礼上献唱,宴席上的家属面对这违和感如此强烈的婚礼,眼神迷离。折腾吧,这帮五十开外的人竟然又开始四处寄小样,打算录制他们的第十三张专辑。十三张,主唱的老婆(亲戚?不记得了)说:“一个乐队三十年,发了十三张专辑,还是只能为一百人演出,我觉得这是个笑话。”

写到这里,影片的情节我不想再多说了,因为我真心想推荐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是我看过的最好的有关于摇滚乐的电影。ANVIL的主唱是一个极为真诚、极有人格魅力的人,我从未见过一个异性恋男人如此强烈地向自己心爱的男人表达自己的爱意,不是无聊的基情,而是真正男人间的情感,因为对方生气而委屈的嚎啕大哭那种。这部影片中所表现的无奈、无助、“我天天做题为什么还是考不上大学”那样的悲伤极为真实和感人,为了发行自己的专辑主场从台上走下来以“你知道安利吗”这样的方式贩卖“基努里维斯那样的墨镜”。影片最后,ANVIL又去了日本演出,那个三十年前给予他们ROCK STAR梦想的地方,日本鬼子太买鬼佬的账,他们中的大多数一定完全没听说过这个乐队,但老炮就是老炮,大手指尖搓捻,小日本高潮连连。

其实ANVIL到日本演出不是影片的结尾,这部影片的上映本身才是结尾,这部电影本身几乎就是一个灰姑娘一般的童话,导演十五岁时跑来找寻自己心中的金属之神,和ANVIL成员一起厮混,终于有一天厌倦了HAIR METAL,日后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电影制作人,回头想起自己心目中那段牛逼哄哄和神共处的时光,回头找寻曾经的偶像,把他们的经历拍成电影。这部影片播出了,ANVIL真的火了,再去到日本,也会有人认识他们了。我在微博上搜索,发现他们又开始和METALICA一起到新加坡巡演,发现国内的金属乐队万分激动地在微博上发布与ANVIL的合影。他们必将被全世界的二流三流四流五流不入流和下流的摇滚乐队视作楷模。

我忽然想起有一次我在VOX看窒息的演出,这是一个国内较为突出的金属乐队。他们迟到了二十分钟(二十分钟都不能算是迟到了),上台就致歉,那场演出没有暖场乐队,演足时间,我快把自己的脖子给甩断了,演出最后主唱说送给每一个人他们的上一张专辑。走出来外面下着细雨,烧烤摊还开着,烟气依旧浓重。主唱一个一个地把专辑递给我们,我接着低头看,包装比较粗糙,就如同ANVIL自己出的一块五的自发专辑一样。主唱拍拍我的肩,说:“回去小心点。”我抬头看了看他,看了看这个我在台下对其顶礼膜拜的“神”。

ANVIL到日本演出,我还看过日本的乐队来武汉演出。流行朋克,吉他手年纪不小了,一副典型鬼子长相,穿一双绿袜子,不穿鞋。他们整场极尽所能,居然还唱了LOLI POP。我们围在一起转圈,对着东瀛来的“神”顶礼膜拜。不知他在日本又从事着怎样的工作,不知道在音乐市场健全的日本他们是否能够靠做音乐养活自己。不知道他们来到武汉这个陌生的城市,从烧烤摊和寿司摊中间走进VOX那狭小的门,心中怀揣的是否如同ANVIL去到日本那样忐忑。

我刚才看VOX9月的演出表,26号又有“法国旋律硬核大团”的巡演,票价竟然只有40元。现场能有多少人呢,我已经很久没去了,但我猜不会超过200人吧。希望他们真的能够“火”起来,成为 BIG ROCK STAR;如果不能,期望有一天他们的粉丝会给他们拍摄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虽然他们没有和BON JOVI同台过;如果不能,那,希望他们能够快乐地演出,为五十个人、三十个人甚至是十个人。

我猜世界上大多数人的梦想、理想,都谈不上有多么高尚和伟大,我厌恶总是谈论自己理想受阻、怀才不遇的人,似乎世界不让他的理想实现就是全人类在犯罪一样。但我想,到了五十岁也没火起来,还是不停地给自己打气、上路、受阻、重新鼓舞自己,是一件很美的事,不仅仅对于旁观者,对于他们自己也是一件很美的事。这些事情一点都不理性,很傻很天真,蠢得年过半百无处容身,为了一点小钱差点大打出手,这些事情似乎只有如同这部电影一样的童话结局才能拯救现实的卑微、无奈。但终究是美的,是不自以为是的,或者是自以为是的同时坦然面对的。

不是所有人都聪明的,傻得可爱也许也是美的?我也矫情一把,嗨,先说一句,摇滚乐就是一种音乐形式而已,谈不上有多少独立的精神内涵,但有这些人在,Rock 'n' Roll Will Never Die. Just never die, 即使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4 ) 音乐这东西。

最近看了许多选秀,再看了这部电影,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有些人,站在舞台上说音乐是我的生命,是我的一切,是我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说的让观众热血沸腾,再补上两首口水歌,观众买碟买书,他们赚的盆满钵满。

而这些人,站在舞台下,直言不讳,粉丝是我的衣食父母,没有他们我们什么也不是,一点都不热血,一点都不激情,回到家有的配送食物,有的干其他杂务,一点不像个明星样子。

那些人不可耻,只是为了多赚点,这些人也不多伟大,只是想让更多人认可音乐。只不过那些人是Money Maker,这些人是Music Maker。

影片的结尾,那两千个观众,还不如中国任意一个三流歌手演唱会的人多,但却让人感到热血沸腾,因为他们的音乐得到了认可,在音乐上他们是成功的,尽管嘴上说,要赚更多。而相反,那些嘴上说要发扬音乐的,全是口水歌专家。

5 ) 不喜欢“摇滚乐题材”的电影,这部除外

前几天看了部摇滚题材的片子,Get Him to the Greek,这片子不难看,挺好玩的,但是看完以后,我觉得有点……怎么说呢,生气。

说实在的,我一直不太喜欢所谓的“摇滚乐题材”的电影、漫画甚至是书。曾几何时我是中二+纯白的时候超喜欢看,但是现在不喜欢了,因为实在太假,很多人大概根本搞不清楚摇滚乐和摇滚乐手——比如像《伤花怒放》这本搞笑之极的书——甚至,往大了说,对唱片业界的运作和行业规则什么的一窍不通就来涉及这个题材,搞摇滚的在这一类的电影/书/漫画里,不是乱搞女人(OR男人),就是毒品+酒,要么就是闲的要命的整天谈情说爱的像NANA那种,要么就是加上无聊的政治标马赛克签,吹的天花乱坠,所以做出来的东西,假,的,让,人,想,生,气。

Anvil这部早就下好了在硬盘里,一直没空看,大概是由于我看了上面那个片子很生气,所以决定找部好片来看一下调节心情,在某网站是评为年度摇滚DVD第一名的候选片,自然有一定水准。

看了后我深受感动……我想说这个片子才是真实的描绘了摇滚乐手的真实的生活状态,他们的生活,工作,家庭,他们的努力,他们会遇到的困境。他们也是人,是人就会有种种约束,不可能无法无天,怎么可能会有像 Get Him to the Greek里那种所谓的“摇滚明星”呢?不管干什么经纪人都不闻不问(好吧看片子时我觉得他压根就没有经纪人……笑死人了),演唱会随便找个理由晚点,忽悠同行的工作人员,演出之前不SOUNDCHECK,如果真有这种人,他不可能在这个业界混下去,腕儿再大也不能,或者,举个特殊例子,你腕儿大到AXL ROSE那个程度,演出老迟到,不SOUNDCHECK,忽悠人,但是你还能发片,还有傻/逼粉丝,个么你就是行业里的傻/逼代表,多少年也没一张作品出来,是个人都能骂你,人人都以像你为耻。

我不否认The Story of Anvil有煽情的成分在,但问题是,那些煽情的或者说是戏剧性的桥段,在这个行业里都是真实存在的,导演只是把他们统筹在一起,所以能成一部电影,他们真正真实的生活是绝对没有这么戏剧性的。玩音乐的平常最多在干吗?那就是排练,无休无止的,枯燥的排练,但是我看过的不管哪一部电影也好漫画也好,好比NANA那样的,里面的“音乐人”好像都不需要排练和练习的,随便来个演出就是成功的不行,平时闲的不行,谈谈恋爱,搞搞帅哥美女和毒品,怪不得现在是个人就想搞乐队当明星,什么中国达人秀那么火,摇滚明星尼玛的也太好当了。

摇滚明星也好,什么其他明星也好,他们只是顶着明星的光环,实际上他们——老实说,也是一打工的——他们为谁打工?那就是唱片公司,唱片公司是他们的领导,一旦签了卖身契——合同,就得给他们卖命干活,资本主义世界的老板们和经纪人们是不会让他们闲着的,他们是没空像某些作品里那些“音乐人”们那么闲的,谈个小恋爱搞个小暧昧,没事旅个行,他们的行程表会排的满到不能再满,腕儿越大,越是没空,因为经纪人和公司要从他们身上榨取剩余价值,会安排一场接一场的演出,会不停的上电视,会去各地签售见粉丝,忙的连回家的时间都没,还有时间干别的?欧美主流唱片公司的流程就是,发片——发完片 TOUR宣传新片——TOUR结束发下一张新片,如此循环,不然你以为欧美大碗乐队为嘛要2-3年才发一张新片,不是他们写歌时间长,录歌时间长(BTW,进棚录音是按照时间算钱的,租借录音棚超级贵,时间越长成本自然也越高,一般快的都是1-2个月就搞定一张,像AXL那样一张CD能搞10多年的他就是一傻/逼不解释),而是因为TOUR,也就是巡演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腕儿大的乐队一般都是全球巡演,从美洲到欧洲到亚洲,这一巡回就和马戏团似的,夸张的在外面几年都有可能,连家都没时间回,演出的频率又高,通常是一个城市演完了马上就转到下个城市,每天的作息是通常睡到中午,醒了以后踩场地,SOUNDCHECK,晚上演出,就这样每周要保证有3-4场,就和上班出差一样,你觉得他们还有时间到处玩?还有精力到处玩?还有所谓的“闲暇时间”?

真的,某些作品你们不要美化(妖魔化)“摇滚音乐人”这个职业了。

至于 “摇滚音乐人”是不是像某些作品里说的那么有米,那么挥金如土, The Story of Anvil 里LIPS说,99%的乐队是白干活的,演出/发片后没有工钱拿,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别人不说,自家OZZY老头子的苦逼过去,我还算是了解的,是的,要有什么有什么,乐器,车子也有,房子也有,但是就是现金不会给你,以各种理由不给,而且必须要不停干活,不然会有黑社会给你好果子吃,娱乐圈本质就是黑社会一点都不假……早几年美国编剧罢工用下巴颏想估计是差不多的情况,钱永远是被“公司”的人赚走大头。

……好久没长篇大论了,看来我实在忍受某些作品太久,点了好几次NANA的名,其实我并不讨厌这漫画,其实我挺喜欢看的,如果以言情漫画的角度来讲,只是一扯到乐队什么我就受不鸟;然后那个 Get Him to the Greek,这片子描写摇滚明星只有一点我觉得挺真实的,就是那个男猪和毒品的关系,该演员据说以前也是瘾君子而且我觉得编剧肯定参考过很多JUNKIE 的BIO什么的才写的出那种台词,至于其他的……还是算了吧OTZ,假的能让我生气到写这么长一篇东西可见有多假。

那么继续回过来说Anvil这个片子,Anvil乐队的主唱/吉他手LIPS,和鼓手ROBB,这两人真的是可爱啊,从14岁就认识了,因为都喜欢摇滚就组了乐队,LIPS性格开朗的不行,嘴角一直挂着笑容,ROBB则稳重,成熟,是性格互补的一对死党,也是乐队的奠基人。

80年代也出过几张好片,红过一阵子,后来慢慢的, AnviL就走下坡路了,之后一直混的很惨,拍纪录片的时候,LIPS的工作是给小孩子做午饭什么的,ROBB是做室内装潢,音乐其实只能说是他们的副业。其实90年代GRUNGE风行的时候,很多METAL乐队就这么嗝屁了,包括大名鼎鼎的WHITE LION乐队的吉他手VITO,也被人八卦几年前看见他在NY开出租神马的,等等这类人真的很多……能活到现在的重金属乐队,都是真正的腕儿,中游的和不怎么出名的已经被大浪淘沙,ANVIL就是里面一个。

可是就算如此ANVIL对音乐的执着还是那么强烈,他们还是没有放弃,虽然已经50岁了还保有20多岁时对音乐的热血态度!片子里有好几个我的泪点:

1 在捷克的一个破烂小酒吧演出,完了后酒吧老板不给钱,为了那么点钱(片尾字幕的时候有说是100欧元)LIPS差点和老板打起来,这是片子里不多的他没有露出笑容的时候。

2 乐队成员在欧洲的一个小机场里睡觉;赶火车结果没买到票,脸上那失望的表情,一边的捷克经纪人操着烂到家的英语在打电话求爹爹拜奶奶。

3 采访LIPS的姐姐,采访ROBB的妻子,两位女士的话,很感人,LIPS的姐姐对弟弟的事业非常支持,为了做CD,要1万欧元,LIPS拿不出来甚至都想抵押房子了,最后姐姐借给他;ROBB的妻子一看就是……让我很想awww的类型啊,从衣服打扮什么就看的出来,当年估计是老公的粉丝,说她自己对 80S那个时代HAIR METAL到现在还保有梦想,与我心有戚戚><

4在欧洲那个不成功的TOUR里 ,某几场观众连10个人都不到,但ANVIL还是认真的演出><


总之,有些后悔为什么不早点看了,以后找机会再多看几遍吧。

6 ) 真实版的almost famous




82年的某个秋夜,一名16岁的伦敦男孩串进了演出后台,见到了自己最崇拜的金属偶像
和其他摇滚歌星不同,这帮来自加拿大的土英雄没有任何的架子
第二天,男孩带着偶像们在伦敦游玩,顺带让英雄们在他卧室的海报上签下了大名

83年的夏天,男孩去到大洋彼岸的多伦多,受邀做了乐队巡演的路皮,英雄们给他起了个很英国的诨号——“teabag”
在路上的经历让男孩大开眼界,尤其是停车场里那人生第一回的blow job体验...
随后的三年里,男孩又参与了两次巡演,几乎成了乐队的自家人

逐渐长大的男孩喜欢上了Iggy Pop、David Bowie,慢慢远离了金属的世界
这一别就是整整二十年

在这二十年里,男孩做过后来大卖乐队Bush的鼓手,上了UCLA电影学院,卖了《幸福终点站》剧本给斯皮尔伯格,还泡到辣妹Geri Halliwell生了个孩子...
在这二十年里,英雄们的音乐梦想从未停歇,却也没能像后辈Metallica、Slayer那样名利双收;平日里靠着儿童餐饮搬运的无聊工作养家糊口,在家人的眼中他们都是loser...

人到中年,难免恋旧
男孩想到了乐队,互联网让双方的通信重新恢复
男孩决定花自己的钱记录下偶像们的艰辛生活
这一拍就是两年,男孩把它称作了Spinal Tap遇上Fitzcarraldo

终于,纪录片上映了,观众感动了
乐队回到了聚光灯前
唱片合约蜂拥而至,大腕经纪人主动请缨,替Coldplay作企划的演出商也找上了门来
乐队受邀在Letterman、Kimmel节目作秀,还和Whitesnake、Judas Priest一起上路巡演
兰登书屋请他们著书立传,连Rock Band游戏都开始录制乐队的歌曲...

我也像个男孩一样哭了稀里哗啦


就是Sacha Gervasi和ANVIL的故事

短评

能不能不这么感人

10分钟前
  • Edward
  • 力荐

今年最爱,有人质疑作为纪录片,导演的介入感太强。但导演从小就是Anvil的铁粉,在我看来,这不算缺点。

14分钟前
  • dormant
  • 力荐

一辈子都要追逐,一辈子都要坚持。

16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导演英国人,在美国闯荡,这是他处女作。这片子能把人看哭

20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简单动人

24分钟前
  • 黄石道人
  • 力荐

感人。向所有像Anvil这样还在坚持的乐队致敬。

25分钟前
  • Bob
  • 力荐

金属精神

26分钟前
  • 文森从牛A到牛C
  • 推荐

: )

28分钟前
  • tigeraliens
  • 力荐

老炮牛逼

31分钟前
  • 西决
  • 推荐

可爱的2位

35分钟前
  • Effi
  • 力荐

注意到Lips一直挂在嘴边的微笑吗,看到沉默寡言的Robb不外露的感情与不狂野的拥抱吗,这就是做人的态度

38分钟前
  • M.
  • 力荐

Life is a lottery.

43分钟前
  • 推荐

生活需要摇滚乐

44分钟前
  • luu
  • 力荐

\m/,Forever

45分钟前
  • arlmy
  • 力荐

看到有些部分会突然忍不住热泪盈眶

48分钟前
  • SL
  • 力荐

真是苦逼的摇滚啊!

51分钟前
  • stknight
  • 力荐

片尾那段结束语出现是他们站在广场:重点不只是创作好歌,跟歌曲无关,而是跟态度有关,你所做的迁就,你选择跟谁打拼,然后就是好好享受生活。生命中最昂贵,最宝贵的,就是人际关系。你认识的人,去过的地方,和拥有的经验。

52分钟前
  • 珍妮的肖像
  • 推荐

“有大量的乐队可以卖出百万张唱片,但是有多少乐队你能真心关注,在一起坚持30多年?你知道两个,一个是The Rolling Stones,一个是The Who,然后,你就会数到Anvil了” 一个人能为某事倾注多少爱和奉献?一个人还能走多远?音乐永不停止,Anvil,梦在继续。

53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我觉得比寻找糖人好,而且好很多。robb和lip这种友情真是让人羡慕,如果不是这样的友情恐怕anvil也撑不到现在。看得到理想化的artist遇到的现实困境,梦想或许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但是很值。岁月不会让人变老,让人变老的是现实。ps,很羡慕霓虹的音乐氛围,尤其是看到霓虹音乐节观众里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

58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力荐

不那么矫情跟装逼的说,爷们儿,坚毅,一往无前,捍卫信念,酒神狂欢,撂倒一切,有爱,这就是金属精神。

1小时前
  • kingkongofkhan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